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朱蕴山-附录三朱蕴山诗词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过岐岭

    1907年

    岐岭在安徽省舒城、桐城两县交界的地方。1907年我因徐锡麟刺恩铭案被捕陪斩[13]。释放后,驱逐回籍,路过此岭。是年冬,我又路过此岭,返回安庆。1908年,由宋豫琳[14]介绍加入同盟会。

    来时秋将至,

    归时秋又暮。

    一去一归来,

    此山已两度。

    问余何所求,

    岂为功名误。

    纲常与名教,

    令人入坟墓。

    奇耻三百年,

    如堕五里雾。

    莽莽好山川,

    苍茫隔云树。

    切勿效杨朱[15],

    徘徊泣歧路。

    送宋豫琳赴粤

    1911年

    宋豫琳烈士是我的巡警学堂同班同学,也是徐锡麟刺恩铭之役陪斩的难友。1911年1月应赵声[16]之约去粤起义。临行前,我和韩衍[17]、高雨寒[18]煮酒送行,并写五言诗一首相赠,以壮其行。

    慷慨数恩仇,

    苍茫万里舟。

    此行各努力,

    相约白门[19]秋。

    重阳游指封山[20]

    1913年

    写此诗时,适军阀张勋、倪嗣冲奉袁世凯命驱兵直下江苏、安徽。黄兴、柏文蔚[21]抵挡不住。辛亥革命果实竟为封建军阀头子袁世凯所攫取。

    秋风逼体夹衣凉,

    蹑屐援萝到上方。

    峭壁倒悬天欲破,

    孤峰独立我犹狂。

    穷探花木亲猿鸟,

    俯视川原厌虎狼。

    八句吟成一回顾,

    白云山色两苍茫。

    古风十四章

    1915年

    1915年1月,日本向北洋政府提出二十一条,袁世凯帝制阴谋毕露。与冷御秋[22]、刘希平、柏文蔚、卢仲农[23]等人秘商回皖推动反袁活动。途中游经杭州、南京。杂写古风十四章。

    一

    中宵不成寐,

    辗转弄床阴。

    起视明月光,

    清辉鉴我心。

    孤云渺南去,

    飞鸟动高林。

    隔邻谁氏子?

