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不服输男孩儿的方法-培养男孩儿的良好习惯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习惯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葬送一个人,所以,对于男孩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好习惯不仅有利于男孩儿的生活和学习,更有利于培养他的良好品质,让他获得智慧,获得进步与成长。作为父母,要让孩子认识到习惯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习惯,使他长大成人后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充满智慧的人。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习惯是成功的基础,是一个孩子成长的先决条件,因此,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他的未来之路做好铺垫。许多父母时间观念很强,将日常时间安排得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层次分明,合理利用。因此在教育孩子时,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秩序感,使孩子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但在有的家庭中,由于父母就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天天手忙脚乱,毫无头绪,搞得孩子也跟着团团转,吃过的东西乱扔,玩过的玩具、用过的书本乱堆乱放,用过的东西也不能放回原处,衣服揉成一团,脏了也不知及时洗。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养成不讲卫生、懒散、拖延的换习惯。当父母发现孩子具有这些毛病时,往往会说:“你看你,每天就知道出去疯玩,回来身上就脏兮兮的。”殊不知,孩子不良生活习惯的形成,完全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拥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孩子自然受到感染。

    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应该从小开始。父母应该从小就告诉孩子哪些事是必须要做的,哪些事不应该做,应该做的事要怎样做,这样孩子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在待人接物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要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孩子在某一方面做得不好,或者已经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父母不要急着去挑孩子的毛病,然后横加指责,这样做只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觉得自己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定的自卑感,不利于良好习惯的形成。因此,父母发现孩子身上存在某些坏习惯后,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相信孩子会在不久以后就把身上的缺点改掉。

    习惯是需要坚持和持久维护的,因此,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时,不要让他学会了就到此为止,还需要很长时间的维持。比如早上要刷牙、洗脸,晚上要洗脚,孩子在刚刚开始的时候会觉得做这些很新鲜,但时间一长,他们的新鲜感消失了,就会立刻转移目标,去寻求另外一种更具吸引力的东西。因此,家长不但要让孩子学会养成某一习惯,还要让他努力维持一段时间,通常维持21天左右就可以形成一种习惯,这对于孩子来说也不是一件难事。

    那么孩子应该培养哪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呢?我们为家长提供了以下几种方式,以供参考。

    让孩子早睡早起,生活有规律

    孩子幼儿时期大约需要10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家庭学习时间、游戏时间、吃饭时间、沐浴时间都必须有明确的规定,让孩子的生活过得有规律。如果上小学后,还需要家长提醒才肯起床,那么孩子就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了。早晨如果起得晚,就容易造成慌乱、紧张,甚至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就急匆匆地去上学,这样让孩子坐在教室里,往往精神难以集中,也就无法上好第一堂课。如果生活没有规律、懒懒散散,那么孩子的内心也是懒懒散散、毫无规律的。因此,让孩子的生活有规律,就必须制定相应的规矩让孩子去遵守。比如早睡早起,自己叠被子、叠衣服、收拾房间、自己洗澡、洗袜子,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等等,选择适当的项目,和孩子约定好哪些事必须要做,让他努力遵守这个约定。

    让孩子养成做家务的习惯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往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会做家务的孩子寥寥无几。孩子之所以不喜欢做家务,是因为从小就没有得到训练,没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意识,因此,做起家务来要么极不情愿,要么笨手笨脚。针对这种情况,家长首先不要溺爱孩子,放手让他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比如拿报纸、摆鞋子、拿碗筷,他做完了家长要向他道谢,告诉他,做任何事要认真做,不能随随便便、马马虎虎,养成无论大事小事都要好好做的习惯。如此一来,孩子就会自觉去做、认真去做,产生一定的责任感,认为这些都是他应该做的,责无旁贷。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训练了他的协调性、耐性、集中性等等。若不让孩子做家务,就等于剥夺了他们重要的学习机会。因此,家长在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时,也要注意宽容与忍耐,就算孩子做得不尽如人意,也不要当面斥责、抱怨,只要稍微提醒一下即可。如果孩子把家中弄得乱七八糟,家长也不要生气,为了教育和培养孩子,损失一些东西也是值得的。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家长要培养孩子按时入睡的习惯。到了睡觉时间,要给他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比如保持室内的光线柔和,室内环境舒适安静,不要大声吵闹,睡前不要过分逗弄孩子,不要让他太兴奋、太激动,也不要对他将一些惊悚恐怖的故事,上床前记得让孩子大小便。同时,也要培养孩子按时起床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如果孩子晚上睡得早,有了充足的睡眠时间,第二天早晨是很容易就起床的。家长不要因为忙着做其他事情,使孩子没有按时上床睡觉,这样做很难让他形成早睡早起的睡眠意识。另外,家长早上不要睡懒觉,定时让孩子起床,无形之中,孩子就会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一旦孩子有了规则的睡眠习惯,就要保持这种习惯,不要轻易变动。

    另外,家长还可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饮食习惯、遵守时间的习惯、卫生习惯等,在潜移默化中,孩子的独立意识就会培养起来,以后不用家长催促,孩子就可以按照已经培养起来的习惯有规则地做自己的事情。

    总之,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需要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好习惯造就孩子的好人生。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尽早、及时地进行,对孩子生活中的陋习也要及早及时地予以纠正。

    帮助孩子改掉不良习惯

    古罗马诗人奥维德曾说:“坏习惯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因此,养成一种坏习惯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些坏习惯阻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牵绊着孩子的智力发展,并为孩子的将来埋下了深深的隐患。家长要对孩子的坏习惯保持高度的重视,要注意矫正他们的不良习惯。如果不能及时确认并纠正孩子的坏习惯,以后就会无法补救,变成恶习。

    假如父母看到孩子的一些行为不符合规范,又不想让这种行为继续发生的话,那么最好在一开始就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制止他的不良行为,不然孩子以后会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误。

    孩子的不良习惯都是在不经意间慢慢养成的,比如早上孩子赖床,不想去上学;孩子的精力过于旺盛,从来不主动上床睡觉;孩子随意破坏东西,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无法收拾……如果孩子果真出现了以上不良的状况,家长应该怎样应对呢?是用呵斥立即制止他的行为,还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慢慢引导孩子向着正确、规范的方向发展呢?答案因人而异,对于经常犯错误的孩子,最好利用慢慢引导的方式,而对于刚刚出现不良行为的苗头的孩子,就应该严厉地加以制止,这样可以防止他下次犯同样的错误。

    怎样帮助孩子发扬优点,改掉不良习惯呢?

