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职业精神-共创和谐环境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与同事和谐共处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良好的同事关系是事业不可缺少的根据地。经营不好根据地,向外发展纯粹是奢谈。很难想象一个在同事中间孤立无援的人,能够把工作做得出色。得人心者得天下,得同事者得事业。同事,就是一起做事的人。人之所以成为同事,就是为了完成共同的事。可见,同事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对大部分现代人来说,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是有一个好同事,比有一个好同事更好的事情是有一群好同事。

    当天才遇到天才,互相切磋砥砺,就会放射出更耀眼的光芒。即使是庸才遇到庸才,只要互相取长补短,同样能如虎添翼,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优秀的同事就像撑竿,让你跃过不可能的高度;就像3D加速卡,让你事业的画面更加生动流畅。

    因此,同事的帮助绝不是可有可无的。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人抱怨同事,大骂同事如何不够朋友,如何在关键时刻袖手旁观甚至落井下石。可是你没有想过,你为同事做过什么?你有没有在他需要时伸出温暖的手?你有没有故意或者无意中伤害过他?我们没有理由要求人人都是活雷锋,必须承认,同事之间考虑更多的是利害关系,而不是水泊梁山式的兄弟义气。如果你对同事不能有任何帮助,又怎么能指望同事对你伸出援手?

    与人相处最忌讳的就是私心太重。一个人如果时时刻刻只关心自己,对他人的事情不闻不问,那么这个人肯定是不会受大家欢迎的。例如,单位里发物品、领奖金等,你先知道了,或者已经领了,一声不响地坐在那里,像没事似的,从不向大家通报一下,有些东西可以代领的,也从不帮人领一下。这样几次下来,别人自然会有想法,觉得你太不合群,缺乏共同意识和协作精神。以后他们有事先知道了,或有东西先领了,也就有可能不告诉你。如此下去,彼此的关系就不会和谐了。

    在单位无论是对同事,还是上司,要时刻展示你灿烂友善的笑容,这样才能赢取单位上下的好感。年轻的同事会视你为大师兄、大师姐,年长的把你当儿女看待,如此亲和的人事关系必有利于事业的发展。

    同事感冒时,你体贴地递上药丸,路过饼店时顺道给同事买点小礼品。这些都是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

    在与同事相处时,一定要注意做到平等待人,尤其是在人格上要一视同仁。如果你在与同事相处中明显地表现出趋炎附势,甚至为了一己之利,势利地搞起了小圈圈和小山头;那么,你势必会遭到其他同事的反感,甚至憎恨。这样,就等于在你周围的人际环境中埋下了隐患。一旦条件发生戏剧性变化,你会在自己缔结下的同事关系中尝到苦果。

    因此,要尽量跟每一位同事都保持友好的关系。尽量不被人误认为你是属于哪个小圈子的人,因为这会无意中缩小了你的人际网络,对你没什么好处。要尽可能跟不同的人打交道,尽量避免牵扯入办公室政治或斗争,不搬弄是非。

    成为领导的左膀右臂

    每一个公司的领导为了成就自己的事业,总是在千方百计地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人才,而这样的人才的第一个特征必须是服从。服从的员工一定是领导的左膀右臂。

    对老板服从是第一位的。下级服从老板,是上下级开展工作、保持正常工作关系的首要条件,是融洽相处的一种默契,也是老板观察和评价自己下属的一个尺度。

    做老板的左膀右臂,让上司做重要的事,我们做他分配给我们的工作。因为老板所承受的压力最大。公司的政策、业务方面,无一不是他费心之处。假如能缩短他的工作时间,让他多花心力而非劳力,相信为公司带来的收益,一定超乎想象。

    做老板的左膀右臂,在老板发布命令的时候,要参透他的意思,事事为老板着想。这会让老板有一种安全感,他的领导才能在一个内部关系顺畅的团队中会表现得更好。事实上,比起下属来,老板们的荣誉感和进取心要更强烈些,只有那些懂得为老板创造展示机会、事事强调老板地位,也就是说能够事事服从的员工,才能从老板那里获得更多的回报。

    在一些公司里,经常碰到一些纪律观念不强、服从意识差的人。他们是老板最感头疼的“刺头”。这些人或是一无所求,上进心不强,对老板吩咐的工作满不在乎;或是自以为怀才不遇,恃才傲物,无视老板。

