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一生的健康习惯-心理健康习惯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70.忧郁——健康的“隐形杀手”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普遍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再加上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及交通事故的频发、失业的威胁,发生一些不顺心或突发的事件几乎不可避免。这时,我们的心情肯定会受到影响,出现失落或忧郁的情绪。

    通常,人们只注意身体上病痛的治疗,而忽视忧郁情绪的处理。岂不知忧郁情绪是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杀伤力极大却最容易让人忽视。短时间的轻度忧郁会使人的内脏神经和内分泌功能发生一定程度的紊乱,造成人体生理损害。长期的忧郁情绪会使人体免疫功能处于低下水平,诱发多种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偏头疼、胃溃疡、糖尿病等,忧郁情绪使这些疾病的治疗难度加大,病死率增加。

    忧郁对身体最严重的影响是导致患癌症的可能性明显增加。美国耶鲁大学门诊部曾对每年求诊病人的病因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因情绪不好而致病的占了78%。有人曾调查过250名癌症病人,发现患病前精神遭到创伤者占了2/3。英国的两位医学家经研究证明:“压抑情绪和经常发脾气泄愤的人容易生癌。”著名的长寿专家胡夫兰在《人生长寿法》中也指出:“一切不利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莫过于不好的情绪和恶劣的心情。”

    如果在情绪出现忧郁的时候不能及时摆脱这种情绪,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心理学上所说的忧郁症,基本表现为懒、呆、变、忧、急。所谓懒,就是做事提不起劲;呆是记忆力衰退,反应迟钝;变就是性情大变;忧是无缘无故感到沮丧;虑则是对生命价值感到怀疑,对生活缺乏信心。忧郁症者的生理变化主要有:胃口不好、体重下降、失眠或睡眠过度、身体不适,如腰酸背痛等。忧郁症患者如果“郁”火满腔而又不及时求医的话,其结果是约10%的患者有自杀倾向,有的病人甚至成为家庭暴力或虐待儿童事件的主角。

    忧郁情绪对我们的身体和生活有百害而无一益,为了我们的健康着想,必须消除这一隐形杀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培养豁达的人生观

    培养豁达的人生观是克服忧郁最有效的办法。例如,人不能总是纠缠于过去的事情,要尽量把过去不愉快的事情忘掉,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考虑以后的事情上。尽量做到知足常乐,这是释放、治愈忧郁的一剂良药。

    (2)广交朋友

    生活的最佳境界之一,就是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以贡献一己之力。广交朋友、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对消除忧郁情绪大有益处。

    (3)加强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可以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有益于克服精神上的忧郁症状。但锻炼必须有一定的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专家们建议经常忧郁的人每天步行1500米,并力争在15分钟内走完。以后逐渐加大距离,直到45分钟走完4500米。

    (4)吃一些有益于愉悦的食品

    消除抑郁有很多方法,其中吃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适当吃些甜品与果汁,可以快速提升脑中的血清张力,使神经系统暂时得到舒缓,让你的心情暂时放松。不过,采用这种办法可能会导致之后的忧郁状况更加严重。多糖食品则能够比较好地改善这种状况,此类食品包括全谷米、大麦、小麦、燕麦、瓜类和含高纤维多糖蔬菜与水果等等。许多与情绪安定有直接关系的食品是制造情绪荷尔蒙的原料,例如香蕉、奶制品、火鸡肉等等,你可以充分摄取。

    温馨提示:

    忧郁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极大,一定要积极摆脱;

    多参加体育运动,有助于放松身心;

    广交朋友多交流,对释放忧郁很有好处。

    71.强忍眼泪等于自杀

    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哭是懦弱的表现”、“笑比哭好”,都认为哭是一件不好的表现。也正是这种传统观念,许多人在伤心的时候总是尽量压抑自己,不让眼泪掉下来。岂不知,这种做法对身体健康的损害极大。在伤心的时候,适当的哭泣和流泪是身体自我保护的正常反应,如果强行压制,反而有害。

