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好习惯是慢养出来的-让孩子受益一生的生活习惯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个孩子长大以后,是仔细还是马虎,做事是有条理还是杂乱无章,都与他儿时养成的生活习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正如一位科学家说过的,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幼儿园学到的。如,饭前洗手,东西要放整齐,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要坚持睡午觉等。生活中的这些小细节看起来似乎很不起眼,但它对孩子的影响却是一生的。

    因此,作为家长,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做有心人,从点点滴滴做起,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早睡早起,美好生活的开端

    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往往是从每天的作息开始的。按时作息,早睡早起,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早睡早起保证优质睡眠

    衡量孩子是否休息好了的指标不单是睡眠时间,更重要的是睡眠质量。如果孩子能够早起,那么上午的时间就可以开始进行活跃的活动,身体能够适度疲惫,晚上就能够早一点睡。

    其次,早睡早起有助孩子健康成长

    大家都知道睡眠分深度睡眠和浅度睡眠。当人进入深度睡眠的时候,成长荷尔蒙激素分泌旺盛。成长荷尔蒙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对于白天身体和大脑的疲劳有很好的修复作用。能够帮助孩子筋肉和骨骼的成长。早起后开始活跃的活动能够强健腿腰部,使身体强壮。

    第三,早睡早起能让孩子的情绪安定

    长期晚睡晚起会引起时差状态(通常说的睡颠倒了)其后果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心情郁闷,情绪急躁。脑内神经传达物质由于睡眠不足而引起的分泌低下。这样都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和身体发育。

    第四,早睡早起还能增进孩子的食欲

    通常早晨起床后,如果马上进食会有食欲不振的感觉。但是如果早晨早一点起来后,在吃早餐前有30分钟~1个小时的时间进行活动,这样就能够让孩子好好地吃早餐。上午孩子游戏之后会有空腹的感觉,午饭也可以很好的吃。下午3点左右的零食时间给孩子稍微补充一下,在晚上6~7点吃晚饭的时间,孩子吃过的食物也基本上消耗掉了,晚餐也能够很好地完成。这样,慢慢的,孩子进餐的节奏也能够控制得很好。有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第五,早睡早起,学习的效率高

    每个人的学习和工作不是一个古板的模式,有张有弛,应该根据学习、工作的具体情况自行调节,如孩子复习准备考试、或集中精力思考某一个问题时,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睡意会减弱。在这段时间学习,孩子的学习效率高,记忆能力强,这对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很有帮助!

    总之,按时作息,早睡早起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学习。那些能够按时作息的孩子,大多身体健康,成绩优良。作为家长应从小培养孩子按时作息,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专家建议,要培养孩子按时作息,早睡早起的习惯,家长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制定合理的时间安排表。如果决定了要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就要规定好早起的时间并严格遵守。如,每天晚上9点左右就让孩子做好睡前准备,准时上床睡觉。时间表的执行原则上靠孩子的自觉,让孩子自己学会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家长不要包办代替,可以委婉地提醒,但提醒的次数不要太多,以免孩子产生依赖感。

    2.入睡前家长可以帮孩子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氛围,床铺要符合孩子的要求,不要亮着灯,可播放催眠曲,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暗想入睡。

    3.睡前要抑制刺激,如不看电视和电影,不看书籍,不打骂、训斥,强迫孩子做不愿做的事情。此外,还要注意,入睡前不要让孩子吃宵夜,不能饮浓茶、咖啡、饮料,不要吃巧克力等。晚饭不要吃得过饱,可以吃一些含有氨基酸的食物。

    4.让孩子明白早睡早起,珍惜时间的道理。观念决定着行动,孩子的赖床,可能是不懂得如何珍惜时间,或者不知道为什么要早睡早起,家长要注意抓住时机,适时适当地多给孩子讲讲道理。但注意不要空谈,要把道理结合在具体的问题和情境中。比如孩子因早上赖床而迟到了,家长就可以帮他分析一下,如果准时起床不磨蹭,不就把迟到的时间抢回来了吗?这样,孩子就明白了醒来之后马上起床的必要性。

    5.及时表扬,给予正向的强化。在孩子有所进步时,家长应及时给予表扬或奖励,但要注意把握分寸,大的进步得大的表扬,小的进步得小的表扬,不要表扬得太过,也不要漠不关心。

    6.要持之以恒。每天都坚持让孩子早睡早起。不能一到周末就玩至深夜,周日早上全家人都赖在床上不起来,这样很难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值得家长们注意的是,培养孩子早睡早起的习惯,家长要以身作则。如果家长自己生活不讲究规律,睡觉起床,随心所欲,孩子自然会学大人的样。

    当然,良好睡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孩子因为身体、意志、时间观念差、独立性不够等原因,并不很容易就能贯彻“按时作息,早睡早起”这一准则,这就要求家长们给予孩子充分的耐心与信心,从小抓起,有始有终地坚持,慢慢地,孩子必能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生活与学习中去,从而赢得好成绩、好心情!

    健康饮食,健康身体

    在现代独身子女家庭中,最让家长们头疼的莫过于孩子的“吃饭”问题了。因担心孩子饿着,许多家长往往追着孩子满屋子喂饭,哄着、诱惑着,想方设法让孩子吃上一口饭,而孩子一口饭含在嘴巴里,咀嚼半天都不想咽下去。如此往复,孩子、家长都疲惫不堪。

    事实上,与其如此辛苦让孩子吃饭,不如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孩子的习惯好了,把吃饭视为“自己”的需求,家长也就不用为孩子的“吃饭”问题大费周章了。正如有人说的,优秀的素质立足于优良习惯的养成。同样,强壮的身体也要依靠健康的饮食习惯。

    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对营养的需求非常广泛。现代家庭的生活条件优越,理应不存在营养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在物质条件优越的今天,许多孩子反而出现了营养不良的问题。造成孩子营养不良的原因就是孩子不良的饮食习惯问题。

    生活中,常见的不良饮食习惯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吃饭时,随便浪费饭菜

    随着时代发展,生活中出现很多肆意浪费粮食的现象:家庭中许多未曾动过的高档饭菜被倾进下水道;垃圾桶、废品袋中,躺着整包的面包、饼干……。对于这些现象,我们的大人、小孩都见怪不怪,以为生活水平高了,浪费点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就导致了许多孩子一边吃饭一边掉饭粒,吃一半就“啪嗒”一声扔下饭菜跑去玩的现象发生。这一方面反映了孩子的教养问题,另一方面,表现出对他人劳动成功的极端不尊重,对孩子以后在社会上立足是有害无益的。作为家长,应让孩子明白,浪费是不可取的,尊重我们的食粮,生活才能更加富足。

    二、偏食和挑食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许多孩子遇到自己喜欢吃的猛吃,看到不喜欢的饭菜就摇头,有的一看见不喜欢的菜就会恶心、呕吐……孩子对食物的挑剔,导致营养摄入不平衡、不全面,严重地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

