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解密-高度发达的美洲文明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谁是印第安人的祖先

    哥伦布一行所见到的土着——印第安人是美洲最早的主人。他们在美洲大陆上已生活了很久很久。关于印第安人祖先的来源,至今仍是众说纷纭。将各种假说概括起来,不外乎是两种意见:一是土生论;二是迁徙论。

    土生论与迁徙论的论战

    土生论者认为,人类起源于地球的各个地区,其中也包括美洲大陆。但从考古发掘来看,直到晚期智人阶段,即现代人出现后,人类才逐渐占据地球上更广大的地区,人类才进入美洲及稍后进入大洋洲。在美洲,至今还没有发现过类人猿化石,而人类是从类人猿经猿人进化而来的。考古资料证明,在美洲只有猴类而无猿类。所以,美洲并不是人类的起源地,印第安人是土生土长的美洲原始居民的说法目前尚无有力的证据。

    迁徙论者有以下几种说法:

    其一,印第安人来自欧洲。

    有的学者认为,美洲最早的居民是由欧洲通过大不列颠岛和格陵兰岛进入美洲的;有的人认为美洲最早的居民是从欧洲通过传说中的现已沉入大西洋底的一片大陆到达美洲的;也有的学者认为这些居民是由欧洲穿过乌拉尔山脉后,再由西伯利亚经白令海峡进入美洲的。最近,有些人类学家提出早期美洲人是从高加索先行移到欧亚大陆远东的地方,然后从西伯利亚分别移入美洲的。

    美洲印第安人最早的祖先是从欧洲迁来的说法,据目前考古资料来看,证据并不充足。

    首先,旧石器时期,格陵兰岛被大面积川冰所覆盖,人类无法长时间地在冰川中活动;人类既然无法到达这里,当然也不能由此进入美洲。

    其次,在旧石器时代晚期,里海曾发生过面积很大的海浸,把欧亚两洲分开,当时的人类不可能越过这么大面积的水域由欧洲进入亚洲北部,再进入美洲。

    再次,大西洋中可能有过现已沉入洋底的大片陆地,但那是大约发生在1000多万年前,当时地球上还没有人类。

    最后,高加索人由欧洲进入美洲的说法,是根据在美国先后发现了4处有多具高加索人遗骨的地点后得出的结论,但并非所有的人类学家都相信这些史前遗骨具有高加索人的特征,一些科学家认为,这些遗骨不是当今欧洲人祖先的体形,而是日本阿伊努人或其他与高加索人相貌相似的人(如波利尼西亚人)祖先的体形。

    其二,印第安人祖先来源于亚洲。

    有的学者认为,印第安人祖先是从亚洲南部横渡太平洋进入美洲的;有的学者认为他们是从西伯利亚和蒙古沙漠地区进入美洲的;还有的学者认为,印第安人的面貌很像犹太人,估计他们可能是传说中失踪一的犹太民族的后裔。中国学者认为,最早到达美洲的是华北古人类,因而印第安人是华北古人类的后裔。

    亚洲南部的居民曾有过远航至美洲的事例,但那不是太久以前的事情,如果说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他们就具备了横渡太平洋的技术,似乎还缺乏有力的证据。西伯利亚或蒙古沙漠的文化遗物虽可能与美洲印第安人的文化遗物有相同之处,但西伯利亚和蒙古不是这些文化遗物的发源地,只是这种文化的一些分区。因此,不能断言美洲印第安人的故乡就是西伯利亚和蒙古沙漠。

    至于印第安人是犹太民族后裔的说法,更不能成立,因为事实上犹太民族在几千年前已同巴比伦人融合了。

    那么,印第安人祖先是否来源于中国的华北古人类呢?持这种说法的中国古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根据考古研究的新成果,认为美洲文化和亚洲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有许多共同的特征,而最能说明这种共同特征的文化遗物是楔状石核。在中国华北虎头梁村遗址发现的楔状石核比美洲发现的阿克马克遗址的楔状石核时代还要早些。情况可能是这样:在大约2万多年前,具有制造楔状石核技术的华北古猎人在追猎野兽的过程中,经过戈壁沙漠、中国东北和西伯利亚进入了遥远的美洲,便同时把制造楔状石核的技术也带到了那里。

    当然,中国学者们的这一见解,只是众说纷纭中的一种,当然还有待于更充分有力的证据加以佐证。

    亚洲人是印第安人的祖先

    印第安人究竟从何而来?目前,一般人认为亚洲人是美洲印第安人最早的祖先,他们是由亚洲跨越白令海峡到美洲的。

    白令海峡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北端,隔白令海与美洲西北端隔海相望。白令海峡平均宽度只有65千米,最窄处的威尔士角还不到35千米,其间还有两个小岛:克拉特曼诺夫岛(属俄罗斯)和克鲁逊什特恩岛(属美国)。两小岛相距只有4000米。

    此外,白令海很浅,平均只有42米深,最深处也只有52.1米,只要海面下降40多米,就可与陆地相连。由此说明,即使在非冰封季节,只要借助一定航行工具,通过海峡并非不可能。当然这对旧石器时代的古猎人来说,要想越过几十千米的海面,可能性还是很小的。

    但是,从古地质学的研究中得知,在第四纪的一些时间内,尤其是在末次冰河期,世界性气候变冷,冰河来临,海面下降了130~160米。水深只有几十米的白令海峡,便露出海面,成为沟通亚洲、美洲的陆桥,这在古地理学上称为“白令及亚”。

    距今约2.5万年至1.5万年前是陆桥存在的最后时期。正因此时的白令海峡并非海峡,对古代猎人也就不构成不可逾越的障碍。加之,当时美洲的阿拉斯加内地,与冰河时期的亚洲东北部的气候酷寒、冰川横溢形成鲜明的对照,这里是一个群山环抱的绿色盆地,不但没有冰川,而且气候温和,食物丰富,很多动物,如猛犸、大象、麝牛、驼鹿、驯鹿、绵羊等都生活在这里。当时以猎取猛犸、鹿类为生的亚洲东北部古猎人,尾随追捕这些动物,穿过白令海峡陆桥,来到北美洲的阿拉斯加是可能的。

    进入美洲的古猎人仍以猎取猛犸、鹿类等动物为生,并以鹿骨作为制造工具的原料。1932年曾在美国的阿拉斯加的育空河附近发现了许多猛犸象骨骼化石,都表明这些地区曾经是猎场。亚洲的古猎人来到这里后,因食物丰富而人口激增,便又不断移到其他地方;又由于追猎动物,迫使动物逃迁,猎人也不断迁徙。

    从考古资料看,当时人类是从两条路线南迁的。

    一条路线是从洛基山西侧,沿太平洋沿岸直下今天的加利福尼亚和新墨西哥州。其证据是1929年在加利福尼亚洲德尔玛附近发现的一个人类头骨化石,距今约为4.8万年,这是目前美洲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化石,表明此时美洲已有了人类居住。以后考古学者又陆续在加利福尼亚洲的圣迭戈、新墨西哥州和福尔索姆和克洛维斯山洞中分别发现了距今4.5万年的人骨化石、矛头和距今1.1万年前左右的其他石类工具。这些石器、化石都表明早在1万年前,这些地区都已有人类居住了。

    另一条路线是,人类从洛基山北部进入哈得逊湾五大湖以西、洛基山的加拿大腹地及美国中部和大西洋沿岸地区。考古资料说明,人类在这条迁移路线上,到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1921年,考古学家在洛基山脉东侧的丹佛附近的羊泉遗址,发现了猛犸及野牛等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印第安人常用的石矛头等。1947年,在墨西哥培克斯本发现了一个1万多年前的具有明显的黄种人特征的人类头骨化石。1968年,在华盛顿地区马尔姆斯的一个山洞中,发现了1万多年前的原始人的文化遗物。1973年,在美国大西洋沿岸的宾夕法尼亚州西南的阿韦拉发现了距今1.7~2.2万年的人类居址和动物化石。1976年,在加拿大的育空地区老鸦河附近,发现了2.2万年前的一个儿童的下颌骨碎片。

    以上发现,都说明从亚洲迁移来的美洲的最初人类,逐渐分布到了广阔的地区。

    在更新世结束前,人类由中美洲进入了南美洲。考古学家在厄瓜多尔、秘鲁及巴西的洞穴中,先后发现了人类遗骨化石。大约在1万年前,人类到达了美洲最南部的阿根廷。这从1.1万年前生活于阿根廷南部的人类使用过的工具。和他们食用丢弃的骆驼骨头可得到说明。此外,在阿根廷下洛斯托尔道斯洞穴中和麦哲伦海峡的洞穴中也都发现了人类的文化遗物。

    以上种种发现,都证明了在晚期更新世时,亚洲古人类曾从东北亚多次向美洲迁徙,约在l万年前,他们分布于南、北美洲,他们是美洲的最早开拓者,是印第安人的祖先。

    相关链接——印第安的婚俗

    在印第安人的生活中,香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婚礼上,新娘要手拿一把香烟,以表示对神的虔诚。在婚礼结束后,新娘要把香烟丢弃,以示从此再不结交男朋友了。

    另外,印第安人还把香烟看做是怀孕的象征。当一个女性怀孕后,她就把香烟摆在醒目的地方,以提醒他人。

    加拿大印第安人的婚礼也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婚礼的地点也大多选在印第安人聚居区公共建筑物里举行,一般是一幢较大的木头房屋。在举行婚礼时,亲朋好友、左邻右舍、村中居民们都纷纷来到木房里,众人席地而坐,互致问候。男女老幼身穿民族服装,款式新颖,色泽艳丽。虽然印第安人性情开朗,但婚礼场合却显得非常安静,即使说话也是轻言细语。

    婚礼的主持人是酋长和两位长老,当他们来到现场时,全场的人向他们致礼表示敬意。酋长身着民族服装,头上象征权威的高高的羽毛格外醒目。酋长在大厅中央坐定,两位长老分坐酋长左右,他们是当地年岁最大的人,灰白色头发结成长辫垂在肩上。新郎新娘身着白色的鹿皮传统服装,跪坐在酋长对面。成年男子围坐在酋长、长老、新郎新娘周围,妇女和儿童围坐在男人的外围,每人面前放着刀叉和盘碗。

    仪式开始,酋长面向空中,高举双手,全场鸦雀无声。他点燃艾草,随着一股伴有浓香的青烟升起,酋长用民族语言向神明祈祷,为新婚夫妇祝福。酋长说完,由左右两边的长老边说边唱,歌声豪放粗犷。祈祷完毕,酋长从身上取下一根长管烟枪,在艾草上点燃,再将烟枪平举在胸前,自左而右地转一圈,放进嘴里吸几口。随后,将烟枪交给左边的长老,这位长老照酋长的样子做一遍后交给右边长老,接着传给新郎、新娘、客人们。

    按照印第安人的传统风俗,烟枪象征和平,吸烟表示友好。当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吸过烟后,四位年轻人抬来一大桶汤羹,新郎新娘先为酋长和长老每人盛一碗,酋长接着将汤羹分盛在五六个小桶里,再由人分给在场的每一个人。根据印第安人传统习惯,新郎婚前要设法猎获一头麋鹿,用鹿肉加野米熬成汤,婚礼上分给大家喝。按照古老惯例,印第安人婚礼上吃玉米饼时,还应吃烤野牛肉。喜宴结束,酋长和长老离去,人们来到一块空地上,随着欢快的鼓声,通宵达旦跳传统的印第安太阳舞。