    科学实验证明,当人们受到外界的强烈刺激时,便会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使全身系统与器官处于不正常状态,出现诸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紧张、内分泌活动增强等现象,同时还会发生焦虑、惊恐、悲伤等情绪反应。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应激状态,人的免疫系统便会遭到损害,导致严重疾病或死亡,所谓“抑郁而死”、“含恨而亡”便是如此。哭泣则是缓和解除这种应激反应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强忍着眼泪无异于自杀。

    1957年,美国化学家布鲁纳西首先观察到,由于感情因素流泪和因洋葱刺激流泪的泪液化学成分不同。前一种泪液中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含量要多一些,这些物质可能就是人体在紧张的情绪活动时制造的。如果这种泪液被强忍着不让流出来,那就等于是在身体内部储存有害物质,长期如此,必然对身体产生损害。而且,因感情因素诱发的泪水中,有两种神经传导物质,这两种物质随泪水排出后,可缓解悲伤造成的紧张情绪,减轻痛感与消除忧愁。如果强忍泪水,不仅不符合生理规律,久而久之,还可能诱发高血压、溃疡病、结肠炎等。

    美国的威廉·胡拉伊博士曾提出了一种异乎寻常的见解:“经常哭泣,可以使身体长寿。”其理由是,悲伤时流出的眼泪中,白蛋白的含量高,这种白蛋白是由于压抑而产生的有害物质,哭泣可把这种物质从体内排出。哭泣可消除压抑,使悲伤化为乌有。所以说,在发怒或悲伤时,不要抑制自己的感情,不如让它发泄出来,这样倒可以消除心头的压抑,从而获得长寿。

    其实,哭不仅可以宣泄情绪,减轻精神上的负担,由此而来的泪水还可以保护眼睛呢。从生理学角度分析,人悲伤时,随眼泪的排出与眨眼动作,泪水会扩散到角膜上去,从而保持角膜层光面的规则性,起到润湿、洗涤眼球角膜与结膜的作用,保护了视力。同时泪液中含有溶菌的免疫球蛋白等,还可杀死或抑制附在眼球表面的细菌与其他微生物。

    当然,哭也得要适当。压抑的心情得到发泄、缓解后就不要再哭了,否则对身体反而有害。因为人的胃肠机能对情绪极为敏感,哭泣时间过长,胃的运动减慢,胃液分泌减少,酸度下降,会影响食欲,甚至引起胃炎或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有的还会诱发麻疹。故心理学家主张哭不宜超过15分钟,要学会控制自己,做情感的主人。

    温馨提示:

    适当的哭有益于健康,强忍眼泪等于自杀;

    伤心想哭时,就哭出来,那样有助于你缓解情绪,获得放松;

    哭泣时间不要过长,否则对身体的伤害也很大。

    72.一日三笑,健康长寿

    有人说,笑是世界上服用最方便,营养最丰富,功效最神奇的绿色环保型保健品。确实,笑是人欢乐情绪的表现,笑是最优美、最自然、最良好的全身运动,笑能减轻痛苦医治疾病。

    据报道,一位美国记者突然患了一种结缔组织严重损伤的疾病,举步维艰,痛苦万分。医生告诉他,这是不治之症,他将不久于人世。然而,这位记者没有被吓倒,他想起一句名言:“悲伤引来病魔,快乐走向健康。”于是,他采用了一个奇特的自我治疗方法,寻找一批喜剧影片,让护士每天给他放映。他发现,10分钟的大笑,有明显的镇痛效果。于是他给自己安排了生活三部曲:吃饭、大笑、睡觉。10年过去了,他仍奇迹般地活着,且身体越来越好。医生们认为,笑的确是一种精神保健操,是医治疾病的神奇良药。

    笑是一种良好的健身运动,笑是一种最有效的消化剂,笑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爱笑,是长寿者的共同特点。保健专家认为,笑是一种类似于在原地跑步的良好锻炼方法。

    伟大的作家高尔基说:“只有爱笑的人,生活才能过得更美好。”笑的好处和对健康的作用已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现在,笑的疗法风靡世界,笑的行业应运而生———印度有笑诊疗所、法国有笑俱乐部、瑞士有笑面馆、日本有笑学校、德国有笑比赛、美国有笑医院。

