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性格带给你好运-扬长避短,发挥你的性格优势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们知道管理学上有所谓的“木桶效应”,就是说,最短的木块往往是决定一件事成败与否的关键。在我们的性格系统中也有所谓的“木桶效应”,但是,对于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发挥他的性格优势,也就是木桶中最长的一块。记住,没有性格没有优劣之分,关键是看你如何扬长避短。

    §§§第一节    性格系统中的“木桶效应”

    1.决定命运的往往是性格中最长的一块

    一个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优势与劣势,长处与短处往往在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体现。如有的人生性拘谨、腼腆,不善于与人交往,但他敏感,感受能力强,善于观察与思考,对事物的细微末节的差异能明显地感觉到。这类人如果从事财会、编译工作则称职,可以减少工作差错,而让这种人从事办公室工作,开始时可能不太适应,特别是对外接待,有些勉为其难,但只要坚持锻炼,其性格中的优势能得到进一步发挥,弱点也会随着工作环境的熟悉而逐渐克服,也能做出成绩。

    人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在某种意义上是相对的。如孤独内向、敏感多疑、不善交际,在一般人眼里是弱点和短处。不善交际,难以让人了解和难以了解别人,人际关系很难和谐亲密。孤独内向更是难以被一般人所肯定,人们认为孤独是自我与同伴的一种隔离,容易造成敌对情绪和反社会人格。然而孤独在某种意义上又是一种伟大的孤独,天才的孤独。人类文明史上一些真正产出经典思想的伟大人物常常不被众人理解而感到孤独,如尼采、萨特等。他们沉浸在探索和非常规的积极思考中,他们的思考和行为是在一般人之上和不合传统的规范上进行的。他们不在乎成为坚持特定意见的孤立者,他们更关心吸引他们的问题,而对财物或物质环境缺乏特别的兴趣,较少关心社会对他们的评价。他们不愿别人过多的干涉和打扰,他们是孤独者,但又自觉地忍受孤独,他们能成功地超越孤独,很少有空虚、失落感。在这种情况下,弱点也是一种优点,没有这些“弱点”,创造性活动便无法延续下来。

    有些优点,如谦虚、谨慎又可能成为弱点。过分谨慎,前怕虎,后怕狼,就可能缺乏活力,不敢竞争。缺乏冒险意识,缩手缩脚,没有开拓和创业精神,在商业竞争的时代就会成为落伍者。

    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取人所长补己之短,以事业成功为原动力,恰到好处地扬长避短或扬长克短,更好更快地取得成功。

    2.优势不好好利用也会变成劣势

    许多时候,我们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忧势上,因为缺陷常常给我们以提醒,而忧势却常常使我们忘乎所以。

    三个旅行者早上出门时,一个旅行者带了一把伞,另一个旅行者拿了一根拐杖,第三个旅行者什么也没有拿。

    晚上归来,拿伞的旅行者淋得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旅行者跌得满身是伤,而第三个旅行者却安然无恙。于是,前面的旅行者很纳闷,问第三个旅行者:“你怎会没有事呢?”

    第三个旅行者没有回答,而是问拿伞的旅行者:“你为什么会淋湿而没有摔伤呢?”

    拿伞的旅行者说:“当大雨来到的时候,我因为有了伞,就大胆地在雨中走,却不知怎么淋湿了;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因为没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仔细,专拣平稳的地方走,所以没有摔伤。”

    然后,他又问拿拐杖的旅行者:“你为什么没有淋湿而摔伤了呢?”

    拿拐杖的说:“当大雨来临的时候,我因为没有带雨伞,便拣能躲雨的地方走,所以没有淋湿;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便用拐杖拄着走,却不知为什么常常跌跤。”

    第三个旅行者听后笑笑说:“这就是为什么你们拿伞的淋湿了,拿拐杖的跌伤了,而我却安然无恙的原因。当大雨来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时我细心地走,所以我没有淋湿也没有跌伤。你们的失误就在于你们有凭借的优势,认为有了优势便少了忧患。”

    3.取人所长,补己之短

    不管你承认与否,性格上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人生,包括事业的成败,人际关系,生活品质,甚至是身体健康,但是人的性格有长有短,如何把自己最弱的部分转化为最强的优势,对任何人都非常重要。请我们记住这句话,并把这句话深深地印在脑海中。这样,你可以将最弱的地方转为最强。