    好习惯给予鼓励,坏习惯给予惩戒

    心理学家告诉家长一个原则:“好习惯用加法,坏习惯用减法”,即对孩子好的行为习惯要给予鼓励,对孩子坏的行为习惯要予以惩戒。

    父母的关注、抚摸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至关重要,所以每当孩子在快要迟到的时候,父母帮忙穿衣、梳头等亲密行为不仅能帮他改掉不良习惯,也会给孩子带来一种心理满足感。对孩子屡次出现的不良行为习惯,家长应该抓住适当的机会,给予一定的处罚。在孩子迟到的时候,可以采用一种平和、冷静的口吻告诉他:“宝贝,你又迟到了。对不起,这星期你要看的电视节目将全部取消。”用不准看电视的方式来惩罚孩子的不良行为,会让孩子对自己的过错引起一定的重视,从而有利于他纠正自己的坏习惯。

    了解孩子的真正动因

    父母应认识到,习惯是一种症状,我们应该知道孩子的诸如攻击性行为、偷窃、撒谎,甚至沉迷于游戏、离家出走等坏习惯,是孩子内在的反叛心理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孩子的目的,在潜意识中是希望由此能表现自己的权利,认为自己有权力做自己想做的事、得到任何自己想得到的东西,那么,我们可能更能了解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些坏习惯,从而对症下药,对于纠正孩子的坏习惯是有利的。

    顺其自然效果更好

    父母应认识到,处理孩子的坏习惯时,越是小题大做,越是可能使情况复杂化。往往孩子自己也知道这些行为是不对的,但他宁可犯错也要对父母示威。因此,父母对孩子任何的责备、训斥和处罚都是无济于事的,只能换回孩子的拒绝,甚至如果孩子发现自己的行为使父母遭遇到不寻常的困扰,孩子会认为这是打击父母最好的“武器”,或者孩子为了更好地打击父母,会把坏习惯掩饰得更加周全,以避免父母的发现。因此,父母对于儿童的这些行为,谨慎地保持不在意的态度,减轻对孩子的这些坏习惯的“灾难化”后果的联想,可能更顺利地纠正孩子的坏习惯。

    让孩子学习面对问问题

    父母对于孩子的坏习惯,不断地责备、处罚、请求,或者特别的关照与叮咛,只能让孩子更多地增加挫败感;孩子这时最需要的是学习如何面对问题,父母如果真想帮助孩子,可以增加与孩子之间轻松的谈话,譬如问一些诸如“你今天最喜欢的是什么”、“你最不喜欢的是什么”之类的问题,并且,父母要当孩子的好听众,千万不要让孩子认为我们在试探他,而使孩子关闭沟通的渠道;父母要给孩子留些时间来改变自己,并相信孩子是有能力照顾好自己的。面对孩子的各种各样的坏习惯,现代父母不必抱着悲观的态度,孩子终究会改掉坏习惯的,但需要父母对孩子有信心,信任我们的孩子,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才是真正地关心孩子。

    一段时间内,集中解决一个问题

    有些父母觉得孩子的毛病可真多,恨不得马上解决所有问题。但是不管父母怎么着急,孩子不可能一时间就变成另外一个人。父母应该克服急躁的情绪,在一段时间内集中精力解决一个问题。等这个问题解决了,再转移到其他问题。当然,旧的问题解决了,总会出现新的问题。正是在一点一点的进步中孩子不断成长。尽管总要面对某些问题,但父母隔一段时间会发现所要解决的问题不一样了,孩子也变得更成熟了。

    满足孩子被重视的感觉

    家长可以通过陪孩子玩游戏来传递这个信息;还有一种做法是整天唠叨并责骂他们,或者试图管制他们的某个习惯。后者也可以让他们因觉得受关注而证明自己的独特。孩子会在两者中间做出选择,然而如果他们一味受到批评的话,就会觉得父母并不爱他们。这样,他们就会越发惹怒大人来引起关注,从而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因此,家长要通过爱自己的孩子使他享受被重视的感觉,久而久之,他会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会更容易去除自身的坏习惯。

    让孩子养成好习惯,纠正不良习惯,是现代父母教育好孩子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因此,当孩子拥有不良习惯时,父母要努力和孩子一起,为纠正坏毛病而付出自己应有的耐心和毅力。

    让孩子养成守时的好习惯

    一般孩子没有成人那种“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概念,反而经常有懒散、懈怠或者拖拉的现象发生,这就需要父母能够观察孩子,了解孩子,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帮助孩子树立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以便积极应对学习和生活上的挑战。

    有些孩子的时间观念很差,对于事情的轻重缓急和问题的主次矛盾不能有效地进行管理和安排,而是凭自己的喜好来利用时间,结果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还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效率。作为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养成有效利用时间的好习惯。

    我们可以找来有关名人守时的儿童读物,让孩子自己看,或者亲自给孩子讲一讲;有时也给孩子讲一些因为不遵守时间而造成重大损失的故事。我们告诉孩子:“这些有本领的人都是按时做事的人,你看书、吃饭、做作业、上学也能像他们一样守时吗?”

    结合“生物钟”特点,合理制定作息时间

    (一个13岁男孩儿的父亲)前段时间,我发现儿子有点委靡不振,一晚上连一篇英语课文都背不了。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我翻阅了有关心理学的著作,从书中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原来,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各自不同的规律,这就叫“生物钟”。于是,我和孩子商量着一起制定了适合他“生物钟”的作息时间。比如早晨6点到8点,头脑清醒,体力充沛,是学习的黄金时间,可安排对功课的全面复习;上午9点到11点,下午3点到4点,这两段时间,记忆效果比较好,可安排记忆内容加以背诵;晚上6点到10点,不利于记忆,可安排完成复杂计算的作业。严格执行一段时间后,儿子的各项学习活动安排得有条不紊,学习自然比以前轻松多了。

    用奖励强化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个8岁男孩儿的母亲)儿子刚上一年级时,每天的作业起码1小时才能完成。原来,他一会儿吃饼干,一会儿看电视,一会儿出去玩,这哪里是在写作业呀!我及时采取了奖励强化的办法。我和儿子约定,如果他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作业,就奖励他看动画片。在我的监督下,一个月下来,他每天只需要20多分钟就能把家庭作业做完。现在,儿子的时间观念已经深深地在他心中扎了根。我成功地运用了学习动机中的强化理论,激发孩子养成了按时作业的时间观念,可见,恰当的奖励可以强化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有恒心,才能成为守时的人

    (一个10岁男孩儿的母亲)我的孩子开始时间意识不强,做事磨蹭拖拉。我想了许多办法,如讲道理,让她明白遵守时间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运用目标训练法激励孩子惜时、守时……可是,我们做父母的没有做到坚持不懈,所以孩子也一直没有能够养成遵守时间、按时作息的好习惯。后来,我还是按照原来的方法来要求孩子,和以前不同的是,不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持之以恒,坚持常抓不懈。经过一个月的共同努力,孩子的变化实在是很大。由此我认为,对孩子进行惜时和守时的教育,一定要持之以恒。

    签订“合同”,引导孩子自我教育

    (一个12岁男孩儿的母亲)为了引导孩子养成遵时守时的好习惯,我和儿子签订了一个“合同”。合同由自我训练项目和每日意志力训练表两个部分组成。我的职责是监督,如果自我训练项目做得比较好,就打一个钩,如果做得不好,就剥夺他的一些业余爱好。儿子小强按照“合同”严格训练了两个月,结果取得了很大成效,遵守时间的习惯和意志力品质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作为母亲的我非常高兴。

    孩子没有成人那种“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概念,经常有懒散、懈怠或者拖拉的现象发生,这就需要父母能够观察孩子,了解孩子,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帮助孩子树立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以便积极应对学习和生活上的挑战。

    合理安排孩子的生活作息时间。

    让孩子养成守时有序的好习惯。

    生活有规律,有益于儿童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

    充足的睡眠、合理的进餐、有序的学习与游戏玩耍,能够充分满足孩子的生长需求,保证孩子能有充沛的精力和体力进行活动。

    安排好儿童的睡眠时间,保证孩子的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

    小学生每日的睡眠时间应为8~10小时。

    睡眠不足将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孩子在睡眠时,能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同时体内的生长激素大量分泌,以保证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不能以学习等任何借口,减少孩子的睡眠时间。

    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不要纵容孩子因贪玩而晚睡。

    按时进餐,不暴饮暴食,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合理安排一日三餐的进餐时间。父母不要因睡懒觉、工作忙等种种原因随意改变进餐时间。

