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旅-行走尼泊尔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世界各国的文明人都喜欢来尼泊尔,不是来寻访古迹,而是来沉浸自然。这里的自然,无论是喜马拉雅山还是原始森林,都比任何一种人类文明都早得多,没想到人类苦苦折腾了几千年,最喜欢的并不是自已的创造物。

    ——余秋雨

    得道不易

    12月24日,我们前往境外行走路线的最后一站——尼泊尔。在离尼泊尔境内大概有100公里的地方,印度导游突然告诉我们那里有一处山洞,是释迦牟尼当年苦修的地方,于是大伙儿驱车前往。

    穿过青纱帐,走过两旁满是乞丐人群的石梯,我们来到了释迦牟尼受难的地方。据说,他在这儿以植物的果实与青草为食,有时候甚至以动物的粪便来度日。他拔去自己的头发跟胡须,让自己接受痛苦的磨砺。他长时间坐于荆棘之上,一任肮脏的灰尘寄于自己的身体。

    李辉:请问这是释迦牟尼佛吗?

    僧人:是的,是释迦牟尼佛。

    李辉:我们平时看到的像都是比较丰满的,这个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他在这里有7年的时间,不吃也不喝。

    僧人:有7年。

    李辉:就在这里打坐,所以变成这样瘦。

    释迦牟尼在这儿苦修时,每天进食很少,所以身体变得憔悴不堪。用手拍打身体的时候,全身的毛发会纷纷脱落,因为身体虚弱,他常常会无故地瘫倒在地上。突然有一天,他觉得这样的苦修没有给他新的觉悟,也没有给他超人的智慧和洞察力,相反,因为苦修的某种骄傲成分,恰恰毒害了自己。于是,他放弃了7年的苦修,前往菩提加耶了。

    余秋雨:我们这几天其实一直是逆着释迦牟尼的路线在走,沿着他讲法的地方,回到他悟道的地方,今天又回到了他悟前的那个苦修的山洞。我相信这儿一切都变化了,但是山没变,他从洞门出来以后扶着这座山看大千世界,觉得坐在山洞里苦修那么多年,并不能够解释这大千世界,并不能够解释万象人生,他就从这儿开始一步步下山,下山的路是通向真理的道路,所以他实际上是对山洞里面的生活进行了否定,否定以后走向大地,走向真理,走向菩提加耶。

    看过了那山洞,就要前往印尼边境了。在一座大桥上我们停了下来,有人说边境到了,可是四周望去,没有士兵也没有关卡,也没有什么紧锁的门。大家颇为意外,但负责办理出入境的队员已经拿着全体人的护照开始忙碌了。

    李辉:早上起来我们走了220公里路,来到了一个叫“若森”的小镇。这个镇子其实就是跟尼泊尔接壤的边境城镇了。车子到了这儿突然都停了下来,大家都觉得莫名其妙,为什么好不容易有一条路可以走了,却不走停下来呢?原来这已经就是海关了。我的同事们现在正在下面,那里就是海关办理过境手续的地方。我们办好了手续之后,就可以过前面叫做“友谊桥”的关口,到达尼泊尔。我们在印度一路的感觉,就是这儿的人真是相当相当地多,而且似乎每个人都不在家里待着,都愿意站在街上看一看风光,看一看景致,非常好奇地睁着大眼睛看着我们。我们以前在印度歌舞片当中,看到的是印度浪漫爱情,如诗如画的一面,但是这次来到印度,我们感受到的是印度人真实生活的一面。

    两小时之后,我们顺利地通过了印度的边境,完成了13天的印度之行,来到山城小国尼泊尔。她给我们初次印象跟印度似乎相差无几,街道有点凌乱,交通无序,稍微有区别的是街上的人已经渐渐开始稀少了。这个国家古迹众多,但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便是一顶颇有特色的国门。

    李辉:这一建筑,是尼泊尔非常有特色的建筑,据说在加德满都市内,所有的庙宇都是这样的建筑。这便是他们海关的大门了。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尼泊尔境内,并且被告知可以大大方方地在这里进行拍摄。因为我们刚才在印度方面拍摄的时候,被当局严令制止过,所以似乎还处于一种非常戒备的状态,现在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进行拍摄了。

    原以为可以顺顺利利地进入尼泊尔,因为之前有消息说这里是落地签证,但因为当地繁杂的手续,这个边境竟成了我们等待最长的一个关口。从下午2点直到晚上9点,整整7个小时的时间,我们没吃没喝,苦苦等待。最后还是找来了尼泊尔的行政官员,才得到了最后通行的许可。

