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雨-亲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文华醒来的时候,感觉四周都是黑洞洞的,这里万籁俱寂,没有飞鸟的鸣叫,也没有蚊虫的低鸣,仿佛一切生命都消失了一样。他动了左腿一下,一阵疼痛使得他“哎呀”叫唤了一声,这一声叫唤就好像是唤醒了他的神经中枢一样,他感觉到背部、臀部、肩上的痛感一齐朝他袭来。他忍住疼痛,轻轻地抬了一下右手,发现除了有一点酸麻的感觉外并无其他不适,再动了动左胳膊,稍许有一点疼痛感。他慢慢地活动着双臂,发现两条胳膊并无大碍,紧张的心情才有了一丝的缓解。

    “这是什么地方?我是怎样到这里的?”文华在心中问自己,边问边想。慢慢地,白天发生的事情在他的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了。

    文华是县大队黄队长的通讯员。今天早上,黄队长让他把一封信送到三十里外的八路军某独立团驻防地葛庄,他领到任务,天还没亮就出发了。对于在山里长大又在县大队当了两年兵的文华来说,三十里路并不遥远,来回六十里路也算不了什么,在县大队行军打仗,有时一天要跑百十里路。他担心的是要经过鬼子把守的两个要道,同时刘庄的鬼子时常出来活动,他怕遇上鬼子完成不了任务,所以在鬼子经常出没的地方他尽量走小路,一有风吹草动他就紧急隐蔽起来。在路上他还真是看见了两伙出来活动的鬼子,都被他机警地避开了。在中午的时候他终于赶到了葛庄,把信送到了李团长的手上。在独立团,他遇上了在这里当兵的同村人张小顺,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两人亲热地抱在一起叫唤着,有说不完的话。吃过中饭,文华看见张小顺的子弹袋里塞得满满的,想到县大队最缺乏的就是子弹,于是就缠着张小顺,要他发扬风格送他五粒子弹,张小顺左推右挡,说是部队有纪律,子弹不能白送人,有本事你找鬼子要去!气得文华直翻白眼,差点就提出与张小顺断交。他们的争吵被路过的李团长听到了,李团长笑呵呵地批评了张小顺一顿,说他太抠门了,老乡要子弹就给几粒嘛。张小顺不情愿地给了文华五粒子弹,李团长就让他的通讯员再给文华五粒子弹,又给了他两颗手榴弹。文华那个高兴劲头就不用说了,他告别了李团长,朝张小顺做了个鬼脸,转身就往回赶路。

    他一路小心谨慎地走着,在过了鬼子的两个驻守要道后,他紧张的心才慢慢地松弛了下来,再走十多里路他就可以回到县大队了,心里不由得高兴了起来。

    太阳已开始西下了,文华加快了脚步继续赶路。他突然看见前面不远处的一个村庄有浓烟冒出,还听见有人在呼喊着什么。他手里提着枪躬身一路小跑,离村子不远了,他卧倒在村东头的玉米地里,仔细地观察着村里的一举一动。

    这时一阵“叽里哇啦”的声音传过来,紧接着两个鬼子的身影出现了。一个鬼子端着“三八”大盖步枪走出了村子,另一个鬼子背着枪,手里倒提着一只鸡跟在后面。文华紧张地注视着,一会儿又有三个鬼子走了过来。一个挎着战刀的鬼子走在前面,另一个鬼子牵着一只羊跟在后面,背着一袋粮食的鬼子走在最后。

    “我的鸡呀,我的羊啊!”突然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一个花白胡子的老汉从村子里跌跌撞撞地跑过来,拦在鬼子的前面,“行行好呀,把我的鸡呀羊呀,麦子呀留下吧!”

    “八嘎!”鬼子小队长大吼一声,抽出了战刀,“你的良心的坏了,死啦死啦的。”

    “你们抢走了我的东西,我也活不了啦。”老汉说着,低着头冲了过去,把拉着羊的鬼子撞倒在地。

    “八嘎呀噜!”鬼子小队长举起了双手,战刀在空中划了一道弧线,眼看着战刀就要落在老汉的身上。

    文华早已将子弹推上膛,就在鬼子的刀要落下来的时候,他的枪响了,鬼子小队长“啊”地怪叫一声,战刀掉在了地上。

    枪响过后,几个鬼子吃了一惊,急忙就地卧倒,举起枪寻找着目标。

    文华打定主意要救老汉,准备把鬼子引出来。他故意把玉米秆弄得“哗哗”直响,并趁机转移了阵地,继续监视着鬼子的一举一动。

    鬼子小队长捂住受伤的右手,看清楚了只有一个八路在玉米地里,他脸都气黄了,左手朝前一指:“八路的,抓活的。”几个鬼子一听,扔掉手里的鸡、羊、粮食袋子,端着枪冲了上去。鬼子小队长左手捡起了战刀,也跟着追了上去。

