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来,杜邦公司准确及时的财务分析确保了该公司做出一系列正确决策,公司得到了超常规发展,经营范围从化纤、生物、医药、石油,扩展到电子、运输,项目达1 800多种。
杜邦公司坚信,全球化、知识密集和将科学与生产率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战略,必将使公司充满了可持续发展和利润增长的动力。2001年3月,杜邦公司公布了其2000年年度业绩报告。2000年是杜邦公司近10年来最艰难的一年,公司面临了全球石油和原材料大幅涨价的挑战。即便如此,杜邦通过财务分析做出了正确决策,使公司经受住了竞争的考验,全球销售额仍然达到283亿美元,比1999年增长5%,主营每股收益从2.58美元上升至2.73美元。此外,亚太经济形势的好转以及杜邦在当地合资企业的发展,还使杜邦公司在亚太地区赢得了增长20%的骄人业绩。
杜邦公司的成功表明,财务分析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为企业进行财务决策和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以杜邦分析法为代表的综合财务分析法在顶级企业中得到广泛运用,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第一节财务分析概述
财务分析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企业要保持长期稳定的发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不仅要认真组织好各项财务活动,做好财务预测、决策、规划、控制等各项工作,还要及时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与企业发展紧密相关的市场经济指标进行剖析和评价。通过财务分析,可以评价企业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揭示问题、总结经验,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和财务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可以检查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和单位完成财务计划指标的情况,考核各部门和单位的工作业绩,以便揭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可以为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有关部门和人员提供系统的、完整的财务分析资料,便于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为他们做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一、财务分析的内涵
财务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告等核算资料为基础,采用一系列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研究与评价,为企业管理者及其相关利益者提供决策依据的一项财务管理活动。 财务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告等核算资料为主要依据,采用一系列的指标和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研究与评价,为投资者、经营管理者、债权人和社会其他各界的经济预测或决策提供依据的一项财务管理活动。财务分析对企业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财务分析是财务预测、决策与计划的基础。
财务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分析构成财务管理的循环。财务决策是财务管理的关键,财务计划的正确与否对财务活动的效果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财务控制是财务计划的实施和对财务活动过程的约束和调节。通过分析企业可以了解过去,掌握现在,预测未来,进而进行正确的决策。企业搞好财务分析,就能掌握企业发展的规律,确保财务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的准确性。
第二,财务分析是考核财务业绩的依据。
财务分析不仅能帮助企业把握财务活动结果的好坏与否,财务计划的完成情况,经营目标的实现程度,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等问题,还能使企业判断各部门工作成果及其对财务计划执行情况与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此了解各部门的财务业绩,确定各部门的财务活动对整个企业财务成果的影响,划清经济责任。
第三,财务分析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手段。
在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每个企业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谋生存、求发展,企业必须清楚地了解自己。开展财务分析,不仅能对现有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进行评价,更重要的是,通过分析找到影响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挖掘潜力,巩固和发展有利因素,消除不利因素,以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财务分析的六个步骤
财务分析包括选定分析目标、明确分析范围、搜集分析资料、确定分析标准、选择分析方法和做出分析结论等六个步骤。 财务分析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必须按科学的程序来进行。财务分析主要包括选定分析目标、明确分析范围、搜集分析资料、确定分析标准、选择分析方法和做出分析结论等六个步骤。
1选定分析目标
财务分析目标是整个财务分析的出发点,决定着分析范围的大小、收集资料的详细程度、分析标准及分析方法的选择等整个财务分析过程。财务分析的目标与财务分析主体和分析内容密切相关。财务分析主体不同,财务分析内容不同,财务分析的目标也会不同,这就要求分析者要首先选定分析目标。目标是一种内在的事物,分析者把分析目标明确化,有利于下一步的分析工作。
2明确分析范围
一般而言,并不要求每一项财务分析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进行全面分析,更多的情况是仅对其中的某一个方面进行分析,或者是重点对某一方面进行分析,其他方面的分析仅起着参考作用。按照成本效益原则,分析者进行财务分析的原则应当是分析净效益,即分析效益与分析成本之间的差额最大。这就要求分析者在选定分析目标的基础上,明确分析的范围,做到有的放矢,将有限的精力放在分析重点上,以节约搜集分析资料、选择分析方法等环节的成本。
3搜集分析资料
分析范围确定之后,分析者要根据分析目标搜集分析所需的数据资料。财务分析的主要依据是企业的财务数据,财务报表由于是财务数据的主要载体,因而成为需要收集的最主要资料。财务报表一般包括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等,另外,报表附注是对报表中的项目进行说明,也是财务分析需要参照的资料之一。除此之外,还要搜集企业内部供产销各方面的有关资料及企业外部的宏观经济形势信息、行业情况信息、竞争对手的经营状况等方面的信息。资料搜集的形式主要有查找资料、专题调研、召开座谈会或有关会议等。
搜集来的资料往往是杂乱无章的,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整理和核实。首先要核查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日见突出,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财务报告存在明显的不真实或作弊行为,而会计师事务所仍出具无说明意见的肯定意见。例如,美国第七大公司安然公司长期通过复杂的财务合伙掩盖巨额债务并虚报盈余,最终导致破产。财务分析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财务报表能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否则财务分析就失去了意义。这就要求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认真核查,以保证资料的真实性。
4确定分析标准
财务分析的对象是特定的企业,在分析过程中,分析者必须将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与分析标准进行比较和判断。因而分析者需要对分析标准进行选择。财务分析可分别以行业数据、竞争对手数据、本企业预定数据、历史数据和经验数据为标准,分析者可根据分析目标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作为分析的标准。
5选择分析方法
