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一生的健康习惯-养生保健习惯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80.别等疲劳才休息

    根据通常的习惯,我们一般是在疲劳的时候才休息。而从养生保健的角度来讲,这样做并不是个好习惯。生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让一组身强力壮的青年搬运工人往货轮上装铁锭,小伙子们连续干了4个小时,结果只勉强装了12吨的货物,而且个个都累弯了腰精疲力竭的。可是一天后,让这些小伙子每干26分钟就主动休息4分钟,同样花4小时,却装了47吨的铁锭,而且还不觉得很累,工作效率明显提高。这个实验表明,人体持续活动愈久或劳动强度愈大,疲劳的程度就愈重,产生的疲劳感就愈强,消除疲劳所用的时间也愈长,这就是“累了才休息”的弊端。

    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乳酸、非蛋白氮等物质是疲劳产生的物质基础,当体内的这些疲劳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到达“疲劳阀值”时,人就会感到疲劳。人体内有能消除、转化这种疲劳物质的机制,当疲劳物质的数量在“疲劳阀值”以下时,这种物质很快被消除,而当疲劳物质的数量达到甚至超过这个范围时,消除它们的时间就大大延长,同时又极易诱发许多疾病。

    所以,我们一定不要等到疲劳的时候才休息,而应该:

    (1)主动休息

    所谓“主动休息”,是指在身体尚未感到疲乏时和心境未达到临界状态时就休息,它打破了过去人们那种“累了才休息”的传统观念。其内涵包括主动休身和主动休心两个方面,前者是一种生理调适,后者则是一种心理保养。

    主动休身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合理地安排休息时间,不要等到身体疲劳了才开始休息,重在养成一个合理有序的休息习惯。主动休心的目的是避免心理疲劳,它的方式有很多,包括静心、怡心、安心、宽心、诚心、正心等,其中的静心是基础与核心,俗话说:“静能养神,静可生慧”。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年已70岁高龄的英国首相丘吉尔,虽然夜以继日地工作,但却总是精力充沛的样子,令人惊奇。原来他很会安排自己的休息,每天中午都上床睡1小时,晚上8点吃晚饭之前又睡2个小时,即使乘车,他也抓紧时间闭目养神、打盹儿。正是这种主动休息的良好习惯,使他不觉疲惫,性格豁达,免去许多老年人常有的痛苦和忧郁,做出了惊人的业绩。

    (2)积极休息

    所谓“积极休息”,就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按时更换不同的活动内容。国外学者指出,要合理地组织劳动和休息,就得善于利用有趣的休息方式。体力劳动者休息时搞点文娱活动,脑力劳动者休息时做点轻微的体力活动,交替进行,这是很有好处的。

    生理学研究表明,参加一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人体就不容易感觉疲劳,同样,有兴趣的休息方式也能迅速消除人体的疲劳。因此,有人认为,把娱乐活动巧妙地加入到生活中去的人是最会生活的人。

    (3)消极休息

    和“积极休息”相对的就是“消极休息”了,但它不是指情绪上的消极。如果说积极休息是以“动”为主,那么消极休息则是以“静”为主,主要由玩、坐、卧组成。玩包括欣赏各种艺术表演、慢速散步等,坐包括静坐、气功之类。休息讲究动静结合,但应以“动”为主。睡眠是休息的一种方式,但应适可而止。如果成天睡眠,不但容易发胖,人也会逐渐消沉,睡出毛病来。

    对于老年人来说,更应该提倡积极休息。体力尚好的老人,每天可适当参加轻微的体力劳动或适宜的体育锻炼,譬如饲养些小动物、种花、做些家务及参加慢跑、骑车等;体力较弱的老年人,则以静坐、散步、参加娱乐活动为主。只有休息得好,精神愉快,才可以促进健康长寿。

    温馨提示:

    不要等疲劳了才开始休息;

    休息应该学会“主动休息”和“积极休息”;

    休息应当“动”“静”结合才会有更好的效果。

    养生保健习惯

    81.常梳头,护发又健脑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常梳头有助于护发健脑,可以达到养生的目的。我国的传统中医学认为,人的头部是人体的主宰,乃“诸阳所会,与百会相通”之处。头部有百会、太阳、玉枕、风池、通天、月窗、承炎、天冲、神庭诸多穴位,常梳头,可以刺激头部穴区和脏腑相对应于头部体表的全息区,将操作所产生的生物信息,通过经络和全息的感传关系,使头部毛孔开泄,邪气外排,同时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加强器官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

