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莱茵:访德随笔-走近无忧宫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柏林西南20多公里处,有一片风光旖旎的土地,在那片土地上坐落着一个美丽而宁静的小城,名叫波茨坦。第二次世界胜利之际的公元1945年夏,苏、美、英三巨头在那里召开了影响世界的“波茨坦会议”,以及会上签署的《波茨坦宣言》,使这座小城举世闻名,名垂史册。大凡到柏林的人,都会到那座小城去看一看。有人甚至说:不到波茨坦,就不算到过柏林。

    车子一进入波茨坦的地界,眼前的情景让人目不暇接,心情振奋。一条条街道上绿树成阴,繁花似锦,仿佛自然的田园风光;一座座古典式的宫殿掩映在浓密的绿阴之中,时隐时现,犹如美丽的童话;一片片湖泊碧波荡漾,就像镶嵌在城中的蓝宝石。整个城市给人的印象是温婉、温润而又温柔。

    到了波茨坦,就一定要去游览带有典型德意志建筑特色的无忧宫。这座历史悠久的宫殿又叫桑苏西宫,曾是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大帝的夏宫。顾名思义夏宫就是避暑之地,就像中国的避暑山庄。史书记载,18世纪,弗里德里希二世把普鲁士发展成了欧洲大国,定都于波茨坦。当时的普鲁士国力强盛,边疆稳定,因此,他下令在波茨坦仿照法国的凡尔赛宫建造无忧宫。

    这座无忧宫的整个园林及宫殿占地290公顷,1745年开始兴建,花了两年多时间。据说,来过这里的欧洲游客大都认为,它的园林和宫殿的豪华丝毫不比凡尔赛宫逊色。在大片大片青翠森林之中,静静地隐居着一座座宫殿,其主体建筑无忧宫建在筑有高台阶的山坡上,是一座具有浓郁的洛可可风格的单层建筑。虽然是单层建筑,但因其建在高高的、长长的台阶上,更显得居高临下、气势宏伟,彰显出皇家气派。

    18世纪德国的洛可可艺术深受法国影响,但同时融合了在德国已经发展起来的巴洛克艺术的风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后期巴洛克”或“巴洛克—洛可可”特色。这一时期设计、建筑宫殿的艺术家们善于把建筑、雕刻、绘画结合起来,创造出具有强烈个性而又艺术效果统一的各式宫殿,无忧宫可以说就是德国洛可可式宫廷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无忧宫的中部大厅上,是一座巨大的大圆顶,宫殿正中的大厅正对着门前的一座大喷泉,喷泉由圆形花瓣石雕组成。宫殿内部的装修也极尽奢华,多用壁画和明镜来装饰,显得辉煌璀燦,同时兼备了华贵与秀雅的视觉效果,尤其是作为德国洛可可风格建筑典型代表的贝壳花纹状室内装饰,更是别具一格,让人身处其中就像来到了人间天堂,不觉乐而忘忧。无忧宫内部主要有12个大厅,包括大理石厅、谒见厅还有正中的椭圆厅等,这些大厅的布置瑰丽豪华,多是四壁镶金,目光所到之处无不光彩夺目。

    无忧宫里最富情趣的是众多的雕像,无论是房顶上、大殿里、石雕之中,几乎随处可见形神兼备、姿态各异的雕像,有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有欧洲人宠爱的动物,有显示皇家权威的其他种种情景。这些栩栩如生的雕像,不仅是一种装饰和点缀,而且是整个建筑的点睛之笔。无忧宫里还有个著名的画廊,画廊里收藏了124幅名画,多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荷兰画家的著名作品,让人不难发觉它曾经的主人对艺术的喜爱。

    让我感到惊喜不已的是,无忧宫里居然还有一座中国茶亭。这座中国茶亭建于18世纪,是一座六角凉亭,它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建筑结构:伞状圆形屋顶,上盖碧瓦,下用黄金圆柱落地支撑。亭内的桌椅完全是仿造东方式样制造的,在亭前还產立着一只中国式香鼎。据说当年普鲁士国王常在此品茶消遣。之所以在无忧宫会出现这样的中国凉亭,是因为在当时中国以及东方的艺术风格非常流行,这种趋势也影响了皇家园林的设计者,因此这座茶亭也被设计成了德国人眼中的中国风格,以至亭子的四周还镶嵌了他们想象中的东方风格的镏金雕像。

