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裂变 遍地胡虏-公元九二三年(4)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韦说登上相位之后,更是原形毕露,俗不可耐,举止轻狂无礼,而且,他还与豆卢革相互营私,毫无顾忌。豆卢革之子豆卢升、韦说之子韦涛俱为拾遗,父子同衙为官,大违规制,被人举报到李存勖跟前,李存勖便欲改授豆卢升、韦涛为员外郎。豆卢革却一再奏请以韦涛为弘文馆学士,韦说则奏请以豆卢升为集贤学士,二人就如市井买卖一般,丑态百出。

    大亏本

    李存勖在攻克大梁之后的第三个月,就起驾离开了大梁,前往新定的都城——洛阳。说来也巧,就在车驾西行的路上,原宰相卢程竟不幸坠马而亡。

    抵达洛阳后,李存勖就接连下诏,先是命各藩镇皆恢复大唐旧名,接着就封拜各镇节度使,进封其长子李继岌为魏王、兴圣宫使,兼领镇州节度使。

    李继岌接诏后,命推官李荛起草谢表。谢表起草好后,李继岌特意请参军李崧等人一起参详。李崧看罢,顿觉谢表文字不工、辞章乏味,便对掌书记吕琦道:“魏王乃皇嫡长子,天下人人瞻望,尺牍往来,章表论列,必须文理合宜。李侍御起草的谢表,实在是不能尽善。此表一上,恐惹天下人笑话。”

    吕琦道:“既然如此,李公何不亲自起草呢?”

    李崧也不谦让,当即提笔,竟是不假思索,墨舞笔飞,一气呵成。吕琦一看,果然是字字珠玑,笔笔有神,不禁大为赞叹。当晚,吕琦便将李崧此表拿去见卢质,请其品赏。卢质看罢,连连赞道:“卢某久已不见如此文笔了,李崧真乃大才也!”赞罢,便问吕琦李崧此人的出身来历。吕琦介绍道:“李崧是深州饶阳人,其父李舜卿,曾为本州录事参军。李崧幼时即聪敏过人,十三岁就会写文章了,家人也以为奇才。弱冠之时,即被聘为本府参军。李舜卿曾对宗人李璘道:‘大丑生来貌奇气异,前途应不会居于徒劳之地,请兄长多多教诲激励。’‘大丑’乃李崧的小名,因其长相丑陋怪异而得名。”

    卢质一听李崧也算世家子弟,不禁大喜,次日一早即手持李崧的谢表去见李继岌,并极力推崇李崧之才,建议李继岌重用李崧。李继岌从未见过名望高重的卢质如此赞赏一个人,当即将李崧聘为兴圣宫巡官,让他专门掌管奏记。

    不久,晋州留后刘屺入朝觐见。刘屺在晋州八年,经常与潞州、太原之军交战于边境之上。李存勖一见他便笑道:“刘侯无恙啊?你控制我河东南边的日子可不短了,朕早就想见你了!”刘屺顿首谢罪,李存勖遂正式授其节旄,移镇安州。临行之时,李存勖又特意将他召入宫中,咨问道:“李继韬最近有什么动向?”

    刘屺道:“潞州城内谣言颇多,人心不稳,听说李继韬有北投契丹的想法。”

    李存勖闻言大惊,连忙遣使前往潞州。

    刘屺所言不错,此时的李继韬正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何去何从。他万没想到,他归附大梁还不到八个月,大梁就灭亡了,心中自然是既惊且悔,又惧又忧,整日里与众兄弟商量去向,最后才决定北投契丹。

    就在李继韬要动身北上之时,李存勖的使者赶到了,给他带来了李存勖的诏书,令他前往洛阳觐见新皇。使者还告诉他,皇帝自入大梁以来,对于梁朝旧臣皆既往不咎,为政以宽为本,绝少杀戮,劝他迷途知返,想必不会有大难。

    李继韬一听,当时就要动身赴洛阳,李继远却道:“兄长犯的可是反叛大罪,这是皇帝最不能容忍的!依兄弟看,去与不去洛阳都是一样的大罪,倒不如深沟高垒,坐食积粟,如此尚可延长岁月。兄长若去洛阳,则必死无疑。”

    众幕僚则对李继韬言道:“先令公有大功于国,主上于公,季父也,前往洛阳,必然无虞。”

    李继韬一时拿不定主意,只好将此事禀告给杨夫人。杨夫人听罢,沉吟了半晌,最后说道:“死守城池乃绝路,即便延命,也不过百日而已;投奔契丹乃险路,何况路途遥遥,一路上关隘重重,到得了到不了都还难说。为今之计,活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前往洛阳谢罪,请求天子饶恕。”

    李继韬忧心忡忡地说道:“谋叛大罪非比其他,新天子岂能饶恕?”

