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坦桑尼亚·卢旺达·布隆迪-惊见梦里的布隆迪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许多人带着对非洲的憧憬来到这片广袤的土地,却在无意间发现弹丸小国布隆迪,一个名不见经传、位于非洲角落的国度,山与树到处可见,只是却与梦中惊见的似乎有着些许的差距。

    第一节聆听青山绿水的交谈声

    位于非洲中东部赤道南侧的布隆迪,国土面积27834平方千米,长年雨水充沛,森林茂密,因此有“森林王国”之称。

    1.跟山脱离不了关系的布隆迪

    布隆迪,平均海拔1700米,属于非洲高原的一个组成部分,最高山峰海拔2670米。布隆迪大部分地区为前寒武纪结构。从地形地貌上,由湖泊、森林、丘陵、山峰组成。

    布隆迪北与卢旺达接壤,东、南与坦桑尼亚交界,西与刚果(金)为邻,西南濒坦噶尼喀湖。西部刚果尼罗山脉贯穿南北,形成中央高原,海拔大多在2000米以上,为尼罗河和刚果河(扎伊尔河)的分水岭;裂谷带地势比较平缓。境内河网稠密,较大的河流有鲁齐齐河和马拉加拉西河,鲁齐齐河是尼罗河的源头。

    坦噶尼喀湖低地、西部河谷及东部均为热带草原气候,中西部属热带山地气候。年平均气温一般为20~24℃,最高可达33℃。3~5月为大雨季,10~12月为小雨季,其他月份为旱季。

    2.布隆迪的矿产资源

    到目前为止,布隆迪已经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镍、铁钛钒共生矿、金、锡及重金属、铌钽、稀土、磷酸钙、碳酸钙、高岭土、大理石、白云石、泥炭、铂族(白金)金属、石英、长石矿等。

    镍矿

    布隆迪主要的超碱岩高地,大部分被红镍土覆盖。红镍土矿位于布隆迪南部的马班达至尚库佐省的北部,穿越布隆迪中部地区,矿带宽度为20~40千米。在该地区的红镍土中,除含有镍外,还含有铜、钴、铂族金属。

    目前已经探明的三大主要矿区是穆松加迪、尼亚比克和瓦加,它们的氧化镍蕴藏量名列世界第六位。其中,穆松加迪镍矿土储藏量为1.8亿吨,镍含量1.62%;尼亚比克矿区的镍矿土储藏量为4600万吨,镍含量1.45%;瓦加矿区的镍矿土储藏量为3500万吨,镍含量为1.38%。

    金矿

    布隆迪的金矿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西比托克省、东北部的穆因加省、东部的尚库佐省和布隆迪中部地区,储量尚缺乏准确数据。

    西比托克省的金矿,主要是金砂矿。1930~1962年,一直用人工开采。1933~1940年,开采量为2598公斤,1940~1960年,开采了2712公斤。1969年,在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的帮助下,布隆迪与罗马尼亚成立合资公司,并以国家的名义,在该地区进行金矿开发,但只维持了几年,合资公司以破产而告终。1993年,在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的帮助下,布隆迪国家矿产部地矿司对西比托克省的金矿资源进行了勘探。从勘探结果看,该金砂矿常存在于褐铁角砾岩中,矿带长数千米,宽100多米。金矿位于NW-SE断层里,在褐铁角砾岩的某些地段中,矿床长100多米,宽10米,矿土含金量平均为5克/吨。在冲积层进行过钻探和井探,开挖出砂砾840公斤,平均含量为0.136-1.12克/立方米。

