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桥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依依惜别恋恋不舍
徐志摩是一位在新诗创作上有重要贡献的诗人。《再别康桥》则是他的代表诗作之一。
读这首诗,一种空灵飘逸的清新气息会扑面而来。这是徐志摩再次离别康桥时,在归国途中的海船上写下的诗。在他的心目中,康桥是一片孕育诗情的圣地,“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对于这片孕育了他诗情的圣地,他是不敢轻易地惊动它的。所以那些在他笔下无限美好的景色,都只能保留埋藏在他的心底。如今再次地离别了它,便只能以一种怅惘的心情回忆它,依恋它。“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写的固然是一种洁身自好的情致,但也同时蕴含着唯恐“带走”些什么会有损康桥的天成之美的意思罢。
虽说这首诗写了康桥的自然风景,但是它的表现方式却是以物我交融的手段来达到目的的。从“河畔的金柳”到“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再由“软泥上的青荇”而联想到自己“甘心做一条水草”,无时无处不体现着诗人想化作这大自然中的一部分的愿望。然而,愿望也只是愿望而已,诗人毕竟还是一个独立的人,他只能以“寻梦”的方式来达到他的理想境界。所谓“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和“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便是他还没有能够做到完全融化于大自然中而寻求着表现自我的方式。人可以暂时地置身于“物我两忘”的境界,但终究不能完全地“忘我”,这虽说是诗人常常难以克服的“两难困境”,但又何尝不是体现了人的独立价值的地方呢!
《再别康桥》之所以成为一首被广为传诵的诗篇,也与它诗行中透露出的对生活美和自然美的温馨感受分不开。徐志摩是一个心灵敏感且富于情致的诗人,所以他笔下的康桥之美成为一种艺术美的极致,使即使没有到过康桥的人同样感受了它的美景的浸润,人们甚至还可以联想起某种自己所曾经置身其间的境界。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诗人可以培养启发人们的美感经验,使人们具备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从而提高人的艺术素质的审美教育作用。
作为诗人的徐志摩,他在诗歌创作上的这种独特的艺术成就,是应该受到尊重和给予正确评价的。
(叶橹)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