世界上第一艘装置电气照明的“欧洲号”豪华轮平安地完成处女航归来,该轮属于“俄勒冈州铁路航运公司”,亨利·维拉德总裁亲自来门洛帕克致谢。
爱迪生当然非常高兴。“据说乘客认为电灯比煤油灯好得多,我很高兴。”
这位船公司大老板改变话题说:“爱迪生先生,今天我来不是为船,是想谈谈火车。”“俄勒冈州铁路航运公司”除经营轮船外,也经营铁路。
“你也知道,使用蒸汽机车头的火车到了山岳地带,进入隧道,煤烟呛人,司机和乘客都不舒服,尤其夏天开着窗子,进来的煤烟更大。跑山地地带如果不用蒸汽机车头,改用电力,有没有办法?”
“不只是山地地带,将来所有铁路可能都会换用电力,1878年我去观测日蚀,同程途中从火车窗口外望,一望无际的田野,高低不平的道路,农夫们用马车载运蔬菜或小麦,马和人都喘不过气来,那时候和我在一起的帕克教授曾经谈到铺设小型铁轨,让电车行驶,这样,人和马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如果发明电车,那就方便多了。”
“其实,早就有人动这个脑筋了。”
“真的?”
爱迪生告诉他,当他还在美国大干线铁路卖报纸的时候,在底特律图书馆曾看过一本书,书上就写着1837年,曾有一个英国人,苦心制作过利用电池行驶的电车。1850年,美国也有人想制造蓄电池电车。
“从那时起我就常想制造电车。”
“爱迪生先生,你卖报纸不是20年前的事情吗?”
“是的。”
“20年前少年时代所看的书,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真了不起!”
“如果看了就忘记,那还有什么意思?也太不像话了!”
“该骂,该骂。”亨利笑着说。
“维拉德先生,关于电车,当我还在苦心研究发明电灯的时候,德国有家电气公司就曾制造一辆电气车,载了30位乘客,创下每小时行驶24公里的纪录。据说那辆电气车的引擎只有3马力而已。”
“德国的火车已经换用电气车了吗?”
“不,还没有进步到那样,我想自己来发明和他们不相同的电车。”
“你有自信吗?”
“当然有!”爱迪生断然地说,“我因为电灯的需要而制作了强力发电机,现在只要把那个改为电气马达就行,计划早就拟好了。”
对于这项构想,维拉德总裁极感兴趣。
“这项发明需要多少时间呢?”
“只要有半年就够了,不过这还需要相当多的研究费用。”
“好,所有研究费用由我负担,请立刻着手研究,成功了,就让我们的铁路使用吧。”
“谢谢!刚刚骂过你,还要让你出研究费实在不好意思。”爱迪生开玩笑地说。
“哪里,这样今天我来门洛帕克总算不虚此行,关于费用,请不必客气。”
爱迪生吸着雪茄想了一下。
“维拉德先生,不管怎样,我不希望白白向人借钱,我们双方订个契约,如果我所完成的电车能在北太平洋铁路使用,研究费用就不用归还,如果不能使用,则由我归还,这样好吗?”
“当然好。”
“那么,契约书请谁做见证人?”