    东北部的穆因加省金矿,与石英石矿接壤,但金矿常独立存在,与黄铁矿混合的情况很少,与火成岩也不相关。据猜测,该地区金矿主要位于沉积盆地,因金矿是随Kibarien造山期间或造山以后产生移位而沉积。含金矿层存在于简单的膨胀结构中,而且通常是共生。膨胀结构层是在Kibarien山褶皱时形成,其他矿层则位于剪切地带的边缘上。金矿层露头出现在东南走向的石英石交叉面层上,而石英石则由于东南褶皱发生移位,在一大批石英石矿层的作用下,使晚生的Kibarien造山沿着南北方向移动。在布隆迪东北部地区,在某些区域作了10年的勘探,证实该地区确实蕴藏有金矿。从目前所知道的金的各项指标数据以及褶皱结构之间的关系,获得了金矿区勘探走向的宝贵资料。

    1988年,布隆迪矿产公司与卡塔尔多哈矿产投资公司组成合作公司,对该地区金矿进行勘探,其中,布隆迪政府占有25%的股份,卡塔尔多哈矿产公司占有75%的股份。为了尽快获取该地区的矿产资料,进行了地质勘探、T.M.空间图片、航空拍照及地球物理学等勘探研究,获得了20个很有价值的金矿指标。在Buthida区域的Nyarubuye、Rugomero、Gacekeri、Murehe地段,特别是在Masakal一号矿脉,发现了好几处含有金的石英石矿。

    第二节布隆迪的历史与政治

    喜欢研究国家历史的游客,常常对于非洲充满了好奇,迫不及待地想进入被众多国家觊觎的地方。布隆迪,这个一点一点被分割的国度,是如何走向宁静的呢?

    1.纷扰岁月,如何才能归于宁静

    布隆迪为东非古老国家,17世纪以前,以放牧为生的图西人到此,建立布隆迪王国,统治当地的胡图族。

    17世纪中叶,布隆迪王国开始向外扩张,到19世纪上半期,国王恩塔尔·鲁加安统一布隆迪大部分地区,并占领今卢旺达南部和坦桑尼亚西部一些地区。王国各地酋长享有半自治权,长期处于分散割据状态。

    1890年,德国入侵,宣布其为德属东非的一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比利时接管。1922年成为比利时委任统治地,但仍通过国王进行统治。1946年联合国决议,布隆迪由比利时“托管”。

    1959年,王子路易·鲁瓦加索尔领导民族统一进步党进行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1961年1月,比利时被迫同意布隆迪自治。同年9月,布隆迪举行大选,布隆迪民族统一进步党获胜,成立临时政府,实行君主立宪制。

    1962年6月27日,联大通过关于布隆迪独立的决议。7月1日,布隆迪宣布独立,实行君主立宪制,仍称布隆迪王国。1966年7月,夏尔王子在部分军官支持下接管国家权力,称恩塔尔五世。

    同年11月28日,米孔贝罗发动政变,废黜国王,宣布成立布隆迪共和国。

    2.重建家园的“布隆迪之主”

    2001年11月1日,布隆迪过渡政府成立,布约亚出任过渡期前18个月总统,原布隆迪民主阵线总书记、胡图人恩达伊泽耶出任副总统。

    2003年4月30日,根据阿鲁沙协议顺利实行政权交接,恩达伊泽耶接任总统,图西人卡德盖出任副总统,布隆迪过渡期平稳进入第二阶段。

    布隆迪政府和最大的反政府武装保卫民主力量(FDD)签署一揽子和平协议,加入过渡政府,布和平进程取得重大进展。2005年6月至8月,布顺利举行地方、立法和总统选举。FDD在地方、国民议会和参议院选举中分别赢得63%、55%和88%的席位,成为执政党,其领导人恩库伦齐扎当选总统,8月26日就职,随后组成新政府。

    2006年9月7日,布政府与最后一支反政府武装全国解放阵线(FNL)签署全面停火协议。但有关落实协议的谈判多次陷入僵局。2008年4月,双方发生较大规模交火。5月,在国际社会的积极斡旋下,双方再次签署停火协议。12月,推动布和平进程地区国家首脑会议在布举行,布政府与FNL就FNL转为合法政党及其在布政权体系内职位分配等问题达成一致,签署了新的和平协议。2005年3月18日,布颁布实施《后过渡时期宪法》,这是独立以来的第六部宪法。宪法规定:实行多党制。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统帅,由直接普选产生,任期5年,可连任一次。两位副总统由来自不同民族和不同政党的人士担任,由总统任命。胡图和图西两族在政府和国民议会中所占比例分别不超过60%和40%,在参议院中各占50%。政府成员由总统征询副总统意见后任命,由不同政党代表组成,对总统负责。国防和安全力量服从于国家文职权力机关,由专业人员组成,不参加任何党派,任何一族在国防力量中比例不得超过50%。