    格兰恩·卡宁汉,自小双腿因烧伤无法走路。但是,他却成为奥运会历史上长跑最快的选手之一。

    他认为,一个运动员的成功,85%靠的是信心及积极的思想。他说:“你必须在三个不同的层次上去努力,即生理、心理与精神。其中精神层次最能帮助你,我不相信天下有办不到的事。”

    如何将弱点转化为优点呢?你可以依据下列六个步骤来实现。

    (1)孤立弱点,将它研究透彻,然后设计一个计划加以克服。

    (2)详细列出你期望达到的目标。

    (3)想象一幅将你自己的弱势变成强势的景象。

    (4)立即开始成为你希望的强人。

    (5)在你的最弱之处,采取最强的步骤。

    (6)请求他人的帮助,相信他们会这样做的。

    这套公式是由最具积极心态的人马特恩所设计的,他本人就是将弱点转为优点的最好的例子。

    卡乐拉曾是一个很消极的人,多年前的一个晚上,他散步到长岛的一处草地上,计划在那里自杀。生命对他已无任何意义可言,生活中已无任何希望。他随身带了一瓶毒药,一口喝尽,躺在那儿等死。

    第二天,他睁开眼睛,看到月光皎洁的夜空,十分惊异。他怀疑自己已经死了,他想不通自己为什么会没有死。他始终认为,这是上帝的意思。上帝希望他活下来,因为另有任务给他。当他知道自己仍然活着,突然间重新有了生存的渴望。他感谢上帝的恩赐,让他活下去,并且下定决心,一定要活下去,要以帮助他人为职责。

    卡乐拉成了一位特殊的积极思想者,他把帮助他人当作自己生命的全部使命。

    对于每一个人来讲,你想克服的弱点是什么?伤感、失望、恐惧、生气、沮丧、酗酒,还是女人?无论是什么,可以明确告诉你,它绝对不能永远打败你。记住了这一事实,你就可以将最弱的地方转为最强。

    任何人只要愿意控制自己的弱点,愿意接受积极思想,就能把最弱点转为最强点。信仰可以大大改变人的生活,新思想可以把旧的坏思想排挤出去。只要有意识地去改变自己才能真正达到目的。“心的变化”实际是指意识的变化。

    自我贬低很容易使人自卑,并且自弃。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为什么许多人会深陷于自卑情绪中而痛苦呢?人类性格中最常见的弱点之一便是他们并“不想要成功”。沿着这条思路发展下去,他们认为成功是一件危险的事,因为要保持成功的地位,必须付出更多的代价。所以,他们便故意或者无意地强调自己的弱点,显示出不如他人的样子。

    每个人的性格中都有优点和弱点。问题是一个非常简单易懂的道理。你所强调的是自己的优点还是弱点?你靠什么来生存下去?如果着重在弱点方面,你将会愈来愈弱。如果你强调的是优点,你将会愈来愈坚强和自信。

    克服弱点的第一步是学习如何接受自我。我们不能将自己的弱点与自我想象的弱点混为一谈。大多数有自卑感的人总是把注意的焦点放在自我身上,也就是将目光放在弱点上。对不重要的事也以自我为中心来考虑,以为每个人都在注意这些事,其实并不是如此。

    有一些人以自己性格上的弱点,自认为这就是缺点,然后又费尽心机证明,“因为这个弱点,所以不能成功。”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先了解,我们每个人都能成功、快乐和坚强。所以你必须决定,你打算要突出哪一方面,这一决定权在于你。一旦你选择突出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自卑感便会消失,一种强而有力的能力便会取代你的缺陷及弱点。

    另一种普遍的缺点便是气馁,介于成功与失败之间的是气馁。如果你能多坚持一下,多努力一下,结果可能完全不同。但是气馁常会使你在快要达到目标时放弃,如果再多坚持一下,便可以获得成功。这是多么的可悲啊!

