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的财富运算:获得财富的方法与步骤-自制力与财富因素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自柏拉图以后,自制力一直被视为一种美德,亦即要能抵挡因命运的冲击产生的情感波涛,不可沦为激情的奴隶。

    这是一个发生在芝加哥一家大百货公司里的故事。

    在这家百货公司受理顾客投诉的柜台前,排着长长一队的女士们,争先恐后向柜台后的那位年轻女郎诉说他们所遭遇的困难,以及这家公司不对的地方。这些妇女有的十分愤怒且蛮不讲理,有的甚至讲出很难听的话。柜台后的小姐一一接待了她们,一点也没有表现出任何憎恶。她一脸微笑,指导这些妇女们前往相应的部门,她的态度优雅而镇静,拿破仑·希尔对她的自制修养非常惊讶。

    站在背后的另一位小姐在一些纸条上写了一些字,然后把纸条交给站在前面的那位小姐,纸条上很简要地记下妇女们抱怨的内容,但省略了这些妇女原有的尖酸而愤怒的语气。

    原来,那位站在柜台后面,面带微笑聆听顾客抱怨的小姐是位聋子。她的助手通过纸条把所有必要的事实告诉她。

    拿破仑·希尔对此十分感兴趣,于是他去访问这家百货公司的经理。他对拿破仑·希尔说,他之所以挑选一名耳聋的女郎担任公司中最艰难而最重要工作,原因是他找不到其他具有足够自制力的人来担任这项工作。

    拿破仑·希尔看着那群排成长队的妇女,他发现,柜台后面那位小姐脸上亲切的微笑,对这些愤怒的妇女们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她们到她面前时,像是咆哮怒吼的野狼,可离开时,脸上甚至露出羞怯的神情,因为这位年轻女郎的“自制”已使她们对自己的作为感到惭愧。

    从那以后,每当希尔对自己所不喜欢听到的评论感到不耐烦时,就立刻想起了柜台后面那名女郎的自制而镇静的神态。而且他经常这么想:每个人应该有一副“心理耳罩”,有时候可以用来遮住自己的双耳。他个人已经养成一种习惯,对于所不愿听到的那些无聊的谈话,可以把两个耳朵“闭上”,以免在听到之后徒增憎恨与愤怒。人生短暂,有很多建设性的工作等待我们去进行,因此,我们不必对说出我们不喜欢听到的话语的每个人去进行反击。

    在执行律师业务期间,希尔注意到一项十分聪明的诡计,是辩护律师专门用来套取对方证人证词的。因为这些证人对于对方律师的质问总说:“我不记得了。”或是“我不知道。”当辩护律师使用各种方法企图套取这种证人的证词而告失败的时候,他就会设法激怒这名证人。而这名证人在愤怒的情况下,往往会失去自制,说出他在冷静的情况下不会说出的一些证词。

    事业初期,拿破仑·希尔发现,缺乏自制对生活造成了极为可怕的破坏。这是从一个十分普通的事件中发现的。这项发现使拿破仑·希尔获得了一生当中最重要一次教训。

    有一天,拿破仑·希尔和办公室大楼的管理员发生了一场误会。这位管理员为了显示他对拿破仑·希尔一个人在办公室中工作的不满,他把大楼的电灯全部关掉。这种情形一连发生了几次,最后,拿破仑·希尔到书房里准备一篇预备在第二天晚上发表的演讲稿,当他刚刚在书桌前坐好时,电灯熄灭了。

    他马上跳起来,朝大楼地下室奔去,他知道那位管理员现在在那儿,当他到那儿时,发现管理员正在忙着把煤炭一铲一铲地送进锅炉内,同时一面吹着口哨,仿佛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似的。

    拿破仑·希尔立刻对他破口大骂。一连5分钟之久,他都以比管理员正在照顾的那个锅炉内的火更热辣辣的词句对他痛骂。

    最后,他实在想不出什么骂人的词句了,只好放慢了速度。这时候,管理员直起身体,转过头来,脸上露出开朗的微笑。并以一种充满镇静与自制的柔和声调说道:

    “呀,你今儿早上有点儿激动吧,不是吗?”

