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裂变 遍地胡虏-公元九二五年(2)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众臣见状,皆各有心思,但谁都没有再说什么。如此一来,伐蜀主帅及众将总算是确定了下来:魏王李继岌为诸道行营都统,郭崇韬为副都统,但军政之事皆由郭崇韬全权处理;凤翔节度使李继酽为转运应接使,陕州节度使康延孝为排阵斩斫使,西京留守张筠为安抚应接使,华州节度使毛璋为左厢马步都虞候,邠州节度使董璋为右厢马步都虞候,客省使李严为西川管内招抚使,张廷蕴为中军步军都指挥使,周知裕为骑军先锋使,工部尚书任圜、翰林学士李愚参与都统军机。

    消息传至河中,朱友谦觉得这正是他们朱家建功立业的好机会,连忙上表奏请愿以其子朱令德率军跟从。李存勖大喜,即以同州节度使朱令德为行营副招讨使。

    消息传到江陵,高季昌连忙遣人求见宰相韦说,请他奏请让荆南出兵攻取峡内。韦说在江陵之时,高季昌待其颇厚,韦说为宰相之后,也经常与高季昌互通书信。因此,韦说一接到高季昌的书信,就连忙求见李存勖,转奏了高季昌的请求。李存勖想,攻取西蜀的策略本就是高季昌最先提出的,若高季昌能在蜀国东面峡路发兵夹击,自然可以减轻大军的正面压力,故而很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以高季昌为东南面行营都招讨使,并许诺道:“卿如能攻取夔、忠、万三州,当以其地为荆南属郡。”高季昌接诏,自是大喜。

    伐蜀大军临行之际,郭崇韬因孟知祥当初有推荐之恩,便对李存勖言道:“孟公为人诚信厚重,又深有谋略,一旦西川为我所有,依臣看,坐镇西川之人,非孟公莫属!”饯行之际,郭崇韬又对李存勖言道:“邺都副留守张宪为人恭谨稳重,见识不凡,实为宰相之材。”李存勖一一答允。

    出军前一日,李存勖又在嘉庆殿置酒宴请征西诸将,举酒对郭崇韬道:“继岌不熟悉军政,爱卿常年随朕征伐,西面之事,就全赖爱卿了。”

    郭崇韬又一次说道:“请圣上放心,崇韬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九月十八日,大军自洛阳出发。当日,漫天阴云,北方天际突然发出滚滚之声,俨若闷雷,又似战鼓;野外山鸡争鸣,群鸟乱飞。按照民间说法,此乃“天狗落”。

    再说王承休一到天水,即依照安重霸的建议,将府衙拆掉,改建成天子行宫,随后又强取民间美女,教以歌舞,令画工为每位美女画像,然后将画像送至成都,请韩昭转交给蜀主;随后又献上花木图,盛称秦州山川风土之美,请王衍尽快至秦州游乐。

    王衍大为心动,又惦念王承休之妻严美娘,便决定到秦州一游。满朝文武百般谏阻,王衍却一概不听;王宗弼上表谏阻,王衍竟将其表章扔到地上;太后花蕊夫人涕泣拦阻,甚至以绝食相威胁,王衍仍是不听。

    前秦州节度判官蒲禹卿上表近两千言,说:“先帝艰难创业,欲传之万世。陛下自小长于富贵之中,整日里荒色惑酒。秦州地方偏僻,人情极为复杂,其中又有羌、胡异族杂处,其地多有瘴疠,万众困于奔驰,郡县罢于供亿。凤翔久为我仇敌,必会趁机生衅;唐国刚刚和我通欢,但还心怀疑贰。先皇从来不会无故出游,陛下却率意而为,频频离开宫阙。请陛下不要忘记,秦始皇东狩,銮驾再没能回到宫阙;隋炀帝南巡,龙舟再没有回到京城。蜀都虽然强盛,边亭暂无烽火之虞,但境内却有腹心之疾,百姓失业,盗贼公行。当年,李势屈服于桓温,刘禅投降于邓艾,都说明蜀中虽然山河险固,却并不足以凭恃,请陛下万勿掉以轻心!”