    梳头保健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传统医学疗法的宝贵遗产之一。从古至今,人们都对梳头健身非常重视。早在南北朝时,著名医学家陶弘景就明确指出了梳头的益处:“头当数栉,血流不滞,发根常坚。”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一度头发脱落严重,后来他接受一位名医劝告,坚持早晚梳头,不久即愈。南宋大诗人陆游,每日晨起坚持梳头,在白发上梳了再梳,终于梳出新生的黑发,便吟道“觉来忽见天窗白,短发萧萧起自梳”。清朝慈禧太后,每日叫太监梳头,年过七旬,仍青丝满头。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也常有这种经历:每当疲劳、烦闷时,洗洗头,就会感到头脑清醒,全身轻松,精神振奋。原因就是在洗头或梳头过程中,大脑的许多经穴,受到梳具或手指的刺激,从而经络舒达,阴阳调和。

    现代医学也证明,常梳头,刺激头皮的神经末梢,能有效地调节改善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调节中枢神经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刺激皮下腺体的分泌,增加头发根部的血量,改善头发黑色素细胞的活性,增加毛球部黑色素细胞的数量。不仅能促进头发生长,减少脱发,而且对消除神经衰弱、失眠等症状,也有积极的作用。

    因此,我们不要小看梳头这一“举手之劳”,如能长期坚持,定会有利于身体健康。但是,我们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通过梳发护发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1)正确的梳法

    我们梳头时最常用的是梳子。用梳子梳头要紧贴头皮,按经络的走向顺序,从前额正中开始向头顶、枕部、颈部梳理,然后再梳划左右两侧,力度适中,每次梳100下左右。如头皮发痒或出理少量脱发,可每次增加100下,梳到头皮有热、胀、麻的感觉。用梳子梳要注意梳子的选择,不宜用齿尖过密的,最好用梳齿短秃而稀疏的,角质最好,木质亦可。另外,我们可以用手指来梳头。十指梳头可以随时随地梳,它要求拇指相对,掌心向头,由前向后梳,边梳边揉摩。由于手指较宽,用力较大,所以动作一定要轻柔,不宜太快。

    梳发可在早晚各梳1次,但晚上不宜在临睡前梳,以免影响入睡。

    (2)按摩

    这是健发的有效方法。发多且厚的,可用手指插入发中,用手指肚做环形抚摩;发少的,可直接用手掌按摩头发。

    (3)啄法

    这是按摩的另一种手法,其刺激性要比按摩法大,具体方法是:微屈五指,五指稍分开,聚拢成梅花形,用一手或两手同时或交替啄击头部,像鸡啄米的样子。啄要用力轻快而有节奏。

    (4)牵拉

    牵拉也是一种健发方式,就是在梳理时,边梳边握紧一束头发向上揪拉。揪拉时要多握一些,握得要紧,用抖劲,轻重合宜,不宜用劲过猛,要平均用劲。这种方法可防止脱发。

    温馨提示:

    常常梳发有助于护发健脑;

    用梳子不宜用齿尖过密的,最好用梳齿短秃而稀疏的;

    临睡前最好不要梳发,以免影响睡眠。

    82.洗鼻摩鼻益健康

    鼻子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尽管它比较小,但它却是人体与空气打交道的第一关口,外与自然界相通,内与很多重要器官相连接,既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之一,又是防止致病微生物、灰尘及各种脏物侵入的第一道防线。由此可见,平常加强鼻子的保健对我们的健康非常重要。

    尽管鼻子占据的空间不大,但我们想要把它保护好,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这需要我们做很多事情。

    (1)给鼻子“洗洗澡”

    我们终日呼吸,难免会吸进一些被废物污染的空气,特别是在现代化大都市中,空气中含有很多灰尘、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与这样的空气打交道,鼻子难免会受到污染物的侵袭,灰尘会在鼻腔内留下了很多污垢,二氧化硫等化学物质会严重破坏鼻腔细胞。经常洗鼻,可及时清除鼻腔内干痂,使鼻腔更好地发挥过滤、清洁功能。

    洗鼻的方法是:用掌心盛水或盐水,低头由鼻将其轻轻吸入,再经鼻擤出,反复数次。也可将生理盐水瓶吊高,连接输液器管,管口伸进鼻腔2~3厘米,边冲洗边擤出。一年四季都应提倡冷水洗鼻,尤其是在早晨洗脸时,用冷水多洗几次鼻,可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环,增强鼻对天气变化的适应能力,预防呼吸道疾患。

