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不服输男孩儿的方法-培养男孩儿的生存能力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当今社会处于商品经济时期,因而处处充满竞争和压力,男人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更为重大。男孩儿是未来社会的脊梁,如果不培养男孩儿强有力的生存能力,则无法让他在未来时期站稳脚跟。因此,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已不仅仅满足于当下的教育需要,还关系着他以后的成长和未来的生存。

    让孩子独立思考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题目颇大,许多家长感觉无从着手。其实,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首先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没有独立思考的孩子,就没有独立性。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就要提供一些机会给孩子自己去思考,去感觉:什么对,什么错,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我思故我在。”这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传世名言。

    直到现在,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这位伟大思想家的思想光彩。笛卡尔的成功离不开家教成就的高超的思维能力。

    1596年,笛卡尔出生于法国风景迷人的拉艾小城。他的父亲是布列塔尼最高法院的法官,地位显赫。可他本人却很不幸,从小就失去了慈爱的母亲,因而父亲就独自承担了抚养孩子的重担。

    小笛卡尔5岁开始接受正规教育,8岁开始学习欧洲最深奥的学问“经院哲学”,属于那种大器早成的孩子。可他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毛病,特别喜欢睡懒觉。平时他晚上看书看得很迟,早上就泡在热烘烘的被窝里思考书上的问题。有人认为这是一个缺点,时不时地笑话笛卡尔,但是笛卡尔的父亲认为这是孩子的一个特点,他支持孩子说:“你有独立的思想就有独立的人格,根本别在乎人家说些什么。”

    父亲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他告诉孩子说:“财产是靠不住的,再富的家庭也延续不了三代。权力也是靠不住的,再显赫的家庭也同样延续不过三代。最重要的是靠自己,靠自己的学识和才智,这才是最具有长久生命力的东西呀!而要获得这些,关键是要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具有思维能力。”

    笛卡尔9岁的时候,父亲带他到勃艮第公爵家做客,公爵家刚从非洲买回来一群鸵鸟,每一只都是健壮无比和奔跑如飞的庞然大物,上面还能骑小孩子呢。有人说:“别看这鸵鸟长得又高又壮,其实是胆小如鼠之辈。如果遇到敌人,就会把脑袋藏到沙子里,等着猎人去抓呢!”父亲笑着问孩子:“有句俗语说‘不要当藏头露尾的鸵鸟’,你说鸵鸟遇到危险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笛卡尔毫不迟疑地回答:“如果鸵鸟遇到危险就把头藏在沙子里,那么它早就在地球上灭绝了,因为鸵鸟毛那么值钱,非洲人不抓它才是怪事呢?再说,它的腿那么长,身子那么高,也不大可能把头藏在沙子里呀。我想,它最好的逃生方式,应该是拔腿就跑!”笛卡尔非同凡响的一席高论,弄得周围的贵客们目瞪口呆。有人反驳说:“藏在沙子里的鸵鸟已经成了人所共知的常识,你怎么能随便怀疑呢?”父亲就鼓励孩子说:“常识也不见得句句都是对的。”

    与笛卡尔的父亲不同的是,很多家长习惯于事事为孩子指路,而不习惯于征求孩子的意见。一旦孩子不遵从,还要大加责备。其实孩子有孩子的想法,家长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给他自主思考的机会。家长不妨将命令式语气改为启发式语气,如:“这件事怎样做更好呢?”“你能想出比这更好的办法吗?”这种表达方式会让孩子感觉到家长对孩子的尊重,从而引发孩子的独立思考意识。

    为让孩子独立思考,家长要做到:当孩子问“为什么”时,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经验,深入浅出地给予解释,甚至有些问题可以暂时不要回答,而是提出建议,让孩子去观察和动手验证,这样收效会更大。平时要多给孩子创造一些亲身体验的机会,如在节假日带孩子去旅游,让孩子观察各种自然现象,增长各方面的知识。在睡觉前,父母可以讲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或让他们看一些画册、儿童读物等,并从中提出问题,让孩子思考、解答。这样可使孩子的想象力更丰富,眼界更开阔。

    “创造精神是独立思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创造精神就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法,用来解决某一问题。创造精神是人类对未知领域进行科学的探索中最宝贵的品质。家长可以为孩子订一些科普方面的书报,培养孩子对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问题的兴趣。家长还可以在平时训练孩子在思考问题时开阔思路、独辟新径。比如,可以向孩子提问一个很普通的问题:树上有10只鸟,用枪打死了一只,还剩几只?”一般的答案是一只也没有了,鸟全吓飞了。而好思考的孩子就可能回答,还剩一只,死鸟挂在树上;还有九只,它们是死鸟还未出巢的孩子……只要孩子能讲出道理,家长对孩子超出常规的思维内容都应予以鼓励,要知道,这种不同寻常的思维很可能就是今后科学创造的萌芽呢!

    另外,利用游戏,寓教于乐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最好方法。家长应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游戏材料,如小纸片、种子、泥土、小剪刀、积木、水、沙、颜料、空纸盒等,让他们开动脑筋动手去做,千万不要害怕孩子弄脏衣服而约束他们。在游戏之前,还可以给孩子介绍各种工具、材料的用法,并提醒孩子要注意安全。在孩子遇到困难时,要他们自己先解决,实在解决不了时,才给予一些帮助。这样可以让孩子在各种活动中,体验生活,学会思考,发展智力。

    培养男孩儿的独立意识

    很多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孩子还小不懂事,能做的事情也很少,要等到孩子长大一点点才可以培养他的独立性。其实不然,也许孩子还不能做什么事情,但是独立的性格和独立的意识,还是越早培养越好。

    父母应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把他看做一个有独立思想和意识的人,平等地对待他,并给予一定的尊重和理解。有很多父母经常说的话就是“你还是个孩子,你不懂”,用这种方式和孩子进行交流,在无形中就剥夺了孩子进行独立思考的权利,他也会随着你的态度而改变自己的想法,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小孩,没有独立的思想和意识,自己的行动只能由大人来支配和左右。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了由大人来决定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习惯,完全没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只是随声附和,人云亦云。因此,家长在和孩子进行交流的时候,首先要把孩子当作与自己平等的个体,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的内心世界会越来越丰富,独立的思想也逐步建立起来,因此,父母应多抽时间陪陪自己的孩子,与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

    成功的家长总是这样对孩子说:“你对这件事是怎么看待的呢?”当我们把尊重和理解的态度传达给孩子时,他会构建一种自我评价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自我赏识的成分会逐渐上升,直到起主导作用,当孩子认为自己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应当受到别人的尊重时,他就会越来越多地依赖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独立思考和做事,这时候,孩子往往会形成独立的意识。父母最好不要站在成年人的角度,用成年人的思维为自己的孩子分析问题指明方向,告诉孩子应当这样做,不应当那样做,还不失时机地纠正孩子身上所犯的各种错误,这样的家长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缺乏实践经验,缺乏从实践经验中获取知识,他们的知识系统只是来自于家长一味灌输的间接经验。因此,当孩子遇到困难需要自己解决的时候,往往会搬出那些间接经验,而困难都充满了个性的特征,用具有共性特征的间接经验不足以解决当前的问题,因此,孩子会再次陷入困惑里,无法自拔。家长在培养孩子独立的意识时,也要培养他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在面对现实中的各种问题时,不慌张,不怯场,用自己聪明的大脑一一去克服那些难以解决的难题。

    我们来看几个动物的小故事:

    老鹰第一次教小鹰飞翔的办法就是把小鹰带到一个不算太高的悬崖边,然后把它踹出去;第二次把小鹰带到稍高的悬崖边,再踹出去……一直到把小鹰训练得能在高空中自由地翱翔为止。

    小狮子长到一定程度,母狮子就专门训练它的狩猎能力。母狮子带着小狮子来到小动物出没的地方,当它发现猎物时,母狮子就让小狮子去追赶,如果小狮子没有捕到猎物,精疲力竭地回来,那么母狮子就会上去又抓又咬,逼着小狮子再去追赶,直到小狮子捕到猎物为止。

    草原上的羚羊,特别注重对小羚羊奔跑能力的培养,因为它们知道,当敌人来的时候,它们除了飞快地逃走以外,没有别的办法和对方较量,因为它们没有攻击能力,只有快速逃掉。如果小羚羊不能练就一身善跑的能力,就必然成为食肉动物的美餐。

    在动物界,不论是食肉动物还是食草动物,都特别注重对下一代独立意识和生存能力的培养,因为只有这样,动物才能够生存下来,才能够为繁衍生息做好充分的保障。

    动物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人呢?早早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对于他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只有益没有害。

    那么应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呢?