    有医学研究证明:偏食、挑食,不爱吃蔬菜,只喜欢吃鱼肉的孩子,因为动物性脂肪摄入过多,这类孩子今后容易患肿瘤和心血管疾病。

    可以说,不良饮食习惯将会对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造成极大危害,贻害终生。

    三、孩子对膨化食品每天爱不释手

    薯片、雪饼、虾条这些膨化食品香、脆、酥、甜,孩子们越吃越爱吃,甚至将其作为主食。其实,膨化食品不但添加大量的膨松剂,更是高糖、高热、高脂。吃得过多会破坏营养均衡,影响孩子正常进餐,妨碍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四、爱喝饮料

    白开水淡而无味,对于孩子的吸引力自然没有甜甜的饮料那么大。然而饮料虽好喝,却极大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

    (1)甜饮料影响发育

    儿童因为处在生长发育期,对蛋白质需要量就更大。但甜饮料里的糖分偏高,如果儿童从甜饮料中摄取了过量的糖分,血液中的糖浓度一直在高水平状态,儿童就没有饥饿感,不能正常吃饭。这样势必对其他营养成分的吸收带来障碍,从而影响孩子的身心正常发育。此外各种饮料都含有糖分和大量电解质,进入胃后会与胃酸、酶等发生复杂的生化反应,不但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增加肾脏负担,影响肾功能,长期下去可致肾炎甚至肾衰。

    (2)酸性饮料会使牙齿脱钙

    市面上的大部分软饮料出于风味和防腐等需要,一般都是呈酸性的,处于牙齿脱钙的临界PH值5.0以下,因此当饮料接触牙齿表面时,会侵蚀牙面。频繁地长时间饮用各种含酸饮料都能引起牙釉质表面的脱钙及硬度的降低。

    孩子挑食、偏食,不愿意尝试新食物,导致营养不全面,影响了孩子身体的健康成长。专家分析,孩子挑食、偏食归结起来与以下原因有关:

    ■受大人的饮食习惯的影响。儿童时期是饮食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在饮食习惯、饮食行为形成的过程中,主要是模仿家庭中的成年人的饮食行为和饮食习惯,如果家中的大人就有挑食、偏食的习惯,孩子自然很容易形成同样不良的习惯。

    ■大人过分溺爱孩子,对孩子挑食一味迁就。孩子爱吃什么,大人就给什么。不爱吃的食物即使营养再好,只要孩子不爱吃,家长也不会再坚持他吃。时间一久,孩子变得任性起来,形成挑食、偏食的坏习惯。

    ■疾病及药物的影响:各种急慢性传染疾病,寄生虫病,消化道疾病,某些元素缺乏特别是微量元素如锌和铁缺乏是常见的引起食欲不振的主要原因。另外患病期间服用各种药物其副作用的影响也是一个因素。

    ■家长的强行压制。有的孩子偶尔挑食,过于坚持原则的家长要求孩子“守规矩”。孩子不爱吃青菜,家长硬要他吃下去,孩子吐出来,家长再喂进去。孩子迫于家长的威严,边哭边吃,心情十分苦恼,最后造成对某些食物厌恶的心理。

    如果发现孩子有挑食倾向,在他没有形成习惯之前,要加以调整。不然,时间过久,习惯就难以矫正了。

    首先,要想让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家长应注意言传身教,随时教给孩子有关食物和营养的知识。如在吃饭前,家长要主动、积极、耐心地向孩子逐一介绍各种饭菜的有关食疗知识,激发孩子对进餐的兴趣和好感,引发食欲。杂粮为优,偏食为忌;粗粮为好,淡食为利;暴食为害,慢食为宜;鲜食为妙,过食为弊……并且要与孩子一起品尝食品的味道、观察食物的颜色,点评和讨论饭菜的健康功能。

    其次,吃饭前不要让孩子吃零食,更不要喝过多的果汁或含糖饮料。饭前吃零食、喝过多的果汁或含糖饮料会影响到孩子吃饭时的食欲、真到吃饭时挑挑拣拣,这样容易让孩子养成挑食、偏食的毛病。

    第三,定时定量定点吃饭

    对每人来讲,一日三餐定时,就能够形成固定的饮食规律。对孩子按时定量吃饭,使两餐间隔时间在4~6小时,这正是肠胃对食物有效的消化,吸收和胃排空的时间,保证充分足够地消化吸收营养和保持旺盛的食欲。

    根据孩子的食量给予适量的饭菜,并坚持要求他们顿顿吃完。千万不能一味要求孩子吃多,更不能依着孩子爱吃多少就吃多少,一顿饱一顿饥,然后用零食填补,这会影响下一顿的食欲。同时会养成任性浪费的不良习惯!

    定点吃饭,养成习惯。这需要从小开始。孩子几个月大的时候可以让他坐在童车里,放在固定的地点喂,再大一点就可以在大椅子上放小凳子垫高,或在给孩子准备一张可调高度的吧台椅,让孩子上餐桌与大人共同进餐。

    不管哪种方式,都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固定的用餐地点,而且要让孩子在吃完自己的饭菜才能离开座位,这样坚持要求,持之以恒,孩子就会形成吃饭时间一到就去找餐椅的意识和习惯,而不致养成追到哪儿喂到哪儿的不良习惯。

    第四,教育孩子不要偏食

    要想孩子不偏食,家长要有意识地用语言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如“今天的拌黄瓜真好吃,又鲜又脆”,或“我最喜欢吃肉园了,真香”等,从而激发起孩子的兴趣和食欲。

    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用游戏的方法激发。孩子去尝不太吃的食物。如“我们来当小白兔吧,小兔最爱吃青菜萝卜了”,“看谁先让小鱼到嘴边池塘里”越小的孩子,这种方式便越奏效。

    如果孩子挑食、偏食已经形成习惯时,家长也不要过于着急,因为不良习惯的纠正需要长期、持久的努力,用强迫、惩罚、哄骗、说好话等等消极的办法不能解决问题,有时还会产生负面影响。对于孩子偏食、厌食的现象,家长应该认真观察,针对具体情况分析,然后采取相对应的纠正措施。纠正孩子不良饮食习惯的方法:

    1.避免大人的挑食习惯影响孩子。父母一定要起到榜样的作用,自己不再挑食,从而带动小孩合理进食。

    2.想方设法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教育孩子不吃零食,少喝饮料,要定时进食,按顿吃饱。

    3.在孩子患病期间,饭食一定要做得清淡,多做流食,适宜于小孩的口味。为了增进孩子的食欲,要尽量把饭做得好吃一些,变换花样,烹调时使色香俱全,一种菜可以多种做法,再取上个好听的菜名,引起孩子的好奇与兴趣,从而想吃,爱吃,多吃。

    4.孩子不喜欢吃某种食物,不用强迫孩子,实际上,孩子的口味比较挑剔,只要家长加以教育和引导,就能形成好的习惯。教育孩子对每一种食物都要吃一些,避免不爱吃的食物吃得少,爱吃的食物吃得多。

    卫生习惯,个人素质的代码

    随着社会卫生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将卫生习惯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讲文明、有素质的基本标志之一。一个人如果不注重个人卫生,常常衣冠不整,邋里邋遢,必定会影响到他人对他的印象,影响了今后的人际关系与个人发展。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企业家与外商洽谈一个合作项目,并很快通过洽谈,基本达成意向,准备第二天签约。洽谈休息时,企业家陪外商到厂区参观,参观时,这个企业家像在家里一样随便吐了一口痰,随地吐痰在企业家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却给外商留下了极坏的印象。外商认为,作为企业家不讲文明,如此随便,怎么能做好大事呢?第二天,外商决定放弃签约。企业家怎么想也想不通自己错在哪里?

