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理与考据-略评《陈宏谋家书》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留意于乡邦文献的挖掘整理,日前出版《陈宏谋家书》,即是一例。

    在清代,广西因地处边远,其人文环境远逊于江浙一带,通过科举考试博取功名,就士子中第而言,两地考生也难同日而语。然而在有清二百六十馀年的历史中,广西临桂却先后崛起两位同出自陈姓一门的名人:一位是官至极品的理学名臣陈宏谋(1696—1771),另一位就是他的五世孙陈继昌(1791—1849),字哲臣,号莲史。陈继昌官至江西布政使,政绩虽乏善可陈,但他在科举考试中春风得意,曾享受过“连中三元”(即乡试解元、会试会元、殿试状元)的殊荣。清世连中三元者,在陈继昌之前,只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钱棨(1742—1799),陈之后,“三元”绝响,可见一生有此际遇殊为不易。嘉庆帝曾为陈继昌题诗云:“大清百八载,景运两三元。旧相留遗泽,新英进正论。”[1]可见帝王对这位科场幸运儿的优礼。诗中所云“旧相”,即指陈继昌的高祖陈宏谋。

    陈宏谋,字汝咨,号榕门,文恭是其死后的谥号。陈宏谋走上仕途在雍正元年(1723),这一年他二十八岁,考中三甲第十二名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迁吏部郎中,在官场中逐渐显露出行政才能,从而先后受到雍正与乾隆二帝的赏识。从雍正十一年他升任云南布政使开始,即辗转于各省任封疆大吏,三十多年为地方兴利除弊,干了许多实事。如在云南兴办义学,遗泽苗民;在江西兴修水利以工代赈,用苏民困;在湖南禁洞庭滨湖百姓壅水为田,以防水患;在天津以老河兵为师,得放淤之法,使沧、景一带皆成沃壤。彭启丰《陈文恭公宏谋墓志铭》有云:“公在外三十馀年,历省十有二,历任二十有一,所至之处无问久暂,必究悉于人心风俗之得失及利害之当兴革者,筹其先后,以次图之。”可见陈宏谋在地方任职,治绩突出,甚有口碑。

    乾隆帝即位后,因陈宏谋有丰富的治理地方的经验,又是比较廉洁的儒臣,就将之纳人阁臣之列。陈宏谋先后入主兵部、吏部,迁协办大学士,后又升任东阁大学士,爬上位极人臣的峰巅。

    作为正统儒学的传人,陈宏谋学本程朱,符合清最高统治者的要求,因而被目为理学醇儒,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说教的信奉者与实践者。据《清史稿·艺文志》著录,他著有《培远堂偶存稿》四十八卷、《学仕遗规》八卷、《在官法戒录》四卷、《大学衍义辑要》六卷、《补辑要》十二卷以及《五种遗规》十五卷等。《五种遗规》一般包括《在官法戒录》在内的《养正遗规》、《教女遗规》、《训俗遗规》、《从政遗规》五种,这五种“遗规”类述作,皆源于前人有关修身、养性、治家、为官、处世、教育等方面的著述或言行,分门别类加以辑录而成。它们或单行,或合刻,并非同时成书。《五种遗规》还有一种合刻本,去《在官法戒录》而入《学仕遗规》。《五种遗规》为清代中叶以后的社会教育和蒙童教育教材,曾名列清末中学堂修身科教科书,可见其影响。其中许多内容,即使在今天仍有相当的借鉴价值。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这次出版的《陈宏谋家书》分三大部分,即“家书手迹”、“历代名人题记”、“家书识读”。前两部分系用原件影印,属于传世孤本,俾读者得睹陈宏谋手书原貌之风采。后一部分属于整理者郭志高、李达林两先生用心用力之处,将陈宏谋从乾隆十九年到三十四年(1754—1769)凡十五年间寄与其子陈钟珂等晚辈的书信二十封,分别加以识读、标点和注释,已具有学术研究的性质。家书的前三封写于陈宏谋任福建巡抚、湖南巡抚以及江苏巡抚期间,从第四封家书开始,是陈宏谋调职中央后所写。家书不同于公文或文章的写作,纯属私人空间,因而写起来就随便率意得多;而写给晚辈的书信就更可不拘形迹、直言无隐了。从这二十封家书中,我们可以窥测到陈宏谋的内心世界。

    如“家书之七”有云:“念人生在世,原不可沽名,亦不重在寿文称赞,但为自己一生计,不可不常行几件好事,使做寿文者有所采取,说些实话,免于虚词欺人也。”所言皆为大实话,可见其理学名臣的大家风范,并非挂羊头卖狗肉的虚言欺世。此又与清代封建官场虚伪敷衍的顽固陋习密切相关,并非无的放矢。乾隆帝为维护其专制皇权的威望,最恨臣属办事沽名钓誉。据《宫中档乾隆朝奏折》第十辑,乾隆帝于乾隆十九年曾痛斥时在陕西巡抚任上的陈宏谋“仍蹈沽名邀誉之恶习”;另据《清史稿》本传,乾隆二十四年,皇帝又切责时任两广总督的陈宏谋“市恩沽名,痼习未改”。联系陈宏谋这封写于乾隆二十九年的家书,正可见其多年以来仍心有馀悸、惴惴不安的心态。

    “家书之十三”谈及京中同僚为自己七十大寿祝贺之举云:“九月寿辰势不容己,竟至戏筵六日。诸物甚贵,费至一千四五百两,若以此银仿照大太爷前岁将所费作为修理桥路,岂不经久有益耶?悔之晚矣。”为祝贺陈宏谋七十寿辰,乾隆帝曾预赐“硕望延祺”的匾额,因而“若淡焉漠焉,非所以光君赐也”(见“家书之十二”)。事前深怕办寿简单,致令君主脸上无光;事后又追悔花费过多,惹得内心难安。这种两难心理的流露,正可见其居官廉洁实出于本心,绝非人前人后两张面孔的伪君子的门面虚语。

    《陈宏谋家书》内容丰富,可为当今文史学者取资者甚多。从书籍的内容安排、版式设计以及开本装帧,也渗透着编辑的心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能出版这本文献价值甚高的书,可谓功德无量。

    (原载《中国图书评论》1998年第3期)

    注释:

    [1](清)陈康祺:《郎潜纪闻二笔》卷三,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73页。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