财务分析基本方法的选择因分析目标和范围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常用的财务分析方法有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可以综合运用。全面的财务分析,可以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以便进行对比,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局部的财务分析,选择其中某一种方法即可。
6做出分析结论
分析者采用特定的方法计算出有关的指标,并做出判断,为企业管理者决策提供直接依据。对内部财务分析者来说,还需要揭示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一些重大的问题,还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以便采取对策加以改进。
三、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
财务分析基本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四种。 财务分析方法是企业进行财务分析的工具和手段。要实现财务分析的目的,就必须掌握各种财务分析方法,并能在财务分析过程中恰当地运用。财务分析基本方法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四种。
1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又称对比分析法,它通过同类财务指标在不同时期或不同情况下的比较,揭示财务指标的数量关系和数量差异,分析和判断企业财务及经营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时,相互比较的指标必须具有可比性,如计算口径、计价基础和时间单位都应保持一致。
指标对比的形式主要有:
(1)将分析期的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进行对比,以确定实际与计划的差异,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
(2)将分析期的实际指标与前期数据(或过去的某期数据)进行对比,以确定本期实际与前期(或某期)实际的差异,揭示有关指标的增减变动情况,预测企业未来发展趋势。
(3)本企业的实际指标与同行业相应指标的平均水平或先进水平做比较,以确定本企业与行业平均水平或先进水平的差异,吸取先进经验,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应用比较分析法时,要注意指标的可比性,即比较指标与被比较指标之间的同质性。它主要包括:
(1)指标性质相同。即指标所包含的内容和项目及计算方法完全一致。
(2)指标的时间范围相同。如年度、季度、月度指标以及反映时期水平的指标(平均数)和反映时点水平的指标(期初数、期末数)都应彼此对应相符。
(3)指标的计价方法相同。必要时,可对所用指标按同一口径进行调整换算。
应用比较分析法时,比较的结果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差异额(变动额、增长额);二是差异率(变动率、增长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差异额=比较指标数量-被比较指标数量差异率=差异额被比较指标数量×100%
上述公式中,比较指标一般是实际指标、本期(分析期或报告期)指标、本企业指标,分别对应的被比较指标则是计划(标准、定额)指标、上期(基期)指标(或历史最好水平)、同行业中绩优企业指标(或行业平均水平)。
2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利用指标间的相互关系,通过计算比率来考察和评价企业经济活动效益的一种方法。 比率分析法是利用指标间的相互关系,通过计算同一时日或同一时期相关财务指标的比率来考察、计量和评价企业经济活动效益的一种方法。比率是一种相对数,它揭示了指标间的某种关系,把某些用绝对数不可比的指标转化为可比的指标。比率分析法是用以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重要方法,也是整个财务分析中最基本的方法。企业界运用比率分析法来评价和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根据分析的不同内容和要求,比率分析法主要分为相关比率分析和构成比率分析两种。
(1)相关比率分析
相关比率分析是根据经济活动客观存在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关系,将两个性质不同但又相关的指标加以对比,求出比率,以便从经济活动的客观联系中认识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比如,分别将净利润同销售收入、总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对比,分别求出销售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和净资产报酬率等指标,从不同的侧面来揭示企业盈利能力状况;再如,将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速动资产和流动资产分别与流动负债对比,求出净现金流量负债比率、速动比率和流动比率,反映出比对比前各项目更为深入的经济意义——短期偿债能力,从不同的角度来揭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大小。
(2)结构比率分析
结构比率分析又叫构成比率分析,它是指通过计算某项经济指标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分析构成内容的变化,从而掌握该项经济活动的特点与变化趋势。比如,将损益表各项目分别与销售收入比较,分别求出各项目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可以将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进一步深化到盈利结构的分析,从而找出提高企业收益能力的关键;再比如,将各资产项目分别与总资产项目比较,求出各资产项目占总资产的比重,可确定企业资产结构安排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优化企业资产结构确定重点和方向。
3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是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情况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趋势分析法又叫动态分析法,是将企业连续几期的财务报表的有关项目进行比较,用以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变化情况及发展趋势的一种方法。对企业进行发展趋势分析,通常采用垂直分析法与水平分析法。
(1)垂直分析法
垂直分析法又称共同基准分析法,它是将财务报表中某一关键项目的金额作为100%,其他项目的金额换算成对关键项目的百分比,从而反映出它们之间重要的比率关系,再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会计期间的共同基准比率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各项目结构上的相对变化。
(2)水平分析法
水平分析法是在并列连续几年报表的绝对额后面,设置“增减栏”,以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动情况。使用这种方法一般要求提供较长时期的数据。
4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又叫连环替代法,它是通过顺序变换各个因素的数量,来计算各个因素的变动对总的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
因素分析法一般分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首先,确定分析对象,将该指标的实际数与分析标准数进行比较,求出实际脱离标准的差异;
其次,根据经济指标的形成过程,明确该经济指标受哪些因素变动的影响;
再次,要明确各影响因素与经济指标的数量关系,即建立因素关系式,分清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
最后,按照一定顺序依次替换各个因素变量,计算各个因素对总的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
在最后一个步骤中计算某个因素变动对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时,假设其他因素不发生变动,并且是通过每次替换后的计算结果,与前一个依次替换以后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即循环比较,来确定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
因素分析法主要用于寻找问题的成因,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提供信息,并为企业内部考核提供依据。