“请你夫人好了。”
“用自己的妻子做见证人,不是公正的第三者。”爱迪生谦逊地说。
这时候,亨利深受感动,他说:“爱迪生先生,我知道你从没有骗过人,可是没有见证人,却与规定不合,所以在形式上请你夫人作见证人,其实,根本就不需要什么契约书。”
就这样,契约书立刻签好,门洛帕克的魔术师开始要研究发明电车了。
发明电车
爱迪生的发电机,用于马达上,果然产生了奇妙的效果,不过,发电机的形式不适合电车使用,他想过种种办法将直型发电机改成横型,轴上装置滑车,再将滑车挂在车轴上,车就可以轻轻转动了。
一起工作的约翰,看到出乎意外地简单的装置后说:“比起火车的蒸汽机车来,真是过分简单。”
“谁都会这么想吧,这就是电车的特征。我长时间搭乘火车,仔细研究过蒸汽机车的复杂构造,那是因为使用蒸汽这种不方便的东西为动力,没有办法,只好采用复杂机件,实际上这种电气车比蒸汽机车能力强。”
爱迪生最初试作的装置就像模型那么小,但时速达60公里,有12马力,比德国试制的那种时速24公里、3马力的电车要强得多。
电气机车完成后,终于要试车了。门洛帕克研究所四周铺设了枕木,轨道长约1公里,有急坡、有曲线,而且到处高低不平。电气机车后挂着两节客车,外观虽然不美,但不管如何,这总是美国的第一辆电气车。
试车时,研究所的职工,全都在场。虽然有不少地方仍然需要改良,但已证明爱迪生在这件事上接近成功了。
这次试车后,爱迪生发明电车的事,传遍各地,每天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并且要求搭乘。足见这种不冒烟的火车,对人们更具魅力。
门洛帕克研究所的法律顾问听了传闻,特地从纽约赶来,爱迪生对他说:“你也搭乘看看,申请专利的时候,好做参考。”
两人上了客车。这天是由约翰担任司机。
“约翰先生,今天请用时速60公里。”
听了爱迪生的命令,约翰以最高时速行驶,经过急坡,拐过曲线、车子发出怪音,机车脱轨了,客车也一起随着翻倒。车上乘客全被摔出车外,只有司机一人脸部擦破,其他的人都没有受伤,可是就为这次脱轨,爱迪生遭到了人们的指责和非难。
这次脱轨事故,对爱迪生来说,倒是一次很好的研究经验。使他想到车子一旦危急,可以使用相反的电流,产生抗力以阻止车子前冲,因而发明了电气制动器。
这次小型电车试车成功后,爱迪生转而进行第二阶段的研究。同时也设计了两台大型电气机车,一辆客车,一辆货车。客车的最高时速为96公里,可搭载乘客90人。
研究所四周轨道延长到3公里,有错车道和转辙器这类与实际铁路相同的设备。
看到爱迪生的电车发明进行得很顺利,最高兴的莫过于俄勒冈州铁路航运公司的总裁亨利·维拉德。
“爱迪生先生,电车完成了,西部农业地区要铺设延长80公里的电气线路。”
可惜没有多久,亨利·维拉德的事业失败,竟至宣告破产,再也没有办法供给爱迪生研究经费了,但诚实的亨利仍然跑到门洛帕克对爱迪生说:“和你所订的契约我一定遵守,你的研究费用,我一定会付给你。”
“维拉德先生,契约书当作没有订好了,但你的友情,将永生不忘。感谢你的鼓励,由于你的帮助。电车才能发展到目前这种程度,维拉德先生,你现在应该设法让自己再度站起来。”
爱迪生反而安慰这位遭遇挫折的友人。
亨利·维拉德毕竟是个了不起的人,10年之后,再度成为该公司的总裁,他并未忘记以前的约定,向爱迪生提出将西部山地地区铁路电气化计划。
就这样,爱迪生终于完成了电车的发明。
痛失爱妻
1884年爱迪生37岁。这年对爱迪生来说,和慈母去世一样,是他悲伤的一年。
他的夫人玛丽,四五年前健康情形就不好,常常不能下床,这年的8月又患了伤寒。
玛丽的妹妹爱丽丝和医生们每天尽力照顾,爱迪生自己也有好多天没去研究所,一直在床边陪伴。
被笑作“工作虫”的爱迪生不到研究所来是很少有的事情,同事们都很担心。
爱迪生夫人康复的希望落空了,8月9日的晚上终于不治,病逝于门洛帕克的家中。
爱迪生的长女玛丽昂、长男托马斯、次男威廉,3个孩子抱住母亲冰冷的遗体痛哭失声。爱迪生目睹这幕生离死别的景象,心如刀绞。
结婚11年来,她一直是爱迪生的好帮手,爱迪生为发明苦恼,或遭受误解被人攻击的时候,她总是多方安慰和鼓励,使他能够有更多勇气面对难关。
现在这样一位好妻子竟然抛下丈夫离去了。
年幼的孩子们还需要细心照顾,爱迪生想把3个孩子交给住在纽约市郊的岳母代为看顾。
外婆也希望有孩子们做伴,所以立刻答应了。
位于门洛帕克的偌大房子只剩下爱迪生一个人,睹物思人,一切都如在梦中。他心想,如果住在这里,每天触景伤情,恐怕什么事情都不能做了。
爱迪生下定决心,离开这个伤心地,从幽静的门洛帕克搬到热闹的纽约市第5街事务所。在这里,为了要忘却悲哀,他每天日以继夜不停地工作。
他每个星期天都抽空去看望孩子们。
3个孩子每到星期天早上,就说:“今天,爸爸要来。”吃过早餐后便会坐在凉台等着父亲过来。
远远地看见父亲,孩子们大声喊叫:“爸爸来了,爸爸来了!”