    他的话好比一把锐利的短剑,一下子剌进拿破仑·希尔的身体。

    想想看,拿破仑·希尔那时候会是什么感觉。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位文盲,他既不会写也不会读,但虽然有这些缺点,他却在这场战斗中打败了自己,更何况这场战斗的场合,以及武器,都是自己所挑选的。

    拿破仑·希尔的良心用谴责的手指对准了自己。拿破仑·希尔知道,他不仅被打败了,而且更糟糕的是,他是主动的,而且是错误的一方,这一切只会更增加他的羞辱。

    拿破仑·希尔转过身子,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办公室。他再也没有其他事情可做了。当拿破仑·希尔把这件事反省了一遍之后,他立即看出了自己的错误。但是,坦率说来,他很不愿意采取行动去化解自己的错误。

    拿破仑·希尔想,只有向那个人道歉,内心才能平静。最后,他终于下定决心,决定到地下室去,忍受必须忍受的这个羞辱。

    拿破仑·希尔来到地下室后,把那位管理员叫到门边。管理员以平静、温和的声调问道:

    “你这一次想要干什么?”

    “我是回来为我的行为道歉的——如果你愿意接受的话。”希尔说道,管理员脸上又露出那种微笑,他说:

    “凭着上帝的爱心,你用不着向我道歉。除了这四堵墙壁,以及你和我之外,并没有人听见你刚才说的话。我不会把它说出去的,我知道你也不会说出去的,因此,我们不如就把此事忘了吧。”

    这次希尔受到的伤害更甚于第一次,因为他不仅表示愿意原谅拿破仑·希尔,实际上更表示愿意协助拿破仑·希尔隐瞒此事,不使它宣扬出去,对拿破仑·希尔造成伤害。

    拿破仑·希尔向他走过去,抓住他的手,使劲握了握,拿破仑·希尔不仅是用手和他握手,更是用心和他握手。在走回办公室途中,拿破仑·希尔感到心情十分愉快,因为他终于鼓起勇气,化解了自己做错的事。

    自此之后,拿破仑·希尔下定决心,以后绝不再失去自制。因为一失去自制之后,另一个人(不管是一名目不识丁的管理员还是有教养的绅士)都能轻易地将他打败。

    在下定这个决心之后,希尔身上立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的笔开始发挥出更大的力量,他所说的话更具分量。在希尔开始所认识的人当中,他结交了更多的朋友,敌人也相对减少了很多,这个事件成为拿破仑·希尔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拿破仑·希尔说:“这件事教导我,一个人除非先控制了自己,否则他将无法控制别人。它也使我明白了这两句话的真正意义:‘上帝要毁灭一个人,必先使他疯狂’。”

    有一天拿破仑·希尔站在一家商店出售手套的柜台前,和受雇于这家商店的一名年轻人聊天。他告诉拿破仑·希尔,他在这家商店工作已经4年了,但由于这家商店的“短视”,他的工作并未受到店方的赏识,因此,他目前正在寻找其他的工作,准备跳槽。

    在他们谈话中间,有位顾客走到他面前,要求看看一些帽子。这位年轻店员对这名顾客的请求置之不理,一直继续和希尔谈话,虽然这名顾客已经显出不耐烦的神情,但他还是不理。最后,他把话说完了,这才转身向那顾客说:“这儿不是帽子专柜。”那顾客又问,帽子专柜在什么地方。这位年轻人回答说:“你去问那边的管理员好了,他会告诉你怎么找到帽子专柜。”

    4年多来,这位年轻人一直处于一个很好的机会中,但他却不知道。他本来可以和他所服务的每一个人结成好朋友,而这些人可以使他成为这家店里最有价值的人。因为这些人都会成为他的老顾客,而不断回来同他交易。但是,他拒绝或忽视运用自制力,对顾客的询问不搭不理,或是冷冷淡淡地随便回答一声,就把好机会一个又一个地失掉了。

