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在歌唱-小龙女之父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小龙女的父亲名叫龙祥旺。

    从峨山县出城,驱车行驶十多分钟,拐进略微有些颠簸的狭窄乡镇车道,路两边出现稻田和村庄。车子继续前进,我看到路边站立着一块广告牌,绘得红红绿绿。下午的阳光从远处的山梁上斜斜地滑下,划过村庄的褐色土墙和灰白色小楼,划过围绕着村庄的寂静树林和村外平荡的田野,投到车子前方的路边广告牌上,广告牌上绘制的瓜果蔬菜在阳光的照耀中生动鲜亮,异香浮动,有人骑着摩托车,从广告牌侧面的小路驶出,马达轰响地疾驰而去。

    我们的车子拐进了广告牌侧面的小路。

    道路更窄,车子前方出现放学归来的乡下儿童。

    鱼塘紧贴路边,黄昏的微风袭来,水面波光轻摇。

    喜沙拉度假村几个大字,出现在路前方一道大门口。

    龙祥旺在喜沙啦度假村上班。

    喜沙拉是彝语,意为好过和开心。

    龙祥旺在度假村里上班,干得很开心。开心不是因为可以挣钱,是可以每天弹四弦琴,在度假村里带着一帮乡下姑娘唱歌跳舞。

    我见到了喜沙拉度假村的周老板。

    周老板四十多岁,乡下人,15岁出门打工,吃过很多苦,熬过艰难岁月,后来摸出门道,单打独斗,变成生意人,在建材市场闯荡。早年的15岁乡村少年,大概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变成建材老板,就像不喜欢唱民歌的15岁小龙女,想不到有一天县领导登门拜访,把自己招进歌舞团,做民歌独唱演员。人生的峰回路转,常常超出年轻时的幼稚估计。

    对于已近中年的周老板,还有一个转变超出他的计划,这就是回乡下,租地办餐馆和度假村,用原汁原味的本地彝族歌舞,开发未来人生。

    从乡下进城里,从小工做到老板,从卖力气到卖时髦建材,按照一般的逻辑,周老板的人生是向外和向上的,现在,他向内回故乡,向下回祖辈耕耘的田野,再向内和再向下,返回彝族古老的精神生活,请名声远扬的棚租村民间艺人龙祥旺出山,每天带一帮乡村姑娘,在度假村里跳乐,唱歌跳舞。

    他用流行的官方概念向我解释说,我是做文化产业,让客人在这里看到正宗的彝族文化,让来这里的人每天过火把节,每天喜沙拉。

    他的勇气,一半来自龙祥旺的支持,没有闻名四方的民间艺人龙祥旺,要把这件事做成,做得纯正而隆重,很困难。民歌谁都会唱几句,只有龙祥旺会唱全部,唱得最好,只有龙祥旺热情高涨,爱本地民歌如痴如狂。

    他为我找来了龙祥旺。

    龙祥旺真正貌不惊人,种田养猪的乡村生活不是艺术家的人生体验,是他的生命历史,乡下的太阳把他的脸晒得黝黑,他的表情谦卑而朴实,符合任何城里人关于农民的想象。可是,我却从他的眼里看到两团隐约闪烁的火焰,那是山坡空地照亮夜色的柴火,也是山村小屋火塘里跃动的温暖光亮,更是心中炽热的激情在闪耀。我与他握过手,说明来意,他就兴奋起来,匆匆把我带往度假村池塘边安静的小屋里。

    小屋里有一张方桌和四把铁背椅子,围着方桌坐下,龙祥旺就满脸期待地看着我,有话要说。

    我问,听说你民歌唱得很好?

    是的,龙祥旺急忙回答道,会唱,我就喜欢这些,跳乐,唱啊跳啊,还有弹四弦,从小我就喜欢。

    你来这里,我问,来度假村,做什么?

    做文化,龙祥旺毫不犹豫地说,教跳乐,就搞这些,现在有八个演员,从村子里找来的,我们村的。

    你找来的吗?

    我找来的,这些姑娘原来会一点,还是要教,她们会的不多,也不正规,不教这种东西,就要失传了。这个文化我在这里搞起来,就会传下去,以前我就和喜沙拉的老板商量过,他要整,就把我找来。在这里,穿着彝族服装敬酒,跳乐,我一张嘴就是调子啦,要把这些调子全部传下去。我们这个度假村,喜沙拉,每逢大节小节,才在那边的台子上表演,火把节啊,或者大的庆典,有重要的来宾,就在台子上演,平常在院子里演。我们这个地方,现在天天晚上都跳乐,大家一处玩,连客人一起玩,不是火把节,我们也在玩火把啦。

    龙祥旺说话快,异常冲动,峨山彝族口音很重。他的女儿小龙女,接受了多年现代学校教育,说汉语很清楚,完全可以听懂,龙祥旺的话,听起来就有些困难。听他说话,我才明白自己面对的是纯正峨山文化。峨山的彝族村民,说彝话很利索,换成汉话,口音重,吐字含混,一时听不明白。村里有些人,说汉话有思维障碍,能说会道者,也变得迟钝。把彝话顺利翻译成汉语,再迅速表达出来,很考验人。他们在村里只说彝话,下山赶街和进城,见到老朋友也说彝话,只有县城的干部说汉话多,口音就改变了。

    龙祥旺一直在村里生活,说话口音重,语速却很,思维敏捷。

    他是村里的聪明人,见过各种世面,热情澎湃。

    他富有激情,才迷恋热闹场面里的跳乐。

    我和龙祥旺聊了很多,问一句,他回答七八句或十多句。小时候的记忆,跑山跳乐的经历,学民歌的忘我勤奋,均在龙祥旺匆忙得近乎自言自语的回答中翻滚而出。我喜欢他的坦率性格,更喜欢他的热情与自信,我称他为大师,他毫不客气地接受,承认自己懂得很多,发誓要把浑身“武艺”传下去。

    不觉天色已暗,听完龙祥旺的人生故事,我们离开池塘边的小屋,去度假村餐厅吃饭。饭桌上,龙祥旺连喝几口酒,更兴奋,峨山民间艺人的风姿充分展现。他站在餐桌边,豪情满怀,一支接一支地唱歌,又挥动手臂,指挥同桌的本地朋友唱。他像一团火,迅速把餐桌边的峨山人点燃,众人大声叫好,跟着他唱民歌,滚滚热浪吞没了喜沙拉的夜晚。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