    给孩子充分的活动自由

    孩子的独立性是建立在独立思考和独立行动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就要为他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和自由,让他有一个可以施展自我的平台,有一个独立思索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尊重孩子的意识

    孩子长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具备了解决一定问题的能力,父母应在充分尊重孩子独立意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独立地安排他自己的事情,尽量不要去依赖或求助别人的帮助。对待不同的孩子的特点,就要采取不同的办法,这样才能因材施教,才能发现孩子身上的优势或强项,从而可以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他,让他做到更好。有些孩子具有胆怯、懦弱的性格,那么父母要在鼓励的基础上,让他尽量多地去尝试,去实践,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更加勇敢,更加坚强。

    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毫无疑问,父母疼爱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孩子进入小学以后,父母和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的照顾都不够多,生活方面主要靠孩子自己照顾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学会自己起床睡觉,脱穿衣服鞋袜,铺床叠被,学会洗脸、漱口、刷牙、洗手、洗脚,学会摆放、洗涮碗筷、收拾饭桌;学会洗简单的衣物,如小手绢、袜子等。这些都有利于孩子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的培养。

    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有条理做事的习惯。比如衣服应该叠好放在哪里、比如玩具应该收拾到哪里。给孩子买一个小书包,让孩子把自己需要的东西放进去,教孩子养成整理书包的习惯。要求孩子把东西整理好才能吃饭。过一段时间,要求孩子整理一次自己的东西。这样才能形成独立的生活能力,有助于培养自信。即使孩子做家务不够灵巧,只要养成遇事全力以赴的习惯,也能对孩子的性格产生积极影响,让孩子自己动手的另一重要方面是不再事事替他们作决定,而是引导他们自己进行选择。

    父母要做孩子独立自主的好榜样

    给孩子一个独立自主的好榜样是每位家长应尽的责任。榜样的力量往往是无穷的。如果你自己就是一个喜欢依赖他人的人,对任何事都拿不定主意、动不动就寻求帮助,那你就不会培养出独立自主的孩子。因为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乃至你的品质,都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榜样。所以,要想孩子独立起来,先从自我做起吧!

    让男孩儿学会承担责任

    责任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对个体的成长,发育都非常重要。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对他的成长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们做父母的应该懂得,从孩子出生的那天起,他就是一个独立的人,拥有独立的思想和行为。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他的成长不仅是身体和智力方面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人格和人品方面的。父母应该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各方面的条件以及正确的引导,使其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因而,父母要有意识地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比如,当孩子摔倒时,只要他有能力自己爬起来就不要轻易去帮助他,而应该鼓励他自己站起来拍拍灰,并且为他的勇敢而叫好;当孩子打碎了东西,先告诉他要爱惜东西下次小心,然后让孩子参与收拾,拿扫帚簸箕抹布之类没有危险性的器具;当孩子与人发生争执或冲突时,一定要弄清事情的经过才可表态,一味地袒护或责骂自己的孩子以及“和稀泥”的办法,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以及人格都不利。

    对于有些孩子表现出的畏惧、退缩心理,家长不必过于担心,而应适当放手,让孩子承担一定的责任。胆怯,是很正常的一种行为。孩子在这方面表现尤为明显,其实这在成人中也很常见,只不过成人更善于掩饰罢了。

    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很多父母在谈到孩子胆怯时,常常忧心忡忡:担心孩子不敢大声说话,社会竞争如此残酷,将来怎么闯天下,忧虑孩子难诉委屈,将来可能不会保护自己,怀疑孩子的退缩会无法面对未来激烈的竞争。虽然做父母的顾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些对胆怯的认识有失偏颇。家长需要的是把孩子当成孩子,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来对待他们,用孩子的标准来判断衡量他们。孩子声低并不一定代表胆怯自卑,声高并不一定代表勇敢自信,否则,何以解释孩子一时的腼腆、害羞呢?孩子对周围环境的认识相当有限,一时的回避退缩在所难免。只要胆怯没有使孩子感到不快乐,没有使孩子失去自信,没有使孩子裹足不前,没有阻碍孩子求知探索,都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如果孩子很多时候在很多事情上常表现得畏惧、退缩,不愿主动去尝试,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的话,那么,这个孩子也许存在一定程度的胆怯。即使如此,我们也不必不知所措,更不需要给孩子贴上胆怯的“标签”,因为“贴标签”无济于事。做父母的更不能大声指责、嘲笑孩子,因为孩子已经面临困惑,这样做只是雪上加霜。唯一能做的就是想办法帮助孩子克服胆怯、勇敢起来。家长千万不要为孩子一时的胆怯而大加批评,否则,会强化孩子的胆怯行为。儿童的情绪易波动,高兴时高声说笑,生气时低声怯怯,这些是正常的情绪反应。我们要给孩子低声说话或保持沉默的权利。

    用鼓励来消除孩子的紧张感

    胆怯的孩子,在家或幼儿园易受到外界的忽视或歧视,孩子会感到自卑,越是自卑越不敢抬头大声说话,以致恶性循环。我们可以耐心地告诉孩子:“没关系,有我们帮助你,你会好起来的。”孩子会从家长的话中感受到关爱和信任,这对孩子消除自卑非常重要。而耐心地倾听孩子的感受,了解孩子对各种问题的看法,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切忌说一些损伤孩子自尊心的话。

    消除孩子的胆怯,需要更多鼓励。只要孩子有进步,哪怕不如家长所期望的,也要给予热情和真诚的鼓励。孩子在我们的鼓励中,产生被认可、被接受的感觉,增强了大声讲话的信心,有助于消除紧张感。

    多与老师沟通,争取老师的帮助也很重要。请老师给予孩子必要的关怀,多鼓励孩子。胆子小的孩子在群体中易被忽视,而且孩子最相信老师的权威,最相信老师的评价。所以,尽量争取老师的帮助就非常必要。

    用责任心来驱散胆怯心理

    用多种方式引导孩子与同龄人接触。可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如请邻居或同班较熟悉的小朋友到家里玩,或与孩子们一同走进大自然,积极创造一种轻松、欢快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孩子的个性可以尽情展露,也利于他高声讲话、笑闹、蹦跳,无所顾忌。另外,还可以让孩子给亲朋好友打电话,询问超市中物品摆放何处,外出旅游时询问坐车路线等。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有利于克服胆怯行为。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让孩子照顾弱小或年幼的孩子时他会很感兴趣,完全忘记了胆怯。有的女孩子胆怯,可一旦成为母亲,要肩负保护、照顾孩子的责任时,胆怯一扫而光。所以,我们不必事事抢在孩子前面,不必把他们照顾得无微不至。我们可以明白地告诉孩子他们应负的责任。我们有时不妨故意表现出无助,非常需要孩子的照顾,逐渐让孩子担负起一定的责任,把责任的接力棒传到孩子的手中,有责任心的人能自觉克服胆怯行为。

    我们还可以利用角色游戏让孩子理解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能扮演的角色,因势利导,避免枯燥乏味的说教。天下没有引导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引导的家长和老师。

    一位儿童教育学家说得很耐人寻味:“孩子都是好孩子,就看你怎样引导他。没有不称职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父母。”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并不说明是父母的失职;而若教养出一个文过饰非品质低下的人,才是父母在教育上的最大失败。因此,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首先父母要懂得自己所担负的孩子在品质和人格方面的教育责任。

    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一味地赞美孩子、事事为他代劳,只给孩子一件美丽的衣裳,却不让他学习如何自己穿,如此的教养方式,不但无法培养孩子独立性及自制能力,反而会让孩子误以为自己是最棒、最好的。渐渐养成目中无人的坏习惯,稍不顺心便大哭大闹,日后如遇到挫折时,可能就无法爬起来。“溺爱孩子”不仅对他的成长无所助益,亦将影响他未来的人际关系发展,以及面对挫折的容忍度。

    而太过依赖父母的孩子,对任何事情总是习惯“予取予求”的态度来对待,其自我控制的能力也会相当降低,因此,从幼儿时期开始,即训练宝宝养成独立、凡事自己动手试试看的习惯,就成为非常必要的事了。

    在训练孩子探索、学习的过程中,父母常会以奖品作为利诱,引导孩子学习,其实不妨以激励的方式代替奖品,进而让孩子做到自我激励,从挫折中学习并做到自我激励。如此,才能够有所进步,并能够驾驭自己的情绪,不会动不动一遇到挫折,就会有激烈的情绪反应及发脾气,或毫无耐心。

    适度给孩子挫折感

    过于保护孩子,会影响孩子面对挫折的容忍度外,其实,3岁左右的幼儿,在创造与建构的过程中,当他们无法达成自己所希望的目标时,特别是容易感到挫折。专家表示,许多父母见到孩子这种情况时,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要插手,来帮孩子解决问题,但是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建议最好还是将问题留给孩子,让他学习如何自己处理、解决、鼓励孩子自我信赖和独立。

