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体放松法是指在催眠师的正确指令下,被催眠者的躯体逐渐放松而进入催眠状态的方法。
催眠师在正式实施躯体放松法催眠之前,必须对被催眠者进行放松的概念、意义以及方法予以说明,并进行适当的训练。因为并不是每个人天生就有非常强的放松能力,放松是一种技术,而很好地掌握这样技术的人并不是很多,特别是那些感受性较低、智力偏低以及知识贫乏的人,往往很难放松。因此,实施躯体放松法之前对被催眠者进行放松说明和适当的训练是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会成功。
进行躯体放松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令被催眠者将首饰、皮带、领带、胸罩等摘去,然后以自己感到最为舒适的姿势静静地仰卧在床上。就这样静躺几分钟后,催眠师开始下达放松指令。放松的顺序从上至下,从局部到整体。具体步骤是:眼皮放松、面部肌肉放松、颈部肌肉放松、肩部肌肉放松、胸部肌肉放松、腹部肌肉放松、腿部肌肉放松、手臂放松……当被催眠者进入放松状态以后,则可迅速导入催眠状态。在令被催眠者躯体的各个部位放松时,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对被催眠者进行反复地放松暗示
当催眠师对被催眠者进行放松暗示时,针对每一个部位需要进行反复地放松暗示。反复地放松,可使被催眠者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易于导入催眠状态。如:“胸部肌肉放松……胸部肌肉再放松……看得出来,你已经放松了,但我要求你继续放松,再放松一些。”
2放松后,对被催眠者进行愉快和舒适的暗示
放松后,催眠师应给予受术者这样的暗示:“你现在很舒适、很愉快,没有一点的束缚和压抑……”这样的体验可以提高双方协调、配合的程度,更能达到使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目的。
3让被催眠者继续体验这种愉快和舒适的感觉
催眠师一个指令完成以后,应留给被催眠者足够的时间去体验这种放松感和愉悦感。否则施术将前功尽弃。
4若已经完成一次完整的放松暗示,被催眠者仍然没有放松,请继续暗示放松
有时,催眠师已经完成了一次完整的放松暗示,从眼皮到腿部的一次全过程放松,但还不能使被催眠者完全进入催眠状态。此时,催眠师可继续暗示放松。但这次放松的具体部位需要进行改变,不能从眼皮到腿再重演一遍,应在躯体的各部位间跳跃进行。
5如果暗示方法没有很好的效果,就与按摩催眠法相结合
通常会有这种情况,虽经催眠师的反复暗示,仍然达不到良好的放松效果。这时,若辅之以按摩催眠法,则可以大大增强放松的效果,进而迅速进入催眠状态。
进行按摩时,应注意下面两点:第一,按摩不宜过重或过轻,使被催眠者感到舒适为最好。第二,按摩皮肤的方向以顺势而下为宜,而不宜逆上。当被催眠者难以放松时,催眠师可以进行如下的术语和肢体指导:“我现在开始给你按摩,随着我的按摩,你的肌肉将愈来愈放松,你将愈来愈感到疲倦而进入催眠状态……”一面进行按摩,一面令其放松。按摩与放松并举,其效果势必相得益彰。
观念产生运动就能被催眠吗?
观念运动法是一种自然有效的方法。催眠师使用一定的道具暗示被催眠者产生观念运动,而将其导入催眠状态的方法。这一方法有以下几种形式。
1钟摆法
摆子试验所需要的道具是,一张边长50厘米的正方形纸板,标注上“东、南、西、北”方向,放在被催眠者面前。被催眠者坐在纸板上标着“S”(南)的一方,催眠师坐在“N”(北)一方,准备一个秤砣一类的小重物,系于一根长约50厘米的细绳一端作为振摆。摆垂尽可能采用色彩艳丽的东西,比如,宝石、玻璃珠、戒指、耳环等。
摆子试验的实施:
方法一,催眠师先手持振摆,用右手执振摆尾端悬空停稳,让摆垂停在纸板正当中。催眠师可向被催眠者暗示:“请把视线沿东西横线扫视,那么摆垂也就会随着你眼球的运动开始左右摆动。”或者在摆垂上放置金属片,在纸板东西南北方向也放置金属片,并向被催眠者说明那些金属片是磁铁。然后催眠师向被催眠者暗示,摆垂上的金属片受到纸板上金属片的吸引将开始摆动。这时,被催眠者就会晃动、摇摆起来。
