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人们的地理知识扩大了,才知道天下没有如此方方正正的划分范围。宋朝的学者就公开提出疑问:“要是按照这样的划分标准,从大禹的王都算起,往北不到2500里就已是沙漠,这样的不毛之地怎么可能是五服之内?”不过由于当时的地图一般只画中原王朝,或者是以中原王朝为主,所以首都总是能画在比较中心的地方,而中原王朝的疆域更是地图的主要部分,所以中国人“天下之中”的观念丝毫没有动摇。
明朝万历十年(1585年)利玛窦(Matteo Ricci)来中国传教,为了增加对官员和士人的吸引力,他就大力介绍西方的新知识,包括绘制世界地图。通过学习中国文化,利玛窦当然知道中国人对“天下之中”观念的重视,所以他在绘制世界地图时,很注意对中国的位置和范围的处理。所以尽管不少人将他画的世界地图当作海外奇谈,甚至认为根本不可能是事实,但对图上明朝的位置却没有什么异议。
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开始,清朝委任西方传教士在全国进行大规模的测绘,十年后大功告成。这次测绘采用的重要方法是在全国测量了641个点的经纬图,最后绘成的地图上画上了经纬度网格。传教士们当然能体会康熙皇帝的意旨,因此毫不犹豫地将通过首都北京的子午线定为零度经线。所以尽管这幅地图范围很大,以后乾隆时还将地图的范围扩大到大半个亚洲,北京总能稳居“天下之中”。
不过,这倒不是康熙皇帝的专利,差不多同时,法国国王也规定以通过巴黎的子午线为零度经线。以后英帝又规定通过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线为零度经线,并且随着大英帝国成为殖民地遍及全球的“日不落帝国”而将这一规定推行到全世界。以致2000多年一直以“天下之中”自居的中国人,也不得不接受这项规定,将中国的经纬度纳入这个体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