    然而,在帮与不帮之间,以及放任孩子自我挣扎与伸出援手之间,这界线究竟在哪里呢?其实,在不需要给孩子解决每一个难题的原则下,做父母的还是可以给予他最大的支持与鼓励。当你放手让孩子学习自己去解决问题的时候,你也许会因为他的创意与应变能力,而倍感震惊与兴奋的。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常会遇到一些学习的问题,如何在这个时候给予孩子适度的挫折感,让他从挫折中学习、成长,是有技巧的。专家提出一些孩子学习时常发生的情形,包括:

    a.吃东西

    拿汤匙吃东西这项动作,大约要到两岁半时,才能够完全熟练,在这之前,宝宝总会将饭粒、零食掉落或洒落汤汁在桌面上,别给孩子太过的斥责,或就此不让孩子练习,这会剥夺孩子的学习机会。让孩子在不断地拿取和正确放置过程中,慢慢练习。

    b.学穿、脱衣服、穿鞋

    先让孩子练习脱衣服,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将扣子扣错位子,穿鞋子可能左右脚不分;别给孩子太多的斥责或干脆替孩子代劳,而剥夺孩子独立学习机会。可拿出另外一件衣服或一双鞋子,教导孩子正确方式,让他知道错误并学习。

    c.拼图、堆积木

    玩拼图、堆积木等游戏,有助于宝宝脑力的开发,当然依宝宝不同年龄,而有不同阶段表现,有时孩子会因为堆不好或方法不对,而生气、发怒;父母不须强求也无须操之过急,可从旁观察,让孩子自己慢慢摸索。

    d.涂鸦

    给孩子一张纸、几只笔,任凭他的想象力而发挥,学习画直线、横线;也许宝宝会将色彩画出线外或纸张外面,父母无需生气,也不必随时抓住宝宝的手,教他如何画才好、才美;让他学习自行练习、摸索。

    给予情感的支持

    此外,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都会出错、失败,一旦孩子遭受挫折时,父母可以参照以下的方法,给予孩子情感方面的支持:

    a.让孩子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生气和挫折感,都是一个非常自然的情感反应,而妈妈也会理解和尊重宝宝的感觉。

    b.容许孩子愁眉苦脸,让他自己去寻找慰藉、解决的方法。

    c.让孩子知道,只要他有需要帮助时,你随时会为他助上一臂之力的,但绝对不要轻易介入,但先决条件是你已经让孩子自己先去摸索解决的方法了。

    d.倾听孩子对于自己错误的解释,然后提出几个简单问题,帮助他理出一个头绪。

    e.根据孩子的能力,勿揠苗助长、操之过急,此外,也不要对他施以过大的压力,当知道孩子已经尽了力之后,他真的没有办法和能力解决问题时,可以适时的向他伸出援手。

    重于结果、勿操之过急

    最后专家表示,让孩子从错误中学习,是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然而父母也需了解孩子各阶段的发展,给予他适时的协助,帮助孩子学习,并进一步做到自我驾驭及自我激发的能力。

    但有时候父母也常常忽略了孩子的能力,而给予过多的期待、操之过急,不但加深其挫折感,也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我们对孩子的要求,不得超过其能力范围,亦不给予苟且的机会,培养他尽心力的习惯,而不是仅重视结果的优劣。

    此外,孩子的发展过程中,无论学习任何事物,父母的肯定与鼓励是基本必备态度,让孩子了解并愿意朝着父母所肯定的方向继续努力。

    不要让孩子成为“孤独鸟”

    引导孩子会交朋友,善于交际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任何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都离不开别人,不能没有稳定而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交往并建立和维持一定的人际关系,是人一生中最为经常最为强烈的需要之一。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引导孩子会交朋友,善于交际,不要让孩子成为“孤独鸟”。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交往心理。应该注意让孩子做到三点:一是尊重别人。让孩子明白每个人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都不一样,不能事事要求别人符合自己的胃口。宽容、诚实对人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也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二是相信自己。让孩子懂得和任何事一样,在与人交往中,免不了会出现困难、挫折,此时应充满信心,通过努力来克服困难,战胜挫折。三是遇到矛盾时能克服和化解。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控制行为和情绪的能力差,更需要叫孩子学会克制、容忍、理解、原谅。在交往中想占便宜的人是很难处理好人际关系的。

    二、要多多鼓励孩子的进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增强孩子的交往能力。平时可以经常向孩子介绍一些其他同学的优点和长处,鼓励孩子向同龄孩子学习,也可以介绍孩子多看一些英雄小时候的故事,增强孩子走向社会与人交往、与人合作的意识。一旦孩子由此表现出某种进步,哪怕是一些微小进步就要充分定,使孩子逐步树立起自信心。孩子的交往能力是在实践中练就的,家长应有意识地在交往中增强孩子的自尊心,进而鼓励他们自己去交往。

    三、帮助孩子交朋友。家长应帮助孩子交朋友,并以行动来教育孩子。告诫孩子不能以貌取人,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要随便评论他的同学。孩子与同学一起活动出现矛盾时,父母不可偏向一方,应公平合理的处理,或对此不予理会。增加孩子的交往的机会,可“走出去”“请进来”,扩大孩子的交往范围。同时家长要挤出一些时间参与孩子的活动,鼓励孩子多与人交往。在孩子的教友过程中,家长也可适时地交给孩子一些交往技巧。对小学生来说,主要的技巧有两种。1.表达:要使自己的表达清楚、明白,改变说话的不良习惯,多用礼貌用语,如“谢谢”“麻烦你了”等。2.感情融入:要达到与同学心心相通,彼此接受,就必须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对方的感情之中,要学会耐心听别人表达想法;学会对别人的事感兴趣;学会说“我赞成你的主意”“我喜欢你的安排”;学会关心同学;学会宽容,少评论同学是非,不抱怨同学。

    四、成人做出表率。主动与邻里、同事、亲友搞好关系,互相帮助,宽容大度,以自身良好的人际交往给孩子做出表率。孩子在长期的言传身教中能获得情感的启示,从而克服不肯帮助人的缺点。行动是无声的命令。家长和老师都是孩子的榜样,平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当他人遇到困难时,家长和老师要带领孩子一起伸出援助之手。当孩子效仿着去做的时候,要适时赞扬他,肯定他的好思想、好行为,因为孩子是最在乎来自家长和老师的称赞了。久而久之,在耳濡目染中孩子就会乐于帮助他人了。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类事情,几个孩子刚才还一块玩得好好的,可一会儿就吵闹甚至打斗起来。家长都很担心,认为孩子在一块玩耍,应当友好相处,不能争吵打闹。有些家长为避免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发生冲突,经常把孩子关在家里,不让他同其他孩子交往。其实,这样做是不妥当的。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孩子之间的争吵打斗是他们在自己的“小社会群体”中学习与人交往、学习如何做人的一种重要方式。

    孩子之间的争吵打斗通常发生在一块玩耍或游戏过程中。因为学龄前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还处于“自我中心”阶段,这时孩子只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不能站在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也不能认同和接纳他人的意见。这样,在孩子相互交往过程中,难免出现误解,产生矛盾,发生争吵甚至打斗。一般说来,孩子的“争吵打斗”观念与成人的“争吵打斗”观念有很大的不同。孩子的日常“争吵打斗”仅仅是一种游戏或嬉闹行为,而成人则把孩子的这种行为上升为道德行为。实际上,孩子的争吵打斗的特点是吵完打完就没事了,很快又会高兴地在一块玩耍起来。引起孩子发生争吵打斗的原因通常有:因游戏中规则不合理或玩具分配不均而造成的;因对方行为妨碍自己娱乐而产生的;由于自己的东西或玩具被他人占用、弄坏而引发的;出自义愤和正义感,如见他人欺负弱小,前去阻止不力也可引起争吵打斗。

    既然孩子之间争吵打斗是他们交往过程中的自然现象,那么,家长对于孩子之间争吵打斗采取何种态度来解决他们的矛盾就显得十分重要。有些家长看到孩子争吵打斗,不问原因,就生气地跑上前去加以责备:“别吵了,打什么,你们为什么不能好好玩呢?”以为只要责备一通,就可以制止了。其实,孩子间的争吵打斗在一般情况下双方都有一定道理,如果家长不问缘由,随意加以斥责,会引起孩子的不满,也使孩子失去了自己化解矛盾、解决冲突的机会。

    还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发生争吵打斗后,不问青红皂白就帮助自己的孩子指责对方孩子,结果双方家长恶语相讥,甚至大打出手,反而把矛盾激化了。这样做不仅使孩子没有机会获得交往经验,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而且家长粗野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会给孩子留下印象,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孩子不是要解决问题,而是搬父母的救兵,甚至学父母的样子,相互责骂对打开来。这样的家长实乃是害了孩子。也有少数家长与之相反,看到孩子发生争吵打斗,不问原因,就出面代替孩子向对方道歉以此来制止争吵打斗。这样的家长大多是很谦让和通情达理的,却不知这样的“谦让”意味着放弃了培养孩子责任感的良机,会使孩子养成严重的依赖性,成为缺乏独立处理问题的人,如果争吵的原因不在自己的孩子,也会极大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是非感。

