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的财富运算:获得财富的方法与步骤-企图心的力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每一个人一旦到了明了金钱用途的年纪,就会开始希望有钱。光是“希望”,不能够带来财富,但是“企图心”却使人的心态变得执著热切,使人着手计划罗致财富的确实手法,更能以绝不认输的毅力,支撑这些计划。这种企图心终将带来财富。几十年前,艾德温·巴纳斯在新泽西州的橘郡,从货舱走下火车,那时的他,真像个街头流浪汉,可他的“企图心”却富可敌国!

    在从铁轨走向爱迪生办事处的路上,他不断地思考。他目睹自己站在爱迪生面前,他听见自己在请求爱迪生给他一个机会,实现他梦寐以求的人生目标,成为这位伟大发明家的事业合伙人。

    巴纳斯的企图心不只是一个“希望”!也不只是一个“愿望”!而是热切悸动的向往,超然于物外,而且坚定不移。

    多年以后,巴纳斯再次置身于首度会见爱迪生的办公室,也再次和爱迪生面面相对而立,但这一次,他的企图心已经成为现实。他真的和爱迪生合伙了,他一辈子魂牵梦萦的希望成真了。

    拿破仑在开战之前,他给士兵们训话:“你们看见船都在河里烧光了。那就是说,除非这一仗打赢,否则我们就无法活着离开这里了!我们现在是别无选择,不成功便成仁!”

    结果这一仗他赢了。在任一行业要出人头地,也都必须先愿意烧掉自己的船,斩绝所有撤退的三叉路口。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成功不可或缺的企图心。

    芝加哥大火的第三天早上,一群生意人在史特街上,看着自己家店铺已成灰烬。他们开了一个讨论会,决定要重建家园,还是要离开芝加哥,到更有发展的地方重新来过。结果,除了一个人之外,他们全都决定撤离芝加哥。

    这位执意留下重建家园的商人,伸手指着店铺的残骸说:“各位先生,就在这原来的地点,我要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店铺,不管烧掉几次都一样。”

    那差不多是100年前的事了。这家店铺后来盖好了,到如今它依然耸立在原地,有若一座纪念塔,标示着企图心的力量。当初菲尔德大可和他的同行们一样一走了之,图个干净利落。在前程崎岖艰难、未来并不看好的时候,他们就抽身而退,到事情不太棘手的地方去。

    请你注意菲尔德和其他商人迥然互异的不同点,因为这正是成功者和失败者实际上的分别。

    每一个人一旦到了明了金钱用途的年纪,就会开始希望有钱。光是“希望”,不能够带来财富,但是“企图心”却使人的心态变得执着热切,使人着手计划罗致财富的确实手法,更能以绝不认输的毅力,支撑这些计划。这种企图心终将带来财富。

    财富竞赛

    我们这些财富竞赛中参赛者都有必要知道,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无时无刻不需要新的点子、新的做事方法、新的领袖、新的发明、新的教学方法、新的营销手法、新的文学作品、新的电视影片,新的电影观念。所有对更新更好的事物的需求,背后都有一个致胜必备的特质,那就是“坚定不移的目标”,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也要有热切的渴望占有它。

    想要累聚财富的众生可得牢记一件事,那些统领世上的风骚人物,历来都是统驭无形力量的能手,他们善于让未成形的机会现身,加以实际运用,并将这些动力(或思想的驱动力)一手转化成摩天大楼、都市、工厂、汽车,以及种种使生活更加便利的各种事物。

    你在计划赚取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财富时,别让他人的讽笑嘲弄左右了你。要在这瞬息万变的世界拔得头筹,你必须具备披荆斩棘的拓荒精神,人类史上的拓荒者都是赋予文明精神的梦想家,他们的精神也正是美国的血髓命脉所在。为了要发展自己的天赋潜质,并且以之生财,为了要抓住你我的机会,我们都必须具有拓荒者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精神。

    如果你想做的事是对的,而你相信它,那么就放手去做!让你的美梦,别因为一时不如意,就去理会“他们”怎么说,因为“他们”说不定还不晓得,每一件失败的事物里,都伴随上一颗和成功大小相当的种子。

    爱迪生梦想着要制造出一种可以用电操作的灯,即知即行地去着手实验,尽管失败了一万次,他仍坚韧不拔,一直到美梦成真,务实的梦想家不会半途而废!

