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头脑火把-用创新改变人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举一反三,移植创新

    有这么一个民间传说,鲁班小时候上山砍树,不小心被茅草拉破了手。鲁班仔细观察茅草,原来草叶口上有许多排列整齐的小齿,于是他想,这些小齿能不能用在砍树上呢?——木工用的锯子就如此发明了。

    像鲁班这样,把其他事物的特长和功能合理地移植过来,达到创造的目的,这一思维过程便是移植的过程。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巧妙地利用这种内在联系或有关联系,把现有知识或成果引入新的领域,往往能促使人们以新的眼光,新的角度去发现新的事实,产生新的动力。创造心理学家A·H·鲁克强调“运用解决一个问题时获得的本领去解决另外一个问题的能力极为重要。”

    移植,就是通过举一反三,把在某个领域里取得的经验移用到其他领域中去,把别人的学问转化为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移植法是类比法的进一步延伸。为了转移经验,首先要善于发现不同问题的相似之处,以他山之石攻己之玉,就能取得意外的成果。

    英国外科医生李斯特,常常痛苦地看到许多动过外科手术的病人不是死于手术,而是死于手术后的化脓溃烂。这是什么原因呢?有一次,他看到法国化学家巴斯德的一个实验报告:经过高温处理的瓶子里的肉汤,只要与外界严密隔离,就不会发生腐烂。巴斯德的原意是要证明生命不能自发地产生,但是他的发现却使李斯特在另一方面受到了启发。李斯特想,肉汤发生腐烂,肯定是由于外界的腐烂因子进入的缘故;伤口化脓,不也是同样的道理吗?于是他把巴斯德的实验移用到医疗领域里来,发明了外科手术的消毒法,成千上万病人的生命由此而得到拯救。

    美国发明家威斯汀豪斯为了创造一种能够同时使用于整列火车的制动装置,一直百思而不得其解。后来在一本专业杂志上偶然看到一则开凿隧道的报道,得知那里使用的凿岩机是由压缩空气驱动的。威斯汀豪斯从中得到启发,利用压缩空气的原理发明了气动刹车装置。这也是成功运用移植的一例。

    三株药业集团总裁吴炳新善于运用嫁接手段,创造新商机。说起嫁接理论,还是从吴炳新患上癌症时说起。他在患病期间,查阅了有关医治肿瘤的国内外的大量文献资料,那时他开始对微生物工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看到抗生素的发明固然给人类带来了福音,但广泛使用抗生素易产生二重感染。二重感染导致的死亡对人类已构成巨大威胁。于是自1977年开始国外许多科学家运用生态学理论,用微生物生态制剂来抵御抗生素带来的灾难。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一直比较落后。吴炳新决心涉足这一领域,他的原则是:大胆设想,小心求证。

    吴炳新在多年的研究中,终于发明了他的嫁接理论。那就是运用微生物、营养学、中医药学理论,在应用上以仿生学的工艺进行嫁接,生产出一种特殊的生态制剂。据此理论他又大胆设想,生产出使三个菌种共同生存在一起的液体,这就是后来的三株口服液。

    三株口服液诞生以后,吴炳新当即转入批量生产阶段。确实,三株药业,特别是三株口服液和三株赋新康,以空前的超常速度发展。1994年他们的产值为125亿元,上交给国家的利税为2100万元,1995年产值为235亿元,上交给国家的利税为196亿元。1996年,他们的销售收入近70亿元,上交给国家的利税为6亿元。

    据报载:上海动物园缺乏资金,不少珍贵动物的食物都显得匮乏,有人就移植了美国“椰菜头娃娃”销售中的方法提出一种极富想象力却又有实施可能的构想——“珍贵动物领养证”

    制度,将传统的捐献活动搞得更诱人更有艺术性也更含广告价值。

    这一制度是这样的,将园中的各种动物拍照、取名、制作出很精美的“荣誉领养证”,然后去招标、拍卖,也可协议出售给单位或个人。比如一头东北虎,谁能出10000元钱就可以把这头东北虎的领养证赠给谁,并在证上写明该领养者的名字。由于领养是一种荣誉,自然会有需求荣誉的“大款”希望能得到这种可以长久保留下来的荣誉。企业也可以借此机会制造公关效应,如生产熊猫牌领带的厂家来领养大熊猫,生产天鹅牌电池的厂家来荣誉领养一池天鹅,这种广告有着非常好的效果,而且这一活动也顺应了国际上关心野生动物的舆论潮流,反映了一种符合现代文明的形象。这一“珍贵动物领养证”制度,即能为动物园筹集资金,又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还树立了文明形象,真是多方得利。

    看,从领养布娃娃移植到领养珍贵动物,效果翻了多少!