方法二,让被催眠者捏住摆绳尾端,与刚才一样,把摆垂置于纸板中央。催眠师要向被催眠者说明做法:“请你盯着摆垂。”然后让被催眠者故意晃动摆垂。如果催眠师做出“开始晃动摆垂,逐渐晃动它”的暗示后,有较高暗示性的人就会很快、大幅度地晃动摆垂。如果摆垂已置于纸板中央,可让患者闭上眼睛,做几次深呼吸。由于被催眠者的手会不由自主地颤动,所以摆垂也就自然而然摆动起来。过一会儿让被催眠者睁开眼睛,此时向被催眠者暗示,现在摆垂已按你手晃动的方向(比如,东西向或南北方向)开始摆动。
2扬手法
采用扬手法进行催眠诱导的过程是让被催眠者站立在催眠者前面约一米远的地方,催眠师暗示,让被催眠者伸出右手指,指着催眠师并拢的双脚中间,并继续暗示被催眠者集中注意力目不转睛地凝视着食指指尖,手便会有逐渐变软的感觉,并不断向上抬起来。在反复这样暗示的过程中,当手抬高直到指着催眠师的眉间这样的高度,便暗示被催眠者停止动作,这时被催眠者的视线同催眠师的视线自然相遇了。此时,催眠师目不转睛地凝视着被催眠者的眼睛说:“闭上眼睛,手放下去,贴着身体。”接着绕到其后,按后倒法的要求进行。
3降手法
扬、降手法在催眠过程中需交替使用,这种方法比较简单,能很快使被催眠者进入催眠状态,是一种比较实用的催眠诱导方法。
另一种扬、降手诱导方式是:在被催眠者双眼同一水平线上的面对15米左右的墙壁上打上一个记号,让被催眠者将右手伸直(下垂或高举过头伸直),暗示说:“什么也不想,专心盯着那一点,你的手自然就会逐渐指向那个记号。”随着被催眠者手的运动,催眠师不断地加以暗示强化说:“你看,正在向它指去,越来越近了,完全对准。”当扬、降手法的效果明显之后,被催眠者进入浅度的催眠状态就可按后倒法的方法进行了。
这种方法是目前世界流行的观念运动诱导催眠的方法之一。
凝视就能进入催眠状态吗?
凝视催眠法是所有催眠方法中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一 种,是广大催眠爱好者的入门法,又叫布雷德法。它是刺激被催眠者的感官——视觉而使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催眠诱导法。
凝视法的特点是:(1)能够在安静的氛围中诱导,动作少;(2)易于产生在心理疗法中必须的被动式的催眠状态;(3)就像观念运动一样,手足残废的人也能应用;(4)重病患者在床上也可以运用。
凝视的对象称为“催眠板”,它可以是任何物体,但主要是运动物体如手指尖、振摆、手指捏住的戒指等,发光物体如宝石、电灯、荧光涂料、水晶球、镜子、蜡烛、火苗等,或者是催眠师的脸和瞳孔等。有时也让被催眠者盯住染有色彩的天花板和墙壁、发光的玻璃、旋转圆板的圆周、嵌入物体的镜子。
凝视法的具体步骤为:根据不同情况让受术者取坐位或卧位,令微闭双眼静息数分钟,暗示他慢慢地呼吸,观察呼吸、脉搏及眼球活动情况。当呼吸平稳、脉搏节律缓慢有力,眼睑不眨动,眼球也很少转动后开始施术。然后告之受术者,深深地呼吸,放松胸部肌肉,不要屏住气,腹部也放松,试着呼吸三次。当受术者注意力完全集中后就能按照指令去执行,此时可用一支笔或一点灯光置于受术者眼前30~50厘米处,令他睁开双眼凝视这一点,切勿他视。当受术者集中精力注视时,逐渐由远而近、由高而低移动可视物,同时向他暗示:“你眼皮会感到沉重,视力模糊,疲劳不想睁眼了,全身肌肉也已疲劳无力了,你非常沉静轻松,眼皮就要闭上了……睡吧!……睡吧!”当受术者闭上双眼后就立即暗示:“你已入睡了,眼皮再也睁不开了,全身也无力了,你在催眠状态中会感到全身轻松,手也抬不起来了,睡吧……”。为了验证受术者是否进入催眠状态,可令他做抬手、睁眼试验,如进入催眠状态就能接受不能抬手睁眼的暗示,并且已与催眠师保持单线联系,建立感应关系,对外来的其他刺激没有反应。
在催眠状态下便于了解心理创伤,应用分析、解释、诱导等心理治疗。当治疗完毕后应施以暗示:“通过今天催眠,醒来后你会感到轻松愉快,豁然开朗。”然后再用醒复的暗示信号叫醒受术者:“请注意,我将叫醒你,我数到3时,你会突然醒来。我数了,1——,2——,3——,好,醒来了。”受术者立即就会醒复。
在使用凝视法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因为凝视法是特别地通过感觉中视觉集中注意力而进行诱导的技法,所以要努力减少其他感觉上的刺激(安静的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2)受术者尽可能、最好是面向没有任何装饰的墙壁坐着,要考虑到减少视野内凝视点以外的视觉上的刺激。
抚摸催眠效果好吗?
