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心
在北方的奇寒里
雕塑了它们
它们才如此美丽
我仿佛突然知道
由于严冬的爱抚和鼓励
柔弱的水
也会坚强地站立
并且,用它的千姿百态
呈现生命的神奇
当春天到来
它们会融化的
融化也不会叹息
毕竟有过骄傲的站立啊
能快乐地走来
便情愿快乐地走去
啊,让北方
也把我雕塑了吧——
雕成天真的小鹿
雕成活泼的游鱼
雕成孔雀和燕子
即使有一天消失了
也消失在
春天的笑容里
柔弱的坚强
诗人在凝视某种事物或具象时,常常会产生一种诗意的联想。这也许就是一首诗产生的契机。
这首《冰雕》,大概就是诗人在凝视冰雕艺术品时产生的灵感。不过诗人的关注和切入方式有点特别。因为她的着眼点似乎不在冰雕的艺术技巧,而是关注它的“根本”。
首先,诗人想到的是,制造冰雕的是“温暖的心/在北方的奇寒里/雕塑了它们/它们才如此美丽”。这种切入的方式可谓奇而巧,因为从根本上说,“温暖的心”才是这些艺术品得以产生的缘由。而温暖与奇寒的强烈反差,更突现了它“如此美丽”的品格内蕴。
紧接着是“我”所受到的启示,原来“严冬”居然可以“爱抚和鼓励/柔弱的水”,使“它的千姿百态/呈现生命的神奇”。从诗的情绪转折和发展来说,这种“我”的介入,表现的是主体被客体所触动因而产生的联想。因为这种“我”的介入,也就使以下的诗句在情绪的转折上显得顺理成章了。
由于冰雕是使“柔弱的水”坚强站立的“型塑”,它的塑造的过程已经蕴涵了一种人生哲理。可是水毕竟是要恢复原状的,所以诗人想到了春天降临时它还是要融化的。从“坚强站立”到复归融化,这固然是顺乎自然,但诗人又从中发掘出另一种人生意味和哲理,这就是“融化也不会叹息/毕竟有过骄傲的站立啊/能快乐地走来/便情愿快乐地走去”。这种对于生命价值的判断,无疑构成了这首诗的基本立足点。因为生命的塑造过程固然有辉煌的时候,但是在它走向消失的时候,只要确实有过曾经的辉煌,这种生命的价值仍然是要予以肯定的。
虽然李琦在这首诗中是借冰雕的塑型和融化的过程,来表达自己对于生命价值的一种判断,但是当她在诗的最后一节中把视点集中到自我时,不禁显示出对自己生命价值的一种期待和权衡。她希望把自己也“雕成天真的小鹿/雕成活泼的游鱼/雕成孔雀和燕子”,在这一连串的“塑型”过程中,一具活生生的灵魂以诸多形态呈现在我们眼前,坦露了诗人纯真的内心世界和无拘无束的生命追求。
这首诗在情绪的转变发展过程中,表现和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艺术呈现过程。它是一首情理并茂的诗,有具体的意象,有蕴籍的哲理。诗的语言直白而朴实,但在直白朴实的语言中却透露着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对人的生命形式的颇为独特的见解。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可以称得上是一首深入浅出的诗。
(叶橹)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