    事实上,正是因为企业家不讲卫生,导致他失去了一个大项目,失去了一个大好的发展机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多习惯都是一天天,一年年养成的,可以说是日积月累,有的甚至是在很小的时候养成的,再也难以改变,不讲卫生的习惯同样如此。

    讲卫生习惯是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体现。是否讲究个人卫生,不但反映出这个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反映出这个国家人民的文明程度。对于个人来说,是否讲究个人卫生反映出这个人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的高低。

    作为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尤其重要。因为它不仅体现孩子的个人素养,还是孩子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

    首先,良好的卫生习惯可减少一些皮肤病、寄生虫病、胃肠道疾病、传染病的发生。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的体质较弱,如果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就很容易染上各种疾病。俗话“病从口入”,就说明了是否讲究卫生直接关系到人的健康。所以,讲卫生的孩子,身体一般会更加健壮。

    其次,良好的卫生习惯能让孩子的心情保持一种愉悦的状态。如果孩子整天脏兮兮,邋里邋遢的,自己的脏衣服、鞋袜堆积如山,书本、玩具随便乱放。因为混乱,导致孩子没有办法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情。这样的孩子心情往往烦躁不堪。相反,一个讲究卫生的孩子,势必会整理好自己的衣物,使之规整,这样,孩子做什么事情都神清气爽,效果比较好,也促进了良好情绪的滋生。

    整洁的服装能使人产生自尊心,有良好卫生习惯的孩子往往比较自信。因为他们从镜子中看到的自身形象是让人满意的。在自我认可的情况下与人交往孩子自然自信心倍增。相反,如果一个孩子不讲卫生,不修边幅,他很可能从他人那里感觉到嫌恶与不友善,这将导致孩子产生自卑感。

    总之,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它不仅仅影响到孩子的现在,还影响到孩子的未来!儿童时期是良好卫生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抓住这个时期进行培养,能让孩子终生受益。那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呢?要想让孩子做到干干净净每一天,家长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孩子意识到不讲卫生的危害

    一个妈妈最近发现孩子有一些新变化。那就是他比以前爱干净了。以前,他可不是这样的,他不太重视个人卫生,就连饭前洗手、睡前洗漱这样的小事都要父母盯着做。如果没人盯着,他就马虎完事。可是,最近,孩子变了。妈妈问他:“为什么爱整洁了?”孩子说:“因为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讲卫生、讲环保的故事,而且还让我们把自己的手放在显微镜下面观看。这使我们认识到,不爱讲卫生、不懂环保的人简直就是野蛮人。”

    可见,只有让孩子意识到不讲卫生的危害,才能树立起孩子讲卫生的意识。因此,家长应从小给孩子灌输卫生意识。

    2.让孩子保持身体卫生

    家长要从小要求孩子勤洗手、洗脸,勤理发、洗头、洗脚、洗澡、剪指甲,这不仅能清洁身体,保持个人卫生,而且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进健康。

    3.家长应要求孩子保持仪表整洁

    家长应教孩子经常注意自己的衣服是否干净整齐,所有的扣子是否扣上了?鞋带是否系好了?头发是否整齐?让孩子了解,关注自己的仪表是素养高的表现。不关注自己仪表的孩子会让人看不起。

    4.要求孩子饭前便后要洗手

    作为家长,应该注意,3岁就应该培养孩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到5岁时孩子应该已经养成了这一习惯。家长要帮助孩子巩固这一习惯,并让孩子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

    正确的洗手方法应先浸湿,再抹上肥皂搓一搓,然后冲洗干净,最后用毛巾擦干。家长可以给孩子做好示范,让他们模仿。为了让孩子记住正确方法,家长可故意在洗手时不抹肥皂,洗完后问孩子错在哪儿或进行“看谁的手洗得干净”的比赛,以此来促使孩子认真洗手。

    5.保护好牙齿

    家长要督促孩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睡觉前不吃糖果饼干等。并且养成固定的习惯。

    6.让孩子养成保持周围环境整洁的良好习惯

    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和擤鼻涕,不随地大小便。不乱涂墙壁,不踩桌椅。不仅在家里要做到这点,而且在公园、电影院、公共汽车等公共场所也要做到。家长要让孩子随身携带纸巾,将吃过的口香糖、要吐的痰等吐在纸巾里。让孩子时刻切记,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7.家长要多督促、检查

    孩子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都比成人差,需要不断地督促、提醒和检查,这样才能使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得到不断强化与巩固,逐步形成自觉行动。有的孩子喜欢吮手指头或咬指甲,这样容易得肠道等传染病,类似这样的习惯不好,应从小督促孩子改正。

    当然,良好的卫生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这就需要家长们有一定的耐心。做到用爱心督促孩子成长,用耐心关注孩子的健康。唯有如此,孩子才能慢慢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爱护眼睛,保护心灵之窗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我们用来观察美丽世界的法宝,有了它,我们才道这个世界是如此美妙。据统计,人类获得知识信息的85%来自视觉器官——眼睛,因此,保护眼睛极为重要。

    但是,近年来据卫生部、教育部调查,目前我国学生的近视发病率居世界第二位,人数居世界之首。来自上海的消息显示,2004年上海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为51.86%,(其中小学生为30.02%,初中生为63.32%,高中生高达79.34%)。杭州市最近对部分中小学生的体检结果显示,60%的人患不同程度近视,比两年前上升了10%,其中中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率为70.05%。有人说,中国已经从“自行车王国”过渡到“眼镜王国”。

    不良因素均能造成视力不良。近几年的调查中发现80%的孩子每天在看电视在2~3小时以上,相当一部分的孩子有不良的用眼习惯。如看电视、看书时喜欢近看、躺着看,如果不早纠正就会造成视力发育不良。因此,从小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是预防近视的关键。

    眼科专家建议,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需做到以下几点:

    1.让孩子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如果身体状况不好,就会影响视力。如患有贫血、神经衰弱、营养不良、内分泌紊乱或全身发热疾病期间,视力一般都比平时要差。当情绪低落、睡眠不足、长期生活无规律时,人的视力也会有所下降。因此,家长应该让孩子注意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同时,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

    2.改善照明条件

    不良的光源会在不知不觉中对眼睛造成伤害。太强或太弱的光对眼睛都是有害的。大量研究表明,学生的近视和夜间长期用不科学照明光源有直接关系。因此,灯光照明一定要特别注意,要选择良好的、亮度足够的照明灯具。最理想的照明条件是自然光。

    孩子晚上看书,为使桌面上获得合理的照明度,就要根据灯管(泡)的瓦数适当调整灯的高度,家长要使桌面照明度达到80米烛光(1米烛光即1烛光的光源照射于距光源1米的垂直平面上的照度)左右。例如:白炽灯40瓦,灯管距离桌面高度应为145厘米,30瓦应为140厘米,20瓦应为110厘米,15瓦应为65厘米,8瓦应为55厘米。白炽灯60瓦灯泡距离桌面高度应为105厘米,40瓦应为60厘米,25瓦应为45厘米,15瓦应为25厘米。灯光要来自座位的左上方,以避免阴影。还应该保持灯管(泡)有足够的亮度,旧灯管使用一定时间要更换。

