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讲,求人办事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急功近利,另一种是长期投资。急功近利也就是“急来抱佛脚”的做法,当然这种做法并非完全无效,有时候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这种方法效率不高,有时候“抱佛脚”也须带上一定的“香火钱”,搞不好就会血本无归。如果搞长期投资,就不容易出现这种事情。搞长期投资,最主要的就是要搞感情投资,与对方建立长期的信任关系,当然平时也需要用小恩小惠加深彼此的感情。一旦这种信任关系和感情关系建立起来,关键的时候对方就会为你尽心尽力。
汉王刘邦就是一个非常善于运用感情投资的人,他之所以能够在四年的楚汉战争中战胜项羽,关键在于他拥有得力干将韩信的支持。刘邦对韩信恩重如山,韩信拼死为刘邦效力也就不足为怪了。
汉王四年,韩信率兵平定了齐国,齐国灭亡。韩信向刘邦上书:“现齐国无主,我愿暂时代理齐王。”刘邦见韩信如此野心,勃然大怒,转念一想,他现在身处困境,需要韩信帮忙,只好答应了韩信的请求。韩信得到了齐国的领地,力量更加壮大。齐国人蒯通知道天下大势的走向取决于韩信,就对他说:“从你的‘面’上来看,不过是个诸侯而已,而从你的‘背’上看,却是个大福大贵之人。综观天下大势,当前,刘、项二王的命运都悬在你的手上,你如果两方都不帮,与他们三分天下,以你的贤才,加上众多兵力,还有强大的齐国做后盾,将来天下必定是你的。”
韩信说:“汉王待我恩泽深厚,他让我乘坐他的车子,让我穿他的衣服,还把他的饭给我吃。我听说,乘坐人家的车子要替人家分担灾难,穿人家的衣服要考虑人家的忧患,吃人家的饭要誓死为人家效力,我与汉王感情深厚,怎能为个人利益而背信弃义。”
过了几天,蒯通又去见韩信,告诉他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韩信仍然犹豫不决,因为刘邦对他情深义重,他最终没有听从蒯通的建议。
我们姑且不论刘邦以后如何处死了韩信,但就人情世故而言,刘邦的确很成功,他能令韩信在有背叛的想法时产生了愧疚,不忍心去做,已经是技高一筹了。
万事求人难,相信只要求过人的人心中都有深刻的体会。现实生活中,为了求人办成事,人们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当然其中有的方法可取,有的方法不可取。虽然,各种各样的方法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运用人情效应有预见性地进行感情投资,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日本某电子产品加工企业的老总山本二郎就非常善于使用感情投资,他用这种方法为自己企业的发展赢得了稳定的客户关系。
由于是一家加工企业,所以他必须长期地承包那些大电器公司的工程才能维持企业的生存。为了赢得稳定的客户关系,他对这些电器公司的重要人物常施以小恩小惠。不过他与一般企业家交际方式的不同之处是:不仅奉承公司要人,而且对无关紧要的年轻职员也颇为殷勤。
表面看来,山本二郎的做法似乎没有必要,但谁都知道,山本二郎并非无的放矢。
在做这些事之前,山本二郎总是想方设法将这些电器公司内部职员的学历、业绩、工作能力以及他们的人际关系,做一次全面的调查和了解。通过调查,他认为某个人大有可为,以后会成为公司的要员时,不管他有多年轻,山本二郎都积极与他建立交情。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日后获得更多的客户资源做准备。
山本二郎明白,十个欠他人情债的人当中有九个会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虽然目前看起来,他做的是“亏本”生意,但日后他会成倍地收回投资。