    一个雨天的下午,有位老妇人走进匹兹堡的一家百货公司,漫无目地的在公司内闲逛,很显然是一副不打算买东西的态度。大多数的售货员只对她瞧上一眼,然后就自顾自地忙着整理货架上的商品,以避免这位老太太去麻烦他们。其中一位年轻的男店员看到了她,立刻主动地向她打招呼,很有礼貌地问她,是否有需要他服务的地方。这位老太太对他说,她只是进来躲雨罢了,并不打算买任何东西。这位年轻人安慰她说,即使如此,她仍然很受欢迎,并且主动和她聊天,替她把伞撑开。这位老太太向这年轻人要了一张名片,然后径自走开了。

    后来,这位年轻人完全忘了这件事情。但是,有一天,他突然被老板召到办公室去,老板向他出示了一封信,是位老太太写来的。这位老太太要求这家百货公司派一名销售员前往苏格兰,代表该公司接下装潢一所豪华住宅的工作。

    这位老太太就是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母亲,她也就是这位年轻店员在几个月前很有礼貌地护送到街上的那位老太太。

    在这封信中,卡内基母亲特别指定这名年轻人代表公司去接受这项工作。这项工作的交易金额数目巨大。这名年轻人如果不是曾好心地招待了这位不想买东西的老太太,那么,他将永远不会获得这个极佳的晋升机会了。

    自柏拉图以后,自制力一直被视为一种美德,亦即要能抵挡因命运的冲击产生的情感波涛,不可沦为激情的奴隶。罗马与早期的基督教会则称之为节制,意指避免任何过度的情绪反应。其中的关键是均衡而不是情感的压抑,要知道任何一种情感反应都有其意义与价值。人生如果没有激情将成为荒原,失去生命本身的丰富价值。然而,正如亚里斯多德所说的,重要的是情感要适度,适时适所。情感太平谈,生命将枯燥而无味,太极端又成为一种病态,抑郁到了无生趣、过度焦虑、怒不可遏、坐立不安等,都是病态的。

    情感幸福的关键在于克制不愉快的感受,极端的情绪也不该是情感不稳定的主因,但我们只应追求一种情绪,永远快乐的人生未免也太平淡。痛苦也是生命的一个重要成分,痛苦能使灵魂升华。

    苦乐同样使人生多彩,重要的是苦乐必须均衡。如果说人心是一道复杂的问题,幸福感便取决于正负情感的比例。这个比喻是有理论根据的,曾有人就数百名男女做过研究,请他们随身带着呼叫器,研究人员不定时提醒他们记录当时的情绪。结果发现,一个人要觉得满足不一定要避开所有不愉快的感受,只是不可让激烈的情绪失控取代所有愉快的感受。一个人即使感到强烈愤怒或沮丧,只要有相当的快乐时光相抵消,还是会有幸福感。

    正像人的脑子总是不断会想些什么一样,情绪也是持续存在的,不管是清晨6点或晚上7点,前述的研究对象总会有某种情绪可资记录。当然,一个人不同时候的情绪都是不同的,但如果拿几个月的记录做平均,多少可反映一个人的整体幸福感。对多数人而言,极端的情绪都很少见,大部分人都处于中间的灰色地带,在情绪的起伏线上不断有一些小小的波纹。

    然而,我们仍无时无刻不在做情感管理的工作,尤其是休闲时间。不论是读小说、看电视、选择做什么活动、与谁为伴,都是为了让自己觉得愉快。自我安慰是一种基本的重要技巧,一些心理分析家认为这是最重要的心理技巧。情感较健康的婴儿会学习以成人照顾他们的方式来自我安慰,也因而较不易受情感波动的影响并较易获得健康人格。

    由于人脑的特殊构造,我们对自己何时受何种情绪左右缺少控制能力,但我们对情绪持续的久暂确实有些控制力。寻常的悲伤、忧虑、愤怒并不致造成太大的问题,只要一点耐性于与时间,这些情绪通常会慢慢消失。但如果太过强烈又持续过久,则可能流于极端,会形成长期的焦虑、难以遏止的怒气或抑郁。一旦积重难返,可能便需要接受药物或心理治疗了。

    如果你能判断自己在没有药物协助下承受情绪长期不安的极限,便足见你具备自我调适情感的能力,事实上,2/3的躁郁症患者从未接受治疗。患者时而抑郁无生趣,时而兴奋昂扬,所幸有些药物可达到缓和的效果,躁郁症患者最难缠的地方是,患者陷入躁狂状态时,常有自大倾向,认为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这类严重的情绪障碍确实需依赖药物的协助。