    3.布隆迪的政治结构与党派

    布隆迪实行两院制,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组成。司法权独立于立法权和行政权,由各级法院、法庭依法行使。主要司法机构包括最高法院、宪法法院、特别最高法院、上诉法院、审计院、商业法庭、劳动法庭、省级法院,及总检察院、地方检察院等。最高法院和宪法法院成员由总统任命。

    1992年4月15日颁布《政党法》,实施多党制。主要政党有:

    布隆迪保卫民主力量(FDD):执政党,以胡图族为主体。曾为布最大反政府武装力量,2003年11月与布过渡政府达成停火协议,于2004年9月正式转为合法政党,并在2005年各级选举中获胜,成为执政党。2007年2月,FDD召开特别党代会,会议决定党内最高权力机构为贤人委员会,并选举恩库伦齐扎总统为该委员会主席,前总书记马纳塞·恩佐博尼姆帕担任委员会秘书长;会议还选举热雷米·恩让达库马纳为党的新任主席。FDD在2007年政治改组中获得11个部长职位。布隆迪民主阵线:简称民阵。1986年成立。1992年7月23日被批准为合法政党。是胡图族最大政党。该党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尊重、扞卫、促进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真正的主权国家。2001年11月1日过渡政府成立后,民阵前总书记恩达伊泽耶出任副总统,民阵主席米纳尼任国民议会议长。2005年立法选举失败后,米纳尼被罢免主席职务,原总书记莱昂斯·恩冈达库马纳当选主席,厄弗拉希·比基尔马纳当选总书记。2006年3月,宣布退出政府,成为反对党。在2007年11月政府改组中获得4个部长职位。争取民族进步统一党:简称乌党。1959年1月成立,是图西族最大政党。布独立以后长期执政。1993年6月多党选举失败后,失去执政党地位。1996年布约亚重新执政后,党内出现分裂,激进派反对布约亚的民族和解政策,拒绝和谈。2006年1月召开全国代表大会,阿洛伊·鲁布卡和安东瓦·西沙哈约分别当选党主席和副主席。在2007年11月政府改组中获得2个部长职位。保卫民主全国委员会:于1994年10月从民主阵线中分裂出来,原主张武装斗争、国际军事干预和改组布军队。1998年6月,尼昂戈马参加阿鲁沙和谈,后签署了阿鲁沙和平协议并加入过渡政府。党主席莱奥纳尔·尼昂戈马。其他政党还有:公民权利运动、盾党、胡图人民解放、人民和解党、人民党、争取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集合运动、布隆迪人民联盟、争取权利和发展全国联盟、自由党、社会民主党、劳动者独立党、布非拯救联盟、民族复兴党、远见者同盟、布隆迪争取民主与和解党、布隆迪争取发展自由联盟、布隆迪争取民主和发展新同盟、布隆迪争取和平与发展联盟等。

    4.布隆迪:孤悬邻境不再有

    布隆迪奉行睦邻友好、不干涉别国内政、不结盟及国际合作的外交政策。重视睦邻友好,希望通过地区合作推动本国内部问题的解决,支持非洲经济一体化计划,重视同西方国家关系,呼吁国际社会关注布局势并对布提供援助。目前,布已与116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同中国的关系

    1963年12月21日两国建交。1965年1月29日布单方面宣布中断两国外交关系。1971年10月13日复交。此后,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发展顺利。

