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别让公共场所的细菌害了孩子
公共场所,人多复杂,病菌的传播能力和存活能力都很强,这些细菌杀人于无形。孩子在这些地方活跃异常,身体接触公共场所的各个部分,极容易染上各种细菌。比如,在一些公共场所的门把手、门、厕所、楼梯扶手等等很多地方都是细菌滋长的地方。
很多人在公共场所如厕后没有洗手的习惯,不注意间,他们会把粪便残渣到处散布,比如在门把手、水龙头和各种设备上留有病菌。病菌如果找到这些物体适合生长的部位,就可能茁壮成长,繁衍生息,导致细菌极速增加。
孩子在公共场所怎么办
人类已经征服了老虎、大象等凶猛和比自己大很多的动物,但我们却没有彻底征服微观环境。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细菌,除菌没有灵丹妙药。最主要的是对公共场所进行清扫,定期消毒。如果我们做不到这些,只能从孩子身上着手了,即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或尽量少接触这些场所。
◎ 孩子如果常去某些公共场所,就要告诉他们,不许在这些地方玩耍,保证双手不与眼、鼻、口接触,封堵住病菌最主要的三个人体通道入口,直到洗过手。
◎ 让孩子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这也是孩子应该知道也应该做到的生活常识,叮嘱孩子不要为了一时贪玩而忽视了卫生习惯。
◎ 卫生间的把手是一个病菌滋长的好地方,告诉孩子在卫生间洗过手后,不要触碰那个门把手,或用纸巾垫着去开关门。
◎ 在人多的场所,回到家之后,一定要及时清洗脸和衣物,尽量少去那些地方。
如何教孩子洗手
从公共场所回家后,洗手也应是孩子必备的过程。洗手最好使用洗手液或香皂,其实质在于利用有机亲和力将细菌从手的表皮组织上脱离,使用洗手液或液体香皂彻底均匀地涂抹于双手表面,然后擦15秒左右,用清水冲净。让孩子真正需要记住的是:在饭前便后,用正确的方法将手洗净。
除了公共场所之外,家更是细菌滋长的好地方,这就需要家长们勤奋打扫,对家庭的每一个角落进行全面杀毒,留给孩子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空间。
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应注意什么
◎ 叮嘱。大一些的孩子外出前,父母要多叮咛孩子,在公共场所应注意的事项。
◎ 教育。平时,父母应对孩子强调公共场所的注意事项,在公共场所的一些角落不乱摸,不好奇,只做应该做的事。
◎ 监督。带小一些、没有处理能力的孩子时,父母要时时监督孩子,让孩子处于自己的视线之内,以免孩子摸了不该摸的东西。
◎ 处理。孩子单独或父母带孩子从公共场所回家后,应立即进行洗手、洗澡等卫生工作,以除去在公共场所沾染的细菌。
64.孩子为什么喜欢吮手指
吸吮手指是婴儿一种本能的原始反射,这是正常的。但五六岁的孩子如果经常吸吮指甲就会滋生细菌,导致部位畸形等危害,这是不正常的。所以,纠正孩子吸吮手指变得非常重要起来。凡事都有原因,在纠正孩子之前,先弄清原因,再对症下药。
聪聪今年6岁了,在其父母离异时就断奶了。母亲为了养活他,开了一间小店,成天忙碌,根本无暇照顾孩子。聪聪常常自己一个人安静地在一旁吮手指,可乖了。母亲心想,幸亏孩子很懂事。
