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神童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晚上,奶奶把小如意在坑边的举动学给了任二先生。任二先生听罢,望着黑黢黢的屋顶半天不说话,第二天一早,他把自己的一件旧袍子拿出来,垫在车前面早先放烘篮的那地方,然后把小如意抱上去坐了,问:这地方怎样?今后我就把你带在身边,让你跟着我行不?小如意高兴地笑起来,说好啊,爷爷你是让我赶车么?可你是我爷爷不是马呀?任二先生说,我不是让你赶车,我是让你跟我上学。小如意说,你当我老师啊?任二先生说,是啊,我当你老师。小如意问,你教我么呢?任二先生说,我在前面念么,你在后面学么。今儿咱先学《百家姓》,学会了,爷爷到东门外买墙缝里的包子给你吃。小如意问,怎么墙缝里还有包子啊?爷爷是在哄我吧?任二先生说爷爷不哄你,墙缝是东门外的一个小胡同,那里面有家卖包子的,那包子是用鸡汤喂羊肉,加小水葱的葱白、小茴香苗的绿尖,用九仙桥孙二家的小磨香油和云南贵州产的八角大茴调出来的馅包的。那包子皮也不一般,要专用一种叫白马牙的麦子磨的面,擀出来的皮又白又薄,能照出灯影儿,包出来的包子透透亮,看得见里面的馅。那包子只有丸子那么大,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看到墙缝里的包子,馋得他一口填嘴里三个,由此落下“墙缝里的包子一口仨”的美名,说起来,它可是比咱胡同口的油炸糕好吃多了。小如意被爷爷说的直要淌口水,问给俺奶奶吃不?任二先生说给。小如意吸溜吸溜嘴咽下口水说,那好吧,我跟你学。任二先生就开始教他学念《百家姓》。小如意很是聪明,前边任二先生把赵、钱、孙、李念过一遍,他立刻就默默记在了心里,但是他不念出来。任二先生说,你跟着念啊。小如意说,你别一句一句地蹦,你再多念几句我听听。任二先生笑了笑,于是就“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禇卫,蒋沈韩杨”连着念了一联四句,刚一停声,坐在后面车上小如意就说,我记下了。任二先生问,你真记下了?小如意说真记下了,说罢就高声复诵: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禇卫,蒋沈韩杨——复诵完了说你接着念。任二先生又念了“朱秦尤许,何施吕张,孔曹严华,金魏陶姜”一联四句,小如意马上又复诵下来——就这么着,任二先生一联四句地往下念,没想到半天工夫里,任二先生前边念他后边学,小如意竟然把百家姓全记了下来。中午时分,祖孙俩回家时,离小院还有老远,小如意就腾地下从车上跳下来,噔噔噔噔跑回家对正淘米的奶奶说,奶奶别做饭了,爷爷说给咱们买墙缝里的包子吃。奶奶笑说,怎么你们爷俩捡到金元宝了。小如意说,不是,我学会《百家姓》了,爷爷说给咱买包子吃。奶奶说,这么快就学会了?小如意说,当然啊,不信我背给你听——

    “赵 钱 孙 李 周 吴 郑 王

    冯 陈 褚 卫 蒋 沈 韩 杨

    朱 秦 尤 许 何 吕 施 张

    孔 曹 严 华 金 魏 陶 姜

    戚 谢 邹 喻 柏 水 窦 章

    云 苏 潘 葛 奚 范 彭 郎

    鲁 韦 昌 马 苗 凤 花 方

    俞 任 袁 柳 酆 鲍 史 唐

    费 廉 岑 薛 雷 贺 倪 汤

    滕 殷 罗 毕 郝 邬 安 常

    乐 于 时 傅 皮 卞 齐 康

    伍 余 元 卜 顾 孟 平 黄

    和 穆 萧 尹 姚 邵 湛 汪

    祁 毛 禹 狄 米 贝 明 臧

    ……

    夏侯 诸葛 闻人 东方 赫连 皇甫 尉迟 公羊

    澹台 公冶 宗政 濮阳 淳于 单于 太叔 申屠

    公孙 仲孙 轩辕 令狐 锺离 宇文 长孙 慕容

    鲜于 闾丘 司徒 司空 丌官 司寇 仉督 子车

    颛孙 端木 巫马 公西 漆雕 乐正 壤驷 公良 ……”