    现在我们要前往尼泊尔边境城市比尔根节,在那儿住宿一晚之后,就要前往她的首都加德满都了。

    三国鼎立

    经过5个多小时的行程,我们已经从边境城市比尔根节来到了加德满都。

    李辉:一路上,因为看到了很多绿树,空气也好,道路也宽阔,每个人的心情都很好,觉得在尼泊尔我们会有很多的收获。到了加德满都之后,我们很多同事的感冒也慢慢地好起来了,因为空气真的比在印度的时候好了很多。现在介绍一些加德满都的特色。身后的这座建筑非常有代表性,是加德满都的一个旧皇宫,在13世纪的时候,加德满都古地有一个马拉王朝,老皇帝把他的领地分成3份给他的儿子们,于是在每个地方都有一个皇宫,而这一座就是在加德满都的那一座了。我们的尼泊尔特辑就从这儿开始,大家去看看尼泊尔吧。

    从12世纪起,加德满都就是尼泊尔的首都了。这个时期,印度对尼泊尔有很大的影响,13世纪因为莫卧儿王朝的建立,印度由印度教国家变成了回教国家。当时,印度北部的王族因为虔诚地信奉印度教,不接受回教,于是纷纷迁入了尼泊尔。因此,13到15世纪,统治加德满都的马拉王朝实际上是印度王族的后裔。后来马拉王朝的一个国王,将他的领地一分为三,于是,形成了后来的加德满都①、帕坦②跟巴德岗③三国鼎立的局面。

    李辉:马拉王朝统治者把加德满都土地分成了三个小王国,分配给他的孩子们,于是这些小王国的统治者们就希望在建筑跟艺术上超越其他的王国,以显示自己国家的兴旺。这里叫做巴德岗,这个地方有很多在那个时期非常杰出的建筑,不过你可能觉得奇怪,这个广场怎么那么空旷,那是因为在1934年的时候,发生了一场非常大的地震,很多的建筑都因为那场地震倒塌了,所以现在我们可以感受到有一些古旧的建筑仍然存在,但是旁边平整的路面和一些墙壁都是后来才建的。

    巴德岗是尼泊尔国王阿南德马拉主持兴建的,王朝的历史相当辉煌,这里环境优雅、古迹众多,区内到处显得古色古香。中心地段是杜巴场,是过去马拉王朝王宫的所在地,有“建筑学上的幻象混合了尼泊尔艺术大宝库”的称号。这里有着名的金门和尼泊尔最古老的木头建筑,四周建的金庙让我们这些文明古国的到访者也发出了惊叹。

    李辉:这是以前用人走的门,这门太小了。这是当年国王洗澡的地方,这澡池子的深度很深,这里面的水,据说是当年从山上引下来的泉水,非常特别的水。跟用人走的门比起来,池子显得十分巨大。但是,里边的水质现在绝对不能洗澡。

    金门在很多旅游杂志上面都有介绍,鼎鼎有名,但它并不是真金做的。

    李辉:我们可以感受一下它的材料到底是什么?其实那是铜的。这个庭院里面有些什么可看的呢?就是号称有55个窗的建筑物,从这些窗户可以感受到当时工匠师们的工艺水平,不管是窗棂、窗框,还是上面的装饰品,都相当复杂,而且工艺水平也是相当高的。你能想像嘛,不是机械做的,全部都是用手敲的。

    跟金门一样,被当地人称作“孔雀窗”的部分也是用“黄金”铸成的。

    李辉:在14到16世纪的时候,马拉王朝有一名特别有名的工匠,这个石狮子就是他的代表作品,在那个年代可以看出,他们的工艺水准已经是相当高超了。这位国王看到工匠做出如此活灵活现的狮子,真的是非常地喜欢,于是把它摆在了自己王宫的门口。可是,他又害怕这位工匠被其他两个王国的国君请去做出同样的作品,于是就狠心地把工匠的双手砍了下来。现在这面墙壁后已经是座学校了,但是两只狮子依然站在门口。