    积极心态的确能使人转败为胜,将弱点转化为力量。使人转弱为强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在人生中建立积极的信仰,这种事例不胜枚举。每天都有越来越多的人转弱为强。

    我们讨论了许多运用积极思想转弱为强的事例。我们也特别注意到愤怒、自卑、气馁心理的失败。不论是什么,这些原则可以同样运用到任何弱点上。

    事实上,整个的生命可以变得更坚强、更快乐。当我们仔细研读并应用各项原则后,内心便会有重大的突破。更坚强的信仰、深刻的理解和无畏的奉献将会为你开启另一扇人生之门。你不仅会精力充沛,可以应付各种问题,你还有足够的余力和远见,对许多人产生创造性的影响。

    不会再有失败,不会再有挫折,不会再有绝望,人生不会在瞬间变成轻松或浮华。人生是真实永恒的,有各种问题存在。以积极的心态去思考,去行动,就不会再被任何难题所控制、阻挠。记住,决定人类命的往往是最长的一块,所以集中你所有的优势来开拓成功吧!定有惊人效果。

    4.别让一颗“螺狮”,坏了一锅汤

    一个人要想改变自己的世界,就得先改变自己的不良性格。

    一天,一个牧师正在准备讲道的稿子,他的小儿子却在一边吵闹不休。牧师无奈,便随手拾起一本旧杂志,把夹在里面的一幅世界地图,扯成碎片,丢在地上,说道:“小约翰,如果你能拼好这张地图,我就奖励你。”

    牧师以为这样会使小约翰花费上午的大部分时间,不会再来影响他的工作。但是没过10分钟,儿子就来敲他的房门。牧师看到小约翰手里拿着拼好的地图,感到十分惊奇:“孩子,你是怎么拼好的?”

    小约翰说:“这很容易,在另一面有一个人的照片,我就把这个人的照片拼到一起,然后把它翻过来。我想如果这个人是正确的,那么,这个世界也就是正确的。”牧师给儿子奖励了2角5分钱,满意地说:“你替我准备了明天讲道的题目:如果一个人是正确的,他的世界也就会是正确的。”

    这个小故事道出了人生的一个真谛。所谓一个人的正确,除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还包括人的良好性格。如果你的性格是健康的,你的人生也会是快乐的、幸福的;如果你的性格是病态的,那么你的人生也会是痛苦的、忧伤的。如果你想改变你的世界,创造你的辉煌,就必须改变你不良的性格。

    人生的悲剧归根到底是性格的悲剧。《三国演义》里的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英勇无敌,但因性格刚愎自负,终于败走麦城而死。俄国作家果戈里长篇小说《死魂灵)里的泼留希金,他的家财堆积得腐烂发霉,可是贪婪、吝啬的性格促使他每天上街拾破烂,过乞丐般的生活。在现实生活里,性格的悲剧更是屡见不鲜。青年诗人顾城制造的惨绝人寰的悲剧,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杀妻灭子后自戕其身,就是因性格孤僻,心地狭窄,而最后发展到畸变、扭曲、精神崩溃。

    性格与人的健康关系十分密切。《红楼梦》里才貌双全的林黛玉,就是因其性格多愁善感,忧郁猜疑,终于积郁成疾,呕血而死。《三国演义》里的周瑜是东吴的大都督,人们说他是活活被诸葛亮给气死的。话说回来,如果身经百战的周瑜具有良好的性格,诸葛亮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气不死他。现代医学证实,那些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大多是性格孤僻,不适应社会生活所致;有些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与性格暴躁,易于动怒有关。

    不良的性格能给人带来悲剧,那么良好的性格必然能给人带来人生的辉煌。当代杰出的女作家冰心,一生淡泊名利,生活上崇尚简朴,不奢求过高的物质享受。文坛上无谓的斗争,与她无关,她在平和的环境中与人相处,在微笑中勤奋写作。她的健康长寿,事业辉煌都得益于开朗、豁达的性格。苏格拉底是一位具有良好性格的伟大哲人,他的妻子心胸狭窄,整天唠叨不休,动辄破口骂人。一次,她大发雷霆后,又向苏格拉底头上泼了一盆冷水,苏格拉底满不在乎地说:“雷鸣之后,免不了一场大雨。”试想,要是遇上别人,不被这位恶妇气死,也会患上精神分裂症。苏格拉底为什么要娶这样的恶婆?据说,他是为了净化自己的精神,磨练自己豁达大度的性格。