3个孩子欣喜地奔向前来,争着让爱迪生抱,爱迪生给孩子们带了很多礼物。
给玛丽昂的是很好的书籍和乐谱。托马斯和威廉的则是糖果、饼干。
“你们3个乖不乖?有没有让外婆生气?”
“我们都很听话。”
托马斯这么回答。他已经开始在吃糖果了。旁边的玛丽昂一直在笑。大概托马斯两兄弟都不太听话。
玛丽昂在外婆家的客厅里,弹奏上周新学会的钢琴曲给父亲听。接着,慈祥的爸爸带着3个孩子去散步。
走过纽约市中央公园,擦身而过的人们都认识他。
爱迪生先生微笑着,彼此打招呼。
由于留声机和电灯的发明,爱迪生的照片经常见报,纽约市民几乎全都认得出他。
像这样星期天和孩子们一起玩的爱迪生,打从星期一开始的6天,每天都要工作16小时至18小时,而且是不间断地工作。
他将工作所需要的东西,从门洛帕克移到事务所。为了忽略掉内心的悲伤,爱迪生致力研究,发明了有名的“爱迪生作用”,这样做出来的灯泡叫做“爱迪生作用灯泡”。这种灯泡使用的是白炽丝和金属板的两个电极,所以有人叫它“两极真空管”。
后来一个叫做弗莱明的英国人,通过改良“爱迪生作用灯泡”而发明了收音机里的整流管。后来又有一个人,再加上一个电极制作成“三极真空管”。
旧式真空管收音机,还是受了爱迪生的恩惠呢。
第二年,即1885年,阿瓦尔利用“爱迪生作用灯泡”发明了利用电波通讯的“无线电”,可以和4公里以外的海上船只或行驶中的火车通讯。当然这项发明的专利权也由爱迪生取得。
一般人认为“无线电”是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的,其实,马可尼发明“无线电”,要晚于爱迪生11年,也就是在1896年。
米娜·米勒
爱迪生还有一项未为世人所知的发明,那就是飞机。
说起1880年,那是爱迪生刚刚发明白炽电灯不久,门洛帕克研究所每天都有很多参观的人。
参观者中有一家知名报社的社长。因为对方是全国大报的社长,因此爱迪生仍然在百忙中抽出时间,礼貌地予以接待和说明。
当这位社长回去的时候,对爱迪生这么说:“爱迪生先生,大家都说你是魔术师,但若想发明出使人飞上天空的东西可能没有办法做到。”
“哈哈……这也有可能,但是我太忙,抽不出时间研究而已。意大利的达·芬奇在400年前就想到让人在天空中飞行,甚至连设计图也画好了,我记得少年时代曾在图书馆看过,很像鸟的翅膀,当然很简陋。”
“这之后就没有人研究吗?”
“当然有人研究过了。”
“真的吗?这些我一点也不知道呢。”
“不久的将来,人像鸟儿那样自由地飞翔的时代一定会到来。”
后来,爱迪生利用空闲时间,画出一份设计图,相当于今天的直升机。采用两片螺旋桨,借助引爆纤维火药所生的反动力,使之快速转动。
这架直升机交由机械工厂,马上就做好了,并且在研究所广场实验,当内装带状纤维火药的金属喷出管被引爆时,突然的强烈爆炸毁坏了整个机体,破片擦过爱迪生身边,幸未受伤。
“这样真是太危险了!”
