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昆仑公路沿线人类文明遗迹-从吉拉斯到吉尔吉特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过了特尔班和塔克河(Thak Nala),沿着喀喇昆仑公路的岩画就消失了,也许因为这不是古道。在南边,基尼(Gini)村的顶上有雕刻。在到达戈哈尔阿巴德(Gauharabad)之前的印度河右岸,没有见到任何古老的东西。开阔的空地、新村庄、新商店都是近几年建成的。在布纳尔(Bonar)的一高处可以见到英国人的农场。在古纳尔(Gonar)也有同样新的农业设施。但我们只在戈哈尔阿巴德看到了中世纪时期的一座旧堡垒,附近有骑士和其他动物的雕刻。

    从戈哈尔阿巴德的最高处,我们看到了远离喀喇昆仑公路南段的南迦帕尔巴特峰的美景。再往前是印度河上的拉依戈特(Raikot)桥,在那里我们过河,沿着印度河的右岸向前行驶。一路上映入眼帘的是贫瘠、干旱的岩石山以及令人窒息的尘土。印度河在南面环绕着南迦帕尔巴特峰,在北面则沿着喀喇昆仑山脉行进。穿过这片最没有特点的农村,我们一直向前行驶,直至来到京格洛特(Janglot)附近的萨依(Sai)。在京格洛特,我们见到了南迦帕尔巴特峰的另一番壮丽景色,特别是在清晨,当阳光照射到雪峰顶上的时候,可以看到阳光和雪峰的完美交融。

    萨依河谷是吉尔吉特地区的最西界线。河谷保存着过去的古老小王国。沿着小河有一条路,穿越一个高高的山口,通往凯纳尔河谷、特尔班和吉拉斯,但冬天不能通行。这也许就是玄奘从吉拉斯地区的达丽罗前往钵露罗(吉尔吉特王国的古名)的道路。喀喇昆仑公路上的京格洛特是一个新兴的居住点,老京格洛特在往北1公里处,翻越老京格洛特,就是因萨依河而得名的美丽的萨依河谷。萨依河汇集了许多其它小溪的水。从达莫特(Damot)村庄附近的河谷出发,沿着不同的小河可以分别到达吉拉斯和吉尔吉特。如果一个人从喀喇昆仑公路仰望萨依河上的山顶,可以看到中世纪筑垒的地方。但如果想从更好的角度看,那么就必须去京格洛特的旧城。穿过京格洛特旧城就到了达莫特,在那里可以一览整个河谷的美景。距离京格洛特新城大约5英里处,吉尔吉特河与从巴尔蒂斯坦首府斯卡杜方向流过来的印度河相互汇合。

    达莫特是萨依河谷的一个古老村庄。现在的村庄坐落在小河岸边,但旧城在西边远处的山顶上。实际上是先后建造的两个城堡,即南、北两个居住点。南边的居住点从喀喇昆仑公路上就可以看到,北边的居住点更古老更重要。最北部有一小丘,上面曾建有一个小堡垒,中世纪时被完全烧毁和破坏。在构成堡墙的石块之间,有些地方可以见到灰和炭。该堡一定被当过瞭望台,因为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萨依河谷。在小丘脚下有平坦的高地,现已成为田地。在一个地方的地下,保存着一尊石刻佛陀立像。不幸的是当地人向它扔石子,雕像的外观遭到损坏,因此被保存在地下。佛像的雕刻风格看起来与保存在吉尔吉特的卡尔加佛像(Kargah Buddha)的风格一样。

    萨依河谷对面是本吉(Boonji)平原,它坐落在印度河左岸。在那里,吉尔吉特河水汇入印度河后向南奔流。本吉平原在南部的小山脚下,那里有一条小路通往阿斯托尔(Astor)河谷,通往克什米尔的古道是南伽帕尔巴特峰最西的界线。阿斯托尔河谷有一些美丽的湖泊,最著名的是拉玛(Rama)湖,从那里可以观赏南伽帕尔巴特峰。毕达尔夫(Biddulph)少校曾这样描述本吉:

    这里曾是繁荣的居住区,据说包括8个城堡,可以居住2000~3000人,后因受亚辛和奇特拉尔统治者之间始于19世纪初的战争的影响而衰落,战争导致锡克人占领吉尔吉特,至1841年时,本吉仅存200所房子,最后毁于洪水。对此,德鲁(Drew)给出了非常有意思的解释。这些冲积地的繁荣所依赖的河道已经消失。

    当我们向着印度河与吉尔吉特河的汇合处前进时,可以清楚地观赏这两条从北方和东南方向流来的河流,同时也可以看到有一条道路在前面绕过山后通向斯卡杜。在印度河与吉尔吉特河汇合处前面的喀喇昆仑公路的右边,有两块大圆石,上有雕刻。一块石头的右边刻有一个骑士,骑士下面是两头捻角山羊,左边是一头北山羊和一头捻角山羊。它们下面是两位骑士,再下面是两位骑士和一个Svastika符号。另一块圆石上有一段婆罗谜文铭文Sri Chayana(?)senasya(斯利·贾亚纳·色那的),这块圆石的另一面上有一些骑士、北山羊和捻角山羊,最上面是一排骑士。另外一面上的内容相同。

    离这里大约3公里是吉尔吉特河上的阿勒姆(Alam)大桥,现称法尔哈德(Farhad)大桥,喀喇昆仑公路就在边上。从喀喇昆仑公路上有一条小路经此桥通往斯卡杜。如果我们沿着这条路走1.5公里,就可以来到道路即将绕山的地方,其对面就是吉尔吉特河边雕刻过的圆石。在河边有一段黄色的岩层,上面有几段铭文和雕刻。法国教授弗斯曼(G.Fussman)曾描述过。一块圆石的顶部刻有一座风格独特的窣堵波,这种风格在斯卡杜地区可以见到。左边是一个面朝左的骑士,底下是一头面朝右的北山羊。右边有一些骑士,他们的下面是两头北山羊。另一块圆石左边是婆罗谜文铭文,右边是一个圆圈、三叉戟和两行佉卢文。另一些圆石上有北山羊、被分隔的正方形和中间带小圆点的圆圈,这是吉拉斯地区的风格。因而,这些后来的雕刻与吉拉斯地区所见的那种有直接的联系。此外,一块圆石上有一头雕刻精美的北山羊和一头牛。两者都有弯曲的角,是一种全新的风格。这里的铭文是用延续了数个世纪的佉卢文和婆罗谜文写成的,研究起来很有意思。此外还有一条藏文铭文。它们都与佛教、印度教的湿婆派或毗湿奴派,或一些当地信仰有关。在一则佉卢文铭文中有“达尔德人的王公”(Daradaraya)的字样。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