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何来:70位名中医给女人的健康提醒-运动保健——女人的健康源自合理的运动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运动养生是传统养生学中的主要方式,古已有之,早在《吕氏春秋》中就提出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观点。运动也是女人瘦身、减肥、塑造魔鬼身材的最佳途径。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强身健体,就要持之以恒,更要注意科学性,这样健康与美丽才会属于你。

    龚廷贤:运动是女人生命力的根基

    “养生之道,不欲食后便卧及终日稳坐,皆能凝结气血,久则损寿。”

    ——《寿世保元》

    运动养生是传统养生学中的主要方式,古已有之,早在《吕氏春秋》中就提出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观点,首次以运动来论养生,指出人不运动就会生郁结,郁结在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可能产生疾病。因此要想祛病健身,就必须坚持运动,以便达到开塞通窍、使精气血脉畅流不息的养生目的。

    明朝内府大御医龚廷贤在其书《寿世保元》中说:“养生之道,不欲食后便卧及终日稳坐,皆能凝结气血,久则损寿。”运动可促进精气流通,气血畅达,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提高生命力,故《儒门事亲》中强调“唯以血气流通为贵”。适当运动不仅能锻炼肌肉、四肢等形体组织,还可增强脾胃的功能,促进食物消化吸收。脾胃健旺,气血生化之源充足,疏通经络,通利九窍,故能健康长寿。

    武侠小说大师金庸老先生是一个运动养生的积极实践者。他虽不能像自己笔下的英雄好汉那样闪转腾挪、飞檐走壁,但“查大侠”有自己喜爱的运动。他每日到山顶绕圈急步走,大概走45~50分钟;太阳过猛或下雨时,他便会留在家里踏健身单车30~45分钟。他强调运动是使生活变得轻松的好方法。

    现代的女性更要注意多做运动,因为运动的缺乏不仅会严重危害女人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会使女人过早衰老。所以在这里警告那些天生就不爱动的女人们:多运动,益健康;不运动,损健康。

    但值得注意的是,运动养生也要有科学的态度,不能心血来潮时就骤然剧烈运动一番,这样反而对身体有害。

    在西方的传说中有个叫米罗的人,他家的母牛生了一头小牛,他每天练习把小牛举起来,小牛不断长大,米罗的力气也不断增加,当小牛长成大牛时,米罗仍然能把它举起来。这就说明了运动要循序渐进的道理。

    运动养生不能一朝一夕,要长期坚持。运动量的增加也要自然而不勉强,运动的强度也要控制,感到适当的疲劳即可,应该张弛有度。苏轼说:“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运动会消耗身体的能量,恢复的过程实际也是运动的一部分,通过适当的休息和补充营养,能使肌体重新恢复,建立起新的平衡,为下一轮的运动打好基础。

    现代女性生活节奏快,工作繁忙,常听人抱怨没有时间去运动健身,这就需要花一些心思,巧妙地安排时间,寓运动于生活中,把运动和工作、生活结合起来,争取一切运动的机会。比如,工作累了的时候伸伸腰、踢踢腿,活动活动关节,平时多做些家务劳动等。做家务这种低强度运动对身体是很有好处的。研究发现,每周运动消耗2000卡热量的人,比不运动的人患心血管病死率低50%,平均寿命延长4~5年,而家务劳动每周足以消耗掉2000卡的热量。

    另外,要灵活掌握运动时间。睡前活动身体的作用能在睡眠全过程中得到维持,尤其是做一些加深呼吸的运动,如活动膈肌或扩胸运动,此类运动能使人体整个系统充氧,处于较好充氧状态的人,不仅睡得香,而且消除白天疲劳的速度也会大大加快,只是注意不要太剧烈,以适度为宜。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运动的机会,只要长期坚持,一旦形成了习惯,对健康长寿是大有益处的。

    健康小警示

    那种运动是最适合女性健美的呢?其实,只要持之以恒地进行健美操和体操运动,加强平衡性和协调性锻炼,就能收到明显效果。

    华佗:平衡气血生态的“五禽戏”

    “动摇则俗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华佗

    形神兼养是中国传统养生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倘若说养心的关键重在一个“静”字,那么养形的要务则是“动”。华佗曾经这样说道:“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鉴此有了“五禽戏”。