    人的性格很难改变,但易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居里夫人说:“我并非生来就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许多像我一样敏感的人,甚至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也会过分的懊恼。”她说,她受丈夫居里温和性格的影响,也学会了逆来顺受。她确信,一个具有良好性格的丈夫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和提高妻子的心灵品性。据居里夫人自己介绍,她还从日常种种琐事,如栽花、种树、建筑、朗诵诗歌、眺望星辰中,培养出一种沉静的性格。我国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为了改掉自己急躁的性格,容易发怒的脾气,曾在书房醒目处挂起自己亲笔书写的“制怒”的横匾,以此自警自戒,陶冶自己的情操。最受美国人尊敬的本杰明.富兰克林不仅对美国的独立战争和科学发明有过重大的贡献,还因为他有很强的自我意识能力和良好的性格,给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有人曾批评富兰克林主观骄傲,他认真反思后,给自己立下了一条规矩:决不正面反对别人的意见,也不准自己武断行事。他还给自己提出了具体改正的要求。他说:“今后我不准许自己在文字或语言上措辞太肯定,我不说‘当然’、‘无’等,而改用‘我想’、‘我假设’或‘我想像’。当别人陈述一件我不以为然的事时,我决不立刻驳斥他,或立即指正他的错误,我听完陈述后会在回答的时候说,‘你的意见没有错,但在目前情况下,还需要再斟酌。”’富兰克林就是用这种方法克服自己性格中的缺陷,这也正是他成功的一个秘诀。

    健康的人生,需要有健康的性格。人生的许多不如意,许多疾患都与性格息息相关。人虽然不能控制先天的遗传因素,但有能力掌握和改变自己的性格。因为人可以自己拯救自己,自己塑造自己,自己驾驭自己。

    §§§第二节    把性格中的积极因子发挥到极点

    1.没有改变就没有突破

    世界是如此多变,也许昨天还奉为精准的信条,今天就该收进箱子底层。生活在这个多姿而多变的时代,整天面对的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事情。做企业的,面对市场的变化;做学问的,面对知识的更新;做管理的,面对人事的变动。

    面对这些变化,如果我们没有敢为的性格是不行的。没有敢为的性格,我们就会害怕变化,害怕未知,就会使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事业越来越糟糕。

    没有敢为的性格,我们就会害怕选择,不选择就不会有风险,有选择必然有风险。如果不敢为,只会让我们容忍单调与枯燥的生活,陷身于周而复始的重复之中。

    这就像是千里马和磨道驴一样,它们的付出其实一样多,最起码他们行走的路程是一样的。千里马功成名就,是因为它敢在不同的道路不同的场面出现,可跃高山,可跨江河。磨道驴在磨坊里不停地转着圈,属于它的只是主人的皮鞭和一点可怜的饲料。

    有了敢为的性格,才会使我们成为一个挑战者,愿意尝试新行为,愿意接触陌生人做陌生事,探索未知领域。在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中,我们才会拥有新的启示,新的理念和新的态度。

    如果我们能经常承受变化,经常敢于面对风险,在面对重大风险与困难时,我们就不会滋生防御性的退却,也不易产生恐慌,更不会犹豫不决驻足不前。久而久之,我们就养成敢做敢当,敢试敢为的习惯。

    一旦有了这样的习惯,就不会太安于现状,也不会留恋过去,不会让知足与惰性主导我们的行为。很多不敢为的人就有满足现在留恋过去的习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常规中度过一生,无所作为。

    敢为的性格,使我们不满足现在,让我们拥有征服的欲望,促使我们不断地去奋斗去搏击,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也百折不挠永往直前。这样,就会使敢为在我们的性格中占据主导地位。

    看看我们身边的人,不敢为的人占有大多数。他们之中不乏才华横溢者,也不乏对社会抱有真知灼见者,事实上他们都一事无成。为什么会这样?他们原来就是这样的人吗?不是的。

    许多成功事者生来其实跟你我一样,从小到大一直都是很普通,既没有震惊世界的举动,也没有拥有亿万家财,甚至连生存都是个问题。

    但是,我们的现状却与他们相去甚远,这与我们是否是天才无关,因为我们一直不想做事,也不敢做事,所以就不得不去平庸平凡了。

    我们现在习惯于每天把太阳从东背到西,过着几乎一成不变的生活。上班、回家、上班,从来没有想过要改变。就算是对此感到不满,也只能在酒桌上借着酒劲儿发发牢骚骂骂娘,第二天仍旧重复今天的日子。