    2005年8月,中国政府特使、外交部部长助理李金章赴布参加布总统就职仪式。12月,布外长巴图穆布维拉访华。2006年11月,恩库伦齐扎总统率团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胡锦涛主席、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分别会见。恩库伦齐扎一行还访问了广州、深圳和贵阳。

    2007年7月,布农业与牧业部部长让·德迪约·穆塔巴齐访华。9月,布商业与工业部部长埃斯泰拉·尼卡延齐女士率经贸代表团访华,并与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共同主持中布第十次经贸混委会。9月26日,布外长巴图穆布维拉出席在纽约举行的中国与非洲国家外长首次政治磋商。

    2008年1月9日至10日,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对布隆迪进行正式访问,与巴图穆布维拉外长举行会谈,并会见了恩库伦齐扎总统。8月,恩库伦齐扎总统来华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并参加胡锦涛主席同非洲国家领导人集体会见。9月,布隆迪第二副总统恩蒂塞泽拉纳来华出席北京奥运会闭幕式,并会见了习近平副主席。

    2008年,中布两国贸易额1810万美元,其中中国出口1800万美元,进口10万美元。

    同比利时的关系

    布隆迪曾是比利时的殖民地,两国传统关系较深。1996年发生政变以后,比利时曾一度中断了与布隆迪的合作。近年来,比利时加大了对布隆迪的援助力度。2005年3月和12月,恩达伊泽耶总统和恩库伦齐扎总统先后访问比利时。2007年4月和7月,比利时外交大臣和国防大臣分别访问布隆迪。2008年3月,布隆迪外长访问比利时,双方签署两国政府合作协议。4月,比利时外交大臣和发展合作大臣访布隆迪。10月,布隆迪第一副总统萨因古乌访问比利时。

    同法国的关系

    布法关系长期稳步发展。两国签有经济、技术、军事、文化等合作协定,法在布专家、技术人员共150余人。1996年7月布发生政变后,法国一度停止了与布隆迪的合作,仅向布隆迪提供人道捐助。2000年阿鲁沙和平协议签署后,法逐步恢复了对布援助,并宣布免除布所有债务。2005年10月,布法达成协议,恢复两国间军事合作。2006年2月,法外长访布,会见恩库伦齐扎总统。11月,恩库伦齐扎总统访法,希拉克总统会见。2007年2月,恩库伦齐扎总统赴法出席第24届法非首脑会议。2002年以来,法国共向布隆迪提供5次预算援助,总计1450万欧元。

    同美国的关系

    美国在医疗卫生、农业、环保、能源和培训等方面向布隆迪提供援助。2005年8月,美负责非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出席布总统就职仪式。

    9月,恩库伦齐扎总统赴美参加纪念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12月,美将布纳入“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2006年3月,布国民议会议长纳哈约访美。2007年3月,美国负责非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访布,会见了恩库伦齐扎总统。11月,美国参议院代表团访布。12月,美宣布将对布年度财政援助由1860万美元上调至2860万美元。2008年2月,恩库伦齐扎总统访美。

    同邻国的关系

    布隆迪重视睦邻友好,强调邻国对布和平的重要作用,积极恢复和发展同周边国家关系。1999年1月22日,第7次布隆迪问题大湖地区国家组织首脑会议决定中止对布经济制裁后,布与邻国关系不断改善。

    2006年4月,大湖地区三方加会议在布琼布拉召开,布隆迪、卢旺达、刚果(金)外长和乌干达国防部长,以及美国、欧盟、非盟、联合国等国家和组织与会,会议就打击本地区非法武装,加强安全合作等进行讨论,并发表联合公报。2007年7月,布隆迪正式加入东部非洲共同体。