    眼看着鬼子追了上来,文华瞄准了最前面的一个鬼子,“叭”,一声清脆的枪声,冲在最前面的鬼子一头栽倒在地。

    趁着鬼子躬身放慢了追击的速度,文华转过身躬腰顺着地沟一阵小跑。“叭,叭,叭”,子弹在他的头顶上飞过去了。

    文华且战且跑,把鬼子引出了一里地,这才发觉前面没有路了。前面是一道陡坡,地面上离沟谷约有二十米,过了沟壑,不远处有一组山峰横亘在那里。

    鬼子发觉文华没有退路了,喊着“抓活的”,一边开着枪一边逼近了。文华把枪背在身上,揭开手榴弹的盖子,把弦紧紧地拉在手上。

    太阳渐渐地向着地平线落了下去,红彤彤的晚霞挂在天上,几个长长的身影照射过来,鬼子一个个紧张且扭曲的面孔逐渐清晰了。看着鬼子慢慢逼近,文华猛地一拉手榴弹的弦,使劲把手榴弹扔了出去。随着“轰”的一声巨响,趁着火光一闪,文华双手抱头,顺着陡坡滚了下去。过了好一会,他就听见了几声枪响,接着再就是“轰,轰”的两次爆炸声,他觉得眼前一黑,就失去了知觉……

    想到这里,文华的头脑逐渐清醒了。他右手摸索着地,地上是一层干草,扒开草后发觉地面很坚硬,感觉这里不是野外,好像是个山洞,于是他双手着地,慢慢坐了起来。他感到右腿能活动,只是动左腿的时候有一阵疼痛感。他双手在地上一阵摸索,居然摸到了自己的枪和一颗手榴弹。

    这时前面有一阵“窸窣”的响声,文华警觉起来,急忙把枪抓在手里,又把手榴弹放近了些。响声大了许多,这时听见一个苍老的声音说:“是这里吗?”文华感觉这个声音有点熟悉,接着听见一个老大娘“就是这里”的声音。

    一阵沉默后,文华看见火光一闪,接着一个小油灯亮了,灯光朝他这边一点一点地靠近了,渐渐地,文华看见一个老大娘手中举着一盏小油灯,一个老大爷手中提着竹篮摸索着走过来了。

    看见文华惊异地看着他们,老大爷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文华还没有说出话来,那个老大爷已放下手中的提篮,走过来蹲在地上,拉着他的手说:“小同志,今天要不是你,我就死在鬼子的刀下了。”文华仔细一看,认出了老大爷就是白天不让鬼子抓鸡牵羊抢粮的花白胡子老汉。

    看见花白胡子老汉逃脱了鬼子的魔爪,文华很高兴,他向老大爷询问了之后发生的事,得知鬼子一死两伤灰溜溜地走了之后,他感觉今天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从老大娘的谈话中文华才得知他被救援的经过。老大娘今天在山里打柴,听见枪声和爆炸声,先是躲在草丛中,后来见周围平静了就背着柴草往家里赶,走到这个山谷里发现了躺在草丛中的文华,就把他背到山后一处隐秘的山洞里。大娘在回家的路上遇见了她的老伴鲁大爷,鲁大爷就把白天鬼子来村里抓鸡牵羊抢粮的事说了,还说幸好有个八路军救了他,那个八路军被鬼子追赶着,也不知道是死是活。后来几个鬼子抬着被打死了的鬼子走了,村里人怕鬼子来报复,现在都出去躲起来了。大娘就把救过来藏在山洞里的八路军说给鲁大爷听,并说八路军负伤了,现在缺吃的,缺药品。鲁大爷说现在也不能回家去,我们先去弄点草药,等晚上再回村里做点吃的。就这样,鲁大爷他们去附近的村子里弄了点草药,等到半夜就偷偷回家熬了点小米粥,再带上几个馒头,两人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就拿着吃的和草药过来了。

    “孩子,你受苦了。”鲁大娘低声说。文华看见大娘慈祥的面容,想起了家中的老妈妈,两滴清泪从眼里流淌了出来。

    “别哭,别哭,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鲁大娘安慰道,说着就让鲁大爷给他拿碗装小米粥。

    鲁大爷忙活了一阵,把一碗咸菜、几个馒头放在他身边,又端起一碗小米粥递了过来,抱歉地说:“让鬼子折腾了一阵,天又太晚了,家里也没有啥好吃的。小同志,你就将就着吃点吧。”

    文华一阵心酸,眼窝里又滚出了几滴泪水,说:“大爷,大娘,谢谢你们救了我,我给你们二老添麻烦了。”

    “哎呀,啥麻不麻烦的,”鲁大娘说,“我家柱子也是八路,去年参军的,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文华接过鲁大爷递过来的碗筷,感觉到真是饿了,就着咸菜喝起了小米粥。鲁大娘说是到外面给他抱点干柴草过来,就让鲁大爷给他察看一下伤口的情况。