    不是我们不渴望光宗耀祖飞黄腾达,而是我们在骨子里就不敢去改变,害怕失去现在这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饿不死撑不坏的工作。

    我们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我们天生就是一位自卑、懦弱、不敢有所作为的人吗?不是的。是我们自己把自己变成这样的。

    小的时候,我们可能对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敢想,什么都敢做。但在父母的严加管教下,我们成了听话的孩子,被父母安排去读书并且一定拿到好成绩。我们想玩,但一定要完成作业;我们想去旅游,就必须拿双百分。

    进入学校,又不得不听从老师的安排,老师安排我们学什么就学什么,甚至学这些东西对我们有什么用,我们也不知道。老师告诉我们只要把这些东西学好,将来就能上大学,上大学就会有工作,有工作就能挣钱。家长说如果我们不好好学这些东西,长大以后就要挑大粪扫大马路。

    父母是万能的,老师是伟大的,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学吧,考吧,在学校这条封闭的胡同里一钻就是16年,或者更久。

    四年大学混出去了,父母又赶紧给你张罗单位,什么单位效益好,就使劲往里塞,也不管那项工作你是否喜欢,是否能够胜任。于是到了工作单位,就开始熬,熬工资,熬职称,熬职务。16年学的东西很多都用不上,从头再学。学察颜观色,学趋炎附势,学溜须拍马请客送礼逢场作戏,坐在办公室里研究如何搬弄是非如何勾心斗角,揣摩如何不干活还能拿奖金。

    所以,无论我们曾经是什么样的天才,但现在的我们只能默默无闻,形同草木。

    我们可以抱怨一切可以抱怨的,但是谁也不为我们负责,我们也没有理由去让别人为我们负责。自己脚上的泡是自己走出来的,痛与不痛只能自己知道;苦酒是自己酿出来的,我们不喝谁喝?

    回想一下,我们为什么如此平庸如此平凡?我们真正地想干过一件事情吗?即使想过,干下了吗?从骨子里,我们就没有觉醒过,告诫自己要去做事,要敢做事。

    我们仿佛听命于一只无形大手的操纵,一生中只在几条胡同里钻来钻去。没有敢为的性格,自然没有敢为的习惯。遇到有困难有风险的事情不敢面对,所以现在连我们自己都不清楚自己到底能做什么。

    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自然不敢做什么。这样就形成了我们懦弱的性格。

    关于敢为型性格,先人早已一语道破。英国的席巴·史密斯有过这样一句话,录于此,以共勉:

    许多天才因缺乏勇气在这世界消失。每天默默无闻的人们被送人坟墓,他们由于胆怯,从未尝试着努力过;他们若能接受诱导而起步,就极有可能功成名就。

    2.取其谨慎匡其怯懦

    总有人在慨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似乎命运之神总是不给他们机会。其实上天给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平等的,只是过于谨慎的性格使他们错失了机会。但另一方面,谨慎的性格又使这些人不致于陷入困境。

    人一生中,陷入困境的原因很多,然而大多是主观方面的不谨慎造成的。如果一个人时时保持一颗警惕的心,用眼睛观察,用耳朵分辨,用大脑思考,那么他就能远离困境。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保持谨慎的心态就是绝不忽视一些细枝末节,因为这有可能就是使你陷入困境的开始。只有处理好小的细节,才能有大的方面成功。