第二节财务比率分析
财务比率分析在财务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分析企业不同时期的财务状况,对本企业和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比较的重要工具。财务比率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偿债能力比率、资本结构比率、盈利能力比率和市场价值比率。
一、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分析是顶级企业财务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它可以了解和掌握企业的财务风险。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付债务的能力。偿债能力分析是顶级企业财务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它可以了解和掌握企业的财务风险。偿债能力分析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付短期债务的能力。短期债务又称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到期的债务。这种债务一般需要以流动资产来偿还,它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影响较大。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的主要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和现金流量比率。
(1)流动比率
企业全部流动资产与全部流动负债的比值称为流动比率。其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有关流动比率的分析如下:
①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一个重要财务指标。这个比率越高,表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流动负债获得清偿的机会越大。但是,流动比率过高也并非好现象。因为流动比率过高可能是由于企业滞留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过多,未能有效地利用资金,从而会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
②一般而言,流动比率维持在2∶1较为合理。根据人们以往的经验,占流动资产总额一半的存货的变现能力最差。所以,企业要想保障短期偿债能力,必须依靠剩下的流动性较强的流动资产,且流动性强的流动资产至少要等于流动负债。流动比率也是银行考虑是否要向举债人提供贷款的一个重要因素。
③对流动比率的分析,应视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不同的行业,由于其生产经营周期长短不一,评定流动比率的标准也不一样。一般而言,生产经营周期短,无需储存大量存货的企业,其流动比率相应较低。此外,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周转速度及变现能力也会影响流动比率分析。一般说来,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快,其流动比率可相对降低。
④流动比率分析的局限性。流动比率较高,反映了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不足。这可能是因为存货存在积压、滞销现象,或是因为应收账款长期不能收回。而且,流动比率的计算也易于被操纵。例如,某企业的流动资产为1 500万美元,流动负债为1 000万美元,则流动比率为15∶1。如果单纯为提高这一比率而在编制年终报表之前有意清偿500万美元债务,这样,流动比率就可以提高为2∶1。因此,单纯以流动比率判断短期偿债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需结合其他比率指标共同进行分析与判断。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指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它反映企业即期的偿债能力。 速动比率反映企业即期的偿债能力,它指的是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也称酸性试验。速动资产指的是减去存货后的流动资产,一般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等。因存货需要通过销售或变为应收账款后才能变现,流动性较差,变现时间长,所以不包括在速动资产内。速动比率的计算公式为: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有关速动比率的分析如下:
①以流动比率作为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比流动比率进了一步。流动资产各项目的变现能力存在很大差异,最明显的是存货,一旦存货难以脱手,其变现就成问题。而速动比率剔除了存货变现能力差的影响,为短期债权人提供了更进一步的有关变现能力的比率指标。速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②国际上通常认为,正常的速动比率为1∶1,维持在1∶1以上才算具有良好的财务状况以及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并说明企业能较好地应付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但也不可一概而论,行业不同,速动比率会有很大的差别。例如,采用大量现金销售的商店,几乎没有应收账款,大大低于1的速动比率是比较合理的;相反,一些应收账款较多的企业,速动比率要大于1才算合理。
③为了正确判断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应该确认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是否存在问题。应收账款的变现速度的快慢,坏账发生的多少都会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产生影响。因此,在计算速动比率之前,应计算出应收账款周转指标。
(3)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是指现金类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 现金比率就是指企业的现金类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现金类资产包括企业的库存现金、随时可以用于支付的存款和现金等价物,即现金流量表中所反映的现金。其计算公式为:
现金比率=现金+现金等价物流动负债
现金是企业偿还债务的最终手段,现金比率可以反映企业的直接支付能力。因而现金比率高,说明企业有较好的支付能力,对偿付债务是有保障的;现金比率低,说明企业缺乏现金,可能会发生支付困难,将面临财务危机。但是,如果这个比率过高,可能意味着企业拥有过多的获利能力较低的现金类资产,企业的资产未能得到有效的运用。
(4)现金流量比率
现金流量比率是指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
这一比率反映本期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足以抵付流动负债的倍数。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这一财务比率时,需要考虑未来一个会计年度影响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变动的因素。因为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是过去一个会计年度的经营结果,而流动负债则是未来一个会计年度需要偿还的债务,二者的会计期间不同。现金流量比率是建立在以过去一年的现金流量来估计未来一年现金流量的假设基础之上的。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称为长期偿债能力,企业的长期负债主要有长期借款、应付长期债券、长期应付款等。对于企业的所有者和长期债权人来说,不仅要关心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更要关心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一般有:资产负债率、股东权益比率与权益乘数、债务股权比率与有形净值债务率、利息保障倍数及偿债保障比率。
(1)资产负债率
