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最美的部分-代后记:让我们仰望星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鲁迅文学奖获奖感言)

    我从来没有想过我的名字与鲁迅先生的名字,还能联系在一起。我知道在文学的圣殿里,先生是一个巨人,我是一个侏儒;先生是一座高山,我是一个土丘。不论我多么努力,在脚下垫多少块砖头,都不可能看到先生看到的高处。

    先生在仰望星空,正把目光投向中国的西北角。那儿大风呼啸,山河悲鸣,铺天盖地飞扬的沙尘,把天空、大地和那条从高原奔腾而下的河流,染成了一片苍茫之黄,咆哮之黄。但先生登高望远,从那片滚滚黄尘中,看到了那颗破空闪耀的星星。他说,看啊,你们看啊,这就是我们未来的希望之星,它将以崭新的光芒,照耀中国。是的,我说的是1935年。这时天下是黑的,一片漆黑,衣着单薄的先生双脚踩着一地冰雪。而在中国的西北,一支比先生还年轻的队伍,已跨过千山万水,像《出埃及记》里的那些圣徒那样到达了延安。他们接着翻江倒海,掀开了中国当代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一页。14年后,一个伟大的共和国宣告诞生。虽然先生没有看到这一天,但他当年向延安发出的那份贺电,有多么的高瞻远瞩!先生之所以像山岳那样崇高,就因为他是一个总在仰望星空的人,就因为他在这样的仰望中,能拨云见日,为我们指认天上的光芒。他告诉我们,苍天在上,风是吹不落星星的,也不能阻止它在弥漫的沙尘中上升、闪耀,占领它自己的空域,任何恶毒的眼睛都将被它的光芒刺瞎。

    我很高兴我是鲁迅先生当年指认过的这支队伍中的一员。不过,当我站在这支队伍的序列之中,它已经是一支虎贲之旅,一个庞大的在中国的大地、天空和海洋驰骋的战阵。我在这支队伍里行军、宿营,睡它坚硬的铁床,踢它用尺子量过的正步,怀抱着枪支每天都在等待战争的来临。当然,我希望战争不要到来,永远不要到来!希望我抱着的那支枪慢慢地在我的怀里腐烂。在这同时,我还在这支队伍里写诗,像擦拭枪支那样擦拭我的诗行,在灵魂中召集一支队伍一次次去攻占精神的高地。我期待在我的诗里能清晰地再现曾浸泡过我30多年的军事生活,期待我的诗能展现这支队伍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让它最辉煌和最灿烂的部分,怒放光芒;更期待我的诗能抵达人们的内心,人类的内心,就像古老的《以赛亚书》中说的,最终让它们:“将刀打成犁头,把枪打成镰刀”。

    这就是我集合38年军事生涯中发出的呻吟、呐喊和惊叹,主要在近三年里写成的诗集《烤蓝》。我必须承认,我是把这部诗集当作一项巨大工程来做的,因为我试图用我的诗歌去触摸刀尖上的锋芒,触摸烤在钢铁上的蓝,而这样的一种蓝,是天空的蓝,海洋的蓝;火焰的蓝,刀锋的蓝。

    诚实地说,当我听说我这部诗集得到各位我尊敬的评委先生的认可,将有资格把我的名字写在鲁迅先生的脚下,我感动得流泪了,就像为我刚刚去世的父亲流泪一样。然后我抬起头,用泪水模糊的眼睛仰望先生曾经仰望过的星空,这时,我发现,靠着先生的胸膛,有多么的幸福。

    2010年10月25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