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葛剑雄自选集-来自外国的制图知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现在传世的中国古地图都是以当时的朝代疆域为主的,至多包括周边一些邻国和部族。直到明朝中期,中国人还没有见到世界地图,除了被视为“藩属”的朝鲜、越南等国外,也没有见过什么外国地图。17世纪20年代茅元仪在《武备志》中保存的《郑和航海图》虽然记录了郑和船队到过的很多国和地点,但只是记录航线,并不包括这些国的具体内容。这固然是由于古代中国人对外界地理知识的了解的确有限,更重要的还是当时人并没有这种需要。从君主到平民都将中国以外列为化外之地,对那里的土地根本不感兴趣。所以,中国内部的分裂割据政权或敌国在投降时必须献上本国或本地的地图,以示交出了土地。但周边的少数民族或外国来“称臣纳贡”时,从来不需要带地图。元朝时来中国的阿拉伯学者和马可·波罗等人都没有在中国留下什么记录,即使他们传播过一些西方的地理知识,中国人大概也不会感兴趣。郑和航海只记载航线和经过的地点,从来没有去测绘这些国家,收纳的“贡品”只是珍稀动物和特产,随他来明朝的使者也不必带上本国地图。

    第一次大量传播西方地理知识的还是利玛窦。尽管他在中国编制的十多种世界地图在当时多数士人的眼中还只是新奇的玩物,但他对中国地理和地图界的影响始终存在:他确定的一些重要中文译名沿用至今,如亚细亚、欧罗巴、地中海、尼罗河、罗马尼亚、罗马、古巴、大西洋、加拿大、南极、北极、地球、经纬线、赤道、北极圈等。利玛窦亲自测定过一些城市的纬度和一些城市的经纬度,其精确度与今天的结果已相差无几。在他的影响下,徐光启主持测定了各省省会的纬度。

    在康熙年间的全国性地图测绘中,西方传教士引进了更多的地理知识和测绘方法,所以使据此制成的《皇舆全图》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高水准的实测地图。在这过程中,他们还在中国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在东北的测量中首次证实了地球是个扁圆体,所以越往北一个纬度,距离越短;发现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并标志在地图上;证明磁针的倾斜与当地的经度没有任何关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