    活女神

    有人对尼泊尔的评价,是说这里庙比房多、神比人多。的确,这个说法非常地形象。

    李辉:这么小的一个广场上,已经有50多座庙宇了,是不是很惊人呢?后面有一座3层的建筑,顶部是白色的,是用一根木头做成的,可以说是加德满都的一个地标性的建筑,关于它还有一段故事。说是从前这个地方是来往西藏的商人歇脚的一个驿站,后来里面供了一个小佛龛,就成了一座“独木庙”。在这座地标建筑的后面,有一个非常非常小的庙宇,里面供奉的是湿婆神的儿子,据说这位神是集智慧、幸运与财富于一身的神灵,每当国王登基的时候,就会先到那个庙宇去祭拜,有人要出远门或者是开张新店铺的时候,也会去请求那位神灵降福于他们。

    尼泊尔是众神的国度,进入加德满都你会有这样的感觉,就是三步一神龛,五步一庙宇。据说,光是在加德满都已经有2000多座佛教跟印度教的庙宇了,因此,庙宇成了它最主要的景观。每天的一大早,就会响起参神的钟声,一路上随处可见的便是三五信徒走向庙宇。市民们总是三日一祭、五日一拜,衣衫褴褛的僧侣们在城中络绎不绝。在寺庙的屋檐下通常挂的是一串串的铜铃,让祭拜的人一边祈祷一边碰撞,以表示心诚之至。

    李辉:这座庙的确非常小,好像一个红亭子的感觉。拿那些有颜色的花瓣在小孩的头上画一下,然后用小孩的头去碰一下要拜的神像,这样可能就可以跟神灵沟通,神灵的那些福泽和光辉就会笼罩住这个孩子了。

    印度教当中有成千上万的神灵,而拜神的仪式也是非常个人化的。

    李辉:刚才我们看到这路边有涂红色或者撒花的都是印度教里的神灵,每个人供奉的神灵不一样,供奉的时间也不尽相同,非常个人化,也非常自由。所以在这种地方时,我们看到地上如果有涂着红色或者撒着花的东西,千万不要轻易地去践踏,那可是神灵。对神灵不敬,轻则是被打翻在地,重则就是脑袋开花了。

    在加德满都的活女神庙前,我们向当地的导游以及政府的新闻官提出了拍摄活女神的申请,但是遭到了严厉的拒绝。幸运的是我们得到允许可以拍摄两层的白木制造的神庙。庙中的气氛相当神秘,木制结构的房子因为年久失修,仿佛落于陈旧,但这儿每一个角落的雕刻都极为精致而且复杂。据介绍,现在的活女神,已经不完全是信徒膜拜的神灵了。

    李辉:进了女神庙,看到墙上有一个很明显的标志“所有的拍摄工作绝对不能进行”,这里还有一个用尼泊尔文写的提示牌,是说12点之后,或者3点钟之前我们是见不到这位活女神的,那么今天时间不巧,我们见不到她,不过即使见到了我们也一样不能拍摄的,只是我们自己可以看看而已。活女神是一个很小的孩子,听说她今年9岁。

    活女神是尼泊尔的一个独特宗教习俗,它与尼泊尔一个古老传说有关。

    李辉:在尼泊尔有这样一个传统,国王要供奉活女神,这位女神受国王一个人的供奉,她每年也很少出去,哪怕是几次出巡,也是脚不能沾地,是被人家抱出去给大家参拜的。听说从前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尼泊尔的国王,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位老国王了,他的守护神名叫库玛利。这个女神下凡来跟国王一起游戏,结果有一晚游戏之后,国王对这个女神起了邪念,于是女神就生气了,国王怎么办呢?说你不要生气,千万不要以后不再保护我,不再庇护我的国家了,请你还留在人间,我答应以后专门供奉你,并且用一个完美无暇的处子之身作为你的化身。于是,这个活女神就出现在尼泊尔了,而且每年国王都会来到活女神的面前跟她忏悔说“请原谅我祖先犯下的错误”。

    其实不光是加德满都有活女神,帕坦跟巴德岗也有各自独立的库玛利。

    李辉:这里是一户人家的二楼,我已经到了屋子的门口,照惯例我需要脱鞋子。不过一会儿我们要去看的不是一个普通的人家,这个屋里面我们要访问的这个人,只在重大场合的时候才露一下脸,并且不是双脚沾地的。据说从前有一家法国跟日本的电视台访问过她,而我们是第三家电视台对她进行专访。

    今天我们有幸拍摄的便是巴德岗的活女神了。活女神的父亲是一家金店的老板,据说按照传统,活女神必须出身自金店世家,我们到达之后,这个父亲用了1个小时的时间为女神穿戴整齐,然后跪在女儿面前喃喃祈祷。女儿神情自若,觉得理所应当。父亲介绍说,活女神的衣服是政府专门订做的,但所坐的椅子是上届活女神留下来的,所以看上去显得有些旧。

