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以思维、知觉、情感严重失调,及举止异常和社会性退缩为标志的精神病。精神病是所有心理障碍中最严重的疾病。精神病主要有三类:
1心境障碍:其基本特征是心境失调,但不是所有的心境障碍都是精神病。
2精神分裂症:基本上被认为是一种思维障碍。
3妄想性障碍:变态的本质。本章主要讨论精神分裂症和妄想性障碍。
精神分裂症有哪些成因?
人们常说“某人受刺激得了精神病”,可见人们已经认识到一点:强烈的精神刺激可以造成精神紊乱。《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及《祝福》一文中描述的祥林嫂就是典型例子。鞭炮声也能吓出精神分裂症来,下面的小周就是一例。
小周受惊吓后餐餐只吃鸡肉,一个月来已经吃掉了40多只鸡。一名大一学生小周拿到了开出诊断单:患了精神分裂症。
据其父母介绍,小周正念大一,特别胆小,不太合群。一个月前,他在寝室睡觉,一室友开玩笑,在他的床边放鞭炮,恰巧他睡醒时鞭炮突然“砰”的一响,小周吓得魂飞魄散。此后,小周固执地认为自己的心脏因此出了毛病,并拒绝跟任何人说话。随后,他不知从哪儿听说鸡肉能补充心脏能量,遂开始疯狂地吃鸡肉,并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吃下去,就能治好自己的“心脏病”。结果一个月下来,小周吃掉了40多只鸡。
精神心理治疗中心医生诊断发现,小周神情恍惚,已经患上了精神分裂症,需要进行治疗。
除精神刺激外,遗传因素也会引起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的家族成员精神病的患病率为26%~164%,而一般人群是06%。亲缘关系愈近,患病率愈高;两个精神分裂症患者结婚所生育的子女,患病率高达681%。
另一个导致精神分裂症的重要因素是病前个性特征,包括孤僻、敏感、害羞、好幻想、逻辑性思维差等。这些个性特征导致的精神分裂症人数占精神分裂症患者总数的一半多。此外,在母孕期受到病毒感染的胎儿,其成年后发生精神分裂的几率比正常的明显偏高;患有某些躯体疾病和代谢障碍也可以引起人脑功能紊乱。
尽管导致精神分裂症有以上很多因素,但还有一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迄今未找到发病原因。如有的病人没有明显原因而缓慢起病,开始时仅见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常离群索居,沉默寡言,以后症状日益明显,因而出现个人生活懒散、行为怪异、痴笑、暴怒等情况,而躯体方面的检查往往是正常的。
判别精神分裂症依据哪几大症状?
精神分裂症的判别上主要依据几大症状:妄想、幻觉、言语混乱、行为无序或紧张,以及消极性症状。
消极性症状是指诸如言语和目的指向性行为的衰退或缺失。如果一个人出现了两个或两个以上这样的症状且持续了一个月以上,症状明显干扰个人活动达六个月以上,则可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如果发病的时间少于一个月,则为突发性精神障碍。如果发病持续时间在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则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样精神障碍。只有当发病时间超过了六个月,才能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这些症状是彼此影响,实际上不是单独出现的。如果一个人的思维过程脱离正常轨道,它就会影响情绪;如果情绪出现问题,它就会影响行为。所有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在某个时期表现出某些症状,但没有一个患者会始终表现出所有的症状。事实上,一些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通常行为相当正常。
精神分裂症患者不仅仅只用精神分裂症来统称。一般按发病期有五种类型。其中一种是“未分型”,适用于那些不适合归入任何一类或可以归入好几类的患者。这类患者是常见的。另一类是“残留型”,度过了发病期的患者归入此类。其余的三类描述发病期的症状有:紊乱型精神分裂症、紧张型精神分裂症和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什么是紊乱型精神分裂症?