    韩昭对蒲禹卿恨恨地道:“你的表章我一定会好好收藏的,待主上归来,定当让狱吏一字一字地盘问于你!”

    蜀司天监称彗星见于舆鬼,长达丈余,并预言蜀国将有大灾,右补阙张云上疏:“百姓怨气上彻于天,故而彗星出现。此乃亡国之征,不是祈禳所能消弭的。”王衍则认为这是群臣为了阻拦自己找的借口,不禁大为恼怒,竟将张云流放黎州,致使张云忧惧交加,病死在流放的路上。

    几乎是与六万唐军从洛阳出发同时,王衍率领着五万兵卒自成都北上了!临行之际,群臣为王衍饯行,王衍颇有醉意,竟亲自吟唱韩琮的《柳枝词》:

    梁苑隋堤事已空,万条犹舞旧春风。

    那堪更想千年后,谁见扬花入汉宫。

    内侍宋光溥则趁机吟咏胡曾的诗讽谏道:

    吴王恃霸弃雄才,贪向姑苏醉醁醅。

    不觉钱塘江上月,一宵西送越兵来。

    王衍觉得扫兴,大怒不已,当即罢宴上车,率大队人马离开了成都。

    蜀道

    伐蜀大军离开洛阳的当日,李严对郭崇韬言道:“李某愿先行一步,前往陕州向李绍琛宣旨!”

    郭崇韬道:“郭某正有此意,请李公转告绍琛公,绍琛公既为征蜀大军先锋,就应当开路先行,李公就暂时留在绍琛公军中参谋军事吧!”李严大喜,当即飞马驰往陕州。

    李严抵达陕州时,康延孝正率领百姓修建金天神祠。李严宣读圣旨后,康延孝一声未作,即将陕州公务转交给了从事赵莹,随后即与李严一道驰马直奔军营,当日午后便集结了三千骑兵、一万步兵。康延孝登高言道:“尔等幸运,陛下圣旨已下,尔等已是伐蜀先锋兵士了,尔等有机会建功立业、光宗耀祖了!我给尔等两个时辰准备,今日酉时出发。”众兵士皆踊跃欢呼。就这样,从李严抵达陕州到康延孝整军出发,前后不过四个时辰。

    康延孝与李严率前锋军行至宝鸡,先锋判官陈乂突然上书称病,请求留下治病。康延孝遣使将此事上报给郭崇韬,郭崇韬问李愚该如何处理。他万没想到,一向恭谨自守、谦谦如君子一般的李愚,竟然满脸怒色,厉声说道:“陈乂见利则进,惧难则止。现今大军涉险而行,人心极易摇动,应将陈乂斩首示众,以儆效尤!”郭崇韬依言而行。当陈乂血淋淋的人头传示诸军之时,将士兵卒无不凛然生惧。自此,军中再也没有徘徊顾望者了。

    大军西行的路上,郭崇韬的心中一直惴惴不安。朝野、军中都知道,伐蜀大军名义上的主帅是魏王李继岌,但李继岌还是个孩子,大军真正的主帅,其实就是他郭崇韬!郭崇韬明白,此次若能功成,太子之位将非李继岌莫属,他自己在朝中的地位也不会再动摇了。然而,蜀道险峻,易守难攻,而且拥有带甲雄兵近四十万,唐兵虽然勇悍,但凭区区六万人,要想攻取偌大一个蜀国,谈何容易!尤其是六万大军的粮草,可谓一个让人头疼的大问题,且不说粮草的筹集如何艰难,单是粮草的转运,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毕竟,蜀道太难了!因此,郭崇韬整日里与李愚、任圜等人商议进军策略。李愚认为:取人之国,必须攻心为上,故而,唐兵进入蜀境之后,郭崇韬一再重申军纪:禁止兵士焚烧庐舍,剽劫财物,骚扰百姓,违者处以极刑。唐军士卒无不凛遵,一路上秋毫无犯。果然,蜀人以其为德,纷纷为唐军提供军情,引领路径。