    有位对笑进行专门研究的专家列举了笑的十大好处:

    ①可以使肌肉强壮,加强心脏的律动,脉搏加快;

    ②增强肺的呼吸功能,使肺部换气增加,由于吸收了更多的氧气,因而也可以静化血液;

    ③笑等于给内脏按摩,增强了肠胃的消化功能;

    ④笑有助于抒发健康的感情;

    ⑤笑能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驱除紧张和疲劳;

    ⑥笑能增强肝和大肠的功能;

    ⑦笑助于散发多余的精力;

    ⑧笑能驱散愁闷,减轻“社会束缚感”;

    ⑨有助于克服羞怯的情绪、困窘的感觉以及各种各样的烦恼,并有助于人们之间的交际和友谊;

    ⑩犹如时间能使人对往日的不幸变得淡漠,希望能美化未来那样,笑能帮助人们适应环境,乐观地对待现实。

    笑有益于身心健康。但笑也应有个限度,要适可而止,否则会“乐极生悲”而引发疾病。而且,有些人是不适宜大笑的:

    ①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大笑会导致血压骤然升高,引起脑溢血和心肌梗塞的危险;

    ②脑血栓塞、心肌梗塞、脑溢血恢复期的病人大笑可加重心肌和脑的缺氧,引致病情恶化甚而发生意外;

    ③手术后不久的病人大笑会影响刀口愈合,甚至使刀口开裂,造成严重后果;

    ④肋骨骨折复位不久不宜大笑,以防重新错位;

    ⑤有下颌脱位史的人大笑时张嘴过度,容易使下颌关节脱位;

    ⑥怀胎七个月以上的孕妇大笑由于腹腔内压增加,可造成早产或流产;

    ⑦疝气(小肠气)患者大笑会使疵囊越来越大;

    ⑧尿道或肛门括约肌松弛的人大笑时,由于腹内压骤然增加,会把小便或大便笑出来;

    ⑨脱肛、痔漏、子宫脱垂患者大笑会加重病情;

    ⑩正在进食时大笑容易使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剧咳,甚至窒息,发生严重后果。

    温馨提示:

    经常看一些能令人发笑的小品或幽默剧,对健康情绪是有好处的;

    养成爱笑的习惯,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儿童进食时,千万不要逗其大笑,那样容易把食物吸入气管。

    73.适当静默,有益健康

    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这无疑给身处其中的人们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如果一个人只承担压力而不会放松自己,就很难有一个较好的生活质量。静默是一种解除压力、修身养性的好办法,也是每个人都有能力运用的方法。

    所谓静默,通常是指个体将注意或意识集中到一个客体、声音、意念或体验而进行的一种训练。其应用的目的在于使人达到精神松弛、提高领悟力和随意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的境界,同时也可以保持心理健康。

    其实,在许多国家里,人们对意念的作用都发生了极大兴趣,各国都有利用意念治疗疾病和增强体质的记载。如我国的气功、印度的瑜珈、美国的气体术等等,都是寓动于静,从生理和心理上提高人体机能。它们的共同之处,就是经常坚持使自己保持片刻的静默。

    医学实验表明,通过静默的方法,可以降低人的血压,对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给人带来的各方面压力有抵御作用。进行静默疗法,精神上的放松可以使体内产生生理性的改变,脑电图中阿尔法波形的幅度和频率都有所增强,最明显的是心跳及呼吸频率变慢,肌肉紧张度和氧消耗下降,血脂也会下降。

    一位医学专家曾总结了静默的十大益处:

    ①减轻心理生理性障碍;

    ②解决童年期冲突;

    ③调整睡眠模式;

    ④增强放松能力;

    ⑤减轻紧张和焦虑;

    ⑥减轻习惯性恐惧反应;

    ⑦增强自信心;

    ⑧减轻躯体疼痛;

    ⑨使人际关系协调、稳定;