    印第安人独特的习俗

    各民族的衣食住风俗习惯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及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北美印第安人的衣食住当然也不例外。最能代表印第安人衣食住风俗特点的族群包括易洛魁人、居住在大草原地区的印第安人和帕布罗人。

    独特的服饰

    易洛魁人在欧洲人到来之前基本上没有缝制的衣服,他们通常是用一块经过加工的浅色鹿皮遮身。在夏季暖和时,男子身上披一块40~50厘米宽的鞣皮带,长到股骨,腰间再用窄带子束起,这样,鞣皮带的前后两端就成了两块正方形的围裙搭在下身。妇女们则用一块长方形的鞣皮围在下身,成为一条裙子。

    无论男女,上身都用一整块鞣皮披在肩上成为斗篷,有时将斗篷的一端落在一个肩头的下面,再用结子把它和另一端扣在另一肩膀上。冬季,易洛魁人穿上熊皮、海狸皮、水獭皮、狐皮或灰鼠皮做成的斗篷,他们将毛茸茸的那面贴近身体以便保暖。行走时,腰部束上结子,睡觉时就把它当作被子盖在身上。

    易洛魁人脚上穿的是鞣皮靴和绑腿套,妇女的绑腿套较短,只到膝盖,下端扣在鞣皮靴上,膝盖下用结子结紧;男子的绑腿套较长,一直到腰带处,膝盖下同样用带子束紧,下端也要扣在鞣皮靴上。男子的绑腿套长是由于打猎的需要,这样可以防止被灌木丛和树枝划伤。

    易洛魁人在较隆重的场合中都戴有头饰,男子头上戴起一顶圆皮小帽,它上面有许多小羽毛和一至两根直立的老鹰羽毛做装饰。同时,人们还在头上戴上头箍,头箍的四周插有一圈竖的羽毛。易洛魁的妇女们不戴皮帽只戴一个头箍,头发编成两条辫子。男子的头发一般剃掉,只留下头中间一条头发,它俨然像座高峰,带羽毛的圆皮小帽就围着在这座“山峰”之上。

    当欧洲人到来以后,易洛魁人的服饰逐渐有了变化,不仅花色、样式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改变,而且吸收了许多欧洲人服饰的特点,以至于最后被欧洲服饰所代替。

    居住在大草原地区的印第安人,在和欧洲人接触前已知缝制衣服,制衣的材料主要是野牛皮。妇女们把做衣服的野牛皮加工制成熟皮,用圆石子将皮揉软,再用骨头锥子和野牛腱制成的线把鞣皮缝合起来。男子的服装最初是一个鞣皮小围裙、一件直系腰间的长绑腿套和一件野牛皮斗篷或披肩。

    斗篷是最主要的服装,它是一整块带尾巴的野牛皮,尾巴一定要能碰着右手;斗篷用豪猪鬃绣上花纹,再用小皮块和绘画加以装饰。妇女们的服装主要是披肩,其装饰与男子不同。

    除此之外,妇女们的衣服还有一件用两张糜皮缝制而成的无袖短外衣,外衣下缘缀有璎珞;妇女也有绑腿,但比男子的短,至膝部系紧。妇女的衣服上饰有各种刺绣、小玻璃珠穿成的彩花或璎珞。

    大草原印第安人不论男女都留长发,男子在头顶留一束长发,其他均剃掉,那一束长发或披散着,或把它编上盘在头顶结成一束;妇女们则将长发编成辫子。男子往往用老鹰的羽毛作为头饰,其式样和位置都标志着他的不同军功。在一些庄重的场面,一些显要的人物都要戴上用老鹰羽毛和貂皮制成的礼帽,妇女则用贝壳和骨头做成各种耳环、项圈。

    大草原印第安人在欧洲人到来之前,在衣着方面可以说是比较讲究的,他们做衣服的材料很多,有牡鹿皮、貂皮、野牛皮等;服装的饰品和点缀也很别致,服装的样式也很舒适得体。

    北美帕布罗人的服装很简单,在一般情况下,男子们就在腰间围上一条皮围裙,到冬季披上一件用家织材料或兔皮做成的斗篷,腿上绑起腿套,脚登鹿皮鞋;妇女也穿斗篷,往往披在右肩上,斗篷长及膝部,腿上也穿腿套。脚上穿的也是鹿皮鞋,此外还从膝部到踝骨绑上一条兔皮做的绷带。

    当欧洲人到来以后,帕布罗印第安人的服装有了很大变化,但仍然保留了一些民族服装的特点。男子们身穿衬衫和裤子,妇女穿外衫;无论男女,在衣衫外面都披一条毯子;妇女脚上仍穿鹿皮鞋,男子和儿童却大都赤脚。

    独特的饮食

    在饮食风俗方面,易洛魁人是很独特的。每天只做一餐饭。

    据摩尔根的考察,易洛魁人每天做一餐饭的数量是按各自家庭的财力和人口的多少而定的。一般是在中午前10点或11点时把饭菜做好,这是正餐。进餐时,先由主妇把锅里的饭菜给各成员分好盛在陶碗或木碗里,每个成员各自站着或坐着独自吃自己的饭。因为易洛魁人没有桌、椅、板凳,没有盘子、厨房和餐室,因此每个人都找自己方便的地方吃。

    他们吃饭的时间也不一致,往往是男人先单独吃,然后才是妇女和小孩吃。因为易洛魁人很尊敬她们的丈夫,把他们看成是地位崇高的人,因此妇女不能在丈夫面前吃饭,即使饿,也不能与男人一起用餐。正餐后,剩下的饭菜留给家族成员饿了的时候再吃。黄昏前,妇女煮些玉米粥让它冷却,作为早餐或晚餐用。

    欧洲人来到后,易洛魁人随着大家族的集体生活方式的结束,其用餐的方式也开始变化。一些家庭用上了桌、椅,吃饭的次数一般是两餐。有的部落还一反古老的男女分别用餐的传统,同意让妻子和丈夫一起用餐,夫妇共用一个碗和一把勺吃饭,丈夫吃一口,妻子再吃一口,交替而食,直到把饭菜吃完为止。

    大草原印第安人的主要食物是玉米,人们也把野稻作为主食来吃。果实、浆果和块根等是补充食物,肉类也是大草原印第安人的重要食品,其中狗肉被认为是神圣的食品。食物的烹调方式主要是煮或烤、炸,人们用烧红的石头烤肉,或用形似锅样的皮革煮肉。储藏肉食的办法是把肉晒干,或制成称为“别米康”的肉末,有的部落在肉末中还加上浆果汁。这种“别米康”可以保存好几年,吃时再加入油脂,做成肉饼。人们往往把新鲜的浆果拿来就吃,菜根和肉类则都是煮熟后再吃。

    帕布罗印第安人的主食是玉米和南瓜,此外还有豆类。人们将玉米放在石制的碾磨器上压成粉状,然后再做成粥或饼。狩猎对于帕布罗人有着重要意义,这是人们肉类的来源,麋、野牛、山羊、鹿和鱼都是他们的主要肉食,此外,他们饲养的家禽火鸡也是他们的美味。帕布罗人还喜欢吃红辣椒和干肉。人们吃饭时的习俗与易洛魁人一样,每人都找自己方便的地方进食,既无桌子也无椅子和专门的厨房,用粘土做成的炉子临街放着,这就是他们的厨房了。

    那发和族印第安人的主食是玉米、南瓜,豆角、向日葵是他们的重要食品。17世纪以后,他们又从西班牙人那里学会了栽种小麦和桃树,进一步丰富了食物的品种。人们通过狩猎获得肉类,以后随着饲养业的发展,绵羊、山羊、牛和马都成为可食性家畜。由于那发和族的一些部落住宅很狭窄,家庭日常生活都在露天进行,吃饭时也在露天任何方便的地方吃。

    颇具特色的民居

    北美印第安人的居住状况是与他们的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在原始社会时期,印第安人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实行原始共产主义,因此他们的房屋建筑都离不开“群居”这一原则。据民族学家摩尔根的实地考察,他总结出仅北美加利福尼亚地区的印第安人的房屋就约有7种之多,但无论哪种,都是“群居大房屋”。

    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北部的印第安人住在半球形的小棚犀里,在建造这种小棚屋时,先在地下挖2尺深的坑,把挖出的土堆在坑边挡雨水,再把余下的土覆盖在半球形的顶上。门有时开到屋顶的正当中,有一活板门,进出时沿梯子上下。一所棚屋往往住两三个家庭,这是由于氏族观念很强所致。火塘安置在房屋中间,人们睡在墙边的地上,身上盖着兔皮或其他衣物,身边到处堆放着杂物。

    在一些山区,这样的棚屋里还会设有一个约1米高、2米长的入口过道。6~7所这样的棚屋构成一个村庄,在村庄的中间还建有一个供集合或跳舞用的半球形房屋。在每所房屋旁边都有一个用树枝条和草编成的,形状像啤酒桶似的粮仓,立在地上或放在柱子上。

    在加利福尼亚南部,由于气候干燥炎热,印第安人的棚屋显然与北部不同。他们的房屋是锥形或楔形的,用楸木建造,房屋里的炕有一定倾斜度,使人在睡觉时头部高于脚部。这些房屋都整齐地排成一行,房屋的前面都有一个用树干搭成的凉棚。村长住在村落一端的棚屋内,“萨满”则住在另一端的棚屋里。每一所棚屋不止住一个家庭,大的房屋可容纳30人至40人。

    易洛魁人的住房通称为“长屋”,长约15~24米,房屋的构架很结实,在插入地面的直杆上架上横杆,用枝条扎牢,再在构架上覆盖一个三角形的屋顶或圆形的屋顶。房顶和房子两侧都盖着大张的榆树皮,榆树皮被绳子或夹板固定在构架上。屋内每隔2~2.5米就隔出一个房间,每间房都像一个牛栏那样对着过道完全敞开,过道一般宽约0.6~1.2米左右,两端各有一门,门上挂着兽皮。每隔两对隔间有一个火塘,火塘在过道中间,由住在这4个隔间的人共同使用。

    在火塘上面的屋顶上,都留有一个天窗作为出烟孔。靠墙的地方都有用树皮板制成的低台作为床铺,床铺上铺满了草席和兽皮,台下堆着过冬用的干燃料。在床铺上面约1米高的地方有一个用树皮板搭的第二层,类似阁楼。这里或存放杂物,或让孩子们睡在面。

    在三角形屋顶下面,还有第三层,主要用来储存没有剥过的玉米。屋子两端还建有一个小小的平顶穿堂,冬天用于堆放燃料,夏天作为屋内住户聚谈或娱乐的场所。房门开在两头穿堂的墙上,外面用一块树皮挡住,冬天里面再加上一条毯子或一块兽皮挡风。门的上面雕刻着一种动物形象,是这座“长屋”的图腾。每一个易洛魁的村庄有这样的长屋约10座到30座。到16世纪至17世纪,易洛魁人的村庄都用高栅栏围了起来,以防御其他部落的侵袭。19世纪初,易洛魁人的这种“长屋”已经逐渐消失。

