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神秘你无法驾驭
你只能充当旁观者的角色
听凭那神秘的力量
从遥远的地方发出信号
射出光来,穿透你的心
像今夜,在哈尔盖
在这个远离城市的荒凉的
地方,在这青藏高原上的
一个蚕豆般大小的火车站旁
我抬起头来眺望星空
这时河汉无声,鸟翼稀薄
青草向群星疯狂地生长
马群忘记了飞翔
风吹着空旷的夜也吹着我
风吹着未来也吹着过去
我成为某个人,某间
点着油灯的陋室
而这陋室冰凉的屋顶
被群星的亿万只脚踩成祭坛
我像一个领取圣餐的孩子
放大了胆子,但屏住呼吸
那静夜中的凝望
长时间生活在城市的人,往往因为被水泥森林所包围,为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所笼罩,从而忽略了对星空的仰望。西川的这首诗,写的是在一个偏僻荒凉的西部高原小镇上,于静夜中仰望星空的感受。
这首诗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广泛赞誉,或许同它的这种“发现”有关。所谓发现,并不是说它发现了人们尚未知悉的事物,而是它发现了那些已经被人们在日常庸碌的生活中忽略和遗忘了的事物。
现代人在日益滋长着的物质欲望追求中,渐渐变得非常讲究实际和奉行实用主义哲学,因此对于内心的诗性追求反而忽视甚至加以排斥,这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可悲的现象。
在西川笔下所出现的“有一种神秘你无法驾驭”的“神秘的力量”,其实就是一种人的内心深处的“超现实”的感受。对于一切以现实的物质利益为追求目的的人来说,它也许就是不存在的。但是,人之所以为人,被称作“万物的灵长”,不正是因为他们是有精神追求和寄托的高等动物吗?把人等同于低等动物的“生存要求”,其实正是对人类的最大侮辱。
当然,作为一首诗,西川的成功还在于,他抓住了一些非常美妙的瞬间感受,把“眺望星空”时那种寂静中的“生长”和“飞翔”写得具象而优美,所以才能激发起人们丰富的联想。
人在大自然中有时候会变得“忘我”,好像自身也融入其中而浑然一体。但是人又毕竟是有思想有意念有感情的“自我”,所以西川在笔锋一转之际,还是要表达他“成为某个人”的感受和感知。所谓“某间/点着油灯的陋室”和“陋室冰凉的屋顶”,它们的隐喻性质及其内涵,则是因各人不同的领悟能力而赋予各自的丰富阐释的。读一首好诗,不一定非要从中去找寻那些很深刻的东西,也不一定非要去揣摸作者的本意是什么,因为许多潜在的属于人人心中所有的东西,是可以用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而有些别人心中所无而你心中所有的东西,即使你说出来,别人也不一定都能够体会和理解。
西川的这首诗虽然被人们交口赞誉,但是我相信,很多人在读它时在心中所联想到的一些事物,未必会是一样的。只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读这首诗,一定会使你产生一种幻想,甚至会联系到自己的现实生活处境,感觉到它似乎唤醒了某些已经在你内心里沉睡或迷失了。你也许会因此而不禁在夜深人静之际,朝着天际的星空多瞅上这么几眼,甚至也会产生一些联想和感慨。这就够了。
(叶橹)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