所有同事们力劝爱迪生中止研究,但今天谁都知道,我们这个时代最进步的喷射机,正是利用爱迪生这项火药推进的原理!
美国莱特兄弟第一次试飞是在爱迪生这次失败的23年后,也就是1903年。
1885年5月爱迪生应邀前往波士顿友人伊斯拉·格林兰家,伊斯拉是爱迪生从前在波士顿担任电讯技师时的好友,现在已成为相当富有的资本家。
那天,在他家有位非常漂亮的年轻女性。
“爱迪生先生,我来为你介绍一下,这位是米娜·米勒小姐,波士顿大学毕业后,刚从外国旅行归来。”格林兰夫人介绍两人认识,“米勒小姐的父亲也是位发明家。”
爱迪生听说她是米勒的女儿,忽然想起来了,“米勒小姐的父亲是不是住在奥克兰的米勒先生?”
“正是,你认识他?”
“米勒先生前年曾和一位牧师一起到过门洛帕克,所以我们认识。”
“哦!是吗?”格林兰夫人没有想到他们早已认识。
米娜说:“我父亲常常提起你,当你发明留声机的时候,牧师邀了家父一同去,听说他们做了很失礼的事情,但你所表现的风度非常好,家父常常夸赞你呢。”
这顿晚餐彼此谈得很愉快。
爱迪生和米娜·米勒小姐相差20岁,可是两人谈得很投机。
这年夏天,爱迪生再度应邀住到靠近奥克兰一处湖畔的米勒家别墅。爱迪生和米娜乘游艇在湖上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夏天,两人终于谈婚论嫁了。
1886年2月24日,两人在米勒家举行婚礼。当时爱迪生曾邀请门洛帕克研究所共事多年的约翰等老同事前来餐聚。
世界各地的贺电雪片般飞来,使得奥克兰的小小电信局手忙脚乱。
结婚后,爱迪生买下离纽约市60公里新泽西州的西奥伦治地方一座漂亮的房子,举家迁居这里。
从那时起到发明大王去世的50年间,种种发明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这座新居是三层楼的维多利亚式建筑,占地广达520公顷,单是培养美丽花卉的温室就有40公顷,可见其豪华气派。
此外,还有一个小型动物园,从纽约外婆家带回来的3个孩子很高兴地住进这个新家。
搬进新居的同时,爱迪生又在附近建造了比门洛帕克更加完善的研究所。新的研究所是一座长77米,宽8米的长型三层楼建筑,另外还有4座长30米、宽6米的平房。
门洛帕克因为地方小,职工们都挤在小房子里工作,这一回每人都有自己的大房间可以自由地做事了。
中央平房是间很大的图书室,除拥有6万册图书之外,还有过去50年世界各国出版的科学开杂志、报纸以及各大学发表的研究论文,资料非常齐全。
当这座研究所设备准备完成之后,爱迪生对全体员工说:“诸位,我们的一切工作就从现在重新始。”这时的爱迪生是40岁。
参加世界博览会
1889年巴黎举办世界博览会,法国政府的邀请函送达爱迪生手上,但是爱迪生说:“不希望离开研究所太久,这次邀请还是辞谢掉吧。”
不过爱迪生夫人米娜却怂恿他前往,她说:“旅行可以增广见闻,也是一种学习呀。”
“说的也是,也许会场里有能够刺激我灵感的展出品。”于是爱迪生带着夫人和16岁的长女玛丽昂横渡大西洋来到了巴黎。听说爱迪生要来,全巴黎市轰动了。
博览会中,爱迪生的发明品占了美国馆的三分之一。7米见方的台座上,竖立了高13米的巨型白炽电灯塔。入夜,会场到处亮如白昼,在博览会出尽风头。
爱迪生不管到哪里,都被热情的欢迎人潮围绕着,以致无法好好看看博览会的展出品。从海外去的外国人很少受到这样的欢迎。
巴黎市为了向这位美国大发明家表示敬意,特别赠送了金质大奖牌。
有名的巴黎埃菲尔铁塔是为了纪念这次博览会而建的。这座塔高达300米以上,是当时世界最高的建筑物。
在博览会期间,曾在塔底举行9000人的大会餐,当时法国总统亲笔签名的请帖送到了爱迪生所住的旅馆。
接到法国总统签名的请帖,爱迪生的妻子和女儿非常高兴。但是来法国时,她们没有随身携带足够气派的礼服,所以两人匆忙跑到巴黎一流服装店,夫人订制一件青色上衣,玛丽昂的是一件红色丝质、胸前镶中国玉的晚礼服,两人穿上新礼服真是漂亮极了!