    静夜弹鸣琴。

    音响一何怨,

    使我泪沾巾。

    二

    芝兰产幽谷,

    托根异众芳。

    移置台阶下,

    不及蔓草长。

    春风一日至,

    四座生古香。

    愿言佩君子,

    中心写且长[24]。

    三

    楚国有大夫,

    乃在潇湘南。

    行吟重行吟,

    郁纡摧心肝。

    谗人日高张,

    逆水起波澜。

    秋风一夕起,

    吹折沅与兰[25],

    只身不自保,

    悠然兴咏叹。

    四

    鸿鹄志高飞,

    横绝数千里。

    欲集还逡巡,

    中道多棘积。

    堂幕有巢燕,

    去人只尺咫。

    欢言得其所,

    及笑曲突徙。

    茫茫九州烟,

    滔滔百川水。

    长顾复却虑,

    忧伤何时已。

    五

    吾父年二十,

    慷慨誓从军。

    仗节渡淮水,

    事败只一人。

    三十归乡里,

    终身耻帝秦。

    七六尚健在,

    亲见震旦新。

    遗命余小子,

    善守千金身。

    呜呼言犹耳,

    安可辞清贫。

    六

    吾生十四五,

    立志尚矜奇。

    读书观大义,

    心与游侠期。

    中经事变多,

    南北徒奔驰。

    忽忽年三十,

    反泣世路歧。

    去者日已远,

    来者犹可追。

    努力益自爱,

    大道终有时。

    七

    古人重义气,

    今人重黄金。

    黄金有时尽,

    交谊因不深。

    吾爱鲍叔子[26],

    平生一片心。

    风尘久疏阔,

    问孰有赏音。

    八

    昨日过钱塘,

    一吊岳王墓。

    古柏何萧森,

    枝枝向北怒。

    回首望丘山,

    夕阳红无数。

    安得九州铁,

    铸尽古今错。

    吾欲结茅屋,

    栖霞岭下住。

    九

    朝发黄歇浦,

    暮登秣陵道[27]。

    落日照城头,

    鸱枭啼未了,

    离离话故宫,

    今已不可考。

    下有健儿血,

    白骨埋蒿草。

    昆仑势巍巍,

    江河流浩浩。

    狐鼠日跳梁,

    隐忧伤怀抱。

    此身莫等闲,

    焉用叹枯槁。

    十

    步出尧化门,

    牛羊纷纷下。

    夕阳澹我心,

    天高旷四野。

    路旁有香芝,

    采之不盈把。

    隔林闻樵语,

    道是知音寡。

    黄钟今已弃,

    雷鸣多缶瓦[28]。

    吾欲发高歌,

    从兹正风雅。

    十一

    驱车上河梁,

    徘徊独西顾。

    皖山何青青,

    苍茫隔云雾。

    其下有飞泉,

    其上有嘉树。

    高鸟去霄汉;

    猛兽昼当路。

    吾欲涉巨津,

    川横不可渡。

    按剑问舟子,

    薄言逢彼怒。

    十二

    高楼有少妇,

    日夕望横塘。

    所思不可见,

    盈盈水一方。

    心如金石固,

    面比菜葵黄。

    荡子久不至,

    漫漫夜漏长。

    明月光皎洁,

    照澈罗帏裳。

    愿言谢亲友,

    永誓守空房。

    十三

    巍巍大龙山,

    屏障古城北。

    屈指一百年,

    祸乱尚未熄。

    绿云楼早倾,

    户外天如墨。

    变生肘腋间,

    惨澹无颜色。

    世事已如此,

    公理终不灭。

    十四

    登高望北里,

    累累尽荒陬,

    春风被百草,

    遍地长离愁,

    人生不百年,

    富贵等蜉蝣。

    浮云蔽长空,

    砥柱障东流。

    胡为久郁郁,

    甘作楚人囚。

    夜饮大观亭二绝

    1915年

    为了民族革命,不少革命志士,壮烈牺牲。可是,辛亥革命果实却为卖国贼袁世凯所窃取。邀友夜饮大观亭,即存放徐锡麟烈士衣冠处,悼念先烈们,并写此二绝祭之。

    山河隐隐起悲笳,

    小集江亭日已斜。

    新月满林风景异,

    同来煮酒祭黄花。

    当年血溅皖公城[29],

    江上衣冠扪有声。

    薪尽火传人去远,

    夜潮犹作不平鸣。

    用杜甫秋兴八首原韵写感

    1916年丙辰除夕

    皖省都督孙毓筠后来变节,投靠袁世凯,组织筹安会。该会鼓吹帝制,称袁为皇。从1916年元旦起改为洪宪元年。袁世凯登基,封吏授爵。蚌埠、安庆两地于除夕张灯结彩,祝贺袁皇。皖省军阀倪嗣冲、朱家珂[30]等,上书袁世凯称陛下,自称臣。真是丑态百出。