    ⑩增加内省能力。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会引起生理的反射性紧张激动的心绪。但是,正如人们会发怒、兴奋一样,也会通知静默这个生来就有的机制来改善这种状况。如果我们平常能加以练习的话,我们就更能提高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了。

    下面介绍一下练习静默的简单方法:

    ①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稳坐在一个舒适的位置上,使自己产生一种即将入睡的意向,但不要躺下来;

    ②闭上双上眼,使自己心平气和地安静下来;

    ③放松全身肌肉,从足部开始逐步放松,直到面部;

    ④用鼻子进行有意识的呼吸,呼吸时默念“一”,如此交替着吸气、呼气。读“一”有助于防止思想分散,呼吸时要自然放松,保持一定的节律;

    ⑤持续约20分钟后,睁开眼睛看一下时间,切不可使用闹钟或其他提醒装置。完成动作后,再闭目静坐几分钟。

    如果能按以上练习方法每天坚持做1~2次,长期下来,内心会变得很平和,爱发脾气和易怒的人会明显减少生气的次数。但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练习方法不宜在饭后两小时内进行,因消化过程不利于效果的发挥。

    适当的静默对身心健康是有益的,但如果过度,也会产生许多负面作用。曾有报告说,有些人因练习静默而产生了严重心理症状,造成抑郁或出现精神分裂症,有的甚至产生了自杀的念头。这些负面的现象与开始时的过度静默有关,如果静默次数过多,每次时间又长达几小时的话,那么对情绪反而会产生不健康的影响。

    温馨提示:

    压力过重或感到烦躁的时候,选择静默的调节方法有助于缓解压力、平静内心;

    早晨是练习静默的最好时间,饭后不适宜静默;

    一天中静默的次数不要超过2次,时间不要超过1个小时。

    74.嫉妒之心,请你走开

    嫉妒是一种人格缺陷,是一种阴暗心理,也是一种破坏性因素,对生活、人生、工作、事业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一个怀有嫉妒心理的人,总是难以获得好的情绪,总会缺乏积极奋进的精神。而且,嫉妒心理对一个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1)容易使人产生偏见

    嫉妒,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与偏见相伴而生、相伴而长的。嫉妒程度有多大,偏见也就有多大。

    (2)压制和摧残人才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在对人才的评价和使用的过程中,时常受到嫉妒心理的干扰,使得有些人才得不到及时、合理地使用。

    (3)影响人际关系

    嫉妒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它会限制人的交往范围,压抑人的交往热情,甚至能反友为敌。

    (4)影响身心健康

    妒火中烧而得不到适宜的发泄时,内分泌系统会功能失调,导致心血管或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而影响身心健康。

    但是,一些人对别人的嫉妒是情不自禁的,他也知道这是一种不好的心理,但就是无法控制这种不好的心理状态。有没有把嫉妒这种消极的心理转化为积极因素的办法呢?可以肯定地回答:有。只要有一个较好的意志品质,有一心向善的自觉行为,嫉妒这种不良的心理也能转化为积极的动力。那么应该怎样做呢?

    (1)具备自知之明,客观评价自己

    当嫉妒心理萌发时,或是有一定表现时,能够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动,从而控制自己的动机和感情。这就需要冷静地分析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同时客观地评价一下自己,找出一定的差距和问题。当认清了自己后,再重新评价别人,自然也就能够有所觉悟了。

    (2)调整心态

    一旦有了嫉妒的心态,只要能对自己看问题的视角做必要的调整,从另一个角度全面审视,便会发现自己对别人的嫉妒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也是毫无意义的。

    (3)不要追求虚荣

    虚荣心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自尊心追求的是真实的荣誉,而虚荣心追求的是虚假的荣誉。对于嫉妒心理来说,它的要面子、不愿意别人超过自己、以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正是一种虚荣、空虚心理的需要。虚荣心与嫉妒心二者紧密相连,相依为命,所以克服一分虚荣心就少一分嫉妒。

