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奋斗、科学求实,是钻采人的传统,是他们群体的本色。从l993年定边钻采公司成立那天起,钻采人就走上了艰苦奋斗之路。开采石油,那可是花大钱,高科技,冒风险的事儿,当时县财政连职工工资都发不出来,当然靠不上,就凭张林森他们几名只经营了几天石油而对开采石油几乎是“科盲”的职工,要从白于山地下几千米地层深处找到石油,并提到地面上来,似乎是天方夜谭,令人不可思议。然而,世界上的事,除非不存在就办不到,只要存在,就有可能。成功是舍得脱皮掉肉,不畏风险,敢于在艰难曲折崎岖坎坷的路上跋涉的勇士们的专利,对那些平平庸庸、碌碌无为之辈,只不过是镜花水月而已。张林森他们不愧为白于山的骄子,用心血和汗水一路攀登,终于到达风光无限的险峰。定边钻采公司几经改制,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原定边石油公司的下属单位成为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定边采油厂。而今,家大业大,已有l6个职能科室,5个采油队,1个井下作业大队和1个机修厂,3000多名职工,总资产46亿元,拥有油井2000口,建成年80万吨原油产能基地,每年可实现产值l5亿元,上缴税费利5亿元,占县财政总收入的80%。就绝对数字而言,并不令人惊叹,但在相应的政区建制内财政收入所占比重,当属天下第一家。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专(市)、县(区)政区中,财政收入的80%来自一个企业还有第二家吗?从2004年起,已成为全国榜上有名的优秀企业。但是,我们不曾看到钻采人有丝毫居功自傲、洋洋得意的凌人盛气,也不曾听到他们有求安逸图享乐的呼唤,老一代依然本色未改,艰苦奋斗,亲躬表率,年轻一代继承传统,不断发扬光大,为企业增色添彩。我们深信,强将麾下无弱兵,一大批青工组成的这支高原劲旅,必将以整齐而结结实实的步伐使年轻的定边采油厂一步步走向辉煌壮丽的成年。
年轻的井下作业大队副队长兼压裂队队长的白博,是我们所说老一代中的小兄弟。l993年组建钻采公司时,是个23岁的小青年,他在当时事业的抉择中,毅然选择和张林森一道走担风险、艰苦“闯”业之路。他在部队服役时学的开汽车,又被分配做十分辛苦的特种作业驾驶员,每月的工作量总比同工种超出三分之一。所以,大家称他“拼命三郎”。他每次完成任务后,总是不顾作业带来的疲劳,首先不是休息,而是对车辆进行仔细的检查保养,发现问题,都是自己及时修理,没有烦劳过专业机修师,但一直保持车况良好,一有任务,即刻出车,从未耽误过作业。数年来,为公司节约修理费不下30万元。l996年,白博被选送到西安石油大学进修深造,这对一个已有一技之长者来说,无疑是如虎添翼,学习期满后被委任为修井一队队长兼技术员。
2003年,改制为修井大队,白博任副大队长。修井是野外作业,他不避塞上盛夏的酷暑,不畏高原隆冬的恶寒,一有作业任务,常常是24小时连轴转,直到油井恢复正常生产为止。就这一项,他所率领的修井队几年中为公司增收40多万元,他从来没有为加班加点而提出过要任何补贴。2005年前,公司因油井的压裂作业技术性强,500多口油井都是请大油田的专业压裂队来完成的,往往因不能及时进行而耽误生产。于是公司购置了压裂设备。搞压裂,不仅十分艰苦,而且技术要求高,风险大,稍有不慎,不仅不能提高产量,还有把整个油井毁掉的危险。谁来负责呢?领导们挑来选去,觉得非白博莫属,他是十几年艰苦奋斗精神薰陶出来而又勇挑重担的人,凭他的石油科学知识和机械技术的底蕴,一定能胜任。白博亦不负众望,在他兼任压裂队队长后,带领全体队员,边学边干,勤于奔波请教,仅2005年完成压裂井40口,提高了油井的采油率,为公司创收200多万元。工作上他是赢家,所以连续11年被公司评为先进个人,一次评为劳动模范,两次评为定边县优秀共产党员,2005年成为榆林市第八届“十大杰出青年”。
和几位钻采青工的忘年交往,我还领略到他们甘心寂寞,忠于职守的品格。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需求也在变化着。不少农民走进城里,品味灯红酒绿的生活气氛,热闹热闹。一些久居闹市的人开始在乡下选择交通便利、风景宜人的地方,准备构建别墅,不耐烦时去清静清静,体会一番田园生活。而钻采人却大部分身“陷”山间,除了每月五天的轮休假外,日夜以大山和油井为伴,可供他们选择的只有一台电视机的频道,能使他们忧乐变化的也只有那口厮守的油井出油量的多少和电视节目的转换。到过白于山的人都知道,那里山多高土多厚,沟底少有潺潺流水,山头鲜见奇花异草,更没有婀娜多姿的淋漓怪石和引人入胜的名胜古迹。和附近农民交朋结友,聊天寻乐,远离工作岗位便是失职,以酒消忧,那又是禁令,所以,只能“死守关王庙”。十多年前,笔者曾在延安某深山中见过一个牧羊人,陪伴他的只有那群羊和山水草木,孤伶伶已经生活了三年,还要呆够两年,那是他无意中的一时过失造成的羞辱,必须苦苦熬煎一个没有自由的期限。