转眼,聪聪6岁了,到了上学的年龄了,可他还在不停地吮手指。妈妈见此,只好强行纠正,而孩子却我行我素,打骂也无济于事。后来,妈妈听邻居说,这是一种病,赶快把聪聪送到医院。
医生经过检查发现,聪聪的食指肿胀,皮肤发皱,上下牙咬合不齐。医生告诫聪聪的妈妈说:“一定要好好照顾孩子,因为,孩子在孤独寂寞、紧张焦虑、饥饿、身体不适时,往往会用吮手指来转移注意力,排解不良情绪和聊以自慰。”聪聪的妈妈只好把他的情况告诉了医生:聪聪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平时自己工作忙,根本没有时间照顾他。同时,他也没有玩具和伙伴,可能感到孤独、寂寞,于是以吮指作为娱乐自己的一种方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坏习惯了。
婴儿口唇接触到任何物体,均会引起吸吮反射。婴儿躺在母亲怀里吸吮乳汁,既解决了饥饿,又通过肌肤相亲,带来愉悦和安全感。如果母亲少喂乳或不喂乳,孩子就会通过其他方式来弥补,比如,通过吮手指来获得像吮母亲乳头那样的满足感。因此,3岁以下的孩子吮手指是比较常见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吮手指会在不知不觉中消失。年龄大些的孩子吮手指就不可取了。
孩子爱吮手指的危害
◎ 细菌感染。孩子吸吮手指,容易把病菌带入口内,从而引发感染。
◎ 寄生虫病。吸吮手指时,手上可能有寄生虫卵,吸入体内,容易得寄生虫病。
◎ 部位畸形。长期吸吮手指会发生变形,并出现下颌发育不良、牙列不齐的现象,从而影响孩子的咀嚼功能。
◎ 反应迟钝。孩子沉湎于吮手指,精力往往不够集中,性格孤僻,自卑,或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
婴儿为什么喜欢吮手指
婴儿吮手指是一种生理需要,一种正常的本能。母亲如果坚持母乳喂养,孩子长大时,不会有吮手指的坏习惯。这是由于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吃奶,会感到母亲深深的爱意,对其身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选择用奶瓶喂养的孩子吮手指的几率大大超过那些母乳喂养的孩子。原因在于使用奶瓶的孩子一吃完奶,就停止了吮吸动作,天性没有得到充分满足,无法与吃母乳孩子的感受相比,在心理上没有得到充分爱抚。时间一长,这种“遗憾”使用奶瓶喂养的孩子通过吸吮手指或其他东西来得到身心两方面的补偿,吸吮手指之类的习惯便养成了。
孩子为什么喜欢吮手指
过了婴儿期的孩子在4岁以后,还是喜欢吮手指,这就不是一种正常现象了,而是一种行为障碍,家长要特别注意,帮助孩子纠正了。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因果关系,那么,孩子吮手指的根源在哪里呢?
◎ 饥饿使然。父母如果不懂得喂养儿童,以致孩子饥饿,孩子便会以吮手指来抑制饥饿感。
◎ 消除紧张。孩子如果缺乏亲人或身边同伴的关心,就会产生孤独感或紧张感,便会吮吸手指来消除不安的心理。
◎ 压力加大。孩子的压力大时,也容易发生吮手指的现象。比如,学习压力大,父母过于要求孩子,以至孩子高度紧张。
如何改掉孩子吮手指的不良习惯
孩子大一些时,必须要把吮手指的习惯改掉,否则,就会出现上述的不良习惯,给健康和生活带来麻烦。如何改掉孩子吮手指的坏习惯呢?下面的方法比较奏效:
