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虎”不是虎,乃乾隆年间药都一写字高手——杨时轮的别称。
杨时轮少年聪颖,读书作画样样让私塾里的老先生吃惊。但他却无意于功名,只热衷于练字和拉弦子。
这字练得如何没人见过,只传说,他写的字白天会动,夜里放光。这弦子——药都人把二胡称作弦子,拉得倒堪称一绝。话说有一年的除夕晚上,全城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纷纷向南门聚去。都说南门唱大戏了:锣鼓弦子一个劲儿地响,黑头、小生、红脸、花旦一个劲儿地唱。
可药都人赶到南门全都惊了,哪有什么戏,只有杨时轮挟一把二胡从城墙上下来。这一把二胡满台戏的景儿,使药都人对杨时轮多了几分佩服。但谁都很少能给他攀上话,一则他时常四处出游,二则他整日间闲云野鹤般深居简出。
云儿没有根,鸟儿喜丛林。
这一天,杨时轮和书童云游至苏州寒山寺。只见寺门口有一老妈妈不停地向人哀求,原来她要把眼前这个眉眼儿俊秀的小姑娘卖了。
杨时轮一问才知,原是一个恶霸逼死了她的男人,又要把十两银子的债滚成五百两,三天不还,拿她女儿抵债。“把闺女卖了,也不能把她往这个老色鬼的火坑里推。”老妇人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说着。
“老人家,不必伤心,跟我到码头边的船上,我送你五百两银子。”
杨时轮话刚出口,书童便小声提醒:“老爷,咱统共才剩二百两,只够回家的盘缠。”
“这样吧,老人家明天还是这个地点、还是这个时辰等我。”说罢大步向寺内走去。
晚上回船,杨时轮磨墨摊纸挥笔写下一斗大的“虎”字。
“明儿一早,你把这个字拿到当铺,当银要一千,当期写一年。”杨时轮拎起二胡向船头走去。
第二天一早,书童拿了这个“虎”字一连跑了十家当铺,没有一家肯接当。在人们的指点下,他来到苏州最有名的当铺——盛泰昌当铺。字画柜伙计看了看字,问当银多少,书童伸出一个指头。
“一两?”
“太少!”
“十两?”
“太少!”
“百两?”
“还太少!”
“这字能当一千两?”字画柜伙计站了起来。
正在这时,从里屋走出一个五十多岁的账房先生。接过字一看,不禁一惊,连忙戴上老花眼镜摇头晃脑地半天不语。
“这个虎字也算写到家了,但不足之处是这只‘虎’脚根不稳。当银九百九十九两如何?”
虽差一两银子,书童没敢做主。便收起字,向杨时轮禀告。
杨时轮一听,失声叫道:“是个识家。”
遂向船家借张八仙桌放在岸上,垫平四角,饱蘸大笔,悔风又书一“虎”。
一年之后,杨时轮带千金来赎字。只是“盛泰昌”已不见了,据说是失了大火,烧了库房。杨时轮仍不死心,经过二九一十八天苦找,终在一旧书摊前找到账房先生。
账房先生一口咬定,字在大火中烧掉了。杨时轮无奈而归。
三年之后,杨时轮在药都自家门前突然看到那“虎”字的赝品。自此,便封了笔。
杨时轮没给药都留下一字,只留下“千金虎”的美传。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