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感动的经典文学故事-金庸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金庸,1924年2月6日生于浙江宁海袁花镇。8岁那年,金庸无意中看到武侠小说《荒江女侠》,书中人物浪迹天涯、行侠仗义的行为深深地吸引了他。从此以后,金庸对武侠小说日渐着迷,一发而不可收拾。

    1937年,13岁的金庸考入浙江省嘉兴中学,上三年级时,出了自己的第一本书《给投考初中者》。金庸和几个同学把许多中学考题汇集在一起,然后分析解答,并编辑好目录以供查阅。这本书一出版便畅销一时。

    1944年,他如愿考进中央政治学校外交系。由于看不惯一些学生在大学里横行霸道、仗势欺人,他就打抱不平,向校方投诉,反而被校方勒令退学。金庸只好离开校园,步入社会。1945年在杭州《东南日报》任外勤记者。次年,被录取为上海《大公报》国际电讯翻译。

    1948年底,金庸开始了自己的传奇人生。为了圆自己的外交官之梦,金庸毅然离职回《大公报》,1952年被调到《新晚报》当副刊编辑。梁羽生正好也在《新晚报》任职,两人一见如故,遂成挚友。他们常在一起下棋,海阔天空地聊武侠小说。

    1953年,梁羽生以《龙虎斗京华》一书打响。1955年,金庸初试身手,写出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并一举成名,他的笔名“金庸”首次在媒体上出现。

    1957年,金庸进入长城电影公司,创作了《雪山飞狐》、《射雕英雄传》。《雪山飞狐》一书震惊全城,一时洛阳纸贵。《射雕英雄传》更被视为天书。

    金庸35岁时拿着他的3万港币,自立门户,创立《明报》。凭着他的一支如椽巨笔,凭着他的武侠小说《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等,撑起《明报》大业。

    1965年底,金庸创办了《明报月刊》。到了60年代末期,金庸则试图在武侠小说创作方面进行一些新的尝试。于是,就有了政治寓言——《笑傲江湖》和社会问题小说——《鹿鼎记》的诞生。

    1972年,《鹿鼎记》连载完毕,金庸挂印封笔,金盆洗手。封笔之后,他开始修改自己所有的武侠小说。经过10年的修订,一套15种共36册的《金庸武侠小说全集》出版问世。

    世界各地,不分阶级,不分等级,到处都有“金庸迷”。武侠文学界从来没有人能像金庸那样将人物刻画得如此形象,极富个性,把武林绝技描写得如此出神入化。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