催眠者常常表示,恰当的抚摸能促使其进入催眠状态。经验也告诉我们,抚摸能让被催眠者更放松。
抚摸的原则也是协助被催眠者放松。因此,在催眠放松诱导时,催眠师可根据自己所提出暗示部位,对被催眠者进行轻柔地抚摸。
例如,在暗示被催眠者的头部很放松时,我们可以轻轻地抚摸他的头部,有时也轻轻地、慢慢地、幅度很小地摇晃其头部。这么做常能使被催眠者感到很放松,昏昏欲睡。
如果暗示被催眠者放松手臂、手、胸部、腹部或腿部时,同样可以轻抚这些部位。
在放松诱导时,我们时常会添加躯体微微发热的暗示,因为发热的暗示能促进放松。在这种状况下,催眠师的按抚能帮助被催眠者体验热的感觉,因为催眠师的手温就是微微发热的热源。不过,初学催眠术的人得注意,倘若自己的手很冷,则不要轻易地将冰冷的手放在被催眠者的身上,以免刺激他们。
在进行抚摸时,手势一定要轻柔,不能重压,避免被催眠者产生不舒适的感觉。
我们不得不提醒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当对异性进行抚摸诱导时,一定要把握分寸。一般来讲,头部抚摸人们还能接受,而躯体按抚常常会引起许多人的反感。所以在运用此法时须慎之又慎。不过,有时在做抚摸诱导时,尤其是对异性进行按抚时,催眠师并不直接接触对方的身体,而是施术者的手与被催眠者的身体保持一定的距离,这同样能让对方体验到抚摸的感觉。
数数催眠法是怎样的?
数数性诱导需要专注,否则随意的数数是不能将被试者导入催眠状态。
实际上,数数催眠法也是渐进性放松的一种方法,只是在让受术者放松时加入了数数。因为数数催眠法的重点是数数而不是放松,所以我们将它归入专注性诱导之内。
数数催眠法的形式多种多样,如顺位数数法,即1—放松、2—放松、3—放松、4—放松、5—放松,等等;倒数数法,如20—放松、19—放松、18—放松、……、3—放松、2—放松、1—放松。这种数数法人们比较熟悉,因而需要专注的程度较小,往往效果不佳。减法数数相对而言专注程度较高,比较容易诱导进入催眠状态。我们通常运用300减3的减法数数。施术者先协助受术者一起数数,然后施术者就让受术者单独数。如果受术者经施术者带领数数后仍不会数或方法错误,则施术者需继续协助数几次,直到他们掌握为止。
在诱导时,我们先说:
“现在你已舒服地躺好了,闭上眼睛,集中精力听我说,并根据我所说的去做。我们要做的是数数放松法。请按照我的方法去数数。先从300开始,然后以300减3往下数,每数一个数,就体会一下身体很放松的感觉,如297,放松,294,放松,291,放松,……。好,现在开始我们一起数数。300,放松,297,放松,294,放松,291,放松,……。”
通常,催眠师带领被催眠者先连做三个减法,然后停住,由被催眠者自己接着往下做减法。有时,被催眠者可能一时还不明白这种减法数数, 一旦催眠师停止数数后,他也停住不数了。这时,催眠师有必要将这种减法数数再介绍一遍,并带领被催眠者重新开始数数,仍从300开始,“297,放松,294,放松,291,放松,……”。
这种减法数数法能促使被催眠者集中注意力,并达到一定的专注程度。经过几次专注数数,就能将被催眠者导入催眠状态。
使人惊愕也能达到催眠的效果吗?
在进行眠诱导的方法中,那些加强语调的暗示,就含有惊愕的效应。当受术者将产生非暗示内容的行动,有可能惊醒时,马上大声暗示:“不能动”、“不能看其他地方”。
往往在催眠术表演中经常使用该法。在使对方感到惊恐、大吃一惊的瞬间施加暗示,使内心空虚状态固定下来。惊恐的一瞬间实质就是大脑皮层瞬间抑制,抓住这一时机进行诱导,就很容易使抑制扩散开来。
使受术者大吃一惊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在刚开始诱导对方将注意力集中于某一点时,看准时机迅速将手指伸近他的两眼,他会因吃惊而闭上双眼。紧接着将闭合的双眼紧紧按住,大声果断说:“双眼紧闭,不能睁开。”一会儿将手拿开,此时,多数的人眼皮都会跳动,从而进入催眠状态。
当一个人被催眠后,对周围的人也很容易施加该法。突然转向另一个人并盯住他的双眼,大声说:“你的身体已紧紧地贴在椅子上了,怎么也离不开。”这样严肃地说,同时手指着对方,他因看了刚才的催眠实验,完全信服“一定会这样”,冷不防地接受了暗示,会立即进入僵直性昏厥状态。接下去用同样的方法可将其他在场的人逐个催眠。已施过术的人,对他使用这种方法进行诱导则更为简单。
舞台表演,经常用“吆喝术”,也是惊愕法。突然大喝一声,引起受术者注意,陷入瞬间无所适从的空虚状态,也是一种渴望他人进一步指导其意识行动的状态,紧接着施加暗示诱导。
在医疗中,除了在特殊情况下使用惊愕法,一般不用这种方法作为开始催眠的导入方法。根据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方法,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通过联想来达到催眠状态?