负债比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值。 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值。它主要反映企业的负债占总资产的比重。其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资产负债率反映企业偿还债务的综合能力,该比率越高,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差;反之,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强。资产负债率的高低对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有不同的影响。对投资者而言,这个比率在可承受风险的范围内应尽可能高。当全部资金投资报酬率高于企业长期负债所承担的利息率时,企业投资者的收益率的高低与负债比率是同方向变动的。也就是说,负债比率越高,投资者收益率也越高。对债权人而言,应该是越低越好。这样企业风险比较小,偿债能力较强。在财务分析中,人们常把负债比率称为财务杠杆,它与财务风险成正比。企业资产负债率的高低,取决于管理者对企业资产报酬率的预测状况、借债能力以及对未来财务风险的承受能力,对三者进行权衡之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2)股东权益比率与权益乘数
股东权益比率就是股东权益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值,该比率反映企业资产中有多少是所有者投入的。其计算公式为:
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总额资产总额
股东权益比率与负债比率之和应该等于1。这个比率反映了企业的长期财务状况。股东权益比率越大,负债比率就越小,企业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小,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就越差。权益乘数就是股东权益比率的倒数,即表示为资产总额是股东权益总额的多少倍。该乘数越大,说明股东投入的资本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越小;反之,所占比重越大。其计算公式为:
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总额
(3)债务股权比率与有形净值债务率
负债股权比率又称产权比率,它是指负债总额与股东权益总额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负债股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
负债股权比率实际上是资产负债率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债权人所提供资金与股东所提供资金的对比关系。因此,它可以揭示企业的财务风险以及股东权益对债务的保障程度。该比率越低,说明企业长期财务状况越好,债权人贷款的安全越有保障,企业财务风险越小;反之,债权人贷款得不到安全保障,企业财务风险越大。
有形净值债务率就是指负债总额与除去无形资产净值的股东权益的比率。无形资产不宜用来偿还债务,故将其从上式的分母中扣除,以便进一步分析股东权益对负债的保障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
有形净值债务率实际上是负债股权比率的延伸,它更为保守地反映了在企业清算时债权人投入的资本受到股东权益保障的程度。该比率越低,说明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小。
(4)利息保障倍数
利息保障倍数是企业税前利润加利息费用之和与利息费用的比值。 利息保障倍数又叫利息所得倍数,是指企业税前利润加利息费用之和与利息费用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利息保障倍数=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利息保障倍数反映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债权人一般比较关心该比率的变动情况。如果该比率低,表明支付利息的能力低。如果企业利息保障倍数大于1,一般可判断企业还有付息能力,但要以高质量利润为前提。否则,企业的付息能力低,若长期下去,企业会资不抵债,直至破产。
(5)偿债保障比率
偿债保障比率就是负债总额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偿债保障比率=负债总额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偿还全部债务所需的时间可由该比率进行反映。所以,该比率亦被称为债务偿还期。一般认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是企业长期资金的最主要来源,而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所获得的现金流量虽然在必要时也可用于偿还债务,但不能将其视为经常性的现金流量。
用偿债保障比率可以衡量企业通过经营活动所获得的现金偿还债务的能力。该比率越低,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
二、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是以企业资金周转速度指标来表示的企业正常作业、经营、运行能力。 营运能力是以企业资金周转速度指标来表示的企业正常作业、经营、运行能力。企业的财务活动离不开各项资产的运用,对企业营运能力进行分析,实质上就是对各项资产的周转使用及结构比例进行分析,以了解企业资金利用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一般而言,资金周转速度越快,说明企业的资金管理水平越高,资金利用效率越高,则企业的经营能力越强。
营运能力分析的主要指标有:流动资金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
1流动资金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就是指销售收入与流动资产平均总额的比值,它反映全部流动资产的利用效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流动资产平均总额
流动资产平均总额=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
流动资金周转率也可以用一定时期内流动资金周转次数或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来表示。
流动资金周转次数=流动资金周转额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
流动资金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流动资金周转次数
流动资产周转率一般有计划指标,企业通过计算实际流动资产周转率,分析其与计划指标产生差异的原因,进一步提高流动资金周转速度。
2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是一定时期内企业销售成本与平均存货余额的比值,它反映企业的销售状况及资金占用状况。存货往往是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流动资产中变现速度较慢的资产。存货周转速度的快慢不仅直接影响到全部流动资产的周转,而且影响到企业最终经济效益的实现。其计算公式为:
存货周转率=一定时期销售成本该时期平均存货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通常情况下,存货周转率越高,相应的周转天数越少,存货资金周转就越快,相应的利润率也就越高。反之,存货周转率越低,存货资金周转就越慢,相应的利润也就越低。此外,也可用存货周转天数来表示存货周转率。其计算公式为:
存货周转天数=平均期天数存货周转率
=平均存货×平均期天数一定时期销售成本
3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企业赊销收入净额与应收账款平均额的比值,是衡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效率的重要指标。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企业赊销收入净额与应收账款平均额的比值,它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的流动程度,是衡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效率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额
应收账款平均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式中,应收账款平均额一般以年平均计算,即全年加权平均。如有必要,可计算出季、月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是指扣除销售退回、销售折扣及折让后的赊销净额。
