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队思想文化建设实务-后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国家队备战2008年奥运会周期中,国家体育总局站在历史的高度,继承和发扬体育界长期形成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在强化竞技备战硬实力的同时,高度重视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软实力建设,与时俱进地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手段,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保证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北京奥运会上实现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2005年12月中旬,国家体育总局直属机关党委牵头成立了由体育战线退休老同志组成的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状况调研组,深入各项目中心所属的国家运动队,进行了为期3个多月的思想政治工作情况调研。同时,总局还成立了由北京体育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杨桦和国家体育总局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刘光春牵头的课题组,承担并完成了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国家运动队备战2008年奥运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调研的结论和课题研究成果对备战北京奥运会国家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智力支持。

    为了充分利用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的成果,建立国家队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机制,国家体育总局直属机关党委委托北京体育大学编写一本适用于运动队思想文化建设的教材,于是这本《运动队思想文化建设实务》(以下简称《实务》)就有了与读者见面的机会。

    2007年4月,《实务》初稿编写完成并上报总局。总局领导胡家燕、段世杰、崔大林等同志先后批阅,并建议请吴寿章等同志审阅。后课题组根据吴寿章、潘志琛同志的意见,组织参编人员对书稿进行了反复修改。

    刘光春同志对本书的编写工作多次给予指导;北京体育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李寿山全程领导了《实务》的编辑工作,审阅了初稿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调任总局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后仍指导该书的修改;北京体育大学党委副书记何珍文和总局直属机关党委原副书记丁东主持了本书在奥运会后的修改工作;机关党委张伯友、高元义同志对本书的编写、修改工作给与了全力支持和配合。

    张玉田、闫旭峰同志参与了本书的组织领导;闫旭峰同志具体设计了体例结构和编写纲要,并组织队伍进行书稿的编辑、修改、统稿等项工作;李庚全同志对全书进行了文字修改和统稿;何珍文同志参加了最后的通稿,并根据内容对各篇的标题做了认真推敲和修改,对书稿进行了最后审定。

    本书各篇撰稿人为:第1篇李红霞;第2篇李庚全、胡海涛;第3篇李庚全;从第4篇到第17篇的作者依次是邱锦、张强强、程红、尚迎秋、李慧、余敏、雷厉、周启迪、陆璐、蔡旭东、张禹、付红星、杨晓梅、罗晓。庞明慧参与了初稿的撰写工作。思政专业硕士研究生邵燕参加了部分文字校对工作。

    《实务》的编写和出版是在国家体育总局直属机关党委的鼎力支持下,在北京体育大学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完成的,凝聚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调研组专家的调研报告,科教司、政法司立项的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总局专家提出的修改建议都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大量鲜活的素材;直属机关党委和经济司为本书的编写和修订提供了经费支持,办公厅为调研工作提供了协调支持,各项目中心领导和所属国家队对调研工作提供了直接帮助;该书的各位作者为编写和修订相继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在此,对关心和支持本书编写修改的所有领导、部门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实务》的内容涉及面较宽,而且编写运动队思想文化建设方面教材尚属首次,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本书编写组

    2011年4月15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