    缺少服从意识的人,一定是一个自制意识差的人。而服从的人最终都会形成一种严谨的做事风格。这就是西点对学员的训诫和要求。西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请看一看一位毕业于西点的将军给一位西点学员的父亲的信:“为什么我们让这些孩子经受4年斯巴达式的教育?他们住在冷冰冰的兵营,上午9点30分之前不能往垃圾桶里倒垃圾,水池必须始终干净、不堵塞。如此多的规定和规则,为什么?因为一旦毕业,他们将被要求全无私心。在军队的这么多时间内,他们将要吃苦,将在圣诞节远离家庭,将在泥地上睡觉。这份工作有许许多多的东西让他们把自我利益放在次要地位——因此,必须习惯这样。”一个自制意识差的人,又怎么能做好自己的工作呢?因此,这样的人老板不会喜欢。

    有的人企图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因此,他认为服从的人是没有创意的人。脱颖而出本来是一个非常好的意识,而且是让你往上努力奋发的动机,但是却常常会使人走入偏锋。因为他一心想脱颖而出,可是事情并不如他想象得那么顺利,于是专为反对而反对。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的群体中,是不难发现很多案例的。譬如,有的人,老板规定12点才能进餐厅,他就偏偏要11∶50进餐厅。事实上他不是为了要争取这10分钟,而是要向大家证明他跟人家不一样。因为他要脱颖而出,又不能如其所愿,所以,他就走火入魔,用其他的方法来证明他的突出。这是非常危险的。这样的人渐渐地就会形成一个懒散的习惯,一种对抗的意识。这样的员工绝对是老板的心病,即使再有才华,遭裁员的威胁还是存在。

    有人说,服从老板的人肯定是谄媚的人,这样的人,他做不来。其实,这是一种错误意识。优秀的员工会在服从中有创意。他们积极配合有明显缺陷的老板。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有些老板原来文化基础较差,专业知识不精。这样的老板,在下属心目中位置也就不高。越是这样的老板,越对下属的反应敏感。

    如果你有这样的老板,你不妨借鉴他多年的管理经验,以你的智慧与才干弥补其专业知识的不足。在服从其决定的同时,主动献计献策,既积极配合老板工作,表现出对老板的尊重与支持,又能施展自己的才华。英雄有了用武之地,成为老板的左膀右臂。这样的员工有哪个老板不爱呢?

    曾有一位着名的田径教练,每当见到运动员,便苦口婆心地劝他们把头发剪短。据说,他的理由是:问题并不在于头发的长短,而是在于他们是否服从教练。可见,纵然不懂教练的意图,但不找借口地服从,才是教练所期望的好选手。同样,服从并执行,这才是公司所期望的好员工。

    员工服从与否,直接决定老板决策的执行水平和质量。所以,如果你真有水平,想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就应该认真执行老板交办的任务,巧妙地弥补老板的失误,在服从中显示你不凡的才华。这样的员工才会成为老板的左膀右臂,也才能是老板的最爱。

    与客户建立良好关系

    对客户负责其实就是对你自己负责。你的客户感受到了你的优质服务,他肯定会用其他方式来回报你。

    跟客户协调好关系对提升你的业绩有很大的帮助。你的产品再好,可是你的客户很讨厌你,那么他绝对不会从你手上买这种产品。假如你的产品还不错,但不是最好的,可是你跟你的客户关系很好,你向你的客户推销,他肯定会考虑购买。

    跟客户协调好关系,你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主动跟客户联络

    主动跟客户联络,多花时间。因为你愿意花时间跟你的客户相处,会让他觉得他对你很重要。你要是不主动跟客户联络,他久而久之就会忘记你。因为你不重视他,他也没有必要重视你。

    每一个人都喜欢受到别人的重视。多花一点时间跟客户相处,多花一点时间联络你的客户,多联系,多交往,多相处,你的客户想忘记你都难。

    “一回生,二回熟”,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这样培养起来的。你不主动跟客户联络,不跟客户经常保持联系,用不了多久,你的客户都会弃你而去。

    2对客户要热情

    你为客户服务的时候一定要热情。热情常常是从小事中体现出来的,当客户走进来,要为客户让座;乘电梯时,主动退让一旁让客户先上电梯。这些行为都是举手之劳,但它们能体现你的优质服务,使你的客户感到宾至如归。