    关于“五禽戏”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据说华佗年轻时去公宜山采药,爬到半山腰时发现了一个洞穴,他很好奇,正想进去,忽然听到里面有人在谈论医道,他就站在洞外听。他听得入了神,听着听着,听见那两个人谈起了华佗,这可把他吓坏了,他正要转身离开,忽然听见一个人叫道:“华生既已来了,何不入内一叙?”华佗只好硬着头皮走进去,原来是两位白发长须的仙人。他们向华佗传授了一套健身功法:模仿虎、鹿、熊、猿、鹤的姿态去运动,这就是著名的“五禽戏”。

    当然这只是传说,“五禽戏”是华佗总结前人养生的经验,模仿虎、鹿、熊、猿、鹤五种动物的形态发明的。

    从中医的角度看,虎、鹿、熊、猿、鹤五种动物分属于金、木、水、火、土五行,又对应于心、肝、脾、肺、肾五脏。模仿它们的姿态进行运动,正是间接地起到了锻炼脏腑的作用,还可以使全身的各个关节、肌肉都得到锻炼。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五禽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锻炼方式。它能锻炼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的抑制功能和调节功能,有利于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它能提高肺功能及心脏功能,改善心肌供氧量,提高心脏排血力,促进组织器官的正常发育;同时,它还能增强肠胃的活动及分泌功能,促进消化吸收,为机体活动提供养料。

    就“五禽戏”本身来说,它并不是一套简单的体操,而是一套高级的保健气功。华佗把肢体的运动和呼吸吐纳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通过气功导引使体内逆乱的气血恢复正常状态,以促进健康。后代的太极、形意、八卦等健身术都与此有若干渊源。无疑,它在运动养生方面的历史作用是巨大的。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对“五禽戏”的功效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它的内容及具体操作方法大家是否了解呢?

    “五禽戏”的内容主要包括虎戏、鹿戏、熊戏、猿戏、鸟戏。

    虎戏:自然站式,俯身,两手按地,用力使身躯前耸并配合吸气。当前耸至极后稍停,然后身躯后缩并呼气,如此三次。继而两手先左后右向前挪动,同时两脚向后退移,以极力拉伸腰身,接着抬头面朝天,再低头向前平视。最后,如虎行般以四肢前爬七步,后退七步。

    鹿戏:接上四肢着地势,吸气,头颈向左转,双目向右侧后视,当左转至极后稍停,呼气,头颈回转,当转至朝地时再吸气,并继续向右转,一如前法。如此左转三次,右转两次,最后回复如起势。然后,抬左腿向后挺伸,稍停后放下左腿,抬右腿如法挺伸。如此左腿后伸三次,右腿两次。

    熊戏:仰卧式,两腿屈膝拱起,两脚离床面,两手抱膝下,头颈用力向上,使肩背离开床面,略停,先以左肩侧滚落床面,当左肩一触床面立即复头颈用力向上,肩离床面,略停后再以右肩侧滚落,复起。如此左右交替各七次,然后起身,两脚着床面成蹲式,两手分按同侧脚旁,接着如熊行走般,抬左脚和右手掌离床面。当左脚、右手掌回落后即抬起右脚和左手掌。如此左右交替,身躯亦随之左右摆动,片刻而止。

    猿戏:择一牢固横竿,略高于自身,站立手指可触及高度,如猿攀物般以双手抓握横竿,使两脚悬空,做引体向上七次。接着先以左脚背勾住横竿,放下两手,头、身随之向下倒悬,略停后换右脚如法勾竿倒悬,如此左右交替各七次。

    鸟戏:自然站式。吸气时跷起左腿,两臂侧平举,扬起眉毛,鼓足气力,如鸟展翅欲飞状。呼气时,左腿回落地面,两臂回落腿侧。接着跷右腿如法操作。如此左右交替各七次,然后坐下。屈右腿,两手抱膝下,拉腿、膝近胸,稍停后两手换抱左膝下如法操作,如此左右交替各七次。最后,两臂如鸟理翅般伸缩各七次。

    健康小警示

    人体倒立时,由于地球引力不变,人体各关节、各器官所承受的压力却发生了改变,尤其是关节间压力的消除和减弱,对防治腰背痛、坐骨神经痛和关节炎及胃肠脏器下垂都有一定效果。

    经常练习倒立,迫使血液重新分布,可增加大脑及上肢的血液供应,改善全身血液循环与微循环,以达到减轻心脏负荷、扩张血管的作用,预防高血压和脑溢血的发生。

    倒立还有利于人的智力和反应能力的提高,在增加大脑的血液供应的同时,改善了脑细胞代谢,使脑功能增强,反应加快,对中老年人显得更为重要。

    刘纯:下午四时是最佳的运动时间

    “申时,动而汗出,喊叫为乐。”