    一

    万籁无声霜满林。

    山河变色更森森。

    滔滔逝水连天暗,

    飒飒西风卷地阴。

    蜡火尚馀今夕泪,

    梅花犹是去年心。

    提镫漫作承平颂,

    长夜敲残岁暮砧。

    二

    览镜丝丝鬓影斜,

    飘摇风雨颂皇华。

    穷边不少苏卿节,

    大海毋劳博望槎[31]。

    见说云龙从故国,

    厌闻风鹤咽清笳。

    黄昏独上城南望,

    渔火星星眼欲花。

    三

    鲁戈无力挽斜晖,

    王气尊严民气微。

    喌喌[32]群雌皆北伏,

    哀哀征雁独南飞。

    闭门种树时犹早,

    买石还山愿已违。

    惆怅江天惊岁暮,

    几人攫取稻粱肥。

    四

    世界纷纷一局棋,

    回头往事总堪悲。

    黄粱又动封侯梦,

    赤县方占厄运时。

    大地鱼龙甘寂寞,

    天家犬马竞奔驰。

    灵均[33]已去长沙老,

    怅望东山有所思。

    五

    偶从江山问青山,

    衣带盈盈一水间。

    仗节有人来百粤,

    消兵何日到重关。

    书空殷浩[34]殊多事,

    海角田横[35]不返颜。

    故鬼无如新鬼大,

    只身四顾泪澜斑。

    六

    天荒地老皖江头,

    满眼离离气似秋。

    华屋开时飞燕冷,

    墓门新处夜乌愁。

    令威[36]归去应遗鹤,

    王粲[37]飘零等浪鸥。

    极目乡关何处是,

    孤城斗大梦神州。

    七

    铜驼[38]隐隐话新宫,

    歧路亡羊更失中。

    鸿鹄离群啼博夜,

    虎狼入室肆雄风。

    人间酒国千杯醉,

    官舍灯花一夕红。

    上帝不仁吾道已,

    强从世外学诗翁。

    八

    冥漠盲行自逦迤,

    人心于此见平陂。

    何多燕雀齐三祝[39],

    尚有鹪鹩占一枝。

    正朔未终金鼓动,

    灵光犹在斗杓移。

    明朝怕说逢元日,

    拜罢龙泉首暗垂。

    安庆狱中杂感四首

    1916年5月

    1916年5月我和段瑞兰[40]、杨允中[41]、沈全懋[42]等人密谋起义于安庆,反对袁世凯。事泄。适允中赴沪接洽购买军火未归,瑞兰、全懋得讯逃沪,我被捕。扣押在省警务处待审。

    一

    正气透天阍,

    恩仇不足论。

    寸心顽似铁,

    斗室暗于墩[43]。

    未识地狱乐,

    焉知尘世烦。

    一身无长物,

    俯仰我何言。

    二

    卧稳朝嫌短,

    心闲夜觉长。

    一间破瓦屋,

    半枕旧匡床。

    梦不见周孔,

    时还读老庄。

    此心终似火,

    冷眼看苞桑[44]。

    三

    脱却烦恼障,

    转作逍遥游。

    世事已如此,

    吾生何所求。

    肝胆还落落,

    天地听悠悠。

    卅载真成梦,

    昂然一楚囚。

    四

    归里只三百,

    乡音抵万千。

    弟兄何日到,

    妻子未应眠。

    得此席间地,

    坐窥井底天。

    十年长作客,

    权当守青毡。

    登南京清凉山扫叶楼

    1925年秋

    孙中山先生逝世后,我和高雨寒南下,临行前,会见李大钊。李谈到西山会议派[45]反共阴谋,估计广州将会发生变化,促我俩速去上海和陈仲甫商议。9月中旬我回皖做发动国民党左派的工作,途经南京,访问侯绍裘、张曙时[46],加强苏、皖国民党左派的联系,顺道登清凉山扫叶楼感作。

    何处能寻龚半千[47]?

    幽花瘦石冷如烟。

    清凉不管南朝恨,

    寂寞空山五百年。

    高冈独立我玄黄,

    半亩园荒剩夕阳。

    欲向山僧乞灵帚,

    扫完秋叶扫欃枪[48]。

    岁暮

    1927年

    参加南昌“八一”起义后,回到上海会见王若飞,得知陈仲甫已解除总书记职务。谭平山从汕头逃亡香港来沪,亦被开除出共产党。革命处在十分艰难的阶段。

    雪满关河雁叫哀,

    丝丝热泪洒寒灰。

    愿将第二洪荒水,

    一洗人间避债台[49]。

    黄浦滩上二绝

    1929年

    大革命失败后,留驻上海,见黄浦滩公园张挂牌示“犬与华人勿入”,可恨之至!故作此诗。

    一

    薪尽炉存火正寒,

    种花人去泪阑干。

    黄昏时节多风雨,

    如此江山不忍看。

    二

    徘徊江上客心单,

    犬与华人一样看。

    恨事百年牢记起,

    北风怒目问南冠。

    蝶恋花

    1931年5月

    吾妻周佩隐卒于夏历辛未(1931年)五月丁卯日。填蝶恋花词,以示怀念。

    来日苦多去日早。冷卧牛衣,十载伤怀抱,今年今日人最恼,泪声化作啼鹃鸟。

    此恨绵绵何日了?归去匆匆,肠断江南道!留得血痕相对照,买丝从此祀丁卯。

    车过嘉兴

    1932年

    “一·二八”淞沪抗日战争起,我和许沅圃[50]团于旧历除夕赶到杭州,推动国民党八十七、八十八师中下级军官和十九路军共同抗日。回沪时,途经嘉兴。据许谈,俞济时[51]师长是蒋介石心腹,他已暗受蒋意按兵不动的密令。但是,这两师中下级军官,有的仍违令,自动率部加入前线,与十九路军共同抗战。

    眼中血泪旧啼痕,

    海寇东来天地昏。

    岂可瓦全宁玉碎,

    国亡家破我何存?