    小如意站在当院里,从头至尾一口气一字不差地把百家姓背了一遍,惊得任二先生老两口目瞪口呆。他抓了小如意的两只胳膊,扬起眉毛,一双昏花的老眼闪放着奇异的光亮,上上下下地打量着自己的孙子,仿佛不认识了似的,双唇颤抖着说:嘿呀嘿呀!老天有眼,让我们老任家出了个神童啊……他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疯疯癫癫喊着在院里转了好几个圈子,咬牙把脚一跺说,走,今儿咱上街吃去!奶奶以为任二先生是在说笑,笑着说,去吧去吧,下馆子去吧,拣好的要,拣没吃过的吃。任二先生把绊绳往车把上一挂,拉起小如意的手说,那是,谁让咱老任家有这么一个聪明的孙子。走。奶奶又笑了,说你们还真去啊?任二先生说,当然真去!我许下他会背了带他去吃包子,总不能落个说话不算数的话把儿吧?奶奶一边淘米一边笑说,那就去吧。赶巧我今儿洗的衣裳多,做饭晚了,你爷儿俩爽利上街吃一顿,好好开个荤。过去任二先生是轻易不敢带着小如意在外吃饭的,他怕惯出馋嘴的坏毛病。但这一天却毫不吝惜地牵起孙子的小手,穿过胡同和南门大街,一路来到喧哗嘈杂热闹非凡的小闸口。

    小闸口是任州城里运河上的一座最古老的闸口桥,桥北是运河剧院和曲艺厅,从天明到天黑,赶集上店的,说书唱戏的,都到这里来,是全城人最多的地方。桥南是竹竿巷和菜市街,街两旁半里多路,全是任州城有名的吃食,羊肉汤、糁汤、水饺、煎包、馄饨、元宵,各种汤锅热气缭绕,摆摊的开店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更有卖熟货的,烧鸡、熏鹅、盐水鸭、烧羊肉、酱牛肉、猪头肉、心肝肚蹄、苦肠、口条、羊脸、牛鞭、金钱肉,还有热狗肉等,小如意目不暇接,扑鼻的香味引得他直咽涎水。但是爷爷并没停步,而是领他径直来在挂着一块“窦记甏肉干饭”的招牌前,拉开两个马扎儿坐下来。这是一家很普通的小店,门前一屉篜笼摆满了用碗扣着的大米干饭,旁边放着两个炉子,一个炉子上是一只圆圆的土甏,另一个上面放了个铁锅,油汪汪的汤汁里分别排列着大片大片的甏肉、卷煎、酱鸡子、豆腐皮、炸豆腐、面筋团和起了泡的虎皮青椒。任二先生和掌柜的光头男子打了个招呼,说见样各一,两碗。那光头掌柜笑说,今天咋舍得出血?拣着元宝了?任二先生从竹筒里抽出两双筷子,在小方桌的桌沿上磕了磕筷子头上的水渍说,我请我孙子。光头掌柜看了小如意一眼说,这就是那三个顶的孩子吧?长得可真秀气。坐坐坐。一边说,一边就把两碗加了肉汤的甏肉干饭放在了爷儿俩面前。那甏肉是用带了皮的五花肉做的,一片盖了半边碗那么大,红通通颤巍巍的,一入口那香味就顶着鼻孔窜到了脑门子上,再一咬,那肉就化成了一股水也似的流到了嗓子眼里,那个香那个甜可真过瘾啊!还有那用豆油皮做的夹了肉沫的卷饼、用卤水卤过再用酱焖了的鸡子,那浇了肉汤的白米饭,真好吃,比奶奶做的可香多了!小如意美美地吃了一顿,吃得两个嘴角冒油,两片嘴唇放亮,笑着问任二先生,咱吃了,俺奶奶的呢?于是任二先生又让掌柜的用荷叶给包了一份,用马莲草缠好,交给小如意,这才付了账回家。

