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公主-引子(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除了以公主出嫁外,大汉每年还要送给匈奴大批衣物、丝絮、丝绸、粮食、酒等,称为『岁奉』,单于可谓人财两得,此即后世所称『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之来历。

    公元前200年十月朔日[1],汉代开国皇帝刘邦正式迁都长安,在新落成的长乐宫举行盛大的庆贺典礼。

    按照大汉所采用的历法,这一天正好是新年的第一天。

    中国传统以金、木、水、火、土五行象征帝德,以五行相生相克表示王朝的嬗替——黄帝得土德;夏得木德;殷得金德;周得火德。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因从前秦文公出猎时曾获得一条黑龙,认为这是秦得水德的符应,由此来定制度:衣、服、旄、旌、节、旗,色尚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定方式为六寸,舆轨宽六尺[2],又以六尺为步,乘六马;更改“黄河”名字为“德水”,称百姓为“黔首”;水主阴,阴主刑杀,行政以刚毅严峻为上,事事依决于法度,摒弃仁恩和义,以合水德。

    刘邦出身平民,对礼制一无所知,入关后听说秦代祭祀白、青、黄、赤四帝,就理所当然地以为所缺黑帝祠是等改朝换代者补上的,于是立黑帝祠,以符合五行。

    大汉既自命水德,因而也袭用秦正朔服色,所有参加朝贺典礼的王公大臣均是一袭黑色禅衣,头上则戴着刘氏冠[3]。负责警戒的车骑步卒虽然内穿绛色絮衣及红色裤子,然而戎服外还罩着玄色的铁短甲,手中所执旌旗也尽是黑色。放眼望去,长乐宫内外尽是黑压压一片。

    这是大汉立国以来第一次举行朝仪大典,由曾经担任秦朝待诏博士的叔孙通制定礼制——诸侯群臣在执礼官谒者的引导下依次鱼贯而入殿门,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按次序站在西方,文官自丞相以下按次序站在东方。车骑步卒组成的仪仗左右分站,夹陛而立,卫官张旗,郎中执戟,气氛森严异常。顷刻,只听钟鼓齐鸣,皇帝刘邦和皇后吕雉缓步登殿,面南升坐。

    刘邦本人戴着垂着白玉珠旒的冕冠,穿着一身端庄华贵的冕服,黑色衣服上绘着日、月、星辰、龙、山、火、华虫、宗彝八种图案,称“八章”——其中日、月、星辰取其照临之意;龙象征应变;山象征稳重;火代表光明;华虫是一种善斗、不易屈服的雉鸟,象征文丽;宗彝则是祭祀用的器皿,象征忠孝。自春秋战国以来,贵族均有配饰兵器的礼俗,刘邦的腰间也配挂着一柄黄里宝剑,正是昔日他用来斩断白蛇的那柄传奇宝剑。他身侧的皇后吕雉头戴步摇,穿着袖口极其宽大的黑褐色袍服,上面绘着五彩野鸡图案。一张脸绷得老紧,愈发令她显得老气横秋。

    这时,掌管宗庙、礼仪的大行高声呼叫,命群臣依次上前拜见,场面宏阔,秩序井然。群臣无不俯伏垂首,震恐肃敬,再也不敢像从前那样喧哗失礼。大行又传语平身,群臣才敢起身趋退,仍旧依次站立两厢。接着,便分排宴席,称为“法酒”。刘邦坐在龙案宴饮,其他人则依次分席侍宴。

    刘邦本人起自草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出身的皇帝,手下功臣除张良、张苍、叔孙通三人出身尊贵外,其余均为布衣将相,粗疏淳朴,不识礼仪。他还是第一次见到王公大臣如此尊卑有序,欣喜万分,道:“朕今日才知道身为皇帝的尊贵。”当即授叔孙通为太常,赐黄金五百斤。

