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风情-非洲风情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有趣的马里风俗

    马里面积124.1万平方千米,位于非洲西部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内陆国。西邻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北、东与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尔为邻,南接几内亚、科特迪瓦和布基纳法索。境内大部为海拔300米左右的台地,较平缓,最东部和中、西部有一些砂岩低山和高原。最高峰洪博里山海拔1155米。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中、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

    马里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班巴拉、颇尔、塞努福和萨拉考列等23个民族组成。官方语言为法语,通用班巴拉语。马里80%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他居民信奉传统拜物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

    多民族的组成,也使得马里具有了多种民族风情和习俗。

    吉祥的柯拉果

    在非洲马里,无论是在市场上、公路旁,还是在汽车里、办公室内,都可以看到人们不时地从衣袋中掏出一片片柯拉果,放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咀嚼着。

    柯拉果是柯拉树结的果子。柯拉树原是生长在西非热带原始丛林中的野生果树,它盛产于科特迪瓦、尼日利亚、几内亚、加纳等地。有些柯拉树高达十几米,两三个人才能合抱得过来。

    柯拉果的形状有点儿像板栗,放进嘴里咀嚼,味道苦涩。但嚼的时间一长,就会觉出一股爽口的甜味。由于果汁中富含可卡因,所以人们在疲乏、困倦时嚼上几片,便能提神醒脑。

    柯拉果是马里人的一种吉祥物。根据当地习俗,年轻人求婚时,柯拉果往往是传递婚姻信息的特殊信使。男方要先委托一位受人尊敬的老人前往女方家求婚,如果女方父亲了解了小伙子的为人,并征得女儿同意后,就会收下那位老人带来的10枚柯拉果和50马里法郎,表示他们已经同意了这门婚事。

    另外,马里人在节假日访亲探友时,带去的礼物也往往是成偶数的柯拉果。而送钱是不受欢迎的,被视为收买人心的表现。为了表示友好,人们一般挑选红、白两色的柯拉果混在一起送给友人。

    马里男人也化妆

    在马里有一个神秘的“颇耳族”,他们的结婚习俗特别奇特有趣。

    结婚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青年男子把姑娘作为未婚妻领到家里,从小一起生活。等姑娘长大,到了结婚的年龄,就举行结婚仪式,建立一个新的家庭。

    另一种是小时候没有许下婚约的女性,她们往往通过部族举办的大型结婚派对来选择对象。这个聚会活动的一大特点是:约有50~60名新郎候选人等着姑娘们挑选。

    而更有趣的是,这时候男人们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出色,都精心地化妆打扮,戴耳环、戴手镯、戴项链。男人们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其热闹程度绝不亚于姑娘选美。

    由于马里人都认为个子高、眼睛大的男人最有魅力,所以,许多新郎候选人为了赢得姑娘的好感总是偷偷地踮起脚后跟,或把眼睛睁得大大的。

    奇闻轶事——用音乐代替语言

    居住在西非几内亚湾的约鲁巴人富有音乐才能。在日常生活中,约鲁巴人经常使用传统的音乐来代替语言,而这种有趣的表达方式就来源于乐师在祭神中的演奏。

    约鲁巴族是信奉神灵的民族,祭祀的神灵有400多个,如雪神、山神、河神、农神等等,不同的神有不同的祭神乐曲。

    乐师的演奏大多应用于宫廷及结婚仪式。他们的主要乐器是鼓,再加上喇叭或葫芦。音乐的长短,可以表达不同的语言。过去,约鲁巴人没有文字,乐师就是通过这些简单的乐器吹打出不同的乐曲,来传布民间神话或国王的旨意。

    这种以音乐部分地代替语言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他们常常请乐师吹喇叭来传递信息,有的则直接用喇叭来对话,路程远的还要设立“中转站”。每当部族首领外出归来,都由乐师奏乐,然后播放录音,让全族人知晓。这种用以代替语言的独特的黑人音乐,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外旅游者去当地观光旅游。

    还有用口哨传话的,戈梅拉是加那利群岛中较小的一个岛屿,岛上的土着人能通过口哨进行长途对话。一名好的哨手能同5英里外的人用哨语交谈。

    奇特的阿拉伯

    阿拉伯国家一般指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国家。他们有统一的语言——阿拉伯语,有统一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绝大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同时也是阿盟的成员国。

    阿拉伯世界西起大西洋,东至阿拉伯海,北起地中海,南至非洲中部,面积约为1420万平方千米,位于亚、非两大洲的结合部,其中非洲部分占72%,亚洲部分占28%,具有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

    阿拉伯也有许多特殊的风俗和习性。了解阿拉伯的这些特殊风情,也能帮助我们更多地认识阿拉伯。

    烟熏洗澡法

    在阿拉伯妇女中间,至今流传着一种奇特的沐浴方式——烟熏浴。洗这种澡时不需要用水,只要用烟熏就可以了,当地人称之为“吸烟”。

    最简单的“烟熏浴”在自己家里就可以进行。首先,在一间小房子的地上挖出一个坑,在坑里架起燃烧后能发出浓烈香气的香木,如檀香木、阿拉伯胶木等。然后,在密闭的房子里将这些香木点燃,还要不时地洒上一些清水,使香木保持似燃非燃、烟雾缭绕的状态,使整个屋子里都充满了香味扑鼻的烟雾。

    然后,女人们把横木架在烟雾上面,像烤羊肉串似的把双腿架在横木上反复熏烤。同时,还要不停地用芝麻油擦拭全身。不一会儿,女人们便一个个大汗淋漓,浑身散发出动人的芳香。这时候,被烟熏香的芝麻油随着汗液的排出浸入张开的毛孔,使香味能够更加持久地留在身体上。

    等到香木燃尽,女人们的皮肤被均匀地染上了一层闪闪发光的烟黄色,那种美透着淳朴,透着自然。那淡淡的清香,是任何香水都不能比拟的。

    炎热的天气也穿长衣服

    天热穿薄衣短衫,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可是在伊拉克等阿拉伯地区,尽管气候非常炎热,但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却不会轻易穿短袖衣眼。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怪事呢?那是因为沙漠里的空气太干燥了。

    在中国南方潮湿闷热的夏季,人们一般尽可能少穿衣服,把更多的皮肤裸露出来;而在阿拉伯干燥的沙漠地区,由于人们出的汗蒸发得特别快。因此,即使太阳再大也不会感觉热,如果在树阴下还会感觉凉爽。

    但同时,强烈的太阳光容易损伤人们裸露在外的皮肤,穿短袖衣服会让人过快地失去体内的水分。所以即便在炎热的夏季,伊拉克人都穿着长长的衣服。而居住在伊拉克等阿拉伯地区的女子一般都会用布裹住全身,以保护她们美丽的皮肤。

    男穿裙子女穿裤

    在阿拉伯的北也门,居民穿衣的最大特点,就是男人穿裙子,而女人则穿裤子。

    这里的男人,头上大多都扎着白头巾,也有少数是花头巾或彩条巾,上身穿衬衣,外着西装上衣,肩上披着一条长巾;而下身,则穿短裙或裙子,而且以白布面料的居多。不分老少,这里的男人一年四季都穿着裙子,脚上则穿着拖鞋,而且还不穿袜子。

    相反,这里的女人则穿连衣裙或者长裤。在出门前,她们会将身体包裹起来,只露出两只眼睛,有时连眼睛都不显露。裹身体的东西一般有大花格子的披风,从头顶批起一直拖到地面,头发、面部和嘴巴则另用一条黑巾裹住。另一种裹身体的东西就是黑纱,分3个部分,一是黑纱头巾,将头发、面部和脖子全部遮起来,外面的人都看不到她的面容;第二种是披肩黑纱,从肩膀披到腰部,胸前用带子系着;第三种则是一条大的黑纱裙子。在街上,到处都可以看到一个个黑衣女人。

    严禁偶像的国家

    阿拉伯严禁一切偶像。工艺品中的人物,儿童玩具洋娃娃,以及商店橱窗中的模特儿等等,都在禁例。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阿拉伯人认为,这类偶像都是为顶礼膜拜而造的。而崇拜偶像与伊斯兰教的戒律背道而驰,所以任何人不得携带人物雕像、洋娃娃入境,违者将受到严厉的处罚。

    如果你去那里旅行,会惊奇地发现:在阿拉伯的商店里,所有的模特儿都只有身子而没有脑袋。在学校里上图画课时,画人物像也是被禁止的。即使在十字路口的交通警示牌上,也只有几个无头人在提醒人们:“横穿马路,注意车辆!”看着这样怵目惊心的警告,相信没有几个人敢乱穿马路了吧。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近年来这种状况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政府对玩具和艺术品的限制也在不断放宽。只要不是为了崇拜偶像而造,有头有身的完整人像也可以在市场上出售了。