    饮食要均衡,特别是不要让孩子过度贪吃自己爱吃的东西。

    让孩子从小养成“餐桌上的规矩”。吃饭时既不能狼吞虎咽,也不要拖拖拉拉、边吃边玩。

    在孩子吃饭的时候不要训斥孩子,不愉快的事情等饭后再谈。

    为了保证正常饮食,要求孩子在饭前一小时内不要吃零食,饭后不要立即进行剧烈运动。

    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时间,是小学时期帮助孩子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目标。

    制订严格的学习时间计划,帮助孩子建立时间概念,养成守时有序、提高效率的好习惯。

    及时发现和改正孩子学习中的拖拉、走神、马虎等不良习惯。

    合理分配孩子学习与游戏的时间。玩耍与学习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孩子的智力、社会能力和体力等都能在游戏活动中得到发展,应保证小学生每天至少有一小时的自由游戏时间。

    学习与游戏之余,应保证孩子有足够的体育锻炼时间,让孩子从小形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这不但有益于孩子的身体健康,而且有益于孩子意志品质的培养。

    个案描述:男孩子11岁,比如我答应让他出去玩,他也答应好了几点钟回来,可是他每次回来的时间都会晚,从小到大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孩子一直是我们自己带,他爸爸带的多一些,我们俩都是比较守时的人;以前,孩子回来晚了,他爸爸都是很厉害的训斥他,记得那个时候,孩子回来晚了很害怕,吓得他一进门就主动在门口罚站。

    分析:

    (1)因夫妻俩都很守时,所以把守时看得非常重要,当孩子犯了不守时的错时,随即联想到孩子也许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因不守时而变成一个不受欢迎的人,把孩子的缺点无形中放大了,于是觉得不可原谅,故采取很严厉的斥责来对待孩子;这种手段反而强化了孩子潜意识中的不守时。

    (2)父母因怕而严厉,父母的严厉又导致了孩子的恐惧,让孩子对不守时有了很强的负疚感,每当发现自己由于天性(喜欢玩耍)而忘了时间后,孩子就开始怕,怕爸爸妈妈的不原谅,怕爸爸妈妈的严厉,痛恨自己的再一次犯错。小小的孩子如何能承载如此的矛盾冲突?孩子因此怕回家了,他还能守时吗?

    建议:

    (1)学会对孩子竖大拇指,用教育理念,融化孩子与父母间的冰雪,让孩子的心回家。

    (2)等待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把教育融入生活,变成自然,变成习惯,是一个过程,孩子守时,也是一个过程。给自己一个机会,也给孩子一个机会。

    (3)把修复亲子关系作为当前的第一步;孩子在小的时候,对守时的概念不是很清晰,当时做为家长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指责报怨批评,那孩子不会想到要去守时的,只会感觉到心灵受到了伤害,那么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遭到了破坏,在亲子关系不融洽的时候想要训练孩子守时的习惯是行不通的;

    (4)冰融化了,心情好了,接下来的事就顺理成章了。不要说守时了,无论成绩啊,生活习惯啊,你都会发现原来孩子是可以这样去享受的。

    训练孩子守时的方法很多,比如:如果事先答应爸爸妈妈的时间不能遵守,爸爸妈妈还是可以做一些适当的惩罚,减少第二天玩的时间,或者和孩子商量出一个更适合的时间。

    问问孩子都喜欢玩什么?听听孩子有什么愿望?融进去,自然就能诱出来。

    让孩子克服懒惰的坏习惯

    一个人的懒惰,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我们终究是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现在多参加一些必要的家务劳动,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将来我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就强,否则只会抓瞎。虽然将来很多的家务劳动都社会化了,却仍有很多事情必须亲自料理,特别是独立生活的能力是机器人代替不了的,家务劳动现代化程度不可能太高,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自我培养生活自理能力。我们之中的很多人,都长到十几岁了,连锅碗瓢盆都还没有碰过,基本的生活知识也没有,基本的劳动常识也不懂,一旦需要独立生活,就会处处碰壁。

    自己能做的事不做

    有些懒惰的孩子明明是自己能做的事,却找各种各样理由不去做。他们最大的理由就是那不是属于自己事情。这样的事情有一些是与已无关的事,他们就不会去做,比如,为花园里的小树小花松土施肥,很多人就认为那是园丁的事,或是父母的事,又不是自己养的花,所以这样的事他们也就懒得去做。另一种是虽然是自己能做的事,也与自己有关,可是他们都指望父母来做,所以也懒得动手。比如最常见的家里的卫生。也是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做的事,就算我们中有的小学生能做的有限,可是抹桌子,洗洗茶杯什么的,还是可以做的。但是懒惰的人就不做,他认为反正有父母做。

    自己该做的事也不做

    现在有很多的中小学生因为过于依赖父母,所以养成了懒惰的习惯,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本来应该是自己做的事却不做,却把它推给别人。

    比如,我们之中的好多同龄人别说做饭洗衣服了,就连饭前饭后擦桌子,帮助父母端端盘子也不做,就等在那里等着吃现成的;还有的人直到要换衣服,才会叫家长把衣服送到自己面前来,根本不知道事前要把自己要穿的衣服准备好,还有,自己平时换下来的衣服也不知道要放到衣篓里,扔得到处都是。

    在学习上,文具扔得满桌都是,等到要用的时候,就急着让父母来帮助找;书包从来不自己整理,常使得该带的书忘了带,不需要的书却背了来;更有甚者,有的同学懒到了极点,明明应该是自己要完成的作业,却非要父母帮着来完成,最常见的就是手工作业,父母代劳的多得是。

    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

    有很多中小学生存在这样一种心理,总以为自己还小,大的事情做不来,小的事情又觉得没必要做,况且觉得那些小事有父母做就可以了,因为一向都是他们做。

    比如很多小学生就认为做饭是一件复杂的事,他们也做不来,同时又认为像洗袜子这样的小事,本来一直是妈妈在做,自己就没有必要多此一举了。这样一来,最后的结果就成了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最后当然是大事小事全不会做也不愿做的懒虫了。

    过于懒惰的危害

    一个人过于懒惰,那么无论他的理想有多么伟大,他都不可能实现,因为懒惰的人是很难以把理想付诸行动的。而且,一个人如果养成了懒惰的习惯,还会给他的成长带来不可忽略其他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让一个人的成功会阻碍重重。

    首先,懒惰容易使一个人生活自理能力低下。想一想,一个连袜子都不会洗的人,会有多强的生存能力?一个连生存都成问题的人又有多少独立的能力面对成功所必须要经受的曲折与磨难?

    其次,不利于锻炼顽强的意志以提高心理素质。凡是我们自己能做的事情都自己做,这样就可以培养我们的独立精神,减少信赖性。15岁就考上大学的晓燕从小就经常听到妈妈说:“你自己干”,三四岁就自己洗手涓,自己洗碗,并且自己学扫地,整理小床……上中学时自己拆洗被子,棉袄、打毛衣……这种“自己干”的精神使她养成了独立精神,锻炼了意志。

    劳动可以使人更坚强,锻炼人的意志。朱德同志在回忆童年生活对自己的影响时说:“我在家庭生活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有感到过困难,没有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没感到过劳累。”

    再次,劳动有利于我们心理健康。一般来说劳动能增强我们处理问题的能力,因而在同伴中威信就会高一些,我们的人际关系好,自信心也会相对增强。

    有一个中学生懒得连自己生活都不料理,每天让家长到学校来给他刷饭盒,并要求家长每天给他送一瓶热奶,用带奶嘴的瓶子喝,结果只要他一和同学闹矛盾,同学们就说:“去吃你妈奶去吧,你还没断奶呢!”这些嘲笑在他心里留下了阴影,从此变得孤僻、自卑。

    最后,太懒惰也不利于培养与父母融洽的感情。只有参加过劳动的人才会懂得父母的辛劳,知道父母养育自己不容易。而一个懒惰的人就不可能体会到这一点,反而会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他们会以为,他们生来就是享受的,父母伺候他是应该的,稍不满意就大发脾气。这样,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怎么会很融洽呢?