    研究显示,并不是每个人都认为一定能摆脱不快情绪。缇丝发现有5%的人是“情绪中立派”,这种人认为任何情绪都是自然的,不管多么不快都应体验,因此从不尝试改变情绪。甚至还有人为了某些理由经常投入不快的情绪,如医师要凝重地向病者宣布坏消息,社会运动者要积蓄对不义的愤怒才能更有斗志,甚至一个少男可能为了帮助弟弟对付不良少年而故意激起怒气。有些人控制情绪的出发点根本是功利的,例如催收账款的人可能故意鼓起凶悍之气,以免催债时态度不够强硬,不过这些毕竟是少数特例。绝大多数的人都苦于无法自如地控制情绪,每个人的调适效果也的确因人而异。

    情绪影响心智

    齐乐曼在回忆时这样说道:

    我这一生只有一次因恐惧而瘫痪的经验。我大学一年级参加微积分考试时,不知为什么毫无准备就去应试。我还记得那是个春天的早晨,走进教室时我心中充满宿命与不祥的感觉。我到那间教室上过很多次课,但那天我完全没有注意到窗外是什么景象,眼中甚至没有教室存在。我走到靠门的一个位置坐下,眼光凝缩在眼前的一小块地面。我打开考卷,耳边充塞怦怦心跳声,胃部因焦虑而痉挛。

    我很快瞥一遍试题,完全没有希望。整整一个小时我盯着试卷,脑中不断想着可怕的后果。同样的思绪一再重复,恐惧与颤抖交织循环。我坐在那里无法动弹,就像中了毒箭的动物。回想起来,最让我讶异的是我的脑子竟然萎缩到那种程度。那一个小时我并未尝试拼凑可能的答案,也没有做白日梦。而只是坐在那里凝视我的恐惧,坐待这可怕的折磨早点结束。

    情绪影响心智,这是谁都知道的。人在焦虑、愤怒、沮丧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工作,每个人在这种情况下都很难有效接收或处理资讯。强烈的负面情绪将扭曲我们的注意力,事实上,当某种情绪几乎是无孔不入地凌驾其他思绪,以致不断阻挠你对身边事物的注意,这表示情绪的影响已超乎正常的范围。譬如说一个正经历离婚痛苦的人或父母正要离婚的小孩,往往难以将注意力专注在日常琐事或功课上。对一个抑郁症患者而言,自怜、绝望、无助的感觉可能凌驾一切。当然有这样的情绪笼罩,要致富发达显然是不可能的。

    我们从相反的角度思索这个问题,看看一个人在成就某件事时的动力,那些热忱、干劲、自信是怎样激发起来的?

    专家研究奥运选手、著名音乐家、世界棋王,发现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能激励自己接受严酷的训练。现在随着技术水准的不断提高,各类专家起步的训练的年龄已愈来愈小。以1992年奥运为例,平均12岁的中国跳水选手受训年限与美国队不相上下,而后者都已超过20岁,中国选手自4岁开始受训。同样的,20世纪最佳小提琴手大约5岁开始习琴,国际象棋好手平均7岁开始学棋,10岁开始的人只能达到国家级的水准。愈早开始,时间上愈有优势。柏林顶尖音乐学校的顶尖小提琴学生(都仅20岁)习琴时间已超过1万小时,次一等级的学生学琴时间平均约7500小时。

    同一领域能力相当的人的成就会有高下之别原因在于他们能否在早年就投入艰辛的训练,而这又与其情绪特质有关,尤其是面对挫折的热忱与毅力。

    抛开天赋,自我激励是影响人生成就的一大原因,这可以从亚裔人士在美国的杰出表现得到印证。研究显示亚裔孩童的平均IQ仅比白人超出二三点。以职别而论(如医学、法律),亚裔美国人的表现突出许多。原因可能是亚裔孩童自小就比白人用功。斯坦福大学社会学家山佛·道伦布希曾研究过1万名以上的中学生,发现亚裔美国人做功课的时间比其他学生超出40%。“美国父母总是接受孩子的弱点。强调他的优点。亚洲父母的看法不同:如果你成绩不好,晚上应该多读点书再睡觉,如果成绩仍然没有改善,早上应该早点起来读书。也就是说,任何人只要够用功都可以有好成绩。”可见亚裔人士吃苦耐劳的观念使他们更能自动自发,更有热忱与毅力。