    然而,对于立国不久的大汉而言,天下尚不太平,刘邦还没有高兴几天,韩王韩信[4]又在封地太原郡发动叛乱,并勾结北方匈奴,一同挥师南下。

    韩王信是六国贵族后裔,身高八尺五寸,长得一表人才,他在楚汉相争时坚定不移地站在汉军一方,唯刘邦马首是瞻,立下不少战功,因而在大汉立国后被封为韩王,封地颍川,定王都于阳翟[5]。刘邦本是市井无赖出身,为人刻薄寡恩,天下初定后,即开始有计划地铲除异姓王,将为大汉立下汗马功劳的楚王韩信冠以企图谋反的罪名逮捕至京师,贬为淮阴侯后软禁起来。而韩王信雄壮勇武,封地颍川又是兵家必争的战略重地,亦深为刘邦所忌。不久,刘邦以防御匈奴为借口,将韩王信封地迁至太原郡,以晋阳为王都。韩王信虽遭迁徙贬斥,却犹自存有忠君之心,特上书刘邦,告知“国被边,匈奴数入,晋阳去塞远”,请求迁王都至马邑[6]。马邑在雁门关外,靠近边境,韩王信将王都迁至更危险的地方,无非是想御敌于国门之外,保内郡平安。然而匈奴人反应极快,就在他迁都后不久,匈奴冒顿单于率大军包围了马邑。韩王信兵少势弱,无力还击,不得已只能利用匈奴人贪利的天性,多次派使者出城,奉上金银珠宝,请求冒顿单于退兵。刘邦得知消息后,怀疑韩王信暗通匈奴,下书切责,韩王信担心会被汉廷诛杀,便干脆以马邑之地请降匈奴。

    刘邦自认为对韩王信有知遇之恩,忽听到他勾结匈奴谋反,勃然大怒,决意亲自率兵平定。当年冬天,刘邦率领三十二万大军出征太原郡,帐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一路凯歌高奏,击溃了韩王信的军队,韩王信本人也逃跑北投匈奴。

    时值冬季,天寒地冻,风雪交加,十之二三的汉军兵卒不耐严寒,冻坏了手脚,难以持续作战。但刘邦获胜心切,打算乘胜追击,彻底击退匈奴,还是挥师进军到晋阳一带,欲与匈奴主力决一死战。

    匈奴是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又被称为“胡”,传说其先祖是夏后氏[7]后人,生活以游牧为主,逐水草而居。到战国时期,匈奴逐渐强大,经常南下,掠夺内地的人口、牲畜与生活物资,相邻的燕、赵、秦三国深受其害。到战国后期,各诸侯争霸中原,无暇北顾,匈奴趁机占领了河套地区。秦统一中国后,方士卢生有“亡秦者胡也”的谶语,令秦始皇深为忌惮,命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秦军北击匈奴,却匈奴七百余里。在秦军的强力打击下,匈奴首领头曼单于率部向北退却,胡人从此不敢南下牧马。

    秦汉之际,匈奴冒顿杀死生父头曼单于,自立为单于,东击东胡,西攻月氏,北服丁零,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8],统一了匈奴各部,达到了其史上最强大最鼎盛的时期。又趁楚汉相争之机,重新夺回了当年蒙恬所收复的失地,严重威胁到中原的利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韩王信的叛降,无异于令大汉北方边事雪上加霜,难怪刘邦一听就火冒三丈,坚持要御驾亲征了。

    对仗韩王信的节节胜利坚定了刘邦要击败匈奴、解决边患的决心,他听说冒顿单于驻扎在代谷[9],便想擒贼擒王,先后派出十几批侦骑查探虚实。前哨探军打听到匈奴驻在代谷的尽是老弱残兵和瘦弱牲畜,刘邦更是获胜心切,急欲出击。只有出使过匈奴的郎中刘敬[10]持反对意见,道:“两国交战,宜夸矜其长,而臣出使匈奴时只见到老弱羸畜,必然是冒顿单于有意匿藏了精锐士兵和肥壮牛马,故意示弱,好作诱敌之计,仗奇兵争利。”极言不可轻易出击匈奴。

    刘邦闻言勃然大怒,怒骂道:“你不过是个以口舌得官的齐虏,今日竟敢在朕面前妄言沮军。”下令逮捕刘敬,给他手足戴上刑具后囚禁起来,预备凯旋回师时杀其祭旗。

    刘邦随即亲自带领先头轻骑部队进军到平城[11],预备抢先截断匈奴退路,与后军南北夹击,生擒冒顿单于。孰料平地里忽然冒出无数匈奴伏兵来,将汉军团团围困在白登山。刘邦这才知道中了匈奴诱兵之计,后悔不听刘敬劝告。