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变现能力、变现速度和管理效率,对于提高企业营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一定时期内,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表明应收账款回收速度越快,账款管理工作效率越高,资产流动性大,短期偿债能力强,同时还可减少收款费用和坏账损失,从而增加企业流动资产的投资收益。但是,应收账款周转率也不能过高。应收账款周转率过高,可能是企业奉行严格的信用政策、付款条件过于苛刻的结果。这样会使企业的销售量受到限制,这种情况下存货周转率往往偏低,从而影响企业的获利水平。如果应收账款周转率过低,则说明企业催收账款的效率太低,或者信用政策太宽,这样会影响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
4固定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也称固定资产利用率,它是指企业年销售收入净额与固定资产平均净值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固定资产周转率=年销售收入净额固定资产平均净值
其中:固定资产平均净值=(期初固定资产净值+期末固定资产净值)2
固定资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固定资产周转情况,可以用来衡量固定资产利用效率。固定资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固定资产利用越充分,说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得当,固定资产结构分布合理,能够较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反之,固定资产周转率较低,则说明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不高,企业的营运能力差,生产经营成果不多。
流动资产的周转情况决定了固定资产周转率的高低,流动资产周转速度越快,周转效率越高,则固定资产周转率越高。一般说来,当销售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固定资产增长幅度时,企业的固定资产营运能力就会提高。
5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是指销售收入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销售收入(年初资产总额+年末资产总额)÷2
总资产周转率指标反映资产总额的周转速度。周转越快,企业销售能力越强。企业往往通过薄利多销的办法,加速资产周转,增加利润绝对额。
三、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就是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它是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基本标准。 盈利能力就是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获取利润是企业的首要目标,良好的盈利能力,不仅是企业吸收投资和借款的重要前提,而且是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基本标准。因而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至关重要。
在盈利能力分析中,为了能客观反映企业正常的经营业绩,保证各期比率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一般在计算比率前应当剔除非正常因素给企业带来的收益或损失。非正常因素包括证券买卖等非正常项目,已经或将要停止的营业项目,重大事故或法律更改等的影响,以及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变更带来的累积影响等。
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股票市价比率和经济价值增加值。
1资产收益率
资产收益率又称资产报酬率,是反映企业资产的营运效果和运用资产获取利润的能力。一般用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加以表示。总资产收益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利润净额与该时期企业资产总额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收益率=利润净额全部资产平均余额
总资产收益率是财务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从总体上反映企业的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总资产收益率越高,说明企业获利能力越强。
净资产收益率又称股东权益报酬率,它是税后净利与平均股东权益之间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净利平均股东权益
净资产收益率是企业投资者最为关注的指标。该指标越高,投资者的收益就越大;反之,投资者的收益就越小。
2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就是指企业的销售利润与销售收入之间的比值。它是把企业的销售利润和销售收入联系起来的一项质量指标,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又一综合性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销售收入
销售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经济效益越好。根据成本习性原理,企业只有完成一定的销售量,才能获得利润;只有不断扩大销售量,降低单位变动成本,控制固定成本支出,才能提高销售利润率。在销售利润的增长幅度超过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的情况下,销售利润率才能有所提高。
企业可以通过实际销售利润率与计划对比,或与上期对比,或与其他企业对比,来分析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因素。
3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期间的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
式中,成本费用总额包括营业成本(即主营业务成本与其他业务成本之和)、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其中,其他业务成本可从“其他业务支出”账户中查明,企业外部人员可从有关附表查明。
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是企业所得与所费的直接比较,它综合反映了企业效益的好坏。成本费用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以低消耗得到高产出,企业的获利能力强,效益高;反之,说明企业的投入并未带来高产出,企业的获利能力差,效益低。
4股票市价比率
反映和评价股份制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除上述指标外,还有股票市价比率指标,包括每股收益、每股股利、股利发放率、股利报酬率和市盈率等。股票市价比率指标是企业实力的综合反映,决策者可据此了解投资者或潜在投资者对企业的评价。
(1)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又称每股利润,是指普通股每股获得利润的水平。如果股份公司有优先股,在计算普通股每股利润时,应从净利润中先扣除优先股股利。衡量普通股利润水平有如下两个比率指标:普通股每股收益和普通股权益报酬率。其计算公式为:普通股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普通股发行在外平均股数普通股权益报酬率=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平均普通股权益
=普通股每股利润×普通股发行在外平均股数平均普通股权益
每股收益指标反映普通股的获利水平。其指标值越高,每一股份可获利润越多;反之则越少。
(2)每股股利
每股股利也称每股股息,是指普通股每股取得的现金股利。其计算公式为:
每股股利=支付普通股的现金股利普通股发行在外股数
每股股利表现的是每一普通股获取股利的大小,指标值越大,股本获利能力越强。
(3)股利发放率
股利发放率是指每股股利与每股利润的比值,表明股份公司在净利润中发放股利的多少。其计算公式为:
股利发放率=每股股利每股利润×100%
该指标反映普通股股东每股的全部盈余中分得的利益,这一指标比每股收益更能直接体现投资者个人的当年利益。
(4)股利报酬率
股利报酬率是指普通股每股股利与每股市场价格的比值,它可以反映股票投资的报酬水平。其计算公式为:
股利报酬率=每股股利每股市价×100%
(5)市盈率
市盈率是指普通股每股市价与每股收益额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额
市盈率反映投资者对该种股票每股利润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一般情况下,收益增长潜力较小的企业,该比率就低;收益增长潜力较大的企业,其普通股的市盈率就比较高。所以,市盈率是判断股票是否具有吸引力以及测算股票发行价格的重要参数。
5经济价值增加值