    除用水洗外,还应该坚持用冷空气洗,特别是冬季,坚持体育锻炼,多呼吸点新鲜冷空气,对鼻子也有很好的清污作用。

    (2)定期对鼻子进行按摩

    首先来讲,可以分为鼻外按摩和鼻内按摩。鼻外按摩的方法是要求用左手或右手的拇指与食指,夹住鼻根两侧并用力向下拉,由上至下连拉12次。这样拉动鼻部,可促进鼻黏膜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正常分泌鼻黏液。

    鼻内按摩是将拇指和食指分别伸入左右鼻腔内,夹住鼻中隔软骨轻轻向下拉若干次。此法既可增加鼻粘膜的抗病能力,预防感冒和鼻炎,又能使鼻腔湿润,保持黏膜正常。在冬春季,能有效地减轻冷空气对肺部的刺激,减少咳嗽等疾病的发生,增加耐寒能力,拉动鼻中隔软骨,还有利于防治萎缩性鼻炎。

    其次,根据按摩穴位的不同,可以分为“迎香”穴位按摩和“印堂”穴按摩。“迎香”穴位按摩是以左右手的中指或食指点按“迎香”穴(在鼻翼旁的鼻唇沟凹陷处)若干次。因为在“迎香”穴位有面部动、静脉及眶下动、静脉的分支,是面部神经和眼眶下神经的吻合处。按摩此穴既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防治鼻病,还能防治面部神经麻痹症。“印堂”穴按摩是用拇指和食指、中指的指腹点按“印堂”穴(在两眉中间)12次,也可用两手中指,一左一右交替按摩“印堂”穴。此法可增强鼻黏膜上皮细胞的增生能力,并能刺激嗅觉细胞,使嗅觉灵敏,还能预防感冒和呼吸道疾病。

    (3)气功健鼻

    《内功图说》中有三步锻炼健鼻功法。首先两手拇指擦热,揩擦鼻关36次;然后静心意守,排除杂念,二目注视鼻端,默数呼吸次数3~5分钟。晚上睡觉前,俯卧于床上,暂去枕头,两膝部弯曲,两足心上,用鼻深吸4次,呼气4次,最后恢复正常呼吸。本法可润肺健鼻,预防感冒和疾病,还有强身健体的作用。

    (4)改掉不良习惯

    有些人爱用手挖鼻孔、拔鼻毛或剪鼻毛,这些都是不良的习惯。因为这样做不仅会损害鼻毛和鼻黏膜,影响鼻功能,还有可能会因为手或剪刀上有细菌,引起鼻腔内化脓性感染,甚至还可能引起颅内和耳的疾病。

    温馨提示:

    洗鼻时最好用冷水洗;

    多按摩鼻子,预防感冒和呼吸道疾病;

    不要用手挖鼻孔、拔鼻毛或剪鼻毛。

    养生保健习惯

    83.打好“保胃战”

    我们一定记得这样一句广告词“胃疼?光荣!一定是忙工作忙的。”这句话可谓一语中的,现在很多上班族就正好应了这句话。许多人一旦工作忙起来,往往都是要工作不要身体,除了加班加点外,经常把吃饭的时间都用来工作。长期这样下去,胃真的承受不了,很多“工作狂”们常常是患有各类胃病:胃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等,严重地影响着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打响“保胃战”刻不容缓。

    (1)药物的选择

    胃病主要分两大类,一类属于器质性病变,症状有:胃出血、胃溃疡、胃萎缩,严重的还会出现肿瘤等。这一类胃病必须及时去医院治疗,否则可能会危及到生命。另一类胃病属于功能性病变,症状主要有:恶心、泛酸、消化不良、呕吐等。这一类胃病可以通过服用一些OTC药品,进行调理。

    目前市场上治疗胃病的OTC药品很多,选择范围也很广。但是,缺乏胃病常识或缺乏医学知识的人,在选择药品时,往往都很茫然,而大多数人选择药品的依据就是广告,这是非常不科学的。

    医生认为,有一种被专家称为铋剂的药品,它的副作用比较明显,在日本已经属于被禁止的药品,可是在我国却销售得非常好。大家在电视上经常看见的胃药广告中,其实有许多胃药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治疗胃酸效果十分显著,这是因为碱性的碳酸氢钠能够迅速中和掉胃中的胃酸。可实际上,这类胃药服用后,会导致胃酸的分泌越来越多,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2)注意饮食