    包围白登山的四十万匈奴骑兵尽是精锐,刘邦一行既无力突围,在外的汉军也难以援救。被围七天七夜后,汉军断粮断水,濒临危困的边缘。多亏护军中尉陈平出谋划策,想出一招“美人计”来——用重金贿赂冒顿单于的阏氏[12],又另外附上美女画像和书信,信中称如果单于继续围困白登山,汉天子将送许多美女给单于以解困厄。阏氏见那画中女子千娇百媚,担心汉女得宠后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于是称汉主有神灵保佑,极力劝说冒顿撤军。

    冒顿本与韩王信旧部曼丘臣和王黄约好共围汉军,但二人迟迟不到会师地点,冒顿怀疑他们已经投降汉军,又听说汉军援兵即将赶到,时值天降大雾,冒顿唯恐局面对自己不利,遂采纳阏氏的建议,打开包围圈的一角,让汉军撤出。之后,冒顿率军离去,刘邦也收兵而归。

    刘邦脱险后,立即将先前进言可击匈奴的十几名探军斩首,并赦免下狱待决的刘敬,赐关内侯爵位。汉初承袭秦代二十等爵以赏军功,本来列侯有自己的封国,享受食其租税的特权,但关内侯是二十等军功爵制之第十九级,是仅次于列侯的高爵,因而是空爵,没有食邑。刘邦因刘敬深谋远虑,有先见之明,特诏其食禄两千户,号建信侯。

    “白登之围”后,冒顿单于仗着兵强马壮,经常侵扰劫掠大汉边郡。刘邦兄长刘喜本被封为代王,率兵镇守晋阳,然而当匈奴来攻时,他恐惧得不能自已,竟然弃城逃走。临阵脱逃本是死罪,但刘邦顾念兄弟之情,不忍致法,只废刘喜为合阳侯,另立皇子刘如意为代王。

    直到这时,刘邦才彻底意识到天下初定,师劳兵疲,亟需恢复元气,而匈奴骑兵来去如风,难以用武力征服,既然力不如人,只能用一时之计,遂采纳刘敬之对策,决意与匈奴和亲——将亲生女儿鲁元公主刘乐嫁给冒顿单于,以女子和财物来换取和平。由于皇后吕雉强烈反对,刘邦最终选宫人所生之女冒充嫡长公主嫁往匈奴,由此开中国和亲之始。

    白送的娇美公主和大批财物终于讨得了匈奴的欢心,冒顿单于与大汉约定结为兄弟,各自以长城为界,汉人不出塞,匈奴不入塞。除了以公主出嫁外,大汉每年还要送给匈奴大批衣物、丝絮、丝绸、粮食、酒等,称为“岁奉”,单于可谓人财两得,此即后世所称“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13]之来历。

    和亲换来了安边的局面,虽然两国边境一带小规模的战斗从未间断,但终冒顿单于去世,匈奴确实没有再大规模地入侵中原,两国关系得到暂时的缓和,大汉也得以休养生息。

    从汉高帝[14]刘邦到汉惠帝刘盈,再到汉文帝刘恒,冒顿单于历经三朝,总共娶过三位大汉公主。冒顿死后,其子老上单于又先后娶了两位汉公主,到其孙军臣单于时,则达到了顶峰,不但娶到了五位汉公主,第四位昭阳公主和第五位孙公主更分别是汉景帝刘启和汉武帝刘彻的亲生女儿,是货真价实的大汉公主。

    尽管大汉自开国皇帝刘邦开始,便刻意用女子和财物来笼络匈奴,然而匈奴单于性本贪婪,且无信义,经常违背盟约越界劫掠汉地。汉文帝和汉景帝在位期间,匈奴先后多次侵入边郡。最严重的一次,战火甚至烧到京畿之地甘泉,距长安仅数十里,京师震动,全城戒严。军臣单于甚至还在“七国之乱”时与赵王、吴王等人勾结,意图趁火打劫,干扰中原政局。汉廷对于匈奴的入侵坚决地予以了抵抗,李广、程不识均是在边界备战、抗击匈奴中涌现出来的杰出将领。只是,汉廷从始至终采取守势,只要匈奴稍微示和,便又既往不咎,继续奉上公主与财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