    但是,如果把性格的谨慎,理解为恐惧心理,那么你只能是一事无成。性格的谨慎要求是少犯错误,而不是害怕错误;恐惧则是害怕错误而不去做任何事。

    性格的谨慎是去做有把握但不一定是100%搞定的事情,恐惧则是愿意做那些被别人反复做过、自己完全能理解或亲眼见过的事情。

    要知道,再谨慎的人也会有说“本来可以”的时候,如果觉得自己可能犯错,那么不妨就大方地错一次,别怕错得离谱——谨慎的心态不可能使你再犯第二次这样的错误。

    假如你不甘于平凡,想成就一番事业,那么,你除了保持你谨慎性格的优势之外,还必须养成坚毅和决断的能力,否则你的谨慎只能使你变得畏缩不前,事业也将无所成。

    世间最可怜的人,不是那些没有取得成功的人,而是那些举棋不定、犹豫不决、不知所措的人,是那些只知小心而不能拿出主意、不能抉择的人。这种主意不定、意志不坚的人,难以得到别人的信任,也就无法使自己的事业成功。

    真正的谨慎是除了具有小心的心理之外,还得有决断的勇气,即使犯点小错误,也不会给事业带来致命的打击,因为他们对事业的推动,远远比那些胆小狐疑的人敏捷得多。

    一个人保持清醒并不难,难的是时时刻刻保持清醒。尤其是当一个人取得成功之后,居功自傲,踌躇满志之态便不可避免地表露出来。岂不知世间多少嫉贤妒能的人,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别人比自己强,这些人自己成事不足,败别人的事的能力却绰绰有余。更何况你的自傲会毁了你的成功。

    谨慎的性格要求成功之后不动声色,甚至功成身退。成功并不是表现出来的,而是通过努力干出来的,成名也不是自己吹出来的,是靠勤奋加才能得来的。

    谨慎的性格使人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不说过头话,不做过头的事。树大尚且招风,何况人乎?

    虽说谨慎性格之人很少失败,但失败仍不可避免地找到你。“智者千虑,尚有一失。”不必为失败后悔不已,既然失败已经来临,那么就把这次失败当作下次成功的种子,现在需要的是用反思来浇灌,而不是用后悔来助长。

    谨慎是治疗失败的良药,它能使失败的伤口很快愈合,它能使产生失败的病毒彻底消灭。前文已说,谨慎不是害怕,你越是害怕失败,失败越是找上门来,所以不妨大方地失败一次,有了谨慎这味良药,同样的病便不会犯第二次。

    3.坚韧而不固执,给自己的性格注入哲学因素

    成功的城堡是由一块块的砖头垒筑而成的,灿烂的阳光和美丽的彩虹也总是出现在雨后的天空!

    你也许看到过这样的情形,大象们经过一番艰苦的跋涉,好不容易到达每年固定的饮水地的时候,因为天气的干旱,很可能原来的水源已经干涸了。望着龟裂的河谷,大象们没有怨言,也没有停下来休息,而是继续前进,去寻找新的水源。在一年当中在象寻找水源的时间最长可以达到10个月之久。可以说大象的一生,有大半的时候是靠着坚强的毅力进行跋涉来维持生存的。

    人生也是如此,一个人的成就有多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耐心和毅力有多大。

    坚韧是一种属性,是坚强的意志力和不屈斗志的象征。人生在世,挫折是一种常态,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学会在逆境中不冲动,不波动,坚持到底就意味着胜利的本领,尽其所能在逆境中创造机遇。

    坚韧型性格的人以自己意志为荣,甚至在遭遇挫折之时也以为虽败尤荣。任何事情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让别人了解你,以及你去了解工作或者真的发展和成功了,都需要一段时间。你必须要有足够的毅力和忍耐的精神,要在平常的生活和工作中积蓄力量,积累经验,在忍耐中寻找机会、等待机会和创造机会,而不是一味地抱怨没有机会而无所作为。但坚韧型性格的人往往以为变通求活就是退却妥协,这种顽固的观点也是坚韧型性格一种负面效应,这种负面影响往往阻碍事业的成功,错过不少机遇。因此,坚韧型性格的人必须在自己的性格中注入些哲学因素,用思辨的心理状态对待身边的事物,这样才能在保持坚韧性的前提下,不固守成见,善于沟通协调,使自己不至于陷入孤立的境地,这是每个具有坚韧型性格的人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4.上善若水,方圆并济

    “亦方亦圆”是一种较高的境界,那么何为“方”,何为“圆”?