出门的时候,爱迪生开玩笑的说:“带着两个这样的大美人去,大家一定非常羡慕我。”
晚餐会上,最受欢迎的是法国大音乐家古诺所指挥的巴黎交响乐团的演奏。
预定的演奏完毕之后,古诺站在指挥台上对听众说:“为了对前来我国的特别贵宾爱迪生先生表示敬意,特地献上一曲。”
于是演奏了表示欢迎爱迪生的新曲,会场的掌声久久不停。演奏完毕,古诺拿着自己签名的乐谱送给爱迪生夫人,最后法国总统也代表法国政府颁赠爱迪生大勋章,庆祝餐会就此结束。
欧洲旅行回来的第二年夏天,爱迪生的新夫人生了第二个孩子,之前生了个女儿马德琳娜,这次生了个男孩,取名为查尔斯。
查尔斯后来出任新泽西州的州长,还担任过美国海军部长,是爱迪生的孩子中最有出息的一个。
爱迪生不喜欢正式服装。他冬天不穿大衣,手套也常放在口袋里不戴,平常只穿衬衫,不打领带,上面穿件旧西装,在西装上面加件棉质工作服。爱迪生的工作服因为实验时使用药品的关系到处是洞,袖子也磨破了。
瑞典王子夫妇来研究所参观时,夫人要他换装。他说:“太严肃了,我不要,反正过两三个钟头以后,又会弄脏。”
这么说着,爱迪生就像孩子似的到处逃,夫人想让他换件新衬衫竟这么费事。
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
从门洛帕克搬到西奥伦治的魔术师爱迪生,到底这次会弄出什么发明来惊动世界呢?
人们等待着从研究所发表的新闻。
从欧洲旅行回来的爱迪生先着手改良留声机。他把原来的筒形唱片改为圆盘片,并使它不易破损,录音量增加,唱针也不再用铁针,而采用宝石、青玉等来制造。特别是灌制录音技术的改良,使再生的声音几乎跟原音一样。
这期间他所获准的专利权大小加起来不下80多种,爱迪生说现在还不能满足。
他的想法是:“以文明自豪的白人虽然认得字,但看书的人却很少,何况全世界有若干亿的文盲。对于这些人,只有径由耳朵教育他们。而那些有趣的故事、悦耳的音乐等,可以给人们安慰、鼓励,同样具有教育功能。这需要使好的唱片能以低价买到才行。”
这种构想很了不起,爱迪生对唱片的改良具有相当功绩,可是一般人不认为这是爱迪生的成功。为什么呢?因为,那时候除了爱迪生,还有其他的公司出售圆盘唱片。
但爱迪生并非把全部精力灌注在改良唱片上,还有更伟大的,像发明电灯那样,惊动世界的研究正在进行。
那就是“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的发明。
电影的发明,除了带给世人奇妙的娱乐,更促进了种种知识学问的进步。
电影的基本原理,不用说当然是照相。照相是在1839年,也就是爱迪生出生的8年前,由法国一个著名发明家发明的。当时还是采用金属板的表面,涂以溴化银薄膜,经过镜头感光而拍出照片。
当然这种照相机极不方便,后来它的感光板经过改良,成为现在这种样式。
有人说:“爱迪生发明电影是因透视镜和赛马的刺激所促成的。”
这是很有趣的说法,不过仔细查考爱迪生发明电影的步骤,这两项确实不能遗漏。
爱迪生发明留声机不久,在街上看到“透视镜”。
