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江湖:东篱杂文-指上闲聊——《现代文学课》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近读许子东先生《现代文学课》,深感自己这些年十分浪费,没有好好系统学习中文,当然这些年的生活也很丰富,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

    在贵阳地下通道里发现一个卖自己小说的作者。花了25块钱买了一本,回去看看写的很平常,买这本书就是为了鼓励写作者吧。在飞机上没事干,就看这本小说。

    好的小说要能吸引读者,被吸引才能看下去,就如同一个男人或女人的颜值。小说的颜值是什么?我想应该是语言,语言新奇,充满哲理,或者幽默风趣。王朔的小说就是这种特征,实际上写的都是平常故事,还有后来80后的孙睿,写的都是学校故事,但是语言胜出。语言是基本功。

    如金庸小说,则是情节胜出,为什么王朔怎么都看不上金庸小说,就是觉得语言不够好,但是武侠类小说情节厉害啊,带着读者如坐过山车,进入一个缤纷奇幻世界。

    另外还有小说背后的深意,也就是小说能不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而具有生命力的原因之一。因此,文学被划分为严肃文学,通俗文学。现在社会上通俗文学大量生产,严肃文学在比较小的圈子里生产。

    现代社会十分需要通俗文学,各种类型通俗小说极大繁荣,满足需要,严肃文学文人弄出来的文坛,被颠覆。那个破坛不登也罢。

    一年写几百万字,卖出去同样能够挣钱,文坛认不认可又能如何?!渠道变得多了,写作者更解放同时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良莠不齐情况也更严重。但是不能不说当代,有很多好的作家从网络诞生。

    我一直以为写作能力是天生的,就像曹植,“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才华的纵向积累,就是天赋奇才。写诗词这东西,是一种天赋,许子东先生也这样认为。小说呢,凭感觉就写出来了。有时候就是很年轻的时候就写出来很好的小说。如果几岁还没有写,估计以后也很难了。

    张爱玲多岁已经完成《第一炉香》等大部分作品,曹禺写《雷雨》也是出头,金庸基本岁之前已经完成自己的十四部经典作品,鲁迅算是晚的,写《狂人日记》时已经四十几岁了。

    想起东篱的第一篇小说在初中。四岁之后完成短篇若干。好像也算有点天赋吧?!惭愧一下。四十岁之后写的长篇质量均不如短篇更好。

    聊以告慰自己45岁之后的人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