    平原印第安人居住的房屋一般有三种基本形式:

    (1)带有许多平台的房间,这些房间平行排列在一起。房间的底层虽然宽阔,但没有门窗,它成为整个房屋的第一个平台;第二层楼的房间比较狭小,构成整个房间的第二个平台;第三层楼房的房间比第二层还狭窄,构成整座房屋的第三个平台,人们用梯子从一个平台通往另一个平台。

    (2)金字塔形的房屋。这种房屋由若干层逐级升高的阶梯式层楼构成,呈阶梯式金字塔形状,最高点是房屋的中心部分。

    (3)带有封闭式院子的多层平台房屋。在上述各种房屋组成的村落中,都有公用的进行仪典的房屋,如用做宗教、祭祀、部落议事会开会等。房屋大多用砂石做材料。有时也用干草和泥做成的土坯建造,极少用木材。人们在横梁上的天花板处开一些缺口作为各层楼间的通道。在欧洲人到来以后,北美平原印第安人的居住条件更为恶劣,有些小土房既无地板,也无窗子,一家人都挤在一个大房间内,房内没有桌椅和床铺,炉子都放在街上。

    相关链接——印第安的语言

    每个印第安部落都有不同的语言,许多印第安人除了他们自己的语言以外从来不学其它语言。那么不同部落的印第安人是如何交谈的呢?他们有两种无声的交谈方式:一种是手势语,另一种是信号。

    手势语是一种使用手势的交谈方式。遇到陌生人时,印第安人使用手势语。这样,他们可以辨别陌生人是敌还是友。在印第安人的手势语中,用手做手势:一种手势表示“人”,另一种表示“马”。为了说明某事在当天发生的时间,印第安人用手指天,表示当时太阳在哪儿。

    给远方的人发送信息时,印第安人通常使用信号。为了发信号,印第安人可能用小矮马,也可能用毯子,或者烟、镜子,甚至火箭头。

    印第安人要想发信号告诉别人他看到了很多动物,就会骑着小矮马绕大圈。但有时印第安人发出这样的信号然后再躲起来,就表示遇到了危险。

    毯子的信号很远就能看见。印第安人拿着毯子角,在前面左右摆动。用毯子能发出许多不同的信号。

    印第安人用镜子也能发出很多信号。通常用镜子警告别人有危险,或者想引起远处某人的注意。也可以用镜子发送代码信息。当然,镜子只能在有太阳时使用。晚上,印第安人用火箭头发信号。

    印第安人也能通过烟发送消息。他们用干柴点起一小堆火,然后将草或者青树枝放在上面,再用毯子将火盖一会儿。把毯子从火上拿开时,就会有一团烟冒出。烟冒出的次数以代码方式传递了信息。

    查文文明

    查文文明属于南美洲古印第安文明萌芽期的文明,来源于秘鲁利马以北的查文德万塔尔遗址,目前已发掘的遗址多为宗教祭祀中心。这里的神庙有石构廊庑曲折穿越,典型神像是犬齿外露、须发如蛇的美洲虎神,形象诡奇多变。

    此外,还有马蹬壶、敞口碗等陶器和耳坠、镯子等金属饰物。考古研究发现,查文文明是此后南美安第斯山区各古代文明的渊源,它的开创性作用与中美洲的奥尔梅克文化可以相提并论。

    查文人的农牧业发展

    考古发现,当时查文人的居住地不论其地上、地下物产都比较丰富,这里产的许多谷物、矿石和原材料等,都是独一无二的。村落周围的土地不仅适合耕种,而且还适合放牧。所以,查文人不仅是种植农作物的农民,还是在周围的高原上放牧的牧人。

    在查文历史上,着名的美洲驼和羊驼不仅为查文人提供了肉食,美洲驼还是他们重要的役畜,查文人用它来驮运东西。最早的有组织的大型美洲驼队,可以为查文人带来许多当地没有的水果、辣椒、可可、鱼等。而随着贸易的往来,查文人不仅得到了许多异国他乡的产品,也使查文-德万塔尔日渐强大起来。

    查文人的祭拜中心

    公元前900年左右,查文人开始在查文-德万塔尔修建石庙。这座石庙后来也就成了安第斯山区最重要的一座金字塔形庙宇。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滨海村落到安第斯山间小城方圆数百英里的人们,都开始信奉这些面目狰狞的查文神。这些神以及查文文化的其他许多方面,都对周围地区的文化和宗教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

    在对查文遗址的考古过程中,考古人员在建筑物里发现了一系列的石头建造宗教建筑,这是一些附加建筑和改建后建筑的综合体,也被人们称为老庙和新庙。老庙广场的中心是一个圆,而新庙广场的中心则是正方形。

    通常来说,遗址中的老庙都是用大石块和大小各异的石像建筑而成的,其原始建筑的建立时间大约要追溯到公元前800年左右,因此也被称为老庙。它主要包括3个相互联结的土墩,形成“U”字形结构,这个“U”字形结构正好围绕着一块凹陷的圆形广场。北部的土墩高14米,中部的土墩高11米,南部的土墩高16米。在庙宇的下面,是像迷宫一样的狭窄通道和无数房间,被人们称为画廊,有些石像都是刻在巨石上直接砌入墙内的。“画廊”里的地上,堆满了遗留下来的作为贡品的陶器。在这些陶器中,有的是从很远的地方带来的,说明当时查文应该是一个祭拜中心。

    在庙宇中,考古学家还发现了一些彩塑雕像中有矛、盾、刀、棒等多种武器形象,甚至有几个雕像手持砍掉的人头,这说明真正对于查文人来说也很重要。

    考古学家认为,在大约公元前400年,这座神庙经过一次修缮和一系列的修建,修缮后的规模比原来更大,但整体仍呈“U”字形。也正是这种结构形成了新“U”字形的平台和遗迹,它们聚集于正方形的广场上,才形成了新庙宇。但是,在大约公元前200年左右,查文文明开始衰落,村落建设也逐渐停顿下来。

    独特而神秘的石雕像

    在查文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座逮着精美头巾的石刻人像。通过鉴定,这座石像是大约公元前400年左右雕刻而成的。

    这一人像的双手各握着一根节杖,双臂自然下垂,人们称之为“节杖神”。除此之外,考古人员还在查文遗址中发现了一些其他独特而神秘的雕像。

    在查文庙宇上的方砖檐口上,还有很多浮雕。建筑的门楣通常都采用两根竹子来支撑,门楣上雕刻着一排站着的鸟,柱子上刻有人像、鸟头和尖牙利爪等。在一块方尖碑上,还刻有鳄鱼形象。有人认为,查文文明曾受周围环境,尤其是山脉东部茂密丛林的影响,因为在查文文明中,丛林动物非常普遍,如美洲豹、蛇等。还有许多动物和人类形象相结合,形成半人半兽的怪物。

    在查文文明的雕刻中,最令人困惑的是蓝藏独石柱。这根石柱高4.5米,由白色花岗岩雕成,底部埋葬于查文神庙的地基内,顶部直到庙顶。在这根石柱上,还刻有一只猫口、犬牙、眼睛,头上还爬满了蛇,但手脚与人很相似的生物。有人认为,这个生物拥有进入天堂和地狱的能力,可能是某种神谕物,也可能是一种宗教崇拜。还有人推测,这座神庙是围绕这座雕像建造的。不过,对于这个生物到底是什么,具有什么意义,至今也还没有得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神庙为何被突然放弃

    考古人员认为,大约在公元前400年,这座神庙经过了一次修缮,随后又进行了一系列的修缮。修缮后的神庙,规模比原来更大了,但它的结构仍呈“U”字形。也正是这种“U”字形的遗迹,才聚集于正方形的广场上,形成了新的庙宇。

    然而,让考古人员困惑的是,大约公元前200年,不知何故,这些庙宇都被放弃了,查文文明也开始衰落了。对此有研究人员认为,在公元前,查文文明曾广泛传播,作为当时的文明中心,查文人掌握了较高的金银冶炼技术和纺织品工艺,而且查文文明也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后来兴起的纳斯卡文明和莫切文明,其设计的图案及生产的陶器、纺织品和金属制品等,都与查文文明有明显的相似之处。但是,一度繁盛的查文文明为何会突然衰落?此后人们为何不再将它作为祭祀的场所?这些问题至今也没有答案,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延伸阅读——查文文明与奥尔梅克文明的关系

    查文文明的显着标志就是他们的建筑和雕塑,这些建筑与奥尔梅克文明中的建筑与雕塑一样,也是一种宗教的象征。

    与奥尔梅克文明类似,查文文明最具特色的象征物就是介于美洲虎(在秘鲁或许是美洲狮)与人之间的怪物。这两种文明都同样具有猫科动物的艺术主题,显然是彼此独立地脱离核心美洲文化的“形成阶段”。然而,查文文明与奥尔梅克文明不仅在地理上互相隔绝,在风格和建筑上也彼此不同。

    其次,奥尔梅克人发明过一种表示日期、或表示观念和词汇的文字,不过还不能证明在前皮萨罗的安第斯世界的任何部分就已发明了文字。另一方面,安第斯各民族在查文时代已掌握了金属的用法,而中美洲各民族在冶金方面似乎并没有独立的发明,他们是在中美洲历史的晚期从安第斯世界学会的。

    研究发现,查文文明与奥尔梅克文明从未互相接触过,但它们都从自己的发源地传播到自己“世界”的其他部分,尽管即使在自己“世界”的范围内它们也从未成为世界性的。奥尔梅克文明向西发展到墨西哥高原、向南发展到太平洋沿海平原和今属危地马拉的高地,而查文文明从安第斯高地向西南发展到相邻的太平洋沿海平原,并经此向东南传播到太平洋沿岸的河流流域。而且,奥尔梅克文明的传播一部分是通过军事征服实现的。而同一时期的查文文明,传播似乎是和平的。

    不过,这两个文明的扩散即使在各自的范围内,也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成就,因为它们实际是形成期中的核心美洲文化更早和更广泛的扩散。核心美洲的中美洲和安第斯地区文明兴起的一个原因,是各种自然景观在整个核心美洲、尤其是在这两个地区的同时存在,但在构造、高度和气候上却又完全不同。

    古老悠久的奥尔梅克文明

    3000年前,奥尔梅克文明出现在美洲的墨西哥湾海岸上,那时地球上的大多数角落仍处于文明的黑暗之中。在高原上,它曾经建造城市,大兴土木;在这些古远的城市之中,它创造了自己的文明……曾经,他们很强盛,但不知什么原因,到公元前900年前,他们突然消失了。在他们的遗迹中,没有找到任何遭到外敌入侵的痕迹,因此据科学家们推测,也许是由于他们赖以生存的河流因淤泥堵塞而改道,使得他们不得不放弃这里,转而远走他乡。据传说,今天的墨西哥圣洛伦索就是建立在奥尔梅克文明遗址之上的。

    奥尔梅克文明是现知的、美洲最为古老的文明,它的主要特征有巨石建筑如大型的宫殿、金字塔、大量的小雕像以及巨石雕像等,也有至今仍未被破译的文字体系和玉器,以及各种图腾崇拜如美洲虎、羽蛇、凤鸟,还有橡皮球游戏等等。

