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我还年轻,趁我还爱你-离开你的舒适圈,到陌生的荒野去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们画了一个圈子,把自己跟所有熟悉的事物紧紧包裹在一起,不舍得逃离。固定的生活跟司空见惯的景象给予了我们不少安全感。变动跟猛然消失都让我们惴惴不安。也许是这世道太危险,我们总喜欢给自己养成各种习惯来培养自己的安全感。

    【斯人独憔悴】

    曾经一度特别迷恋凄惨的爱情故事,故事里一定要有个用情极深的女主角,还有个辜负了男主角的女主角。喜欢似乎就是为了寻求那种痛彻心扉的感觉,但是每个故事最终都不忍卒读。《红楼梦》看了十多遍,每次看到黛玉焚稿断痴情的时候都会哭到看不下去,所以九十七回之后的故事到现在都还不知道。

    后来发现,女生大多都喜欢过悲情故事,总觉得那样刻骨铭心的过程,惨绝人寰的结局,才算是真正地爱过,才能被深刻地铭记。所以她们爱韩剧,也爱各种传奇故事。她们也幻想成为其中的女主角,即使被虐得死去活来,也是值得的,却常常忘了,生活的真谛,是平凡,现世安稳,比什么都重要。大约女孩子都觉得自己应该经历一场伤痕累累的恋爱吧,为了那样一段关系,在那样一段时间里,像是昏了头般,不计所得,盲目付出,明明才几个月的时间,就像是要把这一辈子的力气都用完。

    人们总说,在对待分手这件事情上,男女有着截然不同的反应。不管之前用情再深,男人总是很快就能够抽离出来,而一旦有了新的开始,马上就能够将前缘撇得干干净净。而女生却总是拖泥带水,三天两头地后悔、遗憾、反省,只要是真爱过的人,曾经的回忆和柔情始终会深藏于心底,夜深人静时,总会涌上心头反复折磨着每个有过去的女人。

    所以常见的是,分手后哭哭啼啼、纠缠不休的,是女生;会吐槽前任,抱怨渣男的,也是女生。可事实上,哪有那么多极品奇葩男。更何况,前任的水平也反映了女生的眼光。既然已经分手了,又何必将一段已经终结的关系弄到这样僵的地步。既然是已经成为前任的人,不如就彻底放开手,谁是谁非都好,一个巴掌总是拍不响的。

    分手后还纠缠于前段的人总是不讨喜的,可是女生却常常不能自已。见过太多为爱痛苦,甚至要死要活的女孩子。有的人食不下咽、寝不安席,一个月就暴瘦几十斤,几乎不成人形;有的人自暴自弃,游戏人生,日子过得昏天黑地;更有的人从此有了沉重的心理阴影,不再相信爱情。而所有这些沉溺于自己纠结伤痛之中的人,最终也会有一天幡然醒悟,从之前的黑暗里瞬间走出来,放下所有的执念,仿若新生。这种变化有可能是遇上了一个能够把她们从过去的黑暗中拯救出来的人,不管是爱人还是朋友,也有可能是自我救赎,仅仅是因为某一天的天空很蓝,突然就被阳光打中了。

    贾宝玉说女人是水做的。柔情如水是女人的特质,再强悍的女人,也会纠结于一个简单的情字。多少女人,闯过无数风雨,却难倒在情关。这是女人的致命弱点,也是她们的强大之处,是她们身上最可怕的地方,也是最可爱的地方。有多少女人为情所伤,斯人独憔悴,就会有更多女人为情而生,相看两不厌,携手乐悠悠。

    【我不需要你一句对不起,你也不配得到我一句没关系】

    前些日子和人聊天,出乎意料地,竟勾起别人一段伤心往事。

    A是我的高中同学,她念初中的时候因为个性不乖巧,家境很一般,学习成绩也不好,很不讨老师喜欢。她不像班上其他人,喜欢组建或者加入各种小团体,她没有要好的朋友,对所有人都淡淡的,因而也被很多人视为眼中钉。在同班同学和任课老师眼里,她属于烂泥糊不上墙的典型。班上有一个性格腼腆但是成绩很好的小男生,正是青春萌芽的年纪,男生对她有了心思,于是传纸条向她表白,却中途被人截住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不需要任何证据,就主观地判断男生是被她带坏了,气得火冒三丈,毫不顾及她的面子,在所有人的面前侮辱她,言语极尽污秽,其中还不乏“婊子”“贱货”这类粗鄙不堪的词语。

    那次事情让A受了很大的打击。在她的强烈要求下,父亲最后帮她办了转学。她去了临近的一个县城念住宿学校,通常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虽然自此不用再面对那群人,但是阴影却挥之不去。那个班主任尖锐的女高音曾一度造成她耳鸣和幻听,而那些当时她还不懂具体意思的词语,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如影随形地伴着她,让她自卑到不行。