    克服要点

    第一,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始。

    对于我们来说,不同的年龄阶段可以做的家务劳动是有所不同的,我们可以自己对照着来督促自己试着来做。

    如果是一个学前的孩子,就可以在生活中试着做一做下面的这些事,因为这些已经是我们可以做得到的了。比如穿衣、扣纽扣、系鞋带;刷牙、洗脸;学会摆放筷子,替家长取小物件;学会洗手绢等。

    如果是一个低年级的孩子,就可以在以上基础上试着来做下面这些事情:穿衣服、系鞋带;洗手、洗脸、洗脚、叠被子、洗手绢、洗袜子;整理图书和玩具;擦桌子、扫地。

    如果你是一个小学中年级的学生,那么你可以做的事就更多了:洗小件衣服、收拾屋子、倒垃圾;钉纽扣、包书皮;帮家长买菜、摘菜、洗菜。

    如果是一个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下面的这些事应该就都可以做了:布置房间、缝补衣服、洗衣服、刷鞋;使用简单的工具,如钳子、锤子、剪子、斧子、铁锹;帮助家里买米、面,会做简单的饭菜;会浇水、松土、施肥等裁;打扫楼道、院子;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

    如果是一个中学生,就可以试着在更高层次上努力:设计、布置房间;和家长一起管理财务;学会全部家务,能洗、缝、做饭、做菜,会使用家用电器、会擦洗、修理自行车等简单的机械物品。

    第二,该自己做的事情,不要推给别人。

    比如收拾自己的图书和玩具,削铅笔、整理书包、做值日。对于大孩子来说比如收拾自己屋子、洗自己的衣服和鞋子。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可以解决自己吃饭的问题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自己面对的问题,所以,从现在起就试着自己来做做看。

    第三,对于我们面临的工作,不要挑肥拣瘦。

    我们之中有很多人对于那些不得不做的工作,经常会撅着嘴巴挑来拣去。不是觉得这个工作太难了,就是觉得那件事太简单,自己去做简直是在浪费时间。最后就变成这个不想做,那个不愿做了。如果我们真的要训练自己克服那种懒惰的个人习惯,就一定不要工作面前挑肥拣瘦。

    第四,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力求把每件事做到最好。

    无论我们是处于何种年龄段的人,对于每做一件新鲜的事情都会有一个学习的过程,并不是说,我是中学生了,我自然就一定会做饭了,不是的。所以,在最初的时候,我们要抱着学习的心态来面对每一项劳动,只有慢慢地学会了,才可以做起来得心应手。另外,在做中学的意思是,有些劳动我们在向父母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了,可是还是有必要在做的过程中再多想想,做同样的工作,有没有比现在的方法更简便易行的?

    第五,我们比想象中还要能干。

    我们的很多同龄人在面对一项劳动任务的时候,经常是还没开始做就觉得自己无法胜任,因为觉得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然而事实是,很多工作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难,因为我们比自己想象中要能干。

    第六,有勇于吃苦的精神。

    其实,一个人之所以会变得懒惰,大多是因为先从思想或者说是精神就已经开始变懒了,因为精神上的懒惰,我们才变成身体上懒惰的人。

    纠正孩子粗心大意的坏毛病

    粗心是最严重,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粗心比无知更糟糕,更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在对待粗心时,绝不可掉以轻心、等闲视之,否则,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小麻烦,而且是巨大的损失,甚至永远也无法弥补。

    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人人都有过因粗心而经受损失的经历,比如,有的人不小心把钥匙丢在了家中,如果不能等到别人回家就只好拨打110。有的学生在考场上因为粗心而损失掉许多分数,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这些或大或小的不良后果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但因为从小养成了粗心的坏毛病,使得原本不该发生的事发生了,不该出现的错误出现了。因此,我们不仅要正视粗心的存在,还要把它当作“大问题”来处理。

    许多家长在对待粗心时,往往采取忽视的态度,因为谁也不会把“粗心”当作“无知”来看待,而只是无心所犯的小错误罢了,在这样的意识和态度影响下,人就放纵了粗心的行为,导致自己一次次地犯错,一次次地遭受损失。

    家长经常这样说:“如果不是因为粗心的话,就是第一名了!”语气中透着惋惜和遗憾,但是之后就把这件事淡化掉了,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处理,只是轻轻地说一声:“以后注意啊!”这种处理方式往往会使孩子放松对“粗心”的警惕,忽视对“粗心”的分析,削弱对“粗心”危害的认识,如果积少成多,往往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孩子粗心,容易出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无数家长感觉摸不着头脑,是孩子不认真吗?还是孩子智力有问题?孩子本来就很聪明,做作业也是很认真,自己也不想出错,当他写作业出错时,我们还把他训斥一顿,孩子自己也觉得冤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总是容易出错?

    我们发现很多孩子粗心,其原因有下列四种:

    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力不集中,就是容易分神,学习起来就貌似专心,实则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有:

    对声音很敏感,在家里写作业,只要有声音就会望过去,孩子在书房写作业,客厅里只要有声音,孩子就会有反应。做作业不连续,写一下,又玩一下,或者孩子容易发呆,一坐在椅子上就是发呆一阵子,脑子东想西想。

    学习能力不强

    在计算时,容易把简单的数字看错,这肯定是学习能力的不足,如果偶尔看错,那不是问题,如果经常看错,那就是能力不足。经常把数字和相似字看错,是视觉能力不足。

    视觉能力包括视觉注意、视觉集中、视觉分辨、视觉记忆、视觉思维等,其每一项都会影响到学习成绩。视觉注意能力不足,将造成孩子无法有效的注意到重点内容,老师提示的内容无法关注到。视觉集中能力不强,则容易让孩子阅读时漏字、丢字。视觉分辨能力不佳,会导致孩子数字混淆相似的汉字分不清,在考试中,还容易把“38”写成“83”,把“69”写成“96”,或把“己”写成“已”。视觉记忆能力不足,也会让孩子阅读后,记不住,特别是短时记忆不佳。视觉思维不强,则会计算反应迟钝,答案容易出错。

    心理素质较差

    心理素质不佳的孩子,遇到考试就容易紧张和激动,有时爱发脾气,这些都是心理素质不佳的表现。孩子自信沉稳冷静,这些都是心理表现。平时学得好,到了考试就考不好,这就是受心理的影响。

    学习习惯不好

    平时学习时,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如做计算题时,在草稿纸上乱写乱涂,没有条理,最后计算出来的答案还找不到。这些也是造成考试粗心的重要因素。

    粗心的习惯要不得,那么作为家长应该怎样帮助孩子改掉粗心的坏习惯呢?