    如果孩子之间发生了争吵打斗,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如果吵打得不可开交,只要不出现危险或伤害,家长就不要单纯去阻止,而要先让孩子平心静气地安定下来,再让他们各自讲出自己的理由,引导自己的孩子设身处地去理解对方的理由,最终达成相互谅解。著名的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主张“以儿童教育儿童,以儿童感化儿童”的思想,就是指在儿童交往过程中,互相影响、互相教育,尤其是交往中因彼此意见不一致发生争斗的,才会使儿童自觉或不自觉地认识到他人的意见或地位的重要,了解自我与他人的区别,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学会调节自己的言行,以求能适应伙伴群体的行为规范,使自己从“自我中心”状态中解脱出来,成为能与他人和睦相处的人。

    现在,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在几个大人照顾之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容易出现自我意识强烈的问题。作为老师和家长都要有意识地在学校、在生活中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其心理正常发展、个性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心理学家卡奈基说过,一个人的成功,15%靠专业知识,85%靠人际关系和处事技巧。心理学家曾对一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只有10%的学生能大胆地、完整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和进行自我介绍。许多学生在家里是“百灵鸟”“小喇叭”,在学校却不愿过多与同学老师说话。对高年级学生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与同伴交往中存在胆怯、任性、孤独的问题。有40%的孩子在家里不愿对大人说真话,有时对父母的劝告和教育只是应付而已。与父母存有“代沟”,父子、母子交往存在问题。

    让男孩儿学会竞争

    最近就有很多家长询问:如何让孩子学会竞争?其实,在现代社会,竞争已成为生存的必要方式,不管你喜不喜欢,愿不愿意,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竞争:成绩竞争、升学竞争、就业竞争、名额竞争等等。只有从小加强对孩子竞争意识的培养,才能让孩子将来更好地适应生存。

    一、引导孩子以平和心态去认识竞争。首先,要让孩子明白竞争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学会竞争是现代人基本的生存能力,要在竞争中体现自我,从竞争中走出精彩人生。其次,面对竞争要保持平和的心态。适当的竞争压力可以转化成动力,但是过度的紧张、压力会影响成败甚至影响身心健康。关键是要对竞争保持平常心态,把竞争作为一次展示自我才华的机会。面对激烈的竞争,家长首先要调适好自己的心态,同时帮助孩子调整心态,适时地为孩子减压。

    二、鼓励孩子建立自信,敢于面对竞争。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全才,有长处也有短处。能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优点,帮助孩子建立坚定的自信,这是面对竞争时,合格家长首先要做的。家长要引导孩子挖掘自己的优点,不断强化,使孩子走出自卑的困扰而变得自信起来;帮助孩子发现自身优点和长处是克服害怕竞争的良方。另外,日常生活中家长也要树立竞争意识,勇敢地直面竞争,做孩子面对竞争的榜样。

    三、指导孩子选好竞争中的位置。“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告诉人们要积极上进,但人人当元帅、当班长、得第一,那是不现实的。所以必须对自我有正确客观的认识,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在竞争中取胜,否则容易犯两种错误,自我膨胀和妄自菲薄,给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带来困难。作为家长,要指导孩子通过不断自我反思来认识自己,通过听取别人的赞美和批评来认识自己,通过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来认识自己和社会,通过借鉴他人经历来认识自己,最终在竞争中找到自己正确的位置,确立恰当竞争目标,不断进取。

    四、教育孩子储备竞争的实力。参与竞争,就必须要具备竞争的实力。要想做到常胜,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电,为竞争储备必要的实力。机遇总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家长应该教育孩子抓紧时间,增强实力,不断培养自己的良好素质。准备着,一旦需要自己参与到社会的竞争中,就能抓住时机,在竞争中抢占先机。

    五、教育孩子懂得良性竞争的原则。首先,让孩子正确对待竞争对手。竞争是没有错的,如果有错主要在人们对待竞争的心态上。要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竞争观,从小就知道竞争必须遵从“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不搞歪门邪道,要凭真才实学说话。另外,让孩子在竞争中学会合作。家长要清醒地认识到创造发展这个世界不仅有竞争,还要有合作,要培养孩子在竞争中合作。唯有竞争没有合作只能造成孤立,带来同学关系的紧张,给自己平添许多烦恼,对生活和事业都非常不利。积极勤奋的努力和不计成败的洒脱是成功的两翼。我们要引导孩子不必太关注竞争的结局如何,努力了,就问心无愧;努力了,就是成功的人。

    让孩子学会竞争,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也应该成为我们学校教育中的一项内容。竞争意识是指对外界活动所做出的积极、奋发、不甘落后的心理反应。它是产生竞争行动的前提。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鼓励孩子参与竞争,对于孩子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在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和才能,会使孩子对自己做出肯定的评价;

    2.可使孩子产生成功感。孩子在竞争中所取得的成功感,会激发孩子进一步奋发向上;

    3.可增强孩子的集体主义精神。竞争可使孩子看到集体的力量、群众的智慧,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

    4.可激发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望。竞争会使孩子认识到只有具备知识和能力才能领先,因而努力学习各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5.可增强孩子的参与精神。竞争意识可克服孩子的胆怯心理、保守心理和自卑心理,提高对于善抓机遇的意义的认识;

    6.可提高孩子的耐挫能力。竞争者不能都取得胜利,竞争免不了遭受挫折。从小品尝竞争失利的滋味,可提高对未来可能遇到的挫折的承受能力。

    在复杂多变的社会里,人才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你不行,就面临着下岗,淘汰,没饭吃,丢工作,被炒鱿鱼!而很多人的失败就是因为不上进,对工作不积极努力,没有竞争感,以至于很多对手迎面赶上。而竞争的意识和危机赶更应该从小培养,培养他竞争的意识!虽然,在学校里很多人会认为学生这么小,他明白什么是竞争,什么是危机感!什么是积极努力,这些他们根本不会懂得!他们是不会懂得竞争,危机,还有积极,但是竞争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我们从小培养他们有这样的意识就好。

    东汉时期孔融让梨的故事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好东西要和别人分享,才是好孩子,才值得夸奖。这个典故不断地被后来的爸爸妈妈老师们演绎,其中有一个分苹果的故事比较耐人寻味。

    故事是一个在押犯人写得他小时的一件事儿:

    小时候,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的大小不同,故事的小主人一眼就看见中间的又红又大的,别提多想得到了。这时候,妈妈把苹果放在桌上问他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呀?”小主人公刚想说要最大最红的那个,没想到弟弟抢先一步把这话说了出来。听后妈妈瞪了弟弟一眼,责备他:“好孩子,要学会把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一听到这个话,小主人公马上转过弯来了,改口对妈妈说:“妈妈,我想要最小的,把大的留给弟弟吧。”

    其实,后面的故事就和咱们的孔融让梨很像了,妈妈听了很高兴,又把苹果给了哥哥,这才是好的。但是这后面的故事就不一样了,这个小主人公心里接着想: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要学会说谎。以后他学会了打架,学会了偷,学会了抢,学会了只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要不择手段。直到最后被送进了监狱。

    让男孩儿成为勇敢的男子汉

    有的家长认为,性格是天生的,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即使花再多的工夫也是无济于事。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性格的形成固然具有一定的生理基础,但后天的环境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的性格主要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和生活环境中慢慢形成的。家庭的教育、学习和工作的实践以及一个人的人生经历,对于性格的形成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孩子最初性格的形成离不开家庭的影响和教育,作为父母,应该在充分了解孩子的基础上,努力培养他良好的性格,对于男孩子,则要培养他坚毅果敢、刚强有力的性格。

    由于现在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子女,父母都宠爱有加,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因此多数孩子都沉浸在蜜罐里,吃不了一点苦,家长稍微批评一下就受不了了,轻者与父母对立,重者就离家出走。这样的孩子多数都经不起风吹雨打,面对困难与挫折,也多数会产生畏畏缩缩的行为,根本就不能独自面对问题,更不用说独自解决问题了。孩子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就说明他已经具备了性格怯懦的特征。大凡事业成功的人,都具有超凡的胆识,而性格怯懦、胆小怕事的人,则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性格怯懦的孩子,大多都有这样的特征:沉默寡言、喜欢安静、怕见陌生人、做事很犹豫、不敢独自待在黑暗的角落里。

    一般情况下,孩子怯懦性格的形成主要与家庭教育有关系,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孩子经常受到家长的恐吓

    有些孩子不听话、哭闹不止时,家长为了制止孩子的这种行为,会用恐吓的语气对孩子说:“再哭,再哭就让大灰狼把你吃掉。”或者给孩子讲狼外婆之类的故事,这样孩子从心理上产生了胆怯的意识,会很快安静下来。虽然这种做法产生了一时的效用,但对孩子的心灵伤害很大,还有可能影响他以后的学习和工作,甚至会影响他的一生。

    家长经常训斥孩子

    “你这个没用的东西!”