所以,当他所看中的某位年轻职员晋升为科长时,他便会立即跑去庆祝,赠送礼物,同时还邀请他到高级酒店用餐。一般情况下,年轻的科长没有什么机会出入这些高级的场所,因此,对他的这种盛情款待自然备受感动。一般情况下,他们都会这样想:我从前从未给过这位山本二郎任何好处,并且现在也没有掌握重大交易决策权,他能待我这么好,这位山本二郎真是位大好人,日后有机会必定涌泉相报!无形之中,这位年轻科长自然就产生了知恩图报的想法。
正在受宠若惊之时,山本二郎却说:“我们企业能有今天,完全是靠贵公司的抬举,因此,我向你这位优秀的职员表示谢意,也是应该的。”他这样说的用意,是不想让这位职员产生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这样,当有朝一日这些职员晋升至处长、经理等要职时,他们都还记着这位山本二郎的恩惠,自然忘不了报答他这位大恩人。因此在经济大萧条时期,许多承包商都倒闭或者破产了,但山本二郎的企业却仍旧生意兴隆,原因就在于他平常就十分注重感情投资。
在这个例子中,山本二郎采用的就是“放长线,钓大鱼”的感情投资策略。事实证明,这种策略很有效。所以,平常我们应当尽量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多进行人缘方面的感情投资,即便在短期内这种投资不能获得收益,总有一天我们得到的回报会成倍地翻滚。
做足人情,事事好办
前面提到了求人办事要注重感情投资,就是要想朋友之所想,急朋友之所急,在他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朋友一个人情。
不仅如此,还要把人情做足,不能半途而废。做足人情包含两层涵义:一是要把人情做完;二是要把人情做充分。
如果朋友求你办什么事,你口头上答应“没问题”,但却迟迟不付诸行动,那么虽然对方表面上不好意思说什么,但心里肯定会想:这人真不够意思,说还不如不说,尽说面子话。
做人情只做一半,叫帮倒忙,越帮越忙,不仅如此,还会影响信任度,说话不算数的朋友谁都不愿意与之结交。
人情做充分,就是不仅要做完,还要做好,做得漂亮。如果你答应帮朋友某件事,就要尽心尽力去做,不能做得勉勉强强,敷衍塞责。如果做得太勉强了,即使事情成了,也会让对方从心里感觉不舒服。人情做足了自然会赢得朋友的万分感激,让对方记挂你一辈子。
东汉时,有个人叫苟巨伯,一天,他收到了朋友的一封急信,朋友在信中说自己得了重病,希望他能前去探望。朋友远在千里外的边关,苟巨伯赶了几天的路程,来到了朋友所在的地方,却发现那里刚刚被胡人包围。他潜入城内,见到了朋友,朋友让他赶快离开,他不答应,一定要留在那儿陪着朋友。后来,胡人攻进城来,挨家挨户地搜查。胡人首领见到苟巨伯和他重病的友人,问他们为什么不逃命,苟巨伯道出事情原委,胡人首领竟觉得羞愧,认为自己不懂道义,竟侵犯一个崇尚道义的国家,于是就退兵了。
苟巨伯对他的朋友可谓情深义重、感天动地,这份情义让一个蛮横的胡虏退兵也就不足为奇了。
把人情做足,好人做到底,在他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他一个人情,在必要的时候,他也会对你鼎力相助。
三国争霸之前,周瑜曾在袁术手下做过小县令。那时候地方上发生了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很多人活活饿死,士兵们也饿得失去了战斗力。周瑜作为一县之父母官,看到这悲惨情形急得心慌意乱,不知如何是好。
后来,周瑜听说附近有个乐善好施的财主叫鲁肃,于是登门去借粮食。两人寒暄一阵,周瑜就直接说:“不瞒老兄,小弟此次造访,是想借点粮食以赈灾民。”
鲁肃听后哈哈大笑:“此乃区区小事,我答应就是。”
鲁肃亲自带周瑜去查看粮仓,这时周瑜才发现鲁家存有两仓粮食,他刚提出要借多少粮食,鲁肃却痛快地说:“也别提什么借不借的,我把其中一仓送与你好了。”
周瑜及手下一听他如此大方,都愣住了。要知道,在饥荒之年,粮食就是生命啊!