    蜀凤州武兴节度使王承捷探知唐军已经进入蜀境,不禁大惧,连忙遣使向王衍上奏,说唐兵已经西进,请车驾赶快回成都。王衍仍认为是群臣合谋欺骗自己以阻止他北上游乐,竟举着奏表对群臣大笑道:“唐兵来得正好,朕正要与唐兵一决雌雄、耀我威武呢!”于是,继续北上。

    一路之上,王衍与群臣赋诗唱和,歌舞饮宴,好不快乐。王承捷听说后,心中大为不满。

    按照李存勖的诏命,凤翔节度使李继酽负责为伐蜀唐军供给粮草,李继酽不敢怠慢,将凤翔的存粮倾库而出,全部运往唐军军中。然而,凤翔存粮毕竟有限,根本就无法满足六万大军的军需,因而,没过多久,军粮就跟不上了。郭崇韬、李愚、任圜等大为忧虑。更为可怕的是,军粮缺乏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全军,致使伐蜀大军人心摇动,一进入散关,将士们就有些畏首畏尾、迟疑不前了。郭崇韬大急,特意驰马站在散关之上,用马鞭指着群山对众将道:“我等若不成功,就再也回不到此地了!眼下,我军已是有进无退,诸位须当破釜沉舟、尽力一决!”

    然而,诸将却七嘴八舌、纷嚷不休,皆认为蜀道艰险,防守稳固,不宜长驱直入,应按兵静观,伺机而动。郭崇韬见状,回头问李愚道:“李公有何看法?”

    李愚手捋短须,从容言道:“李某听李严公说,蜀人怨望其主荒淫,皆不能为其所用。眼下,我军正应乘其人情崩离之时,若骤风横扫一般雷霆出击,我料蜀军必会闻风丧胆。蜀地虽险,蜀军虽众,但又有谁会为一介荒淫之君卖命坚守呢?因而,李某认为,用兵之势,决不可迟缓!”

    郭崇韬连连点头,又问道:“眼下我军粮食将尽,大军人心摇动,依李公看,我军又该如何用军呢?”

    李愚道:“凤州乃蜀军屯粮之地,不如令绍琛公前军先攻取凤州,取其粮草。”

    郭崇韬也有如此想法,当即遣使令康延孝率军攻取凤州。

    康延孝接到郭崇韬军命后,率军星夜疾驰至威武城下,正欲发兵攻打,不想,蜀指挥使唐景思就开城出降了。康延孝进入威武城后,直奔粮仓,打开仓门一看,不禁大喜过望:这里竟有存粮二十万斛!

    军报报至中军,郭崇韬大喜过望,对李愚道:“李公料敌如此,我复何忧!”遂将此喜讯遍传诸军,并令大军倍道而进。唐军众将士一听,皆欢欣鼓舞,士气大振。

    李严向康延孝献计道:“蜀凤州节度使王承捷原本有兵近二十万,去年,圣上诈意与蜀主修好,王衍便把大军撤回了。眼下,王承捷守兵只有万余,听说,他对此一直不满,对王衍也颇有怨言。李某去年使蜀之时,曾与他有一面之缘,不如让李某致书,向他晓以利害,劝其投降。”

    康延孝道:“如此最好,就有劳李公了。”

    李严当即修书,遣人前往凤州。令郭、李二人没有想到的是,王承捷一接到李严的书信,就毫不犹豫地带着凤、兴、文、扶四州的印符出城迎降。如此一来,唐军登时就平添了八千多精兵、四十万斛军粮!