    干净的右手,不洁的左手

    阿拉伯人吃饭很有特色,通常是席地而坐,将面包掰成小片或是将米饭撮成小团,用右手的几个手指捏住送进口中。即使是带有汤汁的菜肴,他们也都能这样全部吃下去。实际上,用手直接抓着进食也不能算做是阿拉伯人独享的“专利”,全世界用手抓着吃饭的有好几亿人口,其居住的范围能从北部非洲一直延伸到南亚次大陆。

    按照阿拉伯人的生活习俗,他们的右手总是干净的,因此吃饭时必须用右手将食物直接送进口里,而不能用左手。因为在他们的传统观念中,左手是不干净的,只能用来辅佐右手撕扯食物。即使平时干活,人们也是更多地使用右手。当地妇女总是忙不迭地用右手劳作着,而左手则是将裹在身上长长的布料紧紧地捏在腋下,左手偶尔腾出来帮一下,然后倏地缩回去。

    为什么在阿拉伯人的观念中左手是不洁的呢?原来,阿拉伯人入厕出恭后从来不用卫生纸揩净,而一概是用左手拌着清水冲洗干净。所以,初到阿拉伯国家的人,对其酒店客房里没有摆放卫生纸会大惑不解,同时也对卫生间里的洗便器感到困惑。据当地的医生介绍,阿拉伯人的痔疮发病率极低,这应该与他们的这一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在接人待物方面,阿拉伯人的左右手也是绝对的内外有别。凡是对外的事情,譬如递送东西给他人,他们必须要用右手,否则就是极大的不恭敬,而在别人看来也是相当不礼貌的。同样,阿拉伯人在接别人递送过来的东西时,也要使用右手。即使右手正在忙碌,也要赶紧腾出右手接过来。

    奇闻轶事——喜欢在脸上涂粉的民族

    在非洲莫桑比克德尔多加多角省的彭巴市郊,有一个奇怪的村落,那里的女人们总是喜欢把自己的脸涂得像雪一样白,即使身上的皮肤依然黝黑发亮。

    每天清晨,当太阳还隐藏在地平线下的时候,村里的女人们便开始忙碌起来了。她们把从面包树上切下的木块磨成粉末,涂在脸上,直到把脸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涂成白色才罢休。

    这种面包树粉末是当地女孩们最喜欢的护肤品,而且这种材料满山遍野,随手可得,每家每户都储藏很多,真可算是物美、无价、多功能的美容材料了。整个白天,她们就以这样的面孔去劳动、逛街或者走亲访友。直到晚上,她们才会用清水洗净脸上的粉末,恢复原来的肤色。

    据说,当地的妇女们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避免自己的皮肤被强烈的阳光晒伤。而她们相信,面包树的粉末就像防晒霜一样有效。

    尼日利亚风情多

    尼日利亚尼位于西非东南部,南濒大西洋几内亚湾,西与贝宁接壤,北与尼日尔交界,东北隔乍得湖与乍得相望,东和东南与喀麦隆毗连。海岸线长800千米,地势北高南低。沿海为宽约80千米的带状平原;南部低山丘陵,大部地区海拔200~500米;中部为尼日尔-贝努埃河谷地;北部豪萨兰高地超过全国面积的1/4,平均海拔900米;东部边境为山地,西北和东北分别为索科托盆地和乍得湖湖西盆地。

    尼日利亚是一个多部族的国家,大小部族有300多个,因此其风俗习惯等更是举不胜举。

    实行“一夫多妻”制

    实行“一夫多妻”制的民族至今也还有不少,但却以尼日利亚的犹罗巴族人最为盛行。当地的男人,妻子越多,表明地位越崇高,越有声望。在那里,地产、房屋都不值钱,更没有什么银行可供人储蓄存款,最实在的财富便是妻子。

    犹罗巴的一位普通男人都能拥有10个妻子。如果有人告诉你他有50位妻子,那也不足为奇。当地曾经有一位名叫阿莱布卡的酋长,拥有的妻子多达400个。每一位新娘最低价钱约在700美元上下,购买新娘的钱须由新郎交给新娘的家属,而新娘自己也可分得一部分。

    犹罗巴地方人口不足10万,属国王制,但国王并不是至高无上的,身为他属下的酋长反而颇孚众望。前面提到的阿莱布卡就是这样的一位酋长之一,这可能是他拥有400个妻子的原因。

    奇怪的是,这里的女人都很热衷嫁给拥有多妻的男人,她们认为这是无上的光荣。在她们看来,如果“不幸”嫁给了一个妻子少的男人,那便是毕生的耻辱。

    牙齿上的艺术

    在非洲尼日利亚的曼喀地区,不仅风光秀美,而且当地还流传着一种精湛的艺术——齿雕。

    这是一种镶嵌在人牙齿上的雕刻作品,是用一种硬质薄石片和金属嵌制而成的假牙。假牙上面雕刻着人物、鸟兽、花卉等各种美丽的形象和图案,非常逼真。在如此小的齿面上,当地人甚至可以雕上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头像。

    据说,曾有一颗牙齿的表面竟然刻着完整的石佛诵经图,这颗珍贵的牙齿价值50头大象,真可以说是价值连城了。

    有钱人装牙,都选用整幅图案的“齿雕”,制作十分精美;而贫苦人就只能戴上自制的刻有简单花卉或其他图案的“齿雕”了。

    吃饭必须留下一点点

    在尼日利亚的西部地区,至今保持着一个相当特殊的饮食习惯,就是吃饭时不能将盘中的食物完全吃光。不管饭菜多么合你的胃口,那也至少得留一点东西在盘子里。

    而更加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当地人要把那剩下的一点东西留到第二天,才把这些丢到垃圾箱。因为他们认为,神灵会在晚上来吃这剩下的一点点东西的。

    另外,在尼日利亚,旅客千万不能因为饭菜的美味可口而把碟子上的肉或汤吃光,否则当地人肯定认为你是一个不懂礼节的家伙。

    而生活在太平洋兰屿岛上的雅美族人吃鱼时,女人只能吃红黑花纹或白色的鱼,男人吃灰色的鱼,老年人专吃黑色的鱼。

    没有围墙的城市

    漫步在尼日利亚新首都阿布贾的街头,你会奇怪地发现,无论是高耸的政府办公大楼,还是精美的私人住宅、别墅、居民住宅区,无一例外都没有围墙。所有的一切都一目了然:宽阔笔直的马路,建筑物前如茵的草坪和五彩缤纷的花坛,还有形式各异的楼房……透过楼房的玻璃窗,屋里或静或动的人影都清晰可见。

    早在1976年,尼日利亚政府建设新都伊始,设计者就将其规划成一个开放型的城市。他们认为围墙有碍市容。围墙不仅挡住了庭院中美丽的花卉树木,遮掩了角落里的垃圾和废弃杂物,而且从社会治安角度考虑,围墙有时反而会起到掩人耳目的作用。

    出于上述考虑,尼日利亚政府规定:在阿布贾不准修筑任何围墙。1985年7月,阿布贾市长还下令拆除了十几个单位擅自修建的高墙。

    为了美化首都,市政当局还鼓励居民们自己动手种花植树。如果有人擅自砍伐树木,则每砍一棵树必须罚其再植5棵树。经过这些年来的努力和精心建设,如今的阿布贾已成为一个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视野开阔的美丽都市了。这座世界上唯一的没有任何围墙的城市,以其独特的设计引起了旅游者的兴趣。

    会送信的猴子

    在尼日利亚东南部的贝喀隆,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种赤毛长脸的猴子在路上匆忙地行走。这种猴子的背上系着一只竹筒,臂上扎着一块黄色的布条,这是干什么的呢?

