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开铭文遗址,重新回到喀喇昆仑公路,向汇入罕萨河的达赫河(Dah Nala)前进,并来到达赫河与罕萨河的汇合处前面的一处岩刻遗址。达赫河的左岸有两块大圆石,路上有一块小的雕刻过的圆石。一块大圆石被竖向分成两块,每块可分成3个部分来研究。左边那块最下面的部分是3头有扭曲的角的捻角山羊;第二部分是7头北山羊,右边有一个人手持弓箭站立着;第三部分只有3只北山羊。另一块的第二部分有5只捻角山羊,很多角向后弯曲的北山羊,四五名骑士骑马在它们中间奔跑;这部分还有两只捻角山羊;最下面的部分只有一只捻角山羊;第三部分是有长长的弯曲角的北山羊,而下面一部分的北山羊是尖的弯曲的角。这块圆石朝西的岩面上有一只捻角山羊和12只北山羊。
在丹约尔,经一座狭窄的小桥跨过罕萨河,我们到达距离新建成的吉尔吉特政府学院不远处的古瑙达斯(Kunodas)遗址。经另一座桥走吉尔吉特通往学院的机场路也可到达这一遗址。距离遗址约100码处河岸的乱石滩上有一堆大小不等、零乱堆放的圆石。有一处,一块大圆石被放在一些小石头上,象是一个小掩蔽所。另一处有三块圆石按顺序排列,表明某种仪式。一些圆石上有不同时期的动物雕刻,最古老的雕刻只有北山羊和捻角山羊,后来的雕刻包括马和骑士。这个时期的岩刻中也可见到猎手。再后来的岩刻中有一些轮子和象征物,也有一些现代雕刻。在一块岩石上除了动物雕刻外还有一个聂斯脱利派十字架。好象后来这里被印度教徒用来焚化尸体。
吉尔吉特的第三处重要的岩刻遗址在卡尔加(Kargah)河谷。这个河谷在吉尔吉特至布尼亚尔(Punyal)路上约7公里处。一条名为舒库加(Shukugah)的小溪汇入卡尔加河。舒库加小溪将小山一分为二。小山的西面可以看到一幅佛陀的立像,摆着施无畏的手势。佛像原先是在壁龛内的,佛像周围还保存着一些洞。佛像的雕刻风格是西藏式的,这种风格我们在斯卡杜附近的萨德巴拉(Satpara)湖也看到过。远远望去,山顶上有零落的砖石建筑结构。据报道在山的另一侧有一个大而长的山洞和很多其他建筑。往下有一个叫皮达斯(Phid-das)的窣堵波,只剩下粗糙的石头构成的圆形结构,处在土堆之中。它占据了一个高高的自然小丘。在北面有一条台阶路通到这里。在不同的平台上,为了加固高高的窣堵波,后来曾建有一些砖石墙。在一些地方可以见到灰烬和炭,表明整个建筑最后被烧毁了。从这里可以鸟瞰吉尔吉特河的美景和整个吉尔吉特河谷。下面的平地上,四座正方形的屋子依然存在。这是后来建造的佛寺的一部分,从第二间屋子里发现了吉尔吉特写本。今天被叫做诺普尔(Naupur,原文为Napursa。——译者)的这整个地区在较晚的历史时期是一个古老的聚居地,其中一角被用作地方长官的城堡。后来砖石结构的窣堵波的顶部,也许被用作防御阵地。就是在窣堵波的顶部曾发现英国人制造的步枪子弹。在这里,四处散落着陶器碎片,主要是现代的无釉红陶和早期的釉面红陶两种类型。
在卡尔加河谷中,我们见到了两所为城市供电的房子。但最重要的是在稍高处有一个宽约60英尺、深300多英尺的山洞,这个山洞像是人工建造的,里面有一眼小泉水,其内部可供整个村子的人居住,毁坏的墙仍然保存着。在同一高度,一条沿岩石凿刻的小道从卡尔加河谷的远处通到村庄,然后通往卡尔加佛像。
回到布尼亚尔路,向欣盖尔(Shingel)走,我们在洪泽尔(Hunzel)看到了一些动物和骑士的岩刻,还有被毁坏了的窣堵波。在布布尔(Bubur)附近和古比斯(Gopis)山顶上有多种墓葬。古比斯渔场附近有一些岩刻大圆石。在布布尔,一块圆锥形石头的三面都有岩刻。继续向前可到达伊希戈曼(Ishkomen)和亚辛(Yassin),穿过欣杜尔(Shandul)山口可到奇特拉尔。
[1]汉译通常作“塞缚悉底迦”,亦可读作“万”,指卐形符号,但有时也传写作卍。——译者
[2]也可译作“乐友”。——译者
[3]亦拼作Diamar、Diamer等,系当地希纳语对南迦帕尔巴特峰的称呼,意为“神仙的居所”。——译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