    布隆迪同卢旺达独立前同属比利时托管地,两国在民族、宗教、语言、文化和风俗等方面相同或相似,两国在民族、侨民等问题上时有摩擦。

    1996年7月布发生政变后,卢参加了对布制裁。制裁中止后,两国关系迅速改善。布总统布约亚、恩达伊泽耶曾访卢。2005年8月,卢总统卡加梅出席布总统就职仪式。11月,布总统恩库伦齐扎对卢进行工作访问。2007年3月,恩库伦齐扎总统访卢。4月,布隆迪、刚果(金)和卢旺达外长在布琼布拉举行会晤,宣布恢复大湖地区国家经济共同体活动。10月,恩库伦齐扎总统前往卢旺达出席“连通非洲”峰会。

    2008年5月,布第一副总统萨因古乌访卢。7月,卢参议长比鲁塔访布。

    布隆迪与刚果(金)在历史、地理、经济、文化方面有着密切联系。

    1998年刚果(金)冲突爆发后,布政府军进入刚境内清剿本国反政府武装,两国关系恶化。2001年约瑟夫·卡比拉任刚总统后,两国关系有所改善。刚允诺不再支持布反政府武装,布从刚撤军。2003年2月,布约亚总统与刚果(金)、卢旺达外长签署了旨在推动地区和平进程的《布鲁塞尔约定》。2005年2月,布外长西农古鲁扎访问刚果(金)。

    2007年1月,刚总统卡比拉特使访布。2月,布参议长赴刚出席大湖地区国家议员会议,讨论大湖地区的和平、安全、民主和发展问题。4月,“三方加”总参谋长会议在布琼布拉举行。

    布隆迪重视发展同坦桑尼亚关系。布一半以上进出口物资经坦转运。

    目前仍有大量布难民流落在坦。1996年7月布发生政变后,坦联合其他布邻国对布实施经济制裁,两国关系严重恶化。1999年制裁中止后,布坦关系开始改善,两国总统多次互访。2008年1月,坦国防部长访布。

    同月,恩库伦齐扎对坦进行工作访问。6月,布第一副总统赴坦参加次地区发展问题首脑峰会。

    布隆迪同乌干达虽不直接毗邻,但布大量进口物资须途经包括乌在内的北方通道,两国经济关系较密切。1996年7月布发生政变后,乌在对布制裁问题上态度强硬,两国关系趋冷。1998年布启动和平进程后,乌对布制裁终止,两国关系好转。2000~2006年,布总统多次访乌。

    2007年6月,恩库伦齐扎总统赴乌出席东非共同体首脑会议。11月,布第一副总统萨因古乌赴乌,代表布隆迪作为观察员出席英联邦首脑峰会。2008年11月,恩库伦齐扎总统访乌。

    第三节布隆迪的经济发展

    独立后的布隆迪,让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有了喘息的机会。为此,布隆迪人利用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开始走上经济复兴之路。

    1.“剑麻经济”

    布隆迪自古以来就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当地居民在湖滨地带种植稻米、木薯、番薯、高粱、小麦、谷子和豆子等,种植的经济作物主要有咖啡、棉花、油棕、烟草、除虫菊、腰果、剑麻、蓖麻等,尤其是剑麻种植地区广,收获量大。

    布隆迪的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6%,农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99%。小农经济占绝对优势,迄今仍是传统的锄耕农业,生产水平不高。全国可耕地130.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6.9%,是非洲垦殖系数最高的国家之一。西部山地和中部高原许多坡地被开垦后,缺乏防护措施,水土流失严重。90%的耕地种植玉米、高粱、木薯、甘薯等粮食作物,供农民自身消费。独立以来不断组织移民垦荒,并在鲁齐齐河冲积平原发展水稻生产。

    经济作物以咖啡为主,多种植阿拉伯种,中部高原是主要产区。

    1982年产2.4万吨,绝大部分供出口,占出口总额80%以上,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棉花是第二位出口作物,1982年皮棉产量2000吨,裂谷底部冲积平原是集中产区。茶叶是1963年以后新发展的经济作物,1982年茶园面积4000公顷,年产茶叶2000吨,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地,建有较大的加工厂。还种植少量油棕、除虫菊、烟草等。全国草场面积92万公顷,牧草生长茂盛,又无萃萃蝇为害,畜牧业发展潜力大。牧畜以牛和山羊为主,定居放牧,产品率和商品率均不高。