    这种名叫“波丁纳”的猴子,性格善良,非常孝顺母猴。一般情况下,它们是终年不离母猴周围的。当地居民掌握了这种猴子的特性,就将它们和母猴一起捕来,关在一个地方。过一段时间后,把子猴迁居到另外一个地方,并在那里设立一个通信机构。如果给子猴背上信件,放出门去,它必然会回到母猴那里,成了给人送信的“邮递员”。

    这种“邮猴”经过多次邮递后,就养成了习惯,即使母猴不在目的地,它们也能每天按时来回走一趟。为了防止路人伤害,每只“66猴”的臂上都扎一块黄绿布条,以示区别。

    身子越胖越美丽

    在尼日利亚南部伊博族居住的地区,直到今天依然保持着一种古老而奇特的审美传统:女人越胖越美丽。数百年来,伊博人总是这样认为:只有胖乎乎的女人才能成为一位贤慧的妻子、体贴人微的母亲和名副其实的家庭主妇。

    按照当地传统,姑娘出嫁要征得部落酋长的同意。凡是酋长认为可以考虑出嫁的姑娘,就被安排住进一所单独的房子里,除了姑娘的母亲,任何人不得进入。

    在此期间,姑娘不用干任何事情,每天的任务就是吃掉母亲定时送来的大量食物。这些食物大多是用大米、玉米、番薯、木薯等淀粉含量高的粮食烹制而成的,花样繁多,营养丰富。经过一段时间只吃不动的生活后,姑娘的身体就像吹气球似的丰满起来。

    在伊博族人的眼中,只有经过这样“特殊训练”的姑娘才是最美丽动人的。

    唱歌对婚

    在非洲尼日利亚的雅利加尤特里人,举行婚礼前女方要给男方唱一首动听的歌,而男方只要将女方的歌词背熟,才能提出结婚的要求。

    在婚礼当天,新娘们要用草席遮住头脸,躲在大树的后面。在婚礼开始后,树后的新娘开始放声歌唱。唱完后,主持婚礼的头人会领着新郎来对婚,新郎们也会通过听歌声来寻找自己的新娘。如果新郎找错了新娘,那么就会被头人取消当年的结婚资格。当地人认为,这是好日子还没有来到。而这位新郎,也只能耐心地等到第二年再来听歌声寻找自己的新娘了。

    对上了歌的新郎和新娘,则有头人发给果子和酒肉,然后让他们共同带回去食用。

    相关链接——古老的坎巴里部族

    在非洲西海岸边的尼日利亚,有一个古老的坎巴里部族,至今保留着赤身裸体的风俗。体态丰满的年轻姑娘,仅用一条尺把宽的土布沿肚脐下一围,便可在人来人往的集市上行走。

    其实,坎巴里的裸身习俗并不包括男子。这个部族的“亚当”们早已穿得堂而皇之,只有那些“夏娃”们才被迫继续坦胸露怀、停留在史前状态。逃避现代文明的坎巴里部族有人口近30万,属豪萨语系,分布于尼日利亚西北地区的索科托、克瓦拉和尼日尔三州,在尼日利亚250多个部族居中小水平。

    坎巴里人居住圆顶茅屋,他们的村庄多半建在河谷、洼地或山梁背后的密林中,远离比较发达的市镇或交通要道。在有汽车通行的公路两旁很难见到坎巴里村舍,而一条新建高速公路的开工会使沿途的坎巴里村民纷纷逃离家园、迁入丛林深处。

    坎巴里人也不喜欢学校,因此那里的教育事业几乎没有开展。据了解,他们如此警惕地逃避一切现代文明,主要是为了保护妻子女儿们的圣洁。至于这些伦理是否与妇女们的穿着问题相矛盾,从来没有人追究。一些到过坎巴里地区的其他尼日利亚人,几乎不约而同地称这儿为“奇怪的地方”。

    同传统习俗有关的奇怪事情就更多了。例如,男人们聊天喝酒总是用火堆把石块烧热甚至烧到发红,再用手拣起灼热的石块放进器皿里将酒烫热饮之。好奇的外国人问他们为什么不用锅放在炉子上将酒加热,回答是:“祖上是这么做的,我们也就这么做了。”

    像黑非洲其他许多民族一样,坎巴里部族中也不乏健美的女子。虽然由于部族的封闭,她们未必知道世界上有很多华贵的珠宝、高雅的裘皮,但她们对邻族姑娘那些漂亮的花头巾和五颜六色的连衣裙多少还是有些羡慕。

    不过坎巴里女子不论老幼,每人的脖子上都佩戴着色彩鲜明的项链,加上精致的耳环、明晃晃的手镯,倒也处处流露出她们特有的装束和天生的爱美之心。然而不可思议的是,多数坎巴里妇女的面部都另有一种奇怪的饰物——一根长约2寸、香烟粗细的白色棍棒,从鼻子下端横穿而过,两头从鼻孔中伸出。与此同时,在下唇与下巴之间也伸出一根同样粗细的白色硬物。这些饰物使人联想到初生的象牙,但实际上谁也解释不清它的象征或含义究竟是什么。在局外人眼里,这些与其说是饰物不如说是负担,它使人感到毛骨悚然,产生压抑的同情心。

    埃塞俄比亚的趣事

    埃塞俄比亚位于红海西南的东非高原上,东与吉布提、索马里接壤,西与苏丹交界,南邻肯尼亚,北接厄立特里亚。领土面积110.36万平方千米。境内以山地高原为主,大部属埃塞俄比亚高原,中西部是高原的主体,占全境的2/3,东非大裂谷纵贯全境,平均海拔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称。

    人口约7800万,全国约有80多个民族,其中奥罗莫族人占54%,阿姆哈拉族24%,提格雷族5%。其他还有阿法尔族、索马里族、古拉格族、锡达莫族和沃莱塔族等。阿姆哈拉语为联邦工作语言,通用英语,主要民族语言有奥罗莫语、提格雷语。居民45%信奉伊斯兰教,40%信仰埃塞正教,少数人信奉新教、天主教和原始宗教。

    埃塞俄比亚是个具有多种风情习俗的民族。

    没有门牌号的国家

    整个埃塞俄比亚都没有门牌号码,即使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也不例外。所有机关、商店、住宅的地址都以着名建筑物、风景区或众所周知的独特地貌来做标志,比如XX学校拐角处、在XX大厦对面等等。

    因为没有门牌号码,埃塞俄比亚的邮局自然也没有投递员。买报纸得靠走街串巷叫卖的报童,信件要收信人亲自去邮局取才行。亚的斯亚贝巴邮局共有4000多个信箱,基本上都由政府机关、单位或富有者租用。所以,在埃塞俄比亚,除非个人在邮局租有信箱,而且想联系的人也有信箱,否则就没有“通信自由”。

    而事实上,绝大多数埃塞俄比亚国民世世代代都没有寄出或收到过一封信,他们的大脑中也根本没有“邮寄”这个概念。在当地人看来,如果要同亲人、朋友通消息,最可靠的办法就是直接见面。

    计时方法与众不同的国家

    在非洲埃塞俄比亚民间,至今流行着一种最与众不同的计时法。那里的人们把太阳升起作为一天的开始,而不是人们现在普遍认为的午夜12点以后。

    我们通常所说的早晨6点钟,在埃塞俄比亚则是一天的起始0点;我们中午12点,在那里是傍晚6点;我们傍晚6点,对埃塞俄比亚来说则是白天12小时的结束,又是黑夜12小时的开始。

    如果当地朋友邀请你“下午l点去吃饭”,那你千万得问清楚了:“是当地时间吗?”如果主人指的是当地时间,那就是请你去吃晚饭呢。如果你不清楚状况,午饭时就闯去主人家,肯定会闹出大笑话来的。

    虽然这种计时方式现在正式场合中基本不使用了,但在民间仍然盛行。

    一年有13个月

    “13个月阳光普照的国家”是对埃塞俄比亚独特生活的真实写照。埃塞俄比亚一年是13个月,前12个月每月是20天。剩下来的日子,平年5天,闰年6天,算是第13个月。

    但这第13个月对城里的职员、工人来说,却不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因为这个月是“义务劳动月”,从来没有工资,那是由于各单位都是按公历计算工资的。

    关于埃历和公元历的差异,据说是罗马和埃塞俄比亚教会关于上帝“制造日期”的分歧造成的。

    专为驴开设的医院

    埃塞俄比亚是一个比较贫穷和落后的国家。但是,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东南部,却有一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设备十分先进的驴医院。

    在埃塞俄比亚,驴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劳动力。但许多驴子都因为太劳累而过早地死去了,它们的平均寿命只有9岁。

    而在英国,驴子的平均寿命可达30岁,寿命的长短非常悬殊,这也让一些英国人为生活在非洲的驴子感到难过。虽然在很多非洲国家,驴子只是劳动的工具,但在西方,驴子同许多动物一样,是人类的宠物和朋友。

    于是,有人就在埃塞俄比亚的首都建起了这所驴医院。医院里医疗水平高超,设施完备,设有手术中心、康复驴厩、食料库、草坪以及急救室、急救车等。生病受伤的驴子在这里会得到精心的照顾,很快就又生龙活虎起来。