    经此事件之后,A的性子大变,再也不像从前那样什么都不放在心上。她很用功地读书,倒不是为了证明什么,只是在那个时候,读书是她唯一自我排解跟遗忘过去的方法。她确实也很争气,最后考了一所很棒的大学。考上大学的那年,她特地回曾经的母校看望当初的那个班主任,老师居然还记得她是谁,更大言不惭地辩解说正因为她当初的逼迫才有了A后来的发愤。A一时语塞,之前打得满满的腹稿全都无用武之地,愣着不知道说什么好。

    B是我之前实习公司的姐姐,她在大学的时候认识了一个男朋友,两人都是初恋,感情自然深厚。大四那年,B成功保了研,本来约好男友也考本校的研,两人一起在北京再多待两年。可是男友却因为备考期间常常打游戏至半夜,导致最后考研失败。B最初想说服男友在北京找工作,男友却以北京是个伤心地为由执意要去上海,并以感情为要挟要求B跟他一同前往。权衡再三,B还是答应了男友,放弃了保研的资格,跟男友一起去上海。当时她的导师知道她的选择后,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

    男友在上海的工作薪水并不高,为了养家,B在两份offer之间选择了辛苦但是薪水高的那份。B的工作很忙,经常需要加班跟出差,有时候忙到根本无法着家,男友因此常常跟她吵架。不到一年,B就发现男友出轨了。当时的B,工作不顺利,每天累到虚脱,在几重刺激下大病了一场。她不敢告诉家人,偷偷地辞了工作,瞒着所有人独自回到北京,跟人合租了间不到四十平方米的地下室,重新准备考研。

    后来B成功地考上了研究生,还是她之前被保的那个专业。一年之后见到熟悉的旧同学已经是她的学长学姐,她百感交集。现在她在北京打拼,有一份不错的工作,身边有了另外的人。去年是他们毕业五周年的同学会,时隔多年又再度见到了之前的男友。B曾经无数次幻想过这个画面,她也一直觉得那个男生欠她一句道歉。但真到再见到时,她也的确等到了那一句轻而易举的对不起。可她只是一笑而过,并没给予任何回应。经过这么多年,她其实早已经释怀,也过上了真正喜欢的生活。但那几年他曾给的伤害,早就不是一句简简单单的“对不起”所能够弥补的。

    自己并不算是小气的人,我也曾经以为,过往所有的那些伤害,既然我走出来了,就会选择原谅,也暗自想过,如若不是那些人带给我的那些伤害,我或许还不能成为今天的自己。但是后来才明白,我能够走出来,甚至变得更强大,应该感谢的是我自己,而不是你。我不会忘记你所带来的伤害,也不需要你一句对不起,更不欠你一句没关系。

    伤害也许过去了,但不代表着忘记,更不意味着原谅。我不敢想象,如果没有克服那些你所带来的苦难和伤痛,今天的我又会是怎样。原本安稳的生活被击垮,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这是至今都回避不了的。至于那些阴影,我会很积极地去面对它,不会试图去故意掩盖什么,也不会故意想要忘记什么。它就在那儿,想或不想,愿意或不愿意,一直都在那儿。所以我不责怪你,是想放过我自己,而不是你。

    【被回忆粉饰的青春,被遗憾升华的喜欢】

    童年的时候,我家境算不上好,当时同伴之中流行的很多东西都只能借过来看看,却不敢开口跟妈妈索要。记得最早伙伴们都喜欢打扮芭比娃娃,每个人都至少有几套芭比娃娃的衣服跟配饰,大家都攀比着看谁把芭比打扮得更漂亮。那个时候的我,明明心里羡慕得要命,却只是远远地看着伙伴们玩耍,装作自己并不感兴趣。之后没多久,一种透明的、有两种穿法的水晶凉鞋又成为同学中的新宠,大家争先恐后地都蹬起了不同款式不同花样的水晶凉鞋。而只有我,依旧穿着自己的白球鞋,眼光却总是追随着好朋友凉鞋上那朵走路时会一跳一跳的水晶蝴蝶。

    初中的时候,因为学习压力大又无处发泄压抑的情绪跟青春的躁动,加上言情小说的启蒙,正是十几岁的青少年,本来就刚刚感情萌芽,同学间很迅速地就有好几对步入早恋阶段。也是那年,我喜欢上班里的一个小男生,却不敢告诉他,只能假借各种理由故意接近,最后果然和那个男生的关系变得很熟络,彼此引为知己。之后的某次,正跟男生在QQ上聊得火热,他却突然打出一句:“你觉得我们会成为一生的挚友吗?”心里一桶凉水泼过,便知大概这辈子都只能是恋人未满了,于是狠心回复一句“不可能”,拉黑名单,从此不相往来。

    大学里曾有一年独自出游,淡季的平遥古城,又是寒风凛冽的严冬,根本找不出几个游客,所以才会遇见那个原本只是出差到太原,却特地抽出一天来平遥看看的男生。不期而遇的感情,让人万分惊喜。可惜再让人欢喜的邂逅也只能持续短暂的时间,就像灰姑娘的午夜舞会,到了午夜十二点就必须要落跑。等到第二日,除了分道扬镳、曲终人散也没有别的选择。但那一日傍晚的古城楼,余晖下那个人的笑颜跟眉眼,就像是烙印在脑海里一样,怎么都挥之不去。可生活不是电影,在黎明破晓后,黄昏日落前再也不会有第二次相遇的机会。