◎ 分散注意力。不妨用给他一个好玩儿的玩具或带他到室外去散步等方式引开他的注意力。
◎ 忘掉法。要是孩子在不高兴时把手指或他物放到嘴里以安慰自己,那么最好先哄他高兴起来,然后再帮他忘却吮手指。
◎ 厌恶疗法。通过轻微的惩罚来消除不良行为的治疗方法,如在小孩手指上涂辣酱、黄连水等(即他不喜欢的味道),使他在吮指时即感到辣或苦。如此反复实施,让吮指和辣、苦建立起条件联系,孩子吮指时会立即产生厌恶,就有可能中止吮指习惯。
◎ 多关心一下孩子。加以抚慰,纠正孩子胆怯、孤独、拘谨的性格。孩子的习惯不是一两天养成的,父母纠正时,要有耐心,不厌其烦,动作轻柔,更不因此打骂、恐吓孩子,尤其不要当众人面呵斥孩子,以免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丧失改掉不良习惯的信心。
65.如何对待不爱剪指甲的孩子
孩子常剪指甲对其很有好处,既可以防止孩子的长指甲抓破皮肤,又可以免受病原体的侵袭,但父母不正确的做法往往会导致孩子对剪指甲产生恐惧心理。
孩子为什么害怕剪指甲
陈某说:“我们的宝宝指甲长得特别快,每隔三四天就要修剪一次。我们选择什么时候剪呢?当然是我给小家伙喂奶的时候剪,那时,他的爸爸趁机给他剪,可乖了,非常顺利;要么就是趁他高兴的时候剪,高兴时让他坐在我腿上,我剪;让他坐在小车里也是剪指甲的良好时机,当然不要期待一直不动,要等他安静的时候剪,如果挣扎得厉害,就不要剪了,可一边给他玩,一边给他剪。总之,给宝宝剪指甲不是一件难事。”
一般来说,孩子很愿意配合剪指甲的。孩子如果在剪指甲的过程中,感觉到疼,以后剪指甲,就会产生抗拒心理。另外,大人在剪指甲的过程中,过于小心,使孩子意识到剪指甲是一个危险的活儿。因此,每次剪指甲时,孩子就会产生本能的抗拒心理。
宝宝不剪指甲的危害
宝宝的指甲生长很快,平均每周以0.7厘米左右的速度生长。孩子的手指本来就小,指甲的生长速度很快,稍不注意,指甲很快就会超过指尖。如果不及时修剪过长的指甲,就会出现下面的情况:
◎ 传染疾病。长指甲是滋生细菌和传染疾病的良好场所。
◎ 刺破皮肤。孩子用手指甲抓皮肤时,指甲里的细菌会乘虚而入。
◎ 指甲折断。长指甲容易折断并伤及皮肤。
一般的,孩子的指甲生长很快,一周内修剪3次为宜。脚趾则较慢,一个月剪两次即可。
如何给宝宝剪指甲
很多新妈妈不敢给婴儿剪指甲,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伤了宝宝,所以,只能放任宝宝的指甲肆意生长。但是,也有很多妈妈都不知道,小宝宝的指甲长得特别快,所以,给宝宝剪指甲的工作也要“时时跟进”。只要选择正确的工具,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方法给宝宝剪指甲,就绝对不会伤到宝宝的。
给宝宝剪指甲要温柔,他不愿意时,父母千万别强行剪之,否则,孩子以后对剪指甲会产生抗拒心理,而且容易伤着孩子。选择婴儿专用的指甲剪,一般说来都是钝头的,前端呈弧形的小剪刀或指甲钳,尤其是有塑料保护架的更佳,可以防止剪伤宝宝,既方便,又安全。下面的方法就很受用:
◎ 婴儿的指甲一般在其睡着后进行修剪。睡中的婴儿对外界的敏感度大为降低,父母可以放心地给宝宝剪指甲了。
◎ 一两岁的孩子一般在其睡着或喝奶或安静时修剪。这个阶段的孩子睡眠时间逐渐减少,妈妈可在孩子喝奶或安静时修剪。