“如果照相能够活动,那多好玩!那是需要一分钟连续拍摄15张到20张照片,以后再用同样的速度放映出来,这样就可以还原原来的状态了。”
那时候,爱迪生脑海里出现这样的想法。
正好就在这时有个赛马狂说:“马,以最快速度奔驰的时候,4只脚究竟是否同时落地呢?”他正在因为这件事与人打赌。因为速度太快,人的眼睛根本看不清楚,如果拍成照片,大概可以清楚的看出。这个人这么想着,便去拜托一个摄影研究家。这个摄影研究家想出来的办法是,在赛马场,设置24架相机,相机快门连接着一根放在马匹经过途中的线,当马蹄碰到这根线时,相机快门就会连续拍下照片,果然非常成功,人眼没法看清的瞬间动作都清楚的拍摄下来了。
知道这件事的爱迪生想:“制造出一秒钟可以拍摄几十次的相机,那么动的物体就可以照样拍出。问题是感光板,可不能像玻璃那么硬的东西,要柔软的才行。”
从这时起,爱迪生致力于“会动的照相机”的发明。当感光玻璃板的解决尚无眉目的时候,爱迪生前往欧洲旅行。
回国之后,爱迪生知道了在摄影事业方面又有人跨前了一步。被称为“摄影王”的伊士曼开始出售赛璐珞做的底片,以代替感光板,命名为“伊士曼底片”。这正是爱迪生所希望的。于是爱迪生立刻访问伊士曼,双方说好底片的构造与大小,做成使用上更方便的东西。
由于爱迪生的亲往委托,伊士曼爽快地答应了,剩下的是摄影机和放映机的发明。照例,研究所通宵作业,先制作一种每秒钟能拍摄46张底片,一分钟2760张底片的摄影机,这时伊士曼送来了爱迪生定制的底片。
接着是建造一间摄影用的摄影室。
爱迪生在西奥伦治研究所内,搭建了一座移动式长方形建筑物,这就是世界上最初的电影摄影室。这座建筑,里外都涂黑。安装在圆形轨道上使它能旋转,随着日光的照射,相机和舞台都可自由转动。
最初的电影是拍摄女孩跳绳,带着猴子的意大利艺人拉着手风琴,接着是在舞台上转来转去的杂技师的表演。
参观试映的是西奥伦治研究所的职工,当人们见到画面人物活动的时候,一个个兴奋得不得了。连爱迪生也像孩子似的高兴极了。
爱迪生夫人说:“你这么高兴的样子还是我头一次见到。”这次,研究所比发明留声机时更加非同凡响。
现在,在世界各地日夜娱乐观众的电影,就这样,在西奥伦治的小摄影室里开始了。
爱迪生发明的放映机取名为“维太放映机”。这之后,电影制造业出现了各家公司你追我赶,不断推陈出新的局面,1895年12月,巴黎的卢米埃尔兄弟已经开始在剧院放映电影了,这比维太放映机早了4个月。几乎同一时期,好几个发明家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所以很难明确断定谁是这个领域的第一个成功者。
苦心经营铁矿
1880年爱迪生为电车的发明开始做准备的时候,曾带了几位同事到长岛一带进行调查旅行。因为他听说这地方有很好的铁砂层,而铁则是一切工业的基础。
造船、建大楼,还有铁桥和机械等,铁的用途可说数不尽,随着文明的进步,铁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多。