用含有联想作用的暗示,使病人感应而产生联想,从而使病人的病症得到缓解甚至治愈,这就是联想催眠法。联想催眠法比较适合用于轻症患者,对于重病患者,效果不佳。
现在举例说明联想催眠法的过程:
患者兼患数种病,如头痛、牙痛、手脚同步。治疗时先针对一种病治疗,先治头痛。头痛治愈后,其他两种病依然存在。先让患者觉醒,休息1小时,再为他治疗牙痛和手脚。或在第二天进行也可以,但不能拖延过久,过久则无法运用联想了。患者刚治好头痛,心中非常愉快,充满信心和预期作用。紧接着施以联想法,可以收到明显效果。
必须注意:在第一次治疗前,应该向患者说明:同时兼患三种病,需要分两次治疗。先治他的头痛,再治他的牙痛和手脚。如不声明在先,患者会怀疑催眠者能力低下,失去信心,甚至不再接受治疗。
第二次治疗:
(1)令患者进入睡眠状态。
(2)对患者进行治疗牙痛和手脚的暗示:“上次替你治疗,你的头痛立刻就好了。现在给你治疗牙痛和手脚。你的牙痛和手脚也会立刻就好。”
连续暗示3次。
(3)接着又反复暗示:“你的牙不痛了,你的手也不肿了,两种病都好了。同第一次一样,很成功!”
(4)接着再暗示:“你的牙齿很好,你的手也很健康,不再肿了。牙齿和手都很健康。”如此反复暗示4~5次。病人就会面露喜色,反映出病愈后的喜悦状态。觉醒以后,牙痛和手果然痊愈。
(5)催眠者接着再发布活动左脚的暗示:“你的左脚可以前后晃动,随意活动。你将左脚晃动起来,一定同右脚一样,可以自由活动。”患者就会接受暗示,举起受伤的左脚,前后晃动,果然能够活动。
(6)接着发布暗示:“停止,两只脚都蹭在地下。”患者肯定依次执行。
(7)接着又暗示脚部随意活动:“你的两只脚都可以随意活动。请你睁开眼睛站起来,进行脚部活动。”病人听从暗示,徐徐睁开眼睛,站在地上。催眠者发布口令:“听我的口令踏步。踏步——踏,1,动右脚。2,动左脚。好,继续踏步;1、2,1、2……”
第一次发布的踏步口令,要缓慢。大约行走7~8步,即可停步。
(8)发布休息指令:“停步。坐下。闭上眼睛休息。”
(9)接着替患者施行觉醒法。 (1)
患者觉醒后,原先不能动的左脚已经可以举动。如果要完全恢复,需要连续治疗。治疗的方法与第一天相同。治疗中逐渐加快,最后可以发布慢跑的口令,以增强左脚的行动能力。
这是举例,其他类似的病症,都可以运用联想疗法。而暗示的语句,则需要事先拟定。
我们都知道,在紧张和有压力的时候进行深呼吸,就能够缓解这种紧张情绪和压力。要想使被催眠者进入催眠状态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消除紧张,因此深呼吸是一个良好的催眠诱导方式。
呼吸法可以使被催眠者把注意力集中起来,更好地倾听催眠师的诱导与暗示,被催眠者的呼吸状态决定了催眠师继续诱导其进入催眠状态的方式、方法。被催眠者的呼吸速度不能时快时慢,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加以区别。比如,当被催眠者对催眠师的暗示有强烈的抵抗时,就不能过快地深呼吸。
在实施深呼吸催眠诱导时,与其他方法一样,需先让被催眠者处于非常舒适、安静的环境。然后对他们说:
“你现在坐(躺)得很舒服,请你全身放松,微微地闭上眼睛,慢慢地呼吸。先深深地吸一口气,慢慢地吐出来,把胸中的气吐完后,再深深地吸气。好,自己接着做。每做一次深呼吸,就会感到身体更放松,就进入到更深一层的催眠状态。”
这种深呼吸放松法要求被催眠者能轻松地进行深呼吸,若他们在深呼吸时过分用力,使劲地叹气或吐气,会感到身体不适。如果发现这种情况,要马上指导被催眠者轻轻地、慢慢地呼吸,不要太用力,要放松。
做深呼吸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被催眠者会产生疲劳感。一般做10次左右就可以了。然后,催眠师接着暗示被催眠者:“你全身放松,很想睡,身体很沉,很沉,马上就要睡着了。睡吧!”