    李辉:今天十分有幸,我们可以对库玛利做一个访问。来到这儿,我们首先感到的就是这个房间很冷,窗户大开着,我们每说一句话都有一股雾气喷出来。那小女孩光着脚,她身上穿的衣服其实也并不很厚,我们摄影队的同事说:“哎呀,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可怜的孩子了。”这孩子8岁半,她l岁半的时候就已经成为活女神了,刚才我们访问她的时候,她要升座,升上她的女神宝座,升座之后,她的父亲就在她对面做很漫长的一个仪式。我们在这边等待得真是心急如焚。好不容易可以访问活女神了,我问她说,穿你这样的衣服要多长时间啊?她说大概要1个小时,一个小孩子每天早上起来要穿这样的衣服也是蛮重的负担。她身上的这些装饰品也有蛮重的分量。站在窗户边的小女孩一边流着鼻涕一边等待着可以升上这个宝座。女神的日子恐怕也不是那么幸福的。

    做活女神除了要符合一些身体特征之外,还要经过堆满骷髅的黑暗房子,如果一夜不哭不怕才可过关,她的任期到第一次月经来潮满。

    李辉:她当了女神之后,就不能像其他的小孩子一样出去玩耍了,我问她心里有什么感觉,你会不会羡慕其他的孩子可以出去玩呢?她说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她说的话很少,可是感觉上你会觉得其实她也跟其他的孩子一样,可能想出去玩。但是碍于自己是一个女神,所以是不可以出去的。我们还得知,这个活女神每年只可以出巡13次,出去见人的时候,双脚是不能沾地的,她被人抱着在街上被人家膜拜。古王室成员每年会在五六月份来到库玛利女神这里,向她忏悔他们祖先犯下的一些错误,除此之外,这个女神只有在节庆的时候才穿上一些这样的衣服去被人朝拜。

    从翻译那里我们得知,女神平时在家里也就是看看电视,看看书,或者是跟她的兄弟玩耍,她不能像其他的孩子一样去上学,只是有一个老师每天下午5点钟左右到这儿来给她上课,每天1个小时。

    市井闲步

    李辉:60年代的时候,一群嬉皮士来到了加德满都,他们发现这个地方是他们理想的天堂,于是就在这条街上住了下来。嬉皮士的样子非常古怪,留着长长的头发,有的时候裹着印度教的白袍子,有的时候像喇嘛一样穿着红色或者黄色的袍子,个个目光呆滞。他们的奇怪的行径和生活方式对当时的封闭的尼泊尔社会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冲击。但是包容的尼泊尔人,可以说是接受了他们,并且也助长了这种嬉皮士文化的滋生。

    但是,后来这些嬉皮士的行为越来越放纵,他们开始吸毒、吸大麻,这样的方式也影响了当地的青年人,于是后来尼泊尔的政府就驱逐了这些嬉皮士。现在他们曾经群居的这条街上已经不再充满那种颓废的气氛了。但街两边的小旅馆、酒吧和餐厅,却吸引了很多的外国游人。

    李辉:嬉皮士走后,这条街现在变成了一条商业街,售卖的东西全都是尼泊尔很有特色的手工艺品。这些工艺品,都是非常受政府保护的有特色的手工业制品,水晶,还有那些手链之类的东西。这些都是很多游客争相购买的对象,而且尼泊尔的木雕、一些织物、皮革制品,以及一些藏族风格的画作也是非常受欢迎的。看看这个雕刻,好像跟我们在云南呀或者是中国其他一些地方店里的有些相似,看得出来它是木做的。上面有5个骷髅。

    李辉:这是什么?

    店主:这是贝勒。

    李辉:他的意思是说这是一个门神,是挂在门口的,真吓人……妖魔鬼怪不要进到家里来。

    店主:这是班提克喇嘛,西藏的神。

    李辉:他们特别可爱,他们说这些是一些出家人,是一些喇嘛。其实明明是我们的寿星,这是禄星,这是福星,这是福禄寿三星。还有菩萨,他说全部都是一些出家人。

    尼泊尔是手工艺品的天堂,无论是宫前的广场还是街边的商店,到处都是兜售各种手工艺品的天下。首饰、佛像、库尔喀刀、古董、西藏地毯或是面具,都是吸引外国游客的特产。

    李辉:这里是加德满都最有名的一条商业街,这里一早车水马龙的景象已经出现了。街的名字叫做汤米,在这里可以算是一个最大的市场,地面这一层全部都是店铺,售卖的全部都是非常有特色的尼泊尔手工艺品。像雕塑、木雕、地毯、编织品,还有非常着名的茶叶。这条街有一个非常大的特色,就是街的二楼以上是那种小型的酒店,价钱也非常便宜,大概住一晚是10到15美金,所以旅游的人是非常喜欢在这里居住和购物的。