    (4)开阔心胸

    一个心胸宽广的人,是不会嫉妒别人的。要使自己有一个比较开阔的心胸,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使自己从经常产生嫉妒的心理中解脱出来。要多向身边那些性情开朗、心胸开阔的人学习,要不断地在心里告诫自己,不能小心眼。有一个人自知他经常出现嫉妒心理,便向一个性情开朗的朋友求教。那个朋友说,办法十分简单,只要你不去计较,便立即见效。后来,这个人只要碰上对别人心生不满的时候,就想想朋友的话,便觉得自己不会嫉妒别人了。

    总之,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如果你想改变它,不是不可能,只要你努力客观地评价自己,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追求虚荣,不去计较一些小事情,就能克服这种不良的心态。

    温馨提示:

    经常反省自身,客观评价自己,有助于远离嫉妒;

    与人相处,多一分宽容,少一分嫉妒;

    虚荣心是产生嫉妒的重要因素。

    75.告别贪婪

    我国春秋时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主张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因为纵欲、斗殴及贪婪,均可危害健康、损伤人的身体,导致病患滋生,甚至威胁生命。

    贪婪心理与健康的生活质量是不相符合的,许多人正是因为贪婪而走上了追悔莫及的道路。贪婪是一种过分的欲望,它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不择手段的财欲;

    ②难以满足的贪欲;

    ③难以填补的权力欲;

    ④欺世盗名的名欲;

    ⑤胆大包天的色欲。

    一般来讲,贪婪心理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错误的价值观念

    极端的个人主义思想最容易造成贪婪的心理。一个极度自私的人会认为社会是为自己而存在,天下之物皆为自己拥有,而且永远不会满足,得陇望蜀,在金钱、名誉和权力上永远不会停止攫取的脚步。

    (2)攀比心理

    攀比心理最要不得,它能使清白之人变得自私和贪婪。当他们看到原来与自己境况差不多的同事、同学、战友、邻居、朋友、亲戚、下属、小辈,甚至原来那些比自己条件差得远的人都发了财,心理就不平衡了,觉得自己活得太冤枉,由此就学着伸出了贪婪的双手。

    (3)行为的强化作用

    有贪婪之心的人,初次伸出黑手时,多有惧怕心理,害怕暴露而受到惩罚。如果一旦得手,便喜上心头,屡屡尝到甜头后,胆子就越来越大。每一次侥幸过关对他都是一种条件刺激,会不断强化贪婪心理。

    (4)补偿心理

    有些人原来家境贫寒,或者生活中有一段坎坷的经历,便觉得社会对自己不公平。一旦其地位、身份上升,就会利用手中的权力索取不义之财,以补偿以往的损失。

    其实,贪婪并非遗传所致,是个人在后天生活环境中受病态文化的影响,形成自私、攫取、不满足的价值观,而出现的不正常的行为表现。若要告别它,是可以自我调适的,具体方法如下:

    (1)格言自警法

    古往今来,仁人贤士对贪婪之人是非常鄙视的,他们写出大量的文章和诗歌,鞭挞或讽刺那些索取不义之财的行为。而且,有大量的事实表明,极度贪婪的人最终都没有好结果。想消除贪婪心理的人,应牢记那些诗文、名言、格言和前车之鉴,朝夕自警。

    (2)自我反思法

    自己在纸上连续20次用笔回答“我喜欢⋯⋯”这个问题。回答时应不假思索,限时20秒钟,待全部写下后,再逐一分析哪些是合理的欲望,哪些是超出能力的过分的欲望,这样就可明确贪婪的对象与范围,最后对造成贪婪心理的原因与危害,作较深层的分析。分析自己贪婪的原因是有攀比、补偿、侥幸的心理呢,还是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分析清楚后,便下决心,要堂堂正正做人,改掉贪婪的恶习。

    (3)知足常乐法

    心理调适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到知足常乐,不要对生活的期望过高。如能“知足”便不会有非分之想,也就能保持心理平衡,做到“常乐”了。

    温馨提示:

    贪婪的人最终都会一无所有,应该常常以此自警;

    贪婪会引导一个人走上违法的不归之路,一定要克服它;

    攀比心理最要不得,它能使清白之人变得自私和贪婪;