    3.让孩子注意阅读书写时的用眼卫生

    人的眼睛看远处时,会得到休息;看近处时,要依靠它的晶状体进行调节,即晶状体变厚并向前凸出,晶状体的这种变化又依靠眼睛睫状肌的收缩来完成。当阅读书写时,眼睛离书本或书写纸的距离太近,睫状肌就要不断地处于收缩状态,时间长久了,睫状肌过于疲劳,最后失去调节的灵活性,在看远物时睫状肌仍然收缩着,以致看不清远物,形成近视眼。在阅读和书写时,眼睛和书本或书写纸的距离应保持在33厘米左右比较合适,这样有利于睫状肌、晶状体的收缩和松弛,眼睛不容易疲劳。

    4.教育孩子不要长时间地连续看书

    看书必须用眼用脑,孩子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不能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每次阅读以30分钟为宜,最多不要超过1节课40分钟的时间。看一段时间后应起立活动一会儿,或向远方眺望,使紧张的眼球和大脑得到放松。

    5.行走或乘车时不宜看书

    行走或乘车耐看书,对眼睛健康极为不利。因为在摇晃的环境中看书,光线忽强忽弱,眼睛和书本的距离忽远忽近,需要睫状肌和晶状体高速调节,不仅容易疲劳,导致视力低下,而且眼睛所看的东西移动太快,视网膜上出现一个个模糊的影像,容易导致头昏眼花,甚至恶心呕吐。

    6.不要躺着看书

    有些人喜欢躺在床上看书,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躺在床上看书,多是侧卧的,眼睛往往呈斜视状态,加上光线不好,时间稍长,跟睛就会感到疲劳,两眼酸胀,日子一长,眼睛就会发生变化,形成近视。另外,人躺在床上,大脑活动逐渐降低,中枢神经慢慢进入抑制状态,容易昏昏入睡。而看书却要进行一些思考活动,与躺在床上的生理状态发生对抗,容易使神经活动发生紊乱,造成神经衰弱等症。

    7.教育孩子节制看电视、用电脑

    家长应教育孩子,看电视要有节制,注意调节好电视的亮度,距离要适当,位置一般保持和电视的距离为3米左右,和电脑的距离保持在50~70厘米左右。看电视、用电脑的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一天不超过4小时,连续用眼中间要休息10~15分钟。

    8.教孩子注意眼睛的保健

    看书一小时或一堂课后,做做望远运动是十分有益的。具体做法是,向远处凝视3分钟左右,然后闭眼大约1分钟,再睁大眼睛上下左右转动眼球。这样能调节眼神经功能,并使调节眼睛晶状体的肌肉得到休息,对保持良好的视力大有好处。如果远望绿色的树木和农作物更好,因为绿色不仅能吸收强光中对眼睛有害的紫外线,而且人体的神经系统、大脑皮质、眼睛视网膜对绿色最适应,会使大脑和眼睛得到充分休息。

    综上所述,要想让孩子拥有一对黑白分明、炯炯有神、光彩照人的眼睛。就应该让孩子从小注意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唯有合理地使用眼睛,才能让眼睛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珍惜时间的孩子才能创造辉煌

    爱因斯坦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怎样利用时间。因为每个人对时间的处理态度、安排内容、使用方式不同,所以他们的收获有也不同。同样的时间以后,有人杰出、有人平庸、有人沉沦。仔细观察那些那些有杰出成就的人,我们会发现,他们无一例外,都有珍惜时间,利用上天赐予的时间刻苦钻研,从而创造辉煌业绩的经历。反之,那些平庸、一事无成的人,也同样有着挥霍时间、挥霍生命的生命历程。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时光老人问:“你为什么哭呀?”

    流浪汉说:“我少年时代玩玻璃球,青年时代玩纸牌,中年时代打麻将,家产都败光啦!如今我一无所有,我真后悔呀!”

    时光老师看他哭得可怜,便试探地问:“假如你能返老还童……”

    “返老还童?”流浪汉惊讶地抬头将老人打量一番,“扑通”一声跪下,苦苦哀求,“假如再给我一个青春,我一定从头学起,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

    “好吧!”时光老人说完便消失了。

    流浪汉一时间如梦中惊醒,他低头一看,欣喜地发现:自己已变成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肩上还背着书包呢。

    流浪汉想起自己刚才说的话,便向熟悉的一所小学走去。

    路上,他看到几个孩子正在玩玻璃球,不觉得手又痒了,他想,就玩几把吧,以后肯定不玩了。想着,便也挤进去玩了起来。他仍然按老样子生活,玩纸牌,打麻将……到了老年,他又懊悔地哭了起来。

    这一次,他再次碰到时光老人。他“扑通”一声跪下,请求时光老人再给他一个青春。

    “我做了一件蠢事!”时光老人冷笑着,“给你再多的青春,你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生命。”

    从此,时光老人再也没有多给谁一分钟时间!

    这一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故事中的流浪汉是我们许多人的写照。因为年轻时期不懂得时间的可贵,不珍惜时间,导致年老以后一事无成,追悔莫及。生活中,同样有许多这样的孩子,因为缺乏时间观念,不懂得时间的不可逆性,所以,“做事拖沓,无效率”“贪玩”“不按时完成作业”……类似的问题成了家庭教育中一个让家长极为头疼的问题。

    今天,我们的孩子面临的是一个讲时间、求效率、快节奏、高速度的时代。要想孩子今后在事业上有成就,就必须纠正孩子不珍惜时间的坏毛病,教育他们生活起居有规律,从小懂得时间的重要性,珍惜时间。孩子只有从小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才能形成雷厉风行的作风,培养起做事的责任感与紧迫感。同时,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还能让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支配时间,使生活过得充实而富有意义。

    要想让孩子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家长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

    1.让孩子认识“时间”,从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家长应该让孩子从小就认识到“时间”是每个人都拥有着的,但也是最易失去的资源。把握时间、珍惜时间,就是把握住现在,不浪费时间。

    2.让孩子遵循一定的作息规律

    如让孩子按照一定的时间睡觉、起床。如果孩子没有时间观念,连最基本的生活作息都会一团混乱,这样,孩子上学迟到、旷课的事情就会经常发生。只有孩子掌握一定的作息规律,一定能够变得勤快而有效率起来。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订一张作息时间表,什么时间起床,洗漱要多长时间,吃早餐要多少时间,放学后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几点睡觉等,都可以让孩子做出合理的安排。只有把作息时间固定下来,形成习惯,孩子才能对时间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才能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3.正反利用孩子的“大脑兴奋阶段”

    珍惜时间,不等于说“学习时间越长越好”,不舍昼夜,有张无弛,疲劳轰炸,只会导致神经衰弱,影响身体健康,学习效果自然也不会好。须知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家长可以通过定期与孩子交流对“时间”的认识来准确了解其大脑皮层的最佳兴奋时段。