    李辉:在加德满都主要的街道上,有很多珠宝店,这里边所有的饰物都显得比较夸张。这是来自中国和印度两种文化的特点。你看看这边的这些,这些是很印度的,这些是比较有藏族或者说是有游牧民族特点的装饰品。而下面那些精雕细刻、把所有红色的石头跟白色的宝石镶在一起的是比较有印度特点的一种镶嵌方式。所有的都有两个国家的民族特色,当然了,其中有一些是比较中性、比较有尼泊尔本身特点的。这是一块很大的黄色的水晶,还有很大的一个心型石,玉松石那样子的装饰品。

    在尼泊尔的工艺品店,还经常可以看到唐卡,这些唐卡多半是为游客而画的。有的还经过了烟熏的处理,乍看上去非常像古画。唐卡的内容多以歌颂神明、庆祝节庆为主,画工相当精细,即使不是宗教徒,拿它做艺术品也相当不错。

    李辉:这里的唐卡跟在西藏的有一点点区别,就是这儿所有的唐卡都是用手绘的。在西藏我们看过一种非常精细的工艺品唐卡,是用堆绣的方式,用彩色的布帐绣上去的,这是区别之一。另外呢,手绘的过程当中,所有的题材都是表现佛教的故事,比如说这个是人的一生的一个运转方式,在一个神的监视之下,我们的一生就这样子轮回度过了。我听一个对佛教很有研究的朋友讲,买唐卡是非常非常有学问的,比如说背景的颜色、供养的花果、还有旁边的菩萨、神佛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一个颜色不对,或者这个花摆放的位置不对,这幅唐卡就很有可能是不合法的。

    尼泊尔的库尔喀刀也相当有名。据说,直到现在还有库尔喀人在英国的皇家部队里面服役。1814年尼泊尔人跟英国人发生了战争,在那场战争中英国人没有得到利益,却发现尼泊尔的士兵相当地强悍、忠耿,即使受了伤还会带着笑。之后,英国人组建了库尔喀兵团,这个兵团为大英帝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李辉:这是一个皮套子,刀的形状是传统的样式。我听说库尔喀兵军队里面用的刀,在这边有一个两刀交叉的库尔喀兵的标记,有点像胸前交叉的样子。当然了,这是一个比较小型的纪念品,但是做工是非常正宗的,因为传统的最正宗的是这个尖的地方是铜的,刀套是皮的,刀柄是木头的。握刀的时候,对着敌人就砍过去了。

    据说,库尔喀兵团每年都举行一个大型的军刀比赛,以一刀切下牛头的刀为最上品。库尔喀刀跟库尔喀兵一样出名,刀上面有一个小小的V字凹痕,它是用来导开血汁,以免玷污刀柄的。而刀叉上还有两把小刀,用来削一些普通的东西。在一间祖孙三代制作库尔喀军刀的传统店里,我们看到了不少制作优良、形态各异的库尔喀军刀。据说,每一个兵种会有不同样式的刀跟不同的制作方法。

    尼泊尔这个国家几乎全民皆商,因为“旅游”这两个字已经贯穿了这个国家。在这里有不少高档商店、大型超市,里面清一色都是进口货色,价格相当昂贵,专门针对外国的游客售卖,当地的尼泊尔人对它们却是可望而不可及。

    美丽大脚

    在一个夜晚,我们来到了一个非常特别的酒吧,这个酒吧的名字是Rumdndn,尼泊尔北方话的意思是“四万又二分之一英尺”。

    李辉: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高度,我们知道珠峰的高度是4万英尺,而这二分之一便是作者幻想出来的一座山的高度。这酒吧也是这位作者开的,酒吧的气氛相当特别,也是我们这3个月以来头一次在晚上的时间可以大家坐在一起来休息一下,快乐一下。