    怀伦想要开香烟连锁店,他把梦想化为行动,如今联美香烟店占有美国各地众多的绝佳位置。

    莱特兄弟梦想着一种可以飞越天空的机器,如今大家可以在世界各地看得到他们梦想成真的证据。

    马可尼想出一种可以控制波的无形力量,现在每一台电视机和收音机都是他没有白梦一场的证物。当初他宣布,他已经发现一种原理,可以不必借助电线或其他直接通讯的媒介,就从空中传送讯息。当时,他的一些“朋友”还强押他到精神病院去检查。而如今的梦想家更是推陈出新、花样百出了。

    时下所充斥的诸多机会,都是历代梦想家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

    奋力向前

    狂热地想要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只不过是个起点,是梦想者出发的起跑点。梦想不会生自懒惰散漫、漠不关心的人,也不会生自胸无大志者。

    切记,在现实中,成功的人都曾举步艰辛,在“到站”成功之前,都历经一番呕心沥血的搏斗。这些成功人士一生中的转折点,通常是在危机重重的时候来临,就在这一重又一重的危机中,他们接触到了自己心中的“另外一部分”。

    约翰·班扬因为宗教上的观点不见容于当世,遭到囚禁及苦刑惩罚,尔后,他写下了英国史上最好的作品之一《天路历程》。

    欧·亨利遭到极大的不幸,被囚禁在俄亥俄州哥伦布城的监狱里时,发现了他脑中沉睡的天分。因为不幸遭到囚禁的逼迫,他慢慢和他的“另一个自我”熟悉,运用了他的想像力之后,他不再是一名悲惨的囚犯,不再是遭人唾弃的边缘人,倒成了一名大作家。

    狄更斯起初只是个在鞋罐上贴标笺的童工。初恋带给他的痛楚,令他心中受创至极,也使他变成真正伟大的的作家之一。刚开始,他的创痛造就了《大卫·科波菲尔》,之后又造就了一系列的作品,使得读者的人生更丰富、更美好。

    海伦·凯勒出生后不久即告盲哑,而且耳聋。即使不幸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她仍然使自己成为名垂青史的不可抹灭的伟人。她的一生正在证明,除非一个人接受失败,否则就不会失败。

    罗伯特·本斯曾是个目不识丁乡下少年。他受困于贫穷,而且长大还成了酒鬼。但因为他将美好的思想包装在诗里,使得他的人生有意思多了,他等于拔除了荆棘,在原地种上了玫瑰。

    贝多芬是聋子,弥尔顿是瞎子,但是他们的名字与世长存,因为他们将梦想组织成思想。

    希望得到某物,并不表示已经准备妥当要接纳它。这其间的差别在于,只有相信自己可以得到它,才算是“准备就绪”。心智状态必须是“相信”而不只是“希望”或“愿望”。为了要相信,心胸必须开阔,封闭的思想既不能激发信心,也无法鼓舞勇气、坚定人心。

    切记,要达成高度的人生目标,所需要耗的心力并不多,也不比接受贫穷或不幸吃力,这是放诸四海皆准的真理。

    伟大的企图心

    拿破仑·希尔曾这样阐述过对企图心的理解:

    我想介绍我所认识的不凡人士中的一位给大家。我第一次跟他见面,是在他出生后的几分钟。他呱呱坠地时没有耳朵,医生在我的追问下承认,这个孩子可能终生聋哑。

    我质疑医生的结论,我有权提出疑问,我是孩子的父亲。我也下定了决心,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是我只悄悄地把看法保留在自己的内心深处。

    我心里明白,我的儿子终将能听会说。怎么做到?我确定一定有办法,我也知道自己一定想得出办法。我想到爱默生不朽的名言:“一切的历程,都是来教会我们要有信心,我们只要随缘。对每个人来说,指引之道只要平心倾听,就不会错失。”

    什么是指引之道?企图心!我的甚于一切的企图心,便是我的儿子不能聋哑。我的企图心一刻也没退让过。

    我能怎么办?我得想想办法,把我自己的企图心直接送到儿子的心里,让他不需要借助耳力,也可以明白我的心声。

    一到孩子长得够大,可以配合,我就要使他的内心充满了听见声音的渴望,他自然会找到方法,去让渴望成真。

    我心里有了这些打算,然而我没有告诉别人。我每天都向自己立誓,我的儿子不会终生聋哑。

    他长到大一点,开始可以注意到四周事物的时候,我们观察出他有微弱的听力,到了开始学讲话的年纪,他没有开口讲话,但是从他的行为表现,我们看得出来,他可以听到几分声响。那就是我最想知道的一切!我坚信,只要他能听得到声音,哪怕只有一点点,都可能发展成更好的听力。后来,发生了某件事,给予了我无上的信心。这件事来得那么地出乎意外,始料未及。

    我们买了留声机,孩子首度听到音乐,就高兴得不得了,立即走向机器。有一回,他反复地放同一张唱片,放了两个钟头,他站在留声机前面,牙齿咬着留声机的外壳。我们一直不知道他自己培养的这个习惯有何意义,因为当时我们从未听过所谓“骨头传导”声音的原理。

    他占用了留声机之后不久,我发现到,我说话时,若双唇贴触在他的耳后乳突骨,他可以很清楚地听到我说什么。

    我确定了他可以清楚听见我的声音之后,立刻开始灌输给他想听跟想说的企图心。我很快就发现到,孩子喜欢听临睡前的小故事,所以我就开始编撰故事,蓄意培养他的自信心、想象力,以及做个正常能听见声音的人的热烈企图心。