经济价值增加值就是指扣除资本成本后的资本收益,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严格说来,经济价值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简称EVA)并非财务比率指标。但是它作为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近几年在顶级企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经济价值增加值也称创值,即扣除资本成本后的资本收益。它于20世纪80年代起源于美国。通用电气、可口可乐、联邦快递等企业是其直接受益者。其计算公式为:
EVA=税后营业利润-资金成本
EVA旨在通过突出资金成本,使企业做到少花钱多办事。
EVA揭示了价值的来源,说明了EVA最大化就是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EVA为正,表明投资获得的利润大于股东或贷款方要求的回报,企业就增值,EVA越大,增值越多;而EVA为负,企业就减值。
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要求各部门经理把自己的各项业务分解成一个个利润中心,再用EVA指标来衡量。可口可乐公司的主席Roberto Gloizueta说,计算EVA的方法很有成效。可口可乐的资本回报率为30%,在采用EVA方法之后,他们放弃了一些投资回报率在7%~8%之间的业务,因为这家软饮料制造公司的资金成本平均为15%。
四、警惕财务比率分析陷阱
比率分析已成为财务报告分析的一种最重要的方法。通过比率分析法的运用,人们可以把注意力从复杂的经济过程中超脱出来,而集中在企业财务方面的各种相互关系上。但是由于财务报表的局限性,据此计算的财务比率也有某些局限性,因而在使用财务比率分析企业财务状况时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第一,计算比率所使用的财务报表数据不一定反映真实情况。财务报表是按会计准则编制的,它们合乎规范,但不一定反映该企业的客观实际。其具体表现有:
(1)报表数据未按通货膨胀率或物价水平调整。
(2)非流动资产的余额是按历史成本减折旧或摊销计算的,并不代表现行成本或变现价值。
(3)有许多项目,如新产品开发支出和广告支出,从理论上看是资本支出,但发生时立即作为当期费用。
(4)有些项目是估计的,如无形资产摊销和开办费摊销,但这种估计未必正确。
(5)发生了非常的或偶然的事项,如财产盘盈或坏账损失,可能扭曲本期的净收益,使之无法反映盈利的正常水平。
第二,会计信息的有效性问题。会计报表中反映的数据是企业过去会计事项影响的结果。根据这些历史数据计算得到的财务比率,能否完全有效地推知未来,作为企业预测、决策的有用信息,显然还存有疑问。而且,比率分析法本身只是就经营状况与财务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忽略了企业的各种资源(如管理资源、人力资源、社区资源等)的利用方面,而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恰恰都要受企业决策者如何取得并运用资源的影响。因此,只有分析企业资源的利用,才能更有效地评价企业的管理效能。
第三,尤其是在跨国企业作比较分析时,东道国会计准则不同,其报表的读解分析也各不相同,它们的财务比率没有可比性。例如,由于各国准则对待审慎原则执行程度不同,因此最终报告利润的保守程度大不一样。美国企业的保守程度为100%,英国为125%,德国为87%,而日本为66%。因此,对各国企业利润指数要进行调整。为什么在日本,认为合理的市盈率一般可达60~70%,而在美国则为10~20%,其原因之一即在此。
综上所述,比率分析法存在着一些缺憾,财务分析不能完全依赖于比率分析。因此,顶级企业普遍采用综合财务分析方法。
第三节综合财务分析法运用
前文所述比率分析,均是对单一指标的分析,这只能反映企业某方面的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不能全面地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为全面地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必须把企业各项财务指标视为相互联系的系统,进行综合财务分析。综合财务分析就是对企业的综合财务状况包括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进行分析。进行综合的财务分析的方法主要有杜邦分析法、沃尔评分法和雷达图分析法。
一、杜邦分析法
1杜邦分析法原理
杜邦分析法就是利用各主要财务比率指标间的内在联系,来综合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方法。 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各项财务指标是相互联系的,并且相互影响,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财务系统。杜邦分析法就是利用各个主要财务比率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来综合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方法。该方法是由美国杜邦公司创立并最先采用的。
2分析途径
运用杜邦分析法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权益收益率
权益收益率是综合性最强的财务比率,是杜邦分析体系的核心内容。它代表了所有者投入资金的获利能力,反映企业筹资、投资、资产运营等活动的效率。提高权益收益率是所有者财富最大化的基本保证。这一比率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总资产收益率,而且还取决于股东权益在总权益中的比重。
(2)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也是一个重要的财务比率,是企业销售利润率与资产利润率的综合表现。销售利润率反映了销售收入与其利润的关系,要提高销售利润率,不仅要增加销售收入,而且应努力降低各项成本。要提高总资产周转率,一方面要增加销售收入,另一方面应降低资金的占用。企业可以通过对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各类资产使用效率的分析,来判断影响企业资产周转的主要问题有哪些,据此加以解决。
(3)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反映了企业税后净利润与企业销售收入的关系,提高销售利润率是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而提高销售利润,一要靠提高销售收入,二要靠降低成本费用。降低各项成本开支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各项成本的列示,有利于进行成本、费用的结构分析,加强成本控制。
(4)资产利润率
在资产营运方面,要联系销售收入分析企业的资产的使用是否合理,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的比例安排是否恰当,其比例结构是否直接影响资金的周转速度。一般而言,固定资产直接体现了企业的经营规模、发展潜力,流动资产直接体现了企业的偿债能力和变现能力,两者之间要有一个合理的比率关系。如果某一项资产比重过大,就应深入分析其原因。
(5)权益乘数
权益乘数反映了所有者权益同企业总资产的关系。它主要受资产与负债之间比例关系的影响。在资产总额既定的前提下,负债总额越大,权益乘数就越高,说明企业有较高的负债程度,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杠杆收益,但同时企业的财务风险也会增大。
二、沃尔评分法
沃尔评分法就是把若干个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以此评价企业的信用水平的一种方法。 沃尔评分法的先驱者是亚历山大·沃尔,在其出版的《信用晴雨表研究》和《财务报表比率分析》中提出了信用能力指数的概念,把若干个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以此评价企业的信用水平。他选择了七种财务比率,分别给定了其在总评价中的比重,总和为100分。然后确定标准比率,通过与实际比率相比较,评出每项指标的得分,最后求出总评分。
1沃尔评分法步骤
第一,选择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比率指标。
一般要选择那些能够说明问题的重要指标。企业财务评价的着眼点主要是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进行分析。反映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有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和净值报酬率;偿债能力通常用资本比率、流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等四个指标来反映;反映发展能力的常用指标是销售增长率、净利增长率和资产增长率。
第二,根据各项比率指标的重要程度确定其分值。