    “你再这样做,爸妈就不要你了。”

    很多家长由于望子成龙的心情比较迫切,往往对孩子的要求相当苛刻。孩子一旦没有达到家长规定的标准时,家长就会严厉的训斥孩子,甚至以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为代价。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大大地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他会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没用,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时间久了,就不敢做任何尝试,甚至不敢和外人打交道,这样孩子怯懦的性格就形成了。

    家长溺爱孩子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许多家长疼孩子疼得太过分了,对孩子都大包大揽。一旦孩子独立做事,家长就生怕有个闪失。吃饭的时候不用自己端,洗脚的时候妈妈随时打好洗脚水,背书包的时候也怕孩子累,家长一一代劳,长此下去,孩子不但形成了懒惰的性格和依赖的心理,也逐渐形成了胆小怕事的性格,因为所有的事都让父母做了,他能做什么呢?

    因此,要想让自己的男孩儿成为未来的男子汉,就要帮助他纠正怯懦的性格,那么应该怎样纠正孩子的怯懦性格,让孩子变得更加勇敢呢?我们给家长的建议是:

    父母要多多鼓励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在发现孩子具有胆怯的性格后不要惊慌,要适时地鼓励孩子不要怕,很多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那么难以克服。比如孩子怕黑,父母就要经常带着他走夜路,或者在夜幕降临的时候带着他到户外活动,望着满天的繁星和皎洁的月亮,父母可以给孩子讲些天文知识,让孩子在真正了解大自然和天空的奥秘后,逐渐地克服掉怯懦的性格,慢慢地就会变得坚强勇敢起来。总之,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坚强勇敢的性格,从一点一滴做起,让孩子感受到鼓励与帮助,这样才能逐步培养起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勇敢品质。

    父母不要溺爱孩子

    被溺爱的孩子往往遇到困难就退缩,碰到挫折就逃避,这样的孩子也容易形成胆怯的性格。因此,家长在疼爱孩子的过程中,要适度让孩子吃些苦,只有经历了一些艰苦的事情,孩子才会变得坚强起来。

    家长可以故意给孩子设置一些障碍,让他自己去克服,比如让孩子自己去上学,不论刮风下雨都坚持不接送他去学校,这样可以磨炼孩子的意志,在无形中也培养了他不胆怯、勇敢坚强的性格。

    要让孩子承担责任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更何况是孩子。孩子因为年龄小,分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弱,因而会经常犯错误。家长在耐心纠正和引导自己的孩子时,还要告诉他犯错之后要承担后果。这样,孩子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才不会犹豫不决,才不会停滞不前。往往没有责任感的孩子,在困难面前表现出胆小怕事的性格,因为他并不想犯错,不想承担相应的后果。因此,要想让孩子坚强勇敢,就要培养他的责任感,使他在任何困难面前都能勇敢面对,勇往直前。

    让孩子不要害怕别人的嘲笑和欺负

    大多数嘲笑别人的行为都是很无聊的,只要不涉及原则,尽可以不去理会。如果有些嘲笑的话语或行为伤害到了孩子的心灵,那么家长要教育自己的孩子,该回击的还是要回击的。回击对方不是要寻衅滋事,而是对自己的尊严最有力的捍卫。有些家长常常教育孩子要懂得忍让,但一味的忍让只会助长了别人的嚣张行为,认为你的孩子是可欺的,是懦弱的,因此,要制止别人的不良话语或行为,给予有力的回击是最好的方法。但有时也不要对嘲笑太过敏感,只要回以微笑,转身离开,嘲笑者自然觉得无趣,也就中止了这种无聊行为。

    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

    孩子经常参加集体活动,不仅可以培养乐观向上的性格,还可以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变得外向、健谈,自然就不怕生,胆小怕事的性格也在他的身上寻求不到。多让孩子和同龄人一起玩,让他在伙伴中间拥有推销自己、展示自己的机会,还可以通过帮助弱小的小朋友来获得一种快乐,阳光、乐观的孩子自然也就不会胆怯、懦弱。

    让男孩儿学会和身边的人相处

    在当今社会,由于社会竞争异常激烈,男人作为一个家庭的支柱,他所承担的责任更加重大,男人都渴望在整个社会丛林中取得骄人的成绩,占有一席之地,但这种成果的获取,不但需要足够的努力,适时的机遇,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交往能力,可以和身边的人很好地相处。因此,男孩儿的相处能力就变得尤为重要,这将决定着他以后的人生之路是否平坦,他会不会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处于不败之地,总之,良好的相处能力对于一个男孩儿的一生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父母在培养自己的男孩儿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时,也要注重他的交往能力、相处能力的培养。

    在平时,男孩儿无时无刻在与人交往、相处。在家中,孩子与父母相处;在幼儿园、学校,男孩儿与伙伴、同学相处;走向社会以后,与同事、领导、上司等等相处……男孩儿往往就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慢慢长大,并走向成熟的,因此,与人相处既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需求,也是成长过程中必备的一种素质。一个喜欢与人交往、并善于交往的人会受到大家的欢迎,并因此获得友谊和快乐,而远离孤独和寂寞。良好的人际关系将决定着男孩儿拥有良好的心态,良好的精神状态,这些都有助于他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包括困难、挫折、成功与失败,进而影响他的发展、前途以及未来的命运。

    在现实生活中,男孩儿的相处能力要稍逊于女孩。女孩往往心细、考虑周到、替别人着想而受到周围人的喜爱;男孩儿往往好动、调皮、又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因而受到周围人对他的反感,进而受到疏远和排斥。一个不受欢迎、遭到冷落的孩子对于健康人格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使之无法适应未来社会。因此,让男孩儿学会和身边的人相处,增强交往能力,就变得尤为重要。

    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孩子学会和他人相处,增强交往能力呢?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锻炼孩子的交往能力。

    让男孩儿学会尊重别人

    尊重别人不仅仅是讲文明、懂礼貌,还是与别人和谐相处的一种艺术,一种技能。尊重别人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与好感,进而让人产生与之交往的兴趣和欲望。尊重是通向交往之门的第一把钥匙。

    在现实生活中,男孩儿往往具有好动、攻击性强的特点,这些特点给人一种不尊重别人的表现,所以很多时候,男孩儿还没有意识到自己什么地方做错了,便被排斥在群体之外。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尽量抑制他好动的性格,还要教会他怎样去尊重别人,从而获得别人的好感。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脾气很坏的男孩儿,他的爸爸给了他一袋钉子,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者跟人吵架的时候,就在院子的篱笆上钉一根。第一天,男孩儿钉了37根钉子。后面的几天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每天钉的钉子也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实际上比钉钉子要容易得多。终于有一天,他一根钉子都没有钉,他高兴地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

    爸爸说:“从今以后,如果你一天都没有发脾气,就可以在这天拔掉一根钉子。”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最后,钉子全被拔光了。爸爸带他来到篱笆边上,对他说:“儿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看看篱笆上的钉子洞,这些洞永远也不可能恢复了。”儿子听了若有所思,惭愧地低下了头。

    就像你和一个人吵架,说了一些难听的话,你就在他心里留下了一个伤口,像这个钉子洞一样。插一把刀子在一个人的身体里,再拔出来,伤口就难以愈合了。无论你怎么道歉,伤口总是在那儿。要知道,身体上的伤口和心灵上的伤口一样都难以恢复。尊重别人也是以不伤害别人的感情为基础,因此,要想和别人好好相处,就要压制自己的脾气,克制自己的恼怒,这样,在别人的心里,你才是一个容易接近的人,一个容易相处的人。父母需要培养的就是这样一个人。

    让男孩儿替他人着想

    替别人着想,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才能真正的了解别人,了解别人的需求与爱好,替别人着想也是赢得他人好感与接纳的重要筹码。

    一天,妈妈下班回到家,感觉非常累,就躺在沙发上想要休息一下。小佳兴冲冲地跑过来,非要缠着妈妈,让她和自己一起玩游戏。但是妈妈实在太累,便对小佳说:“好宝贝,今天自己玩好吗?”

    小佳并没有体会到妈妈上一天班后的辛苦,依然缠着妈妈和他一起玩游戏。这时,妈妈并没有把小佳一手推开,而是轻轻拍了拍他的小脑袋,微笑着对他说:“妈妈感到很累,可以帮妈妈按摩按摩吗?”