    念奴娇

    怀念亡友邓演达

    1933年2月

    “九一八”沈阳事变,蒋介石一度下野。国民党左派著名人物邓演达是蒋的劲敌,蒋下野前,密将邓杀害。

    海潮激烈,正大泽深山,蛟龙夜发。万里沧波来眼底,旧恨新愁重叠。浊浪排空,惊风挟雨,水天晦如墨。人生如寄,一杯黯然伤别!

    应念壮士归来,中流击楫,肝胆硬如铁。易水萧萧风渐冷,泪逐波臣呜咽。禾黍离宫,荆榛塞道,往事那堪说!何年把剑?誓扫神州腥血。

    船中逢老友李锡九

    1933年

    为进行十九路军与瑞金红军联合抗日事,我先后往返香港,与李济深、陈铭枢商谈。终未达成协议。

    海水汹汹卷舵楼,

    最难风雨客同舟。

    故人意气高于海,

    脚踏沧波小九洲。

    病中有感

    1934年

    瑞金红军与十九路军联合抗日事,未达成协议。福建人民政府失败。毛主席领导红军开始长征。我受到蒋介石特务监视,由沪来到天津,与方振武、吉鸿昌、马占山联合,推动抗日工作。

    铁错铸成嗟已晚,

    金瓯缺后补应难。

    南来不少啼红怨,

    石烂棋枯问谢安[52]。

    喜闻红军胜利到陕北

    1936年元旦

    红军经过十一个省区,行程二万五千里,从赣南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得此消息,无限欣喜。

    朝暾一出火熊熊,

    三五欃枪没落中。

    天与老夫缘不浅,

    东窗日日早来红。

    中元节夜游太原中山公园

    1936年

    我又应梁化之[53]之约,第二次赴晋与阎锡山谈判联共抗日问题,为山西方面联共抗日政策铺平道路。离晋前,适逢阴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散步太原市中山公园文瀛湖时,发现太原市竟召开追悼晋绥剿匪阵亡将士大会,很不痛快。写此五言长歌五十句,次日交梁化之转阎锡山。梁说这是过去决定的会,今后剿匪标语可以改正。午后,梁来送行说,以后山西方面可以保证不再有剿匪标语出现。

    丙子中元节,

    客卧曲阿辙。

    形单而影只,

    况乃秋早冽。

    中夜胡笳动,

    触我心烦热。

    苦睡不成眠,

    起视月如雪。

    出城复入城,

    人声渐销歇。

    独步文瀛湖,

    河灯半明灭。

    胡为声凄凄,

    疑有鬼切切。

    晋西与绥东,

    今年战事烈。

    萁豆竟相煎,

    问谁遗之孽。

    白骨聚一堆,

    冤亲更无别。

    黄沙缠白草,

    赢得没字碣。

    死者徒昧盲,

    生者空泣啜。

    为谁而战争,

    此理很难说。

    历史几千年,

    铸成一部血。

    称王而称霸,

    鼠偷与狗窃。

    一笔糊涂账,

    至今尚未结。

    我来叩天阍,

    只手凭寸舌。

    欲洗地下冤,

    先锄人间贼。

    起来快起来,

    真理终不灭。

    汉贼不两立,

    壁垒森如铁。

    太行山巍峨,

    黄河水呜咽。

    腥风卷地来,

    百草皆凄折。

    惟有岁寒松,

    高标独清洁。

    踏碎富士山,

    高歌目眦裂。

    举起抗日旗,

    誓扫倭虏穴。

    从桂林到柳州途中

    1937年2月

    西安事变后,带病南行去沪,遇叶挺从欧洲回国,欢聚两天,搭船去港,转梧州,与李济深会面。经桂林会见李宗仁,商谈一致抗日、停止内战是唯一救国之计。后经柳州返港去沪,转回天津。此时胃出血较前加剧。

    一峰过眼一峰横,

    鬼斧神工削不成。

    胜读柳州山水记[54],

    兹行直欲快平生。

    桂林山水明如画,

    阳朔风光更有情。

    行过荔榴三百里,

    夕阳斜挂柳州城。

    车过符离集[55]

