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裂变 遍地胡虏-公元九二六年(9)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当轮到平州人赵思温时,赵思温立定双脚,挣扎着不往前行,述律后柔声问道:“你是先帝身边最亲近之人,为何不愿陪同先帝?”

    赵思温答道:“要说先帝身边最为亲近之人,谁能比得过述律后您啊?您若前往,臣当立即跟随。”

    述律后平静地说道:“我并不是不想跟从先帝于地下,只因考虑到嗣子幼弱,国家无主,无法前往啊!”说罢,挥刀就将自己的左腕砍掉了。在场之人皆失声惊叫,述律后强忍着剧痛,下令让人把自己的手腕置于阿保机墓中。

    不过,述律后随后即停止了杀戮,赵思温因此逃过了一劫。

    阿保机共有三个儿子,长子为人皇王突欲,即东丹王;次子为元帅太子德光;少子为安端少君。述律后令少子安端少君前往渤海国接替突欲回来,突欲为长,按理应为国主,但德光素为部族所钦服,述律后也对其最为钟爱,心中其实是想立德光为主。德光本名为耀屈之,因其羡慕中原文化,才改名德光。

    两难之下,述律后便想了个计策,命德光与突欲各自乘马,一边一个立于帐前,然后对诸酋长道:“两个儿子,都是我的亲生骨肉,皆我所爱,我也不知道立谁,你等可自己选择,想立谁就执谁的马辔。”

    结果,所有的酋长都走到了德光的马前,手执德光的马辔,并欢声跳跃道:“我等愿跟从元帅太子。”而突欲的马前,却一个人都没有,突欲神色尴尬至极。

    述律后道:“既然是大家的心愿,我又怎敢违拗?”遂立德光为天皇王。突欲恼羞成怒,当天晚上便欲率领数百亲骑南下投奔中原,但被巡骑拦了回去。述律后也没有对他治罪,只是责令他立即回东丹国。

    天皇王耶律德光即位后,尊述律后为太后,一应国事皆听从太后决策。述律太后又将其侄女嫁给了德光,立为天皇王后。

    耶律德光深慕中原的忠孝之道,对述律太后极为孝顺。太后一旦生病,太后不吃他也不吃,整日侍奉于母亲跟前,应对稍不如意,只要太后一扬眉,他马上就会谢罪而出;若母亲不召见,他也决不敢相见。

    耶律德光继位后,仍以韩延徽为政事令,并听从韩延徽之言,将姚坤放回了中原,还遣其臣阿思没骨馁前往洛阳报丧。

    姚坤、阿思抵达洛阳后,李嗣源才知道阿保机已经逝世,趁机遣密使前往平州,劝契丹卢龙节度使卢文进归国。卢文进麾下皆是汉人,早就想回国了,于是,卢文进一接到李嗣源密旨,就突然起兵,将在平州的契丹人全部斩杀,率领着十五万部属、八千顶车帐南下归国。行至幽州,卢文进先遣使上表道:

    顷以新州团练使李存矩,提衡群邑,掌握恩威,虐黎庶则毒甚于豺狼,聚赋敛则贪盈于沟壑,人不堪命,士各离心,臣即抛父母之邦,入朔漠之地。几年雁塞,徒向日以倾心;一望家山,每销魂而断目。李子卿之河畔,空有怨辞;石季伦之乐中,莫陈归引。近闻皇帝陛下,皇天眷命,清明在躬,握纪乘乾,鼎新革故,始知大幸,有路朝宗,便贮归心,祗伺良会。臣十月十日,决计杀在城契丹,取十一日离州,押七八千车乘,领十五万生灵,十四日已达幽州。

    卢文进随后前往洛阳觐见,李嗣源对其赏赐甚厚,并以其为滑州节度使、检校太尉、同平章事。

    卢文进投靠契丹以来,多次引契丹人攻掠于幽、蓟之间,并教授契丹人纺织、建设、制造、种植等技艺,致使契丹人越来越强大。唐军屯兵涿州以御契丹,每年都需要运送大量的财物,自瓦桥关至幽州,严兵守御,仍不时为契丹所劫掠,契丹为中原之患达十多年之久,皆是因卢文进之故。卢文进南来之后,自知有负于中原,心存愧疚,故而,屈身晦迹,为人恭谨,礼接文士,谦谦礼让,所谈话题多为近代朝廷仪制、台阁故事,从不谈兵事,对于契丹之事,更是只字不提。