    小佳看到疲惫的妈妈,便体谅地对她说:“好啊,妈妈很辛苦,按摩几下就不会感到累了。”于是,小佳煞有介事地替妈妈按摩起来。

    孩子是家庭中重要的一份子,从小培养他体谅别人,为别人着想的好习惯,有助于培养他的责任感。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他才会体会到父母的辛劳,否则,孩子若以自我为中心,无法体谅别人,那么对他以后的人生交往、与人相处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让男孩儿体会与人分享的乐趣

    独生子女的时代往往培养了孩子任性、骄纵、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性,而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往往不懂得与人分享,更体会不到与人分享的乐趣。有一个小男孩儿是家里的独子,爸爸妈妈非常疼爱他,爷爷奶奶也对他喜爱的不得了。一次,爷爷奶奶到家中来,爸爸就对孩子说:“这里有5个苹果,你来给大家分一分吧。”于是小男孩儿一个一个分给了大家,爷爷奶奶手里的是最大的,而他那个是最小的。爷爷笑着对小男孩儿说:“宝贝真乖,知道礼让了。”其实,在平时的时候,父母就对小男孩儿进行言传身教了,告诉他要尊老爱幼,不欺负比他小的孩子,要懂得和大家一起分享,小男孩儿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意识,所以一旦大家在一起时,他既懂礼貌,又懂得与人分享。因此,与人分享既是一种相处之道,也是一种高尚的品质。

    挫折让孩子学会坚强

    “全中国的父母没在一起开过会,但许多人都会说一句相似的话: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孩子除了学习,真的什么都不用管吗?有一位全国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在讲述培养独生子女的健康人格、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等话题时指出,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健康的心理,就是在孩子教育当中,父母要善于用自己健康的心理去影响孩子,这非常重要。今天的孩子难教育、爱顶撞、看不懂,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责任心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要让孩子敢于面对挫折、面对责任。孩子是在错误中成长的,无批评的教育是伪教育,没有批评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

    这位专家指出,没有挫折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孩子没有经历挫折“会变得脆弱异常”,“家长要学会向孩子说‘不’”,因此,要让孩子的生活中有禁区,他们犯了错误要受到惩罚,要让孩子懂得有些规则是无法动摇的,有些过失是要自己承担后果的。我们做父母的要抓住很多机会让孩子去体验挫折、敢于承担责任,孩子是在犯错误中长大的,不要替他去承担责任。

    有一个孩子从小独立意识强,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比如,一年级时写字的时候,父母觉得她已经写得很不错了,可她一个字经常是写了擦、擦了写,直到她觉得写满意了为止,而有时又因为擦得过了,导致纸张擦破了,于是她就在那里跺脚、发火;还有在考试时,如果其他同学考试考得好了,她的心理就有一种莫名的怒火,撅着个嘴,满脸的不高兴。每当这个时候,父母总是耐心地劝慰她,告诉她“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告诉她世界之大,外边的风景还要好的事实,告诉她一个人要经受得起挫折,要善于从挫折中寻找经验、教训,这次别人考得好,下次我们再努力,你考得不好,爸爸妈妈也不会指责你的。告诉她“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的道理,阴雨过后,留给我们的是一片绚丽的彩虹。另外,我又和班主任老师沟通、交流,家校联系共同改变孩子好胜心过强的缺点。现在,我的孩子在这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观。

    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首先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好的关系决定教育成败。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没有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但是很多家长在望子成龙的同时又恨铁不成钢。其实,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就是父母的不当教育造成的,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问题出在孩子身上,但“病根”很可能就出在父母身上。所以,父母一定要培养孩子养成抗挫折的能力,这样孩子才能安全健康地发展。

    今天我们有些做父母的,只顾孩子眼前的利益和幸福,根本不考虑将来怎么样。他们把孩子的物质生活安排得非常舒适、优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孩子的一次哭甚至是一点儿不高兴都会惹得全家坐卧不宁。这表面是爱,实则是害。这样的孩子,一点儿苦都不能吃,心理脆弱,性格孤僻,感情淡漠。一旦遇到挫折,哪怕是受到一点儿批评,都会使他情绪变得极为反常。这将来能有什么作为呢?

    其实,每个家长心里都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泥泞的小路,弯弯曲曲,一个人要一辈子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孩子也需要有承受挫折的能力,可就是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实际上,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不都是为了明天吗?从小就经常给孩子吃些“挫折之药”,孩子慢慢就会产生耐药性、抗药性的。到孩子步入社会时,他的生活能力、工作能力、社交能力等都很强,那个时候,您就为之自豪吧!

    经不起风雨的禾苗会逐渐枯萎死亡,而能给农民带来丰收喜悦的禾苗却是舒展着胳臂笑迎风雨。那看似凶猛的风雨,是对禾苗的无情筛选,也是给优秀的小苗儿注射了一支助长剂!挫折能使弱者变强。作为家长,应该也一定要让孩子明白这个道理。要让孩子懂得,挫折是人生的必修课。

    人的一生必定是有挫折的。如果孩子没有做好经受挫折的准备,那他就是危险的。但是我们的孩子恰恰没有做好这种准备,教育的不良传统,从小没有让孩子承担责任,没有对孩子说不。

    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会看到这样的情景。老人带着孩子学走路,孩子“咚”的一声摔倒了,或被什么绊倒了,很多老人就赶快把孩子抱起来,用脚跺地,“这个地真讨厌,不平。”拍这个墙,拍这个树,“怎么长在这个地方。”其实它们有什么罪呢?爬起来是孩子最好的选择。

    我们的孩子从小是能经受住挫折的,孩子并没有错,但是这样的教育让孩子慢慢的没有了抗挫折能力。

    我们的孩子平时做错了事,父母就会把孩子叫过来问清楚了原委,并教育孩子说:“你怎么这么做呢,快跟别人说对不起。”孩子就说:“对不起,我错了。”然后父母就对孩子说:“走吧走吧,快回家写作业去。”孩子就回家了,只要孩子一写作业,天大的麻烦跟孩子也没关系了。孩子就这样认为,我道歉了,我认错了,我回家写作业就没事了。

    试想这样的教育,孩子能承担责任吗?孩子能抗挫折吗?答案是肯定的,不能。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他没有体验如何去承担责任,他就不可能有责任感。我们就是对孩子包办太多,这对孩子来说不是宽容而是包容。孩子没有经受挫折,不知道如何去面多挫折,长大了就越来越脆弱。

    让孩子在体验中长大,让孩子自己抗得住挫折,让他自己体验出来,而不是我们教出来的。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娘肚里的时候就享受百般优待,准妈妈只能这样做,不能那样做;这样能吃,那样不能吃……出生以后就更不用说啦。不能让孩子哭一声,不能让孩子跌倒,不能让孩子吃的差,不能让孩子穿的差……上学后更是不能让孩子受一点委屈。这样的孩子一旦遇到挫折,必然难以承受,有时甚至会一蹶不振。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就遇到过这样的孩子,平时成绩很好,只是因为一次偶尔失误,考试不理想便哭天呼地,觉得无颜见父母,见同学。

    人的一生中可能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艰难困苦,错误挫折。如果不经受小的挫折的考验,怎么能经受人生的大挫折?当然不是说每个人生都有大挫折,但是我们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啊。

    一位哲人曾说过,挫折是一所最好的大学。给生命一些坎坷、挫折、艰辛、困苦,不但不影响生命的生长,反而可使生命拼命向下扎根,从而使生命之树枝叶繁茂。

    孩子失去接受教育或逆境体验的良机,容易出现“精神缺钙”现象。要有意识地给孩子设置一些“困难”,出一些难题,鼓励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增强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在逆境中锤炼不屈不挠的坚忍性格。

    让孩子从小吃些苦

    如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一些家长出于对孩子的“保护”心理,就不由自主地对孩子过分宠爱、娇惯,使孩子的个性发展偏离了正常的轨道,表现出“溺爱综合征”的种种征兆。孩子养成了任性、淘气、固执和不守家规的坏毛病。

    “溺爱综合征”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极其不利的,如果得不到及时地纠正,孩子就会形成散漫、懒惰、不劳而获甚至严重依赖他人的不良性格,影响孩子在各个方面的发展,甚至以后的前途命运。一个从小吃不得苦的孩子,长大之后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正如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看来,吃苦是孩子成才的前提,只有从小锻炼孩子吃苦的习惯,才能让他在成长的过程中获得独立的性格和坚忍不拔的意志,才能在充满荆棘的人生之路上游刃有余地对待各种挫折和坎坷。真正成功的人必先经历一番磨炼,才最终获得闪光的宝石。

    因此,我们坚决反对溺爱孩子、娇惯孩子。身体力行、严格要求才是对孩子最大的疼爱。对于独生子女,更要给他们找苦吃,找“罪”受,让他们在艰苦的生活中历练自己,不能让其习惯于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千百年来,被娇纵的富家子弟做不成大事的例子数不胜数;反之,那些自幼受到严格要求、严格教育的孩子大多都成就了大业,这些经验教训我们都值得我们认直思考和借鉴。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每到学校放假或开学时,家长就会拎着大包小包走在前面,后面则跟着慢腾腾的孩子,在家长的一再催促下,孩子极不情愿地向前挪动脚步。这使我们想起一句老生常谈的话“可怜天下父母心”。孩子既不懂得家长的辛苦,也无视于自己的养尊处优。看着一个个比父母还高半头的孩子,父母却舍不得让他们吃一丁点苦,生怕他们吃不消、扛不动、累坏身体。而儿女们却读不懂父母的深情,无视父母因承受生活之苦而变得愈来愈佝偻的身体。他们往往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父母所给予的关爱,觉得这是父母的责任,是父母应该做的。