    那些年里,得不到的芭比娃娃跟水晶凉鞋,错失的青涩初恋,被迫放手的美丽邂逅,全都深深地占据着我某个部分的回忆。我矫情地把它们全部收藏在心底,自以为因为这些遗憾,我的青春才和别人不一般。也因为这些遗憾,很多事情到现在我仍旧无法释怀。我养成了收集小玩偶的习惯,我总是打听着当年那个小男生的境况,我多次去那个曾经邂逅的人的城市,只是为了试试会不会再度偶遇。我甚至不会去想,如若当真遇到,又该是怎样。

    其实也明白,青春之所以美好,是因为被回忆粉饰,喜欢之所以放不下,是被遗憾升华了。我不是不能忘,只是不肯忘,不舍得忘。我知道芭比娃娃跟水晶凉鞋其实都没有那么漂亮,当初也只是短暂地流行了一个季度就为其他东西所代替。那个腼腆的小男生后来转学去了其他城市,就算当初在一起了,我们很快也要分开。至于那个所谓的邂逅,纵使再美丽,也只能是昙花一现,也因为彼时彼景,才使得原本平凡的一瞥升华成绚丽的回忆。

    时间总爱欺骗人,它不可能被战胜,在烦恼和担忧中,生命模糊地逝去。一个接一个的遗憾都成了回忆,青春也终将逝去。而逝去的之所以美好,多半是因为错过跟得不到。时间自会有它的喜好,无论明日或今朝,比起逝去的那些年,我更在乎这些年。

    【离开你的舒适圈,到陌生的荒野去】

    我妈之前白天工作,晚上还要做家务,一天下来常常累得无法动弹,因而养成一个特别不好的习惯。有的时候晚上回来做完饭洗好碗,躺在沙发上看一会儿电视就会自然而然地睡着。然后通常都会从晚上九点睡到十二点,醒了之后再去冲凉吹干头发爬到床上睡觉。我在家的时候,习惯了夜猫子的生活,喜欢深夜在房间里写稿看电影,却不爱关门,就为了时不时方便出去看看她有没有盖好薄毯,细心听着她在客厅的动静,留心她有没有醒过来。凌晨过后,她就开始迷迷糊糊地醒来,发出一些无意识的声响,这时我就会过去唤醒她,给她倒一杯温水。等她从浴室出来后,帮她吹好头发,如果她还不困就陪她说会儿话或者看会儿深夜节目,如果她困了就催促她去睡觉,叮嘱她小声些注意不要吵醒早已入睡的爸爸。

    有的时候,她心情不好或者犯了懒,赖在沙发上不肯去洗澡,还需要温言细语地哄她。对我而言,这些都是本能,却没在意她养成了习惯。离家之后,我爸有时候打电话给我,谈起我妈还会抱怨说我把她伺候得太好了,导致她现在每天晚上睡醒了都喜欢赖在沙发上叫唤,非要我爸从房间的床上爬起来倒水给她才肯起身。我有些伤感,但又无可奈何。我也被人放弃过,所以知道让人养成离不开的习惯后又消失不见有多残忍。

    我们都过于依赖自己的习惯。餐厅那么多,每次都只会去那几家;菜色那样丰富,每次都喜欢点那几样。不是没有想过尝试,只是害怕未知的风险,不想承担失败的后果,于是宁愿墨守成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习惯十二点睡,七点起,每天八杯水,两个水果,看一集美剧,两天洗一次衣服。没有人逼迫我这样做,我也不知道为何一定要这样做,只是这种一成不变让我安心。

    可是这样坚持下去,很多事情早已不是习惯而变成执念了。就像我明明不喜欢喝咖啡,当初也只是为了陪你,可是你离开之后我还是会去你常去的咖啡厅,坐在你常坐的座位。我已经不想念了,但还是觉得放不下。就像明明有好几路公交车都可以到达目的地,却固执地想等待最常坐的那一路。

    熟悉让我们舒适,习惯让我们舒心。我们画了一个圈子,把自己跟所有熟悉的事物紧紧包裹在一起,不舍得逃离。固定的生活跟司空见惯的景象给予了我们不少安全感。变动跟猛然消失都让我们惴惴不安。也许是这世道太危险,我们总喜欢给自己养成各种习惯来培养自己的安全感,熟悉的口味,熟悉的作息,熟悉的朋友,构成最熟悉的生活圈子,所以不舍得也不敢跨出这个圈子。

    我每天搭乘同一路公交车,每天都很紧迫,生怕错过了就回不了家。我每天吃同一道菜,有的时候去迟了,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像有个其他食物都填补不了的空洞。我以为那路车、那道菜是我安全感的源泉,殊不知在不知不觉中它们带走了我对于这个世界的安全感。这种压迫感让我面对陌生时会恐慌,会不知所措。

    其实未知并没有那样可怕,在某个无所事事的晚上,故意错过那路车,夜晚就突然变得美好;在某个阳光灿烂的午后,走过半个城市去寻找一味小吃,味蕾跟心也都跳跃起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