鲁肃可谓送了周瑜一个大人情,周瑜为此十分感动。
由于这件事情,二人成为至交好友。后来周瑜发达了,当上了孙权手下的将军,他牢记鲁肃的恩德,将他推荐给孙权,鲁肃因为当初对周瑜的人情而得到了一个大展宏图的机会。
求人办事免不了要动用人情关系,所以在做人情方面,一定要看得开,决定去做的人情,一定要做足,做足人情并非自己“自作多情”、“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而是“放长线钓大鱼”。人情做足了,事情才能办好。
激发同情心,难事不难办
人都有一种惰性,尤其是对于别人的事情,当事情无关他的利益的时候,这种惰性会表现得更加明显。即使别人苦苦相求,他也无动于衷,常常会抱有一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这种情况下,不妨用感情来激发对方的同情心。人都有恻隐之心,也就是同情心,只要激发起他们的同情心,难事也会变得不难办。
当然,并不是说凡求人办事都要挤出几滴眼泪,摆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而是说当我们在求人办事时,应该用发自内心的感情来调动办事方的同情心,使他们首先从感情上与你拉近距离,产生共鸣,这样就能为有效办事打下基础。当你把自己的不幸遭遇或者痛苦合情合理地表达出来的时候,听者都会动心的。
林肯竞选美国总统前,曾经是一个律师。这天他的律师事务所来了一位老妇人,老妇人一进门就向他倾诉起来。原来,她是一位孤寡老人,丈夫在独立战争中为国捐躯,她靠抚恤金维持生活,日子相当艰难。可是前不久,抚恤金出纳员竟然还要勒索她,说她必须交纳一笔手续费才可领取抚恤金,而这笔手续费是抚恤金的一半。林肯听后十分气愤,决定免费为老妇人打官司。不久,法庭开庭,可是由于出纳员是口头勒索,没有留下任何凭据,因而被告认为原告无中生有,形势对林肯极为不利。但他十分沉着、坚定,他眼含着泪花,回顾了英帝国主义对殖民地人民的压迫,回顾了当时爱国志士如何奋起反抗,如何忍饥挨饿地在冰雪中战斗,为了美国的独立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历史。最后,他饱含深情地说:“现在,一切都成为过去。1776年的英雄,早已长眠于地下,可是他们那衰老而又可怜的夫人,现在就站在我们面前,要求起诉。这位老妇人从前也是一位美丽的少女,曾与丈夫有过幸福的生活。不过,现在她已经失去了丈夫,失去了经济来源……变得贫困无靠。然而,那些享受着烈士们争取来的自由幸福的某些人,却还要勒索她那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抚恤金,还有良心吗?她无依无靠,不得不向我们请求保护时,试问,我们能熟视无睹吗?”
法庭里充满了哭泣声,法官的眼圈也发红了,被告的良心也被唤醒,再也不矢口否认了。法庭最后通过了保护烈士遗孀不受勒索的判决。
我们知道,打官司就是在打证据,没有证据的官司很难打赢,然而林肯却成功了。这应归功于他的情绪感染、驾驭了听众及被告的心理,达到了理智与情绪的有机统一。
在法庭上,没有证据是很难得到法官的支持的。在上面这个案例中,即使法官了解了事实的真相,但是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他们也不会倾向于任何一方,因为这是他们的职责。但是林肯明白事实的真相,于是他声情并茂地向法庭描述了老妇人的凄惨遭遇,借以调动了整个法庭上的情绪,甚至连被告都受到了这种情绪的感染,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而林肯胜诉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了。
下面,我们来看几种激发办事方同情心的方法:
第一,使用艰苦身世博得对方同情。
在求人办事过程中,如果能巧妙地使用自己艰苦的身世和经历来博取对方的同情,就能让对方产生怜悯之心,从而下决心帮你办好事情。
一个人的艰苦身世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同情心。通过下面的这个例子我们或许能看出这一点。
日本歌手北岛三郎和职业棒球选手江川卓都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名人,他们几乎同时建造了豪华住宅。但奇怪的是,一般老百姓认为北岛三郎的住宅修建得“既漂亮又气派”;相反,对于江川卓的住宅却不以为然。
人们为什么会对此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呢?因为北岛三郎从小流浪,经过千辛万苦,后来才成为名歌手,这种艰苦的身世使老百姓对他有一种亲切感,能博得别人的同情。而江川卓出身富足,自然没有那种博得别人同情的艰苦身世,所以,人们都不捧他的场。
在电视栏目中,我们常常看到那些娱乐圈的名人接受主持人的采访,他们常常在电视上含着热泪诉说他们过去的艰难岁月。诸如自幼丧父、生活艰苦或者到处漂泊,还要赡养生病的父母等等不幸经历。他们的这种诉说往往能博得人们的同情,赚取观众的一把眼泪,自然能打动观众的心。
美国总统林肯之所以得到国民的爱戴,就是因为他出身于一个皮鞋匠的家庭,经历了艰苦的岁月,这种人生的经历得到了国民的同情和支持,后来成为美国的总统。
艰苦的身世和苦难的经历,会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同情,能在感情上引起别人的共鸣,有了这一点,求人办事就顺利得多。会办事的人,大都善于博取对方的同情和怜悯,以达到自己求人办事的目的。
第二,使用卑微的态度和超强的忍耐力来博取怜悯和同情。
我们小时候都听说过“卧薪尝胆”的故事。故事中的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囚禁后,就是使用卑微恭敬的态度和惊人的忍耐力来打动吴王夫差,因此才被放逐回国的。
越国国君勾践被吴国夫差打败以后,勾践作为亡国之君,不得不遵从吴王夫差的条件,怀着满腔的羞愧,带着自己的王妃虞妲,去吴国做囚徒。
勾践深知,要复国报仇,除了忍耐之外,还要以卑微和恭敬来博取夫差的同情和怜悯。勾践为吴王养马放牧,除粪洒扫,辛勤劳作,却没有一丝怨恨之色。这些吴王夫差都看在眼里。
一日,吴王夫差登上姑苏台,远远望见勾践和夫人端坐在马粪堆旁,心里就产生了同情和怜悯之心。他对太宰伯喜说:“在这种穷困的境地还能坚持辛勤劳作,真不容易,我很敬佩他们。”
伯喜说:“不但可敬,更是可怜啊!”
