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要求国家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档案工作法制化的核心就是“依法治档”,即一切档案工作都要依法进行。那么,如何促进企业档案工作的法制化建设呢?
首先,必须充分认识企业档案工作法制化建设的必要性。一是档案作为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是国家政权和各种社会主体运行的真实历史记录,是支持其运行的法律依据。企业档案是伴随着企业生产、经营、建设、发展和管理活动而产生、发展的,为了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企业就必须重视档案工作的法制化建设,必须依法管理档案。二是坚持依法治档是搞好企业档案工作的基本保障,是《档案法》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遵循的准则之一。从入世后我国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宏观背景中,我们切身感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企业已基本成为独立经营和参与市场竞争的经济实体,对于企业自身档案的管理,已不可能像过去那样通过上级主管部门开展的档案目标管理活动来实施和推动,更多的则要靠企业自我约束、依照法律规定来管好自身的档案。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加强自身的档案法制化建设,健全和完善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大力宣传、贯彻、落实《档案法》,让《档案法》及各项制度真正深入人心,形成依法治档,有章可循的管理机制。三是在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发展趋势下,企业间各种经济纠纷、涉外官司也会大幅增加。要想在各类法律诉讼中赢得胜局,企业档案是否完整,就成为首当其冲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企业必须转变观念,重视档案工作。
其次,必须努力提高全员的法律意识。一要提高企业档案工作者的档案法律意识。具体的档案工作人员,最容易发现现有法规与实际工作不相适应的地方,最知道哪些工作是需要建章立制的。如果他们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他们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就会更接近于实际,更具有可操作性,不仅能为法规的制定提供扎实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有助于提高立法的工作质量。二要提高企业员工的法律意识,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从而自觉地在法律和规章制度允许的范围内管档、用档,以提高档案工作法规、规章的执行力度。如笔者所在的单位积极响应国家档案局和湖北省档案局组织的《档案法》发布十五周年、二十周年纪念活动,组织领导和职工群众1500人参加了“剑南春”杯档案知识竞赛答题活动;制作专题展板宣传《档案法》和档案工作;创办《档案工作》简报(季刊),除交流档案工作经验、反映档案工作动态之外,专门开设档案法制宣传栏目,宣传档案法律法规。此外,还通过公司有线电视台、《桥梁建设报》、内部局域网等有效载体及时发布、宣传最新档案规章和工作动态,取得好的效果。
第三,必须建立健全企业档案工作的法规体系。完善的档案工作法规体系是档案工作法制化的基本前提,是档案工作法制化的客观条件要求。衡量一个企业是否依法治档,其重要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其是否有完善的档案工作法规体系。目前,笔者所在单位的档案工作经几代人的努力已形成一套较完备的、系统的档案工作规章及管理制度,2006年10月又颁布了新的七项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并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进行学习宣传贯彻。具有显著的企业特色和较强的可操作性。
最后,必须建立健全企业档案工作法制化建设的监控机制。对于企业的档案部门来说,它不同于国家或地方档案管理行政机关,具有执法权,因而企业档案工作的法制化建设只能依靠自身的监控机制来实现,笔者所在单位根据企业经营规模和范围的逐步扩大不断强化二级立档机构的建设与管理职能,如下发《关于加强档案管理机构建设的通知》,建立档案工作“三项考评制度”,把各级档案管理纳入量化考评范围,实行目标化管理。赋予档案部门一定的管理权限:硬性规定档案部门必须参加企业内部组织的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验收档案)并出具验收意见且与项目经理期薪考核挂钩;把各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好坏与分管领导、档案人员的责、权、利挂钩;实施档案工作管理目标的考核与奖惩制度;建立涉及归档工作相关费用档案部门签字认可报销制度等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笔者相信随着企业法律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档案意识亦将大大提高,这必将有利于引导企业档案工作走向依法监督、依法治理的良性循环轨道。
参考文献
1.档案鉴定标准及应注意的问题。,2007—09—22
2.连念,翁勇青。新时期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若干问题探讨。上海档案信息网档案论苑学校档案,2008—02—25
3.档案工作基本术语。DA/T1—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
4.汪孔德。档案鉴定研究[J]。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131
5.汪孔德。论档案的实质鉴定[J]。档案与建设,2005(8)
6.胡玉琴。中美档案鉴定工作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J]。城建档案,2008(7):26
7.胡玉琴。中美档案鉴定工作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J]。城建档案,2008(7):26
8.杨洪云。浅议高校档案的鉴定销毁工作[J]。兰台世界,2008(3)上半月
9.教育部,国家档案局。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2008年8月20日发布,2008年9月1日实施
10.档案工作基本术语(DA/T1—2000)
11.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档案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25
12.茜瑞·卡普兰,布瑟琳·班克斯著;钱建中译。美国档案保管人员的培训[J]。上海档案,1992(1):49
13.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档案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28
14.彭志斌。高等学校档案分级管理研究[J]。档案与建设,2009(11):20
15.http://sub.whu.edu.cn/dag/yxzd/4.htm
16.摘引自童爱玲。高校教学档案建设与教务信息管理[J]。教学研究(河北),2008(4)
17.王茹熠。加强高校教学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思考[J]。云南档案,2009(8)
18.李美艳。高校教学档案工作发展趋势探析[J]。内江科技,2009(3)
19.Nicholas C.Burckle.The Society:From Birth to Maturity.American Archivist.Vol.61 No.1.1998:12—35
20.Nicholas C.Burckel and J.Frank Cook.A Profile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Archives in the United States.American Archivist.Vol.45 No.4.Fall 1982:410—428
21.Nicholas C.Burckle.The Society:From Birth to Maturity.American Archivist.Vol.61 No.1.1998:12—35
22.刘小宪,马学强,孟伟。密歇根大学档案馆利用情况分析及启示[J]。山东档案,1999(6)
23.张恩庆。美国档案的开发与利用[J]。档案学通讯,1994(3)
24.朱江。研究型档案馆——美国密歇根大学本特利历史图书馆考察记[J]。档案与建设,2005(2)
25.韦庆远。参观哈佛大学档案馆记[J]。档案学通讯,1982(2)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