    鲁大爷先给他察看了一下腿上的伤口,右腿只有一点擦伤,左腿上部被什么东西划破了一个口子,左肩膀上被子弹划了一道伤痕,所幸没有伤着骨头,另外背部、臀部都有擦伤,但伤势并不太严重。

    鲁大娘抱着一捆干柴草过来了,听完鲁大爷说起文华的伤势,就帮着鲁大爷给他上草药。他们在文华的两处伤口敷上草药,又用布条把伤口包扎好,在其他擦伤部位涂上了草药,文华感觉到伤口处清凉了许多。

    文华敷上草药后感觉轻松多了,吃过饭后精神也好起来了,他坐在柴草上与鲁大爷、鲁大娘说话。当介绍到他在县大队的经历时突然停了下来,他想起没有及时赶回部队汇报送信的情况,自己又负伤远离了队伍,情绪就低落了下来。

    鲁大娘很细心,她观察着文华情绪上的变化,忙问是不是想部队了,有没有要紧的事与部队联系?文华点点头,把他的心事告诉了两位老人。

    听完文华的话,鲁大爷就说要替他去县大队传信,并说这几天要躲着鬼子,在家里也没法待下去,再说这里离县大队也就十多里路,乡下人走这么点路也累不着。文华想想也是这样的,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两位老人。

    过了一会,两位老人要离开这里,临行前,鲁大娘叮嘱他不要走动,要好好养伤。文华感激地点点头,也请两位老人小心谨慎,千万不要撞上鬼子了。

    太阳出来了,文华感觉到白天的时间特别长,以前在部队行军打仗,感觉时间过得真快,现在他窝藏在一个山洞中,真是恼火得很。他慢慢爬到洞口,看着外面的世界,望着鸟儿在蓝天下自由自在地飞翔,真是羡慕极了!

    中午文华感觉到肚子有些饿了,就吃了两个馒头,他想着鲁大爷找县大队给他传信,心中挂念鲁大爷的安全,又想着鲁大娘怕鬼子来报复,现在不知躲藏在什么地方,也很有些焦急。

    其实文华的担心是多余的。就在当天晚上,军分区精心组织的破袭战已经悄悄地拉开了序幕。他给独立团送的信,就是县大队配合独立团行动的计划。当晚,在军分区的统一指挥下,军分区部队、独立团和县大队一齐出动,老百姓也跟着部队,他们一起扒公路、炸铁轨、割电话线,鬼子心惊肉跳,信息又不畅通,只好龟缩在老巢里放冷枪。刘庄的鬼子更是大气也不敢出,白天还有胆量在炮楼周围巡逻,一到晚上就缩回到炮楼里不敢出来了,一连十多天,鬼子也没胆量下乡骚扰老百姓。

    黄昏的时候鲁大娘来到了山洞,她带来了草药,还有馒头,瓦罐里还装着一罐鸡汤。文华想到鲁大爷为了鸡羊与鬼子拼命的情景,他没有胃口吃鸡喝汤。倒是鲁大娘劝告他,说这只鸡也是你救下来的,现在给你补养身子,等养好伤后多杀几个鬼子就是了。文华感动得扑倒在鲁大娘的怀里,呜呜地哭了,说:“你比我的亲娘还心疼我啊!”

    半夜时分鲁大爷来了,他诉说着找县大队的事。鲁大爷上午到了县大队驻地,但县大队在头天晚上就转移了。村长弄清了来意,就让一个民兵带着鲁大爷去找县大队,费了一番周折后才找到黄队长。鲁大爷从内衣口袋里拿出一张小纸,文华接过来在油灯下将纸条展开,上面是黄队长写的八个字“安心养伤,伤愈归队。”

    转眼十来天过去了,在鲁大爷和鲁大娘的精心照料下,文华的伤势好得很快,他左腿的伤口虽然还没有完全愈合,但已经可以走路了。他心里想着部队,晚上鲁大娘给他送饭时他就说明天早上要去找县大队了。鲁大娘请求他多养几天伤再走,费了半天口舌也劝不动他,就只好听他的了。

    第二天文华早早地起来了,他简单地收拾了一下行装,背着枪就出了山洞。这时天刚刚亮了起来,他在洞外看见鲁大爷和鲁大娘一步一步地走了过来,赶紧迎了上去,跪在地上,感谢大爷大娘的精心照顾,并请两位老人多加保重!

    鲁大爷把文华拉了起来,把一包吃的塞在他手上。鲁大娘在擦眼里的泪花,她叮嘱文华注意身体,累了就歇息下再走,今后打鬼子时多留个心眼,别让鬼子的枪子伤了自己。

    文华点点头,他记住了鲁大娘的话。告别了两位老人,文华踏上了归队的路程。

    在路上,文华想:这是多么好的两位老人啊!他们就像是我的亲人一样!想着,想着,他加快了脚步,虽然行走时还没有以前利索,但他感觉到他的步伐更加坚定了。想着今天就可以回到县大队,一种久违了的豪情涌上了心头。

    一九七九年十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