    肠胃也像人一样,属于有生命的东西,它也有自己的作息时间。一日三餐之时,肠胃会自动分泌出胃酸以及蛋白酶等,等待食物的到来。然而许多人却并不按时吃饭,不按时给肠胃提供食物,或者干脆就不吃饭,让胃液“空等”。这种现象在一些追求“瘦身”风尚的OFFICE LADY中最常见。

    其实用不按时吃饭的方法减肥是很容易伤害肠胃的。饥饿时,胃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疼”,因为到了吃饭时间你没有用餐,肠胃却依然在蠕动,等待消化食物。如果没有食物供给,那么消化的可能就是胃壁,时间一长,胃壁就会变薄,这样造成胃穿孔的危险性就比较大了。有一些饮食不规律的工作狂们,往往当有胃液分泌的时候不吃,而当胃液没有分泌的时候,却又来个突然袭击,暴饮暴食,让肠胃不知所措,长期这样下去,再好的肠胃也会受不了的。

    所以,要想打响“保胃战”,按时吃饭是不能忽视的,即使是为了减肥的女性朋友也不能不按时吃饭。尤其晚上,如果不吃,不但容易造成胃部消化功能紊乱,而且还会造成第二天进食后体重的反弹。因此可以适当地吃点体积大热量低易消化的食物,让身体产生饱腹感,比如粥、汤一类的食物。

    另外,有些人一吃完饭就急着运动减肥,其实这也不科学。因为肠胃进行消化的时候,需要血液供给,如果身体进行比较剧烈的运动,血液就会流向四肢,而不能很好地供给到胃部,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所以饭后20分钟内,不要做剧烈的运动,而应该散散步、聊聊天等。

    除此之外,平时压力过大也容易产生肠胃不适。这主要是由于工作压力大,情绪紧张、心情压抑,从而影响了肠胃蛋白酶的分泌,造成了这种功能性消化不良而产生胃痛。但是这种肠胃疾病,服药不是治疗的好办法,关键还是要学着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温馨提示:

    早餐吃热食有利于保护胃气;

    定时就餐是对胃部的最好保护;

    买OTC药品前尽量咨询一下医生。

    养生保健习惯

    84.珍惜唾液,强身健体

    我们有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唾液对于身体有着养生保健的作用,自古以来就受到医学家、养生家的重视与肯定。这从唾液的别名就可以看出来,例如“金津”、“玉液”、“琼浆”、“甘露”、“玉醴”、“华池神水”等,都是对它的美称。

    唾液是由口腔中的腮腺、颚下腺、舌下腺所分泌出来的。正常人每天分泌唾液约1000~1500毫升,是口腔内三对较大的唾液腺腮腺、腭下腺和舌下腺所分泌液体的混合物。正常唾液无色、无味、近于中性(pH值6.6~7.1),它由唾液酶、水分、抗体、蛋白质、无视物质、磷酸钙、碳酸钠、碳酸钙、磷酸镁和氯化钾等所组成,其中水占了98.5%~99%。

    那么,唾液对于养生有保健哪些作用呢?

    (1)强身健体

    “气是续命芝,津是延年药”,这是古时对唾液的极力推崇。腮腺激素是唾液中所含的最具魅力的物质,许多学者都认为它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激素。腮腺激素能增加肌肉、血管、结缔组织、骨骼、软骨和牙齿的活力,尤其能强化血管的弹性,提高结缔组织的生命力。只要腮腺激素充盈,血管和皮肤间质、结缔组织的功能就会加强,皮肤的弹性就能得到保持。人到中年后,腮腺开始萎缩,分泌的激素就逐渐减少。常吞咽唾液,可推迟腮腺的萎缩。

    (2)有助于消化

    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可以分解食物中的淀粉来帮助消化。在进食酸性食物时,会由于刺激唾液腺产生大量的唾液来中和酸性的食物。在进食干性食物时,大量唾液中的水分可以溶化干性食物来帮助润滑和吞咽食物,使食物进入肠胃之前,就已经被稀释和润滑,有助于进一步的吸收和消化。