这时,被催眠者就很容易进入催眠状态。被催眠者仿佛听到这声音是从某个极远的地方传来,从他一侧耳朵传入大脑,在他的身体内与血液一起流动,然后又从另一侧耳朵离开身体,飘然而逝。在这种静谧的气氛中,被催眠者不知不觉间失去了一切抵抗,全身心沉浸在一种不可思议的美妙余音中。
若干人能被一起催眠吗?
由催眠师给若干被催眠者实施催眠术是集体催眠法,也就是说若干人能被集体催眠。被催眠者的人数一般以10~20人为宜,以青少年为佳。
集体催眠法由催眠术的鼻祖麦斯默的弟子首创,现在已被认为是一种省时、省力且效果良好的催眠方法。刚开始使用这种方法时使用一种名为“扒开”的器械。它有一个总端,20个分端,每个端上都有手柄,供人抓握,形状类似于摇沙盘。催眠师紧握总端,所有参加集体催眠的人各执一端。一旦催眠师摇动总端,被催眠者则一起被导入催眠状态。这种器械当时曾风靡一时,但后来科学家们发现,即使是对催眠术一无所知的人,也能用此法将他人导入催眠状态。于是,“扒开”的声誉顿时一落千丈。
集体催眠法对环境的要求比较严格。它要求环境幽雅、安静,不能有人参观,也不能窥探,更不能有局外人来回走动。被催眠者可以坐成一排,也可以坐成一个圆圈。催眠师可站在他们前面或中央要求能够将暗示清晰准确地传达给全体被催眠者,并能够有效地控制全体被催眠者情绪的位置。催眠室应保持室内光线昏暗,以便使被催眠者免受刺激、情绪稳定。
开始施术之时,可以先给被催眠者们讲述关于催眠的概念、作用以及历史,或让他们观看催眠术的录像带,使其对催眠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消除紧张、怀疑心理。如果讲述或让其观看的催眠资料与这些被催眠者有相关之处则效果更佳。例如,对青少年进行集体催眠,可以讲述催眠师以前帮助某些青少年解决各类问题的事例,如增强记忆、开发潜能、消除考试怯场、改正不良习惯,等等,这将会受到被催眠者们的高度欢迎。在讲述时,催眠师的态度既要和蔼可亲,又要庄重严肃,还有一点要注意,就是催眠师要使目光遍及所有的被催眠者,这一点相当重要。
此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首先催眠师让被催眠者做一些简单易行的体操动作,这样会使被催眠者全身放松,并将注意力集中于此。然后催眠师应注意所有被催眠者的呼吸状态。呼气时如果舒缓、安静、有规律而且持久,说明全体被催眠者已经安下心来,陷入宁静,这时他们很容易接受暗示。催眠师便可以与被催眠者进行交流,以促进与他们之间的默契。
在集体催眠中最有效的诱导方法是后倒和闭眼两种。后倒的方法是,让全体被催眠者坐直身体,不能相互接触,同时要求被催眠者闭上双眼,当听到催眠师数到“4”时,立即往后倒,并暗示:“你可以无所顾忌地倒下去,没有一点阻挠和担心。”其中要注意的是,为了避免被催眠者有过于强烈的反应而突然往后倒,这就要求催眠师最初的暗示语气应平稳缓和。接着,再使全体被催眠者恢复直立状态,并睁开双眼。刚才反应过于强烈而倒下去的人可以让他们在一旁稍作休息,其他人则继续进行。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后倒暗示以后,让被催眠者们坐下来,一起凝视某一物体,不断暗示他们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与此同时,对被催眠者进行闭眼睛暗示——“你的眼睑现在非常沉重……非常想睡……眼睑正逐渐下垂,睡吧,闭上眼睛,进入舒服的催眠状态吧。”此时,可能有一部分人静静地闭上了眼睛,也有些人会达到闭眼或半闭眼的状态,也可能有些人睁着眼睛就已经进入了催眠状态,这时催眠师要用手协助他们闭上眼睛。这样就使他们一起进入催眠状态。
在大型的集体催眠中,催眠师应该巧妙地运用示范对象、数字、交互暗示等以增加催眠功效。在任何一个随机选择的群体中,很自然,总会有些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进入催眠状态,而有些人却迟迟没有反应,或反应不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要找出一个人为基准进行暗示,几乎是不可能的。例如,如果催眠师以很快进入催眠状态的人为基准,进行一连串的暗示,其他人便很难适时地做出反应。反之,如果催眠师以较慢进入催眠状态的人为基准,反应较快的被催眠者也可能难以进入催眠状态。另一方面,催眠师在施术之前,必须确定欲使百分之多少的被催眠者进入催眠状态。
然后再以此来诱导,等到进入催眠状态的人不断增加后,那些不曾反应或反应不明显的人就会受到影响,而逐步进入不同程度的催眠状态中。在集体催眠的过程中,催眠师要一边给予所有被催眠者暗示,一边还要在被催眠者中来回走动,以发现那些容易感染的人,并对他们施以个别催眠,对他们鼓励、表扬,这样就能使之尽快进入催眠状态,也能对其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心理学认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心理互动、行为感染。这种互动与感染又是互相影响、互为反馈的,而是愈演愈烈。所以,集体催眠乍看起来难于个别催眠,但是,在某种意义上又占有优势,相互间的互动与感染往往更容易把被催眠者导入催眠状态。最后,催眠师要说:“我发出一口令,你们将全体进入催眠状态,谁也不会例外。”指令发出后,如若还有个别被催眠者尚未进入催眠状态,催眠师可用低沉有力的声音进行个别暗示,从而使全体被催眠者都进入催眠状态。
全体进入催眠状态后,可以在催眠师的指导下开展各项活动,而觉醒后大家都全然不知晓。当然,一般来说,在集体催眠中,欲想使被催眠者达到深度催眠是不大可能的,能达到中度催眠状态就比较理想了。
用药物来诱导,催眠效果如何?