    奥尔梅克文明显着特点

    奥尔梅克文明出现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产生于中美洲的圣洛伦索高地热带丛林中出现。它早期的中心是圣洛伦索,圣洛伦索因暴力毁于公元前900年左右,总共繁盛了大约300年。在这之后,靠近墨西哥湾的拉文塔转而成为奥尔梅克文明的中心。

    公元前400年左右,奥尔梅克文明最终消失了,消失的原因至今也仍无可探究,但它却对大量的中美洲文明都产生了影响。奥尔梅克文明中大型的宫殿和金字塔的建造、羽蛇神和美洲虎图腾崇拜等一系列特征,也成为后来中美洲各文明中的共同元素。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奥尔梅克文明应该是中美洲其他文明如玛雅文明、托尔特克文明的源头。但同时也有人认为,奥尔梅克文明与其他中美洲文明之间属于姊妹关系。

    奥尔梅克文明的巨石雕像高达3米,原料多为花岗岩,人像都有凝视的眼睛和奇特的头盔,嘴唇厚、鼻子扁平,就面部特征来说与非洲人很像。一般认为,奥尔梅克的国王应是这些雕像的原型。奥尔梅克还有为数众多的小雕像,这一类雕像在殷商考古中很常见。

    在奥尔梅克文明中,奥尔梅克人的最高神是半人半美洲虎神或美洲豹神,其次是羽蛇神、凤鸟神、谷神等。图腾的实质是为了对各氏族进行标记,半人半兽(或者植物、非生物)的含义是相关氏族奉此种动物(或者植物、非生物)为神,相信由这种图腾物而产生生命,人活着时需要靠它护佑,死后会回归到图腾神那里。商周时就有氏族以虎(虎豹不分)为图腾。

    至于更早一些的时期,在《山海经》中记载的以虎为图腾的氏族极其繁盛,贯穿于中国整个上古史,比如穷奇、西王母、罗罗(彝族)等都属于虎图腾。早时的萨满教巫师身披鹿皮衣、彝族巫师身披虎皮衣、古巴比伦王及古巴比伦神身披鱼皮衣,都属于类似的图腾观念。

    据《左传》中郯子的叙述以及韩国、中国山东等地的考古发现,作为印第安人和东亚人共同神的少昊为凤鸟图腾。虽然印第安人对于凤鸟具体形象的解释与奥尔梅克人有所不同,与羽蛇神分合的做法也与奥尔梅克人不同。但能够推断的是,少昊受到奥尔梅克人与殷商人的共同纪念。人们在圆柱形的玺印上涂上油墨后,便可以在纸或衣服上滚动以拓下图画。此法后来曾被玛雅人所沿用。

    奥尔梅克人已经创造了象形文字,这些象形文字与玛雅文字相比,虽有众多相似之处,但仍存有明显的差异性。至于它的文字构成体系以及具体的语言特征,到目前仍是未解之谜。

    奥尔梅克的建筑艺术

    奥尔梅克人建造了金字塔、大型的宫殿,雕刻了精美的玉石玉器,制作了各种各样的陶器,创造了大量的巨石建筑和雕塑作品。

    奥尔梅克人最杰出的艺术作品要非“奥尔梅克巨石头像”莫属。这些巨大的人头像显示了他们高超的技术水平——在花岗岩上雕出且高达3米。这些巨石雕像甚至引起了外星人爱好者和神秘现象爱好者们的密切关注。

    奥尔梅克人的房屋表现出了他们在建筑艺术方面所具有的高度智慧和创造力。由于奥尔梅克人生活在洪涝灾害多发地,他们不得不挖土筑墩,把房屋建在土墩之上,以防大水淹没。目前考古界已经发掘出两种土墩:一种呈数座聚集状,圆形或方形,面积不大,无疑是一般的民居遗址;另一种呈长堤状,长达30米。依据长堤下出土的大量石片、石斧等石器判断,应该是工棚遗址,是供工匠们进行集体劳动的处所。

    奥尔梅克人的建筑物均用泥土垒砌而成,且不说一般的民居,就是祭祀中心的底座高台也无一例外。比如着名的拉文塔祭祀台,它位于一座广场的南端,整个建筑高30米、呈圆形,底座直径长128米,面积为5平方千米,用土达10万立方米,一座座神庙或祭台就矗立在这个雄伟的高台上。

    奥尔梅克文明时期也已出现了美洲最有特色的神庙形式——壮丽的神殿雄踞在大约10层楼高的塔状高台顶端,远远看去很像座金字塔。这种形式后来也得到传播,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就沿用了这一神庙的建筑风格。

    奥尔梅克人的石雕作品、制陶工艺和建墩造房技巧突出地体现了他们高超的艺术水平。奥尔梅克文明中最举世闻名的艺术作品——“奥尔梅克巨石头像”发现于1938年,这些巨大的人头像具有强烈的写实性,奥尔梅克人构思完善,使得这些石像由整块的玄武岩雕出。在这已知的14个巨石头像中,最大的重达30吨,高3.05米左右,所刻是一个青年的头像,十分形象生动。这个青年拥有扁平的鼻子、厚大的嘴唇,他的眼皮显得很沉重,半睁着眼睛,呈扁桃状,他的头上戴着一顶带有花纹的头盔,头盔将两耳遮住了。研究人员认为,这座头像所雕可能是当时的奥尔梅克领袖;也可能是一种纪念物,用来向死者致敬。

    除了巨型石像,奥尔梅克人还用绿玉、黑玉创作了大量的小雕像,或为人像,或为动物形象。在奥尔梅克人眼中,玉石是最为珍贵的物品,代表着“第一流的无上的体面”。在他们看来,绿玉与“珍贵”和生命自身同义,因为绿色的玉石折射出的颜色好似滴翠的青玉米或荡漾的碧波。因此,用翡翠绿玉做成各种珍贵的礼器、宗教用具和装饰品,也成为奥尔梅克文明中的一大特色。

    另外,奥尔梅克人雕刻的玲珑可爱的小型石像也显示了他们高超的艺术技巧。这些玉石人像晶莹圆润,数量最多的是裸体直立的站相和五官俱全的面具。有的小型石人像的胸前还佩戴着一面镜类饰物,即使是在3000多年后的今天,这些用黑曜石凿成镜类饰物仍然能够闪闪发光。

    奥尔梅克人的玉雕作品中,有一个神像最为常见,这个被学者们称为“豹人”或“豹娃”的神像带有美洲豹的头部特征,同时表现为人的身形,有时更故意表现为小孩的身形。美洲豹是奥尔梅克人的最高神——美洲豹神的象征,这个神像因此往往会兼具人和豹两方面的特点。这些具有方正凝重、深厚圆润风格的玉雕作品既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奥尔梅克艺术典范,又反映了他们独特的宗教信仰。后来的玛雅人也继承了他们的石雕艺术,使得石雕艺术在玛雅文明时期一度繁荣,整个玛雅地区都遍布着玉石制品和玉石图像。

    当奥尔梅克人处于奥尔梅克文明早期时,他们还以灰黄色粗砂为主材料制作陶器,他们所制的陶器器壁较厚,表面一般没有装饰,但均为手工制作。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800年左右,制陶技术取得进一步发展,出现了黑色陶器。这种黑色陶器具有玛雅文化的特征,器壁虽仍然较厚,但已开始进行表面磨光,并刻上富有代表性的花纹。形状则以钵形器和壶形器为主。

    除此以外,还有一种发明闪现了奥尔梅克人特别的智慧。科学家们指出,奥尔梅克人还发明了一种橡皮球游戏,这种游戏对整个地区都产生了影响,得到了广泛的流传,甚至成为各地十分喜闻乐见的活动项目。

    奥尔梅克文明的重要影响力

    奥尔梅克文明对中美洲有着重大的影响,涉及到了政治结构、等级社会、宗教和艺术等各个方面。至于这种高度发达的文明所产生的影响究竟达到了什么程度,学者们争议颇多。一种观点认为,奥尔梅克文明是中美洲古文明的“母亲文化”,是中美洲古文化及后续所有文化的始祖。

    另一种为少数人所持有的观点认为,奥尔梅克是否高于当地的其他文明,现在仍然无法证明,奥尔梅克文明只是与当时文明同步的一个“姊妹”文明。因此他们专门把眼光集中在非奥尔梅克地区,试图在墨西哥盆地中部的瓦哈卡山谷找到古代复杂社会的踪迹。据后来的研究,那里确实有人类文明与奥尔梅克同期出现。于是这部分学者大肆宣称奥尔梅克文明与其他文明同期并存,所以算不上中美洲的文化之母。

    然而对此,也有学者持反对意见,如布洛姆斯特博士就指出,墨西哥国家大学的安·赛弗斯博士发现瓦哈卡山谷统治者的宫殿是小型的房屋,由藤条、板条编插而成;而从圣洛伦索遗址来看,这里似乎曾经有过大型的宫殿,并且是由巨大的玄武岩柱子和石头雕刻建造而成。

    随后,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格罗夫博士又争论说布洛姆斯特的结论无法证明奥尔梅克文明高于其他文明。因为他而没提及奥尔梅克人如何在整个地区中成功传播了自己的政治观点和宗教观点,而只是说了奥尔梅克陶器的贸易。

    至于奥尔梅克文明究竟是否为其他文明的始祖,还有待进一步的考察研究。

    延伸阅读——奥尔梅克文明与玛雅文明的关系

    在中美洲,同时作为人类文明史上未解之谜的奥尔梅克文明与玛雅文明都曾存在并兴盛过。近来的研究发现终于证实了很多考古学家一直持有的观点,奥尔梅克文明与玛雅文明之间确实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即玛雅文明传承于奥尔梅克文明。

    令耶鲁大学的考古学家迈克尔·科博士感到奇怪的是,中美洲地区的各部分都曾受到奥尔梅克文明的影响,而玛雅却是唯一疏漏的地方。但他猜测,当时的奥尔梅克虽在日益壮大,玛雅人却丝毫不感兴趣,所以奥尔梅克文明没能够融进玛雅。

    后来,在史前古器物上,科博士与同事找到了一些痕迹,能够说明奥尔梅克文明对玛雅文明产生的影响。奥尔梅克统治者在庆祝仪式上的着装及奥尔梅克文明的艺术、宗教信仰、橡皮球游戏等,从公元前100年起就开始清晰地出现在了玛雅城市中,这从痕迹中可以推断。就连玛雅文明中经典的金色神像也与奥尔梅克神像有诸多的相似之处。另外,玛雅文明中有一些图像——一个神为一群人围着,接受人们献上的食物和水。这些图像涂在玛雅的城墙上,中间这个为人们所敬奉的神的头像与奥尔梅克石像的头像相比,也是几乎一样的。