    在思考与计划、接受锻炼以达成某远程目标、解决问题等等方面,情绪代表我们发挥心灵力量的极限,也因而影响我们的人格与人生成就。所以,我们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提高自己的自制力,这样才有可能获得财富与成功。

    克制冲动

    在你4岁时,如果有人请你做下列的选择:一个大哥哥要去办点事,如果你等到他回来,你可以拿两块点心;如果你不愿意等,你只能拿一块,但立刻可以拿到。这道难题考验冲动与自制、本我与自我、欲望与克制力、追求满足与延迟满足。由此很快就可以看出孩子的性格特质,甚至可以由此略窥孩子的一生。

    抗拒冲动

    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能力,也是各种情感自制力的根源,因为所有情绪本质上都导向某种冲动。能够抗拒冲动,压制未成形的行动,很可能是脑部发挥抑制作用,使边缘系统无法传递信息给负责行动的皮质。当然,这只是一种解释,还有待进一步印证。

    不管怎样,前面的试验确实证明了克制情绪与压抑冲动是很基本的能力。心理学家肖尔于1971年开始进行上述试验,对象是休斯敦大学附设幼儿园的孩子,实验一直追踪这些孩子到中学毕业。

    的确有的孩子能耐心等待大哥哥办事回来,当然等待的十几分钟一定非常漫长。他们用尽各种方法让自己撑下去。有的闭上眼睛不去看诱人的点心,将头埋入手臂中,自言自语,唱歌,玩弄自己的手脚,甚至努力让自己睡着。最后这些勇敢的孩子得到了两块点心。有些小孩则比较冲动,大哥哥才走几秒钟便伸手拿走点心。

    孩子们长大后,这个试验的预言能力,逐渐明朗。4岁时就能抵抗诱惑的孩子到青少年期显得社会适应能力较佳,较具自信,人际关系较好,也较能面对挫折;在压力下比较不会崩溃、退却、紧张或乱了方寸,能积极迎接挑战,面对困难也不轻言放弃,在追求目标时也和小时候一样能压抑立即得到满足的冲动。冲动型的孩子大多缺少这类特质,反倒表现出较负面的共同特征,如让人觉得难以与人接触,顽固而优柔寡断,易因挫折而丧志,认为自己是坏孩子或无用,遇到压力容易退缩或惊慌失措,容易怀疑别人及感到不满足,易嫉妒或羡慕别人,因易怒而常会与人争斗,而且和小时候一样不易压抑立即得到满足的冲动。

    这项试验显示的是童年的一个很小的行为,长大后便扩大成为多方面的社会与情感能力。很多大大小小的成就都取决于压抑冲动的能力,包括减肥、读完学位等等。有些孩子4岁便已深谙个中的道理,能依情况判断压抑冲动才是最有利的,努力将注意力自眼前的诱惑移开,以种种方式维持毅力以达到最终目标。

    这些孩子中学毕业时又接受一次评估,结果4岁时耐心等待的人在校表现优异得多。据孩子父母的评估,这类孩子学习能力较佳,无论是语文表达、论理、专注、制定与实践计划、学习意愿都较佳。更让人意外的是这类孩子的入学考试成绩普遍较优。最迫不及待拿点心的小孩当中,平均语言成绩518分,算术524分;等待最久的孩子,这两项分数平均是612分与649分,总分差距多达200多分。

    4岁所做的试验与智力测验同样可预测孩子将来的入学考试成绩,但前者的准确度是后者的两倍,惟有当孩子开始念书以后,智力测验的准确度才会逐渐提高。也就是说,克制冲动的能力是IQ之外与潜在智能有关的重要因素(小时候克制冲动的能力也比IQ更能准确预测少年犯罪的可能)。有人说IQ不可改变,因此可代表未来发挥潜能的极限,但种种证据显示,克制冲动或准确判读社会情境的EQ是可以由学习而得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