    近年来,医院还举办了多次“世界驴子研究会”,并成立了“驴权利保护者组织”,呼吁全世界的人都来关注驴的健康和生命。

    奇特的喝咖啡习俗

    用咖啡待客,是一般埃塞俄比亚家庭比较隆重的礼节。至亲好友或贵宾临门,主人都会以咖啡招待。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女主人会在煮咖啡时,穿上整洁的民族服装,披着“沙马”(一种雪白的两端印有鲜艳彩色花边的长披肩)。煮咖啡的炉子中,炭火要烧得通红,火上还要燃着香,与正煮的咖啡的浓郁香味混合在一起,使得满屋都芬芳四溢,让屋内充满热烈、欢快的气氛。

    煮好咖啡后,要将咖啡倒入无把的小瓷杯中,然后由女主人双手捧给每个客人一杯,同时还会端上炒得焦脆、喷香的大麦粒(阿姆哈拉语称为“果洛”)以及自家烤制的别具风味的小点心。

    在第一轮喝完后,女主人会在壶中加满水,与剩下的咖啡一起继续煮,煮好后再给大家倒上第二杯。喝完第二杯,再添上水继续煮,并敬上第三杯。一般到三轮后,喝咖啡即可结束。据说如果时间充裕,也有喝第四轮、第五轮的。如果喝完第一杯前,另有其他客人来到,也可以赶上和大家同饮。但是如果他在喝第三轮时来到,那就说明他的运气很好,也可以与大家一起喝第三杯。相反,如果新客人在大家喝第二轮时来到,那他就不能半路加入了,否则会认为是不吉利的。这时,女主人要专门再为他煮一次,待他喝完第一杯后,再与大家一同喝第二轮。

    客人们在刚开始喝第一杯时,品尝上一两口时一定不要忘记称赞咖啡的味道,否则主人会认为你觉得咖啡质量不好,或者是女主人煮咖啡的技术欠佳,会引起不快的。这样,客人就享受不到第二轮、第三轮咖啡的美味了。

    奇闻轶事——奇特的婚礼嫁妆标准

    据说,埃塞俄比亚的小部落“索马里族”有着地球上最为新奇、最为独特的装饰。那里的女人们总是努力拉长自己的下嘴唇,直到嘴里可以放进一只大碟子为止。

    她们把碟子放进嘴里是有原因的,为的是防止其他部落入侵时,将本部落的妇女抓去当奴隶。试着想一想你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有哪个男人会喜欢嘴唇被拉大成碟子一样的女人呢

    可是,这个奇怪的风俗一直流传下来,反倒成了今天一道独特的风景。在那里,女人的嘴唇拉得越大,结婚时新郎送给新娘的家畜就越多。

    索马里族女人长到22~25岁时,便开始拉长下嘴唇,放进碟子。这种装饰必须在结婚前6个月完成。开始时在嘴里放进小碟子,随后逐渐放进大碟于,最后把嘴唇完全拉大。在嘴里放进最大碟子的女人可以从新郎家得到50头牛。这些碟子的直径,大的可以达到15厘米呢。

    肯尼亚的风土人情

    肯尼亚面积58万多平方千米,位于非洲东部,地跨赤道。东与索马里为邻,北与埃塞俄比亚、苏丹接壤,西与乌干达交界,南与坦桑尼亚相连,东南濒印度洋。海岸线长536千米。沿海为平原地带,其余大部分为平均海拔1500米的高原。东非大裂谷东支纵切高原南北,将高地分成东、西两部分。

    肯尼亚人口约3200万,全国共有42个民族,吉库尤族为最大部族,占全国人口的21%,其次是卢希亚族、卡伦金族、卢奥族和康巴族等。此外,还有少数印巴人、阿拉伯人和欧洲人。斯瓦希里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全国人口的38%的人信奉基督教新教,28%信奉天主教,6%信奉伊斯兰教,其余信奉原始宗教和印度教。

    肯尼亚也有许多有趣的风俗习性和风土人情。

    “树顶旅馆”

    在肯尼亚的阿巴迪国家公园,野生动物资源很丰富,食草动物主要有大象、犀牛、野牛、河马和斑马等;食肉动物有狮子、豹和鬣狗等;还有灵长类的猩猩、狒狒、猴子等。夜晚是野生动物活动的时间。为了便于游客观赏,这里就在树顶上建起了旅馆。

    其实最早在树顶建旅馆的是定居在这里的英国退伍军官沃里克。他为了方便狩猎和观赏动物,别出心裁地建起了树顶旅馆。后来,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和爱丁堡公爵访问肯尼亚时,曾在这里下榻,从此树顶旅馆就声名在外。

    这种树顶旅馆都建在粗大的树干上,离地面大约10~15米高,野兽是难以伤害到住在“旅馆”里的客人的。在树顶旅馆的旁边,还修建了很大的水池,水池中灌满了清水,以便引诱口渴的野兽。

    每天下午,就会有一辆辆的旅游车满载着客人来到公园里。客人们用梯子攀上“旅馆”,“旅馆”里备有瓜果和食品。游客们稍稍休息以后,天色就暗了下来。

    当黄昏到来的时候,“树顶旅馆”附近的动物就纷纷从隐蔽的地方走出来,三五成群地在水池里饮水嬉戏。这时候,观光的客人站在树顶旅馆的阳台上,趁着月色,就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近在咫尺的动物了。有时候还能看到猛兽偷偷靠近水池边,袭击其他动物的惊险场面。

    一时间,猛兽捕食的吼叫声、受惊动物的奔跑声、树顶旅馆游客手里的照相机的“咔嚓”声汇成一片。这种情景给游客留下了永生难忘的印象。客人们居高临下,观赏动物的千姿百态,真是妙不可言。更令人惊喜的是,有一些猴子会灵巧地来到你身边,和你一起看热闹呢。

    击鼓就餐的饭馆

    肯尼亚蓓罗城的饭馆新奇有趣。游客在这里就餐,也许会终生难忘。这些小饭馆的建筑十分简陋,厚厚的墙壁是用土砖砌成的,屋顶上盖着长树皮。最引入注目的是,在饭馆的门口有一个直径1米、厚0.5米的大鼓。它用4根光滑的木棍支撑着,一位虎背熊腰的黑人兄弟站在鼓旁。

    每当客人来临,黑人兄弟就稍稍欠一下身子,然后用土语问道:“先生,是用餐吗?”各人点点头,他就转身对着大鼓“嘣嘣嘣嘣嘣”敲击5下。鼓声刚落,从饭馆里走出一个黑人姑娘,她穿着白色的工作服,腰间也别着一个鼓,她是来迎接客人的!

    在姑娘的手势引导下,客人在餐桌边落坐。餐桌的中间,也有一只小鼓。客人按规矩击鼓2下,服务小姐就会立刻来到餐桌边,也重重地击2下鼓,意思是:“请问您要些什么”

    客人按菜单上的顺序,拍击小鼓,鼓声传到了厨房,侍者就会以最快的速度将客人点的菜送过来。吃饱喝足到了该结账的时候,客人用手拍击5下桌鼓,鼓声唤来了收银小姐。她同样夹着小鼓走到客人的身边,等收完钱以后,便重重地打3下鼓。

    接着,饭馆里接待过客人的侍者都出来了,他们4人一齐拍击着小鼓,朝客人走来。饭馆里一时鼓声大作,原来这是一种热情的欢送仪式。于是,客人就踏着鼓点的节拍,走出饭馆的大门。四面小鼓刚停,饭馆大门口的一面大鼓又重重地拍击了8下,这鼓声的意思是:“请走好!”