    家长要帮助孩子找到真正粗心的原因

    在学习和考试中粗心大意,会给自己造成很大的损失。但是有了粗心的毛病,那么就有它出现的原因,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帮孩子找出真正的原因,并提出切实改正的方法。

    建立错题记录本

    要孩子建立一个错题记事本,把一些因粗心做错的题目拿来重做一遍,认真分析出错的原因,培养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提高自己的学习技巧,逐步改正缺点,达到最终消灭粗心的坏习惯。

    训练孩子的注意力

    家长应避免在孩子学习的时候,把电视声音开得大大的,更不要在这种时候打牌搓麻。因为儿童的注意力是极易受到干扰的,你的这些做法只能让他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长久之后,孩子便养成了这种一心二用的坏习惯。有许多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回家以后,第一件事不是打开电视机,就是戴上耳机,然后才会拿出作业与这些事情同步进行。这样下去,孩子不养成粗心的坏毛病才怪呢!

    加强考试的适应性训练

    有的孩子在考试时,常会感到害怕,会有莫名其妙的紧张感,应试的经验不足。这就要求师长在平时多讲一些应考的知识,介绍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的考试试验,多组织几次和考试气氛相当的练习,多感受一下考场上的氛围,积累应考经验,做到认真审题,做题时先易后难的习惯,注意分析和判断易混淆的要领,只要养成了这样的习惯,粗心出错的机会就少了,这一现象会得以慢慢地改变。

    让孩子的生活井然有序

    其实,孩子有这种粗心的毛病也是在从小的生活中形成的。试想,如果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无序的家庭中,没有一定的作息时间,东西可以随处乱放,这样怎能要求孩子没有马虎的行为呢?因此,家长们应该重视这一点,做什么事情要有规律,不要随心所欲,东西摆放要整齐,让自己的家里有一个良好的氛围。一旦孩子在生活上养成了有规律的习惯,在学习上也能做得到。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这是做好一件事的前提条件。如果做什么事情都缺乏责任心,那必定无法做好任何事情。有了责任心,他自然能够小心谨慎地对待每一件事情,不会马虎,才能做好。想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光靠嘴说是不行的,还应有计划地培养。比如在家的时候,家长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洗碗、扫地都可以),如果做得不好,应给予批评,让他再重新做一遍;如果做得好,那么就应给予相应的表扬和奖励。其实,说到底就是让他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对自己做的事情应该负责任,逐步让其形成对待任何事情都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

    叮嘱孩子多检查一次

    通常在孩子做完作业后,都是由家长将作业中的错误检查出来,再让孩子改正。其实,这样对让孩子克服粗心的习惯没有一点好处,而且还会造成孩子的依赖心理。我们应该让孩子自己检查并改正错误,这样才能让其对自己的学习效果有一个了解。即便是家长帮助孩子检查作业,也不要发现错误便立即指出,而应为孩子划出一个范围,让他自己再检查并改正。最后,还应告诉孩子一次做对的重要性。

    让孩子自觉参加劳动

    年年庆“五一”,年年欢度长假。反观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内涵,似乎已越来越少被关注了。在今天,有多少孩子知道这个劳动节?忙着让孩子上各种兴趣班的父母,又有多少人重视孩子劳动观念的建立?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第一要务是学习,只要做好自己的功课就够了,其他的事情都应当由父母代劳。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缺乏独立自主意识,劳动观念比较淡薄,而且会对劳动的概念产生偏激的思想,认为劳动都是大人干的事,与小孩子无关。

    如今中国的城市孩子“劳动”少,劳动观念淡漠是有因可循的。首先,随着社会工作的不断细化,体力劳动、家务劳动已经逐渐社会化,使得孩子不仅在家里劳动少,在学校同样劳动少——现在很多幼儿园、小学都聘请外来工清扫操场,每周一次的劳动课已成为过去。

    其次,越来越多的孩子认为现在生活好了,就不用体力劳动了,而且认为“体力劳动”就是低下的工作。在上海市少年儿童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中可以看到,孩子们经常体会不到劳动的光荣,“劳动无贵贱”的观念在实际生活和教育领域中受到极大的挑战。关于长大后的理想职业,大多数孩子表示希望当教师、科学家、医生、白领、明星、歌手等这些在如今社会显得“体面”的工作,而普通劳动者仅被排在倒数第二位。

    最后,这与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部分父母认为“劳动与学习不可兼得”。今天的孩子真是苦不堪言:难得可以休息的放学后时段和周末都让兴趣班给占去了。为了能让孩子多睡一会儿,为了能给孩子有半个小时甚至是十几分钟的放松时间,父母明知这些事情该让孩子做,却违心地代劳了。说到底,他们是为了给孩子争取尽可能多的时间,让他们好好学习力争上游,还要尽量保证每天八个小时的睡眠。劳动是重要的,自立是重要的,但与学习、睡眠相比又是次要的。

    让自己的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通过劳动赚取一定的零花钱。我认为这是一项非常有益的尝试。

    首先,此举能让孩子从小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时下,别说孩子,就连好些成年人都十分厌恶体力劳动活,视劳动为贱物,以致好些人家里的孩子一心只读“圣贤书”,扫把倒了也不扶。其实,劳动是最宝贵的,最能锻炼人,如果孩子从小就有了热爱劳动的观念,将受益一生。

    其二,能让孩子在劳动中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劳动的过程,是不断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过程。因为它需要消耗大量体力,需要克服脏臭的恶劣环境,那就必须坚毅地忍受,不断地去努力奋斗。

    其三,能让孩子在劳动中发展智能。劳动的过程,不但是动手的过程,而且是用心的过程。要把一件事做得又快又好,必须眼睛看事,脑子想事。大凡动手能力强的人,其智商也更高。让孩子多干些劳动,更有助于文化课程的学习。

    其四,能让孩子体会自己的劳动价值。自己辛勤的劳动获得了应有所得,是最让人开心而幸福的事。孩子劳动了,家长给其报酬,孩子不但很开心,而且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有一分辛劳就能得一分收获”的理念,这将有利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总之,能让孩子多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大有裨益。

    现在的家长都很能干,自己情愿累得腰酸背痛也舍不得让孩子来帮自己干活,原因是孩子不会干活,嫌孩子帮倒忙。可是家长们却不晓得他们的这种爱子心换来的是孩子们的懒惰、任性、做事没有责任心等不良的后果。为了孩子将来的幸福,家长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孩子们热爱劳动。

    向孩子灌输劳动意识。家长应该让孩子明白劳动作为谋取生存的必要条件是光荣的,不管是谁要生存就必须劳动。

    家长要以身作则,即使家庭条件很好,家长们也不妨亲自动手打理家务,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孩子。

    调动和保护孩子劳动的积极性。家长对孩子做的事,要坚持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如果孩子在劳动中有失误,不能训斥和责备,应该重视劳动过程的具体指导,多给予鼓励,让孩子感受劳动的愉快。比如孩子拖地时不小心打碎了花瓶,家长可以提醒孩子下次小心点,切不可过分地批评孩子,以免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

    多为孩子提供劳动的机会。家长不要过分心地疼孩子,平常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尽量让孩子自己做。每周至少为孩子提供一次劳动的机会。当然,为孩子安排劳动要恰当,不要安排孩子能力之外的劳动。

    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从最简单的、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的劳动开始。让孩子逐步学会穿衣服、系鞋带、洗手洗脸洗脚;洗手绢、洗袜子、叠被褥、扫地、擦桌子到离家近的小店买酱油、整理自己的图书、玩具等;孩子稍大后可教孩子逐步学习洗贴身衣物、收拾屋子、倒垃圾、洗菜、洗碗等等,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劳动。