某男,17岁,初三学生,行为反常5天。半月前因体育课上打篮球甚感疲劳,出现失眠,突然话多,唱歌、唱戏,四处游荡,说看见别人身边有鬼;上课时突然拍桌踢椅,说“老师讲红外线和紫外线可用来打飞机,我哥哥是开飞机的,所以我发火”;吃饭时将碗中的鱼头往外抛,问他为什么,他说“看到鱼头就想到别人骂我油头滑脑,心里不高兴”。患者自知力丧失,后送精神病院治疗,显著好转出院,但在就业时因精神病史遇到困难,常常埋怨父母,并殴打亲人,又数次被送进精神病院,治疗效果下降。患者病情迁延,贪馋、话多、骂人毁物、夜间外出闲逛,对女性极不礼貌,嬉皮笑脸,当众作怪相,毫无羞耻之心。最后患者思维日趋贫乏,讲话支离破碎,情感淡漠,意志衰退,终因肺部感染死亡。
在所有不同的心理障碍中,紊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是最符合人们对“疯子”的刻板印象的。紊乱型精神分裂症有三种典型的特征。一是说话的言语支离破碎,最可能出现语词新作、语词杂乱。二是情感障碍,一些患者情感平淡,还有一些举动愚蠢——嗤笑、做鬼脸等。第三个主要症状是行为举止混乱或者产生很难以接受的现象——比如,拒绝洗澡或拒绝穿衣。具有以上这三种特征就可确定为紊乱型精神分裂症,但大多数这类患者会表现出精神分裂症的所有症状。他们的行为非常奇怪。他们还会出现幻觉和妄想,但是不同于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那种比较完整的想像,他们的幻觉和妄想经常是破碎的,而且让人疑惑。另外,紊乱型精神分裂症还会有严重的退缩,完全沉湎于他们自己的世界,有时对发生在他们周围的事几乎无动于衷。
画“圈”为牢的“和尚”得了什么病?
患者“和尚”,8岁时出现行为紊乱,胡言乱语,常被小孩子捉弄,有时候,在他周围画上一个圈,说这是一口井,你一动就会被淹死,他就能一直站在原地不动。经家人多方了解稍有缓解。此后三次住精神病院治疗。第三次住院出院后,到当地某佛寺出家为僧。出家10个月后,又出现行为异常,寺庙掌门通知家属将其送至医院。入院后不言不语,行为呆滞,表情紧张,拒绝进食。整日卧床,保持着同一个姿势不动,对医生的提问拒不回答。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有所改善,白天仍旧整日不动,但晚上会起床自行吃饭、走动、如厕。
紧张型精神分裂症病人多在青壮年起病,以木僵状态常见,主要症状是言语运动不同程度的受抑制。患者失去所有活力,以一种僵直的姿势维持不动,有时相同的姿势可以维持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直至其手脚都因为长期不动而变得苍白肿大,我们称此状态为木僵状态。病人也可出现运动缓慢、少语少动的情况(亚木僵状态)。紧张性木僵也可与短暂的紧张性兴奋交替出现。紧张性兴奋时,病人出现冲动行为,可能大声谈话或叫喊,无目的地砸东西,或进行性活动,或自杀自伤,甚至攻击并试图伤害他人。应该注意的是,木僵并不意味着病人丧失了意识;相反,许多木僵病人对周围发生的事十分敏感,症状缓解后能够描述木僵期间别人对他的所言所行。也有的病人表现出违拗行为,即对要求他们做的事不但不做,而且去做相反的事。
不撞南墙不拐弯是什么精神分裂症?
某男,22岁,言行怪异,出现幻觉妄想1年。患者自小少语寡言,交往少,脾气暴躁,1年前因父亲病故和失恋,开始失眠、呆滞、郁郁不乐,说“我活不了几天了,我有罪”;听到火车鸣响就害怕,见到鸡鸣狗叫也恐慌,见到公安人员就称“我有罪”,回家后就问家人:“公安局的人和你们谈过话吗?为什么我想的事别人都知道?”不时侧耳倾听“地球的隆隆响声”,看见小汽车就恐惧地问他人:“那是不是来逮捕我的?”患者记忆智能无障碍,只是孤独离群,生活懒散,时而恐惧、激越,时而自语自笑、凝神倾听。一次,突然对电风扇下跪,说听到电风扇里有一男声责骂他是“叛徒和内奸”。认为自己脑子想的事被别人知道,“监视器就是邻居家的录音机和自己的手表”。问患者为什么时哭时笑,患者回答:“我脑子被一死者控制,我哭笑不受自己支配。”