    所以,科博士认为,奥尔梅克文明和玛雅文明中间还经过了另一种文明——伊扎帕文明,奥尔梅克文明对玛雅文明的影响不是直接的,而是以一种非直接的方式进行的。

    伊扎帕处于墨西哥恰帕斯内,伊扎帕文明曾经连接了奥尔梅克文明和玛雅文明。那里曾经出现过很多古代寺庙,既有奥尔梅克雕像,又有玛雅油画。

    神秘的玛雅文明

    关于“玛雅”文明的传说,很多人都听说过。提到玛雅人,大部分人会把他们与美洲丛林联系到一起。浮现在脑海中的也是一群印地安人,他们身着鲜艳羽毛服饰,趁着月光进行着神秘的仪式,法术高强的祭司站在中间,其他人绕着转圈。的确,今天中美洲幽静的丛林之中还有着玛雅人神秘的遗迹,那儿正是他们的居住地。

    丛林里的巨石遗迹

    提起玛雅金字塔的名气,可以说是仅次于埃及金字塔。玛雅金字塔与埃及金字塔相比不太一样,埃及金字塔为四角锥形、金黄色,经过几千年的风化作用,已有所腐蚀;而玛雅金字塔不完全为锥形,由灰白色的巨石堆成,呈灰白色,比埃及金字塔要矮一点,顶端有一个祭神的神殿。并且它的四周各有4座楼梯,每座91级阶,加上最顶层的一阶共365阶(91×4+1=365),恰为一年的天数。

    玛雅人的建筑中处处可见与天体运行规律有关的数字,除了阶梯数与一年的天数一致,金字塔的四面还各有表示玛雅的1个世纪为52年的52个四角浮雕。可见,玛雅人非常重视天文学数据。

    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玛雅的天文台不管是外观还是功能,都与现在的天文台很相似,充满着特色。比如凯若卡天文观测塔就建在一个可以通过众多小台阶到达的平台上,巨大而精美。凯若卡天文观测塔是一个圆筒状的底楼建筑,与现在的天文台相似,上面有一个半球型的盖子(在现在天文台的设计中作为天文望远镜伸出的地方)。底楼有4个门对准东、西、南、北4个方位。这个地方的窗户与门廊还形成6条连线,并且至少有3条与天文相关,其中1条与春分或者秋分有关,另外2条则与月亮的活动有关。

    凯若卡天文观测塔在玛雅遗迹中是最大的天文观测塔,类似的建筑也出现在其它的玛雅遗迹中,这些天文塔在位置上都与太阳及月亮对齐。近年来,专家们认为,地区性的天文观测网在古时候的玛雅就已经建立起来了。

    以今天的角度来看这些建筑物足以令人震撼。比如玛雅金字塔,如何切凿巨大的石块,如何搬运这些巨石至丛林的深处,又如何堆积这些十几吨重的石块至70米处?就现在人看来,如果没有先进的起重设备及交通工具,也是难以完成这个任务的。而这个深居丛林的民族,为何要花这么大的精力建立一个天文观测网呢?据历史的记载,伽利略在16世纪才发明了望远镜,之后才出现了大型的天文台。可以肯定的是,玛雅人的天文观测网观念是相当先进的,因为近代才出现了天文观测网的观念,他们的科学与我们今天相比毫不落后。

    玛雅文字之谜

    玛雅人在公元前后创造了象形文字,他们是美洲唯一留下文字记录的民族。然而,出土于蒂卡尔的第一块记载日期的石碑,却是公元292年的产物。

    如今,玛雅象形文字存下的总量很多,大都刻在墓室、庙宇的墙壁或石碑上,或雕在贝壳和玉器上,或用与中国式毛笔类似的笔书写、描绘在榕树皮、陶器和鞣制过的鹿皮上。仅在科潘遗址中的“象形文字梯道”上就发现了2500多个象形文字,在这座宽8米、为数90级的石头金字塔台阶上布满着古怪而精美的象形文字,被称为世界巨型铭刻的杰作之一。

    玛雅的象形文字清晰地表明了它所具有的宗教性质,象形文字与金字塔坛庙结合得异常紧密。仅存的4部抄本——《马黎手抄本》、《德累斯顿手抄本》、《格马里耶手抄本》和《马德里手抄本》中的象形文字,也无疑主要用于宗教。由此可以推测,玛雅最初的象形文字,极有可能是将玛雅文明中的诸神祗形象中最突出的特点加以抽象化。玛雅文明中的神祗或长着匹诺曹般的长鼻子、或长着野象般的长獠牙,有的脸上还涂着黑圈以代表死亡和腐烂,形象都很特别。但象形文字通常只画神祗的头像,头像即是代表他们的文字。

    专家们于是推测,也许玛雅人持万物有灵的观念,比如他们将瓦罐看作瓦罐神、将北极星看作是北极星神。所以,有人看到了千百个不同神灵的头像(面具)造型。这就是玛雅文字的起源及相关特征。

    无论如何,玛雅文明都远在美洲另外两个文明之上:阿兹特克只是对玛雅文字进行拙劣的模仿,印加则只会采用“结绳记事”之法。如果说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真正标尺是文字的发明和使用,那么玛雅人独立地发展出一套精美绝伦的文字书写体系,可以算作新大陆上最富智慧、最为文明化的民族了。然而,玛雅人留下的几千本书或抄本中,仅存下幸免于西班牙传教士蹂躏的4本。不管是烧在瓷器上,还是刻在石碑、门楣和其他石质建筑上的几乎所有残存的玛雅文字,都由雕刻的文字和符号所组成,要破译这些文字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最初研究玛雅文字的碑文学家把这些图形和符号当成象形文字来研究,认为每个雕刻的文字都代表一个物体、概念或数字。专家们首先致力于破译玛雅人的数字系统,研究结果令人振奋:在玛雅人的数字系统里,对“0”的使用时间竟比阿拉伯人早了好几个世纪,他们是造诣很高的数学家。玛雅人同时相信时间是循环往复的,为了计算太阳历的季节和年,他们还发明、完善了详尽严密的日历,他们是非常熟练的计时专家和天文学家。

    玛雅文明的雏形到了20世纪中叶逐渐分明:玛雅是一个带有哲理性,集祭师、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为一身的民族。他们对于时间流逝的计算和星相的观察尤感兴趣。许多学者相信,那些正处于破译过程中的玛雅雕刻文字肯定与历法、天文和宗教都有密切关系。

    通过大量的研究,学者们也获得了一定的突破,比如俄国学者塔约娜·普罗斯科拉亚科夫在1960年研究玛雅文字期间,发现许多象形文字都含有相隔大约56~64年的比较固定的时间段——这有可能是玛雅时期人的平均寿命。因此她总结出,玛雅文字里写的是皇族人员的诞生、统治、死亡及其战争,记录的是历史,而不是宗教。至此,人们第一次从记录故事的角度去理解玛雅文字的内容。玛雅文字讲述了统治者和皇族的命名、生日等生平事迹,玛雅文明的历史突然间有了一种特定的意义。

    在普罗斯科拉亚科夫之后,科学家们已成功破译了玛雅文明中80%以上的玛雅文字,对玛雅文化和玛雅社会都取得了新的认识成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套全新的玛雅象形文字会展现在人们面前。

    玛雅预言

    玛雅的历法中,有一个以一年为260天计算的“卓金历”。但奇怪的是,在太阳系内并没有一个适用这种历法的星球。根据“卓金历”,这颗行星的大致位置应该位于金星与地球之间。这个行星所代表的符号,与我们所熟知的太极阴阳图非常相似,表达了玛雅人对银河核心的描述。

    而且有学者认为,玛雅人的“卓金历”记载了“银河季候”的运行规律。据“卓金历”所言:地球现在已处在所谓的“第五个太阳纪”了。在这最后一个“太阳纪”中,太阳系所正经历着的“大周期”从公元前3113年起到公元2012年止,共历时5100年。在此期间,处于运动中的太阳系及地球正在通过一束射线,这束射线来自银河系核心,并且横截面直径为5125地球年。也就是说,地球通过这束射线的时间长达5125年。

    玛雅人将“大周期”进行了阶段划分并详尽记载了每个阶段的演化。“大周期”被划分为13个阶段,每个阶段又被划分为20个演化时期,每个演化时期又需历时约20年。

    玛雅的“卓金历”循环与中国的“干支”历法很相似,都是循环不已的,而不像西元纪年只是直线发展。玛雅人认为,地球自创世已经过了4个太阳纪。当太阳系中的各个星体经历完这个“大周期”,接受银河射线的作用之后,就会发生根本变化。玛雅人称这个变化为“同化银河系”。

    从玛雅预言中的“大周期”的时间上看,至今已到了玛雅人所谓的“地球更新期”。他们认为,今天所处的尾声阶段,是“同化银河系”之前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地球要在这个时期中完全达到净化。这个时期过后,地球将走出这束来自银河核心的银河射线,进入一个新阶段,即“同化银河系”。

    玛雅人的历法精准,他们的预言应该也有一定的根据可依。当今的世界环境污染严重、天灾人祸不断,玛雅人的预言能够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玛雅人创造的高度文明令人称奇,但令人不解的是,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古典期的玛雅文明突然消失?这个问题至今也没有找到答案。对玛雅文明的湮灭之谜,科学家、考古学家提出了诸多的假设,诸如外族入侵、感染疾病、气候变化、内部战争、人口爆炸等等。在玛雅,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下层劳动者完全是文盲,只有极少数贵族和祭司掌握着高深的知识和文化。这些贵族知识分子长期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缺乏生存能力,以至于很快便消失在繁华殆尽之后;玛雅文明在进入奇琴伊察时代后与古典期有着些许不同,虽更具活力,继承者却没办法继续奇琴伊察的精神,因此在西班牙人到达南美大陆之前,便已逐渐衰弱。

    延伸阅读——玛雅人有哪些宗教信仰

    在玛雅文明中,占有重要位置的一种宗教是墨西哥的羽蛇神雕像宗教。玛雅的文字、天文历法,以及建筑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很大程度上都归功于其繁荣的宗教活动。可以说,玛雅文明是在神权政治的体制下建立起来的。

    玛雅人的最高神叫做“羽蛇神”,是由奎特查尔凤鸟羽毛和响尾蛇组合而成的,既是风神,又是金星(启明星)。传说它给百姓带来了文明和教化,因此它被视为城市的建立者、伟大的组织家、冶金学、数学和天文学之父。除此以外,这对干旱的尤卡坦半岛来说还有一层非凡的意义,因为它还掌管着降雨、农业及丰收。在奇琴伊察的中心,还矗立着一座据说是祭拜羽蛇神的金字塔神殿,名曰库库尔坎神庙,占地达3000余平方米。

    至于玛雅人的祭祀活动,他们接受了托尔特克人祭祀文化的影响,频繁而残忍,无论是战争、节日,还是祈求丰收,诸多活动都有相关的祭祀仪式。在祭祀过程中,玛雅人不但准备丰富的珍宝作为祭品,为了祭奠太阳神,他们还会取用活人的心。在玛雅的各个城市之间经常会发生战争,而战败一方通常都会有大批的俘虏被俘,这些俘虏就会被当作祭品处死。

    受益于宗教仪式的需要,利用橡胶为玛雅人最先学会。他们用树胶做成球状的东西,很像现在的足球,然后在专门的大球场举行残忍的游戏,游戏双方用除手以外的任何部位传球,要在保证球不落地的前提下设法将球投入墙上的石圈中,输的一方会被当作祭品处死。