    (3)清洁及抗菌作用

    唾液可以冲洗牙齿上的食物残渣,而且其中含有溶菌酸及抗体,可以抑制口腔中细菌的生长和蛀牙的形成。而那些口干症的患者,由于无法清洗残渣和细菌,因此口腔内极易形成腐物的堆积造成口臭,并进而发生蛀牙。

    (4)维持身体水分的平衡

    口干时必会促使唾液的大量分泌来增加口腔的润湿度,若身体水分太少而无法分泌唾液则会形成口渴,这种喝水解渴的欲望可以间接地调节体内的水分。

    (5)修复伤口,促进愈合

    经验告诉我们,舌尖和嘴唇被咬伤之后,伤口的愈合速度往往比其他部位快得多。动物受伤后,也常用舌头去舔舐伤口。这都是因为唾液具有消炎止痛、止血、杀菌解毒的作用。

    (6)能使皮肤光润,容颜悦泽

    医学研究发现,唾液中有一些成分既是皮肤细胞的最好营养物质,又不会引起皮肤过敏;唾液中含有多种生物酶,如溶菌酶、淀粉酶等,呈弱碱性,可以消除面部皮肤分泌的油质,杀灭面部的一些细菌,避免面部长疖生斑。因此,用唾液涂抹面部,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由于唾液中含有碳酸钙、磷酸钙和磷质,会促使牙结石的形成,因此需要定期检查牙齿,清洗牙结石,避免牙龈发炎及牙周病变的发生。

    温馨提示:

    吞咽唾液有助于强身健体,延缓衰老;

    皮肤受伤后可以擦些唾液,有杀菌促愈的作用;

    唾液涂在脸上有助于皮肤光润。

    养生保健习惯

    85.常捶背,好处多

    捶背是一种比较适合于中老年人的养生保健方法。捶背可以刺激背部组织与穴位,再通过神经系统和经络传导,促进局部乃至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中医认为,人体的背部有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而且人体五脏六腑皆系于背,心、肝、肺、脾、肾、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十二俞穴都集中在背部。适当捶打背部,可以振奋阳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和五脏六腑,起到消除疲劳、宁心安神的作用。

    另外,捶背可以刺激背部皮肤和皮下组织,再通过神经系统和经络传导,促进局部乃至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内分泌与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因此,捶背是一种很有益的保健方法,特别是对体弱多病的老年人,捶背可以防治多种慢性疾病,有益健康。

    捶背简单易行,还不受时间的约束。白天利用工作间隙捶背,可以使人保持头脑清醒和精神振奋,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晚上临睡前捶背能助人宁心安神、催人入睡,是医治失眠的良方之一。老年夫妇互相捶背,能使双方神经系统处于最佳状态,机体免疫水平提高,有助于延年益寿。

    一般来讲,捶背通常有拍法和击法两种,均沿脊柱两侧进行。前者用虚掌拍打,后者用虚拳叩击,手法均宜轻不宜重,力求动作协调、节奏均匀和着力富有弹性。如此自上而下或自下向上轻拍轻叩,既可自我操作,也可请别人帮忙,每分钟70~100下,每日1~2次,每次捶背时间以30分钟为宜。对体弱多病的中老年人,捶背可以防治多种慢性疾病,的确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操作简便的家庭保健方法。不过对于患有严重心脏病、尚未明确诊断的脊椎病变以及晚期肿瘤者,则不要捶背,以防加重病情或引起意外事故的发生。

    另外,在捶打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握空心拳,不要把力量用在握拳上;

    ②捶打速度要快慢适中,动作协调,刚柔相济,捶打的力度以能使身震而不感到痛为宜;

    ③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法,轻而缓的手法为补法,如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患有虚损的疾病可用此法;强而快的手法为泻法,如精神不振、倦怠乏力或邪实为患的疾病可用此法。

    温馨提示:

    对中老年人来讲,捶背是一种比较适宜的养生保健方法;

    捶背可以防治多种慢性疾病;

    患有严重心脏病、尚未明确诊断的脊椎病变以及晚期肿瘤者,不适合捶背保健。

    86.饮食不当,容易疲倦

    一般来讲,疲倦本身不算是病,但若长时间持续就要引起你的注意了。持续疲倦不一定表示身体有实质的病变,但肯定的是身体失去平衡,消耗多而休息少。另一方面,持续疲倦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征兆,如糖尿病、慢性肾炎等。不过,我们一般不要对疲倦有过多的担忧,如果出现上述病症的相关症状,应首先做详细的身体检查,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医治。

