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裂变 遍地胡虏-公元九二四年(3)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蜀人富裕,又喜欢游玩,王衍身为天子,更喜欢四处游乐,经常微服出游民间。起初,蜀人皆喜欢戴小帽子,而且,互相攀比,看谁的帽子更小,到了后来,帽子小到仅仅能覆盖住一小块头顶,稍一低头,就掉到了地上,蜀人还为此帽取了个名字,叫做“危脑帽”。王衍听说后,以为不祥,竟下令在国内禁戴此帽。他自己则喜欢戴大帽子,每当他微服出游时,民间便以大帽子来辨认他,他知道后,便令全国都戴大帽子。王衍又喜好在头上裹丝巾,而且裹扎成尖尖的形状,看上去就像一把锥子。王衍命宫女皆戴金莲花冠,身穿道士服,服装上皆饰有云霞图案,看上去飘然若仙。酒酣之时,宫女们便摘掉莲花冠,露出高高的蓬云发髻,酥胸半露,怡态万千。宫女们平常两腮上涂着厚厚的胭脂,号称“醉妆”,国中之人也竞相效仿,王衍还为此专门作了一首《醉妆词》,词曰:

    者边走,那边走,只是寻花柳。

    那边走,者边走,莫厌金杯酒。

    王衍还有一个奇怪的癖好,每当他与韩昭、顾在珣、潘迎等狎客一起游乐的时候,全都打着叉手,一边左摇右晃地迈着方步,一边大摇其头,命宫女手挽着手,袅袅婷婷地高歌相随。

    王衍好道,特意兴建了一座上清宫,塑有王子晋之金像,甚至还尊称王子晋为圣祖至道玉宸皇帝,在其两侧塑了两尊雕像,一尊是他的父亲,也就是蜀先主王建;一尊则是他自己。父子二人侍立于王子晋左右,并于正殿塑有玄元皇帝及大唐诸帝的圣像。王衍经常大摆法驾,前往朝拜。

    王衍整日里莺歌燕舞,四处游乐,一应政事则全都委托给了“花蕊夫人”顺圣太后徐氏。徐氏姐妹把持内宫,又与朝官沟通,大肆搜刮钱财入宫,以供姐妹二人挥霍。先是卖官聚钱,自刺史以下,均可买卖,每有官缺,必有数人争买,谁出的钱多,谁便可得到官位。然后,姐妹俩又命人在通往成都的大镇上建店设馆,大做国民生意。徐氏姐妹也喜欢游玩,经常驾辎车于绿野,拥金翠于青山,四处驱使奴役,频频增加经费。凡经过之处,皆设宴建宫,到处题留诗章。自秦汉以来,妃后巡游,从未有如此之盛况。

    李严在朝殿上的一番鸿篇大言,令王衍很不高兴,蜀国众文武更是不争气,不但没给他这个蜀国天子争脸,还个个面现惧色。于是,王衍决定,让李严陪同他一起游览青城山,好让他看看蜀中人物。徐氏姐妹听说后也游兴大发,执意一同前往。于是,蜀主王衍、太后、太妃皆大摆銮舆,起驾离开成都,前往青城山。随从护卫兵士竟有万人之众,仪仗、车驾更是极尽铺张之能事,豪华至极。上千名宫女人人头戴金莲花冠,身穿云霞道服,一路之上手挽着手,缓步而行,齐声歌唱王衍御制的《甘州曲》:

    画罗裙,能解束,称腰身。

    柳眉桃脸不胜春,薄媚足精神。

    可惜沦落在风尘。

    围观百姓闻听此曲缠绵哀怨,音调凄惶愁惨,皆有不祥之感。王衍与徐氏姐妹却不觉得,还洋洋自得,一路之上,吟诗唱和,好不快乐。

    青城山之行,王衍自觉得意无比,不时地问李严道:“贵使看我蜀地风貌,与中原相比如何?”