    不能失礼及轻率地敷衍你的客户,要礼貌而恭敬地对待你的客户,这会让你的客户觉得你很亲切。不能对客户随便承诺,违背承诺对自己和对客户都会带来伤害。不守承诺会让客户觉得你不可靠,你无法给客户以安全感,得不到客户的信任。

    给你的每一个客户都提供全心全意的服务。假如你的客户向你咨询一些事情,你应该确定准确无误后,再告诉你的客户。千万不要想当然地草率作答。不要误导顾客,而要明确清楚地指明方向,确保能为顾客提供帮助。

    电话中的礼貌也不能忽视。在电话中如果你能表现得十分热情并且又很有礼貌,将会给你的客户留下非常好的印象,客户也愿意与你合作。

    3对顾客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

    客户买的不仅是你的产品,更是你的服务。对客户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只有负责地为客户提供了优质的服务,才能赢得那些即将擦肩而过的客户。面对你的客户,就算不是你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你也应该主动地多为他提供一些服务。

    做个解决问题的高手

    在变幻莫测的职场中,总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处理时如果采用常规的方式,则可能走不少的弯路;而如果采取灵活的方式,摆脱固有的条条框框的束缚,用另一种方法去解决,有时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为一名员工,肯定会在工作中碰到很多不顺利的事。当你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时,如果能打破常规,运用自己的大脑解决问题,采用灵活的方式去处理,肯定能赢得老板的青睐。

    有一次,一所大学图书馆的自来水设备出了故障,不久,水便溢得满地都是,致使许多珍贵的图书浸泡在积水中。设备修好后,如何挽救被水泡湿的书籍,成为员工们讨论的话题。如果采取一般的干湿方式,就会毁掉这些珍品。于是,大家都在思考有没有别的办法。

    其中有一个曾经从事过罐头生产的图书管理员想到一个好办法。他们以前在制造罐头时,为排除水果中多余的水分,采用的是低温存放和真空干燥的手段。如果把这些湿透的图书当成水果,能不能在同样的条件下,既蒸干湿书中的水分,又使图书完整无损呢?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馆长,没想到馆长竟然同意了他的设想,决定让他试一试。于是,这名管理员先将湿书放进冰箱中冷冻,然后放入真空干燥箱中。过了几天,奇迹出现了,湿漉漉的书籍散尽了水分,这批珍贵的图书终于完整地保存下来了。

    身为员工,在工作中多思考,多想想,并适当地变通,有时能让我们的思维灵活起来,不受消极思维定式的桎梏,从而能在工作中随机应变,更好地处理事务。

    业务员小田,试图向一家大公司推销他们的新产品——打字机。但是,秘书小姐却以各种理由打发他走。小田并未因此离去,反而转向那个秘书小姐,向她推荐:“其实你可以试用这台打字机,非常不错的!”

    秘书看到这台新型打字机,非常高兴,马上就想试试。小田花了10分钟解释使用方法,然后就回去了。

    第三天,小田又来到这家公司,这次秘书小姐不但对他非常礼貌,而且还主动让他与经理直接会谈。在谈及打字机的特征及使用方法时,他说:“还是请您的秘书为您说明好了,她知道我们的新产品,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说着,便请她来为自己宣传。

    最后,他接到这家公司的一批购货单。

    同样的道理,有时在工作中的一点新构想,就能使你得到成功机会。

    在一次酒会上,有7个人,美国人、俄国人、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中国人,每个人都要宣传自己国家有什么好酒。中国人把茅台拿出来了,酒盖一启,香气扑鼻,征服了在场的所有嘉宾。俄国人拿出了伏特加,英国人拿出了威士忌,法国人拿出了XO,德国人拿出了黑啤酒,意大利人拿出了红葡萄酒,都赢得大家的称叹。到了美国人这里,美国人找了个空杯子,把茅台等几种酒都倒了一点,晃了晃。什么酒?鸡尾酒!综合就是创造。他哪有东西,只不过把别人的东西拿来,把好的东西综合起来罢了。