    引起疲劳的原因很复杂,包括饮食、工作、生活起居的安排等等。起居安排不好或工作量过大而引起的疲倦我们是经常见到的,可对于饮食不当而引起的疲倦则较少关注。实际上,均衡的饮食是很重要的,五谷、蔬菜、水果、适量的肉食,都是健康饮食的基础。如果饮食不当,就很容易引起疲倦。

    (1)过食酸性食物易致疲倦

    酸性食物不是指酸味食物,而是指含有磷、硫、氯等元素的食物,它们可以在体内形成酸性环境,从而引起身体不适。人们每天都在大量食用酸性食品,如主食中的米和面,副食中的肉类、鱼类、贝类、虾、鸡蛋、花生、紫菜,还有啤酒、白糖等。酸性体质的人常有一种疲倦感,经常表现为一些慢性症状,诸如手脚发凉、容易感冒、皮肤脆弱、伤口不易愈合等。因此,在我们大量食用酸性食物的同时,还应吃一些碱性食物以中和酸性,使我们的头脑处于清醒活跃的状态,如蔬菜、水果、豆类、海藻类、茶、咖啡、牛奶等,都属于碱性食品。

    (2)避免吃过量高热量、低营养的精制食物

    这类食物过度氧化,含有有毒物质,令细胞缺氧,加速衰老。烟酒、咖啡因等食物,亦应避免。平日不感到口干或热气时,不妨经常多吃一些补肾、补气的食物。此外,应有适当的运动,以改善气血的运行,增强体质。

    (3)少吃色氨酸含量多的食品

    色氨酸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之一,但它可以促进大脑神经细胞分泌血清素。血清素具有抑制大脑思维活动,并最终导致疲倦的作用。因此,如果膳食中摄入的色氨酸过多,脑神经细胞产生的血清素必然随之增加,人就容易产生疲倦感和睡意。

    (4)多摄入热能高的食物

    疲倦的产生还与人体摄入的热能不足有关。植物性食物含有的热能比动物性食物少,如果膳食中摄入的植物性食物过多,不能满足人体的生理活动需要,就易于产生疲倦感。

    (5)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作为辅酶,维生素能协助肝脏把人体积存的代谢产物尽快处理掉。秋天水果和蔬菜非常丰富,多吃一些能帮助克服疲倦。在日常生活中多从饮食上加以注意,就可以减少疲劳的发生。实验证明,钾、咖啡因、碱性食品、维生素等都有助于消除疲劳、保持清醒。具体到我们日常食物中,胡萝卜、大白菜、茶叶、巧克力、苹果、海带、黄豆、土豆等都是防止疲倦的食物。

    温馨提示:

    饮食应当注意酸碱平衡,过多的吃酸性食物容易疲倦;

    适当的摄入热能高的食物有助于抑制疲倦;

    一些提神的咖啡因食品不宜多吃。

    养生保健习惯

    87.多事之秋,保健切记

    立秋之后,早晚凉风阵阵,秋风秋雨渐多,气候多变,有专家告诫:多事之秋,如不注意养生保健,易患多种疾病,影响身体健康。一般来讲,只要我们从多方面加以防范,注意养生,就能平安无事地度过“多事之秋”。

    (1)合理调整饮食结构

    秋天的时候,气候会变得干燥起来,空气湿度远不如盛夏。这样的环境会加速人体皮肤黏膜水分的蒸发,使皮肤变得干涩,同时伴有鼻燥、唇干、咽痛、头痛、手足心热等现象。因此,调整饮食结构,加大饮水量是秋天时必需的。

    秋季可以多吃豆类等高蛋白植物性食物,少吃油腻味重的食物,葱、姜、蒜、椒等辛味之品和烧烤品也尽量少吃,以防加重秋燥症状。尽量多吃蔬菜水果,以补充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物,起到清火解毒的功效。

    (2)不要盲目进补

    盛夏过后,我们消瘦的身体开始逐渐恢复,食欲开始大增。因而,一些鱼、肉等高热量和高脂肪性食物的摄入量开始增多。但是,秋季如不注意进补的原则、方法和补品的选择,盲目“乱补”,不但于健康无益,反而可能致病。

    (3)加强肠胃保健

    在秋季,人体胃肠功能经盛夏消磨,处于一年四季中的低谷期,再加上早秋是蚊蝇滋生和病菌繁殖的最佳时期,食物极易腐败变质,饮食稍有不慎,即可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大肠杆菌肠炎、细菌性痢疾、冰箱性肠炎等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因此,在秋季,我们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防止食品污染,把住“病从口入”关。