    李严答道:“果然是山河秀丽,不错,很好!”其实,李严在回答王衍之时,心里一直在盘算着一个问题,那就是他回到洛阳后,该如何劝说唐帝立即出兵伐蜀!但王衍丝毫没有觉察,整日里只知带着他最为宠爱的元妃韦氏游山玩水,嬉笑取乐。

    王衍为太子时,王建为其聘娶了兵部尚书高知言之女为太子妃,但他一直不喜欢高氏。即位之后,徐耕的孙女锦儿,也就是太后、太妃的侄女入宫来拜见姑姑。王衍一见,惊为天人,当时就想纳其为妃。太后、太妃姐妹俩担心朝廷内外议论她一门三女皆入宫中,便声称锦儿为韦昭度的孙女,这才将其纳入宫中,初为婕妤,没过多久就加封为元妃了。

    韦氏入宫之后,王衍对高妃更加疏远,从青城山回到宫中后,干脆把她打发回家。高知言听说后,当时就惊骇晕倒,醒来之后,竟绝食而卒了。

    王衍听说后,竟然毫不在意,仍然继续游乐。他喜好用丝锦围成长宽各达数百步的屏障,在其中蹴鞠。到了夜里,就燃上各色香烛,因此能够昼夜不停地游玩。路过之人见到如此阔大的屏障皆惊讶万状,但不知道是天子在此娱乐。不久,他对此也厌倦了,便又琢磨出新花样:用丝绸扎结成大山的形状,号称“缯山”,并在其上建有宫殿楼观,遇到刮风下雨,“缯山”稍有损坏,就马上命人用新的丝绸扎结。王衍经常与众狎客、妃嫔在其中欢饮取乐,有时,一连十几天都不下“缯山”。王衍还专门在“缯山”之前修筑了一条水渠,可以直通禁宫,他常常乘船夜归,令宫女们手持上千台蜡炬立于前面的船上,将水面照得如同白昼。

    枢密使宋光嗣等为了自己能专权独断,千方百计地满足王衍的行乐之欲,潘在迎等人甚至劝王衍诛杀进谏之人,不让人“毁谤”国家。如此一来,就连宰相王锴、庾传素等都不敢进谏,更不用说其他大臣了。

    王衍不仅骄奢淫逸,而且越来越残暴无道。军使王承纲之女甚有丽色,王衍听说后,竟令人在其出嫁的头一天,强行掳入宫中。王承纲奏请说女儿夫家逼迫甚急,恳请放女儿回家,王衍竟一怒之下将王承纲流放到了茂州。王承纲之女听闻其父因自己而获罪,便于宫中悬梁自尽了。

    李严在成都呆了将近一个月,一再对王衍说:“蜀国山河秀美,百姓安居乐业,李某定当力劝大唐皇帝与蜀国修好。”王衍大喜,不久即放李严归国。然而,一回到洛阳,李严便鼓动李存勖尽早出兵伐蜀。

    李严去蜀国的时候,带了很多名马,本想向王衍交换些奇珍异宝以充实后宫,到了蜀国后,才知道蜀国严禁丝锦、绸缎、珍宝、奇货进入中原,只允许粗糙、品质极差的货物东出剑门,并称之为“入草物”,故而,李严几乎是空手而回,只换来二百两黄金,还有一些地衣、毛布。

    李存勖大怒道:“物归中原,谓之‘入草物’,难道王衍他就不怕自己做‘入草人’吗?”

    李严趁机说道:“王衍年少乏能,荒纵骄奢,不亲政务,排斥功勋,亲昵小人。其掌权之臣王宗弼、宋光嗣等,皆为谄佞、阿谀之辈,个个专横跋扈,贪得无厌。整个蜀廷贤愚易位,刑赏紊乱,君臣上下奢淫成风。依臣来看,大兵一到,蜀国立时就会土崩瓦解。”李存勖一听,当时就决定出兵伐蜀,责令郭崇韬全权负责,并限期在一年内准备就绪。

    李存勖为麻痹王衍,又遣李彦稠为使者,前往蜀国,主动提出修好。王衍大喜,竟信以为真地不再防备唐国了,不但裁撤了威武城的戍守,召关宏业等二十四军回成都,还裁撤了武定、武兴招讨使刘潜等三十七军,之后又将金州王承勋等七军也撤回了成都。

    王宗寿见蜀主失德,蜀国已是危机四伏,知道国亡之日不远了,便只身前往深山隐居了起来,专心修习道法。王宗寿离开成都后,王宗弼为了讨好宋光嗣、景润澄等人,趁机对二人说道:“宗寿曾让我除掉你们,我执意不肯,他这才不乐而去,他走了,我等便可高枕无忧了。”宋光嗣等人信以为真,皆跪拜泣谢。王宗弼之子王承班听闻此事之后,对夫人叹道:“总有一日,我家定有族灭大难!”