    探索中美洲的图画文字

    文字在中美洲产生的时间很早。早在奥尔梅克文化时期,也就是耶稣纪元以前很久,就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符号。其中,有些符号还原封不动地沿用到后来的特奥蒂瓦坎、米斯特克、玛雅、萨波特克和阿兹特克等文明中,甚至在16~18世纪的晚期手稿中依然可以看到。

    这些文字或被描刻、绘制在木头和石头上,或刻制成浮雕,遍布在民居、宗教建筑及纪念碑的四壁。要想读完这些文字,必须绕行建筑物一周才可以。这些文章大多描述的是观察到的天文现象或记载政府的更迭,并且标明日期,图像丰富而清晰。

    图像文字的发展

    据推测,中美洲最早是选用兽皮(主要是鹿皮)制作可移动书写材料的。在早期,人们把无花果树皮做成长“纸条”,把带插图的文章写在这种“纸”上。然后把一片片的纸或兽皮卷成卷轴加以保存,或折叠起来,并用2块木片夹住起保护作用,做成“古书手抄本”。“古书手抄本”这个名字,也用来指与此相类似的欧洲手抄本。

    后来,人们又开始在硬玉上刻字,这种用硬玉做成的面具和小雕像作为祭品送往远方的神殿。硬玉上一般刻有宗教性短文,并说明其来历,而以神话、历史和宗教为主题的比较复杂的长文,则写在陶器上。

    过了很久,随着棉花的种植,纺纱、织布制造的兴起,人们开始在大块的布上记载有着制图及谱系方面的信息。

    图画文字的鲜明特征

    中美洲的文字体系因形式不同分为几种,但有一个基本体系,就是都以图画为基础。人们将图像详加整理,以译解语言中基本的语义元素和语音元素,随后便可以用来记录人们的思想和知识,并创造出各种艺术作品。

    中美洲的这些象形文字或图文手稿与现代的连环画很相似,而且每个图形都必不可少。因为画中的每一部分都表示一个概念或代表一个物体,同时也都有语音价值和造型价值。可以说,图画文字是对周围事物直接观察的产物,它们代表着植物、动物、手工制品,也是对人体各个部位的临摹,并带有不同程度的风格化,有时则完全以抽象的形式。

    这些图画文字的每一幅都有特定的意义,绝对不是纯装饰性的,所以我们应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图像根据每一组语言的需要都会有所改变,但它们最初还是有固定造型的。

    在不同的文明中,符号的排列也不尽相同。比如在玛雅文化中,某些类型的符号是按直线排列的,同时也留出一块水平或竖直的空间便于添加文字,尤其在记录数学算式和按时间顺序记载事件时更是如此。

    然而,最早的词符是画在花框中的,这样可以清楚地看出图形来。在中美洲的图像中,最大的图画与其他的画有所不同。在画的大小上通常分为两种:小幅的是雕刻画,大幅的是绘画。米斯特克和阿兹特克文化的手稿中不同的主题叠加在一起描绘出的风光景色,使各种信息都一步步地呈现了出来。

    在阿兹特克人的纳瓦语中,用来指传统书写系统的词是“Tlacuiloa”,意为“边写边画”或“边画边写”,写和画在这里是指同一个活动。虽然目前专家对破译阿兹特克人符号的研究工作才刚刚开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阿兹特克人的符号是一个双重图画体系(雕刻与绘画)。它起源于同一固定的造型,都以纳瓦语的发音为基础。

    因此,图像主要是借助发音形成符号:由黑色轮廓线确定出一个形体,形成一个界面,在界面内涂上颜色。这样形成的符号,记录下了纳瓦语中最基本的语音元素(音节)和语义元素。这些元素结合在一起,也就形成了字、句和段落。“书写者兼画家”创作的造型和语音作品,也就形成了“图画文章”,艺术家在这些“图画文章”内会标出阅读这些形体和颜色的顺序和方向。

    中美洲的象形文字系统与其他系统也有不同,比如它把颜色作为基本要素。这些颜色的音节和其他元素的音节,包括它们容器的形状结合在一起。但这一点决不会削弱它们的表现能力。

    这些古书抄本或图画文章在破译之前,必须先用纳瓦语阅读。如果想读懂,读者除了须解纳瓦语之外,还得知道阿兹特克表达系统中代表形状、界面和颜色的密码。

    新知博览——古老而神秘的萨波特克文明

    萨波特克文明位于墨西哥南部的瓦哈卡地区。印第安的萨波特克人在大约公元200~1521年创造了萨波特克文明。他们还建立了自己的宗教中心即着名的蒙特阿尔万城,10世纪时由于米斯特克人的威胁,萨波特克人东迁至米特拉,从而留下了墨西哥至今保存最完好的历史遗迹——米特拉城。

    在中美洲的古文明中,萨波特克文明不像玛雅文明那样能够影响到中美洲的大片土地,但它的历史也有2000多年,早于我们熟悉的玛雅文明。萨波特克文明分布在MonteAlban山丘,位于今天墨西哥Oaxaca的附近。他们削平山顶后建造了一个广场,另有许多建筑物散布在广场的附近。

    萨波特克文明最为知名的是他们杰出的骨灰瓮艺术与建筑成就,同时他们的象形文字也是美洲大陆最早的成熟文字。

    历史学家将萨波特克文明的整个发展历程分为了5个时期。

    第一期(公元前500年~公元前200年):萨波特克人对附近的部落进行吞并,并在石头上刻下俘虏的造型,今称“LosDanzantes”。

    第二期(公元前200年~公元250年):萨波特克开始在MonteAlban山上建筑房屋,稳握MonteAlban的领导权。

    第三期(公元250年-700年):萨波特克文明的黄金时代,建造了大量的建筑物,在MonteAlban发现的遗迹多数为此时期所建。

    第四期(公元700年~1000年):萨波特克文明走向衰微,具体原因不知。

    第五期(公元1000年~1500年):MonteAlban只剩少数居民并与东北面的Mixtecs人混居。今天,分布于Oaxaca地区的萨波特克人后裔仍有近35万,但他们与萨波特克文明已基本没有关系。

    虽然萨波特克文明与玛雅文明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但由于它们都受到了奥尔梅克这一被称为“墨西哥和中美洲文明之母”的文明的影响,使得它们也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比如文字和历法等。

    特奥蒂瓦坎的成就

    公元14世纪,有一座城市被阿兹特克人视为神秘的圣地,它位于墨西哥中部的丘陵地带,阿兹特克人的首都就在这座城市的南面约40千米处。阿兹特克文明的鼎盛兴旺来临之时,这座城市的辉煌与灿烂早已成为过去——在被遗弃了600年之后,这里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

    阿兹特克人将这座城市命名为特奥蒂瓦坎,在印第安语中意为“众神之城”。这座城市的所在位置地势非常险峻,也许正是出于这个原因,阿兹特克人才给它起了这样一个名字。因为阿兹特克人相信,能在这个地方修建这样一个城市的,只有巨人,而且这些巨人一定是神灵而非凡夫俗子。

    城里令人惊叹的着名遗址

    尽管后来特奥蒂瓦坎城神秘地销声匿迹了,但却有很多着名的遗址留给后世。

    太阳金字塔:太阳金字塔是一座巨大神庙,高65米、底边长225米。它是特奥蒂瓦坎遗址中规模最大的建筑物,全世界排名第三。这座金字塔也许是为了举行宗教仪式而建筑,平坦的顶部有一座神庙。每年有两次,太阳恰好照射到金字塔的正上方,在耀眼阳光的映衬下,整座神庙熠熠生辉。经由特奥蒂瓦坎人的精密计算,这种壮观景象才得以呈现。据推测,巨大的金字塔内部还建造有另外一座神庙。

    羽蛇神神庙:它是一座由四面院墙组成的神庙,而且是唯一的一座。从装饰美的角度来评价,这座金字塔堪称整个特奥蒂瓦坎建筑遗迹中的最美建筑。它的正面完全被凯查尔科阿特尔(羽蛇,水与农耕之神)和特拉洛克(雨之女神)的石雕装饰所覆盖。石壁表面残留着的红绿痕迹隐约可见,昭示着特奥蒂瓦坎昔日的缤纷绚丽。

    凯查尔帕帕洛特尔宫:特奥蒂瓦坎建筑遗迹中修复的最为完整的建筑物之一。普遍认为,这里是在月亮金字塔主持祭祀仪式的神官们的宅邸。中庭石柱上的凯查尔帕帕洛特尔浮雕以鸟为主题,至今依然保持着完整的造型和清晰的线条。在凯查尔帕帕洛特尔宫的西南面,还有一段通向美洲豹宫的台阶。美洲豹宫的庭院呈半地下状,周围建有三个房间,这里有三幅主题鲜明、残色鲜艳,保持较完整的壁画,分别是:“吹奏海螺的飞虎图”、“凯查尔图”和“雨之女神特拉洛克图”。

    黄泉大道:是一条贯穿特奥蒂瓦坎南北的大道,大道以北向东1530的精确角度倾斜。角度的倾使得道路的南北两端恰好错开了2.7米。与黄泉大道垂直相交的,还有一条道路,有学者认为,南北、东西方向的两条道路与宇宙星辰密切相关,与北方相呼应的是北斗七星中最明亮的那颗阿尔法星,东西两端分别指向的是天狼星和昴宿星团。

    月亮金字塔:特奥蒂瓦坎遗址中规模位居第二的金字塔建筑。塔身高42米,底部面积边为150×130米。它本身要比太阳金字塔略低一些,但由于地势隆起的原因,其顶部几乎与太阳金字塔同高。从金字塔前面月亮广场的规模来看,它应该有着更重要的地位,据此可以推知,大型宗教仪式大都以月亮金字塔为中心举行。

    影响后世的文化

    处于繁盛时期(约公元200~650年)的特奥蒂瓦坎,人口至少达到12.5万人,甚至可达20万人。城市面积为20平方千米,是古代美洲最大的城市,也是当时世界六大城市之一。

    特奥蒂瓦坎城市的设计与周围的景致浑然一体,相得益彰。从黄泉大道的正中央,可以看见不远处的塞罗戈多山顶峰正屹立在月亮金字塔的塔尖上。城市的设计严格按照几何图形来布局,仪式中心就建在黄泉大道的南北轴线上,而管理中心、市场和“城堡”则建在东西轴线上。举行宗教和祭祀活动的纪念物,都位于太阳金字塔的中轴线上,恰巧与太阳从初升到最高点的轨道相契合。从这种布局中可以看出人们对天文学的尊崇和信奉。在当时,崇拜太阳和研究天体对特奥蒂瓦坎社会来说应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特奥蒂瓦坎是个依靠贸易发展起来的社会,等级森严,由神权政府管理。城市的财富大多来源于丰富的黑曜岩矿以及肥沃的土地。按照职业,人们被清楚地划分为不同的社会阶层,如陶工、油漆匠、宝石抛光工、农民、渔民等。大部分居民从事手工业生产,还有一部分人从事商业,把各式各样的商品远销到中美洲的很多地方。甚至在许多距离特奥蒂瓦坎十分遥远的地方,都发现了特奥蒂瓦坎式样的建筑物和陶制品,比如位于危地马拉的卡米纳柳尤城和墨西哥湾沿岸的玛塔卡潘城,反映出特奥蒂瓦坎在中美洲地区的影响之广泛。