    李严对康延孝道:“从威武、凤州的蜀兵情形看,蜀军士气极为散落,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抓住这个机会。”

    康延孝也道:“不错,现在就是一个字:快!发挥我骑军优势的时候到了!”遂令偏将率领步军随后跟进,他则亲率骑军先行。

    康延孝军报报至中军,郭崇韬便信心十足了,对李愚道:“此行必能平定西蜀!”郭崇韬进入凤州后,即以都统的名义任命王承捷暂领凤州武兴节度使。

    王衍的车驾抵达利州后,正遇见从威武城逃出的蜀军,他这才知道唐军确实已进入蜀境,当时就吓得脸色煞白,手足无措。韩昭等众狎客也个个大惊失色,连忙劝王衍赶快回成都,只有王宗弼还算冷静,说道:“陛下勿慌,唐军远来,蜀道奇险,粮草肯定难以为继,现今我东川、山南兵力尚完整无损,陛下可以大军扼守利州,只要阻住唐军,唐人是决不敢悬兵深入的!万望陛下不要回撤,一旦陛下退却,必会扰乱兵士之心。”王衍这才稳住心神,命随驾清道指挥使王宗勋、王宗俨、王宗昱为三招讨使,率兵三万迎战唐军。

    此时,随驾蜀兵从成都,到汉州,再到利州,千里跟随,皆有怨愤。王衍任用三招讨使抵御唐军的诏命刚一颁布,军中就抱怨开了:“龙武军的军粮数倍于其他军,如今天子将龙武军闲置在秦州不用,却用其他军御敌,实在有失公允!”

    三招讨使虽有不满,但还是率军出发了。不想,刚一出利州城,败报就接连不断地传到军中:康延孝率军越过长举,蜀兴州都指挥使程奉琏率其部属投降;没过几天,兴州刺史王承鉴、成州刺史王承朴皆弃城而走,康延孝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兴州、成州。

    终于,蜀三招讨使在三泉遭遇了康延孝。

    两军对阵之际,三招讨使一见康延孝之军,不禁大奇:一路破城袭关的康延孝之军,竟然只有三千骑!三招讨使虽然心内窃喜,但也不敢轻视,立令各军严阵以待。

    唐军阵上,康延孝见蜀军有三万人之多,心中不禁产生惧意,转头对身边的李严道:“蜀军十倍于我,我军又是孤军深入,依李公看,我军是战是撤?”

    李严笑道:“我军一路横扫,威声正盛,蜀军早已闻风丧胆了!眼前蜀军虽众,又能奈我何?我军此时若退,蜀军士气必会重振,伐蜀大业也就功败垂成了。依李某看,眼前蜀军都是王衍驾前的御用之军,平素锦衣玉食惯了,不会有太大的战力,未必能抵御得了我三千铁骑的冲击。一旦我军取胜,蜀境之内,还有谁敢擢我之锋?如此,两川不就唾手可得了吗?说不定,此战就是伐蜀的最后一战了!绍琛公功名,在此一战矣!”

    康延孝大受鼓舞,当即与李严率三千精骑呐喊着杀入了蜀军阵中。

    正如李严所料,康延孝和唐军精骑刚一杀入蜀军阵中,蜀军军阵就被冲乱了。三招讨使高声呵斥,却不管用,蜀军兵士根本就无心迎战,皆夺路而逃,不到半个时辰,战斗就结束了。此战,蜀军仅被斩首者就达五千多级,余众皆溃散逃去。

    三千唐军大胜三万蜀军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蜀国全境,唐军威名因而更盛,蜀军只要一听到“李绍琛”之名,皆吓破了胆。

    康延孝于三泉又得到粮食十五万斛。至此,唐军粮食便绰绰有余了。郭崇韬笑对任圜、李愚道:“原本我还担心蜀道艰险,军粮转运太过困难,没想到,王衍早就为我储备好了,根本就不需要转运嘛!”说罢,三人皆哈哈大笑。

    王衍闻听三招讨使兵败,康延孝正率军昼夜兼程地向利州赶来,慌忙留下王宗弼率大军坚守利州,并令他将三招讨使斩首,他自己则匆匆离开利州,倍道西走,并烧掉了桔柏津浮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