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瑞霁
我们至今也无法否认,美国是世界上最重视人才的国家,二战结束后,美国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德国的原子弹研究专家、把德国的犹太人送往美国。今天支撑着美国科技的中坚力量其实是那些并不出生在美国的美国人。
21世纪其实是人才竞争的世纪。这句话早就被人们挂在嘴边。
2008年7月10日,运城市委组织部部长陈振亮一行在中心医院召开“引进人才座谈会”,那些招聘进来的人才和硕士生代表纷纷发言,畅谈他们被什么所吸引而走进这座医院。
李颖佳:当时我在招聘会上看见柴院长亲自过来招聘,我心里就想院长都能亲自过来就说明他对人才高度重视,正是院长的这一举动坚定了我来运城工作的决心。
孙跃女:我给院长写过两次信,也发过短信,签约较顺利,我觉得我们新院建设是吸引我们的。
王斌:我是东北人,本来想留在当地的,但是看到中心医院后,我二话没说就签到了这里。
院长讲到:2002年-2008年医院共招聘人员466名,近3年较多,博士生1名,硕士生48名,本科生230名,其中985院校19名。市委组织部对医院的人才战略给予大力的支持,还开了专门的招聘会、人才绿色通道,人才办也进行了座谈和调研,并在手续的办理上提供了诸多方便。就拿我院心内科主任李学信来说,他就是特事特办的典型,对他进行了重新建档,在医院的关心和帮助下,他2000年到医院后,引进了心脏起搏器、冠脉造影术、支架介入术等,填补了我院空白;引进的研究生也有很大的潜力,他们都是来自“山南海北”,来到医院后,我先带领他们参观医院,给他们报销来的路费,在诸多方面给他们提供便利,目的就是想吸纳他们来我院工作。
组织部部长陈振亮讲道:我对中心医院的人才战略有几句话评价,大发展的医院,有远见的院长,能干事的班子,一流的医疗队伍。医院要把人才当宝,人才要把医院当家。他又着重强调了引进人才、储备人才的战略意义,要求人才办“畅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把优惠政策落到实处”。一定要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切实服务。他高屋建瓴的总结和办实事的工作作风把会议气氛推向高潮,无疑使医院这棵“梧桐树”更加有根基和支撑力,也使人们感受到院长不凡的人才战略眼光。
在新院的临时会议室召开引进人才座谈会,意义不言自明。所以新院即将竣工时院长能胸有成竹,是因为“手里有人,心里不慌”。
“院长虽是搞中医的,但他广纳贤士,尤其能接受大家意见,在业务上你能讲出理由说服他,他就会当场拍板支持你。如果他不表态,证明他没有考虑成熟。那年在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系EMBA培训学习,院长总坐第一排,经常举手提问题,思维敏捷,意识超前,在众多的院长中很是引人注目。我坐在最后一排,静静地看着他,觉得跟在医院的他简直判若两人,像一名求知若渴的学生。”博士生、副院长白月奎曾经说,他已是运城市人才工作会议上必会提到的引进人才典范。
“中心医院之所以有今天,是多年来每一位院长在外出培训上从不吝啬。他们最明白医院就是靠好医生来支撑,所以再困难,出外学习和参加学术会议,费用以及生活补贴全给报销。”一位科主任说。
其实,人才流失曾经让院长经历过刻骨铭心的无奈。有人说,数数运城市几所专科医院的管理者,大部分是从中心医院走出去的。尤其是组建急救中心时,中心医院一下走了21位骨干医生和护士,包括一位副院长。一位前任副院长说:“我们中心医院就是为运城医疗界培养人才的。”话是这么说,可医院人都清楚,那时候医院正面临创“三甲”,无异于釜底抽薪,院长有多难,可想而知。
院长也有自己的绝招。比如,心血管内科主任李学信、放疗科主任张文正,就是他“不择手段”挖来的人才。