    2.海底世界的“渔村”

    坦噶尼喀湖是非洲重要淡水渔区之一,但多用传统工具捕捞,水产资源未能更好利用。

    坦噶尼喀湖水产资源十分丰富,仅鱼类就有300多种,而且这些鱼形态多样,大的特别大,小的异常小。

    有一种名叫恩达加拉的小鱼,长仅8厘米,重约8克,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沿湖居民爱吃的佳肴。夜晚,在湖滨悠闲散步,时而可以看见远方的湖面上闪烁着一簇簇光亮,来回摆动,那是渔民们在利用灯光捕鱼。湖面上有许多捕鱼的轻舟,船头上装有一盏油灯,诱引鱼往网里钻。清晨,湖边欢声笑语,异常热闹,渔夫们收网清船,而渔妇则顶着一筐筐鲜鱼去市场出售。

    坦噶尼喀湖为湖边的100多万居民提供了相当多的蛋白质来源,整个湖约有45000个渔场和800个小港口。坦噶尼喀湖鱼也出口到世界各国,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发展了商业化的捕鱼业,1995年估计渔获量约有180000吨。然而这并非最兴旺的时期,过去渔获量最大的时期是20世纪80年代,后来因为远洋渔业的进口,坦噶尼喀湖周边的渔业量就渐渐减少了。

    坦噶尼喀湖中至少有300种以上属慈鲷科的鱼和150种非慈鲷科的鱼类。多数都生活在湖底。而鱼类最多的地方则是鲁库加河流出的河口,其中坦噶尼喀沙丁鱼就至少有2-6种。而掠食性的食人鱼(和非洲维多利亚湖边的掠食性尼罗河食人鱼略有不同)就有4种。在坦噶尼喀湖中的慈鲷有98%都是湖中特有种。此外,坦噶尼喀湖中有相当多的特有种无脊椎软体动物,如螃蟹、水蛭、桡足类动物(如剑水蚤)等。

    3.“香蕉林”与“旅人蕉”

    坦噶尼喀湖四周地区森林茂盛,各种热带林木竞相生长。最引人注目的是香蕉林连绵不断,郁郁葱葱,那一串串沉甸甸的香蕉令人垂涎,一座座农家茅舍就掩映在香蕉林中。香蕉不仅是当地居民的主食之一,而且用香蕉酿制的香蕉酒是当地居民的传统饮料。香蕉酒度数不高,味道香甜可口,酒量大的人一天可喝上两三斤,有的地方的人还以香蕉酒当水喝。

    另外,还有一种形状奇特的树,这种树与一般的树不同,它没有枝丫,没有碎叶,在修长而结实的树干顶端,长着长长的翠绿欲滴的阔叶。这些阔叶也不像一般树木那样向四周扩散,它们只是整齐地向两侧伸展,既像开屏的孔雀,又似展开的扇面,这就是有名的旅行家树,也有人叫它“孔雀树”、“扇子树”。这种树最初生长在茫茫的沙漠上。

    当商旅和行人在满目黄沙、寸草不生的沙漠中艰难行进时,热沙炙烤,烈日曝晒,疲惫不堪,干渴难熬,来到这种树下,不但可借浓荫纳凉,小憩片刻,驱除疲劳,还可用刀在树干上划出一条口子,流出清凉可口的汁液用来解渴。正因为这种树对人类有特殊的贡献,尤其是沙漠旅行者不可缺少的朋友,故被称为“旅行家树”,又名“旅人蕉”。

    旅行家树适应性很强,它既能在干燥贫瘠、茫茫沙漠的不毛之地生长,也能在土质肥沃、气候相宜的闹市、乡村繁殖,于是被人们纷纷移植,如今它的子孙已遍布非洲各地乃至世界很多地方。在这山清水秀、花红柳绿的坦噶尼喀湖畔,风姿飘洒、落落大方的旅行家树给慕名来访的游客们增添了不少清幽、高雅情趣。