    朝廷内乱、李嗣源称帝的消息传到福州后,时为昭武节度使的王延翰就举着《史记》对众将吏说道:“这上面记载,古时候闽就称王国了,我今日不称王,更待何时?”军府众将吏也随声附和,上书劝进。随即,王延翰即正式建国称王,自称大闽国王,立宫殿,置百官,威仪文典皆效仿天子之制,百官称王延翰为殿下,追尊其父王审知为昭武王,不过,年号仍和中原朝廷一样。

    王延翰,字子逸,是闽王王审知的长子。后唐同光三年王审知去世,他便承袭了王审知的福州节度使之位。王审知起身于行伍之间,为人俭约,礼贤下士,常常脚穿麻履,身着布衣,衙府住舍极为简陋,很少修缮,并一直在境内施行宽刑薄赋的仁政,因而公私富实,境内承平。王延翰继位后,却骄奢淫逸,凶残暴虐。

    王延翰身材修长,面美如玉,活脱脱一个美男子,奇怪的是,他的妻子崔氏却奇丑无比。更让人不可理解的是,王延翰虽然对外凶残,对崔氏却极为惧怕,在她跟前就如孺子一般,俯首帖耳,不敢违拗半分。王延翰曾背着崔氏选了不少女子为妾,崔氏知道后,竟然大发淫威,稍有姿色的女子,都被她幽禁了起来,戴上枷械,施以酷刑。她还特意用木头刻成人手的形状,用这些“木手”狠掴这些女子的面颊,然后再用铁锥子乱刺这些女子的面部、下阴、乳房。不到一年的时间,被崔氏折磨致死的女子就达八十四人之多!王延翰知道后,也无可奈何。

    所谓恶有恶报,王延翰建国不久,崔氏就病了。卧病之际,她一闭上眼睛,眼前尽是那些被她折磨致死的女子,她们个个满身血污、面目狰狞地找她索命,不久,她就因惊吓过度而死了。

    崔氏一死,王延翰好像要补偿损失似的,让书吏疯狂地为他采选民间美女入宫。其胞弟泉州刺史王延钧实在看不过去了,便屡屡上书劝谏。王延翰不但不听,还回书大骂。自此,兄弟二人就有了隔阂。

    建州刺史王延禀为王审知收养的养子,原本姓周。王审知在的时候,他就与王延翰不睦,此时,也上书劝阻,王延翰自然也回书大骂。王延禀恼羞成怒,当即与王延钧联络,意欲联兵讨伐王延翰。王延钧也有此意,二人一拍即合。

    王延禀率军沿建水顺流而下,先一步抵达福州。福州指挥使陈陶率众迎击,被王延禀击败。当夜,王延禀率精壮兵士百余人抵达西门,搭上云梯,翻墙入城,将守门将士拿获,打开兵库,取出兵器,直奔寝门。王延翰闻乱大惊,慌慌张张地藏匿到一间密室中,但还是被王延禀找到了。王延禀当众公示其罪恶,并称王延翰与其妻崔氏共谋弑杀了先王,晓谕百官、百姓,将王延翰斩于紫宸门外。

    正午时分,王延钧率军抵达城南,王延禀大开城门,迎接王延钧入城。王延禀明白,自己只是王审知的养子,而王延钧却是王审知的嫡生次子,只好拥推王延钧为威武留后。王延钧假意推让了三次,终于还是接受了,遣使上表中原朝廷,奏明事情缘由。刚刚即位为帝的李嗣源当即拜王延钧为福州威武军节度使,加检校太师、中书令,封闽王。

    王延禀见诸事已毕,便准备回建州,王延钧特意为其饯行于郊外。王延禀临别,对王延钧道:“请贤弟好好继承先王遗志,别让老哥哥我再来了!”

    王延钧闻听此言,虽然满口应承,心里却很不舒服。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