    特奥蒂瓦坎曾经是一个世界性的大都市,不同种族的居民分布在城市的不同地区。这里曾经是整个中美洲最重要的宗教、经济和政治中心,当时的人们精通几何、建筑、天文和艺术。从装饰宫殿四壁的绘画所表现的神话故事和各种建筑的布局中,可以看出特奥蒂瓦坎人重视天文甚于军事。由此可以推知,这是一个以崇拜土地和农业神祗为根基的热爱和平的文明城市。

    特奥蒂瓦坎的影响几乎波及整个中美洲,据现在的了解,受其影响的地区有2/3的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伯利兹。尤其是制陶艺术和陶器,对玛雅文化和瓦哈卡文化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其他民族在几个世纪内里也一直供奉着特奥蒂瓦坎的神灵:例如掌管湿润与肥沃的羽蛇魁扎尔科亚特尔和雨神特拉洛克。

    特奥蒂瓦坎为何消失

    令人迷惑不解的是,在公元650~750年左右,曾经繁盛一时的特奥蒂瓦坎文明突然中断了,此后陷入一片衰败残破的景象。这座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城市也突然被废弃。不知是何原因,“众神之城”的居民和它的文化好像都在瞬间销声匿迹。公元1000年,托尔特克人占据了这座城市的部分地区。当随后的阿兹特克文化在美洲中部高原兴起时,特奥蒂瓦坎古城早已成为一片废墟。特奥蒂瓦坎神秘灭亡的800年后,当16世纪西班牙人来到这里时,看到的只有仍然生活在石器时代的阿兹特克人。

    特奥蒂瓦坎莫名其妙的衰亡与它的兴建一样,都笼罩着一层神秘莫测的色彩,也令考古学家和史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

    最简单的一种说法是城市遭到了外敌入侵。但是,特奥蒂瓦坎的社会发展水平——诸如组织能力、科学技术、经济实力等方面,都远远高于当时美洲的其它所有民族。如果说这样一种高度文明会被某些茹毛饮血的原始民族入侵而灭亡,那等于说今天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美国会在一夜之间被某个美洲或非洲的土人部落消灭一样,实在令人匪夷所思。而且出土的文物、遗迹表明,特奥蒂瓦坎并未曾经历过一场战争。

    另一些考古学家在勘察了一些遗迹后推断,特奥蒂瓦坎后期曾发生过大的火灾,有些大火似乎还是人为的,而且曾经过事先周密计划。他们确信是这场火灾导致了这座古城的衰落。但是这种说法也经不起推敲,如果一种文化还有足够的活力,几场大火是不足以将之毁灭的。

    还有人认为,特奥蒂瓦坎的衰亡是由于内讧。但从内乱到崩溃、再到衰亡总要有一段较长的过程,不会瞬间消亡;而且,特奥蒂瓦坎在衰亡后,城里众多的居民都去哪里了呢?如果说他们融入到周围的其它民族中去了,那他们掌握的先进的科学知识和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怎么也一下子凭空消失了呢?

    对于这些令学者们也费解的、纠缠不清的问题,倒是最先见到特奥蒂瓦坎遗址的阿兹特克人给出了最简明扼要的答案:神建造了特奥蒂瓦坎,又离开了特奥蒂瓦坎!

    延伸阅读——特奥蒂瓦坎的雨神崇拜

    雨神是特奥蒂瓦坎文明崇拜的一个重要的神,后来阿兹特克人把雨神称为“特拉洛克”。

    雨神长相奇特,有圆盘状的眼睛和长而尖的牙齿,通常一手持着水罐,一手握着雷电。“特拉洛克”意为“来自土地”,这个名字表明了雨神担负着把雨水从天上带到人间,润泽广袤大地的重要职责。旱季快要结束时,阿兹特克人就会在高原上举行仪式,乞求雨神再次把雨水普降大地。举行这些仪式时,还要杀死一些活人来供奉神灵,因为鲜血被看成是生命的载体,是非常宝贵的东西,只有用鲜血来祭奠神灵才能保证雨神降雨和季节的循环。在特奥蒂瓦坎的很多壁画中都可以看出人们从雨神那里所蒙受的恩惠。这些壁画里,雨神总是置身于欢乐祥和中,围绕在身边的是载歌载舞的欢腾的人群,他们热情歌颂赞美雨神带来的丰饶与润泽。

    辉煌一时的阿兹特克文明

    阿兹特克创造了辉煌的阿兹特克文明,开创了阿兹特克族最辉煌鼎盛的时期,他们是古代墨西哥文化舞台上最后一个角色。

    阿兹特克族是北方的狩猎民族,生活贫穷居无定所,发展水平低下。后来侵入到墨西哥谷地,征服了那里原有的居民即托尔特克人。特诺奇蒂特兰是阿兹特克帝国的中心,在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入侵之前,拥有20~30万人口,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城市之一。它的文化不仅具有本民族的特色,还兼具其他部落的特色,其中比较明显的一个方面就是其宗教信仰。在宗教的荫庇下,阿兹特克的经济得到了大力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又推动了其他方面的发展,诸如教育、科学研究、天文学、历法、文字、艺术等。

    遗憾的是,阿兹特克人的辉煌文明最后惨遭西班牙殖民者的摧毁,它的历史从此也就戛然而止。

    灿烂的阿兹特克文明

    阿兹特克文明在吸收了托尔特克文化和玛雅文明中许多成就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独有的文化。

    和其他地区的古代文明一样,阿兹特克人也创造了象形文字,而且他们还会造纸,用于书写,这样很多古籍就得以留存后世。他们的文字中既有表意,也有象形,比如用火烧神庙表示某个地方已经被征服;用一只鹿角来表示一只鹿。除了纸张以外,用于书写的材料还大量使用鹿皮和棉布,但也有一些文字是在石头上书写的。

    在天文历法方面,阿兹特克人对日月运行的规律和季节性的变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据此精确地制定出了两种历法:一种是“太阳历”,即把一年分为18个月,365天;一个月20天,剩余的5天,闰年(每4年一个闰年)加一天。第二种是“月亮历”,一年分为13个月,260天;一个月也是20天。每52年,两种历法就会重合一次。阿兹特克人的这两种历法在很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在农业方面,确定了农耕季节,可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其次在纪年方面,可用于记录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历史的发展;第三在祭祀方面,可以确定举行祭祀仪式的具体日期,从而指导人们的宗教节日活动;最后在天文方面,可以记载天体运行的规律和重大的天文现象等。

    阿兹特克人的陶器、绘画以及建筑艺术等,也都达到了极为高超的水平。当时,黑曜石是最具经济价值的珍贵物品,用来制作各种物品,例如,祭祀时用的刀就是最为寻常的一样物品。但是它制作技术要求很高,需要制作的薄且锋利。阿兹特克人还用这种岩石为神像安装眼睛。而最具特色的就是阿兹特克人雕凿的黑曜石杯子。由于黑曜石又硬又脆,雕凿这种杯子是很不容易的。

    阿兹特克的首都特诺奇蒂特兰,建有很多的公共设施,这些建筑物多以白石砌成,宏丽壮观。一般房屋的周围可以看到固定在水面的木排,上面种有花草,犹如一个水上田园。城中心的主庙基部长100米、宽90米,有围墙环绕,塔顶建有神殿,用以供奉主神威济洛波特利和雨神特拉洛克。祭坛的四周还有蛇头石雕,坛下的大石重达10吨,上面刻有被肢解的月亮女神图案。1790年,在墨西哥城中心广场发现直径近4米,重约120吨的“第五太阳石”,上面刻有阿兹特克宗教传说中创世以来4个时代的图像,显示了阿兹特克人高超的石雕艺术水平。

    阿兹特克人有着非常优秀的建筑才能。他们的首府特诺奇蒂特兰建在一座岛上,有3条宽10米的石堤与岛外的陆地相通,石堤每隔一定的距离就有一道横渠,并在渠上架设吊桥。而且吊桥可以随时收放,用来防外敌的入侵。城中还建有宫殿、神庙、学校、官邸等,最大的一座金字塔规模能够与古埃及的相媲美。

    由于城市人口稠密,阿兹特克人为了满足对粮食的需要,还在湖中建造了非常独特的“水上园地”,来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岛城四面环水,市内河道纵横,景色富丽,令殖民者叹为观止,惊呼它为“世界花园”。

    阿兹特克人还开创了许多优秀文化,并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发扬光大。在教育方面,他们创办各级学校,规定从孩提时就要开始接受教育,而且没有性别限制。人们不但要接受自然、历史、法律、宗教、体育、军事和科学等教育,还要接受道德教育。

    宗教在阿兹特克人生活中也有重要的地位。人们信奉灵魂永存,并相信有至高无上的主宰存在。他们崇拜自然神,被视为太阳神和战争之神的主神威济洛波特利,还有其他的神例如:创造神特洛克-纳瓦克、太阳神托南辛、雨神特拉洛克、玉米神希洛内、羽蛇神克查尔科阿特尔、“双头神”奥梅特库特利及其妻子奥梅奇华特尔等。国王则被看作是神的化身,祭神时把战俘当作牺牲品,以活人为祭品是其特异习俗之一,每年祭祀神灵都有数千人。而武士还以献身祭坛为荣。

    阿兹特克文明的毁灭

    正当阿兹特克帝国的发展处于鼎盛时期之时,却遭到了来自大西洋彼岸入侵者的摧残践踏,这个辉煌文明最后被西班牙殖民者所摧毁,阿兹特克发展的历史从此被画上了句号。

    其实,在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沿岸,西班牙人很早就开始了殖民活动。1518年前后,一些西班牙的殖民者在墨西哥沿岸获知一些关于阿兹特克帝国的情况,便开始觊觎这个充满黄金的天堂。

    1519年,西班牙的一个小贵族科尔特斯满怀野心地强行出海,并打败了墨西哥沿岸奋起抵抗的印第安人,俘获了一个印第安女子。她是一个阿兹特克酋长的女儿,懂得玛雅语和阿兹特克语,后改信基督教,取名玛丽娜。她很快又学会了西班牙语,成为科尔特斯在征战过程中的翻译。

    1519年4月,科尔特斯沿海岸向北行驶,2天之后到达阿兹特克王国境内。阿兹特克国王孟蒂祖玛二世早已探知到了他的行踪,于是派一些印第安酋长沿途安抚科尔特斯,给他提供食宿,并送去了黄金和各种礼物,希望以此来阻止科尔特斯的入侵。但是,这些宝物非但并没有打消科尔特斯的进攻念头,反而助长了他征服阿兹特克帝国的野心和掠夺财物的欲望。

    1519年11月8日,科尔特斯如愿的进入了特诺奇蒂特兰,并受到了阿兹特克人的拥护。进城后,西班牙人趁机俘虏了国王孟蒂祖玛二世,并在其王宫地下室里掠夺大量财宝。1520年,在一次阿兹特克人的宗教活动中,西班牙人大肆屠杀阿兹特克人,遭到了阿兹特克人的奋力反抗,将西班牙人的驻地围得水泄不通。1520年6月30日夜,科尔特斯发起突围,狼狈不堪地逃出了特诺奇蒂特兰城。