    1937年春

    返天津后,梁化之约我三赴太原。我带毛主席亲笔密函,偕中共中央代表南汉宸、彭雪枫,秘密与阎锡山会晤,商谈配合抗日之措施及组合革命团体等问题。

    辍耕垄上草玄黄,

    首义功归大泽乡。

    楚汉纷争何足数,

    英雄终古属陈王。

    还家口号

    1937年岁末

    1937年国民党决定迁都武汉时,我在南京中共办事处会见董必武、叶剑英。他们告诉我现在团结抗日救国要紧,赞成我赶回安徽,从事发动抗日的工作。当时李宗仁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兼安徽省主席。我向李宗仁建议,在五战区发起民众总动员委员会,李接受了这个建议。后组成安徽民众总动员委员会,李为主任,我为总务部部长。安徽上层民主人士和各地青年积极分子,包括共产党员、青年团员,一时云集大别山,通过动委会,开展民众抗日运动。

    五十还家不算迟,

    雪深如海过年时。

    梅花犹抱当年约,

    忽向山窗红几枝。

    会见恩来必武伯渠有感

    1938年

    1938年6月初赴武汉,请教恩来和董、林两老。同时亦会见王明、博古。想起1927年武昌一别,匆匆已近12年。当时南京已失守,国民党政府迁都武汉。这次会面,感慨万千。

    武昌城下浪滔滔,

    旧地重经气尚豪。

    十二年来如此水,

    一回水比一回高。

    皖南事变有感

    1941年2月

    新四军在皖南被蒋介石密令第三战区顾祝同截击。叶挺被扣,项英殉难,革命青年遭到残杀,殊为慨愤。

    燃萁煮豆果何堪,

    劫火消来骨已寒。

    今古茫茫同一慨,

    更馀幽愤问江南。

    离渝都赴桂

    1941年5月

    得恩来、董老等人在渝启示,去桂林推动西南军政人员团结抗日,防止蒋介石投降,贯彻联共抗日反蒋的方针。

    夜宿巴山晓渡河,

    薄寒天气客经过。

    尚馀残雾埋城角,

    已见朝霞出涧河。

    峡险江空飞鸟急,

    水流花谢乱莺多。

    迟迟欲去难为别,

    怒向沧波待枕戈。

    奉酬何香凝

    1942年12月

    何香凝老人于1942年5月移住桂林。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患难重逢。何姥纵谈往事,义愤填胸。

    南天一姥话沧桑,

    劫后重逢血未凉。

    十七年来无限恨。

    落红如雨对斜阳。

    金瓯已缺谁能补,

    玉步将移不复还。

    竖子名成功罪在,

    好凭老眼看殷顽。

    题亚子樱都跃马图

    1943年

    柳亚子是南社诗人,国民党左派著名人士。香港沦陷,由港来到桂林。有友人画亚子樱都跃马图索题为柳老寿而作。

    老骥犹存伏枥思,

    横流沧海感离离。

    樱花终有红时节,

    莫道英雄跃马迟。

    宿柳州南站

    1943年6月

    1943年受周恩来同志面托,并携带李济深给张发奎的信去柳州,要求张保护越南胡志明,使其免受蒋介石特务监视,并严防特工暗害,以便他在柳州训练干部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当时胡志明改名为阮爱国。

    狂风暴雨锁城楼,

    六月炎荒气似秋。

    等是谪居来此地,

    抗心不让柳江侯。

    恩仇了了孰冤亲,

    活到沧桑迹已陈。

    三户[56]尚存终复楚,

    此生小作帝秦人。

    雅安纪游

    1943年9月

    蒋介石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有夺取延安企图。李济深同意我去渝先会中共中央负责同志研完,再赴成都,和张澜商量推动抗日防蒋投降计划,并决定去雅安访晤刘文辉。刘同意一致团结抗日,对联共大计秘密进行。

    青衣江

    青衣江上碧如油,

    一水依依绕郭流。

    留得弹丸干净土,

    莫教辜负此遨游。

    金凤山

    木樨香冷碧苔封,

    岂为参禅踏此峰。

    凤鸟不来龙久蛰,

    破楼僧打暮天钟。

    金鸡岭

    雅州东去望金鸡,

    小雨霏霏送马蹄。

    为忆江南佳丽地,

    断桥烟水总迷离。

    贵阳阻车有感

    1943年11月

    在蓉会见张澜。他说为西南团结抗日防蒋计,必须注意云南;蒋介石派杜聿明进驻昆明,专事对内,务必与龙云商量对策。我允回渝后,再赴昆明访龙。在中共中央正确指导和帮助下,民主抗日运动得到蓬勃发展。11月中旬路过贵阳,转赴昆明。