    进行劳动教育,家长在提高认识的同时要解放思想。家长怕耽误孩子学习不让他劳动,孩子未必会把时间真正用在专心学习上,更何况劳动不仅养成了孩子好品格、好习惯,还对发展他的智力有很大的好处。

    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

    从小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不仅有利于提高他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他的责任意识和自立意识。而当今时代是独生子女的时代,父母对于自己的孩子往往过于娇宠、溺爱,不舍得让他们做任何家务,更不用说承担属于他们自己的那份家庭责任。父母往往对于孩子寄予了太大的希望,为孩子的成长、未来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和代价,让孩子在学习中拔尖,在努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成了每位家长最关心的问题,而对于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独自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却重视不够,我们常常会听到父母们这样说:“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只要把学习搞上去就行了,其他的事都不用管。”父母的初衷是善意的和赋有爱意的,他们正是为孩子着想才肯大包大揽,让孩子“坐享其成”,但在这样的家庭中培养出来的孩子缺乏自立意识,在生活上缺乏自理能力,甚至将来在为人处世、接人待物方面表现出的能力也比较差。因此,父母在培养孩子学习方面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他的自理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许多父母都低估了孩子的潜能,认为他们年龄小,许多事他们肯定做不了,从而就剥夺了孩子从生活中汲取知识和经验的机会,以致他们后来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因此,父母应从小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做事的能力,以锻炼他生活自理,敢于负责和敢于承担的能力。

    许多成功培养出优秀孩子的家庭,都非常注重对于孩子劳动技能方面的培养和教育。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是父母的好帮手,好伙伴,他们共同做家务,分担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而且,孩子往往会自己整理衣物、收拾房间,帮助父母把整个家收拾得井井有条。慢慢的,孩子学会了自我负责的态度,而且动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天天以前是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男孩儿,所有的家务都由父母做,而他只管玩游戏和陪着宠物狗玩,时间一长,天天养成了一种好吃懒做的习惯,而且对父母说话都用命令的口气,一个不满意就哇哇大哭,这让父母非常无奈。终于有一天,妈妈郑重其事地对天天说:“做家务是每个家庭成员应尽的义务,从今天开始,你要帮我做一些简单的家务。”起初,天天不肯答应,后来在妈妈的一再坚持下,天天终于做起了简单的家务。每天吃饭前,天天会把碗筷摆在桌面上,整齐地放在每个人吃饭的位置;饭后,天天又主动地去洗碗池刷碗,时间一长,天天养成了习惯,所有该他做的家务,他都做得非常认真,像一个小大人一样。

    除了刷碗、扫地,自己洗衣服,天天还学会了烹制简单的菜肴,而且味道还很不错,“天天太棒了,做的菜比妈妈的都好吃!”妈妈一边吃一边夸奖天天的好手艺,这让天天非常开心,以后,每到放学后,天天就会扎着小围裙,在厨房里忙个不停,只为听到妈妈的那一句“好吃”。

    因为经常在家做家务,天天的动手能力非常强,学校举办的各类手工活动中,都少不了天天的身影,而且还获得了不错的成绩。这让老师和同学对他刮目相看,同学们还争相向他请教,拜他为小师傅。从此以后,天天变得更加勤奋,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劳动中,他都是不可争议的佼佼者。

    天天的例子告诉我们,培养孩子做家务的能力很重要,但培养这种能力的持久性也同样重要。家长在增强孩子家务劳动意识的同时,也要让孩子形成一定的劳动习惯,久而久之,孩子会形成一种勤劳节俭的好品德,对于未来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那么,应如何让孩子树立家庭责任意识、从小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呢?

    让孩子做家务,父母要有耐心

    孩子因为年龄小,对事物的认知程度不够,往往做起事来笨手笨脚,把家里的东西搞得乱七八糟、一塌糊涂,对于这种情况,父母不要动怒,更不要训斥孩子,这样容易使孩子的自信心受挫,从而终止做家务的行为,还有可能使孩子对做家务产生厌恶心理。父母在看到孩子认真做家务的时候,首先应当感到欣喜,因为孩子长大了,懂事了,会帮父母承担一些责任了,然后要有耐心地对孩子加以引导,比如在厨房,让孩子学着洗洗菜、淘淘米,教孩子如何煮饭、炒菜,还要教他一些安全知识,以免在烹调的过程中烧伤、烫伤。

    在教孩子做这些家务的时候,父母会发现,孩子不但学得快,而且还挺能干。千万不要小看厨房的作用,它不仅锻炼孩子的生活能力,还能让他体验到生活带来的乐趣,从而使他更加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学会自立、学会分担,学会解决各种问题。

    和孩子一起做

    在做家务的时候,和孩子一起分担,既可以培养他的合作意识,也可以让他感觉到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面对孩子的不成熟做法,不要没有耐心,要口气温和地对孩子说家务劳动其实是一件简单而愉快的事情,这样,孩子才不会因出现了困难而想着放弃,更不会觉得家务劳动是一件让人厌烦的事。愉快的家庭氛围,可以使孩子更快地掌握家务劳动的技巧,从而增强自信,以更好的热情投入到家务劳动中去。

    要给予赞扬和鼓励

    无论孩子做得好还是不好,父母都不要忘了给予一定的赞扬和鼓励。要让孩子知道,他所做的一切父母都看在眼里,而且他还是父母最好的帮手,最好的合作伙伴,他所做的事对全家都有很大的帮助,家里不能缺少他这样的小帮手。这样,孩子会更努力地去完成他所做的每一件事,由于孩子年龄小,他的耐力和精力都有限,如果他努力做过的事,得不到家长的鼓励和肯定,那么以后从事其他的事,他依然会有所顾虑,不能信心满满地去完成。所以,家长要看到孩子的认真和努力,并把看到的这些讲给孩子听,向他暗示:孩子,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以后要继续加油啊!受到赞扬和鼓励的孩子往往会做得更好,会比不做家务的孩子拥有更多的自信和能力。

    让孩子学会礼貌用语

    礼貌,反应一个人良好的道德素质,也反应一个人优秀的内心品质。礼貌是对一个人最起码的礼仪要求,是人与人之间正常交往的通行证,是现代社会必备的素质之一,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人更会受到大家的欢迎,也会获得更多的朋友和伙伴。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往往源于第一印象的感知。一个举止优雅、彬彬有礼的人,在最初的交往中,会给人一种非常好的印象,进而让交往的对象产生了与之进一步接触的欲望;而一个举止庸俗、粗鲁无礼的人,在最初的交往中,会给人一种素质低下、缺乏教养的印象,这种印象使人感到厌恶,从而就产生了拒绝与之交往的念头。因此,一个谦虚谨慎、礼貌待人的人更容易交到朋友,找到工作,获得机会,而一个举止轻浮、不懂礼貌的人则阻止了交到好朋友、找到好工作的道路,从而丧失了一切机会。由此可见,讲文明、懂礼貌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作为父母,应从小培养自己的孩子文明礼貌的行为。