    每个人的这一时段都是不太一样的,比方巴金喜欢挑灯夜战,艾青则早上诗兴大发,福楼拜则惯于通宵写作。家长可与老师配合,把一天中比较重要的学习任务在这一时段交与孩子完成,这样花较少的时间可以完成较多的工作,让孩子产生一种有效利用时间的成就感。与此同时,有意识地将孩子“玩”的时间挤在大脑皮层的兴奋处于抑制状态的时问段,长期如此,会让孩子产生出一种“玩原来也这么没劲”的心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截断其贪玩费时的心理路径。培根说得好:“合理安排时问,就等于节约时间。”此种方法亦有功效,而且长此以往还能逼迫孩子培养一种高效利用时间的习惯。

    4.指导孩子按照任务的轻重缓急安排学习顺序

    孩子往往分不清自己要做的事情的重要程度,他们的事情往往是由父母和老师来安排的。这是造成孩子不善于利用时间的一大原因。

    事实上,只有充分认识到自己要做的事情与自己的关系,才有可能把这些事情都处理好。父母可以指导孩子每天把自己要做的事情按照重要程度和紧迫程序排列顺序,就可以保证把重要的事情都完成,把自己的时间和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

    5.教育孩子把握现在,马上行动

    家长对孩子的“身教”非常重要。在孩子面前,只要有了目标,家长就应该立即行动起来,即使尚未准备就绪也不要管它,重要的是行动本身。孩子耳濡目染,自会意识到:立即行动,才能真正把握“今天”和“现在”。这样可以让孩子对时间产生一种紧迫感,做事不拖沓延宕,意识到时间是一逝而过的,抓不住,时间就溜走了。记得大画家柯罗曾对一位向自己请教,并表示“明天全部修改”的青年人激动地说:“为什么要明天?你想明天才改吗?要是你今天晚上就死了呢?”所以家长应该告诉孩子:“如果你决心珍惜时间并想有所作为,那么现在就行动起来吧!”

    6.每天寻找一个赢得时间的新技巧

    培养孩子节约时间的意识能够轻易地让孩子对时问产生一种珍惜之情。如告诫孩子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对没有做的事情的内疚上,也不要因后悔失败而浪费时间。同时教孩子逐步养成一种习惯,那就是努力让自己不要去浪费别人的时间,从而也为自己节约了时间。另外,还可将手表一直拨快几分钟,以使孩子每天都能赶在时间的前面。还可让孩子存闲暇时有意识地问自己:“此时此刻,如何才能最好地使用时间?”

    7.让孩子学会休息

    从生理学观点看,人的全身是一个整体,各个部位所以能和谐地运动,全靠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因此,学习时间太久,脑神经细胞的兴奋状态就会下降,所以必须休息好。列宁说:“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而休息的最好方式就是不同性质的工作交叉起来。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工作的变化,便是休息。”休息好,效率自然高,时间的利用率也就高,同样能达到珍惜时间的目的。

    8.给孩子玩的时间。

    许多父母认为孩子由于作业做得太慢而没有了玩的时间,因此就不断地催促孩子、埋怨孩子,甚至惩罚孩子更长时间地学习,其实,孩子是因为父母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完全没有自己支配的时间,才会不珍惜时间,才会拖拖拉拉的。在这种没有希望、没完没了的学习过程中,孩子的心态是消极的,没有目标,没有兴趣,往往心烦意乱、错误百出,时间又拖得很长,结果造成了恶性循环。

    给孩子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让孩子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比如,有的家长要求孩子每天放松一小时。在这一小时内,孩子可以玩、听音乐、休息等,不管干什么,家长都不去干涉,等孩子情绪比较稳定和愉快,有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时,就会比较愿意开始较长时间的艰苦学习,学习效果也会更加理想。

    总之,孩子只有从小形成正确地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才能不至于沉溺在玩乐之中,最终一事无成。

    学会整理是从小应养成的习惯

    现象一:

    平平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可是他一直不会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经常忘带课本、作业、学具和其他物品,爸妈爷奶给他送过好多次,为此老师还批评过爸爸妈妈呢。另外,在家里平平也是从不整理自己的用品,书架乱得一塌糊涂,家里到处都是他的书,妈妈光收拾他的东西就得好半天,可是要不了一两天,又会乱成一锅粥。

    现象二:

    文文是一个一天到晚总是忙忙乱乱、慌慌张张、丢三落四的孩子,不是把作业本忘在家里了,就是忘了带课本。这不,期末考试时,文文又犯了同样的毛病,他把文具盒落在家里了。这个怎么办呢?

    生活中,像平平和文文这样的孩子还真不少。这些孩子缺乏条理性,他们的学习用品经常乱摆乱放,没有次序没有方法不分场合:书架上,横竖站卧各种姿势的书都有;长短大小各种规格的书都有;古今中外各种内容的书都有;床头、窗台、茶几、餐桌、沙发、鞋架到处都有没看完的书;写完作业后,课本、作业本、草算本、字典、铅笔、文具盒、橡皮、尺子、转笔刀、墨水瓶摆了一桌子,书包扔在地上;没课表、没作业记录本。红领巾、校服、鞋套、学具等乱扔一通。正因为如此,他们总丢三落四,不讲秩序,不会整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麻烦。

    事实上,孩子之所以养成了这些不良的习惯,跟家庭教育是有很大关系的。具体地说,造成孩子不会整理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长自己没有好的习惯,给孩子作了一个不好的榜样;

    2.家长对孩子的习惯养成不重视,忽视了生活细节对孩子的影响,没有从小给孩子培养好的整理习惯;

    3.对孩子过分溺爱,总是在替孩子“善后、擦屁股”。如,孩子学习完了,家长帮忙收拾;孩子的铅笔断了,家长帮孩子削铅笔;孩子的笔盒落在家里了,家长很及时地送去学校等。类似的做法让孩子产生了极大的依赖性。从而养成了不整理、不善整理、不乐于整理的生活习惯。这对孩子的独立性的培养是不利的。

    对于孩子来说,从小培养其整理习惯,能使孩子做事更有秩序更有条理,这对孩子今后的工作与生活将有很大的帮助。

    有一位年轻人,他大学毕业后去了一家图书公司做编辑,他说:“生活有秩序帮了我的大忙,平时,桌子上的稿子非常多,我将它们一一分类,采用的、不用的、需要我本人修改的,从不混淆。改稿子的时候,我精神高度集中,不会因为忙乱而分心。”正因为如此,他的工作效率很高,工作很出色,很受器重。

    正因为如此,家长应纠正自己的教育方式,从小培养孩子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的好习惯。而要让孩子养成整理、做事有条理的习惯,家长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不能过分溺爱孩子,别总是大包大揽替代孩子做他已经力所能及的事情。要从小处着眼着手,给孩子培养一个自己整理学习用品的好习惯,从小就锻炼孩子独立的动手能力,这将使孩子受用终生。

    第二,演习游戏。让孩子在乱七八糟的书架和条目清楚的书架上找书,体会有条理带来的好处。要出门旅游了,却找不见火车票,照相机水壶体会做不好准备带来的麻烦。

    第三,让孩子定期整理书包。孩子最好每月整理、刷洗一次书包。因为书包是孩子每天都要携带的,经常清洗可以清除细菌。同时,它的整洁也关系到个人的卫生面貌,背上干干净净的书包,会给自己一个好心情。