    相关链接——“鼓语”传信

    非洲是多鼓之洲。可以说,世界上的任何一种乐器,都比不上非洲的鼓更能表达人的思想感情。

    非洲雨季道路泥泞,热带密林难以穿行,此时鼓语的优越性显而易见。鼓语的“作用半径”白天为四五英里,夜间可达六七英里。重要的情况还可以接力传达,如此一来,通信的距离就更长了。

    在当地,小孩一旦出生,就拥有两个名字:一个是普通的名字,另一个是鼓名。在东西非地区,使用鼓语问邻村“寄信”也是常见的事儿。“写信人”先用鼓点敲出自己名字的代码,接着就以雨点般的鼓声传递信的全女。遇到几个人同时“寄信”时,事情紧急并且内容复杂的信优先。

    当然,击鼓者还要有熟练的技巧才行,不然准得闹大笑话。一次,“奥里尼可”部落里的一户人家要举行婚礼,击通知邻村的亲友来参加。可是击鼓者由于技术不够熟练,使得邻村人急匆匆赶来参加葬礼,闹了个大大的误会,让人哭笑不得。

    摩洛哥风情

    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端。东、东南接阿尔及利亚,南部为西撒哈拉,西濒大西洋,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相望,扼地中海入大西洋的门户。海岸线1700多千米。人口约3000多万,其中阿拉伯人约占80%,柏柏尔人约占20%。阿拉伯语为国语,通用法语。信奉伊斯兰教。

    摩洛哥的“新娘市场”

    在摩洛哥阿特拉斯山区的柏柏尔人居住的地区,有一个有趣的“新娘市场”。

    每一年9月,这里都要举行“穆塞姆节”,也就是圣徒纪念日,是一个大型的求偶盛会。在这期间,女方的家长或亲戚要领着准备出嫁的女子来到这个市场上,来市场寻找伴侣的小伙子们则睁大眼睛悉心挑选自己的意中之人。

    在这些女子当中,每个人的女子的打扮都各不相同。待字闺中的少女穿着鲜亮的衣服,戴着面纱,披着圆形的头饰;而准备再嫁的寡妇则要身穿肃穆的衣服,也戴着面纱,但披的头饰是尖顶的。

    在“新娘市场”里,准备求偶的男子会主动与某个女子搭讪。如果女子对他也比较中意,就会允许他握住自己的手。

    随后,由负责人在帐篷里为彼此中意的男女填写结婚申请表,然后经由摩洛哥政府授权的代表签字后,这对新人的婚姻就正式生效了。

    依照摩洛哥的法律规定,年龄不满16岁的少女是不允许结婚的,但不少柏柏尔人都极力维护着自己的婚姻传统,所以,他们的女儿也总是会年纪很小就到“集市”上迎候青年男子的挑选。

    而对于寡妇和离过婚的女人,可以到“市场”上再一次将自己“出售”给某位心上人,而且她们也颇为抢手,因为她们已经有了生儿育儿的经验。所以,相对年轻的未婚少女来说,她们也往住会更容易与男子达成婚约。

    在举行结婚仪式时,人们在门前空地搭建舞场,妇女们发出表示欢快的“噜噜”声,新郎新娘伴着音乐和“噜噜”声步入舞场,开始翩翩起舞。接着,人们相继加入,跳舞的人越来越多。

    人们跳的是传统舞蹈,夸张地晃动着脖子,模仿骆驼行走的动作,并不时走到新郎新娘面前嬉戏打闹。有的人还跳“达布卡”舞,随着震耳欲聋的音乐声,人们扭动臀部,围着新郎新娘转圈,表示对新人的祝福。

    一日三餐不离茶

    说到茶,似乎没有一个地方的人比摩洛哥人更酷爱茶了。摩洛哥人可以一天不吃饭,却不能一天不喝茶,这是他们独特的生活习俗。

    去摩洛哥人的家里做客,刚进门,一股浓郁的清香便扑鼻而来,在清茶的香味中似乎还略带有薄荷的美味。摩洛哥人招待亲朋好友,都喜欢在茶里放上几片薄荷叶,这是一种最高的礼节。

    早上起来,人们就得冲上一杯清茶,喝完茶才吃早饭。一天要喝四五次茶,而且喝的量很大。一日三餐,可口的绿茶也是不可缺少的饮品,配上几粒用盐渍过的橄榄,再加点小饼干,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在节日宴会或社会活动中,还要喝加了白糖的绿茶,当地人称之为甜茶。有时候甜茶还可以代替酒,互相敬贺。

    摩洛哥人煮茶的方法也颇为讲究,把绿茶和薄荷叶放在一个特制的铁壶里,然后用开水冲煮,待茶汁煮浓时再放人方糖。等茶端到客人跟前时,还得在每个人的面前摆一些方糖,如果有人愿意喝甜的,可以再加些糖。

    据说,摩洛哥人的喝茶习俗已流传几个世纪了,那里的人习惯用喝茶来帮助消化,消除疲劳,振奋精神。直到今天,摩洛哥人对茶的酷爱仍然没有丝毫的减弱。

    新知博览——奇特的布须曼民俗

    布须曼人与其他非洲人有明显的区别,他们身材矮小,成年人身高1.2米左右,皮肤呈黄色或黄褐色。他们面部扁平,颧骨突出,鼻子较宽较扁,前额突出,眼窄,没有耳垂。自幼他们脸部就出现皱纹,头发黑而稀疏,卷成胡椒子状。

    此外,他们与众不同的另一个特点是,脊椎骨的下部通常向前形成弯曲形向外突出,因而显得臀部特别大。尤其是布须曼妇女,臀部和大腿特别粗,形成一种特殊的肥臀。而布须曼人也以这种臀肥为美,以至青年男子在择偶时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看姑娘臀部到底有多大,是否够刺激。

    沙漠中的生活,使很多人难以想象,一年只有四、五十天的雨季,使人觉得那里是生命禁区。然而,布须曼人却世世代代在那里生活了几十个世纪。正因为如此,他们才像骆驼一样,甚至比骆驼还耐干旱,可以几十天,甚至几个月不喝水。

    生活在沙漠地带的布须曼人,对少年男女的成年仪式都很重视。少女的成年仪式,在初潮后举行,大约需要1个多月左右的时间,同时要禁食一些食物。此间,由一个妇女专门负责她每天的生活。这一个月的时间,就是少女向成年过渡的桥梁,此间,她要学习有关成年妇女应懂得和掌握的知识,特别是妇女生理方面的知识。当“禁闭”结束后,她就离开了少年时代开始了成年妇女的生活,可以考虑结婚问题了。

    开罗的“死人城”

    开罗是世界文化古都,西亚及北非地区文化中心。西方化市中心外围有3个古老的城区,其中最大的是法提米德城,内有开罗大部分历史名胜,如释伯尔斯一世清真寺和撒丁堡;旧城和尼罗河岸之间为伊斯梅里亚、卡斯安尼尔和花园城3个商业住宅区。卡斯安尼尔桥一带有开罗的橱窗之喻。

    建于19世纪的古城区和尼罗河岸之间的过渡区有国家图书馆、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与阿布丁宫博物馆等。市区西南矗立着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东北部有作为赫利奥波利斯标志的尖塔;尼罗河西岸新建优雅的希尔顿饭店引人瞩目。

    尼罗河西岸的开罗大学历史悠久、规模宏大、设备齐全。由孟菲斯遗址西行约20千米,即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金字塔。在寸草不生,遍地黄沙的平野上,这些埃及古帝王的石砌陵墓气势宏伟,向游人展示着墓主昔日的威仪。

    在开罗市区的解放广场一侧,是埃及博物馆,藏品在10万件以上,在介绍埃及文化、特别是在介绍法老时期和希腊-罗马时期的古物方面,是无与伦比的。

    “死人城”的真相

    在老开罗城区,有一个叫“死人城”的地方,有关它的传说不仅邪乎,甚至还带有几分恐怖色彩。比如“死人城”的看坟人与死人同居一室;墓室上边住活人,下面埋死人;死人城吸毒、贩毒、偷盗、抢劫现象猖獗;等等,被埃及人和外国人传得沸沸扬扬。

    那么,“死人城”的真相究竟如何呢?

    “死人城”坐落在开罗尼罗河东岸,紧挨着经过古城堡和旧水渠的萨拉赫·萨利姆大道。从地图上看,它是一块狭长的城区,而且醒目地标着“死人城”几个字。

    进了“死人城”,开始不会觉得有什么特别,这里通公共汽车,也有出租车;还有清真寺、咖啡馆、商店和地摊;街道也和开罗别的穷人区一样,垃圾遍地,猫狗游荡。只是街巷狭窄杂乱,没有指示牌,也不见交通警察和治安警察。沿街辨认大多都紧闭或上锁的门牌就会发现,临街门牌并不是居民住宅的户主名字和门牌号码,而是墓主的名字和墓宅的排号——难怪这里被冠名为“死人城”!