    天荒地老望春迟,

    憔悴行吟鬓有丝。

    玉碎瓦全俱有泪,

    舟沉釜破更无疑。

    歌残犹说痴人梦,

    局烂方思国手棋。

    颠倒长途行不得,

    消愁聊诵百忧诗。

    登岳麓山志感

    1944年2月

    常德陷落,李济深要我去长沙会薛岳,推动他积极抗日,并希望他接受中山遗策与共产党合作。到长沙后,薛去前方,等候三日未归,我即返回桂林。薛对李济深是敬鬼神而远之,对共产党防备更严。

    湘江水落白鱼肥,

    岳麓峰高红叶飞。

    岂屑稻粱谋异域,

    却披荆棘入重围。

    英雄老去空山冷,

    竖子名成故国微。

    幸有亡秦三户在,

    登临何事叹斜晖。

    筑柳途中

    1944年2月

    2月中旬杜斌丞[57]莅桂。我约好李济深和斌丞同志同往李任仁[58]故乡开一次秘密会议,商讨民主抗日反蒋问题。

    十万八千劫,

    东西南北人。

    穷年孤客梦,

    异地独灯亲。

    已觉乱离久,

    更伤车马频。

    梅花犹未落,

    为忆岭南春。

    渝都悼邹韬奋联

    1944年秋

    残山剩水度中秋,夜雨怀人,大都是孤愤韩非,离骚屈子。

    棘地荆天怀壮士,巴山怅望,写不尽宫中黄皓,座上谯周[59]。

    答谭平山并示石父

    1944年

    南北东西一野鸥,

    虚名虚利不虚求。

    愿将一片丹心火,

    化作人间老马牛。

    告别渝都

    1946年6月

    1946年我离开重庆南下,看到蒋介石还都南京,必然发动内战,投靠美帝,妄图消灭共产党。中国的前途,只有共产党领导,才有可救。美蒋必败,中共必胜,这是必然的道路。

    滚滚江流东复东,

    一波未落一波汹。

    破舟又遇腥风起,

    独立斜阳爱晚红。

    送冯玉祥将军出国考察水利

    1946年秋

    1946年1月旧政协于重庆开幕。国民党与共产党双方达成“停战协定”,颁布停战令。7月间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及一切决议,内战开始。中共中央发表“七七”文告。冯玉祥被迫出国。临别时,以诗赠言。