    2重新组合,联结创新

    有一家美容院新开业了。一位朋友送了一部即时显像照像机。乍看起来,美容院和即时显像机毫无关联,但被创造性的想象一联结,商机思路便出来了,美容院如果想出的发型使顾客很满意,就用这台照像机当场拍照送给顾客,再拍一张作为那位顾客的名片存档。顾客拿到照片后可经常端详,以便研究最适于自己的发型;店里的那一张可以留作资料以便别的理发师也为这位顾客做出最满意的发型,如此一招,肯定能大量吸引顾客。这样一件礼物,其实开拓了你朋友的财路,相当不俗。

    其实许多“创造”都是像美容院和照像机这样毫不相关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产物。日本千叶大学教授多湖辉就认为:“策划内容里的979%是任何人都知道的,非常常见的普通的东西,当它们被一种新的关联体系重新组合起来,具有相当的有效性时,就能发展成策划。”

    王晓京,曾是崔健的前任经纪人,现在是指南针乐队的经理人和AGAIN乐队、歌手陈琳的经纪人。他只不过把京城的十大“摇滚”汇集在一起,就干出了件轰动海内外娱乐圈的大事。

    1992年冬,在他的策划下,北京十大摇滚乐队,“黑豹”“呼吸”“女子”“指南针”“AGAIN”“做梦”“超载”“新谛”以及王勇、常宽汇集“亚洲第一大棚”——百花录音棚,以大陆目前为止最大的投资和最鼎盛的阵容制作了《摇滚北京》。

    据《中华工商时报》报道,《摇滚北京》的前期录音尚未完成,海内外音像公司的发行腕爷们便闻风而至,抢购磁带及CD大碟的发行权。

    如果说这一组合还不十分新奇,那么再看上海一位头脑专家的策划:“上海有那么多住宅新村,号码既庞大又纷乱,象田村新村,一村、二村……十一村、十二村,找起来麻烦得不得了,而且名字也太枯燥,难以分辨,容易出错。其实,这些新村的命名权完全可以出售给一批企业,就拿化妆品企业来说吧,一村改叫雅丝丽村,二村改叫飘洒村,三村改叫爱萝莉村,这样一改变,几方面都得利了:对企业来说,是绝好的公关广告;对新村居民来说,至少住宅名字要好听得多,也形象易记得多;对新村的管理部门来说,可以通过这笔广告得到一笔资金来改善一下新村的公共设施。一个好的设想,完全能让每一方都赚不亏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新的发明创造往往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以重新组合和优化的结果。铅笔和橡皮本来是分开来的两件东西,后来有个叫威廉的美国人,看到他的朋友用一端绑着一块橡皮的铅笔在绘画,由此得到启迪,发明了带橡皮头的铅笔,使他每年得到50万美元的专利费。

    3做没有人做的事

    “东京设计所”成立5年后,就在1970年到1971年之间,日本的设计学校有如雨后春笋般地纷纷成立了。

    中田十分关心事态的发展。他估计5年后,这些学校就会威胁到公司效益。在一次打高尔夫球的时候,他偶然之中想到可以将“会员制”的企业型态运用到“会员制别墅企业”中。于是他不顾董事及银行的反对,反复努力,终于让这个首创的“会员制别墅企业”计划在董事会上通过。

    然而,公司的业务正如日中天,已拥有学生2000人。许多董事不禁担心这个计划是否会让公司破落。有人说:“会员制别墅事业没有人做,可见它是不会成功的。”甚至有人发起了董事联合签名反对。面对这个情形,中田很诚恳地请求董事们:“我希望你们能把眼光放远,只要经过半年,你们就可看到这个事业的成果。”说着,泪水就情不自禁地掉下来。

    这终于感动了董事们。

    在这个划时代的构想得以实施时,中田再次把办校初期引进的“前金制”用于“会员制别墅企业”的建设中。他运用“前金制”来筹措资金,土地有了;设计由设计公司的建筑事业部负责;内部装修则是公司的本行。这样一来就成了名符其实的综合经营。本来设计公司是“出卖构想的企业”,被中田发挥成“实际工作的企业”了。

    1971年3月,中田谋划的划时代的构想“会员制别墅企业”终于得以实现,“钻石俱乐部”

    正式成立了。

    中田“做没有人做的事”终于使他极大地成功了。

    4让脑子“多走些路”

    让你的脑子“多走些路”。经常打破思维定势,进行创新思考。

    让你的脑子“多走些路”,首先任务是突破思维定势。

    所谓思维定势,可以说,就是“过去的思维影响当前的思维”,也就是说,思维进程便会自然地按照头脑中已有的思维程序和思维模式进行。

    思维定势对人们思考问题显然有很多好处。它能使思考者省去许多摸索、试探的思维步骤,不走或少走弯路,大大缩短思考的时间,提高思维的效率,还能使思考者在思考过程中感到驾轻就熟、轻松愉快。