    第四,让孩子自己整理玩具、物品,这能让孩子体验到整理的乐趣。

    首先,家长应该为孩子准备一个地方,让孩子专门用来放置自己的玩具和物品,让孩子知道这些玩具和物品各有各的“家”,每次用完之后,都应该将这些东西送回它们自己的“家”去。

    其次,家长要让孩子明白,收拾自己的玩具和物品是自己的事,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家长偶尔帮帮忙,只是帮忙,应该获得孩子的感谢。

    再则,家长要尽可能地用游戏等方式去吸引孩子参与收拾整理自己的玩具、文具用品等事情,并且坚持不懈地不断强化,最后使孩子形成习惯。

    第五,让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整理家务,体会家长的辛劳,知道乱放物品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习惯。

    第六,让孩子整理自己的书桌,尽可能地避免书桌的不整洁,还要注意不要在书桌上堆满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东西,这样做,能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专注。

    第七,让孩子在自己的学习场所准备好所需的所有用具:纸、笔、直尺、草稿纸、削好的铅笔、橡皮擦等。这样,孩子学习的时候顺手拈来,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体验到整理给自己带来的诸多便利。

    第八,家长可以有意带孩子参观书架书包用品整理好的同学家,并且使劲夸奖该同学,使孩子因不服气而产生超过他的动力并付诸行动。

    在孩子学会整理的时候,家长不但要授予方法,还应该多鼓励和表扬,为孩子的进步喝彩。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以后,孩子慢慢地就会养成自觉整理自己的东西的习惯。

    做事有计划的孩子人人夸

    在生活中,常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孩子做事、学习效率低下,没有主次观念,生活无规律等。那么,如何能够使孩子高效学习、规律生活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帮助孩子学会有计划地做事情。

    德国人非常注意做事的计划性,在子女教育问题上,他们也是十分注重引导孩子做事讲究计划。

    如果一个孩子对爸爸说:“爸爸,我周末想去郊游。”他的爸爸不会直接说“好”或者“不好”。他会问孩子:“你的计划呢?你想跟谁一起去?到什么地方去?怎么去?要带什么东西去?”如果孩子说:“我还没想好。”爸爸就会对他说:“没想好的事情就不要说。如果你要去,就要先做计划。”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德国人做事严谨,做事之前往往都会有周密的计划,这是从孩子起由家庭教育培养的习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事有计划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不仅是一种做事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他的做事态度,是孩子能否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对于孩子来说,做事有计划是一种需要终生都要保持的良好习惯。因为它可以帮助孩子有条不紊地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事情,而不至于手忙脚乱、无从下手。做事没有条理的孩子,不仅无法很好地料理自己的生活,也无法很好地进行学习!如果孩子在长大成人之后,依然做事没有条理、没有计划,肯定会比其他人走得更辛苦、更艰难,在成功的路上也更容易遇到障碍。可以说,让孩子从小学习有做计划地做事情的观念和能力,对他们的一生大有裨益。

    那么,家长应如何培养孩子做事有计划的好习惯呢?

    1.告诉孩子做事情要分清先后

    要让孩子养成有计划做事的好习惯,家长就应该让孩子知道,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都有主次之分,一般情况下,主要的、重要的事情要先做,不重要的事情、次要的事情可能放在后面完成。如果孩子懂得了这一原则,做事就会变得有条理起来。

    2.和孩子一起做计划

    要想孩子养成做事有计划的好习惯,家长还应该让孩子学会有计划地做事,家长可以把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制定的计划师示范给孩子,让他们观摩领会。把自己的家庭计划告诉孩子,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孩子帮着作计划。比如,“五一”来临了,可以这样对孩子说:“我们来制订一下这几天的计划吧。第一天去看望你的姥姥,第二、第三天去郊游,第四天去动物园、海洋馆参观,第五天去书店购书,第六天到儿童活动中心去玩,第七天在家休息。你注意观察和学习,把这一长假的见闻记下来,你觉得这样安排好不好?”

    如果孩子对家长的计划提出了疑问或者孩子有了计划的意识后,那么,家长就可以让孩子来安排、计划一下了。比如,郊游时,孩子喜欢到有动物、有果园的地方去,家长可优先安排到这样的地方去;去公园游玩,孩子往往会喜欢玩一些新奇刺激的活动,像碰碰车什么的。于是,可以让孩子将一些活动,如划船、拍照、玩碰碰车、钓鱼,按次序和时间来安排,既要照顾大家,也要考虑个人的喜好。如果孩子安排的合理,就按照孩子的安排去做;如果安排的不合理,就要告诉孩子为什么。

    这种实践性的锻炼最能培养孩子做事有计划的习惯。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孩子理解计划的重要性,而且,孩子也能够学着去安排自己的事情。

    3.让孩子按计划办事

    当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了某项计划后,必须让孩子按计划办事,不能随意更改,也不能半途而废。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讲,家长应该要求他们在玩的时候把玩具拿出来,玩完以后自己把东西收好;对小学生来说,就要要求他们看书做作业的时候要认真,写完以后才能去玩;对于中学生来说,应该要求他们做事有责任心,自己把握做事的进度。

    当然,有些时候,因为事前对任务的难度和所需要的时间估计不足,这时候,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学会调整计划,使其更合理。

    4.教会孩子做事之前作计划

    如果一个孩子对妈妈说:“妈妈,我周末想去打球。”妈妈可以模仿德国家长的做法,不直接说“好”或者“不好”。而应该问孩子:“你想跟谁一起去?到哪个地方去?怎么去?要带什么东西去?”如果孩子说:“我跟晓明一起去的,但具体怎么去我们还没商量好。”这个时候,家长就应该告诉孩子:“那你们先商量好了,计划好了,再来告诉我!”慢慢地,孩子就会养成做事严谨的态度,在做事之前会拟出一个比较周密的计划。

    还有,当孩子提出某项请求时,家长可以问孩子:“你的计划呢?”不仅如此,作为家长要耐心地与孩子讨论他的计划,并使计划切实可行。久而久之,孩子会在不自觉中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5.让孩子学会做事有条理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经常指导、督促孩子要有条理地做事。告诉孩子,房间摆设要井井有序,用过的东西要放回原处,以免需要的时候找不到;晚上睡觉之前,要整理好书包、准备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并督促他们做到做好。这些对帮助孩子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很重要。此外,家长还要引导孩子向做事有条理的人学习。因为在生活中,有的孩子往往无法接受家长的意见,这时,家长就要用身边的榜样来引导孩子。

    需要注意的是,教育孩子要做事周密计划,要有条理、有理智地生活,这些离不开科学的态度。也就是说,要遵循客观规律,而不能冲动蛮干,制定不切合实际的计划。

    6.教孩子善于控制时间

    要让孩子养成有计划做事的好习惯,必须引导孩子学会运用和把握时间,这是有计划做事最重要的一环。

    狄更斯曾说过:“延误是偷光阴的贼。一天24小时,为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空留悔恨。有成就的人会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钟,绝不虚度年华。”