    知足常乐是保持心理平衡,克服贪婪的最好方法。

    76.别为小事抓狂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些较为重大的事情,如丧偶、离婚、退休、更换工作、生活学习环境的改变等,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使我们为此忧心或焦虑。但是,这些事情并不会经常发生,我们平常面对更多的则是许许多多的小事。可不要小看这些小事,如果处理不好,它会给我们带来很多麻烦。尽管小事小,但小事情多,总为小事抓狂,最终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后果。医学研究表明,人若经常处于烦恼和忧愁的漩涡之中,频频激发人体的“应激反应”,不仅会加速衰老,而且会引起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等疾病。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小事情呢?

    (1)认真对待,及时处理

    人们对待事情的方法和态度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遇到事情时积极面对现实,尽力克服困难,对于超出自身能力的事能客观对待,不求超出现实的结局,即使面对麻烦,也能平和处之。反之,如果该努力的却退缩,该回避的却硬顶,会使问题越积越多,小事情也会变成大事情,那时就不好处理了。

    因此,我们要学会合理评估日常生活中的麻烦事,不要一遇到小事就急躁、抓狂。首先应该想一想发生的事情是好的、不相干的还是会产生压力的。然后,考虑用什么办法来对付,并用想好的方法去应对。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对所用的方法可做适当调整。通过对问题进行合理评估,当事人可获得良好的情绪及平衡的心态。

    另外,学会调整想法很重要。有的人讲究完美主义,凡事求全责备,以为大难当头,不可收拾,实际上是夸大了问题的严重性。如果理智地思考一下,改变角度去看问题,则发现大事能化小,小事能化了,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2)视而不见,糊涂处之

    如果是生活中的一些非原则性的小事,就不必去认真计较了,可以对之视而不见,糊涂处之。从心理学角度看,对非原则性的不中听的话或看不惯的事,装作没听见、没看见或随听、随看、随忘,这种“小事糊涂”的做法,既可使矛盾“冰消雪融”,又可使紧张的气氛变得轻松、活泼,岂非养生的妙法?

    其实,人们日常生活中许多纠纷常常由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引起,聪明的人在处理这类纠纷时常常用“不置可否”、“顺其自然”的方法,因而矛盾常于无形之中随之化解。倘若过分热衷于搞清谁是谁非,一味地斤斤计较,或只顾发泄心中的怨恨,结果反而会激化矛盾,于身心健康无益。

    由此可见,人们在处理某些感情冲突时,在适当的情况下,“糊涂”一下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当你处于困境或遭遇挫折之时,“糊涂”更能显示出它的价值。它会帮助你消除心理上的痛苦和疲惫,甚至逾越难以想像的鸿沟。这是因为,“糊涂”也是乐观主义精神的一种体现。

    当然,“小事糊涂”绝非事事糊涂,处处糊涂。若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分青红皂白,不讲原则性,那就成了糊涂虫了。总之在生活中,大事明白,小事糊涂,能使你经常保持心胸坦然,精神愉快,减少对“大脑保卫系统”的不必要刺激,故郑板桥的一句名言“难得糊涂”堪称养心妙招。

    温馨提示:

    总为小事情而忧心的人是不会快乐的;

    小事要及时解决,不要越积越多;

    许多小事对于生活没有意义和价值,最好对其视而不见,糊涂处之。

    77.不要感到活得“累”

    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日趋加快,竞争日趋激烈,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乃至使人出现头昏脑涨、全身乏力、嗜睡或失眠、容易激动、对周围的一切感到冷漠和不顺眼、思维迟钝、逻辑推理能力受阻、食欲减退、情绪不稳,甚至出现一些机体组织器官的形态改变。因而,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感叹:“活着真累”,这种自我感觉的体验和症状是一种自卑心理的集中体现,它是吞噬自我心灵的病菌,给人带来莫大的痛苦。

    其实,感到活得累与不累与人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很大关系,下列行为往往会导致一个人感到活得“累”:

    ①以抱怨的态度对待生活上的事情,怨天尤人,很少有满足感;