    “死人城”里的居民大多是守墓人及其家属,守墓人作为一种职业几乎是世代相传的。墓地多是为达官贵人修的,诸如埃及近现代时期的“巴夏”(埃及人对官人的统称),以及埃及共和国时期的官人和富人。这些人的墓室都用石料修砌,有刻字的墓碑,且墓外建屋,屋外建院,采用的是传统的伊斯兰豪华葬制,很气派。

    墓主与守墓人的关系主要有两类:一是雇佣关系;二是互利关系。在雇佣关系的情况下,墓主每月付给守墓人二三百镑钱,守墓人一家住在墓地外面;如果是互利关系,墓主允许守墓人在墓宅院落的一隅搭建简易的住所,但不再给守墓人工钱。尽管与墓室柑伴,穷苦的守墓人毕竟有了安身之地。

    “死人城”的守墓人

    “死人城”里的守墓人也分两类,绝大多数是为别人守墓,也有少数人是在为自己家看坟,并与死者同居一个墓宅院落。这些为自己家看坟的人,一般都是家境破落者,现在无力在城里置办住房,硬撑着门面看护自家的祖坟。

    总的说来,墓室要比看坟人的破屋堂皇得多,所以不少看坟人除了睡觉以外,吃饭、聊天、待客几乎都在墓室。人到了这步光景,也就顾不得体面不体面、晦气不晦气了。如果有更穷的看坟人看护的是不太显赫的墓宅,往往就在本来就不大的墓宅的院里搭一个小棚睡觉,吃的是最便宜的大饼和豆酱。

    “死人城”的环境卫生条件极差,以至蚊蝇乱飞,老鼠横行。所谓“家”,实际上就是墓宅院子角落里的两个小帐篷,里面有张破木板搭的床。

    可以说,“死人城”是开罗社会的一个活生生的窗口,它的形成显然是社会两极分化的结果。在人口激增、住房紧张、地皮昂贵的情况下,“死人城”逐渐成为开罗最贫穷者的集中处,也是犯罪活动最猖獗的地区。近些年来,埃及政府出资出力,逐步改善“死人城”供电和饮水等公共设施,整肃这里的治安,这表明政府已经接受了“死人城”民居与墓宅交错混杂的现实。

    奇闻轶事——人和蛇同吃同住的城市

    维达是西非贝宁南部的一座海滨城市。在这里,屋檐上、街道上,到处都是蟒蛇蠕动着身躯、悠然自得地随处游移的场面。店铺里的柜台上,蟒蛇翘首吐舌,东张西望。行人也都以蛇盘身,自我炫耀。

    在维达城里,家家户户都养蛇,少的二三条,多的数十条,蟒蛇与主人同吃同住,和睦相处。就餐时,主人将木棍倚在桌边,蟒蛇便缘棍入席,吃饱喝足后,自会离席。白天,蟒蛇照料婴儿,看守大门或与人玩耍;晚上,蟒蛇在主人床头睡觉,从不伤害人。

    每年9月15日是维达的蟒蛇节。节日那天,家家户户都将蟒蛇送到市中心展览,以示庆贺。同时,人们还要举行别开生面的蟒蛇捕鼠角逐赛和颂扬蟒蛇的歌咏比赛,场面十分热烈。

    据说,非洲有一种蛇缠人的旅店。旅客在这样的旅店住宿,不多久就会有一条条细长的小青蛇游到床铺上,将旅客的手、脚、头颈轻轻地缠绕起来。原来,非洲不少地区毒蛇猖獗,闹得人们日夜不得安宁。可奇怪的是,这种“缠人蛇”的身上会散发出一种辛辣奇特的气味,迫使毒蛇不敢近身,闻味而逃,让人安心地休息。

    奇特的“圣贤”仪式

    每天早晨7点左右,晨光熹微,山野静寂:从撒哈拉大沙漠吹来的“哈马丹风”如往常一样,刮到科特迪瓦东南部的这个地区。

    不同的是,这天一大早,人们便都起了床,尤其是那些妇女,个个身穿白色服装,脸上涂抹了高岭土,在铜铃和达姆鼓的节奏声中跳起舞来:对这些笃信“博松”的人来说,这天是个大喜的日子,因为要给她们中的一位姐妹举行圣职授礼活动。

    安尼人的“圣贤”仪式

    这里居住的都是安尼人,自从18世纪他们就在这里定居。安尼人在文化方面属于阿肯族。阿肯族是个较大的部族,有600多万人口,分布在科特迪瓦东南部和加纳西南部。他们向来以精于制造金器着称,还是种植木薯的能手。

    在安尼人生活的地方,国王(即大酋长)的权力已经削弱,但信奉“博松”的人仍很普遍。根据安尼人的历法,这天是“圣日星期五”,一位妇女将成为新的“科米安”(即圣贤)。

    在村庄广场的空地上,人们用白土画了一个圆圈,只有掌握了宗教奥秘的人才能越过这个界线。在激越的歌舞声中,会从人群里走出一位年轻妇女,她将在这天成为安尼人的“科米安”:已经成为“科米安”的人会拉脱去她的上衣,让她光裸着上身,然后再她丰满的胸部涂满斑斑花纹,腰间系一块高级密织白纱,让她小心翼翼地一步跨进“魔圈”。此刻,这位年轻妇女周身不停地抖动着,像是鬼神附体的样子。据说前一天夜里,她是在森林里与神灵一起度过的,神灵还向她传授了许多奥秘和本领。然而,她能否成为真正的“科米安”,还要闯过3关才能决定。

    特殊的“三关”

    要成为“科米安”,就要闯过三关才行。第一关是辨认植物球。人们事先在地上的一个容器里放了6个鸡蛋大小的圆球,从外表上看几乎没有什么区别,里边包着不同颜色的树叶,其中三个球里包着同样的树叶。在众目睽睽之下,年轻妇女要走出“魔圈”,不慌不忙地捡出一个,又接连捡出两个,然后把三个球一一剥开。如果里面装的是同样的树叶,观众们就会发出一阵欢呼和掌声,表明她已经闯过了第一关。

    第二关开始前,歌声和达姆鼓声一刻也不停止,“科米安”会在两个反扣着的白色大盆前跪下,一个大盆底下扣的是只白色母鸡,另一个大盆底下扣了只黑色母鸡。白色母鸡象征吉祥,黑色母鸡代表邪恶。此时,年轻妇女要凝视两个大盆片刻,然后将其中的一个揭开。如果是一只白鸡振翅欲飞,那么人群中又是出现一阵喝彩声,表明她已经闯过了第二关。

    第三关是人们将白色母鸡杀死,将其切割成肉块,然后投进一个铝锅里,锅里装着沸腾的棕榈油,“科米安”必须赤手从锅里捡出三块鸡肉。

    按照安尼人的习俗,被授神职者若在两年学习期间没有房事,她就不会感到任何痛苦。否则,她就没有资格当“科米安”。人们在年轻妇女的手心里涂抹了一些植物油,只见她连三次将手伸进油锅里,脸上没有表现出一点痛苦的样子。人们的欢呼声和掌声久久没有平息,这表明她已经胜利地闯过了三关。

    这些活动举行完毕之后,这位妇女要重新走进魔圈,将一盆圣水倾倒在头上,洗去一切污垢,然后走出“魔圈”,在“圣贤”的座位上坐下。几个“科米安”妇女来给她剪发,因为她的头发又长又脏,在学习期间她不得洗头和剪发。接着,她在众人的簇拥下前往传授者家里,人们已在那里摆下“金酒”和鸡肉,庆祝又一个“科米安”的诞生。她也要换上漂亮的衣眼,脸上和身上都化妆一番,手臂和脖颈上戴满饰物,头上戴一个金制的王冠,在一个饰金的椅子上就座。人们饮酒、跳舞、唱歌,一直到午夜时分,整个圣职授礼活动才算结束。

    奇闻轶事——男人也戴面纱

    在阿尔及利亚生活着一个名叫“图阿雷格”的少数民族。这里的男人们有个奇怪的习惯,总是用布遮着自己的嘴巴,绝对不让别人看到。

    据说古时候与现在的情况正相反,那时候与其他许多民族一样,图阿雷格族只有女人戴面纱而男人不戴。但有一次,图阿雷格的军队打了败仗,狼狈不堪地逃回驻地,连珍贵的骆驼也在慌乱中弄丢了。土兵们的妻子生气地摘下自己的面纱扔给丈夫:“我们真替你们害臊,遮住你们的嘴脸吧!”从此,男人们就开始戴面纱了。

    图阿雷格的男人自18岁起,就要戴上蓝色的面罩——“萨利姆”。面罩一般用蓝棉布制成,男人们用它把头裹得严严实实的,只留一条细缝露出眼睛。每当遇有隆重的仪式,男子们都戴着蓝色的面罩,甚至把皮肤、脸部、胡须都染成蓝色。在图阿雷格族的传统观念里,蓝色是最美丽的颜色,蓝布是富有的象征。

    可是,如果把整个脑袋都包裹起来的话,吃饭的时候该怎么办?有办法。他们在每次饭快要进嘴巴时,飞快地把布稍稍向上掀起,等饭进嘴巴后又马上把脸遮住,然后把饭咽下去。图阿雷格的男人们认为,让人看到面部是不礼貌的,只有把脸遮起来,才是对别人的尊重。

