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在歌唱-原生与原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歌曲的原生态概念,也是云南的贡献。

    云南乡下姑娘李怀秀,在一举成为中国著名原生态民歌演唱家以前,不为外界所知,只是云南玉溪某私营企业的财务人员。

    杨丽萍的原生态舞蹈《云南印象》大获成功后,云南乡村的原生态歌曲及其唱法,受到本地音乐人热烈关注,于是,李怀秀跃跃欲试,报名参加了民歌演唱比赛,夺得金奖,一举成名。

    李怀秀的才艺和勇气,来自田丰先生的“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她曾是田丰从乡村找来的普通姑娘,其云南花腰彝海菜腔唱法,就是在传习馆向乡下民间老艺人学来。

    花腰彝以云南石屏县为多,峨山县与石屏县接壤,境内有少部分花腰彝人口,海菜腔也在峨山县流传。峨山彝族最擅长的四句长腔,与花腰彝的海菜腔异曲同工,同样气息悠长和缠绵悱恻,也同样高亢和温柔如水。

    所以峨山县的乡下姑娘,也能演唱海菜腔民歌。

    峨山花腰彝聚居小街镇棚租村。

    棚租两个汉字,外人费解,感觉像生意行话,出租小店和菜棚,差不多,城里的商人建大棚,租售摊位,卖建材或猪肉,就这样。其实这是地名,古代的峨山县志,也把棚租写作朋租,这两个字只是本地彝语古音,会读就行,不可望文生义。

    我到过峨山花腰彝的棚租村走访,那是一片山坡,早年的彝族土掌房,已经改为砖房和水泥小楼,村里家家户户种日本品种的大萝卜,那些萝卜壮硕光滑,汁多味甜,切成丝晾开或烤干,远销日本。村里每户花腰彝,一年卖萝卜丝,挣近万元,收入不少。

    在棚租村吃饭时,村民抬起酒碗,反复唱歌:

    白菜开花两小朵,

    青菜开花两小朵,

    两小朵来两小朵。

    歌词简单质朴,曲调很热烈。

    次日上午,我听到棚租村姑娘用彝语演唱其他歌曲,她们唱歌时,表情迷蒙专注,曲调旋律委婉缠绵,独特而暧昧,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夜晚的呻吟。我曾在云南元阳县的深山小店里留宿,听过旧磁带里记录的悲切民歌,也站在宁蒗县的泸沽湖边,欣赏过摩梭姑娘嘹亮的嗓音,在云南西北,还听过藏族姑娘覆盖雪山草原的宽阔歌声,唯独没有听过缠绵温柔的民歌曲调。

    那些峨山棚租村花腰彝姑娘唱出的民歌,极富表现力,绵软悠长的气息中夹杂着羞涩呻吟,令我万分惊异。

    可以解释为缠绵悱恻,但是,其细腻情怀,我不理解。在我面前,他们的文化渊源是一个深邃黑洞,看不见路。如果从经济地理学进入,一路前进地找原因,可以认为峨山居云南中部,物产丰盛繁华,古来生活富足,村民有闲情逸致,心灵纤细敏感,歌声也温柔缠绵。如果做这样的习惯性理解,就是从城市的物质主义价值观出发,解释另一种文化。其实,一部分云南少数民族,不以占有财富为快乐,他们原本的价值观,并不提倡疯狂开沟挖渠,盖高楼大厦和浪费奢侈,够吃就行,好玩最重要,玩法之一就是白天在山坡上晒太阳,夜晚在月光下唱歌跳舞,他们早期的歌舞样式,比外人想象得要复杂和丰富。

    原本的身体和生命,比我们所知复杂。

    所以,来自山村的新奇歌声有多种,云南姑娘李怀秀演唱了较悠长和高亢的一种,就惊动中国乐坛,接连摘取全国青年歌手演唱比赛金牌,让内蒙、西藏、新疆和陕西的民歌手相形见绌。

    现在,中央电视台的全国“青歌赛”已改美声、通俗、民歌三个品种若干年一贯制的历史,增设了原生态品种唱法。

    但愿以后不要改回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