    这温馨可爱的酒吧,成了我们这些出门在外的人欢度圣诞节的地方,里面灯光柔和、人情温暖,四周贴满了大大小小的脚印以及登山者的鞋子,每个脚印上都有登山者的亲笔签名。在这儿我们发现了很多中国人的名字跟照片,马上倍感亲切。这时候酒吧的老板交给我们一个早已准备好的礼物,希望我们把名字也留在店中。

    酒吧老板:这个是为凤凰卫视准备的,我们为送你们这个大脚印深感荣幸。

    李辉:谢谢,非常感谢!我们今天晚上也得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有一个大脚印给我们,我们要签满了所有参加此次征程的工作人员的名字之后留在这里。

    酒吧老板:在这里签上名字,然后拍下来。

    余秋雨:今天是12月24号平安夜。

    李辉:秋雨老师,您的名字还没写呢,写在大脚趾上。凤凰卫视在这里留下脚印……12月24日,平安夜,好了……

    李辉:行了,我们可以钉上去了,全部都已经齐了,遗憾的是上面只有我们几个人的名字,还有一些已经回去了的主持人和我们的伙伴们,他们不能够在上面留名了。不过不要紧,我们可以代表他们把我们的印记留在上面。

    高层访谈

    12月29号在尼泊尔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今天是比兰德拉国王55岁的生日,这位国王自登基后,现在已经执掌这个王国有28年了,可以想象他在这个王国里面的威信。

    李辉:看看我们身后,酒店的大堂里面一进门,就可以看到国王和王后的挂像。不仅如此,我们去的每个地方,哪怕稍微有一点规模的小店子,也把他们的挂像放在正门口的地方。报纸的头版头条今天早上全部都是关于国王的一些事迹,这里面所有的内容都是跟国王有关的,国王的日常活动、国王的儿子等王室成员的内容。

    因为过生日的国王今天出访在外,所以我们在尼泊尔没有拍摄到任何庆祝的活动。尼泊尔现任的国王比兰德拉,是已故国王马亨德拉国王的儿子。虽然尼泊尔是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但国王在这里拥有无上的权力,国王拥有一切,包括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同时,国王的任何行为国会不得讨论。

    虽然不能采访到国王,不过在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的鼎立协助之下,我们得以前往首相官邸采访尼泊尔的现任首相巴特拉伊。他向我们介绍了尼泊尔目前的发展状况以及同中国的关系。

    李辉:进入尼泊尔这个国家之后,我们感觉这个国家非常的美丽,有大山,有非常多的树木,还有美丽的湖泊。可是我们的行程非常短暂,所以我们总是觉得自己了解得非常有限。

    巴特拉伊:尼泊尔是一个非常小的国家,跟中国比非常小,跟印度比也是非常小,我们跟中国和印度都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关系。我们为了我们自己的生存,必须得跟印度和中国保持好平衡的关系。我认为,我们与中国两国之间的关系应该在经济、政治方面来有所加强,当然,我们的国家现在还没有发展,还不富裕,等我们富裕以后,还可以更进一步地加强经济方面的关系。

    李辉:我们进入尼泊尔几天的时间,发觉尼泊尔有很多商店,卖的都是非常有尼泊尔特色的手工艺品。在我们的感觉中,购买对象应该是一些外国的游客。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在尼泊尔经济当中,占一个比较重要位置的应该是旅游业。

    巴特拉伊:你刚才提的问题非常正确,我们的主要产业就是旅游业。当然,我们的手工业品是内销一部分,但是,主要购买对象是外国游客。

    李辉:在加德满都,我们也听人家说,这个地方是庙比房多、神比人多,我们想请首相先生跟我们讲一下宗教对这个国家的影响。

    巴特拉伊:最大的影响就是教人们善良,不要做坏事。宗教嘛,就是让人们向善,给人们一种力量,一种约束力,时刻想着神在关心着他,就必然不做坏事了。

    山水波卡拉

    波卡拉可以说是我们在尼泊尔沿途所见到的最美丽的一个地方了。

    李辉:波卡拉其实是一个谷地,三面都是山,一条水从中间流过,因为山势的关系把这条水隔成了6个大小不同的湖泊。从前,这里只是一个小村落,不过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旅游非常兴旺的地区了。我们今天要好好享受一下。这里就是美丽的费娃湖了,没想到在尼泊尔波卡拉这个地方还真的是人间仙境呢。游客来到波卡拉,第一个项目便是泛舟湖上,观赏周围的湖光山色。在日出跟日落的时候可以在这个湖面上反映出雪峰的倒影,而这样的景象也是波卡拉的旅游宣传画册上的一个最大的号召力。