各项比率指标的分值的总和等于100。一般认为,作为财务评价主要内容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之间大致可按5∶3∶2的比例来分配比重。在盈利能力指标的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和净值报酬率三者中,由于前两个指标已分别使用了净资产和净利,所以虽然净值报酬率最重要,但为了减少重复影响,三个指标可按2∶2∶1安排。
第三,确定各项比率指标的标准值。
财务比率指标的标准值是指各指标在本企业现时条件下的最优值。
第四,计算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各项比率指标的实际值。
第五,求出关系比率。
关系比率又叫相对比率,即各指标实际值与标准值的比率。其计算则根据三种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①凡实际值大于标准值为理想的,其计算公式为:
关系比率=实际值标准值
②凡实际值大于标准值为不理想的,其计算公式为:
关系比率=标准值-(实际值-标准值)标准值
如存货周转率按周转天数计算,标准天数为90天,实际值为100天,则其关系比率可计算如下:
关系比率=90-(100-90)90=08889
③凡实际值脱离标准值均为不理想的,其计算公式为:
关系比率=标准值-(实际值-标准值)标准值
如自有资本比率其标准值为60%,某企业实际为48%,则其关系比率可计算如下:
关系比率=0600-10480-060060600=0800
第六,求得各项比率指标的综合指数及其合计数。
各项比率指标的综合指数是关系比率和评分值的乘积,其合计数可作为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依据。一般而言,综合评分合计数如果为100或接近100,表明其财务状况基本符合标准要求;如与100有较大差距,则表明企业财务状况偏离标准要求。
2编制沃尔综合评分表
如某企业代表盈利能力的三个财务比率指标:总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和净值报酬率分别为15%、12%和13%,行业标准值分别为15%、15%、15%;代表偿债能力的四个指标:自有资本比率、流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分别为60%、150%、500%和800%,其行业标准比率分别为40%、200%、600%和800%;代表成长能力的三个指标:销售增长率、净利增长率和人均净利增长率分别为21%、16%和16%,其行业标准比率分别为30%、20%和20%。根据上述资料,可编制该企业沃尔综合评分表(见表9-1)。
表9-1 沃尔综合评分表
指标评分值标准值(%)实际值(%)关系比率综合得分盈利能力:总资产净利率201515120销售净利率2015120816净值报酬率10151308787偿债能力:自有资本比率84060054流动比率82001500756应收账款周转率86005000864存货周转率880080018成长能力:销售增长率630210742净利增长率620160848人均净利增长率620160848合 计1008290
3改进沃尔评分法
沃尔评分法有一个技术上的问题,即某一个指标严重异常时,会对总评分产生不合逻辑的重大影响,这是由于关系比率与评分值相“乘”引起的。财务比率提高一倍,其评分却增加100%;而缩小一倍,其评分只减少50%。鉴于此,许多企业在采用沃尔评分法时将其作了如下改进:
将财务比率的标准值由企业最优值调整为本行业平均值,并规定每个指标评分值的上限和下限,以减少个别指标异常对总分造成不合理的影响。上限可定为正常评分值的15倍,下限定为正常评分值的05倍。此外,给分时不再采用“乘”的关系,而采用“加”或“减”的关系来处理,以克服沃尔评分法的缺点。
例如:销售净利率的标准值为10%,评分值为20分;行业最高比率为20%,最高评分为30分,则每分的财务比率差为1%=〔(20%-10%)÷(30分-20分)〕。销售净利率每提高1%,多给1分,但该项得分不超过30分。仍以上例资料为例,评分的标准分配如表9-2所示。
表9-2 综合评分的标准
指 标评分值标准比率(%)行业最高比率(%)最高评分最低评分每分比率的差(%)盈利能力:总资产净利率2010153010025销售净利率206153010045净值报酬率1081515507偿债能力:自有资本比率84010012475流动比率8150200124625应收账款周转率840060012425存货周转率860080012425成长能力:销售增长率615309325净利增长率6102093167人均净利增长率6102093167合 计10015050
按此标准,重新对该企业进行综合评分(见表9-3)。
表9-3 财务情况评分
单位:%
指 标实际比率1标准比率2差异3=1-2每分比率4调整分5=3÷4标准评分值6得分7=5+6盈利能力:总资产净利率15105025202030销售净利率126604513332030净值报酬率138707101015偿债能力:自有资本比率[HJ]6040207526781067流动比率1501500625088 应收账款周转率 500400100254812存货周转率800600200258812成长能力:销售增长率211562524684净利增长率1610616735969 人均净利增长率 1610616735969合 计10014407
在综合财务分析方法中,沃尔评分法是比较可取的一种,但该方法的正确性取决于指标的选定、标准值的合理程度、标准值评分值的确定等。如上例中,同一企业因采用不同的标准值,而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评分结果。
三、雷达图分析法
雷达图分析法是将主要财务比率进行汇总,制成一张直观的财务分析雷达图,从而反映企业综合状况所处水平的一种方法。 雷达图分析法是将主要财务比率进行汇总,制成一张直观的财务分析雷达图,从而反映企业综合状况所处水平的一种方法。
雷达图分析法通常用来把各财务比率与行业平均水平,或与企业自身希望达到的目标或历史最高水平进行比较,以便充分发挥雷达图的分析功能与作用,从而可以更进一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优劣,找出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现在以某企业为例介绍雷达图分析法分析步骤。
1汇总分析各项主要财务比率
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计算出各项财务比率,并根据行业平均水平,编制成汇总的财务比率分析表,如表9-4所示(注:表中行业平均水平指标是假设的)。
表9-4 财务比率分析表
财务比率种类财务比率名称企业实际水平(1)行业水平(2)对比%[(1)÷(2)×100]
短期偿债能力流动比率速动比率11301420965654271
长期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产权比率3311%5450495501%6166229083495
营运能力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329(次)48(次)281(次)511(次)35(次)33(次)6(次)10(次)941454546833511
盈利能力资产净利润率销售净利润率所有者权益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1804%548%2622%571%15%429%30%658%12026127748748678
成长能力经营利润增长率净利增长率1640%2028%10%15%1641352
2分析企业财务状况
(1)短期偿债能力
各项指标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说明流动性较差、偿债能力低、风险大,有待改进。
(2)长期偿债能力
各指标均在行业平均水平之内,说明企业运用财务杠杆不够,举债经营保守,企业可以适当扩大举债经营规模,以增强企业长期偿债能力。
(3)营运能力
资产周转率接近于行业平均水平,其他两项均超过了行业平均水平,说明该企业营运能力较强。联系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来看,企业营运能力提高是有成效的。
(4)盈利能力
有两项(即资产净利率和销售净利率)在行业平均水平之外,另两项在行业平均水平之内,说明该企业盈利能力有所增强,但同时也存在较大潜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5)成长能力
两项指标均超过行业平均水平,说明该企业经济效益正处于上升时期。
运用雷达图进行综合财务分析时,所列指标越多,划分越细,分析就越准确。企业在进行经营决策的过程中,要针对内外条件、环境等影响因素,深入细致地研究分析具体实际情况,综合各种因素的变化情况,以做出最优评价和最佳决策。
第四节美国GE公司的综合财务分析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是一家集技术、制造和服务业为一体的多元化跨国公司,GE公司现在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公司员工有313 000人,2000年总资产达4 370亿美元,销售收入为1 299亿美元,净利润达127亿美元。现根据GE公司1993年的财务报表,对该公司进行综合财务分析。
一、美国GE公司会计报表
表9-5 美国GE公司资产负债表
1993年12月31日单位:百万美元
1993年1992年增(减)额增(减)百分比资产现金120132(12)(9)有价证券060(60)(100)应收账款8407568411存货72051620440续表