    落后就要挨打。要想不挨打,就要不落后;要想不落后,就要与时俱进;要想与时俱进,就要不断创新;要想不断创新,只有坚持学习,坚持用自己的大脑考虑问题,解决问题。

    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而要摆脱和突破常规思考方法的束缚,常常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在工作中,员工必须摆脱惯有的思维定式,变换一下做事的方法。正如当代着名趣味数学家马丁·加德纳所说的:有些问题动用传统的常规方法理解确实很困难,但如放开思路,打破常规,灵机一动,一切难题终将迎刃而解。

    包容他人的过错

    古人云:“冤冤相报何时了,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是一种宽容,一种博大的胸怀,一种不拘小节的潇洒,一种伟大的仁慈。从古至今,宽容被圣贤乃至平民百姓尊奉为做人的准则和信念,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并且视为育人律己的一条光辉典则。

    在日常工作中,难免会发生这样的事:关系很不错的同事,无意或有意做了伤害你的事,你是宽容他,还是从此分手,或伺机报复?有句话叫“以牙还牙”,分手或报复似乎更符合人的本能心理;但这样做了,怨会越结越深,仇会越积越多,真是冤冤相报何时了。如果你在切肤之痛后,采取别人难以想象的态度,宽容对方,表现出别人难以达到的襟怀,你的形象瞬时就会高大起来。你的宽宏大量、光明磊落使你的精神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你的人格折射出高尚的光芒。宽容,作为一种美德受到了人们的推崇,作为一种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

    二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相遇,激战后两名战士,部队失去了联系。这两名战士来自同一个小镇。

    两人在森林中艰难跋涉,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安慰。十多天过去了,仍未与部队联系上。这一天,他们打死了一只鹿,依靠鹿肉又艰难度过了几天。可也许是战争使动物四散奔逃或被杀光,这以后他们再也没看到过任何动物。他们仅剩下的一点鹿肉,背在年轻战士的身上。这一天,他们在森林中又一次与敌人相遇,经过再一次激战,他们巧妙地避开了敌人。

    就在自以为已经安全时,只听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年轻战士中了一枪——幸亏伤在肩膀上!后面的士兵惶恐地跑了过来。他害怕得语无伦次,抱着战友的身体泪流不止,并赶快把自己的衬衣撕下包扎战友的伤口。

    晚上,未受伤的士兵一直念叨着母亲的名字,两眼直勾勾的。他们都以为他们熬不过这一关了,尽管饥饿难忍,可他们谁也没动身边的鹿肉。天知道他们是怎么过的那一夜。第二天,部队救出了他们。

    事隔30年,那位受伤的战士安德森说:“我知道谁开的那一枪,他就是我的战友。当他抱住我时,我碰到他发热的枪管。我怎么也不明白,他为什么对我开枪。但当晚我就宽容了他。我知道他想独吞我身上的鹿肉,我也知道他想为了他的母亲而活下来。此后30年,我假装根本不知道此事,也从不提及。战争太残酷了,他母亲还是没有等到他回来,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那一天,他跪下来,请求我原谅他,我没让他说下去。我们又做了几十年的朋友,我宽恕了他。”

    即使一个非常宽容的人,也往往很难容忍别人对自己的恶意诽谤和致命的伤害。但唯有以德报怨,把伤害留给自己,才能赢得一个充满温馨的世界。释迦牟尼说:“以恨对恨,恨永远存在;以爱对恨,恨自然消失。”

    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与第二任总统亚当斯从恶交到宽恕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杰斐逊在就任前夕,到白宫去想告诉亚当斯说,他希望针锋相对的竞选活动并没有破坏他们之间的友谊。但据说杰斐逊还来不及开口,亚当斯便咆哮起来:“是你把我赶走的!是你把我赶走的!”从此两人没有交谈达数年之久。直到后来杰斐逊的几个邻居去探访亚当斯,这个坚强的老人仍在诉说那件难堪的事,但接着冲口说出:“我一直都喜欢杰斐逊,现在仍然喜欢他。”邻居把这话传给了杰斐逊,杰斐逊便请了一个彼此皆熟悉的朋友传话,让亚当斯也知道他的深重友情。后来,亚当斯回了一封信给他,两人从此开始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书信往来。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宽容是一种多么可贵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