    17世纪英国哲学家、经验主义的开创人洛克曾经说:“礼貌是一种语言。它的规则与实行,主要是从观察,从那些有教养的人们举止上去学习。”无疑,孩子的礼貌行为来自对父母或其他成年人的模仿和学习,要培养孩子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人就需要家长从自身做起,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让自己看起来风度翩翩、彬彬有礼,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孩子受到父母良好形象的影响,也会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怎样做好这面镜子,需要父母下大力气去修正、去完善。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往往会教孩子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比如“请”“谢谢”“对不起”“你好”“再见”等等,这是最基本的礼貌常识,父母要让孩子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不要学会了这个又忘了那个,让孩子不仅对自己的亲人、朋友、邻居等等讲礼貌,还要对不认识的长者、叔叔阿姨、其他小朋友表示礼貌和尊重。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孩子就形成了讲文明语言的习惯,无论在任何场合,在任何人面前,他都能脱口而出,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

    涛涛是出了名的小淘气鬼,在家中,他是呼来喝去的小皇帝,在小朋友中,他又是“横行霸道”的小霸王,父母为此伤透了脑筋,觉得孩子太调皮,无法管教。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涛涛上蹿下跳,兴奋异常,简直就是一只停不下来的小猴子。父亲严厉地呵斥了一声,涛涛才停下来,但他心里不服气,嘴角撇到一边,表示不满。客人笑着说:“让孩子们自己去玩吧。”说完,便把自己的孩子小宇推到了涛涛身边,涛涛高兴极了,因为家里面只有他一个孩子,平时无论做什么都缺少伙伴,这让涛涛感到很扫兴,小宇的到来,让他找到了一个可以一起玩的伙伴,当然高兴得合不拢嘴。涛涛把小宇叫到自己的屋里,让他看满地的玩具、小宠物。小宇羡慕地对涛涛说:“涛涛,我可以玩玩你的枪吗?”涛涛回答:“当然可以了,让你到我屋里来就是让你玩的。”小宇非常高兴,连连对涛涛说谢谢,涛涛很不自在,笑着说:“不用谢,你真有礼貌。”小宇便告诉他,在家里,父母教教他对人要有礼貌,要使用礼貌用语,这样做才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涛涛若有所思地说:“是这样吗?”从此以后,小宇和涛涛成了一对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而小宇的行为也深深地影响着涛涛,在公园里,他们会主动向正在锻炼身体的老爷爷问好;在学校,他们与同学们和睦相处;在家中,他们会对自己的父母使用礼貌用语。父母看到涛涛的巨大变化,高兴极了。涛涛骄傲地说:“这都是小宇教我的,他告诉我要尊重长辈。”父母听了不由得感到惭愧,他们平时只顾着忙工作,忽视了对儿子行为举止的规范与修正,却没想,另一个孩子的礼貌改变了自己的孩子。

    涛涛的例子告诉我们,在与经常接触的人交往时,他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到你,一个有修养的人在无形中就会教给你端庄、优雅、尊重、谦让,而一个没有修养的人,只会在不知不觉中教给你自私、算计、轻浮与骄傲,跟他在一起,你会失去风度,失去礼貌,最终失去友谊和别人对你的尊重。因此,我们在培养孩子讲礼貌的行为时,要告诉他多与具有良好性格和行为的孩子在一起,互相影响,互相感化,互相鼓励和支持,慢慢地,两个孩子都会有所改变,有所提高。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出一个讲礼貌的好孩子呢?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对父母们有所帮助。

    为孩子做个好榜样

    孩子的礼貌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由父母后天培养出来的。孩子有没有礼貌,可以看出父母教育和引导的成功与失败。往往有些家长对自身要求不严格,自己的行为举止不规范,这对培养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是不利的。家长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对象,一个没有良好修养的家长是不会让孩子学到文明礼貌的行为的。因此,身为父母,要严格要求自己,即使是面对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要做到文明有礼,这样,孩子才会心服口服地向父母学习,把父母作为自己的榜样。

    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父母在教会孩子礼貌用语之后,要及时让他到生活中去实践,去锻炼,这样才能收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比如在街上碰到自己的朋友,不要只顾着谈大人的事,要及时让孩子参与到你们之间的交流中来,一边提醒一边让孩子运用以前教给他的礼貌用语。时间久了,孩子自然就能熟练运用,不用你提醒,他就能顺口说出。

    要温和地引导孩子,切忌斥责

    孩子因为年龄比较小,不明白文明用语的真正涵义,往往会拒绝说或说得不好。当家长看到孩子竟然命令别人,毫无礼貌时,不要急于进行制止或加以呵斥,要对孩子讲清道理,对他说讲文明懂礼貌是好孩子的表现,不懂礼貌的孩子没有人会喜欢。这样,孩子领会了你的教导,会自觉地对自己的行为加以约束或修正,因为他懂得这是好孩子的表现,做好孩子会得到大人的认可和喜爱,从而更加认真努力地表现出文明礼貌的一面。

    培养孩子懂礼貌的习惯要从小做起,并且在一开始就使用正确的教育方式来引导和启发孩子。身为父母,应该以足够的耐心来引导孩子。只要我们和孩子一起努力,不久之后,我们的宝贝也可以成为人见人爱的“礼貌标兵”。

    让孩子不要乱扔东西

    很多孩子都有坏毛病,东西满屋子扔。玩具扔这屋,衣服扔那屋,这只袜子扔在椅子上,那只袜子扔到床底下,妈妈跟着他屁股后面收拾也来不及。即便是训斥一顿,也只能好几天,就恢复了老样子。

    对于这样的孩子,可以这样做:先给孩子规定一个区域,比如是他自己的房间,在这个区域里想怎么扔就怎么扔。开始几天他的房间一定很乱,也可能不堪入目,但大人千万不要给收拾。当他有一天把东西扔到别处时,就要抓住这个机会狠狠地批评他一顿,但不要批评他扔东西,而要批评他不能执行规定。接下来就顺理成章地告诉孩子,从现在起你就是你那个房间的主人了,那里的一切东西都归你管,该放在哪里就放在哪里,这不仅是为了让你拿起来方便,也是培养你的责任心。你还可以用这样的话来刺激他的自尊心和好胜心理:“如果你连这些东西都管不好,还要别人帮忙,那就说明你太没有本领了。你要是真有本领的话,就证明给爸爸妈妈看!”当孩子的表现稍有起色的时候,家长就要给予表扬和奖励,万万不可看重细节,更不可以吹毛求疵,很多孩子就是因此而产生逆反心理,索性乱扔东西。

    家长们凑在一起交流经验的时候总是感概说,现在为孩子操心的事太多,我们小时候家长哪有时间管,可个个都挺有能力,起码自己能管自己,哪像现在的孩子丢三落四、邋里邋遢。家长们嘴上这么说,可还是少不了跟在孩子后面背书包、拿水壶,不时的再嘱咐两句。

    有这样的家长也就别怪孩子丢三落四、邋里邋遢了。其实孩子的毛病都是家长一点一点惯出来的。因为在孩子一两岁时都很喜欢把丢在地上的东西捡起来交给父母,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爱干活、讲卫生,而是想证明自己能干,以博得家长的夸奖。因此,小孩子一般没有自己收拾东西的习惯。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不注意培养,势必会造成将来孩子的乱扔东西。下面向家长们介绍一些培养孩子物归原处好习惯的方法。

    要使孩子对收拾东西感兴趣

    要以做游戏的方式教他们把东西收好。家长们最头疼的可能是孩子脱下的衣服乱扔,对此,家长们可以有针对性地教孩子如何叠衣服,并将衣服固定放在某个抽屉里。

    及时表扬

    当孩子第一次无意识地帮助家长收拾玩具或衣物时,家长要及时表扬,使他们知道这个动作是多么的了不起。

    家长要从自身做起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他们的第一老师,如果家长平时马马虎虎、乱放东西、家里乱七八糟,孩子在这种环境下长大决不会养成好习惯。在习惯养成方面,双方应该建立一个监督机制,家长要监督孩子的衣柜是否整齐,也应该让孩子同样监督自己。有这样的亲子关系,不怕坏毛病纠正不过来。