    ——《短命条辨》

    古人早有闻鸡起舞的习惯,在晨曦朦胧的清晨,湖边、公园、林荫道上到处都是晨练的人们。但从医学、保健学的角度看,清晨并不是锻炼身体的最佳时间。其主要原因是,夜间植物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清晨阳光初露,植物的光合作用刚刚开始,空气中的氧气相对较少,二氧化碳的浓度较高。如果更早锻炼,效果更差。在大中城市里,清晨大气活动相对静止,各种废气不易消散,是一天中空气污染较严重的时间。

    另一方面,从人体的生理变化规律来看,人经过一夜的睡眠,体内的水分随着呼吸道、皮肤和便溺等丢失,机体的水分入不敷出,使全身组织器官以及细胞都处于相对的失水状态。当机体水合状态不良时,由于循环血量减少,血液黏稠度增加,轻者会影响全身血液循环的速度,不能满足机体在运动时对肌肉组织的供血、供氧,因而运动时易出现心率加快、心慌气短、体温升高等现象,严重时,特别是在身体有疾患的情况下,突然由静止状态转为激烈运动状态易诱发血栓及心肌梗塞。

    那么,一天中运动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呢?

    明朝医学家刘纯说:“申时,动而汗出,喊叫为乐。”申时是指下午的15~17点,此时锻炼身体是最好的,因为一天内,人体血小板的含量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下午和傍晚的血小板量比早晨低20%左右,血液黏稠度降低6%,早晨易造成血液循环不畅和心脏病发作的危险,而下午以后这个危险的发生率则降低很多。傍晚时分,人体已经经过了大半天的活动,对运动的反应最好,吸氧量最大。另外,心脏跳动和血压的调节以下午5~6时最为平衡,机体嗅觉、触觉、视觉也在下午5~7时最敏感。

    不过,说运动的最佳时间在傍晚,不是说大家只能在傍晚活动。运动是人性化的活动,融合了人的生理、心理、习惯等多方面的因素,而这些都会对身体活动的效果产生影响,我们上面所说的一天中的最佳运动时间是指对一般生理因素而言的。

    每个人的性情、作息习惯及工作性质有别,不能要求人人都能在这个时间锻炼。运动的关键是能形成习惯,如果能根据自己的心理和作息规律,选择一天中固定的时间进行运动,并形成运动的习惯,能持之以恒坚持下去,都会对身体有益。如果条件许可,形成在傍晚锻炼的习惯,将是最佳的选择。

    健康小警示

    女性在坚持运动的同时需要注意有几个时间段不宜运动:

    1.进餐后

    进餐后需要较多的血液流向胃肠道,帮助消化食物、吸收养分。如果此时运动,就会使血液流向四肢,影响人体的消化。

    2.饮酒后

    饮酒后去运动,不但影响肝脏分解酒精的速度,与此同时,酒精通过血液循环会加速进入大脑、肝脏等器官,对其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3.饥饿

    饿时不宜做剧烈运动,因为这时体内能量已不够使用,需要补充,如勉强运动将有损于肌体。

    叶天士:动以养形,以形劳不倦为度

    “一曰寡欲,二曰节劳,三曰息怒,四曰戒酒,五曰慎味。”

    ——叶天士

    在叶天士的医案中,“劳倦内伤”的病例占有相当比重。他亲眼看到“老年积劳内伤”而成噎膈症(食道癌)的;也看到劳累过度而吐血盈盆的。因而他主张“节劳”,运动也是如此,必须把握度,应循序渐进,突然运动或加大运动量不仅对健康无益,还会加速生命器官的磨损,导致寿命缩短,甚至猝死。

    年过半百岁的刘大爷跑着步突然昏倒在马路边,一位男青年刚好路过,立即叫救护车将他送到了医院抢救,当时刘大爷呼吸微弱,深度昏迷,经医生诊治并做急诊头颅CT检查,证实为突发大量脑溢血面导致脑疝昏迷。等家属闻讯赶到医院,刘大爷已不幸身亡。