    1921年4月,科尔特斯再次围攻特诺奇蒂特兰,阿兹特克人在新首领库奥特莫克的领导下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8月,西班牙殖民者攻入特诺奇蒂特兰城内,并彻底摧毁了这座着名的印第安城市。

    尽管阿兹特克文明就此毁灭了,但阿兹特克帝国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到现在,玉米已经在世界各地扎根,特诺奇蒂特兰虽然被毁灭了,但它在人们的记忆里仍是一座辉煌灿烂的古城。阿兹特克的帝国虽然被毁灭了,但它的文明并未被消灭。像其他的美洲印第安文明一样,仍然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彰显着它们的魅力。阿兹特克文明及其它美洲的印第安文明,就像一颗明珠一样璀璨夺目、经久不衰。

    相关链接——特诺奇蒂特兰

    特诺奇蒂特兰是阿兹特克人根据一个古老的预言建造起来的。预言说,如果阿兹特克人看见一只老鹰站在一丛石头中长出来的仙人掌上吞吃一条蛇,他们就找到了自己的安居之地。

    阿兹特克人在特斯科科湖的一个岛屿上,发现了这样一个地方。但是,要在这样一个沼泽密布的岛上建造一座城市,难度很大,希望似乎十分渺茫。因为所有的材料都要用木筏运送到岛上,包括大量的石材和用来打地基的树干。为此,阿兹特克人必须克服种种巨大的困难。

    阿兹特克人经过辛苦劳作,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果:建成后的特诺奇蒂特兰水道纵横,多条堤坝连接城市与湖岸之间。1500年时,特诺奇蒂特兰的人口已达到20万,比当时的任何一座城市都要大很多。

    如今,特诺奇蒂特兰的大部分都已不复存在了,而在这座城市的遗址上矗立着另外一个现代大都市——墨西哥城。

    灿烂耀眼的印加文明

    在古印第安文明中,有一支着名的文明,即印加文明。印加文明的影响范围北起哥伦比亚南部的安卡斯马约河、南至智利中部的马乌莱河,全长4800千米,东西最宽处500千米,总面积达9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超过1000万。

    总体说来,印加文明涵盖了现今厄瓜多尔山区部分、秘鲁山区部分、玻利维亚高原地区、半个智利和阿根廷西北部等地。

    印加文明的基础——印加帝国

    印加文明的得名原因是印加人统一了中安第斯山区,建立了印加帝国。印加人原是一个生活在的的喀喀湖中的部落,10世纪以后,他们逐渐北迁,于1243年来到现如今的库斯科,并在瓦纳卡里山上安营扎寨。据印加人传说,当时他们的首领是曼科·卡帕克。从这个首领开始,到1532年被西班牙征服者皮萨罗杀害的末代首领阿塔瓦尔帕,印加国大约经过整整3个世纪的发展历程。

    印加国原本叫做“塔万廷苏龙”,意为“四方之地”,首都就是库斯科。全国按方位分为4个大的行政区,称为“苏龙”。其中西北方位称为钦查苏龙,包括厄瓜多尔、秘鲁北部和中部;西南方位称为库蒂苏龙,包括秘鲁南部和智利北部;东北方位称为安蒂苏龙,包括东部森林和乌卡亚利河一带;东南方位称为科亚苏龙,面积最大,包括现今玻利维亚大部国土、阿根廷西北山区和半个智利。

    “印加”一词的本义是“首领”、“大王”的意思,即塔万廷苏龙的最高统治者。西班牙人到来这里后,简单地用“印加”一词来指这个国家及其居民,这个称谓逐渐约定俗成。

    印加帝国被称为“美洲的罗马”,因为它有一套闻名于世的完整国家机器。印加国是一个奴隶制国家,奴隶主阶级包括印加王、王室贵族、高级官吏和祭司。他们不用从事生产劳动就可以过上奢侈的生活。印加王被誉为太阳之子,是神的化身,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独揽国家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为了维护其统治,印加王还建立了以中央集权为中心的政治制度,通过各级官吏,牢牢地掌控着全国。

    印加文明的科学成就

    印加人能在中安第斯山区建立这样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是建立在当地发达的经济文化水平上的。

    在医药学方面,印加人有着非常令人惊叹的成就。他们的外科手术,尤其是穿颅术,在当时已经居于世界先进行列。手术刀是一种“T”形铜刀,锋利无比。而且印加人还精通与外科手术相伴而生的麻醉术。此外,印加人对多种草药,如奎宁、可可等,也有一定的了解。

    在天文、历法和数学方面,印加入的研究也有相当高的水平。印加人在首都库斯科的城东、城西建造了4座天文观象台,另有一座设在中心广场。根据长期研究观测,印加人测得地球运行周期是365天零6小时,并据此制定了太阳历。此外,印加人根据对月亮的观测结果制定的另一种历法是阴历,包括354天。与阿兹特克人和玛雅人不同的是,印加人在数学上采用10进位制。但是,印加人没有创制文字,他们用结绳的方法计数,在克丘亚语中称为“基普”,即在一条主绳上结出很多小绳,用结节表示数字,用不同的颜色和长度来表明不同的类别。

    在音乐、文学方面,印加人也有很高的造诣。有人认为,印加音乐可以和欧洲的古代民歌相媲美,甚至还略高一筹;还有的人认为,印加音乐具有的水平和表现手法与亚洲古代音乐相似。由于印加人没有完整的文字系统,文学样式多是戏剧和口头传说。其中最着名的是在西班牙人到来前就已广泛流传于中安第斯山区的《奥扬泰》,在殖民时代初有人用克丘亚文字(西班牙传教士创制)把它写成剧本,并在世界古典文学名着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纺织技术方面,印加人的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早在公元前2000年,他们就已经掌握纺纱织布的技术了。他们制作的毛织品和棉织品花色多样,色彩鲜活,手工精细。比如一幅1000年前留下来的地毯,每英寸含500根绒纱,而欧洲中世纪同类的织物却只含100根绒纱。在南部沿海皮斯科附近出土的木乃伊套服,被称为“世界纺织品的奇迹之一”。

    印加人的制陶业也有所发展,印加帝国时期陶器的主要特点是具有高超的磨光技术、装饰典雅精致、图案精美、色彩绚丽。在陶器的制作技术和式样等方面,他们不仅吸取借鉴了前人及同时代其他地区的经验,还加入了一些自己的创新和突破。

    印加文明的文字之谜

    既然印加文明具有如此发达的水平,而且已经是阶级社会,那么它究竟有没有自己的文字呢?有的学者认为,印加人发明了自己的文字。那么是一些什么样的文字呢?

    对此学者们说法不一。有学者称,印加人的秘密文字就是画在布板或其他织物上的一幅图画。据最早入侵印加王国的西班牙人称,在库斯科太阳神庙附近有一幢房屋,叫做“普金坎查”,里面珍藏着很多画在粗布上的画,都被装在金框中。除印加王和专职的保管员以外的人都不能靠近这些画。西班牙总督托莱多声称他亲眼见过那些布画,上面画有各种人像和一些奇怪的符号。后来西班牙殖民者入侵时抢走了这些黄金镜框,并且焚毁了所有的图画,从此,这些“秘密文字”也随之化作灰烬。

    也有学者称,目前发现了一些画在古板上组成的一排排四边形,呈堡垒形状,就是印加人的文字。还有学者认为,在印加陶器了一些类似豆子的符号,可能就是他们的文字,只是还没有被破译出来罢了。

    1980年5月,英国工程师威廉·伯恩斯·格林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印加文字是由16个辅音和5个元音组成的,这种秘密文字是美洲最早的象形文字和表意文字之一。然而,史学界、考古学界专家与学者并不接受这些观点。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印加人是没有自己的文字的,而且至今为止也确实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印加人有自己的文字。曾参加过征服印加王国的西班牙编年史学家佩德罗·西埃萨称,当时印加人记账、统计人口、记载军事和历史传说是用十进位的结绳记事法。后来,大量的考古发现也证实了这一说法,即印加人用结绳记事法来储存并传递信息。印加人把这种结绳记事称为“基普”。如果一定要说印加人有文字,那么“基普”就是他们的文字。

    目前已发现不少这种记事绳,最长的一条是1981年1月9日在秘鲁利马少拉帕斯村发掘出来的,有250米长。记事绳一般是用羊驼毛或骆马毛编成的,主绳两侧系着成排的细绳,形状如麦穗,有的多达上百条。细绳涂有各种颜色,有的再拴上更细的绳子。不同的事物由不同的颜色表示,红色表示士兵,黑色表示时日,褐色表示马铃薯,黄、白、分别代表金、银。细绳上还打上形状和位置不同的结,来表示具体的数字,离主绳最远的结是个位,然后依次是十位、百位、千位,代表万的结最靠近主绳,万也是印加人知道的最大的数。印加人就是这样借助结绳记事的方法来记载当时所发生的各种自然现象和重大事件的。

    而印加王则通过原始的邮政系统传递记事绳,来了解各地的收成、治安等重要情况。在印加王国中,有专门负责掌管和运用“基普”的官员,叫做“基普卡马约”,一般由贵族和贵族子弟来担任。他们经常陪同印加王使臣去各地巡游视察,监督税收并进行人口统计,可以说是王室的会计兼秘书。他们根据记事绳的记录向国王汇报情况。在印加王国的贵族子弟学校里,还有学科专门教授结绳记事的知识和方法。

    不过,究竟上述说法是真是假?印加人到底有没有自己的文字?至今尚未定论。

    延伸阅读——印加的太阳神

    在印加人看来,他们的国王具有神性,是太阳神的儿子,而首都库斯科则是宇宙的中心。

    “库斯科”意为“世界的肚脐”。事实上,库斯科城是举行宗教仪式的中心,居住在这里的人都都是贵族。

    库斯科是一个井然有序的城市,到处都是庙宇和宫殿,这些建筑色彩鲜艳,金碧辉煌,还悬挂着五颜六色的纺织品作为装饰。每年,人们都要到位于市中心的太阳庙举行祭奠太阳神的庆典活动。在节日期间,已故印加王的木乃伊都会被拿出来展示,供人们祭奠。

    库斯科的平民们都居住在围绕库斯科城的12个城镇里,他们不能正视印加的脸,甚至都不能注视贵族,因为贵族们也都是印加的亲戚。平民们见到印加或者贵族时,要举起手里的篮子,匍匐在地上,以示地位的低微。

    通常来说,印加都要娶自己的一个亲姐妹作为他地位最显赫的妻子。除了这位妻子,他还可以有很多妻妾,因此印有很多子女。很多妻妾在印加死后被扼死,伴随印加进入天堂。新的印加是在老印加的众多儿子中挑选出来的,挑选新印加往往会引发激烈的王室内部争斗。

    印加人对蒂瓦纳库城这座已经成为废墟的城市十分景仰,他们的宗教信仰就源于这座城市。至高无上的维拉科查是印加人信奉的造物神,他也是所有生灵的统治者。据说,维拉科查早在传说中时代曾莅临过蒂瓦纳库王国,随后就跨越太平洋到太阳落下的地方去了——但是,有朝一日,伟大的造物主可能还会回来开创新的黄金时代。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