    一般来说,自然形成的都是圆的,人为修饰的都是方的,因此,方为动,圆为静,方是原则,圆是机变,方是以不变应万变,圆是以万变应不变。外表要圆(大智若愚),内心要方(清静明志)。对己要方(严以律己),对人要圆(宽以待人)。有圆无方则不立,有方无圆则滞泥。所以,做人如果能亦方亦圆,方中有圆,圆内容方是大智慧。而方圆型性格的人在社会交际中,总能把方和圆的智慧结合起来,做到该方就方,该圆就圆,方到什么程度,圆到什么程度,他们都能掌握得恰到好处。

    因此,欲把方圆的性格优势发挥到极致,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自尊是自我规矩,自我规矩便能自成方圆。自尊心是一种美德,是促使人不断向上发展的一种原动力。莎士比亚说:“假使我们自己比于泥土,那我们就将真的成为被践踏的泥土了”。又说:“没有自尊心的人,即等于自卑。”在人际交往中要维护自己的尊严;也要顾全对方的尊严。自卑与自大是两个极端,有人比喻说:“自卑感与自大狂,乃一手的两面,好似刀片,两边都有伤人的锋刃。”这个锋刃不仅伤人,还能伤自身。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最忌讳的是自作聪明,自以为是,好为人师。以平常心待人,不卑不亢,这是成大事的男人交际中的规矩,离开这一点是谈不到方圆的。

    (2)求大同存小异。

    要想达到在交际场合外圆内方的境界,成就大事,就必须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习惯、性格特征等等,在交往中难免会有些摩擦,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尽量寻找共同话题。但与人相处时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要失去自我。

    (3)方圆有术,纵横捭阖。

    交际需要交谈,以传其情,达其意,起沟通、交流之效,从而协调、融洽与交际圈的关系。

    5.刚柔并济最相宜

    自强刚毅型性格特征的人,有不达目的,势不罢休的韧性。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战胜别人的只是有力量,而战胜自己的人才算坚强。自强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追求。有这种性格的人,他们对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全身心地投入,他们把目标聚焦在某一点,专注于一事,靠着这一思想为导向,把信仰当作一种责任去追求,使自己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拥有这种使命感的人,会因为自己的奋斗而使人生充满意义,从而超脱本体的渺小。

    生命不息,自强不止。自强刚毅型性格的人在压力面前有着天生的抵抗力。压力对于他们来说是提高自身能力的催化剂,为了承受或冲破压力,他们会更主动,更积极地工作,然后将生命的激情更热烈的燃烧。

    自强刚毅型性格的人,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不惜标新立异,他们往往过于偏执,好表现自己,在事情面前往往不够冷静。他们简单地把毅力归结为持之以恒,这是片面的,因此,自强刚毅需要一点通权达变的技巧。遇到大事、难事和“得意之笔”时而能保持冷静,但不要一条路走到黑更是我们所需要的成功品质。

    6.冷静而不失热情

    水是静止的,如一泓沉静的湖水,用其静谧的姿态,勾勒生命的深邃;火是热情的,如火山爆发时的岩浆,以其蔓延的姿态,燃烧它所流经的领域。冷静理智的人,就是那水,有着哲人般深邃的目光,人一旦陷进去,就难以挣脱。他们认为,假如他们向大家宣讲浅显之理,听众或读者一定感到厌倦、不快,甚至肤浅、无聊。冷静理智者们默认的处世准则是:对他们容易的事情对别人也容易。这种过分简明扼要的语言风格所导致的结果便是令人费解。因而他们有时失去了听众却还不知道。

    即使在社会和政治领域里不被人们认可,冷静理智型的功利主义者也丝毫不会掺杂势利的成分。事实上,他们愿意听取任何人关于他们所选择的方式方法的有益的建议,但如果别人不这样做他们也会认为无所谓,当有着某种意图的行为的功用性成为问题的焦点时,地位、威望、权力、学位、许可证、证书、公职徽章、名誉、风俗——所有这些社会认可的标志对冷静理智型气质的人来讲都毫无意义。如果思想是富有成效的,他会警惕它遭到魔鬼的破坏;如果不是,他们也不会理睬圣人的建议。