◎ 3岁的宝宝应在父母的肯定中修剪指甲。这个时期的孩子能够领会父母的意图了,父母可以告诉他剪指甲的目的,剪完后要给予肯定和表扬。要注意,不要剪伤宝宝或在宝宝情绪不佳时强行剪指甲,以免他对剪指甲产生反感或抵触情绪。
剪指甲的周期与注意事项
给孩子剪指甲要注意掌握一些窍门,这样有利于对付难缠的宝宝们,比如:
◎ 婴儿不注意又安静的时候剪。比如,小孩子吃奶或睡觉时。
◎ 别面对面。孩子如果看见你那个小心翼翼、笨手笨脚的动作时,他会增加紧张和恐惧感。
◎ 选择合适的指甲刀。由于孩子的指甲很小,难剪,所以要选择合适的指甲刀来剪。
◎ 剪的时候要彻底。剪完最好锉一锉,以防尖锐的地方抓破皮肤。
◎ 剪完指甲,要清理污垢。孩子的指甲剪完后,有污垢的,父母要给其清理干净。
66.孩子为什么对洗澡说不
对很多孩子来说,洗澡是一个快乐的事情,他们都很乐意玩水。但有一些孩子就不同了,他们害怕洗澡,甚至一看见父母拿洗澡盆,就开始哭了。孩子为什么对洗澡说不?这主要与大人给孩子洗澡的方式不当有关。
一般来说,孩子其实很喜欢水的,如果您的孩子不喜欢洗澡,说明您在孩子洗澡这个环节一定做得不够好,某些行为让孩子产生恐惧心理,从而拒绝洗澡。
孩子为何害怕洗澡
孩子对危险有着本能的防御心理,给两三岁的孩子洗澡时,如果不注意,孩子就会摔跤,有过一两次,到下次洗澡的时候,孩子就有一种本能的防御心理,这是孩子抗拒洗澡的原因。更有甚者,有的父母给孩子洗澡常把洗发水或香皂水弄到孩子的眼睛里去,孩子很不舒服,在以后的洗澡中,孩子产生抗拒心理是正常的。所以,父母给孩子洗澡时,一定要注意,不能把孩子弄不舒服了。
如何让害怕洗澡的孩子喜欢洗澡
父母们给孩子们洗澡,如果不小心将孩子弄得不舒服时,大人不要有所反应,不要马上离开洗澡的环境,最好等孩子不哭了,或不抗拒时再离开。下次再洗澡时,父母应该非常轻松自然,不要着急把孩子放进去,哄孩子在一边玩一会儿。如果孩子时时提防洗澡,大人也不要急,应先用湿毛巾在孩子身上擦一擦,等到孩子对洗澡盆不恐惧了,和孩子一块进去,不要让孩子离开父母的身体,尽快洗完把孩子抱出来。
孩子如果不愿意洗澡,父母也可以换一个洗澡的环境给孩子,孩子或许能够接受,比如,换一个颜色的澡盆,或舒服一点的盆子,舒服一点的澡巾都行。
给小孩洗澡要注意什么
洗澡虽然是生活中的小事,但如果不当,也会给孩子带来危险。父母为小孩洗澡时,应注意以下的原则:
◎ 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浴缸里。不管在什么时候,父母本人都不要到其他地方去,哪怕是极短的时间。因为,孩子很容易在浴缸里滑倒而导致磕碰或溺水。即使很浅的浴缸也不可以,时刻牢记,安全第一,因为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 不要让孩子在浴缸里站着。一旦孩子倒地,很容易摔伤孩子。
◎ 浴缸里必须放一张橡皮垫。这样大人可以一手扶稳孩子,一手给孩子洗澡。
◎ 水温适宜。给孩子洗澡,水温不宜太烫或太凉,因为孩子的皮肉太嫩,太热容易把孩子烫伤,太凉容易使孩子感冒,水温应比大人洗的时候稍凉一些。
◎ 给洗澡间上把锁,这样做是防止孩子掉进马桶里。因为孩子的协调性不好,体重也足够重,他们斜靠马桶时,容易失去平衡。如果他们头向上,会被很浅的水淹死。
◎ 不要在洗澡间插电器。插电器会增加宝宝触电的风险。
◎ 把锐利的器具拿走。剃刀、剪刀和吹风机等最好放在您自己的卧室,或位置较高的小壁橱里,别让孩子拿到,以防发生事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