    喀麦隆的奇异习俗

    喀麦隆不仅风光旖旎,旅游资源丰富,而且民族众多,人文景观迷人,浓缩了非洲大陆多种地貌和气候类型以及文化特征,素有“微型非洲”的美称。

    喀麦隆人口约1600万,全国有富尔贝、巴米累克、赤道班图、俾格米、西北班图等200多个民族。与此相应,全国共有200多种民族语言,但均无文字。法语和英语为官方语言。主要民族语言有富拉尼语、雅温得语、杜阿拉语和巴米累克语,也都无文字。富尔贝族和西部一些部族信奉伊斯兰教(约占全国人口的20%);南部及沿海地区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占35%);内地及边远地区仍信奉拜物教(45%)。

    喀麦隆有趣的“蛇环礼”

    在喀麦隆西部的撒尔尼拉人中,盛行着一种奇特的“蛇环礼”。客人来了,主人一面热情地请客人就座,一面从内室取出一条活的小蛇,首尾一扣做成蛇环,套在客人的脖子上。

    那小蛇咝咝地吐着火红的舌头,冷冷的身子在客人的脖子上不停地蠕动。这时候,客人绝不能表现出任何异样,只有等交谈完了临走时,才能礼貌地解下蛇环套回在主人的脖子上。

    要是客人不懂这个礼节,吓得丢下蛇环就逃,那么主人就会生气地认为自己受到了侮辱,从此双方便再也做不成朋友了。

    至于为什么会有如此奇怪的礼节?据说,是因为撒尔尼拉人的祖先曾遇到过可怕的瘟疫,除了一对快要咽气的夫妻外,其他人都死了。正在这时,两条“神蛇”缠上了夫妻俩的脖子,救活了奄奄一息的他们。从此,“蛇环礼”便作为当地人对神蛇救命之恩的报答,一直流传了下来。

    爱美的“活耳环”

    喀麦隆有一种细如手指的“银枪蛇”。这种蛇皮色银灰,表皮有漂亮的回字形花纹,当地的妇女们都喜欢用它来做活的耳环。选做耳环的银枪蛇要先拔去毒牙,然后将蛇尾转扎成一个小圈圈,在圈圈的内沿垫上布衬条,系上细线穿挂在耳垂上。就这样,一条条活的“银枪蛇耳环”,不时在耳垂下昂首吐芯,十分有趣。

    在菲律宾群岛,有一种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小的鱼——鲼虎鱼。这种鱼体长只有2毫米左右,看上去就像一粒芥菜籽。当地妇女常常会将鳅虎鱼装在一个特制的玻璃球里,当做耳环挂在耳垂上。鳃虎鱼在这种特制的耳环中游来游去,看上去美极了。

    “戊机”婚俗

    在喀麦隆一些部族还流传着“戊机”的婚俗。如果你来到一个叫“家季”的村子,路边经常停着一些妙龄少女。原来按此地习俗,凡长大成人的姑娘,都要在村边山边或溪边顿着,如果她们看中某个路过此地的小伙子,就会弯腰叫到“戊机”。如果小伙子无意,姑娘就不再做任何表示了;如有意,小伙子也必须弯腰道“戊机”。这样一对男女就算订婚了。

    如果以后男方反悔了,那么他就要去“卡古米耶”的神庙忏悔,并向女方赔偿损失,这样才能与女方解除婚约。

    新知博览——勇敢的角斗士

    努马族世代生活在苏丹的边远地区。这个民族酷爱角斗,所有的男人都具备高超的角斗技艺。这项活动是培养男人们骁勇、机智、意志的一项传统活动。

    男孩长到13岁时,家里人就把他送到专门的角斗学校,接受严格的角斗训练。角斗同其他娱乐活动一样,并没有规定举行的次数。一般来说,举行角斗次数的多少要视收成的好坏而定。丰收时,人们自然心情愉悦,几乎每天都要举行角斗比赛。如果遇到灾年,则只是偶尔才举行一次。

    正式的角斗赛非常隆重,仿佛是举办盛大的聚会一样。参赛者从四面八方赶往比赛地点,代表各村庄的旗帜插满了场地周围。人们谈笑风生,热烈地讨论着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整个赛场充满着热情洋溢的气氛。

    每个参赛者身上都要撒上一些植物烧成的灰,据说这样便能拥有无穷的力量,战胜所有的对手。比赛的胜利者为当天万众瞩目的焦点,人们欢呼着把勇士一次次高高地抛向天空,胜利者所在的村庄更是一片欢腾。

    比赛结束后,还要举行发奖仪式,颁发奖品。这奖品不是什么珍贵的东西,而只是一根槐树枝。获胜者会将这根树枝烧掉,并小心翼翼地把落在地上的灰收集起来,作为下一次比赛时的幸运物。

    现在,角斗比赛作为一项突显男性力量美的体育活动,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独特风俗的埃及

    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1922年2月28日,英国被迫承认埃及为独立王国。1953年6月18日,埃及废除了君主制,成立共和国。1971年9月,阿联改名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现政府为总统制。

    埃及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60%,主要农作物有棉花、玉米、小麦、水稻、洋葱、小米、豆类、甘蔗、水果等。埃及也是闻名世界的长绒棉生产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埃及的棉花在世界上一向以单产高、出口多、质量好、品质优而闻名,被誉为“埃及的白金”。

    埃及人受历史、宗教等因泰的影响,也形成了独特的生活习惯。

    厌恶针的埃及人

    在埃及,每天下午3点到5点这段时间里,要是你因为钉纽扣向旅馆服务员借针,或到商店里买针,你将不可避免地碰一鼻子灰。

    原来,埃及是个憎恨针的国家。在这里有一个自古相传的习俗:在每天下午3~5点这段时间内,埃及人不卖针,不买针,也避讳谈“针”这个字眼。当地人认为,天上的神每天在这个时候下凡,向人们恩赐生活必需品。但神的施舍很特别,对富有的人非常慷慨,对贫穷的人却很吝啬。

    而穿针引线在当地恰恰被视为是穷困者的生计,于是,在“神下凡给予恩赐”的时间里,人们都忌讳与针有关的事情。在非借针不可的时候,出借人也会把针插在面包里偷偷交给对方。

    另外,埃及人喜欢肥胖,像针一样瘦削纤长的身形则遭人厌恶。如果一个身材窈窕的女人被人骂作“针”,那将是她一生最大的耻辱。

    礼节颇多的埃及

    在埃及,晚餐要在日落以后和家人一起共享。在这段时间内,勉强请人家来谈生意是失礼的。按照埃及的商务礼俗,还应该随时穿着保守式样的西装。拜访须先订约会,埃及人对来访的客人甚表重视(有时说可能只是表面功夫而已)。因此,即使依约前来面谈当中,若有不速之客到来时,他们也会简单地进行迎接。

    一笔生意洽谈往往需要很长时间,相反,他们也经常会以电话不通为借口突然造访(但是,部长、副部长之类的人物则为例外,一定要先约会才行)。

    埃及伊斯兰教徒不仅仅是虔诚信仰“五行”(自白、礼拜、绝食、布施、参拜麦加圣地),还得力行,这才算完成了信徒份内的事。也就是说,“五行”已经跟日常生活打成一片。了解他们这种生活习俗之后,你才不至于在无意中侵害了他们的“五行”。伊斯兰教徒有个绝不可少的习惯:一天之内祈祷数次。

    在埃及从商的人经验丰富,但时间观念差,他们很少依照所约定的时间行事。他们的口头上常常挂着“请等5分钟”这句话,而埃及人所谓的5分钟,可能到了30分钟也见不到人。若说请等1小时,那么等于要重新约定时间了。但埃及人很勤劳,你若到乡间田园去,可以看到汗流浃背、默默耕耘的农民。据认为,在大地上朴素地生活的那些人才是埃及人的真正形象,令人深深觉得埃及确实是尼罗河的恩赐。

    埃及人的饮食习惯

    埃及人通常以“耶素”为主食,进餐时与“富尔”(煮豆)、“克布奈”(白乳酪)、“摩酪赫亚”(汤类)一并食用。耶素即为不用酵母的平圆形埃及面包,他们喜食羊肉、鸡、鸭、鸡蛋以及豌豆、洋葱、南瓜、茄子、胡萝卜、土豆等。在口味上,埃及人一般要求清淡、甜、香、不油腻。串烤全羊、烤全羊是他们的佳肴。