药物催眠法是指用药物而不是用物理或心理学的方法来诱发催眠。医生们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节约时间,或者当其他方法都无济于事的时候采用。一旦使用了药物之后,随后的催眠就可以用言语方式来诱发了。药物催眠的缺点就是对一种药物的依赖性和药物对人体系统的毒害作用。
使用药物催眠大概有70来年的历史了,早期人们认识到它的价值,是因为它适用于聋哑人和其他一些不能合作的人的催眠,现在用来麻醉催眠的药物主要是阿密妥钠和喷妥撤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药物催眠法比语言催眠和心理催眠更为常用。一些第一流的试验者们声称在药物诱发的恍惚状态与催眠之间没有任何联系,而其他人则认为正常睡眠、催眠和麻醉催眠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表现形式。
在注射了药剂之后,要求病人从20开始倒数回去,在数到1之前,他通常不能集中注意。有些医生只是与病人交谈,直到他不能再坚持下去为止。
用药物进行催眠治疗有两种类型,它们是麻醉分析和催眠综合。麻醉分析是诊断病情的方法,病人要忘却引起那些烦恼的经验材料,这可以在病人部分入睡时,要求他把压抑下去的经验材料倾倒出来,这时病人再度体验到可怕的经历,这样就可以减轻病人的精神负担,也可以帮助医生彻底了解精神病产生的原因。
在催眠综合过程中,不要病人说出那些被埋在意识深层的经验材料。这种方法的实质是治疗作用,治疗学家们不必去发现病因,而是用暗示去治疗。
被催眠者反抗,也能将其催眠吗?
反抗催眠法,即是被催眠者对催眠术没有诚意,或是不同意,而催眠师强迫其接受催眠术所用的方法。
从反抗的表现看可分为:“暗反抗”和“明反抗”两种。
1暗反抗的催眠法
所谓暗反抗,即是被催眠者外表似是接受催眠师的催眠,但暗自却反对催眠师所给予的暗示。这种被催眠者的心理会严重妨碍施术的进行,初学催眠术的催眠师给这种人催眠很难成功。救急的方法,可以试一下下面的暗示法:
“催眠术的利益完全会归于被催眠者身上,被催眠者用不着用反抗心理来阻碍催眠术的进行工作。有内涵、有知识的人,是不会故意蓄意反抗的。这并不意味着被催眠者有自己的本领,更不能说明催眠师技术不过关,这只能表明你的心理有问题!”
“越是心理不健全,越是存心反抗的,越容易受术!那里出现了催眠的势力圈!反抗!是徒然枉费心机,不用如此了!停止反抗吧,终没益处的。”
被催眠者心中暗存着反抗,以为表面上得瞒过催眠师,一旦听到催眠师几句道破,心中必定生虚,心理就不坚定了。譬如,某甲有欺诈的事件,给人看破了他的欺诈心理,他一定不能始终倔强了。催眠师应乘此心虚变转的时候,暗示说:
“不反抗了,心中不起杂念了,现在精神很安静啊!”
“快安心进入催眠,多么有益,多么愉快,多么舒服……”
催眠师一面暗示,一面用数个集合的指尖,按着被催眠者的头部向下挤压,继续暗示道:
“现在你感觉头部越来越沉重,眼睛倦了;安心进入催眠,不要妄想反抗,妄想和反抗,会妨碍你的身心健康……”
“心已安静了,眼睛也不能睁开了。”
“须安心接受催眠!如今已陷入催眠了,心中切勿再有什么胡思乱想……”
见到被催眠者精神沉默了,继续实施暗示,如果真的被感应了,便可使他再静息一会,如没有什么目的,便使他醒觉;倘若他未感应暗示,应继续挤压头部,同时再以催眠暗示,那时候被催眠者虽具有强大的反抗,经过几次这样的施术,最终会消失反抗的观念而归于催眠。
2明反抗的催眠法
所谓明反抗的催眠法,即是被催眠者不听催眠师的暗示诱导,叫他坐,也不肯坐,要他卧,他更不肯卧,不受催眠师的安排,好像和催眠师对敌一样,对比暗中反抗的人,他的反抗力尤其强大。
此时催眠师要鼓起精神,走到被催眠者的面前,一手揽抱着他的后腰,一手推着他的前胸,或是捉住他双手,并使他身体往后仰,极度弯曲至无力时,让他半身睡在一张桌子上面(或坐在椅子)用强势的语气说:
“不用反抗!反抗不得!越反抗越易受术!”