早在1999年,辞职还是件冒风险的事。可李学信毅然丢掉长治医学院和平医院的工作,夫妇双双进了运城地区医院。手续、户口、人事关系,统统没有。有位副院长说,先试用三个月再说。院长当即拍板:“不用试,那边不放人,这一走就意味着堵死了后路,我不拍板,人家怎么能安心上班?我拍板,出了问题我负责!”他早已了解了毕业于山西医科大的李学信的医术与人品,所以毫不犹豫。
腊月里寒风刺骨,医院派一辆大卡车把李学信连家一起搬来了。医院办公室主任在门口等了两个多小时,一直等到把家具全搬进前任副院长留下的屋子里。李学信看到40多平方米的屋子虽不大,但毕竟是院长特批给他的家,心里充满感动。办公室主任帮他安置好后领他到夜市上去吃饭,离去时已经是深夜,那一幕十多年后的今天想起还会感到温暖。就连后来孩子转学也是医院人事科帮忙办的。过完年李学信就上了班,就任心血管内科主任。
“首先是舒心。院长尊重我们,就是带领导看病也是先打电话后到科室来诊断,从不摆院长架子。这就在全院形成了很好的风气,不像我在原来的单位,一个后勤科长都会对我们主任们吆来喝去,哪里还有尊严?”李学信感慨道。
从来,心脏病的治疗水平就是医院一块招牌,一个人才会带动起一个科室的发展。2010年8月20日,一位39岁的患者因喝酒犯了心脏病,在县医院抢救过来送到中心医院。晚上先放了临时起搏器,凌晨4点上手术台,同时植入起搏器与支架,不久痊愈。如果在过去,要去西安,最快也要三四个小时,患者能否坚持到也未可知。2008年河津一位74岁的冠心病患者,在西安某医院进行了支架植入术,不久又发生急性心梗,送进中心医院,进行了心脏介入,转危为安。如此病例数不胜数。
为了购进新设备,也有很多话不得不说。当初上核磁共振、螺旋CT、C型臂三大件时意见不一致,一下投资2000多万,啥时候才能赚回来?赔了怎么办?现实中山大二院就是例子,买了核磁共振,光保养费一年就是几十万,最初一年只做几十例肯定是赔本生意。
可院长说:“医院要发展,首先要在设备上发展。”没有钱他也敢拍板。新院上设备,更是不惜投资巨大,以世界一流品牌的德国、美国先进仪器,装备起急诊室、ICU、CCU、手术部,使北京来做手术的专家们赞叹不已。王家岭矿难时,卫生部的专家来考察医院接诊抢救出井矿工的能力,当即拍板,说,没有想到在运城这个小城能够见到如此设备先进、流程合理的大医院。
“没有先进的设备,我们就跟挂听诊器的乡镇赤脚医生没什么两样,仪器让心内科迅速走上发展道路。咱们国家基础科学比不上发达国家,但学术发展已经与国际接轨,咱们的临床大夫技术与国外同步,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北京阜外医院是心血管专科医院,他们能做的手术咱们现在也能做。比如,起搏器、支架、射频手术。其实,在医术方面,横向、纵向结合得最好的就是市一级医院。临床多,实践多,经验也多。大城市的专科医院做心脏手术时,脚破了也得家属到外面请医生来包扎。这就是现实。”李学信说。
还是回到1999年。院长看着新购进的放疗设备,但苦于缺少人才,完全不知道从何下手,他开始托朋友打听。第一次见到张文正他就表态:“只要你愿意来,其它的你不要管。职称、职位、爱人工作、调动手续,包括孩子入学,一切都有我们。”张文正进来就担任了放疗科主任。
就职于闻喜解放军总后勤部职工医院的张文正名气大,待遇高,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率先在晋南搞放疗,周边地区的患者慕名而去,医院很快就由原来的52个床位发展到三个病区150个床位。一个人才支撑起一个医院,院领导当然不放他,搬出需要北京批准的理由来挽留。可张文正一是为了孩子上学,二是看到综合性医院发展空间大,最后决定孤注一掷:辞职。夫妇俩悬着心,把家搬到运城。
好医生走到哪里,就会把病人带到哪里,这是规律。中心医院的放疗科很快名声大振,患者不再舍近求远去西安或北京,纷纷前来治疗。