    杨夫人道:“韬儿莫惧,母亲与你一同前往洛阳,老身必能保全你。”

    李继韬这才下了决心,母子一起动身前往洛阳。临行之际,杨夫人又道:“为保长久,你可带上两个儿子,以做人质。”

    李继韬依言,把自己的两个儿子也带上了,但一路之上,李继韬总是忐忑难安,几次想回头,都被杨夫人劝住了。

    杨夫人为人聪颖,尤善于蓄财,在潞州这些年,竟然积有百万之巨的家资。杨夫人此行,仅白银就带了四十万两,其他宝货更是不计其数。到了洛阳后,她让李继韬先不要入朝觐见,而是找了个偏僻之所居住下来,并嘱咐他千万不要出门走动。她自己则每天一大早带着钱财出门,直到傍晚才回到住所。十几天下来,她已走遍了所有权臣的府第,每日里都要送出去几万两钱财,尤其是伶人、宦官,动辄几万两。故而,伶人、宦官皆争着在李存勖面前为李继韬说好话:“继韬初无邪谋,是被奸人迷惑的。嗣昭既亲又贤,功勋又著,陛下不可使其无后啊!”

    杨夫人见时机差不多了,这才亲自入宫,求见李存勖,一见面就声泪俱下,请求赐其死罪,言语之间,一再提起李嗣昭。最后,李存勖终于被说动了,答应宽待李继韬。辞别李存勖后,杨夫人又带了八万两银票去见刘玉娘。刘玉娘也是爱财之人,立时就被说动了,也在李存勖跟前求情。一切都打点好了,杨夫人这才让李继韬入宫待罪。

    李存勖果然原谅了李继韬,并留他在洛阳暂住一段时间,还让他经常陪自己游玩、唱戏、围猎、饮酒,看上去,对他的宠待更甚于从前。

    此时,几乎整个洛阳都在为李继韬说好话,但有一人例外,此人就是李存勖之弟——滑州义成军节度使、同平章事李存渥!

    李存渥总觉着李继韬生来一副反相,故而,常在李存勖跟前提醒:“此乃反叛之人,决不可饶恕!”

    李继韬听说后,本来放下的一颗心立时又提了起来。他担心夜长梦多,便再次让母亲贿赂李存勖左右,恳求他们代为求情,准许他尽早返回潞州。然而,一个多月过去了,李存勖仍然没有让他回去的意思。李继韬每日里如坐针毡,实在是忍不住了,便瞒着杨夫人密遣人至潞州去见李继远,让李继远怂恿军士们纵火作乱。他在密信中说道:“一旦潞州军士作乱,天子必会让我回潞州安抚。”

    李继韬哪里知道,李存渥早就在他寓居的周围安排下了眼线,因而,送书之人刚出寓馆,就被李存渥的人给拿获了。李存渥手持李继韬的书信连夜去见李存勖。李存勖读罢书信,当时就骂道:“此贼又想故伎重施了,果然是天生的反种!朕本想再观察几天就放他回去,看来,此贼决不可留!”

    当晚,李存渥即亲自率兵将李继韬连同他的两个儿子抓起来,次日就把他们父子斩首于天津桥南。

    杨夫人哭得死去活来,仰天长叹道:“四十万两白银,竟然换不来儿子一条性命,这个买卖真是把血本都亏进去了!是老身害了继韬啊!事已如此,我还有何面目苟活于世?”哭罢,即用白巾将自己悬挂在屋梁之上,幸亏邻人发现得早,把她救了过来。李存勖听说此事后,忙遣人将她送回了潞州。

    李存勖又遣使者至潞州,诏命将李继远斩首,命李继达暂时负责潞州军政,同时又召李继俦前往洛阳觐见。

    李继韬父子被斩的第二天,李继俦就得知了消息,他不但没有丝毫哀戚之状,反而遣家丁闯入李继韬家中,将李继韬的夫人、小妾、侍女连同家财全都抢到自己家中,并于当晚强奸了李继韬的夫人,也就是他的弟媳。

    李存勖的诏命到达潞州后,李继达当即召集众兄弟商议对策,他万没想到,李继俦不但不来,反而忙着挑选妓妾、整理货财,正准备前往洛阳呢!李继达忍无可忍,对麾下百骑亲军高呼道:“我家兄弟子侄已被人家杀死了四人,继俦身为长兄,竟然毫无骨肉之情,贪婪淫乱如此,真让人羞愧万分,留此人在世上实乃我家大耻啊!谁与我一起去杀了这个恶贼?”众亲军皆举手发誓:“宁死跟随将军!”李继达当即率领众亲军攻入州府,随后又杀入李继俦家中,一刀将李继俦斩杀,随后占据了子城。

    时为潞州节度副使的李继珂闻听叛乱,连忙在城中招募了千余百姓,准备围攻子城。李继达见势不好,连忙回到家中,将妻妾、儿女全部杀死,然后率领着亲军逃出了潞州城。亲将问道:“将军意欲何往?”

    李继达道:“天地茫茫,哪里还有我等容身之地,眼下只好去投奔契丹了。”

    亲将道:“不可,将军如若去西蜀、西岐,甚至占山为寇,我等都愿跟随,唯有投奔外蕃,恕我等难以从命!”

    李继达道:“西蜀、西岐必会畏惧唐主,怎会收留我?唯有契丹,才是我安身之地。我意已决,诸位自便,我决不强留。”说罢,即驰马向北而去。

    然而,才走了不到五里地,李继达回头一看,不觉大吃一惊:身后竟连一人一骑都没有!

    李继达绝望至极,连叫数声“苍天”之后,便挥剑自刭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