    在温室里成长起来的孩子经不起风吹雨打,更经不起雷雨交加。他们注定是娇嫩的幼芽,没有经过生活的磨炼,更没有形成吃苦耐劳的品性,这样的孩子习惯于依赖别人,躺在别人的劳动成果上睡大觉。如今的“啃老族”就是很好的证明。一些年轻人在成年后依然依赖父母,靠父母生活,甚至有了下一代也不能完全脱离这种状态,在他们心中,父母就是摇钱树,就是最好的经济后盾,他们从来没有体谅过父母的辛苦,即使父母年老后,依然心安理得地接受父母给予的物质和精神援助,从来也没有考虑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啃老族”一代往往不能承担为人父母的责任,也就不能适应自己身份角色的变化。

    当然,也有很多孩子能够体谅父母的辛劳,经常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学校也能将父母的苦心化作前进的动力。这样的孩子往往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惯,懂得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因此,给许多溺爱孩子、娇惯孩子的家庭带来了深刻的教育启示。

    那么究竟如何做,才能让孩子从小养成吃苦的习惯呢?

    (1)无论外界环境好坏,都要让孩子得到锻炼。例如,当孩子在寒冷的冬天不愿起床的时候;当孩子学画画学到一半便想放弃的时候;当孩子跳绳跳到最后筋疲力尽的时候;当孩子正在完成分内的家务活,小伙伴突然来找他出去玩的时候……这些都是锻炼孩子吃苦的场合。这个时候,孩子需要父母的关怀、鼓励、劝导和鞭策。那么父母就要要求孩子坚持做完正在做的事情,要求孩子与困难作斗争,要求孩子将所做的事努力完成。实际上,吃苦的精神就来自于这最后的咬牙坚持之中。

    (2)当孩子受伤、疼痛,或吃药、打针等情况出现时,家人即使心里着急,表情上扔要平静,不可流露出慌张、害怕、担忧的神情。这样,孩子不知不觉就能忍受疼痛和伤病的折磨,变得勇敢坚强,并懂得吃苦。

    (3)孩子四五岁后,要给他创造条件,到偏远的农村或贫困山区去生活一段时间,体会一下农民的艰苦劳动和生活,交几个农村的朋友,吃几天粗茶淡饭,象征性地干点农活。既要让孩子感受生活的艰苦,也要让他感受天地的广阔以及交友和劳动的快乐。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经历过磨难,饱尝过苦难,才会有所建树。

    温室中娇弱柔嫩的小苗,不经历暴风骤雨的洗礼、严寒酷暑的磨砺,怎能成为参天大树?中学生亦如此,不学会吃苦又怎能成为家庭的支柱、社会的人才、国家的栋梁?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他们自身的独立关系到国家的兴衰。要想富强,先让孩子学会独立;要想让孩子独立,先让他们学会吃苦,养成吃苦耐劳的品性。

    父母们,放开手,让孩子自由的飞;年轻人,放飞自己,给自己历练的空间,让自己学会吃苦,学会独立!

    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在家庭教育中,许多家长并不重视培养和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家长往往担心孩子做不好,把事情弄糟,便把孩子吃、穿、用的东西统统都准备好;而孩子入学之后,为让他一心一意地学习,家长又把所有的事都包办下来,让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结果孩子的动手能力非常差。

    家长的包办代替,不仅剥夺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也剥夺了孩子的生存发展能力,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有害的。一般来说,动手能力差的孩子在与周围小朋友的交往中往往感到自己不如其他小朋友,孩子内心会非常自卑,这只会给孩子带来消极的心理暗示和不良影响,在学习上的体现就是,孩子不爱动手做作业。而不动手去做最后会导致,孩子看什么都很简单,但自己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眼高手低。这会给孩子日后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扰,他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克服动手能力不强这一障碍。

    心理学已经证实:动手操作能力对人的大脑机能和智力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人的大脑各个不同的皮层区域控制着不同的功能,主宰运动系统的相应皮层所占面积很大,孩子的运动和实际操作能刺激大脑皮层的发育,激活脑细胞使之得到锻炼,从而增强智力。所以,身心正在成长的儿童需要足够的活动来发展身体和心理的各种潜能。幼儿通过爬、走、跑、跳,甚至在草地上打滚学会掌握身体平衡,为他们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幼儿的身体活动得不到足够的锻炼,那么对于他们将来的生活和学习会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多让孩子参加动手能力强的活动,不仅有利于身心发展、智力发育,对于他未来的成长和学习也有重要意义。

    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就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做,就是要动手去体验,体验生活,体验知识,体验社会。只有动手去做了,才能体验到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才能让孩子的智力得到发展。

    曾经看过这样的片段,一位母亲想要带自己的孩子去购物,她便对孩子说:“宝贝,过来让妈妈帮你把衣服穿上。”孩子刚刚学会自己穿衣服的本领,特别想自己来做这件事,便对妈妈说:“妈妈,我想自己穿衣服。”还没等孩子把衣服穿好,妈妈就走过来,说:“你还小,不知道怎么才能把衣服穿上。”于是,妈妈不由分手,七手八脚地帮孩子穿好了衣服。还有一个孩子想帮妈妈洗碗,而妈妈却说:“你还小,等长大一点再帮妈妈洗,不然碗打碎了怎么办,伤着你的小手更不得了。”父母在无形的“保护”中就剥夺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久而久之,孩子就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做什么事都会要求父母来代办,从而养成娇惯和追求享受的坏习惯,长此下去,孩子会缺乏独立意识,因娇惯而变得没有劳动意识,并缺乏克服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毅力,这些对他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带来不良影响,学习和工作的压力也可想而知。

    因此,家长应重视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使他从小养成爱动手的习惯,从而帮助孩子成为生活中的小能手。

    家长应多多鼓励孩子动手去做

    孩子正处于成长期,许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动手能力要比成年人差,因此,很多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于用命令和替代的方式“教育”孩子,这样做会使孩子降低自我评价,进而降低自我价值感。这种命令和替代的方式,实际上是低估了孩子的能力,使他觉得自己无能为力,长此以往,就会妨碍孩子的全面发展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父母要认识到动手能力的重要性,在思想意识上相信孩子的能力,多鼓励他们动手,鼓励他们养成自己动手操作的习惯。比如,家长在看到孩子会玩积木的本领后,就竖起大拇指对孩子说:“你做得不错!”这时,孩子会认为自己具备实际操作的能力,从而认为自己还是很能干的。在这种自我认可中,孩子逐步培养起了爱动手、爱操作的能力,既可以体会到自己动手的乐趣,也能在无形中增强自信心,从而获得学习的积极性和最终的成功。

    在室外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孩子生来喜欢玩耍、活泼好动。他们会为了玩水、玩沙、捡石子、采野花、玩冰雪而忘记回家。因此,家长要利用孩子玩的天性,在室外活动中尽可能多的给孩子创造动手的机会,让他们多多接触大自然,在玩耍中逐步培养起自己的动手能力。

    在春天,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到郊外游玩,教孩子怎样扎风筝,怎样把风筝放到天上去;夏天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打水仗,让他感觉到生活的无穷乐趣;秋天到来,可以和孩子一起捡落叶,做各种落叶标本,这样,既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四季的更替,也可以引起孩子对于大自然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往往担心孩子小不会做事,又怕他出事,怕他损坏东西,许多事不让孩子动手去做,而由成年人包办,让孩子失去自己动手的机会。其实,孩子从一出生就有了自己动手的强烈愿望:从蹒跚学步开始,到学吃饭、学穿衣,哪怕饭菜掉了一地,衣服穿反了,也不愿意让大人代劳。细心的家长会发现,这正是孩子努力从实践中学习动手、学习生活的重要体现,这也是一个必不可少又十分重要的过程。现在的家长有很大一部分都是80后,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对孩子的早期教育都比较重视,为了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不惜花高价购买钢琴、电子琴等高档的学习用具,却往往忽略了日常生活细节对孩子的培养和锻炼。如:有很多的家长为了溺爱,对孩子的生活大包大揽,孩子在家要什么给什么,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就是因为家长有太多的不放心,怕麻烦,使得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极差。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先要学会自己吃饭、自己倒水以及自己穿衣、穿裤子、穿鞋子、扣纽扣等等,这样才能逐步培养起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为未来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要经常鼓励孩子

    鼓励是改善家长与孩子之间关系的最重要的技巧之一。这一技巧的运用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使之成为能够正视现实,克服困难,而不是追求完美主义的人。