    徜徉于无忧宫,你不仅能够看到欧洲传统的罗马式、哥特式、拜占庭式各色建筑,也能看到朴拙简单的北欧木板房,还能看到伊斯兰教大清真寺式的建筑,甚至是颇具东方风格的中国茶亭。正因为拥有着如此众多的古迹,波茨坦早在1991年便被收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了世界人民的骄傲。

    无忧宫的名字“桑苏西”来源于法语,是表示“无忧无愁”的意思,所以翻译成中文就成了“无忧宫”。这座美丽的无忧宫的建设初衷,是希望皇帝能够忘记国事烦恼无忧无愁地休息,尽情地享受时间的欢乐。建造这座豪华宫殿的弗里德里希二世,在这里度过了从35岁到74岁的大半个人生。但遗憾得很,“无忧”这个目的最终并没有达到,当然事实上也是无法达到的。尽管当初建立无忧宫的弗里德里希·威廉二世大帝希望把它变成人间乐园,命设计师把园内的森林草地、鲜花流水布置得如同仙境,把宫殿的大厅、柱廊装饰得美轮美奂光彩耀0,但这一切繁华胜景的基础却是他的勤勉进取,而不是他的耽于玩乐,如此美丽的宫殿只能是他在繁忙政务中暂时自我解脱的安慰手段罢了。相信他在无忧宫大厅内仰望金碧辉煌的天花板时,在流水潺潺的小河边缓缓散步时,在姿态曼妙的希腊神像下驻足徜徉时……心中必定不是无忧无愁愉悦舒畅的,而是愁事无尽烦恼多多。因为一个勤勉进取的皇帝,定然是一个为国担忧、为民尽心的皇帝,即使在繁忙的政务中也会事无巨细样样尽力,坏事尚未发生便要防患于未然,好事还未进行便要计划周详……这样的皇帝无论如何也是欢乐少而烦恼多的。因为历史的教训早已说明,当一国之皇帝没了忧患意识,无忧玩乐之时,便是国家灾难来临之际,世界各国概莫如是。

    想到一部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又何尝不是一代代皇帝轮番上演生杀挞伐活剧的大舞台呢?远看雄才伟略的秦皇汉武,他们怎会有无忧玩乐的时光呢?恐怕他们不但没有闲暇放松,甚至连草色渐绿、梧桐叶落这些实在稀松平常的景致变化也无暇顾及吧。而醉心于词章的南唐后主李煜,最后的结局只能是遥叹“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还有沉迷于丹青之技的宋徽宗,晚年凄凉的岁月只能在苦寒之地的“坐井观天”中度过;至于那个著名的酷爱木匠活的明朝皇帝,则培养出了魏忠贤这样一个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九千岁”,搞得几十年间百姓苦不堪言,各地民不聊生……仔细想来,尽管锦衣玉食、阔殿高阁,做皇帝却是这世界上最苦的差事。就像眼前的无忧宫,金碧辉煌也好,光彩夺目也好,再优美的仙境也无法掩盖宫廷政治的凶险与残酷,所谓的“无忧”只能是皇帝在苦极、累极之时的一相情愿罢了,想要国泰民安便做不到“无忧”,而一旦放心大胆地“无忧”玩乐,也就是灾祸到来的时候了。其实,只要生活在现实中,有责任感的人,就不可能无忧无虑。真正的无忧宫是没有的。

    幸好,如今的年代已经不再有皇帝,曾经作为皇帝心灵慰藉的雄伟宫殿也成了普通人休闲游览的胜地,让今日仰望宫殿里金碧辉煌的天花板的人们,在流水潺潺的小河边缓缓散步的人们,还有在姿态曼妙的希腊神像下驻足徜徉的人们,都能得到片刻的“无忧无愁”,享受生活的美好。如今的无忧宫,一些房子是波茨坦大学的一部分,还有一些地方供游人观赏游览,向每一个寻找“无忧”心境的游人敞开着美丽的怀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