    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有的人整天忙得焦头烂额,学习和工作效果却不理想;有的人却学得好、玩得好,为什么有会如此之大的差异呢?关键是管理和利用时间的方式不同。

    那么,怎么才能管理好时问,利用好时间呢?那就是制定详细可行的行事计划。计划主要包括目标、具体任务、时间安排等几方面内容,而且要切合实际。对每天、每周、每月以及每个阶段的目标、任务和时间做出准确的计划,才能控制好时间。

    7.在家务事中培养孩子做事情有计划的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小事不能轻视,因为这些小事有助于培养孩子有计划做事的好习惯,特别是一些家务劳动。例如,打扫房间,房间摆设井井有序,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以免需要的时候却找不到;晚上睡觉之前整理好书包,准备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等。当然,让孩子养成做事有条理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长的耐心和恒心,还要善于抓住教育的契机进行适时引导。

    8.教育孩子,做事情有计划还要克服惰性

    有计划地做事,还需要克服惰性,当天的事要当天做完。如果难以完成的事情不断累积,最后越积越多,计划就会被弄得乱七八糟,很可能要花费数倍的时间完成要做的事情,这样做事很容易不了了之。

    9.让孩子劳逸结合。有张有弛

    一口吃不成胖子,做好一件事情也需要一步一步地来。一个好的计划应该是劳逸结合、有张有弛的。时问安排得太满,会使孩子长时问处于紧张状态,得不到放松,久了只会积蓄压力。时间安排得太松,又会使人懒散。

    张弛有度的节奏能帮助孩子更有效率地达到目标。所以帮助孩子制定计划的时候,不能太心急,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确立节奏,如果在实施的过程中觉得不是很妥当,还可以根据实际的进程进行调整。

    总之,培养孩子有计划做事,不能着急,让孩子逐步养成先计划后办事的习惯后,孩子也就在无形中养成了良好的做事习惯,不再盲目行事。

    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

    规则是指社会团体为实现某种目标,规定出由全体或参与者共同遵守的制度和章程。社会是一个整体,规则意识将影响一个人终生适应社会的程度,没有规则意识的孩子无法在社会立足。因此,从小对孩子进行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能力的培养不可缺少。

    如果你的孩子懂得遵守规则,必然能够把握住规则的“准绳”,最终成为规则的受益者。反之,不遵守规则的孩子不但影响到别人还害了自己。所以,家长要从生活细节入手,从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规则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呢?作为家长,我们应该让孩子了解哪些规则呢?

    1.遵守交通规则。教育孩子不得骑车带人,横穿马路要走人行横道;乘车要购买车月票,按秩序排队上车。

    2.告诉孩子,在学校学习期间,要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上课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尊敬老师;关心集体、团结同学;爱护公物,损坏公物要赔偿;课间不得在楼内打闹,不得大声喧哗;保持教室卫生,不得乱扔纸屑杂物。

    3.让孩子明白在购物时,要自觉遵守超市、商场等公共场所的秩序,购物要排队。

    4.当你带孩子参观文化场馆或到公园、名胜古迹等地游览时,要让孩子明白应该自觉维持公共秩序,参观游玩要排队;注意自觉保护公共场馆设施,保持文化场馆、名胜古迹的卫生,不得乱写乱画、乱扔杂物,不得践踏草坪、毁坏花草树木等。

    5.教育孩子在观看影视话剧时,要注意剧场秩序,不得大声喧哗,不得起哄吹口哨、鼓倒掌等。

    6.让孩子知道不管在任何地方,都应该不随地吐痰,保持公共卫生;上厕所应该冲洗抽水马桶;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等。

    7.如果有事情需要出门,要跟家长打招呼,这不仅仅是礼貌,更是一种社会常规!

    以上都是我们需要遵守的规则。如果没有这些规则,我们的生活就不会有序,我们的权利就不会得到充分的享受,我们的人身安全就不会得到充分的保障;我们的学习环境就不会安静、有序、高效,我们的个人成长就不能顺利,我们的生存环境就不会空气清新、清净漂亮。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只有人人遵守规则,社会才能和平安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环境才能清洁美丽。

    一个孩子规则意识的形成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经历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要由成人管理、约束与引导,最终达到孩子的自我管理,并形成习惯。

    大多数孩子在入学前主要是生活在家里或呆在幼儿园里,这一时期,孩子过得是一种相对自由,关爱较多,拘束较少的生活。

    进入小学后,孩子好像一下子掉进了规则的海洋,不但接触到功课里充满各种符号的学习规则,而且每天的生活都受规则控制着。如课间只有10分钟休息;课时安排较紧,上课回答问题要举手;下课后,不能在楼道里大声喧哗,甚至入厕、喝水都需要排队等候……这时候,孩子们可能会感到拘束多,不自由。于是,有很多对孩子对这样的“规则”生活有很多的抵触。有许多孩子甚至故意不遵守这些规则。

    为使孩子能愉快、积极地适应学校生活,家长从小开始培养孩子遵守规则的习惯。

    首先,家长应晓之以理,加强引导,跟孩子讲讲规则的用处

    家长应该经常给孩子灌输这样一个观念:规则无处不在,一定的规则能保证人们更好地生活。例如,人们要镇守交通规则、游戏规则、竞赛规则。家长可以时常反问孩子,如果不遵守规则会怎样?让孩子设想违规的后果,引起他对执行规则的重视。

    其次,家长应让孩子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家里,物品用后要归回原处;离家出门要和家人打招呼;家里来了客人要有礼貌地打招呼;按一定的时间作息(定时进餐、睡眠、起床)等,这些约束对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家长应培养孩子执行规则的技能

    有些孩子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规则素识,但仍会时常违规,时不时给你出一些乱子,让你在后面手忙脚乱地收拾。实际上,这并非孩子故意如此的。而是因为他们不得要领。所以培养孩子做事情的方法也很重要。

    第四,让孩子养成自律精神

    他人制定的规则是强加的,属外力约束,而自己制定的规则有内省成分,易于自律。家长不妨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家庭规则,以便共同遵守。例如,进别人房间前要先敲门;下棋、玩游戏要按规则决定胜负;说错话或做错事时要礼貌道歉;看电视时不要干扰别人。即使家长违规也要自觉受罚,让孩子憧得规则的严肃性。

    第五,家长以身作则,树立良好形象

    家中成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模仿的内容,因此,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孩子的榜样。家庭生活中的一些规则,如作息制度、卫生要求、礼貌习惯等;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如交通规则、公共秩序等,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做好。

    培养孩子遵守规则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要做到这一点,要求家长有恒心,不论何时何地,都要排除万难,坚持不懈地支持和鼓励孩子向既定目标努力,直到规则习惯养成。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家长应该注意的原则——

    ■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要居高临下。不要认为家长说的都是权威的话、是不可以改变的。父母也是有缺点的、也有讲错话的时候。家长对孩子的尊重要落在实处,家长的角色更应该是知心的、可以倾诉的朋友。家长不是完人,说错话、做错事要勇于承认,孩子的观点如果正确,就要尊重孩子的意见。

    ■不要武断。有很多家长有这样的口头禅“你照我说的做就是,别老问为什么。”不知道为什么应该这么做,不明白这样做的道理,孩子又怎么可能很好地执行?