    大禹凿龙门,

    李冰凿离堆。

    遥遥数千载,

    功德何巍巍。

    秦皇打天下,

    楚汉祸结连。

    流氓作天子,

    混乱两千年。

    民国虽改元,

    流毒依然在。

    抗战已八年,

    对内终不改。

    卓哉冯将军,

    出国求水利。

    启示中国人,

    武力不可恃。

    中山有遗训,

    天下须为公。

    果真行大道,

    人心自乐从。

    行矣冯将军,

    此行最珍重。

    大海正扬波,

    秋高更汹涌。

    回首望神州,

    荆榛遍地拥。

    饥亡与死亡,

    流离遭惊恐。

    虎去更引狼,

    凶凶起内讧。

    宁做亡国奴,

    不与家奴共。

    将军早归来,

    独裁徒迷梦。

    玩火必自焚,

    酣舟忘漏洞。

    民主终获胜,

    和平定可颂。

    愿假斩蛟手,

    先作弭兵用。

    柬呈亚子并平山

    1947年秋

    1947年秋柳亚子应民革筹备之约来港,和我交换意见,曾有卷土重来树立中山旗帜怀抱。他对李济深领导民革有不同意见,对谭平山亦有异议。我作诗以劝之。

    霸业萧条问粤南,

    廖朱[60]而后感才难。

    何须争取中山钵,

    变作红旗一样看。

    纪念双十节

    1948年10月

    这首五言四十句,当年曾在民革机关刊物《民潮》月刊发表,但当时寄上海各报,均不敢利用。

    去年双十节,

    内战已轰轰。

    今年双十节,

    内战更凶凶。

    越打国越乱,

    越打民越穷。

    征粮复征购,

    搜刮已无从。

    老弱填沟壑,

    丁壮走一空。

    青年多惨害,

    残杀到工农。

    士兵成饿鬼,

    伏尸千里红。

    可怜公教员,

    三餐吃不终。

    只有四大家,

    其乐也融融。

    犹说总动员,

    花样来得凶。

    民主成骗局,

    独裁逞淫风。

    回头溯辛亥,

    三十七年中。

    循环打天下,

    年华去匆匆。

    盗占主人室,

    窃国枉称雄。

    袁皇到曹吴,

    天命早溃崩。

    今之独夫豺,

    此路绝不通。

    玩火必自焚,

    真理古今同。

    浪潮将没顶,

    无面见江东。

    历史早注定,

    徒自撞丧钟。

    明年双十节,

    革命定成功。

    赴东北解放区舟中杂写

    1948年12月

    1948年12月26日,我和李济深等19人秘密乘船去东北解放区,参加筹备新的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讨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历时十二昼夜,到达大连下岸,时在1949年元月7日。

    夜出港口

    环海早无干净土,

    百年阶级忾同仇。

    神州解放从今始,

    风雨难忘共一舟。

    中山事业付殷顽,

    豺虎纵横局已残。

    一页展开新历史,

    天旋地转望延安。

    过台湾海峡

    台南台北浪花汹,

    衣带盈盈一水通。

    寇去那堪重陷落,

    海天恨望郑成功。

    到大连

    解放声中到大连,

    自由乐土话翩翩。

    狼烟净扫疮痍复,

    回首分明两地天。

    谒中山陵墓

    1949年5月

    1949年5月,我赴南京整建民革地下组织,曾去中山陵谒墓。回忆起1926年我和柳亚子、侯绍裘等人代表国民党苏皖两省党部,奉广州中央之命举行南京紫金山孙中山先生陵墓奠基典礼,却遭到西山会议派的袭击。如今沧桑几变,换了人间。中山先生的遗策已经实现,历史将开始新的局面。

    熊熊烈火逐妖螭,

    廿二年前此奠基。

    一代丰功空向往,

    九州铁错感何其。

    元凶已去群魔散,

    血债难忘故鬼知。

    重过紫金山下路,

    欣看满地变红旗。

    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九十周年

    1956年12月

    一生辛苦斗与争,

    抵死犹闻救国声。

    忍见百年遭压榨,

    要凭三策奏和平。

    长星早落群魔起,

    竖子无能大错成。

    九十周年翻历史,

    论功不朽忆先生。

    “八一”建军节纪念

    1957年

    义帜起南昌,

    雄师会井冈。

    燎原星火大,

    革命斗争强。

    美蒋妖氛远,

    工农志气扬。

    辉煌三十载,

    功属党中央。

    步林伯老谒碧云寺中山纪念堂

    1958年

    三十年前此壮游,

    碧云峨冢尚悠悠。

    辉煌祖国花如锦,

    祭扫何须叹白头!

    挽李济深

    1959年10月

    1959年10月李济深病逝。毛主席曾亲临中山公园,绕棺吊唁,极为哀荣。毛主席曾对我说:“如果任潮先生能多活几年,那是多么地好啊!”

    黄埔军兴日,

    西江崛起时。

    亡羊虽有憾,

    报国曷为迟。

    反蒋功尤力,

    抗倭志不移。

    重提三大策,

    卅载共心期。

    十年新建国,

    领导服工农。

    五局千秋改,

    山河一色红。

    思潮随变革,

    翊赞竭公忠。

    力疾还求进,

    黄花晚节终。

    寄语于右任八十三生日诗

    1961年

    于右任是国民党元老,曾任国民党监察院院长。1949年和谈期间,我和刘仲容[61]曾奉毛主席、周总理意旨,秘密去南京,劝说李宗仁接受中共八条主张,进行协商。曾见到于右任,劝他留守南京,等待解放。他有允诺之意。和谈中断,于右任流亡台湾,意境消沉,没落怀乡,他曾作诗一首怀念大陆(于诗附后)。