“闭目停止这种想法吧!”
被催眠者如有挣扎,催眠师应用力压住其身,不使他挣扎。催眠师一手压着其胸部,一手覆其头部,制压住他说:
“不要挣动,听我呼喝几声,必定入眠了。”
催眠师鼓足气,向被催眠者连喝三声“噎”的声音。并用手指抚压他的眼睛暗示:
“请闭目安静一会,很是舒服,挣动反抗实在于自己无益,闭目!闭目!……”
这时被催眠者精神气力都没了,也疲倦了,反抗心一时自然会停止,便闭了眼睛,全身筋肉也松弛下来。到了这时候,催眠师可把受术者领到一张椅子上使其靠定坐着,接着改用诱导入眠的暗示促使他入眠。对于这种明反抗的人,到了这时的状态,可不必多做工作,任他睡去或自醒都好,因为这种反抗的人自醒后,也不能自信说不会受术了,心中已经软化,虽然结果没有让他真正地进入催眠状态,但是也算征服了他的反抗心。
催眠师对这种明反抗的人,不要畏缩,把当他成一般的被催眠者,不制服他的反抗不止,一旦被催眠者反抗的心理有所转机,就趁势加以诱导暗示,使他尽快进入催眠状态。
关于对付明反抗的人,有几种特殊的暗示法,即誉扬的暗示法、反激的暗示法、说破的暗示法、恐吓的暗示法,例如:
“看你是诚实忠厚的人,绝不会存有反抗心理来受术的。”
“你有这样的品格,定然很忠实受术。”(上类为誉扬的暗示)
“越是愚蠢和不诚实的人越不易入眠,越是聪明和正直的人越易入眠,从这点来看,便知人的愚智和真伪了。”
“人的品格和学问,在催眠中最易分辨出来,如果受术时心无杂念,就是品格有相当修养的证明。”(上类为反激的暗示)
“有意与催眠师玩闹的人他本人的精神已经分裂了,已不符合被催眠者的资格,勿这样吧。”
“我知道了,你想着反抗吧。你极度的反抗吧;反抗越大的,催眠的势力随着也大起来了,那么,受术会更迅速了。”(上二类是说破的暗示)
“受催眠时切不可心存反抗,否则会引起神经病!”(这一类为恐吓暗示)
以上暗示法,施术时要临机应对,变通使用。
生理催眠法就是压迫催眠法吗?
对于使用其他方法均不见效的人,可采用生理手段这一切实可行的方法。这种方法经美国J·加尔巴特和H·霍依拉对数千人试行,无一失败。但这种方法对心脏功能弱的人不适用。为了安全起见,除医生外,其他人均应避免采用。这种方法要严格注意掌握分寸。
让受术者坐在椅子上或床头,施术者立于受术者的右侧,用左手托住受术者的后脑,使其仰面朝上。然后让他闭上眼睛,用右手触动喉头两侧颈动脉微微鼓起的地方(称为颈动脉管)。当压迫颈动脉管时,其刺激则由神经加以传导,使心脏跳动变慢。与此同时,动脉壁的肌肉放松使血压急剧下降。如压迫过猛,会因血压急剧下降而引起脑贫血,甚至会神志昏迷。手放开几秒钟后,即可恢复。这里的颈动脉管神经本来就是调节血压的。血压一高,流入颈动脉管的血液量就多,这里一鼓起,神经立即起作用,使血压下降。
生理催眠诱导法就是利用生理机制,从外部施加压迫的方法。不过,单靠施加压迫还不能进入催眠状态。这时还必须施加适当的暗示。处于近似神志昏迷状态的人,暗示感受性异常亢进,如果暗示得当,就能导入催眠状态。
如何唤醒被催眠者?