“我们医院放疗科的发展,最受惠的是农民。肿瘤治疗有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全球范围内执行的治疗指南,医生的任务就是判断准确病情。运城是宫颈癌多发区,过去干部可以去外地,可农民没有钱就会放弃治疗,等于放弃生命。”张文正说。有一次去万荣走错路,车子陷进地里出不来,一位农民赶过来喊道:“张主任你咋来了?我妈就是你治好的,你忘了?”随即赶过来几个人帮着抬车。那一刻,张文正非常感动。28年里他治好的患者不计其数,哪里还能想起眼前这位男子,可患者家属忘不了,一辈子都忘不了。
“医院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院长经常这样说。卫生部每年12月举办人才招聘会,他和党委副书记管恩亮以及人事科长一起去,每次都有收获。
“说不出原因,但他们在招聘会上确实很抢眼。我和男朋友都是被他们所吸引。也许是他们急切、真诚的神情吧,让你有一种信赖感。最让人感动的是院长的决断,看中了你就当即拍板。”最年轻的护士长赵燕霞对当年记忆犹新。这位长治医学院的高材生,放弃了北京海淀医院,与男朋友双双来到运城。先到妇产科,又到ICU——这个集中了全院最尖端最先进的设备和人才力量的科室,2010年元月成为呼吸内科的护士长。
人事科长说,院长在招聘会上只要相中了你,马上就拍板。对方往往难以相信既而泪流满面:“真的吗?不是说没有几万块就不了业吗?”
“那是别的单位。我们从来不会。”院长知道,如果把中心医院搬到北京,他还愁缺人才吗?打破头地往里挤。这就是区位的优势。院长到学校选人有一招,先找一位学习好的学生谈,然后通过他(她)去找别的学生。如果这位学生找来的都是比他(她)差,那就是人品有问题,此人不可用。他用人的标准很苛刻,人品有问题,将来医术再高也不会成为好医生。
从2005年到2010年,医院各专业招聘进来的共有819位,今年光市委人才办通过绿色通道解决指标的就有60名。现在人才梯队已经形成,50岁以下的占到80%到90%,45岁以下的占70%,40~45岁的占20%,“文化大革命”后人才断层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如此优秀的一支队伍,是中心医院技术和管理的中坚力量,可以断定,未来的五到十年间,他们将成长、成熟并发挥各自的智慧才能,为医院走向辉煌而做出贡献。他们是医院的脊梁,必将载入医院发展的史册。那时候,一切苦涩经历都会变做甘甜的回忆,比如,为了新院建设半年多拿不到奖金;比如,像蚂蚁搬家一样的辛苦搬迁;比如,流程改变后的忙乱与工作强度;比如,因种种原因被患者不理解甚至挨骂投诉等等。2011年3月,中心医院以高薪引进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副主任许锁春教授任心血管外科主任。又一次高标准的引进,是中心医院人才战略的又一项重要举措,标志着人才战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许教授刚来就成功地完成了一例只有在阜外、安贞等专科医院才能够完成的高难度心脏及大血管复杂畸形矫治手术,这一技术的开展,将使中心医院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诊治方面有了质的的飞跃。
有人说,夜幕下的新院让人倍感温暖。她就像一个生命的驿站,有生命悄然离去,也有新的生命降临。充满蓬勃的哇哇啼哭,伴着悠扬的钢琴声,迎接着每一个太阳升起。重复又重复,轮转又轮转。
“选择了这个职业,就等于选择了奉献。”这是发自医院员工内心的感慨。算不上豪言壮语,但应该让我们每一个人记住,并且感恩!因为,是这些白衣战士,守护着我们的生命。是他们用青春甚至牺牲,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博弈,为我们赢得生命的尊严。比如,英年早逝的好医生赵芳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