    埃及人在正式用餐时忌讳交谈,否则会被认为是对神的亵渎行为。他们习惯用右手就餐,认为左手不洁净,并且不会用左手与他人接触或给别人递送食物及其他物品。

    由于遵守伊斯兰教教规,因此他们还忌讳饮酒,但可饮茶。他们有饭后洗手、饮茶聊天的习惯,还爱喝一种加入薄荷、冰糖、柠檬的绿茶,认为这是解渴提神的佳品。他们忌吃猪、狗肉,也忌谈猪、狗,更不吃虾、蟹等海味、动物内脏(除肝外)、鳝鱼、甲鱼等怪状的鱼。

    项链越大越好

    埃及人非常喜爱黄金制成的首饰,尤其是当地妇女,她们不但喜欢金银饰品,而且格外喜欢又大又重的首饰。几千年前,在埃及的法老时代,人们就喜欢用各种漂亮的石头作为装饰品打扮自己。后来,人们学会了冶炼技术,制出了成色比较纯的黄金。

    传说,古埃及十八王朝的法老图坦卡蒙死后下葬时,满身都披挂着金银饰品,棺材里还有许多金银随葬品。其中最珍贵的,是他的脸部覆盖看的一个镶满名贵宝石的纯金面罩,这个面罩竟重达18千克。现在,埃及妇女所佩戴的项链,重量一般都在1千克左右。因为戴的首饰越多越重,就越能表明丈夫对自己的疼爱。走在大街上放眼望去,埃及街头满是挂着大金项链、戴着大金耳环的女人们,那闪烁着的金色光芒直刺得人睁不开眼睛。

    特殊的生活习惯

    在埃及,进伊斯兰教清真寺时务必要脱鞋。埃及人爱绿色、红色、橙色,但讨厌紫色、蓝色,喜欢金字塔型莲花图案。

    埃及人都禁穿有星星图案的衣服。除了衣服,有星星图案的包装纸也不受欢迎。3、5、7、9,是埃及人喜爱的数字,忌讳13,认为这个数字是消极的、不吉利的。

    星期六到下星期四,是埃及人上班的时间,星期五则是伊斯兰教的休息日。埃及的社交聚会比较晚,因此晚饭可能10点半以后吃。应邀去吃饭,可以带些鲜花或巧克力。

    到埃及从事商务活动,最好于10月至次年4月前往。每年伊斯兰教假日不同,行前须先查明。在古迹地点拍照,有很多场合是禁止的(但若与在旁监视的人搭讪,则会睁一眼闭一眼,他会装成没有看见的样子)。以摄像机拍摄时通常还会被要求付费25镑。

    相关链接——奇怪的147人村

    埃及有个名叫萨非尔的村庄,一直沿袭着一个十分古怪的风俗:村里的总人数始终得保持在147人。

    因为村里人认为,147是个吉祥幸运的数字,会给全村人带来幸运。

    因此,如果村里有婴儿出生,村里的总人数多于147人时,就会有人被“请”出村庄;相反,如果村里有人死亡,人数不足147人时,他们又要请人回到村里补充空缺。

    埃及人喜爱的民族食品

    埃及人特别喜欢吃甜食,正式宴请或殷实之家正餐的最后一道都是上甜食,普通人家也经常食用甜食。

    库纳法

    “库纳法”是埃及、叙利亚、黎巴嫩和约旦等国家的一种着名甜食。“库纳法”和焖蚕豆一样,是斋月和请客吃饭时必备的食品。制作是将白面加水调成面糊,把大盘子或平底锅放在火上,把调好的面糊放在漏勺里,端起勺把震动、摇晃,使面糊从勺孔中下落成细丝,落在加热的平底锅上(这道工艺类似我国用淀粉制作粉丝),锅底上要先放好奶油,将面丝在锅上煎到微脆,这就制成了“库纳法”。若要做得更精致些,就在每层库纳法之间,放上榛子、花生、胡桃粉和糖,一层层叠放,直至与锅沿齐为止,再在上面加奶油,用微火煎熟,若无烤箱,就在锅上翻一下,煎另一面,煎好冷却后,再加糖或蜂蜜食用,吃时还可洒上些蔷薇水,味道又脆又香甜。

    埃及有很多文学家和诗人提到“库纳法”,歌唱它的美味,如:

    “库纳法,库纳法,我想你想得越来越厉害……”

    埃及有许多精制“库纳法”的着名商店。

    盖塔伊夫

    “盖塔伊夫”也是埃及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一种有名的甜食。制作方法是将面粉加水和成面团,做成像我国的饺子,但个儿有我国饺子3倍大,而且里边的馅不是肉,而是葡萄干等干果。然后放在油锅里炸至色黄焦脆,吃时再洒上蜂蜜,吃起来又脆又甜。“盖塔伊夫”和“库纳法”一样,也是斋月中必不可少的食品。

    基食颗

    “基食颗”是用小麦牛奶等制作的食品,其品种很多。主要做法是将小麦洗净,放在水中浸泡后再放火上煮软,然后晒干、捣碎,放容器中加牛奶和奶酪乳浆搅拌后,放置数日,再放奶搅拌,直至发酵飘出酸香味,这对再加奶冲淡酸味。然后,把它做成小颗粒,晒干收存待用。烹饪时,加奶油与肥羊肉,或与雏鸡、鸽子等一起烧炖。

    埃及人习惯上在孩子过周日(出生后7天)时,用鸡烧炖“基食颗靠,放在大盘子里,分发给亲友和乡邻。而且这个喜庆日子只能请人吃“基食颗”。用鸡炖“基食颗”是最讲究的吃法,味道最鲜美,因此,在形容某人可爱时就说,他是他们的“基食颗炖鸡”。

    盖麦尔丁

    “盖麦尔丁”,用杏制成。把杏晒干,弄碎,轧成薄片,其形状、颜色和味道都恰似我国的果丹皮。吃时用水浸泡或煮化成汁,然后加入黑蜂蜜或糖食用。“盖麦尔丁”也和“库纳法”一样,是斋月里必备食品。人们在斋月里(特别是当斋月正逢夏季时)大量食用,很多人在伊斯兰历9月,每天晚上吃开斋饭时,必喝这种盖麦尔丁汁。

    “盖麦尔丁”的阿语意思是“宗教的月亮”。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可能是因为在伊斯兰历8月底9月初,穆斯林是以第一次看到新月来决定开始封斋的。因此,将这种斋月中必喝的饮料称为“宗教之月”。

    锦葵汤

    锦葵汤是埃及人津津乐道,最喜欢吃的食品之一,其他阿拉伯国家也有,阿拉伯文叫做“穆鲁黑耶”。穆鲁黑耶的做法是把这种植物的叶子晒干,粉碎后和羊肉、鸡、大米等-起烧汤,汤烧成后为浓绿色粘糊,味道鲜美。

    锦葵还有一种做法,叫“布拉妮锦葵”,是以哈桑的女儿,麦蒙之妻布拉妮命名的。做法是将锦葵叶打碎,再用奶油红烧,直至炒干为止。然后再捣碎食用,也非常好吃。

    奇怪的是人们都说,妇女做的锦葵汤要比男厨师做的好吃得多。这种说法,说明一种盛行的习惯,这就是在做好锦葵汤以后,妇女们总喜欢放上奶油烧蒜,这种奶油烧蒜就是它格外好咆的奥妙。

    锦葵长在田里,一片碧绿,人们都把这看作是吉利的兆头。埃及人习惯上视绿色为吉祥的颜色。在祈祷时,他们经常说;“真主啊,赐给我们一个绿色之年吧!”另外当人们迁居新房时,也总要带些锦葵之类绿色植物。

    有些埃及人,非常喜欢吃锦葵,几乎每天必吃。下班回来,先问妻子:“今天除了锦葵还有什么”这说明锦葵必不可少。有许多到我国来工作的埃及朋友,他们大都要带着干锦葵叶,或不远万里航空邮寄。

    相关链接——埃及的数字7

    埃及人,或者说所有的阿拉伯人,都非常尊崇“7”这个数字,他们视7字为吉祥,因为他们说,安拉创造世界用了6天的时间,在第7天休息。阿拉伯人说七重天、七层地,每一周也是7天,因此他们也经常用“7”来夸张,表示次数、数量之多。

    有很多咒语、祷告要说7遍。朝觐者回来后,第7天请客。婴儿出生后第7天是宴请亲友的喜庆日。同样,还有纪念婚后“7”日和去世后“7”日等。

    他们俗语和谚语中很多有“7”的数字,例如有歌曲唱道:“7个水车把水车,也浇不灭我的心头火。”格言说:“7个行当样样行,到头来还受穷。”对淘气的孩子说:“我一天要打你7次!”有时将7扩大到70,他们说“60年,70天”。《古兰经》说“若宽恕他们70次……”等等。数字“7”在阿拉伯人的心目中,有些像我国的数字“9”。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