    波卡拉在70年代的时候才有了第一部汽车,那时候因为没有公路,汽车是被抬进这个地方的。到了80年代,当地政府发现这个地方有很大的吸引力,于是,慢慢地从加德满都修了一条专用的旅游线路通到这儿,从那时开始,旅游人士也就络绎不绝了。

    李辉:在这个湖心岛的中心有一个19世纪盖的庙,这是印度教的一位神灵的庙宇,叫做“喜神庙”。当地的小孩子都要经常来拜神,因为这位喜神会带给他们一生的平安和幸运。而在这个庙的门口,看到有一个很不寻常的装饰品,三面镜子,我们当时觉得很好奇,问了当地的导游,导游告诉我们说其实没有什么特别,你进了印度教的庙宇会有一个人帮你点一个红色的朱砂,每个人出来之后可以看看那个朱砂点得漂不漂亮。

    在湖边的路旁我们看到很多的小亭子,各地的游客在这里小憩吃饭,神情格外地悠闲,据说这儿自古以来便是商人聚会的旧集市。

    下午,我们开车去对面的山上,要拍摄连绵不断的喜马拉雅山山峰景象。

    李辉:我们现在上的这座山叫作Sayagot,是一座海拔4000米的山,现在我觉得我们也蛮厉害的,站到4000米的高度没什么反应。从这儿如果再往上爬大概10分钟的路程,我们就可以看到7座雪峰了,其中还有我们日思夜想的鱼尾峰。这些雪峰的高度平均都在海拔7000米左右,今天非常非常地遗憾,雾很大,云层非常厚,太阳被遮起来了,所有的雪峰都见不到了,连我们日思夜想的很像一幅雕刻作品的、闪着宝石般蓝色光芒的鱼尾峰也藏在云层的后面了。

    到波卡拉游览,看不到任何人为的痕迹,最让游客们期待的是波娃湖后方的喜马拉雅山连绵的山峰。天气晴朗的日子,游客们可以看到纯洁挺拔的山峰,也必定会被这大自然的景象所打动。

    谓我何求

    在加德满都的街头,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背负沉重行囊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爱好者,因为尼泊尔地处喜马拉雅山的南麓,因此便成为登山爱好者的一个好去处。尼泊尔的雪巴人以登山见长,他们不但居住在世界上最高的地方,也是世界上一流的登山向导。我们就碰到了一位先生,名字叫做帕拉巴梅尔巴,他是地道的雪巴人,曾经五次成功地登上了珠穆朗玛峰。

    帕拉巴梅尔巴:第一次登上山峰后,我们遇到很坏的天气,没看到很美的景。第二次登上塞米特峰后,风景很美,最美的是,透过阳光我们看到玛卡路峰,它在山的另一面,真是不可想像的美。

    他说自从1988年成功地爬上7000米高的曼拉索高峰之后,他已不再将攀登作为一种挑战了,他现在已经不再攀越,只是帮助和支持一些年轻人,让他们享受其中的乐趣。在他攀越成功的同时,他也赢得了很多的荣誉。

    帕拉巴梅尔巴: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挑战是从喜马拉雅山南麓攀登,我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因为我成功了,现在在尼泊尔,我已算是一个着名的运动员,我得到过两项大奖,另外我还得到过其他大大小小的奖项。

    在20多年的攀山经历之中,他失去了8位与他朝夕相处的患难朋友。此后,他每次战胜险峰的时候,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他们并且为他们流泪。

    帕拉巴梅尔巴:1975年,有一次天气很差,我们不得不在7号营地待两天两夜,有雪崩,我的一个朋友在这次雪崩中丧生。那天没有食物,没有氧气,什么也看不见,所以我只能在帐篷里睡24小时,那次真的很艰难。

    在驻地,我们吃到了日夜思念的刀削面,自希腊以来,我们经常受到中国人的款待,但吃到这样地道的正宗刀削面可还是头一回。每个人都狼吞虎咽,好像很多年没吃饭似的。

    李辉:师傅,谢谢您!您的饭做得真好吃!您是山西人吗?怎么会做刀削面呢?

    厨师:不是,我是尼泊尔人。

    李辉:啊,尼泊尔人。您怎么会说中国话呢?