    为孩子的行动提供方便

    多准备让孩子够得着的衣钩、衣柜,他们常用的东西要放在容易取得的地方。

    要求要具体

    批评孩子时要就事论事,具体告诉他们该怎么做,而不要过多的责怪。否则,孩子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就会对改正坏毛病失去信心。

    适当处罚

    如果家长的鼓励办法不管用,可以使用过度纠正的技术。要求孩子仔细检查屋子里的每个角落,看是否将东西都收拾好了,一天可以检查若干遍,这样孩子感到乏味后,会认识到当初不乱扔就好了。

    也许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学习好就行了,改掉坏习惯是将来的事。据心理学家们研究发现,孩子乱扔东西的原因是缺少计划性,缺少对事情的统筹安排。周密的计划性对孩子的学习及成人的处事都非常重要,有计划性的孩子在逻辑性强的学科,比如数学就相对比没有计划性的孩子掌握得快且好,而乱扔东西的孩子往往学习也不好,可见从小教会孩子不乱扔东西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孩子改坏习惯,说穿了是家长在改,家长改好了,孩子就会好。最大的秘诀是:不替代。

    有的孩子总是爱乱扔东西,把东西弄得满屋都是,大人总是要跟在后面收拾。也有的孩子会将自己的东西放的整整齐齐的,不用家长操心。无论哪种行为都不是天生的,而是从小培养的,孩子在2岁左右是总喜欢把玩具和东西捡起来交给家长,这是想证明自己能干,以博得家长的夸奖。一般讲,孩子从小没有自己收拾东西的习惯,如家长不注意对孩子从小培养,而是包办代替,日后就会影响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矫正方法:

    (1)从小培养孩子收拾东西的兴趣。在孩子小的时候,不仅让他对玩具感兴趣,而且要让他对收拾东西、叠衣服、码好玩具箱等感兴趣。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年龄,用“比赛”的方式,同孩子一起收东西,整理玩具箱,把玩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2)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假如家长马马虎虎,随手乱放东西,家时乱七八糟,这种环境是培养不出孩子整洁的好习惯的。因此,家里的衣服、用品、文件、书等都要固定码放不整齐,并且用后及时放回原处。你生活得井井有条,孩子自然会接受这样的要求。

    (3)为孩子的行动提供方便。家里为孩子存放东西的柜子、箱子、抽屉等都应让孩子够得着,摸得到,用得上,特别是孩子常玩,常用的东西要让他容易找到,这样孩子便能自己照顾自己。独立的生活能力不是一时之间养成的,需要家长为他们做许多必要的准备和训练。

    (4)对孩子的培养教育要具体,不要讲大道理,也不要随意训斥孩子“笨蛋”、“废物”。这样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形成自责的心理,以致怕家长批评而不敢做这做那。

    (5)当各种方法都不管用时,可采取适当处罚。例如:每天让孩子检查屋里的东西是否摆放整齐?孩子会对这些做法感到乏味,以此来警示他不能乱扔东西。总之,针对孩子乱扔东西的不良习惯,使其受到惩罚,“自食苦果”有利于改正。

    培养孩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重视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是孩子最主要的体育活动内容,在游戏中锻炼身体素质,发展基本活动能力的同时,也能满足孩子的心理和身体需要。

    体育游戏中有发展各种动作的游戏,如“捉人”能发展跑的动作;“运西瓜”能发展抛接球的动作;“走钢丝”能发展平衡能力;“小猴摘桃”能锻炼跳跃能力;“小熊猫钻山洞”能发展钻爬动作等。

    还有使用玩具的体育游戏,不仅能使孩子心情愉快,对运动产生热情,而且能有目的地发展孩子的体能。分享玩具也能使孩子结识更多的伙伴,产生友谊。

    皮球、绳、沙包是常见的体育游戏玩具,在使用这些玩具的同时,也能发展视觉和触觉。在身体前后左右移动的过程中,孩子会变得更灵活、更敏捷,从而提高对空间和时间的知觉能力,增强反应能力。

    活动尽量多样化

    很多孩子习惯于玩某一种游戏或进行某一种单一的运动项目,特别是在刚学会某种运动之后,新鲜感未退,兴趣正浓,会特别热衷于该项运动。但是这种运动习惯并不科学,一是容易产生疲劳,二是不能有效、均衡地锻炼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孩子现在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身体各部位尚未发育成熟,还未定型。如果长时间只进行某一种运动,很容易造成某个相应的部位特别发达,这对于身体的整体协调发展十分不利。所以活动要尽量多样化,双腿既要走、跑也要有蹲,身体有屈也要有展,双臂有伸有振也要有举,各种动作配合进行,才能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

    克服懒惰

    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各器官的生理技能,以及形成正确的动作技能,并不是偶尔活动活动就可以实现的,一定是经过了长期反复的锻炼和不懈坚持才能获得。

    懒惰是最大的敌人。很多孩子在春暖花开和秋高气爽的时候,还能坚持每天进行锻炼,可是夏天太热和冬天太冷的时候,还是觉得待在家里舒服,心想就懒这一次。可是,懒惰是会传染的,也会形成坏习惯。一天一天懒下去,好习惯怎么可能养成?

    锻炼要经常,天天都需要。

    方法和步骤

    (1)培养孩子运动的兴趣

    孩子现在处于生长发育和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可塑性很强,是养成自觉锻炼身体习惯的好时机。

    孩子要养成爱好锻炼的生活方式,首先要形成运动的兴趣,为此,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鼓励孩子多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接受阳光照射;

    二是经常带孩子去公共场所观看他人运动,感受运动给人带来的活力,从中获得熏陶和感染;

    三是给孩子机会参加一些运动游戏,尝试完成一些较难的动作或完成一项较复杂的游戏任务,扮演一个主要角色及遵守共同的约定等,品尝游戏的乐趣;

    四是让孩子通过电视、书籍等了解一些体育常识。

    (2)帮助孩子选择适合他们的锻炼形式

    体育运动的多样化决定了锻炼形式的多样化,孩子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形式,有助于他们更长久地坚持。

    培养孩子持之以恒的坚持锻炼身体。

    经常进行锻炼身体有以下好处。

    (1)能给人一个健康的体魄。一个人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是什么也干不成的,他是人之根本。以前带病工作是一种荣耀,而现在有病就要休息。现在无论当兵,找工作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谁都不会要的,哪个单位也不会要一个身体不健康的人。一个学生没有好的身体学习就没有精神,学习成绩就不会好。

    (2)长期锻炼身体能够增加孩子的毅力。

    (3)为智力开发奠定基础。据专家研究发现,在小学的时候女生和男生的学习成绩相差无几,甚至女生的成绩要超过男生。到了中学、大学,女生的学习成绩明显不如男生,女生学习好的凤毛麟角了。但在国外很少有这种现象,为什么呢?专家又研究发现,这与中国对女性的教育有关,男孩子跑、跳等行为纯属正常,对女孩却是文静为标准,到了中学、大学运动量减少影响了智力的发展。所以坚持锻炼是智力开发的基础。

    家长怎样培养孩子坚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呢?首先:家长也要有经常坚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其次是家长培孩子一起锻炼,这样即达到了锻炼的目的,也是一种很好的和孩子沟通的渠道。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