    ■当孩子违法规则的时候,家长不要总是呵斥、指责;对于孩子遵守规则的行为家长要及时鼓励和表扬。

    有很多家长只抓住孩子表现不好的地方不放,但对孩子的表现好的时候却视而不见。这对孩子的积极性是有很大的打击。所以,尽量多表扬鼓励、少批评呵斥对孩子规则意识的养成、规则习惯的培养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家长间的教育要一致。家长之间教育要一致:要求要一致、观念要一致、目标要一致。只有做到一致,孩子才不会茫然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

    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习惯

    在一次低年级小学生生活能力调查中显示:一年级小学生,不会洗脸的有49%,不会穿衣服的占37%,而不会整理书包的占90%以上……这些都是孩子独立性差,不会自理的真实写照。

    导致孩子独立性差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家长担心孩子小不会做事,怕孩子出事或损坏东西,许多事不让他们动手去做,这种做法让孩子失去了一次又一次动手的机会。

    ■家庭装饰摆设成人化,没有孩子动手的小天地。孩子进了家门,这不许动,那不许碰,玩具不能自由拿放,孩子可以活动的空间太小。

    ■家长过于娇惯孩子,认为小孩子把书念好了就可以,家里的事情大人能做的决计不让孩子碰一下!这种额外的“关照”,让孩子失去了许多实践的机会。

    ■家长们花钱买的玩具,外表虽美观,但大多数是机械或电动的,不能拆拼,让孩子动手的材料太少!

    因为缺乏动手实践的机会,没有独立思考和做事的习惯。许多孩子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往往会茫然无措,不知道该从何下手。因此,要培养独立生活的习惯,家长应努力转变自己的观念,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家长如果能从小就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东西自己管,自己的生活自己安排的自我管理习惯,就能够很好地增强孩子行动的独立性、目的性和计划性,这对于孩子今后生活的幸福和成功无疑是具有很大的好处的。专家建议,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习惯:

    1.对孩子的事切忌包办代替

    许多情况下,父母的过分照顾、担心和保护,成了孩子的沉重负担。因为怕摔着,孩子十多岁了,还不让学骑自行车。特别是许多母亲,孩子一离开自己的视线,就会想象出各种危险可怕的情景:一会儿在路上让汽车撞了,一会儿游泳给水呛了。总之,一百个不放心。

    古人说,世上不会有怕孩子摔跤而不让孩子学走路的妈妈。然而,现在真有不少因噎废食的父母。因为怕孩子碰着、撞着,怕车祸。怕走失,于是给孩子设置了许多禁区,不许摸电器,不让碰炉灶,老大不小了,还不许单独外出,已经上巾学了不许单独坐公交车,不许自己去公园等。

    在过度保护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会优柔寡断,胆小怕事,没有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也缺乏独立处理实际事务的能力。要了解孩子在各个年龄阶段普遍具备的各种能力。知道在什么年龄,孩子应该会做什么事情了,那么就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不依赖别人。

    2.让孩子自己穿衣服

    很多观察资料显示,要让孩子自己在三四岁之前完全学会穿衣服和锐衣服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孩子自己穿衣服,自己叠被子,学会自我管理,这种意识必须从小就开始培养。

    研究证明,两岁左右的孩子就已经有了自己穿衣服和脱衣服的独立意识。这时,他们穿衣服、脱衣服虽然花费的时间比较长,也可能做得不合家长的意。但是,作为家长,我们非但不要觉得不耐烦,怕麻烦,还应该不厌其烦地鼓励孩子慢慢地实践。当然,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在旁边及时教孩子正确的穿衣服和脱衣服方法。

    如果家长为了省事,不让孩子动手,孩子一旦形成了依赖的习惯,他就不会自己动手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了。

    除了鼓励孩子自己穿衣服、脱衣服之外,父母还应该通过言传身教孩子不断地形成冷了会添衣服,热了会脱衣服的习惯。同时,还应该敦会孩子自己叠自己的小棉被,洗自己的小手绢、小袜子等等。让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才是一个好孩子。

    3.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学点简单的劳动技能,会开、关门窗,扫地、抹桌椅,在活动、游戏或开饭前后,拿出或放回餐具、玩具、用具、其它用具和图书等。

    4.让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独自睡觉

    从小就让孩子自己睡,即使是在孩子生病的时候,也不要让孩子睡在父母的床上,爸爸或妈妈可以睡在孩子的床上陪伴。如果这时候让孩子睡在父母的床上,等孩子病好后,再让孩子回到自己的床上去睡就非常困难。

    当孩子偷偷摸摸地爬到父母的床上,或者缠着父母要求和父母同睡时,父母的态度一定要坚决,让孩子回到自己的床上去。父母不能表现出丝毫的纵容和姑息。要知道有了第一次的妥协,就一定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5.让孩子自主

    一个人必须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需要什么,才不会随波逐流。许多孩子有很强的“从众”心态,自己有想法不表达,时间久了甚至都不清楚自己的想法是什么了。他们每次都会习惯性地先问别人:“你怎么想?”而从不会问问自己:“我怎么看?”

    要改掉“从众”的习惯,就要设法让孩子潜意识里的“我感觉,我想要”体现出来,不要被动,避免孩子盲目听从父母、老师的意见。从小事到大事,孩子如果都能做到听从自己的意愿,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变得独立自主起来。

    6.给予孩子充分的活动自由

    孩子的独立自主性是在独立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要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就应该为他提供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

    7.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爱

    因为独立自主性的培养,需要以孩子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为基础。只有当孩子相信,在他遇到困难时一定会得到帮助,他才有可能放心大胆地去探索外界和尝试活动。因此,在孩子活动时,父母应该陪伴在身边。给予鼓励。

    8.让孩子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对于自我意识还没有形成的小孩子来说确实勉考其谁=但是这种意识要在点滴的生活小事中及早播种,及早萌芽,这车蓑可以让孩子自然而然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

    (1)家长每次抱孩子出外,可以让孩子想想要带什么东西,通过几次提醒,孩子便会主动想起要戴好帽子或穿好外套等。

    (2)孩子学会表达和思考以后,可以让孩子试着安排一下今天一天的行程,准备做些什么等。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分析这样做的好处和不足之处以及可能性等。

    (3)出去之后,孩子如果发现自己要带的玩具或物品忘记带了,而生气或发脾气,家长不要自揽责任,包办代替,而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想做的事自己应该安排好,并且养成负责到底的习惯。

    (4)家长要经常给孩子提这样醒,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要负责。时间长了,孩子就会逐渐地形成这种“负责”的习惯了。

    9.给孩子安排任务

    让孩子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可以避免养成孩子身体和心理上的惰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经常让孩子帮忙。比如对孩子说:“帮妈妈拿东西”、“帮妈妈把床单拉平”、“帮妈妈把果皮扔了”、“和妈妈一起打扫卫生”等。在孩子每次帮大人做完事情以后,家长应对她的好表现给予肯定、表扬。让孩子享受到“劳动”带来的喜悦与快感。

    总之,习惯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很重要的关系。作为家长,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习惯。不只是生理上独立,而且是心理上的独立。只有在生理和心理上都独立的孩子,才能在这个社会上更好地立足。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