    梅子黄时百草肥,

    故园花木锦成堆。

    台澎一水盈盈隔,

    日暮孤城胡不归。

    附:于右任诗

    巢空子母三春鸟,

    石烂鸳鸯七志斋。

    谁引薰风周大地,

    生民多难费安排。

    金马于今惊一世,

    河山何日得珠还。

    十年种得蓬莱水,

    投入家山一泫然。

    清平乐

    包头东去展望

    1961年10月

    1961年10月,我和翁文灏[62]因民革地方工作曾赴宁夏,并参观了宁夏地区的社会主义建设。回来时经包头和大同。

    大青山下,天然好图画。东指黄河西乌拉,到处红旗高挂。

    铁花煤海双丰,钢城一望无穷。为问成吉思汗,何如当代英雄。

    寄语海外

    1962年

    梅花岁岁献春红,

    大好河山日正中。

    爱国一家望台北,

    临风怀想郑成功。

    参观延安革命圣地

    1963年

    三山并峙古延州,

    黄土高原水土流。

    范老[63]防边无一展,

    闯王起义自千秋。

    东南倭寇长驱入,

    西北红旗起壮猷。

    革命至今成圣地,

    全凭马列整金瓯。

    挽陈毅元帅

    1972年2月

    老怀如醉复如痴,

    枯木逢春不算迟。

    鹿瘦马肥原易辨。

    古为今用敢存疑。

    他山之石可攻玉,

    小草无根未许滋。

    痛惜元戎归去也,

    素车 帐哭灵旗。

    护送何香姥灵柩赴宁

    1972年

    秋高气爽护灵旗,

    九五高龄去若驰。

    三代斗争人有几,

    一门忠节我无疑。

    香江桂水同风雨,

    粤海巴山厌鼓鼙[64]。

    坚守不渝三大策,

    中山战友列宁师。

    早起

    1974年元月一夜苦相思,

    辗转不成睡。

    缠绵复缠绵,

    越老越真挚。

    七老与八十,

    多数见上帝。

    唯我年近九,

    雄心仍未退。

    百岁尚称童,

    乃是寻常事。

    大椿[65]八千岁,

    春秋可两次。

    虽然说虚构,

    总之是人瑞。

    无官一身轻,

    名利终负累。

    淡泊以明志,

    健康贵自卫。

    永葆岁寒心,

    药饵可放弃。

    无题

    1974年壮志今犹昔,

    豪情尚未消。

    愿将腰下剑,

    斩尽此妖娆。

    赠王昆仑

    1975年

    王昆仑同志曾遭“四人帮”迫害,被监禁七年多,身心受到严重损伤。为此,我曾写信给周总理和毛主席。总理和主席得知后,立即批示释放。得此消息,写诗赠之,以示慰问。

    七年风浪坦平过,

    如此襟期未易磨。

    壮志但嫌知过寡,

    幽居总觉别离多。

    是非到此真明朗,

    曲折毋庸再揣度。

    幸赖主席与总理。

    故人相见一欢歌。

    赠台湾旧友

    1975年

    波涛汹涌隔重洋,

    风雨鸡鸣色莽苍。

    却忆台澎诸故旧,

    孤悬何不早还乡?

    中山遗教早完成,

    祖国山河日日新。

    爱国不分先与后,

    徘徊终究误前程。

    解珮令和朱家坨韵

    回忆

    1976年

    几度滇池,三年香岛。把平生、心血尽耗。生死斗争,全不顾、花秋崖峭,那怕他、羊肠小道。

    既访龙刘[66],也趋张老[67]。论统战、周公[68]主脑。奔走豪门,却不要、分文半钞,只赢得、兴亡看饱。

    歌颂朱德

    1976年7月9日

    浑浑噩噩,是谓大德。井冈会师,披荆斩棘。一生革命,功归党国。没有前者,那有今日。是真马列,要看本质。山崩川竭,永远不灭。

    浪淘沙

    写愤

    1976年10月22日

    1976年10月22日政协通知:宣布华国锋同志为中国共产党主席,“四人帮”篡党夺权阴谋被揭露,遭到逮捕。真是大快人心。

    多难必兴邦,领导齐伤。却教老泪洒盈眶。牛鬼蛇神都出现,系于苞桑。

    打倒四人帮,祖国重光。千夫所指必夭亡。篡位夺权成一梦,下手为强。

    百合花颂

    1977年10月

    夜合花开香满庭,

    红黄蓝白到天明。

    不同桃李争春艳,

    愿作群芳过一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