这名男子是典型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其特征是相对持续的妄想或幻觉,而这些经常与伤害和严肃的话题有关。妄想的范围从一大堆混乱的、模糊的怀疑到想像出来的一套设计精密的阴谋系统。患者伴有幻觉——特别是幻听,而这些又强化了妄想的可能性。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远比紊乱型精神分裂症或紧张型精神分裂症常见。对8000多名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调查发现:接近一半的患者被诊断是偏执型。主要说来,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比其他精神分裂症患者表现得更“正常”。他们能更好地知觉到真实的情绪表达。他们在病前的适应性上有更好的记录,更可能结婚,发病时间晚,比其他精神分裂症患者表现出更长期的结果。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发病的活动期通常似乎都在25岁后,其典型的进程是长期出现害怕和怀疑,导致紧张和容易破裂的人际交往。
妄想性障碍与偏执型妄想、精神分裂症有哪些区别? 妄想性障碍与偏执型妄想有很大区别。在偏执型精神分裂症里,妄想是一大堆异常性中一个简单的症状,所有的异常性都可能彼此独立存在。另一方面,在妄想性障碍里,妄想是异常的基础,在一些病例里,妄想可能的确只是唯一的一种异常,在其他的所有方面似乎都很正常。其他一些患者可能会表现出一些情绪障碍,但它们只是妄想的结果。(举例来说,他们可能会对完全陌生的人生气,但只是因为他们怀疑那些陌生人在监视他们,或者怀疑他们与其配偶调情或者其他的事。)换言之,我们可以这样推测:如果没有妄想也就不会有异常,而且,一个人无论有其他什么症状,都不会有精神分裂症症状的特征。最后,妄想性障碍中表现出来的妄想通常都没有偏执型精神分裂症表现的妄想奇怪。
妄想性障碍与精神分裂症的不同表现在:女性比男性发病人数要多,发病时间要晚,介于25岁到45岁之间,尽管躯体型妄想比迫害型妄想发病时间要早,但它也更不常见。正如我们所见,精神分裂症发病率是1%~2%,而妄想性障碍的发病率是03%。当然,有可能存在更多的病例。我们遇到的可能是贴有这样诊断标签的一些来访者:被忽视的天才、自我标榜的预言家、电台谈话节目的被访者——他们拥有解决世界性问题的详细计划。因为这类人除了独有的妄想外,仍然和现实有较好的接触,所以他们中很多人仍住在社区,从不看医生。那些去接受治疗的也经常是在他人的坚持之下而非出于自愿。
妄想性障碍的类型有哪些,各指什么?
就妄想的内容而言,可将之分为五类。典型和最常见的类型是迫害型妄想,他们坚信自己被威胁。虚华型妄想,坚信自己被赋予了超乎寻常的权力和知识。嫉妒型妄想,坚信自己的配偶对自己不忠。被害型妄想,坚信地位高的人,如公司老板或某个大人物爱慕自己。最后一种是躯体型妄想,坚信自己患有某种躯体异常或躯体障碍。
邢某是某会计事务所的主任,有个嗜好就是喜欢从事竞技运动的赌博。
一天下了一大笔赌注,为一个不被看好的球队。结果那支足球队居然打赢了,而他也获得了巨额的奖金。在赢钱后,他悄悄自我庆贺一番,但不久就越想越觉不安,因为这种赌博是违法的,他不知道要如何向妻子及朋友解释自己为什么会突然有这么多钱,更令他惊恐的是,他怕政府有关单位——特别是国税局会调查他,因为他过去在替一些公司行号做账时,曾和国税局有些过节。
他看到陌生人就会紧张,觉得别人会注意他。
晚上在家听到电话铃声就觉得是国税局给他的。在恐慌中,他突然想起逃亡的念头,于是连夜开车到几百英里外的亲戚家。亲戚们对他在深夜突然出现感到大惑不解,吃惊地问他有什么事,邢某却说不出口,因为他怀疑这些亲戚也已被国税局收买。
这是一个迫害型妄想症的病例。邢某的症状以被害妄想为主,而他的被害妄想可以说是自己对国税局敌意的“外射”。因为他对国税局有过节,总觉得国税局在找自己的茬。妄想症患者进行了一场“虚幻的战争”,而战争的导火线则是来自他“错误的信念”。
下面的这位则是被害型妄想。
有一位43岁的女记者,个人的婚姻生活并不美满,当她被分派到市政府做新闻的采访工作后,因经常有和市长碰面的机会,而开始认为市长在爱她。她觉得市长常向她眉目传情,利用各种细腻的暗号向她示意,传递他对她的爱。这位女记者在一次市政会议结束后,勇敢地走到市长面前,说市长既然这样爱她,那么就应该当众公布他俩的恋情,不必再如此偷偷摸摸,彼此折磨。市长当然是大吃一惊,满头雾水,但担心变成一则丑闻,而慎重地请律师出面,这位律师很明智地将她介绍到精神科医师处。但在治疗后,这位女记者仍然相信市长深爱着她,只是为了面子问题而不敢公开承认而已。
爱情虽然多少含有幻想的成分,但像女记者对各种蛛丝马迹所作的过度且一厢情愿的解释,已达到妄想的地步。这种妄想,我们可以称之为“爱情妄想”。
有爱情妄想的人,通常是自我评价低、本身乏善可陈的人。所有这些妄想性障碍患者都应到心理医生处寻求帮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