    厨师:和中国人一起干活,就学会了。

    李辉:给我们做面的师傅有非常朴实的笑容,他今天给我们做了一餐非常丰盛的晚餐,这是我们出国以来可能吃得最好吃的中国菜了,不能再跟你讲了,我得再去吃一点刀削面。

    吃刀削面的这一会儿,正是播放我们这一段旅程的时间,一路以来大家风尘颠簸,从没顾上看自己的节目,现在看到自己的面容和声音,反倒都有点不好意思,相互揶揄打趣起来。不过大家心里都十分欣慰,这一路的坎坷艰辛,究竟是值得的。

    走吧,回家!

    今天是从香港启程以来,一个非常特别和值得纪念的日子。

    李辉:车队早已经准备就绪了,今天是一个非常非常特别的日子,我们大家盼望已久的可以回到中国的时刻终于来临了,我们的车今天特别漂亮,一路上风尘仆仆沾满灰尘的国旗已经换成新的了,那么现在我可以督促大家上车了。

    众:我们走了,出发了,上车!

    坐上飞机,升上蓝天,想到马上就可以看到祖国的土地,每个人的心似乎跳得更快了。起飞不久,我们看到了在公路上奔驰的车队。

    李辉:秋雨老师你看,我们的车队在那儿,我们正在向祖国的方向行进,那边是一个V字型的山壕,那边的城市就是中国的城市了,远处可以看到雪山跟云,其实那云很厚,所以雪山是忽隐忽现的。

    经过将近3个小时的车程,远远地,我们终于看到了国门之上飘扬着的五星红旗,终于来到了中尼边境。正如秋雨老师所说,我们不是一般地回国,我们是从西奈沙漠、戈兰高地、伊朗山脉一步步地量回来,我们是循着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印度河的河水一口一口地喝了回来。

    李辉:我们现在马上就要到中国的国界了,那条红线就是我们中国的国界了。这辆车跑了20068公里,当然了,我们在中国还有很大的一圈行程,但是到这儿,我们觉得已经回到家了。

    国境线内我们的同胞跟士兵已经等待了很久,但因为要履行正常的出入关手续,所以不得不按捺急不可待的心情。

    李辉:3个月零3天的旅程,我们走过了希腊、金字塔、还有很多文明古国,我现在走的这座桥叫做中尼友谊桥,这就是中国和尼泊尔的国界了。我的脚跨过这条国境线我就回到中国了!

    1月31号上午的11点40分,我们终于回到了久别的祖国,世界的门槛,地理的门槛,一起到了我们的眼前。

    李辉:现在我们终于办完了所有的手续,可以大大方方地走过这条红线,进入我们的中国了。我们总算回家了!我不知道现在该说些什么好,今天我们一早从我们加德满都的酒店出发,经过很多小时的跋涉,我们的车队来到这儿,我们在空中看到我们的车队,看到我们的国门,已经是激动不已,两个眼睛已经是噙满了泪水,现在我们真正来到了我们的祖国,这里就是我们的国门了,五星红旗在迎风飘扬,经过几个小时的报关手续,现在我们可以大大方方地、非常合法地走进我们的国家了。

    余秋雨:我在直升机上看到你掉眼泪就很感动,但是我一看到这个国门自己也忍不住了,真是走了那么远的路,更了解祖国是什么。

    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夜晚相当清冷,篝火旁,我们跟自己的同胞一起共度这个十分迷人的夜晚。

    李辉:回到祖国那份感觉是完全不同的,我想回到这里之后,我们每个人的感觉都同异乡有很大的区别。我们在9月21日出发,行程2万多公里,到现在为止,我们走过了欧洲、非洲和大部分的亚洲地区,看到了尼罗河、约旦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还有恒河。终于,我们可以回到我们的祖国,今天在日出的时候,我们在祖国的伊拉木口岸庄严地升起我们的国旗。

    威武士兵的铿锵脚步把我们带回了过去的旅程,漫漫长路,九国之行,我们从欧洲走到了亚洲。离别之后,我们才真正读懂了祖国,这一场3个月后的重新相见,又赋与了我们这些远行者更多的内容。伴随着熟悉的国歌声,我们的心已经踏上了接下来祖国境内的旅途上。

    ①尼泊尔最大的城市。位于加德满都谷地,三面环山,气候宜人,有“山中天堂”之美誉。

    ②意为“艺术之城”,尼泊尔第二大城,与加德满都一河之隔。这里古迹如云,198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亚洲重点保护的18座古城之一。

    ③在尼泊尔语中意为“稻米之城”或“虔诚者之城”,是加德满都谷地内的第三大主要城市。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