    (4)保持适当的室内环境

    秋天要注意保持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以防止因气候干燥而导致口干咽燥、便秘等症状。晚上睡觉要注意防止腹部受凉,以致诱发感冒、腹泻等。适当地开窗通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不然会使室内污染严重,造成上呼吸道疾患以及头痛、头晕、流涕、恶心和胸闷等症状。厨房最好安装排风扇,使油烟及时排出室外。庭院、室内可养些花草,勤洒水,以调节室内湿度。另外,不要在居室内吸烟,以减少污染,防止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5)防止秋季抑郁

    秋季应注重精神调养,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内心宁静。因为秋天气温变化不定,冷暖交替,会给人的生理、心理带来一定影响。尤其是万物开始萧条,人们在草枯叶落、花木凋零中情感容易悲伤,如再遇上一些挫折和伤心的事,极易使情绪变得低落而忧郁。因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注意心理上的调适,正确把握自己,学会自行解脱,保持心情舒畅。

    (6)衣服不要骤增骤减

    人们常说“春捂秋冻”,意思是说,当秋季来临时,不急于添加衣服可增强人的抗寒和抗病能力,有益身心健康。适当地“冻冻”确实可增强皮肤的耐寒力,但中秋以后,气温降低,就要注意适当地增加些衣物,但不可一次增加过多,以利于身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力。碰到暖秋气温回升的时候,也不要骤减衣物,那样会降低身体的抵抗力。对患有慢性疾病及年老体弱多病者,要特别注意保暖。

    温馨提示:

    秋季应加大水的摄入量;

    秋季不要过多的摄取高脂肪性食物;

    秋天时尽量加强乐观心理的培养和锻炼;

    秋天穿衣不应骤增骤减。

    养生保健习惯

    88.揉揉脚,身体好

    我国传统的中医学认为:“生命的衰老,从肾脏开始;肾脏的衰老,从脚底开始。”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人们常说脚是人的“第二心脏”,足部是足三阴和足三阳六大经络的起止到达点,足部共有94个穴位。这些经络穴位联系着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脾、胃、肝、胆、肾、膀胱等重要脏器在足部都有相应的投影集中区,几乎汇集了人体全部器官信息。现代科学研究也表明,脚有26块骨头、19块肌肉、32个关节、50万根血管、4万多条汗腺⋯⋯完全是一部神奇的机器!

    由于脚上有丰富的神经末梢与内脏及大脑紧密相连,当人体感觉不适或某个器官出现病变时,就会在足部相应部位反射出某些特征来。同样的道理,在足部相应的区域进行按摩能祛除疾病。因此,经常揉揉脚,可以达到强身健体、驱病保健的作用。

    (1)经常揉揉脚,调理五脏六腑

    全息理论中的足部反射学,精确地把人体的一双脚定位出72个相应反射区:脚趾代表头颈反射区,脚掌代表胸部反射区,脚心代表腹腔反射区,脚后代表盆腔反射区,脊柱反射区在脚弓内侧缘,四肢反射区在脚的外侧缘等。

    在人体解剖学上,这些反射区的定位也得到了证实。因此,通过按摩、撞击、揉按脚掌各反射区,由神经传导的电化学变化影响边缘系统,从而达到调理人体五脏六腑和各个器官的作用。

    (2)经常揉揉脚,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主要在心血管进行,其中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原动力。但是,足部却距离心脏最远,又是体循环的反折处,受地心引力和机体重力的压迫,分布于脚底的血管经常处于受压迫状态,因此脚是人体血液循环最差的器官,营养代谢最差,温度最低,最易导致各类脚部疾病,如下肢浮肿、静脉曲张、寒腿、寒脚、鸡眼等。如果经常对脚进行按摩,可以起到第二心脏的动力作用,从而加速下肢静脉回流,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预防和治疗上述疾病。