1993年1992年增(减)额增(减)百分比流动资产合计1 6801 46421615厂房与设备4 3203 52879222减累计折旧1 20096024025厂房与设备净额3 1202 56855221资产总计4 8004 03278619负债与股东权益应付账款1447272100应付票据2401449667应付费用242400应付所得税312288248流动负债合计72052819236第一抵押公司债券1 2001 248(48)(4)信用公司债券720144576400长期负债合计1 9201 39252838股东权益普通股(6 000股流通在外)12012000超面值投入股本24024000留存收益1 8001 752483股东权益合计2 1602 112483负债与股东权益合计4 8004 03276819
表9-6 美国GE公司收益表
1993年度,12月31日止单位:百万美元
1993年1992年增(减)百分比销售净额7 2006 8405商品销售成本6 1065 7915销售毛利1 0941 04943营业费用销售费用534810折旧费用24021611
续表
1993年1992年增(减)百分比管理费用管理人员薪金968414租赁费用67670费用合计45641510营业净利(息前税前盈余)6386341非营业收入与费用非营业费用应付票据利息195280抵押公司债利息96101(5)信用公司债利息437514利息费用合计15811340税前盈余480521(8)所得税192208(8)税后净利288313(8)税后净利的分配发放现金股利24021611留存收益增加4896(50)普通股年底股价(单位:美元)57005800(3)每股盈余(EPS)(单位:美元)480520每股股利(DPS)(单位:美元)400360说明:
EPS=税后净利流通在外的股数=288 000 00060 000 000=480美元
DPS=发放给股东的股利流通在外的股数=240 000 00060 000 000=400美元
表9-7 美国GE公司留存收益表 1993年度,12月31日止单位:百万美元期初留存收益(199311)1 752加:本期净利288减:现金股利(240)期末留存收益余额(19931231)1 800
表9-8 美国GE公司现金流量表(间接法) 1993年度,12月31日止单位:百万美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税后净利288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调整项目加:应付账款增加72应付所得税增加24折旧费用240减:存货增加(204)应收账款增加(84)经营活动现金流量336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出售有价证券投资60购入厂房设备(792)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732)融资活动现金流量应付票据增加96出售公司信用债券576偿付长期抵押公司债券(48)支付股利(240)融资活动现金净流量384本期现金增加(减少)数(12)不影响现金的投资与筹资活动(略)
二、美国GE公司主要财务指标的计算分析表9-9 主要财务指标计算分析表
项 目
1992年度1993年度
123=1/2123=1/2
〗财务结构资产负债比率(%)1 392+528=1 9204 03247621 920+720=2 6404 80055自有资金比率(%)4 032-1 920=2 1124 03252384 800-2 640=2 1604 80045短期偿债能力流动比率1 4645282771 680720233速动比率1 464-516=948528181 680-720=960720133营运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次)6 8407569057 200840857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9054033365857426存货周转率(次)6 20651612036 562720911固定资产周转率(次)6 8402 5682667 2003 120231资产总额周转率(次)6 8404 0321707 2004 80015长期偿债能力产权比率(%)2 1124 0325242 1604 80045股东权益对负债比率2 1121 392+528=1 92011∶12 1601 920+720=2 640082∶1续表
项 目 1992年度1993年度 123=1/2123=1/2 盈利能力比率销售毛利率(%)6436 840946387 200886营运资产收益报酬率(%)6344 0321576384 800133销售净收益率(%)3126 8404562887 2004普通股股东权益报酬率(%)3122 1121482882 160133盈利对利息比率63411356∶1638158404∶1股票市价比率普通股收益率(%)525890485784股票市价对收益比率58521115∶1574812∶1普通股股息生息率(%)36586240577普通股支付比率(%)365269404883
表9-10 年度财务摘要单位:百万美元 项目1993年1992年销售收入7 2006 840利润总额480520减:所得税192208税后利润288312每股税后收益(单位:美元)4852
三、对GE公司财务状况的综合分析
根据上列各财务报表的数据,我们可以对GE公司的财务状况做出如下分析和评价:
1公司实力分析
到1993年底,该公司资产总额达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自有资本比率为45%,比上年降低738%。固定资产净值年末数比上年增长21%。说明该公司规模扩大,实力增强。
2偿债能力分析
该公司1993年的流动比率为233,即每一美元短期债务有233美元流动资产保证,速动比率为133。就该公司自身比较,1993年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比上年降低,且应收账款比上年增长11%,此项在流动资产中所占比重较大。若能将应收账款按期收回,该公司的偿债能力仍可保证;若坏账比例较大,则偿债能力会受到一定影响。
该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指标分析显示,产权比率仅为45%。财务结构显示,负债比率高达55%。两年的股东权益对负债比率也呈下降趋势,1993年仅为082∶1。假设同行业平均负债为40%,则GE公司超过平均水平375%。GE公司应该发行新股以筹措权益资金,否则会因债权人将不愿继续向该公司提供借贷资金而难以获得新增负债融资。若负债比率继续上升,公司将增加破产的风险。
3营运能力分析
GE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超过40天,1993年的收账期为426天,比上年延长227天。可以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与公司销售条件所规定的付款期和同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若该公司的销售条件规定30天内付款,则说明该公司应收账款的管理有问题,公司应加强催账工作。
GE公司存货周转率1993年为911次,比上年减少约3次,下降幅度较大,存货周转速度明显降低。说明GE公司的存货管理水平降低,可能存在积压、滞销等现象。
1993年的资产总额周转率也比上年低,说明资本利用效果下降。该公司应积极扩大销售额或处理闲置资产,节约资金占用量。
以上指标说明该公司管理水平降低,营运能力呈下降趋势。
4盈利能力分析
GE公司1993年销售毛利率为886%,销售净收益率为4%,设同行业这两个比率分别为9%和5%,说明该公司因售价较低,或因成本较高,或两者兼而有之,导致效益下降,并且营运资产报酬率(133%)亦低于同行业水平(设为17%),同时低于本公司上年水平。
从该公司收益表可见1993年净销售额比上年增长5%,但成本总计增长6%,利息与税前盈余只增长1%,利息费用合计增长40%。由于该公司负债较高导致利息费用增加,公司收益下降。但1993年的盈利对利息比率虽比1992年略有降低,但仍达404∶1,说明该公司支付利息仍有保证。
5股票市价比率分析
这一组比率除普通股收益率与上年相比略有降低外,其他三个比率均有所上升。投资者是否愿意购买GE公司股票,是否愿意以较高价格购买,不仅要看该公司有关数据,还要依据与同行业数字的比较。假如同行业平均水平的股票市价与收益比为15∶1,则GE公司这一指标12∶1处于劣势。
6现金流量分析
GE公司1993年因为投资规模大,将大笔款项用于购买厂房设备,现金净流出仅有012亿美元。该公司1993年投资净额为732亿美元,而当年来自经营活动和融资活动的现金净流入额为72亿美元,逆差为012亿美元。
由该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可见其存货周转率下降,存货增加较多,达204亿美元,公司应进一步查明原因,分析是否为合理增加。
融资活动的现金流入主要源于出售公司信用债券576亿美元,数额可观,短期内不一定再次大量出售公司债券。
该公司将巨额现金用于投资,若投资决策正确,可望今后产生显著经济效益,为公司带来较大的现金流入量,并改善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若投资决策失误,将给公司带来危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GE公司1993年各项指标与上年相比呈下降趋势,现金减少;1993年负债较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都存在一定问题。但该公司规模大,具备相当潜力,巨额的投资可能预示着日后强大的发展潜力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