    冷静理智型性格的人常常把自己看作是最好的原动力,务必以其功利的方式和手段来抵制风俗和传统,以无止境的奋斗精神为其事业带来效率和明确目标,这是一种被许多人认为是很傲慢的态度。如果说这是傲慢,那么至少这种傲慢不是空虚无用的,更不是无知的,毫无疑问的曾经驱使冷静理智型性格的人发明出文明世界所赖以生存发展的科技成果。

    然而,如同水与火不相溶一样,冷静理智型性格的人总是冷静有余而热情不够。他们的生命之火只见蓝色的微焰,而没有色彩的绚丽。

    世界是纷繁多彩的,缺少激情会让人觉得索然寡味。因此,冷静理智型性格的人应该转变观念,重塑自我,用热情点燃生命之火。

    7.独品孤独时也要学会与人相处

    孤独型性格是天生的思考性格,这是这种性格的一大长处。但这种性格似乎有不近人情之嫌,这是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境界,是一种常人无法理解的层次,所以孤独常与伟人相伴。

    孤独型性格在人的思想上、行为上,有两种体现:一种是因为客观条件的制约,长期脱离人群的“有形”的孤独;一种是身处人群之中,但内心世界却与生活格格不入而造成的“无形”的孤独。有一种“有形”的孤独,比如驻守在边疆哨所中的战士、长期在高山气象观测站工作的科技工作者、长期在五洲四海漂泊的海员等等,他们远离亲人朋友,在工作之余没有与更多的人情感交流的机会,没有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不免有时感到寂寞,感到孤独。

    而由于内心世界与人群生活有距离所形成的孤独型性格,却是十分有害的。一个长期生活在孤独中的人,精神受到长时间的压抑,不仅会导致自己的心理失去平衡,影响自己的智力和才能的发挥,也会引起人的心理上、思想上的一系列变化,产生诸如思想低沉精神萎靡,失去事业的进取心和生活的信心。

    大多孤独型性格的人,并不是自己情愿离群索居、孤身独守的。他们有的是行走在艰难坎坷的人生路上,遇到了痛彻心扉的痛苦,因而或嗟叹人生艰难,埋怨命运刻薄,或痛恨世态炎凉,咒骂人心虚伪;有的是感到自己怀才不遇,知音难觅,得不到别人的理解,也不愿去理解别人,不如独处一隅洁身自好;也有的是自己看不起自己,不相信自己,在人群中徒见别人风流潇洒、知识渊博,因而自惭形秽,悲观自己才貌平庸,才智低下,不敢也不愿意与人交往……境遇各有不同,其结果都大致差不多:自己在孤独中越走越远,难以自拔。

    那么,如何才能从孤独的阴影面走出来呢?这就是要求孤独型性格的青年首先要做一个达观者。所谓“达观”,一是对不顺心的事要想得开,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要“拿得起,放得下”;二要乐观,尤其在逆境中,在困难较多的情况下,要有一点乐观主义的精神,一方面眼睛要看得远些,另一方面步子迈得再扎实一些。这是因为生活自有它发展的规律,不会随着人的主观愿望而转移,更不会因为人的消极回避、等待而自然而然地变得好些。倘若每遇到不顺心的事,都想不开,都拿不起,放不下,恐怕什么也干不成。

    要勇于改变自己的不良性格特征和坏习惯。生活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人是完美无瑕的,而自己也必须敢于承认并改正自己的弱点。一个人过于清高,往往让人敬而远之;过于高傲,让人望而生畏;小肚鸡肠也往往让人看不起;自私、刻薄、小气,也会招人厌恶。自己有什么缺点,就应乐于接受别人的建议、帮助与忠告。有了改正自己缺点的勇气和行动,就能吸引朋友来帮助你,就能创造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对别人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也应该热心助人,不能因此把人看扁,嫌而弃之,离而远之。

    当然,“解铃还须系铃人”。你孤独,是因为关闭了自己心灵的门窗,因此,只要勇敢坚定地打开心灵的门窗,让阳光和春风照拂着自己的心胸,你自然就会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诗人布洛克说得好:“一个懂得孤独或至少在孤独中思考过自己的人,才会更加心胸坦荡,也更能理解别人不能理解的事情。”所以,当你独品孤独的时候,也要学会与别人交流。这样,你才真能把自己性格的优势发挥出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