    4.让红鹤放喉歌唱

    坦噶尼喀湖上鸟类众多,被人们称为“鸟的王国”。

    鸟类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也很多,有白胸鸦、红喉雀、斑鸠、白鹭、黄莺、灰鹳、鹦鹉……久负盛名的还要数红鹤。红鹤的脖子和双脚细长,嘴巴粗短而略带弯曲,全身白白的羽毛闪着一层淡淡的粉色的光泽,它像仙鹤一样清瘦,但比仙鹤更为秀丽。

    每天晨曦微露,红鹤放开歌喉,千啭百啼,奏起了一支快乐而富有生气的晨曲。烈日高照,晴空万里,红鹤成百成千地飞翔在蓝天间,只见它们首尾处在一条直线上,翅膀摆在同一水平线上,上下翻飞,左右盘旋,齐崭崭地一横排,蔚为壮观。而当红鹤成片成片歇落在水面上时,简直如九天飘降的粉红云霞在湖面上浮动。它们时而浮身水面,悠闲地徜徉;时而弯下美丽的颈脖,在水中觅食;时而又拨开清波,向远方游去,真像一只只白色的轻舟,在碧水中荡漾、漂泊。

    5.努力恢复经济

    布隆迪工业基础较为薄弱,从业人数占劳动力人口的2%。工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9%,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化工、纺织、烟酒和发电等,均为中小企业。啤酒业是布隆迪产量最高、效益最好的工业。

    布隆迪主要以咖啡加工、轧棉、制茶为主,还有食品、织布、木材加工、制鞋、金属加工等小厂,大多集中在首都。电力工业薄弱,所需电力大部来自扎伊尔的布卡武水电站。矿产资源有待查明。现仅少量开采氟碳铈、锡、钨、金和铌钽矿等。1973年在穆松加蒂发现大型镍矿,估计占世界总储量3%。

    布隆迪国内尚无铁路,交通几乎全靠公路,以中部城市基特加为枢纽的公路网总长5144千米,其中国家级公路1710千米。布隆迪深处内陆,距海最近处超过1400千米,进出口货物须经邻国转运。自首都布琼布拉经坦噶尼喀湖至坦桑尼亚的基戈马,再转铁路出达累斯萨拉姆通印度洋,是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其次是经扎伊尔的卡莱米,转铁路出马塔迪港通大西洋。布琼布拉有国际机场。

    为加快布隆迪恢复经济,欧盟解冻2300万欧元的援款,用于重振和发展布隆迪果蔬花卉种植,扩大果蔬花卉出口,提高布隆迪农民收入。

    内战前,布隆迪的果蔬花卉种植业快速发展,3年时间内增长了3倍,但自发生内战后,果蔬花卉种植业受到重创,产量随之严重下降。为落实欧盟的援助计划,重振果蔬花卉出口创汇,2005年6月22日,布隆迪工商部和农牧业部联合举办重振布隆迪果蔬花卉出口研讨会,为果蔬花卉的种植和出口出谋划策,寻找良方。

    他们认为,要逐步改变布隆迪农业长期以来仅限于种粮习惯,积极发展果蔬花卉种植和扩大出口,为此,一方面要对出口的果蔬花卉品种进行优化,搞好田间管理,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二是改善和提高加工、储藏、运输的条件和技术;三是加强对国外市场对果蔬花卉需求的了解,确保产、供、销良性发展。此后,布隆迪政府为落实欧盟援款项目,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和实施措施。布隆迪原计划将人们咖啡出口收入提高。咖啡是布隆迪的主要出口换汇产品,有近80万咖啡小农户从事咖啡生产。由于降雨好于往年,布隆迪2008年至2009年的咖啡产量有大幅增长,但咖啡农对咖啡售价过低表示担忧,害怕无力偿还咖啡生产的融资贷款。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计,布隆迪近几年的经济增长率为3.6%,2008年增长4.5%,2009年增长4.8%。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