早些时候,爱迪生用的从山上挖出来的铁矿,都是铁矿公司用电磁选矿的方法开采出来的,他很想自己试试看。到了长岛,爱迪生吓了一跳,数十公里的海岸到处都是铁砂。
“这么多的铁砂,弃置不用未免太可惜!用磁力来分开砂和铁,可能得到几十万吨的铁呢。”
这么想的爱迪生立刻在海岸附近建实验工厂。可是开始工作没多久,有一天飓风突然来袭。
风暴过去之后,爱迪生到海岸察看时不禁愣住了。原来波浪把所有的铁砂层都冲走了,海岸已不是先前的海岸。
爱迪生心灰意冷,回到研究所。
转眼又过了10年。
爱迪生发明电影摄影机之后,正打算进行其他发明,忽然想起铁矿的经营。
那时候,美国的铁矿资源不足的问题已经十分显著。
他首先派遣铁矿调查队到各地去进行调查,结果在新泽西州北部发现了一座很有价值的铁矿山。
买进矿山的爱迪生,不用其他矿山所用的选矿法,而采用新方法。
在铁矿山的腹部开一个70米的横洞,装置炸药,一次就可爆出35000吨铁矿石,将这些铁矿石放入直径2米的滚筒中磨碎,使它通过磁石,就能获得含有将近百分之百的氧化铁的上等矿石。
这就是爱迪生的独特方法。“爱迪生选矿机”完成之前,他已试验过近50种机械,做了又改,改了又做,到最后完成,已经花费将近3年的岁月。
这期间,采矿公司的经营全部由副总裁负责。这位副总裁先从矿工住宅着手,将山中矿工住宅装了电灯和自来水,使此地成为设备完善的社区,远非一般矿山可比。
竞争对手的采矿公司说:“爱迪生在采矿事业上果然是外行。在那样的地方,花费那么多的金钱,怎么能够经营?恐怕不等开始生产,公司就倒闭了。”
对这类闲言闲语,爱迪生始终无动于衷。没过多久,储存矿石的仓库建好了,新泽西铁路的支线延长到爱迪生矿山下,终点站就在“爱迪生站”。
办完这些,采矿公司一直只有支出,还没有一美元的收入,公司的资金快要用尽,但爱迪生仍然坚持到底。
他的长处是采用新的造矿法,比原来磁铁矿的售价低了许多。其他的钢铁公司当然会注意到这一点。
开始营业的第一天,钢铁公司就订购了一万吨,以后也不断地有订货。
炸药引爆,碎裂的石块被装进货车内,转运到选矿场。纵使重达一两吨的矿石用滚筒也轻易地就磨碎了。磨成细粉的矿石经过干燥机,然后再送到磁力选矿机,铁和岩石即行分开。其他采矿公司利用那种旧式机械所生产的铁矿自然无法相比。
爱迪生的铁矿经营以1889年最好。每天所产矿砂可装20吨的货车75辆,送到炼铁厂。可是到了1890年,情况完全改变了。
明尼苏达州发现了很大的铁矿,品质也很优秀,铁的价格因而下跌了。这样,像爱迪生公司这种品质较差的铁砂,在价格上就无法与之竞争了。
“真是遗憾!矿山只好封闭了。”
爱迪生断然中止了他的铁矿事业。虽然经过8年的努力和200万美元的投资,终究敌不过经济情势的发展。
51岁的爱迪生不但耗尽全部财产,而且还负债累累,但他仍然一点也未显出失望。
“又学到了一门学问,而且对社会曾经有过贡献,没有什么好后悔的。至于债,用工作来偿还就好了。”爱迪生这样安慰那些失望的同事们。
“魔术师下山了,下次又会变什么花样?”