夫差说:“太宰所言极是,我有些不忍心看了,倘若他们能改过自新,就赦免他们,让他们回国去吧!”
一日,勾践听说吴王夫差有病,请求探视,得到允许。当勾践来到吴王夫差的病榻前时,恰逢夫差要大便,勾践便说:“臣在东海,曾跟医师学习过,观察人的粪便,就能知道人的病情。”
一会儿,吴王大便完毕,将桶拿到门外,勾践揭开桶盖,用手从中取出一些粪便,捂着鼻子跪在地上尝了尝,然后又走到室内,跪下叩头说:“囚臣敬贺大王,你的病一至三日就痊愈了。”
夫差不知其中缘由,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勾践说:“臣听医师说,夫粪者,谷味也,顺时气则生,逆时气则死。今囚臣尝大王之粪,味苦且酸,正应春夏发生之气,所以知之。”
夫差听后大受感动,说:“你真仁义啊!比我儿子侍候得还好。”
不久,夫差决定送勾践回国,这才使勾践有了东山再起的大好时机。
求人办事,忍耐是必要的,但是通过忍耐以获取对方的同情和怜悯,从而打动对方为自己办事才是最终的目的。
第三,使用眼泪来打动对方博取同情。
要想得到别人的帮助,让对方对你的行为和经历表示同情和怜悯,并由此生出好感,这样总有一天会攻克对方心中的堡垒,让他为你办事。当你向别人讲述你自己的遭遇的时候,不妨用你凄怆的眼泪来博得对方的同情,让对方的感情之水随着你的感情而一起波动,这样就会促使对方伸出热情之手,帮助你把事情办成。
宋朝太宗年间,将军曹翰获罪被罚到汝州。他并不甘心就此失去前途,于是苦思返京之策。一天,宫里派了一位使者到汝州办事,曹翰决定抓住这个机会让太宗回心转意。
他想办法见到了使者,流着泪说:“我的罪恶深重,就是死也赎不清,真不知该如何报答皇上的不杀之恩,现在只想在这里认真悔过,来日有机会一定誓死报效朝廷。我在这里服罪尚可勉强度日,只是可怜那一家老小,衣食没有着落。我这里有几件衣服,请您帮我抵押换些银两,交给我家里人换点粮食,好使一家老小暂且糊口。”说到伤心之处,曹翰越发泪流不止。
使者深受感动,回到宫中如实向太宗做了汇报。太宗打开包袱一看,里面原来是一幅画,画题为《下江南图》,画的是当年曹翰奉宋太祖旨意,任先锋攻南唐的情景。
太宗看到此图想起曹翰当年浴血奋战、拼死杀敌的场景,心里十分难过,怜悯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决定把曹翰召回京城。
求人办事时,要想把事情办成,必须在人之常情上下工夫,必须把自己所面临的困难说得合情合理,令人痛惜和惋惜。所以,越是给自己带来遗憾或痛苦的地方,则越要大加渲染,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声泪俱下来博取办事人的同情。这样,你所求之人才愿意以拯救苦难的姿态伸出手来帮助你办事,让你终生对他感恩戴德。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