    思维定势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作用更是不可低估。有人曾估计说,思维定势可以帮助人们解决每天所碰到的90%以上的问题。

    思维定势却不利于创新思考。

    而经商必须要创新思考。

    只有创新思考,才能解决在经商过程中所遇到的新问题,才能对旧有的问题做出新的解决方式。

    创新思考最主要的是突破思维定势。

    突破定势作为一种创新思考方法是指在思考有待创新的问题时,能打破常规的思考路径,独辟蹊径地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就是所谓的“别出心裁”。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别出心裁的创富例子。

    在日本川崎市有一家叫做“冈田屋”的百货商店,在其他商店只能勉强维持的时候,却长期保持生意兴隆发达,业务不断扩展,商店的销售额和利润年年增加。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家商店的老板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善于观察,动脑筋想办法,创造出许多与众不同的经营策略和行销战术。

    在商业零售中,常常有因零钱不足而找不开钱的问题。冈田屋百货公司早在1961年就想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既解决了零钱不足的问题,又招来了顾客。这个办法就是在百货公司门口营业厅,收款台设立一个个“抽奖处”,顾客每支付一日元就可获一次抽奖的机会。顾客购物时往往要求不用找零,而用零钱抽奖。这种别出心裁的手法,不但满足了顾客用小钱获大奖的投机心理,而且本身也为商店增加了又一笔收入。关键问题还在于顾客都乐于到这个商店来“购物”和“碰运气”。

    这是一种别出心裁的创富路径。是一种智力创富。它表明应该让你的脑子“多走些路”。

    1984年圣诞节前,尽管美国不少城市朔风刺骨,寒气逼人,但玩具店门前却通宵达旦地排起了长龙。这时,人们心中有一个美好的愿望:领养一个身长40多厘米的“椰菜娃娃”。

    “领养”娃娃怎么会到玩具店去呢?

    原来,“椰菜娃娃”是一种独具风貌、富有魅力的玩具,她是美国奥尔康公司总经理罗拔士创造的。

    通过市场调查,罗拔士了解到,欧美玩具市场的需求正由“电子型”、“益智型”转向“温情型”。他当机立断,设计出了别具一格的“椰菜娃娃”玩具。

    与以往的洋娃娃不同,以先进电脑技术设计出来的“椰菜娃娃”千人千面,有着不同的发型、发色、容貌,不同的鞋袜、服装、饰物,这就满足了人们对个性化商品的要求。

    另外,“椰菜娃娃”的成功,还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离婚给儿童造成心灵创伤,也使得得不到子女抚养权的一方失却感情的寄托。而椰菜地里的孩子正好填补这个感情空白,这使“她”不仅受到儿童们的欢迎,而且也在成年妇女中畅销。

    罗拔士抓住了人们的心理需要大做文章,他别出心裁地把销售玩具变成了“领养娃娃”,把“她”变成了人们心目中有生命的婴儿。

    奥尔康公司每生产一个娃娃,都要在娃娃身上附有出生证、姓名、手印、脚印、臂部还盖有“接生人员”的印章。顾客领养时,要庄严地签署“领养证”,以确立“养子与养父母”关系。

    经过对顾客心理与需求的分析,罗拔士又做出了创造性决定:“配套成龙”——销售与“椰菜娃娃”有关的商品,包括娃娃用的床单、尿布、推车、背包,以至各种玩具。

    领养“椰菜娃娃”的顾客既然把她当作真正的婴孩与感情的寄托,当然把购买娃娃用品看成是必不可少的事情。

    这样,奥尔康公司的销售额就大幅度增长。

    如今,“椰菜娃娃”的销售地区已扩大到英国、日本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罗拔士正考虑试制不同肤色及特征的“椰菜娃娃”,让她走遍世界各国,保持奥尔康公司在玩具市场上首屈一指的地位。

    奥尔康公司靠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虚构了惹人喜爱的“椰菜娃娃”,当“椰菜娃娃”成了摇钱树,它又引发了一系列相关产品的诞生,“无中生有”使得奥尔康公司受益无穷。

    无中能生有,创意能生财。创富者们,让你的脑子多走些路吧!