让被催眠者从催眠状态中清醒过来,需要一定的唤醒方法,这种方法就是觉醒法。
如果不对他们做任何唤醒暗示或指示,任其躺在那儿或坐在那儿,一般他们不会很快地自然醒来。在这种状况下,一些被催眠者会由催眠状态转入睡眠状态,待睡眠觉醒后,才自然醒来。
有时也可能出现另一种情况,即被催眠者仍处于催眠状态,但因某种较强烈的声响、喧闹、推动,或催眠以外的其他人强行将其唤醒,那么大多数被催眠者会从催眠状态中醒过来。但是,他们常会感到不舒服。所需说明的是,这里指的是“大多数”被催眠者,而不包括那一小部分仍处于似梦游的深度催眠状态者。
催眠唤醒技术有四个要点:
第一,在唤醒时,再次强化治疗时所给予的关键性暗示。
作为催眠心理治疗,每次治疗都有其治疗目的。为了达到所设定的治疗目的,心理医生将在催眠过程中针对病人的状况给予特定的暗示,所以,在唤醒病人时,若能根据这些特定暗示对他们再次强化,则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唤醒时的强化暗示必须简明扼要,仅用一句话或几个词就将治疗的关键性暗示表达清楚。
例如,在矫正酗酒成瘾者的这一不良行为时,可能进行多次治疗,每次治疗的目的并不相同。有时,催眠治疗的目的是探究酗酒的成因,而这成因往往是消极的逻辑推导的结果,因此需纠正其不合理的认知模式。故在该次催眠唤醒时,需强化催眠时所给予的正确认知,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整个催眠过程中的认知暗示。
随后的某次催眠治疗,其重点可能是对病人进行厌恶性行为治疗。在催眠过程中,催眠师给病人一些对酗酒行为感到厌恶的暗示。那么,催眠唤醒时就应重复厌恶酗酒的暗示,以使病人更明确该次治疗的目的与要求。
第二,解除在催眠过程中所给予的全部负性暗示。
所谓负性暗示是指那些手放松后不能动了,脚抬不起来了,看不见东西、听不见声音等对机体不良的暗示。如果这些暗示不消除,待被催眠者醒来后,仍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负性体验。
因此,在催眠唤醒时,催眠治疗者需要强调被催眠者的一切功能都已经恢复正常,若有某个负性暗示在催眠过程中比较突出,那有必要对这一负性暗示做特殊的消除。
例如,在催眠过程中曾反复对病人说过,他咽喉部放松后就说不出话了。被催眠者遵从暗示,确实体验到不能发音,不会说话,也表现了这种负性催眠现象。倘若催眠师在随后的操作过程中,忽略了这个负性暗示的解除,那么,当病人被唤醒后,很可能出现说话困难的状况。
在催眠唤醒时对被催眠者重复那些解除全部负性暗示的指令,实际上是对催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疏忽做些弥补。在催眠时,按常规应在负性暗示发出后,被催眠者已对它做出了反应,则催眠师应及时消除这个负性暗示。
比如,暗示被催眠者不能说话,他果然说不出话,那时就应该马上消除这个负性暗示。催眠师须对被催眠者说:
“你现在已恢复正常,能说话了。请说说你叫什么名字?”
被催眠者说出了他自己的名字,这表明他的机体功能已恢复正常。
如果情况特殊或催眠师一时疏忽,在当时没做消除负性暗示的指示,在这种情况下,催眠唤醒时的消除负性暗示就十分必要的了。
对催眠师来说,催眠唤醒时注意消除负性暗示,补充几句机体功能全部恢复正常的指令,则是有利而无害的。
第三,给予身心松弛的暗示。
催眠心理治疗的宗旨是帮助病人消除症状,增进健康。所以在催眠唤醒时,给予一些促使心情舒畅、身心愉快的暗示,能使病人醒来后感到很舒适。
第四,催眠唤醒不能过于急促。
一般情况下,唤醒前先给一个准备唤醒的指示,如,“一会儿你就会被唤醒……”然后再逐步将被催眠者唤醒。
有时,一些被催眠者在唤醒后仍感到没睡醒,这时,催眠师就继续给予暗示:
“再稍等一会儿,你就会完全清醒过来,醒后感到很轻松、很愉快,精神饱满。”
快速唤醒法也有人运用,催眠师只说一个“醒”字,被催眠者就会醒来。但它的效果并不太好,因为一个人从一种意识状态立即进入另一种意识状态,会有不适感。
催眠唤醒的操作技术并不复杂,每位催眠师可以按照自己的风格将被催眠者唤醒,并且每个催眠师在每次唤醒时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
例如,在完成某次催眠目的后,催眠师可以对被催眠者说:
“我一会儿就会将你唤醒,醒后你会感到很轻松,很愉快。”
根据需要,催眠师可以加入一些简要的治疗暗示语,对整个催眠过程做最后的强化。
然后接着说:
“好,我现在开始数数,我从5数到2,那时你就睁开眼睛,待我数到1时,你马上清醒过来,感到全身放松,眼睛特别明亮,精神饱满。”
“5——感到身体很舒坦,很放松;4——身体各部分的功能都很正常,能自由地活动,充满了力量;3——头脑很轻松,精神很愉快,全身很舒服;2——睁开眼睛,感到眼睛很明亮,精神很饱满,心情很舒畅;1——完全清醒!”
待被催眠者醒来后,让他仍然躺着或坐着休息几分钟,搓搓手,搓搓脸,眼睛看看远处,随后可以进行催眠后交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