    ②没有做人的原则,凡事听命于人,从无个人主见;

    ③生活目标过高,脱离实际,几经拼搏也无法实现,挫折感由此而产生,以致最终意志消沉,丧失信心;

    ④做事有头无尾,见异思迁,好高骛远,永远不用认真的态度对待任何事;

    ⑤经常怀疑别人的所作所为包藏不良动机,心胸狭窄,难以与人沟通思想感情,人际关系紧张;

    ⑥企图取悦所有的人,让别人牵着自己的鼻子走,本想八面讨好,结果却处处不落好;

    ⑦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来,拒绝尝试新的事物,以消极、被动的态度对待生活,经常躲在生活的角落里;

    ⑧希望别人能围着自己转,以自我为中心,听不进不同意见,喜欢发号施令,甚至成了“孤家寡人”;

    ⑨依赖性过强,无病呻吟,小病大养,“娇”“骄”二气严重,时时处处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照顾;

    ⑩不能合理安排工作、学习和休息,终日忙忙碌碌;总感到有做不完的事,时间不够用,找不到修整、调节生活的“港湾”。

    由以上种种行为和想法而造成的让人感觉活得“累”是一种典型的“心累”,它对身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是造成“内耗”,形成不易觉察到的身体内在器官(尤其是心、脑、胃等重要器官)及功能的慢性削弱和损伤,它动摇了人体健康的“根本”,如果得不到及时警觉和关注,临床恢复的难度会增加,且恢复过程往往变得比较漫长,容易导致多种现称为“头号杀手”的疾病产生。

    其实,克服“心累”很重要的一条是要有一颗乐观的心,能够发现一些生活中的美好事情和情感,对未来充满信心并用一颗平常心来看待生活,明白人是在为自己而活着。这样看问题的眼界就会宽广很多,不会去为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和已经过去的挫折而耿耿于怀,自我折磨。心理学家马斯洛有句名言:“第一流的汤比第二流的画更富创造性。”意思是说,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中,如果你适合当一名厨师,那就不必去追求当一名画家了。

    另外,我们还要用一个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开发自己的潜能,不要过分地在意别人的掌声与称赞,在不断扩大自己心理空间的同时去体验生活本身的意义和愉快。

    温馨提示:

    不要去攀比,那样会使人感觉到很累;

    人是为自己而活着的,不要企图去取悦所有人;

    不要去强求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78.生气不要超过3分钟

    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在精神上遭受重大的创伤或打击,即使心理平衡调整得好,平均也要折寿一年。如果恼怒超过半年不解,大约要缩短寿命2~3年。因此,为了身体健康,有关专家提出这样一个口号:生气不该超过3分钟。

    那么,为什么生气时间一长就容易致病甚至缩短寿命呢?从我国中医学的角度来讲,人的精神心理活动与肝脏的功能有关。当人受到精神刺激造成心情不畅、精神抑郁时,会影响肝脏功能的正常发挥。肝脏还能通过调节气息辅助脾胃消化,肝气郁结则气息不利,不思饮食。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遇到令人非常生气的事情时,就会没有食欲,不想吃饭。肝脏还与精神活动有关,肝气不舒则急躁易怒,情绪激动有时就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

    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曾做过一个实验:把一支支玻璃管插在正好是零摄氏度的冰水混合容器里,然后收集人们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气水”,描绘出了人生气的“心理地图”。实验发现,当人们心平气和时,呼出的冷凝气水澄清无色不含杂质;生气时则有紫色沉淀。爱尔马把人在生气时呼出的“生气水”注射到大白鼠身上,几分钟后大白鼠就死了。由此分析,人生气时的生理反应十分强烈,分泌物比任何时候都复杂,且更具毒性。因此,爱生气的人很难健康,更难长寿。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如果仅仅是白了头,那么还有染发剂可以应付,问题是发愁生气还会给人体造成多方面的损伤,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如果我们平常对一些小事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就不会太容易生气,即使有气也是来得快,去得快。俗话说“糊涂也有糊涂福”,如果一个人执著地喜欢书画,他就是墨泼裘衣也不会为此生气着急。为了健康长寿,让我们提倡:人应糊涂一点,尽量少生气。即使生气也应尽快宣泄,一定不要超过3分钟。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许很难做到不生气,所以我们就要学习如何尽快消气,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①躲避法:远离让你生气的现场和惹你生气的人,做到“眼不见为净”;

    ②宣泄法:向自己信赖的人倾诉内心的不平,寻求安慰;

    ③转移法: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将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情上去;

    ④升华法:化悲愤为力量,全身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说不定还能由此成就一番事业呢!