“爱迪生过了8年,打开魔法箱,里面是空的。”
当一些不怀好意的地方新闻撰写这种报导的时候,爱迪生已在着手准备别的事业了。
“爱迪生水泥公司”就是因为爱迪生知道混凝土的建筑将渐渐增多,认定水泥制造业大有希望而创立的。
要辗碎作为水泥原料的石灰岩,那些用于开采铁矿、辗碎矿石的机器立刻便可派上用场。
工厂的设计图经过24小时不眠不休的赶工画好,照设计图所建的工厂,直到今天还保留着。
烧制水泥的回转炉普通标准是直径2米,长20米,但是爱迪生做了长达50米的。
20米长的回转炉,24小时只能生产200桶,而爱迪生的回转炉一转便可提高到1000桶。
回转炉终于建好了,试验的结果却只有400桶。
“不可能,重新来。”爱迪生命令这样做。
下一次的报告是24小时生产650桶,爱迪生还是不满足。
“我的计算没有错的话,一定有1000桶。”工厂主任费尽心机,于是700桶、800桶、900桶。渐渐提高,终于达到爱迪生所要求的1000桶产量。
这样,爱迪生的公司转眼成为全美五大水泥公司之一。
水泥公司的利润很大,当年开采铁矿所负下的债不到3年全都还清了。
接下去研究的项目是为多数工人建造价廉而耐火的房子。
房子采用先造好房屋架构,安装铁筋,然后灌注水泥的方法。照他所想的办法,实际做起来,灌注水泥只要6个小时就可作完。一幢漂亮的房子,在很短时间内就能完成。
这种方法使建筑技师也自叹不如。
“爱迪生式建筑法”掀起一次建筑界的革命,此后各处的大楼、工厂等大建筑,纷纷采用这种方法。但是爱迪生为劳工兴建小型住宅的目标却没有达成。这是因为爱迪生式建筑法虽然方便,但式样却大同小异,千篇一律,而人们要住的房子,各有各的习惯和喜好,所以,相同式样的房子就不太受人欢迎。
10年5万次
被称为全世界发明王的爱迪生在他84年漫长生涯中,最费苦心的却是“电池的发明”。也许有人觉得奇怪,但这是事实。
在电池的发明上,爱迪生整整费了10年的光阴,耗费300万美元巨资,而且实验的次数高达5万次之多。这番苦心,恐怕任何人都无法做到。
不过,这次爱迪生所发明的电池,性能确实很好,数十年后的现在,还没出现能替代它的电池呢!
爱迪生发明电池之后说:“留声机可以用耳朵听,电灯可以用眼睛看,可是电池的研究,不能用耳朵,也不能用眼睛,只能用头脑,难就难在这里。”
就连“发明王”自己也知道要发明性能好、使用方便的电池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
在门洛帕克的研究所和搬到西奥伦治后,爱迪生常常和同事们谈到需要性能好的电池的事情。
同事们对他说:“所长,只有让你来发明了,也只有你才有这种能力,别人恐怕没有能力发明这种东西。”
爱迪生有点困惑地说:“如果着手的话,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完成,我自己也没有把握。不过我认为这项发明确有必要的想法倒是一天比一天强烈。”
有了电灯,也有了发电机,但总有无法采用这种电气的时候。如果有了可以保存电气的蓄电池,不用说一定很方便。只要有了蓄电池,哪怕是深山,或是再偏僻的地方,也可有电灯照明,还能利用机械,这不是很理想吗?
不过,蓄电池在很久以前就由法国人勃朗特发明了,但是因为性能不好,没有什么用处。到1880年,法国人福勒苦心又发明了新的蓄电池,这就是所谓“铅蓄电池”,比起勃朗特的蓄电池可说优秀多了,所以这项发明马上被用作电灯的电源。
只是这种蓄电池有两个缺点:第一,铅的本身很重。第二,蓄电量太少。当然,不光爱迪生,所有从事电气工作的人也都知道这些缺点。
利用轻的材料而蓄电量又多,这才是理想的蓄电池。
1900年初,爱迪生终于开始着手于蓄电池的研究。
除了铅,各种金属和药品爱迪生都曾经用来研究、实验,但是这些全都不行,如此花费了3年工夫。爱迪生又想到铅之外的镍和铁稍微有点希望,这时他已经做了3000次以上的实验了。
找到镍和铁的线索后,爱迪生为了做这两种金属的所有形态的试验,特别在离西奥伦治5公里的地方建了一座新的化学工厂。
爱迪生的勤奋,同事中没有谁能赶得上。累了不管是什么地方就躺下;醒了,不管是白天或黑夜,立即开始工作。
有一次,爱迪生说:“累了,我得去睡一下。”
过了一会,有位同事探头看看所长室,发现爱迪生躺在桌上枕着厚厚的书本睡觉,那本书是瓦特的化学辞典。
同事们开玩笑地说:“所长睡着的时候,可能还在吸取书的内容。”
着手研究电池第10年,即1909年,爱迪生终于达到目的了。
新发明的蓄电池,阳极采用氧化镍,阴极采用氧化铁,用可溶性苏打溶液浸泡,通进电流就可充电。
福勒的是“铅蓄电池”,而爱迪生的,通常叫做“碱蓄电池”,这种电池比前者轻,充电量又多,这才是理想的蓄电池。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