而钻采人则是为国家创造财富,心甘情愿来厮守寂寞,他们是光荣的。这一辱一荣,本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并不可相提并论,同日而语,扯在一起荒唐可笑。然而,生活环境又何其相似乃尔。由此,你不觉得钻采人可钦可敬吗?你能够做到吗?逢年过节,当你全家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候,是否想到那些依旧孑然一身在山沟里查看油井,或静思石油事业发展的明天,而他们的父母妻小欢乐之中似乎还掺杂着缺点什么的遗憾呢?假如你还没有想到或根本没有去想,奉劝你不妨在全家欢聚的时候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你将会对钻采人肃然起敬。2005年春节前的一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邻居一个看油井的青年匆匆出门,他要赶车进山。我带着几分关心说:“明天风住雪停再走不行吗?”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假期已到,就是刮乱箭下刀子也得走。”你看,他们忠于职守的信念是何等坚定与强烈啊!我由此想到:他们的领头人张林森,为了工作,儿子第二天结婚,他前一天不得不离家到他必须去做的工作岗位,完成在他看来比这更重要的工作任务——那是国事,这是家事,何轻何重,他心里早已有数。什么样的将军带出什么样的兵,一脉相承。
钻采人的品格时时感动着我,我想把对他们的感受写点东西,便打电话给厂党委书记韦世忠,请他提供些更具体的人和事。然而多次联系,他不是钻山沟就是出差。那天好不容易才把他堵在办公室里,死缠硬磨,他才不得不很难为情地接待了我,并十分歉意地说:“按说,你曾是我的老领导,别说是采访,就是叫我闲聊,也不该让你风尘仆仆来找我,请谅解我工作太忙的苦衷。”他说他们厂部各科室每星期只有半天的假期,他这几年不仅没有睡过一次懒觉,就连午休也很少,只有出差在外,不得已尚可偷闲小憩。说到张总,他不无佩服地说:“我不过是小忙,张总才是大忙。他是全国劳动模范,优秀企业家,省、市人大代表,还挂着县政协副主席、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副经理的头衔,有时工作日以继夜。所以,他的一切殊荣是他对国家对人民做出贡献的象征。那些作家们对他的报导,未必就淋漓尽致。”我笑了笑,难怪社会上传说他是个工作狂。世忠也笑了笑:“非但是工作狂,还是学习狂。否则,一个农民的儿子,仅仅读到初中,怎么能成为令大油田老总们赞叹不已的石油专家和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院的客座教授呢?”
志向是激励起钻采人的勇气和艰苦奋斗精神的动力,它又是希望,但它只是使你走近石油开采的大门,只有勤学现代科学技术,才能掌握一把打开成功大门的金钥匙。所以,从钻采公司成立那天起,钻采人就开始向开采石油的科学理论和生产技术的堡垒进攻。l993年,他们接收过来长庆油田报废的九口残次油井时,可以说一只脚已跨进了石油开采的门槛儿。为了生产,也为了钻采人更有成效地学习,在当时资金维艰的情况下,不惜比长庆油田同级专家高出20%的薪水,从外地聘请了三位工程技术人员。1999年公司办起了自己的培训中心,每月抽调l00名左右职工接受为期20天的脱产轮训。近年来,先后向西安石油大学、长庆石油学校和延安工业学校输送了300多名职工委培深造。所以,现在掌握金钥匙的人已遍及各科室队站。去年冬天,笔者正巧遇上姬塬输转站一名普通青工轮休回到家里,他放下提包,水米未进就拿出书本学习。我半开玩笑说:“嗬,书瘾真大,快要变成书虫了。”他抬起头微笑说:“不行啊!现代工人没有相当的科技知识,别说是为国家创造财富,就是混口饭吃也难哪!”他又说:“明年(即2007年)钻采公司将推行岗位职业技能资格制,不合格的将从原岗位上淘汰下来,那岂不丢人吗?再说,公司计划在‘十一五’末实现石油产能l00万吨,销售收入达到30亿元人民币,年上缴税费l0亿元的战略目标,没有一大批用科技武装起来的职工,计划就会成为纸上谈兵。”他们如此重视计划,而在我们这一代普通干部职工的心目中,计划并无多大意义,也从来没有实心实意认真对待过。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到七十年代后期,从中央到地方,计划多半难以实现。所以,计划与规划不过是随心所欲的天文数字,群众称“大话、假话、鬼话”,当时的领导们大都学会用“计划赶不上变化”来开脱责任。当然,今非昔比,回首钻采人过去的13年,从“以科技为先导”迈开第一步,留下了一路科学求实的脚印,以今天已具有较厚实的科技底蕴展望未来四年,相信他们的计划一如既往,不会落空。
我还结识了一位驻守山沟的采油青工,他勤学好问,喜欢写点小文章,几年来敬业爱岗地工作,没出现过一次小小的过失。他的刻苦学习精神,令我感动不已,我曾问:“你能够成为一名高技能的石油工人吗?”他回答:“几分耕耘,几分收获,我想我能。”交谈中,他甚至说:“我们张总也是个初中毕业生,40几岁才与石油开采染指,现在成为自学成才的石油专家和企业管理专家,我才20出头,学习条件又比他那时好得多。张总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今天又在他的麾下,做他的学生,名师出高徒嘛!”和他一起的另一名青工戏笑他“狂妄”,竟敢和张总相提并论。那名青工毫不示弱:“张总也是人而不是神,怎么不能比,说不定我将来还接他的班呢?”说完他却自我嘲讽地笑了。
说到这里,我不能不说话了。我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后人胜前人。我不认为这位青工是‘狂妄’,而是每个钻采青年一代都应该有的志向。一个没有志向的人,就不会有前进的动力,必然如我一样,一生虚度年华,平庸无奇,结果到头来只有悔恨与羞辱伴你去见上帝。”我告诉那名青工:“如果你的话叫张总听到,他一定会很高兴,一定会说:何患白于山的钻采事业后继无人呢!何患他和战友们树起的这面旗帜无人传递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