    宽容意味理解和通融,是融合人际关系的催化剂,是友谊之桥的紧固剂。宽容还能将敌意化解为友谊。戴尔·卡耐基在电台介绍《小妇人》的作者时心不在焉地说错了地理位置。其中一位听众就恨恨地写信来骂他,把他骂得体无完肤。他当时真想回信告诉她:“我是把区域位置说错了,但从来没有见过像你这么粗鲁无礼的女人。”但他控制了自己,没有向她回击;他鼓励自己将敌意化解为友谊。他自问:“如果我是她的话,也会像她一样愤怒吗?”他尽量站在她的立场上来思索这件事情。他打了个电话给她,再三向她承认错误并表达道歉。这位太太终于表示了对他的敬佩,希望能与他进一步深交。

    宽容是解除疙瘩的最佳良药,宽广胸襟是交友的上乘之道,宽容能使你赢得朋友友谊。

    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对于别人的过失,必要的指责无可厚非,但能以博大的胸怀去宽容别人,就会让世界变得更精彩。以宽容之心度他人之过,做世上精彩之人。

    善于沟通

    作为一个优秀的员工,既要注重第一印象的作用,同时也要对周围的人进行深入的了解,因为你必须通过他人才能完成事情。切不可因第一印象不佳而对其人表现出任何形式的不礼貌,否则将影响你今后与他的关系。要记住,你是一个公司的员工,与上级和下属的关系至关重要,切不可凭第一印象对上级或下属的为人作出轻率的判断。因此,一个优秀的员工必须有能力来启发、鼓舞和带领、指导,并且聆听他人。唯有通过沟通,你才能使人们将你的目标内化,并付诸实行。

    你觉得自己的沟通能力如何?沟通是你经常性的要务吗?你能够为启发、鼓舞人采取行动吗?当你传递心中的想法时,你的听众能够听懂、接受,并且实行吗?当你一对一与人谈话,或是对群众说话时,你能够立刻激起共鸣吗?如果你心中深切知道自己的目标是正确的,然而人们却不能认同,那么障碍或许就在于你缺少有效的沟通能力。

    在东汉末年,有一次诸葛亮向庞统推荐刘备作为辅佐的对象。庞统来到刘营,直接去见刘备,仿效古人毛遂自荐之法,而未出示诸葛亮所写的推荐书。看来庞统是要考察一下刘备的为人,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要获得初步的人际知觉。刘备见庞统自傲无礼、形貌丑陋古怪,心中不悦;但为了实现自己招贤的诺言,还是给了庞统一个小小的县官当当,可见刘备对庞统的“知觉”是不佳的。庞统不满意刘备对自己的轻视,但毕竟有事先得到的关于刘备爱才的说法,所以未曾辞去,要作进一步的观察。诸葛亮归来,见刘备如此处置,大为吃惊,言明庞统就是人称“王辅之才”的凤雏先生。刘备急忙去请,委庞统以重任,方才握手言欢。从此三人相处很好。庞统终生辅佐刘备,立下汗马功劳。

    俗话说得好:“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说话不当,不但会妨害沟通的成效,而且还会带来很多麻烦。作为领导,更需要善用沟通技巧。

    有效的沟通者都知道把注意力放在沟通的对象上。他们深知,若不先了解听众,绝不可能有效地达成沟通。当你在与人沟通时,无论是对一个人或一万人,都先问问自己这个问题:我的听众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可能有哪些疑问?我想达成什么目标?我有多少时间?如果想成为更理想的沟通者,你必须是听众导向型的人才行。人们之所以对杰出的沟通者很感兴趣,是因为杰出的沟通者首先对听众产生兴趣。

    松下幸之助认为,高明的人在于懂得欣赏别人的所作所为,而不是去挑剔他。对下属的业绩,最少也应以四分怀疑、六分认可的态度去观察评价,这才是懂得欣赏下属的好领导。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固然不会有十全十美的人,但更主要的是,也不会有一无是处的人。所以,作为领导者观察自己的下属时,会发现形形色色的各式人物,而且他们有着形形色色的优点和缺点。我们只有提高自身的沟通水平,才能在社交场所做到左右逢源,应付自如。

    当你与他人沟通时,千万别忘了沟通的目的乃是为了促成行动。如果你只是把大量的信息抛出去,那并不是沟通;真正有效的沟通是要让他有所感动,有所牢记,并且有所行动。如果能够做到这点,你的个人能力就会逐步迈向新的台阶。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