    这名耳聋的小男生,读完小学、中学和大学,仍然是只有在近距离大声喊叫的时候,他才听得见。他没有上聋哑学校,我们不许他学手语,我们执意要他过正常的生活,跟正常的小孩在一起,即使我们跟学校的人员说破了嘴,也要坚持这个决定。

    他念高中的时候,用过一阵子电子助听器,但是效果不大。凑巧有个机会让他试戴另一种助听器。因为上次有一种款式相仿的助听器让他大失所望。所以他迟迟没有试戴这一款新型的助听器。最后,他多少是有点满不在乎地拿起了助听器,安装上电池。哇!好像魔法拂扫一样,他希求正常听力的渴望,成了现实!有生以来,他头一回跟正常人一样可以真正听到声音。

    借着这套助听仪器,他的世界全改变了,大喜过望的他,冲到电话旁,拨电话给他妈妈,而且生平第一次听见她妈妈的声音!这一生以来,他头一回跟人随意交谈,用不着跟谁都大喊大叫,他真的步入迥然不同的新世界了。

    企图心开始有了成效,但是距离成功还有一段路。这个男孩然须找到实际的方法,去把他的残缺转为对等的资产。

    他欣喜若狂,虽然不知道这个转变的意义有多重大,仍写了一封信去向助听器的制造厂商致谢。信里不知说了什么,让厂商想到要邀请他去纽约。他抵达该公司的时候,接受招待,参观工厂,就在他和总工程师讨论他的世界如何大为改观的时刻,有一个念头闪现在他心中。也就是这一个念头,使他的苦难变成了资产,注定了不仅带给众人的幸福,也为他自己带来了财富。

    他那一念之际闪现的冲劲是:他对于那些终生未曾受惠于助听器的人可帮得上忙,他可以想办法把他的经历告诉他们。

    整整一个月,他努力做研究,这段期间他分析了该助听器制造厂商的营销系统,并草拟出和重度听障人士沟通的方法,以便与他们分享他所发现的新世界。这一些工作完成之后,他根据研究心得,写了一份两年计划书,使他得以一展所长。

    他开始上班的时候,也没有想到这一生是注定要为那些原本终身听障的千万人士,带来希望和宽慰的。

    我一点也不怀疑,如果布莱尔的母亲和我,没有依照我们原有的方法去塑造他的心灵,他恐怕终其一生都会是个聋哑人士。

    我灌输他像正常人一样能听会说的企图心理时,这份冲劲的热力也自然而然地在他的无声世界和外界之间,搭起了一座跨越鸿沟的桥梁。说实在话,炽热的企图心自有其门路可以化身为现实。布莱尔渴望听力正常,最终他果然已拥有正常的听力!他与生俱来的残缺,往往会把人送上街头,靠一束铅笔和一只锡杯过日子。

    驾驭企图心

    某家报纸刊载了一则有关舒曼·亨克女士的短文,其中为这位歌手了不起的成功找到一些端倪。因为这篇短文所掌握到的,不外乎是企图心,所以我把这段文字引述出来:

    舒曼·亨克在登台献唱之初,拜访过维也纳皇家歌剧院的主管,希望由他来主试她的初试,但是这位主管没有给她试音。他只看了这位衣着褴褛的朴拙女孩,就说:“这种脸孔,加上这样没有个性,你怎么能指望唱歌剧会红?好孩子,死了这条心吧!买台缝纫机给人做衣服,你永远也当不成歌者的。”

    永远可不是一天两天!歌剧院主管懂得歌唱的技巧,但是他不晓得企图心的力量有多大,尤其是企图心中有相当成分的魂牵梦萦、念念不忘时。要是他能够多感受一些这种力量的效用,就不会犯下低估天才的错误,没给人家一次机会。

    很多年前,跟我合作的事业伙伴生病了。病情逐日恶化,而且最后他被送到医院去做手术。医生警告我,就算他还有可能再度地生龙活虎,机会也是非常渺茫。但那是医生的看法,病人的看法则非如此。就在他被推入手术房之前,他虚弱地低语:“老板,别难过,几天后我就可以出院了。”随侍在侧的护士用同情的眼光看着我,但是病人的确安全脱险。一切大致地定了之后,医生说:“除了他自己的求生渴望外,没有什么救得活他。如果不是他拒绝死亡的可能,就熬不过来了。”

    我相信渴望在信心的支持之下功效神妙,因为我亲眼目睹这股力量让很多出身寒微的人士晋升高位,得享荣华富贵;也新眼目睹这股力量把病患者从坟墓里拉回来;我更眼见有人在历经诸多磨难打击之后,仍然借着这股力量东山再起;我眼看着这股力量让我的小孩能过正常快乐的生活,尽管老天爷让他出生时就没带耳朵来,他仍然带来辉煌。大家该如何驾驭这股力量,并且善加运用呢?

    大自然借着某个奥妙有效的“心理作用”法则,在企图心的强大冲击力中,包装着某种不知失败为何物的“成分”,这种成分是不认得“不可能”这个词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