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闾文集:艺文说荟-撕心裂肺 哀婉动人——《哭过长夜》读后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康启昌擅长散文写作,在她的散文集中,《哭过长夜》是一部代……表作。我的最初印象是,她将笔触伸向自己的内心深处,狠劲地往外掏,如醉如痴也好,欲仙欲死也好,一股脑儿地抖落给广大读者。她的散文写得很恣肆,又很细腻,有时候还很新潮,反正是怎么想的就怎么写出来,率性而作,看不出有什么顾忌。这种赤裸裸的真实,对于一位有了一大把子年纪的女作家来说,原非易事。

    《哭过长夜》中许多篇章,是写爱情与亲情的,总的都是一个“情”字。游动于字里行间的灼热情怀,拌和着即时的心灵轨迹,构成纯然的生命的写意。其中最精彩、最动人的,是她对于亡夫鲁野的怀念与追忆。

    没有仪式。两平方米的会场,只有我和你。分手365天,不能问别来无恙。拥抱你冰冷的墓碑,我轻轻地擦拭泪水。微风拂面,你用多情的手指梳理我蓬乱的白发。我来看你,请你跟我回家。回到我们那间简陋的狭小的却曾经无比温馨的小巢。你坐在你常坐的那张靠窗的沙发上,耳朵上挂着你心爱的“立体声”。你双目微合,中指如鼓槌似的击打着沙发的扶手。你半醉半醒走进了音乐……

    ——《失落的琴声》

    写得真真切切,哀婉动人,称得上世间最凄美、最感伤的文字。它使我想起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里海丽娜的那句话,“爱情是不用眼睛而用心灵看着的”,“而且爱情的判断全然没有理性”。《失落的琴声》正是这一名言隽语的注脚。

    实在佩服康启昌散文的语言。是那么活泼婉转,跳荡多姿,体现了丰富的文化感染力和生动的艺术表现力,带给读者的是内心智慧被激活之后所产生的审美愉悦。哪里像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的语言!乍一看,还以为是出自妙龄女郎之口呢。可是,细一琢磨才发现,原来路数不对——少女不大可能负载这么沉甸甸的厚重感与沧桑感。

    她属于才人写作那一路,未尝刻意为文,而文采自见。无心功利,自遣自娱,情感,文字,都是自然流淌出来的。在她来说,有感而发,要写就写,写既是过程,也是目的。有如鲜花绽蕊,原本是一种生命过程,尽自在那里吐出芳香,绽出艳丽,开放就是一切。至于随风而逝,或者凋零委地,还是硕果盈枝,全然不作计较。这种诗意人生,诗性化的写作心态,我觉得,正是她创作成功的所在。

    (2004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