    王衍自从与王承休之妻严美娘有染后,王承休便青云直上,不到三年,即从一介军使飞升为宣徽北院使。王承休在诸军中遴选了一万二千名骁勇之士,把他们分配在龙武军之中,并提高了龙武军的兵械配置,扩充成步骑四十军,用王承休的话说:“龙武军乃蜀军精锐中的精锐!”当然,龙武军将士的待遇也优于其他各军。王衍大喜,特意颁旨,令王承休兼任京城内外马步都指挥使兼龙武军指挥使,王承休推荐裨将安重霸为副使。

    安重霸,云州人,原本为河东军校,因违反军规逃奔到大梁。后来,又在大梁犯了杀人罪,只好逃奔到西蜀。安重霸虽然长相威猛,但为人诡谲多智,尤善于迎合奉承,很快就得到了蜀先主王建的赏识,王建擢升他为亲骑都将,并让他专门训练亲骑。王衍继位后,安重霸见王承休备受王衍的重用,便寻机投奔到了王承休的门下,对其百般逢迎,并很快取得了他的信重。

    王承休因美妻与天子有染而成为朝廷禁军的统帅,本就让元勋宿将、文武大臣们心有不服,如今,安重霸一介逃犯竟被破格擢升为了宿卫军副统帅,就更让人不服了。一时之间,朝廷内外议论纷纷,元勋旧将认为安重霸无尺寸之功而骤得大位,无不感到愤慨、羞耻,整日里吵嚷不休。王承休、安重霸皆感不安,安重霸暗对王承休道:“成都人都在议论,听唐使李严的意思,中原皇帝想要伐我蜀国,若果真如此,成都必成险地!既然朝野都在议论明公,所谓眼不见,心不烦,明公何不奏请外出为官呢?”

    王承休问道:“我也想耳根子清静,去哪里好呢?”

    “若能远远地离开成都去做一镇诸侯,那是最好不过!依安某看,秦州最好。”

    王承休道:“王某现在仅为宣徽院使,要求为秦州节度使,是否太让陛下为难了?”

    “当然不能明着说了!”安重霸将满脸的络腮胡子靠近王承休,嘀咕了半天。王承休听罢,连称妙计!当即入宫,对王衍说道:“臣听说秦州有许多美貌女子,臣请前往秦州为陛下采择,以献内宫。”王衍大喜,当即改任王承休为秦州天雄节度使,进封鲁国公,让他率领龙武军前往秦州为其选美——如此一来,整个龙武军也就成了王承休的牙兵。

    王承休离开成都后,京城内外马步都指挥使,也就是朝廷禁军统帅一职就空了出来,按理说,此职应由王宗弼等元勋兼任,但王衍却将此职授给了太后之兄徐延琼!徐延琼毫无战功,却仗着外戚裙带替代了王宗弼,高居众多旧将之上,因而,朝廷内外皆有不平之意。

    不久,王衍念在张格当初劝立太子之功又将张格召回,并重新拜为宰相。

    天子心

    郭崇韬权势日重,但宦官、优伶对他的诽谤也日渐增多。为求自固,他故意当着李绍宏、景进的面对李存勖说道:“臣跟从陛下屯军朝城之时,曾为陛下献计破梁,陛下当时抚着臣背许诺道:‘大事成功之日,当赐爱卿一镇。’现今已经天下一家,满朝皆是才俊贤者,臣已疲惫至极,唯愿陛下依约许臣一镇,好让臣归养天年。”

    李存勖明白他的用意,说道:“朝城之约,朕确曾许诺过赐卿一镇,但朕当时并未许诺让卿离开朕呀。卿正当壮年,就要舍朕而去,卿于心何忍啊?”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