    虽然吃的很过瘾,但小如意并没忘了墙缝里的包子。

    往回走的路上,爷爷问他好吃不?他说好吃,但你还该着我墙缝里的包子呢。爷爷笑了,说任州城里好吃的多啦,除了墙缝里的包子,还有五里牌坊的“童子鸡”、财神阁的“一品鹅”、品香楼的“糖醋鲤鱼”、大闸口的“老鳖靠河沿……不过他又说,有些东西不是咱吃的。咱小户人家的日子还得省着过,比如吃这窦家的甏肉干饭,那才叫实惠。你要是真想吃那些个有名的好东西啊,得好好上学读书。”接着又给他讲“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说等你上好了学,长大自己有了学问长了本事,能挣大钱的时候再吃也不晚。

    小如意说,行,你就等着吧,等长大我肯定挣大钱,给你和奶奶买好吃的。

    第二天,任二先生教任如意《三字经》,他学得更加认真,回到家又背给赵氏听。赵氏问他,什么意思你知道么?讲给奶奶听听。他把手一扬说,我爷爷说了,这叫“素读”,素读就是不管它什么意思,先背下来,记在心里,等将来长大了,其中的道理就不讲自明了。奶奶笑了,骂道,小王八的孙子,知道的还不少呢!小如意也笑了,说奶奶你怎么自己骂自己呀,我不是你的孙子么?奶奶在他腚上拍了一下子,说,滚你奶奶个脚!别耽误我做饭。小如意笑得更响了,说奶奶你还是骂自己啊……

    以后的日子,任二先生又教他《千字文》,他依然能三遍过后铭记在心,然后把手一背朗朗背诵。在家背给奶奶听,到了外面背给熟人听,引得两旁路人夸赞不已。这件事越传越广,竟然成了任州城里一时的新闻。有一天爷儿俩的水车路过财神阁旁边的“一品鹅”,这是一家百年老店。开店的张老板说么不信一个拉水的,孙子能是神童。他连喊几声,把爷儿俩拦在了店门口,问道:

    “二先生,听说你孙子不但会背《百家姓》,还能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可是当真?”

    任二先生嘿嘿一笑说:“见笑,见笑。”

    张老板脸一本说:“什么见笑见笑,到底真的还是假的?”

    “当然是真的!”坐在车前边的小如意挺直了胸脯子说。

    “嗬!”张老板仔细打量着小如意,有点喜欢他了。问道:

    “几岁了?”

    “三岁半。”

    “背给我听听。”

    小如意一下就闻到了他身上煮鹅的香味,抽了抽鼻子说:

    “凭么背给你听?”

    张老板说:“显示你能耐啊。”

    小如意看了看店里摆着刚煮好的一品鹅,齉了齉鼻子说:

    “俺才不给你显摆呢。”

    “嘿——”张老板虽说是碰了个软钉子,倒觉得十分有趣,故意逗他说:

    “噢,我知道了,原来都是他们瞎说的,你根本不会。”

    小如意不干了,从车上蹦下来,昂起脸说:

    “才不是瞎说呢,我就会。不信咱打赌。”

    财神阁本来就是个路口,见一老一少的在这打赌,一些过路的、做生意的都忍不住停下了脚步,还有周围喜欢看热闹的邻里百舍,也渐渐地围过来,人越聚越多,大庭广众之下,张老板岂肯丢了面子,哈哈一笑,指着柜台上玻璃罩子里的几只肥鹅说:

    “好啊,你是不是嘴馋了,想赌我一只鹅啊?”

    小如意眨巴眨巴眼,心想这一只鹅太大了,过年也吃不了啊!他怎么能肯呢?还是让他输墙缝里的包子吧。于是就学着一副大人的模样背了手说:

    “咱不赌鹅,咱赌一盘墙缝里的包子。”

    张老板大感意外,觉得没了面子似的,不解地问:

    “为么非要吃墙缝里的包子?难道不想吃我的一品鹅吗?”