    中国古代有首“不气歌”,歌云:“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气他来气。倘若生气中他计,气下病来无人替。气之为病太可惧,诚恐因气把命去。我今尝过气中味,不气不气真不气。”把握此歌并身体力行,实为一次“健康充电”。

    温馨提示:

    如果生气,一定要想办法不要让它超过3分钟;

    保持乐观心态有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糊涂也有糊涂福,不要太执著于一些无所谓的小事上。

    79.保持心理平衡

    心理失衡的现象在生活中时有发生。大凡遇到工作不顺利、与家人争吵、被人误解讥讽等等情况时,各种消极情绪就在内心积累,从而使心理失去平衡。消极情绪占据内心的一部分,而由于惯性的作用使这部分越来越沉重、越来越狭窄,而未被占据的那部分却越来越空、越变越轻。因而心理明显分裂成两个部分,沉者压抑,轻者浮躁,使人出现暴戾、轻率、偏颇和愚蠢等等难以自己的行为。这是心理积累的能量在自然宣泄,其行为具有破坏性。

    那么,人类怎样保持心理平衡,使自己处于健康而良好的状态呢?

    (1)不对自己要求过高

    一个人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目标,但是有些人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超过自己能力的,根本非自己能力所及,长期努力,也没有实现心中所想,便会认为自己倒运而终日忧郁。还有些人做事要求尽善尽美,对自己的要求近乎完美无瑕,结果,受害者还是自己。

    为了消除挫折感,我们应当把目标定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并尽心尽力地去做。当目标实现的时候,心情自然就会舒畅了,然后我们再设定下一个目标。

    (2)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很多人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假如对方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便会大失所望。其实,每个人都有他的思想、优点和缺点,何必要求别人迎合自己的要求呢?这是将自己的“标准”强加于人。

    (3)疏导自己的愤怒情绪

    当我们情绪愤怒的时候,可以想想把它发泄在其他事情上,如打球、唱歌、跳舞等,以转移注意力。

    (4)偶然亦要屈服

    一个做大事的人,处事要从大处看。只要大前提不受影响,在小处,有时亦不必过分坚持,以减少自己的烦恼。

    (5)暂时逃避

    在生活受到挫折时,应该暂时将烦恼放下,去做你喜欢做的事,如运动、睡眠或看电视等,待到心情平静时,再重新面对自己的难题。

    (6)不要处处与人竞争

    处处以他人作为竞争对象,使得自己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其实,任何事情都是相互的,只要你不把人家看成对手,人家也不会与你为敌。

    (7)找人倾诉烦恼

    把所有的忧郁埋藏在心底里,只会加剧自己的苦恼,如果把内心的烦恼告诉给你的知己朋友,心情会顿感舒畅。

    (8)为别人做些事

    助人为乐为快乐之本,帮助别人,可使自己忘却烦恼,并且可以确定自己的存在价值,而不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痛苦的基础上。

    (9)在同一时间内只做一件事

    要减少自己的精神负担,不应同时进行一件以上的事情,以免弄得身心交瘁。

    (10)对人表示善意

    我们经常被人排斥,是因为人家对我们有戒心。如果在适当的时候,表现自己的善意,多交朋友,少树“敌人”,心情自然变得平静。

    温馨提示:

    心理平衡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要多在这上面下工夫;

    多交朋友、少树敌人,有助于开阔怀,平衡心理;

    不要对自己要求过高,目标的设定应当合理;

    避免与别人的攀比,那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事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