    毫无思想准备的家属悲恸欲绝,并向医护人员讲述了老人的情况。原来这位刘大爷平时有头晕、头痛等高血压症状,但他并不服老,他坚信“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解决一切病痛”的道理。所以他每天都要进行大量的运动。这天刘大爷有点不舒服,家人劝他在家稍微活动活动就行了,但刘大爷仍坚持以前的运动量,带病外出跑步,谁知把自己的命也搭了进去。

    如果说上述只是个别现象,那么以下情况不能不说具有普遍意义。不久前,国外一家保险公司曾对500名已故运动员的生前健康状况做过调查,结果发现,其中有些运动员在40~50岁时就患上了心脏病,许多人的寿命甚至不及普通人。

    可见,进行适度而不是剧烈的体育运动有益健康,可以延年益寿。尤其对于那些不能长期坚持体育运动的中老年人来说,进行较剧烈的运动,将会加速组织功能的衰退,从而影响寿命。因此,运动一定要适度,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和过去的运动情况,以每星期消耗8368千焦热量的体育锻炼为宜,相当于打两三个小时的乒乓球。每天应累积半小时的活动量,如下公共汽车后快走15分钟回家,再做20分钟的其他轻度的体力活动。

    健康小警示

    长跑会使身体内部发生一系列变化,如代谢旺盛、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等。此时,无论怎么加强呼吸也满足不了身体对氧的需要,肌肉往往在缺氧状态下工作,内脏器官也需要在跑步停止后一段时间才能调整到正常情况。所以,长跑后需要做整理活动,以加速氧的补充,还清长跑时所欠下的“氧债”。

    孔令谦:运动计划,年龄说了算

    “女人的身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具体采取什么样的运动计划,应考虑到年龄的因素。”

    ——孔令谦

    孔令谦认为,女人的身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具体采取什么样的运动计划,你还应该考虑到你的年龄因素。具体的运动计划请看下文:

    1.20岁左右的窈窕淑女

    处于这个阶段的女性,身体功能正处于鼎盛时期,心律、肺活量、骨骼的灵敏度、稳定性及弹性等各方面均达到最佳点。从运动医学的角度上讲,这个时期运动量不足比运动量偏高更对身体不利,所以,这个年龄段的人可进行任何运动强度的锻炼。

    锻炼可每天进行,也可隔天进行一次,每次大约做30分钟增强体力的锻炼,方法是举重,负荷量为极限肌力的60%,一直练到肌肉觉得疲劳为止(大约每次需做10~12次),如多次练习并不觉得累,可以加大器械重量的10%,注意必须使主要肌群都得到锻炼。然后做20分钟的心血管系统锻炼,方法是慢跑、游泳和骑自行车等。

    2.30岁左右的风韵女人

    这个阶段的女性,身体功能已超越了顶峰,此时如忽视身体锻炼,对耐力非常重要的摄氧量就会逐渐下降。30岁后,女性身体的关节常会发出一些响声,这可能是关节病的先兆。所以,为了使关节保持较高的柔韧性,应多做伸展运功,还要注意心血管系统的锻炼。

    锻炼最好隔天一次,每次进行5~30分钟的心血管系统锻炼,如慢跑或游泳,强度不要像20岁时那样大。然后做20分钟增强体力的锻炼,与20岁时相比,试举的重量要轻一些,但做的次数可多一些。

    最后别忘了做5~10分钟的伸展运动,重点是背部和腿部肌肉,久坐办公室的人更要注意伸展运动,方法是仰卧,尽量将两膝提拉到胸部,还可以试着将两腿分别上举,尽量举高,保持30秒钟,反复数次。

    3.已过不惑之年的女人

    超过40岁的人应选择不仅有利于保持良好的体形,而且能预防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血管病等的运动项目。

    此年龄阶段的女性由于体能比较弱,所以锻炼的强度不要过大,每星期进行两次即可,内容包括:25~30分钟的心血管锻炼,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保持中等强度;10~15分钟的器械练习,器械重量要比30岁时的轻一些,因为重量太大会损害健康,但次数不妨多些,为防止意外,最好不使用哑铃,用健身器械;5~10分钟的伸展运动,尤其要注意活动各关节和那些易于萎缩的肌肉。

    推荐运动项目:太极拳、打网球、游泳、慢跑、跳舞、散步、打高尔夫球等。

    健康小警示

    “最好的运动是步行”,这话说得非常有道理。这是因为走路有三大好处:消耗能量、降低血糖、对身体施加“力”的刺激。所以如果你的单位离家里不远,请选择走着去上班。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