    5将文化融入商业之中

    “商”与“文”自古以来各不相同,“文”人的清高、自命不凡与商人的市侩、玩世不恭似乎永远也搅不到一块。然而,于不通中有通处,只要你具有一颗创新的头脑。

    在新加坡这个南洋岛国,却有一位腰缠万贯,既精通商贾之道,又酷爱文艺、著书立说的人,他把文化融于商业之中,他所经营的酒楼充满着浓郁的中华文化气氛。他就是集商务与文学于一身的新加坡著名华人企业家兼作家周颖南先生。

    周颖南在新加坡开设了8间高档酒家,每间餐馆都有一个美妙动听的名字:“金玉满堂”酒家、“楼外楼”酒家、“湘园”酒家、“百乐”酒家、“芳园”酒家、“灵芝”素食馆、“明珠”酒家和“同乐”酒家。周先生这8间酒店不仅在新加坡久负盛名,而且在马来西亚和印尼有了很高的知名度。周先生以其独树一帜的经营方式荣登行者之尊,成为新加坡酒楼餐馆业公会会长、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副会长。

    周颖南经营饮食业纯属偶然。他本与友人合办纱厂、植物油提炼厂、针织厂、漂染厂等多家工厂,准备在工业企业大显身手,他开餐馆只是为了亲朋好友闲暇集会,饮酒吟诗有个好去处,不料“有意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在新加坡办工厂举步维艰,而餐馆生意却兴旺无比,于是,他把办厂的股权大部分出让了,抽出资金来开了一间又一间餐馆。由于他顺应行情,终于获得成功。

    对文学和艺术的爱好,是他的天性。他天资聪颖,文笔挥洒自如,尤以散文见长,每篇文章都富有生活气息和丰富的感情,曾出版个人散文集《迎春夜话》,引起国际文艺界的轰动。

    接着又出版了《颖南选集》,又一次引起强烈的反响。林懋义在文章中说:“周先生的诗歌、散文是由感而发,加上渲染恰当,叙事的抒情,细雨滔滔,情意绵绵,令人读时如步入其境。”

    由于他把对文学的喜爱融入酒楼的建设中,所以,不论走进周先生开办的哪一间酒楼,人们都可以看见中国文化的体现。他把中国文化、中国饮食、烹饪技术融为一体,每一间酒楼都充满着浓郁的中华文化气氛。“同乐鱼翅酒家”、“芳园酒家”、“楼外楼酒家”都陈设着中国南北杰出画家的名作,琳琅满目,使人一走进餐馆就好像进入画展,令你赏心悦目,乐而忘返。

    坐落在新加坡河畔的“同乐鱼翅酒家”,外壁镶以金黄瓷砖,辉煌壮丽,是新加坡极有名气的高档酒家,以烹调鱼翅而享有盛名。

    周先生在“同乐鱼翅酒家”主办了由扬州西园饭店演示的“红楼宴”,赴宴的有中国红学专家和电视剧《红楼梦》中的主要演员。由此在东南亚掀起了一场《红楼梦》热。为了促进中国和新加坡文化交流,他参与策划和赞助了在新加坡举行《中国红楼梦文化艺术展》。在新加坡“世界贸易中心”的展览大厅里,造了个以假乱真的大观园,大观园砌以粉红色围墙,园中假山假石形态逼真,使游人如临其境。中国电视剧《红楼梦》中的主要演员分别在“萧湘馆”、“怡红院”、“蘅芜院”……等现场接待群众,人们排着长队与她(他)们合影和请求签名留念。《红楼梦》热又掀起一个小高潮。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学暨社会科学院与中文系联合主办了“红楼梦研讨会”。新加坡华文报纸《联合早报》、《联合晚报》和作家协会联合举办了“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文化”座谈会。马路上时常可以听到路边商店里传出的《红楼梦》越剧曲调,书店里《红楼梦》小说成了抢手货,新加坡电视台连续播放电视剧《红楼梦》,吸引了大批观众。

    为了促进饮食文化的国际交流,周颖南常到北京、山东、上海,挑选中国名厨到新加坡餐馆举办中国食品展销。

    他邀请了北京仿膳饭庄到新加坡举办“中国宫廷宴”和“满汉全席精选”,邀请山东孔府和济南齐鲁宾馆舜耕山庄等联合在新加坡举办“中国孔府喜宴”,邀请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北京饭店及香港、台湾名厨联合举办“中华美食世纪之宴”。

    在举办“中国孔府喜宴”之前,他潜心研究孔子提出的“食不厌精”的含义,了解孔府所设“喜、寿、家”三种宴会的渊源。他认为孔府宴形式隆重,菜肴成系配套,有章有谱,十分讲究,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如果把这种古代饮食文化用到现代餐饮业,其中既有美学、色彩学和营养学,又符合现代卫生原则,一定会产生新的生命力,发出灿烂光华。他特意邀请古筝名英韩秀英现场表演古筝,为孔府宴助兴。又请孔子第七十五代孙孔祥林讲解孔府宴的形式、历史、规格等,把宴会变成了介绍中国文化的研讨会。这一创举深受欢迎,举办期间,座无虚席,几天后的预订票都销售一空。

    将文化融于餐饮业,周颖南的文化酒楼办得有声有色,生意兴隆,不尽财源滚滚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