    作为家长,总是希望孩子完美无缺,他们的注意力不是放在他们所喜欢或欣赏的行为上,而是放在孩子的错误行为上,总是对孩子的表现不满意。

    有一位家长朋友曾经对我说:“孩子的一天当中只有极少数的时间能让人觉得愉快,大部分时间都让人烦得要死!”其实,问题的关键是在家长自己,而不是在孩子。我们常常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家长期望孩子懂得礼貌,尊重别人,但是他们自己却总是大声训斥孩子,粗暴对待孩子。他们期望孩子自信、自立,却总是帮孩子做这做那,使孩子觉得自己无能、自卑,没有机会去完成困难的任务。

    因此,重要的是家长朋友们应该变消极态度为积极态度,在孩子失败或遇到挫折时,变训斥为鼓励,变嘲笑为指导。

    鼓励孩子应该掌握的几条原则:

    第一,不要给孩子消极的期望。

    当一个家长要求孩子第二天早晨自己收拾书包时,应该说:“我相信你能做到这一点。”而不是说:“你能做好吗?”后一种表示会使孩子自己也怀疑自己是否有完成这个任务的能力,在具体做的时候就不是努力去做,而是容易气馁,半途而废,招致失败。

    第二,不要对孩子提出不合理的高标准。

    家长和老师都希望孩子上课能够时时刻刻专心听讲,每天都能够做到作业本整整齐齐,穿着干干净净,然而,这对于上幼儿园、小学的孩子来说大多数人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家长不能对孩子期望过高,不要使孩子觉得他们始终达不到预想的标准,这样的孩子会过早地失去童真和快乐。

    第三,不要设置双重标准。

    很多家长对孩子要求很高、很严,却对自己用另一套标准。例如,有些家长朋友要求孩子东西从哪里拿的就要放回哪里,可是自己却常常乱丢东西;他们要求孩子一回家就做作业和家务,而自己却可以一回家歇一歇,什么也不做。这样做的结果会使孩子感到不服气。

    第四,家长必须学会接受孩子的一切,包括他们的缺点。

    打个比方说,当孩子做作业错了几道题后,家长往往不能够容忍,他们不是注意到孩子在20道题中做对了15道,而是紧紧盯住了错误的5道题。如果家长想帮助孩子进步,又总是着眼于他们的缺点,那就会使孩子失去自信心。试想一下,如果总是有人在提醒你记住你的缺点,那会怎么?你会有自信心吗?只有当人们认识到自己总体上讲很不错,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改进的时候,才能改善自己的行为。所以,作为家长,对孩子出现错误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出错是每一个正常孩子都会有的事情,首先要肯定孩子好的一面,然后再帮助孩子改进不足的一面,让孩子感觉到,错误是应该改正的,错误是能够改正的!

    第五,给孩子一个积极的态度,而不是代替干预。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家长对正在做事情的孩子挑三拣四,嫌孩子干得不好,最后干脆自己动手,不让孩子插手了。这样做的结果,会使孩子越来越懒。家长代办多,会养成孩子好吃懒做,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责任感差等诸多问题。因此,当孩子正在尝试着解决一个问题或者正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家长不要去干预,更不要包办代替,因为干预表达了一种暗示:“你没有能力把这件事情做好。”如果是孩子请求你帮助他,那你应该用建议的方式表达你的意见,而不是像医生开“处方”式的,给孩子现成的答案,你可以这样陈述你的意见“如果……你想想会发生什么呢?”“你有没有考虑过……?”“我发现……很有帮助。”等等。如果孩子不愿意独立思考和行动,请求你的帮助时,你就应该告诉他,你对他的能力充满信心:“你以前就做得很好,所以,你现在也一定能够做好的!”

    只有你相信自己的孩子,孩子才会相信自己。不要总是说:“你能够做好吗?”“你要是做不到怎么办?”如果我们的家长朋友不相信孩子,孩子就难以培养自信心,家长应该学会少看孩子的错误,多表达对孩子的信任,应当机敏地指出孩子所做努力的积极的一面。

    第六,重视孩子的贡献、自身价值和优点。

    要想使孩子感觉良好,就要使他们感觉到自己是有用的人,并且知道他们的贡献确实有用,受到重视。

    很多家长说自己孩子时,总是把他们说得一无是处,在家里又什么都不让孩子做,因为孩子做什么都难以达到家长的高标准。要想使孩子觉得自己有用,家长应该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孩子,肯定孩子的长处,帮助孩子用自己的特长为家里做出一份贡献。

    例如,孩子擦玻璃擦不干净,但是擦其他的东西做得很好;扫地扫不干净,但是去取牛奶买早点却很麻利……;我们总能发现和培养出孩子做某件事情的特长,使这件事情成为孩子的“专利”,常常赞扬他,鼓励他越干越好。这样,孩子当然会为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位置”而感到自豪和自信。

    第七,鼓励每一个进步,而不是关注最终的成就。

    家长朋友们常常关注孩子的期中考试,或者关注孩子参加什么比赛得了几等奖,却忽视平时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这样做的结果会使孩子索性不去尝试每一个微小的努力,因为他一下子看不到长远的后果,又缺乏耐心和意志。因此,家长需要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都有鼓励,使他们的正确行为得到强化。

    鼓励应当着重于内在的评价和个人的贡献,在鼓励中教会孩子接受和认识自己的不足,充满自信,在做贡献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让孩子坚持到底

    坚持是一种好的意志品质。学习需要坚持,工作需要坚持,生活也需要坚持。坚持就不轻易放弃,坚持就不半途而废。能否坚持决定着成功与失败。坚持会让孩子人生更精彩。作为家长需从小培养孩子学会坚持。

    许多年轻父母谈到孩子,总有许多无奈。如孩子学习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时一会儿这,一会儿那;做很多事情往往有头无尾;家长同孩子一同制订好的学习计划,往往孩子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缺乏持久力。自制力、果断、坚持力都属于人的意志品质。意志品质的好差往往决定着孩子未来的人生走向。

    坚持就是人的毅力。它是可以锻炼的。为人父母要抓住孩子学习、生活中的真实细节或创设情境来锻炼孩子的坚持力。写字的时候可以要求多写几个字,跑步时可以让孩子多跑几圈,转呼啦圈时可让孩子多转几圈,爬楼梯时可以和孩子商量着让他多爬几个台阶,游泳的时候可让孩子多游几米……但父母给孩子提出的当前目标让孩子去尝试,应注意目标的设定,因为这很是关键。目标的设定要针对孩子的能力适宜给予压力,让孩子既有挑战性,又要让孩子一跳、二跳、三跳能摘得着“胜利果子”的体验。如果目标定的过高,就有许多的失败。让孩子体验了太多的挫折,孩子便会渐失信心,对需要达成的目标失去兴趣,产生畏惧,这样对孩子锻炼持久力是很不利的。同样,如果目标设定的过于易达,也不能起到锻炼意志力的效果。

    现在许多孩子稍微遇到困难便轻言放弃,与家长没有从小就注意培养有关。有研究表明,2~3岁的幼儿出现了坚持性,但总体上,3岁左右的幼儿坚持性发展水平较低,3岁前幼儿往往很容易放弃有难度的活动。4~5岁的幼儿坚持性水平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更愿意坚持做好每一项活动。因此,培养幼儿的意志品质,应与幼儿生理及心理发展相联系。

    培养孩子的毅力,应该为幼儿布置难度适宜的活动,以训练幼儿的坚持性,并通过言语、物质等激励机制,帮助幼儿坚持做好每一件事情。

    让孩子懂得坚持不懈的重要性

    我们要提醒家长,平常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经常告诉孩子,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就能成功。对孩子坚持做事的习惯,家长应给予及时鼓励,要求并督促孩子将每一件事情做完。锻炼孩子的意志,家长要有决心和恒心,要舍得让孩子吃苦。

    培养孩子有计划、有目的做事

    培养孩子坚持不懈的精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建议家长,刚开始的时候,家长可帮助孩子计划任务,但事先应征求孩子的意见。待孩子有了初步的计划意识,就可以逐渐让孩子自己学着安排自己的事情。在此活动中,关键是让孩子坚持,及时发现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毅力。

    给孩子制定目标、任务要适宜

    由于孩子年龄较小,思维尚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因此,家长在为孩子制定目标、任务时,应尽量与孩子的实际活动能力相适宜,并与孩子的身心发展相一致。如果家长制定的目的、任务低于或高于孩子实际所能承受的能力和范围,均不利于孩子坚持不懈品德的形成,可贵毅力的培养,影响孩子好习惯的养成。

    锻炼孩子的坚持力,父母(老师)的鼓励、表扬着实重要。当孩子多次努力取得成绩,获得了超越,就得及时表扬(精神表扬为主,物质奖励应少之又少),当孩子不成功而有为难情绪时,父母在旁要多鼓劲,给孩子信心和勇气。

    锻炼孩子的持久力,切忌一蹴而就。必须做到循序渐进。同时作为长辈的也要起到榜样的示范作用,面对困难要坚强,敢于坚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