    “我爷爷说过,做生意也不容易,早起晚睡的。你看那只鹅多大啊,要是输了你可就太亏了,你就赌一盘墙缝里的包子吧,我没吃过,我奶奶也没吃过,我赢了带回去和她一块吃。”

    “嘿——”张老板越发觉得有趣,兴奋得两眼放光,夸道,“没想到你这孩子还这么仁义!可话又说回来,你还没背呢,怎么就敢说一定是我输呢?”

    小如意不慌不忙地说:

    “肯定是你输。你就说你输了给不给包子吧?”

    “别逞能了。”这会子坐在一旁吸烟的任二先生对小如意发话了,说,“张老板哄你玩呢!会背就背一段让你大大听听,小小的年纪,可不敢打赌!”

    “你这是怎么说的?”众人面前听任二先生这么说,张老板反不愿意了,手指着四周的人们说,“你让大伙看我笑话,连盘包子也舍不得给孩子不是?哪能呢?背背背,会背《三字经》,我给你买墙缝里的包子,再会背《千字文》,我给你一只烧鹅,拣最大的拿!快背快背——”

    小如意小胸脯一挺说:

    “君子一言——”

    张老板听人群里一阵喧哗,连忙把肥厚的胸脯子一拍高声应道:

    “驷马难追!”

    “那好吧,听我给你背——”小如意说罢,笑吟吟看了任二先生一眼,任二先生也还他以鼓励的目光,于是他腾一下跳上店门口的台阶,仰起脸,略一思索,把眼一闭,就背了起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好样的——”当任如意背完《三字经》最后一句,刚刚停下的一瞬间,人群里就有人拍着巴掌喊起好来。小如意睁开眼看了一下四周,深深地吸了口气,接着又背《千字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看热闹的人们一个个就惊讶了!《三字经》、《千字文》没有不知道的,可真要是从头到尾背下来,还真没见过有几个。望着越背越欢的小如意,人们禁不住都屏住了呼吸,把心提到了嗓子眼上!阳光下,小如意越背嗓门越大,背到一半时,细密的汗珠就挤满了额头和鼻翼两侧,不一会那细密的汗珠就汇集成大颗大颗的汗粒从鬓角亮闪闪淌下来,再往下背,就已经累得脸膛发红,但他依然闭着眼睛,一字不落的坚持往下背。直到他背完最后一句,才觉得气喘吁吁口干舌燥,喊了一声好了——接着一腚坐在台阶上,倒在任二先怀里问,爷爷我背错了么?

    “没错没错,好着呢!”任二先生一边夸着,一边忙着给他擦汗。

    “嘿!果真是个神童!”

    “岂止是神童,简直就是个小天才!”

    人群里一阵人声鼎沸,所有的人都忍不住你一句我一句地夸赞起来。尤其是那张老板更是喜不自禁,一步跨到台阶边,上前把小如意抱在怀里,又高高举过头顶,朝着大伙说:

    “神童,神童!咱任州城出了个神童啊!别看我输了半斤包子一只鹅,值!就是再多输上几份,我也高兴啊!来来来——请请请——”他一边打发人到东关墙缝胡同去买包子,一边客客气气地把任二先生和小如意爷儿俩让进店里喝茶。

    这件事说大不大,但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成了一则大新闻,传得任州城大街小巷妇孺皆知。不过传着传着就传走了样,说咱任州城出了个三岁的神童,不但能背《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而且四书五经也倒背如流,在财神阁和“一品鹅”的张老板打赌,赢了张老板半个家当。还有的说,小神童背书背得滚瓜烂熟,惊得风不动,树不摇,天上鸟不飞,河里鱼不游,直累得口吐白沫昏倒在地。更有的说,背着背着,让北京来的一个教授看见了,当即就把小神童一家接走去了北京云云。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