    (3)经常揉揉脚,加速代谢物的排出

    人体内每天都会产生许多代谢物,如尿素、尿酸、二氧化碳等。这些代谢物的排出往往得靠血液循环将其运输至肾脏、皮肤和呼吸系统等。但是脚受地心引力的作用,又位于人体直立时的最低位,代谢产物也因此最易沉积于脚底,使脚成为人体的“垃圾贮存站”,导致脚底的皮肤细胞最易死亡,人体的老化也由脚部开始。但是,如果经常揉揉脚,对脚底进行刺激按摩,就可以促进潴留于脚底的代谢产物全面移动,激活汗腺细胞,或随血液循环导入排泄系统排出,或以脚汗的形式排出,达到净化血液,净化细胞内环境的作用。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我们揉脚进行足部按摩的时候,可采用均匀渗透的疗法,用指关节均力均速按摩,不是轻刮表面,也不要在一个地方反复重按,力度不要过重。

    另外,经常洗脚对身体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保健作用。现代医学认为,热水能刺激脚上丰富的神经末梢,使之反射到大脑皮层,达到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调节组织器官功能、加强新陈代谢、增强人体免疫力之目的。

    中国民间医理也认为:“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早晚常烫脚,胜过吃补药。”古人认为,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湿邪及除,秋天洗脚肺腑润育,冬天洗脚丹田暖和。长寿皇帝乾隆也信奉“晨起三百步,晚间一盆汤”的养生之道。每天早晚足浴水不宜过多,只需要浸过脚背,水温39~45℃,连洗带泡,片刻水凉后可逐渐加入热水,使水温保持恒定,一边浸泡两足一边相互搓动,每次持续15~20分钟。

    温馨提示:

    要想疾病少,经常揉揉脚;

    养成一年四季洗脚的习惯,可以达到养生健体的目的;

    脚是人的“第二心脏”,要让它远离寒冷、潮湿的环境。

    养生保健习惯

    89.经常叩齿,固齿又长寿

    我们常听到有人说“发为肾苗,牙为骨苗”,牙齿的整齐完好是一个人健康的标志。正因为如此,从古至今,人们都很重视对牙齿的保健。牙齿属硬骨,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组成。牙齿中间一层牙本质是供应营养和进行新陈代谢的通道,其间有着丰富的神经末梢。牙齿里除了无数骨细胞外,还有许多的管槽,槽有血管,血管输送氧气和养料,并将废物带走。牙齿里还分布着极细微的孔道,其直径只有4~8毫米,形成一张“液体网络”,犹如汽车上的“防震弹簧”,能起到很好的防震作用。正是由于牙齿的生理构造和作用决定了牙齿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如果我们能有一口健康的好牙,对于健身长寿来说有很重要的意义。

    牙齿还是食物消化吸收的重要工具。食物进口的第一道工序就是咀嚼,同时掺进各种消化酶,经食道进入胃。牙齿不好,就要影响整个消化系统,影响到各器官是否能得到充分的营养物质的供应。

    叩齿是一种较常见的牙齿保健方法,早在古时就有许多经验之谈。养生专家葛洪就在其所著的《抱朴子》一书中提到:“清晨叩齿三百过者,永不动摇”。我们民间有“清晨叩齿三十六,到老牙齿不会落”的俗语。现代科学也认为,叩齿能兴奋牙体和牙周组织的神经、血管和细胞,促进牙体和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强其抗病能力。这证明了经常叩齿可以长年牙齿坚固,从而终身受益。

    叩齿的具体做法是轻合双唇,上下齿相互叩击数十次。有人强调按不同牙齿分别叩击,先叩击白齿(大牙),然后再叩击门牙、犬牙各数十次。因为这些不同的牙齿不长在同一平面上,按不同层次的平面叩击,可使每个牙齿都能叩击上。

    叩齿与咀嚼是有区别的。叩齿主要目的是健齿、固齿,属于保健性质;咀嚼主要目的是利用牙齿将食物碾碎,属于生理功能。两者的区别主要有两点:一是力量不同。叩齿是轻微的力量,叩齿震动牙根周围的组织,有利于提高牙根抵抗疾病的能力。咀嚼力量可大可小,与咀嚼的食物种类、软硬度有关;二是作用效果不同。叩齿效果是健齿、固齿,减少疾病发生,具有预防效果。咀嚼不具有叩齿效果,如果长期使用一侧牙齿咀嚼可产生牙合创伤。

    另外,扣齿对某些患者有牙病的人来说是不适合的。因为如果掌握不好力度,就会加重牙齿的损伤,所以还要您量力而行。

    温馨提示:

    叩齿疗法为强身保健疗法的一种,需要长期坚持,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上下齿叩击时,轻重快慢要适中;

    有些牙病患者和口腔疾病患者不适合叩齿。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